高中生物必修一渗透作用详细版.ppt

合集下载

课件生物渗透作用

课件生物渗透作用

实例:未成熟植物细胞、干种子 原因:没有形成大的中央液泡 实例:成熟的植物细胞
条件:有中央液泡
主要的吸水方式
课堂小结:
吸胀吸水 1.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 渗透吸水(主要吸水方式)
2. 渗 透 作 用
半透膜 条件 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原理: 在渗透作用中,水分是从溶液浓度 液浓度 高 的一侧渗透。 低 的一侧向溶
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4、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 是( D)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5. 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 D ) ①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 ②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变得硬挺 ③根毛细胞吸水 ④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 ⑤插在花瓶中的花枝由瓶中吸水 ⑥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⑦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
a
b c b
a c b
a
c b
a
c
A
B
C
D
3 、 在 U 形管中部 c 处装有半透膜,在 a 侧加入红色 的细胞色素 x (相对分子质量为 13000 的蛋白质) 的水溶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 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D ) A.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2、渗透系统装置
思考: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 多于从漏斗中渗出的水分子。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 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PPT课件 图文

细 胞


液细 泡胞 膜膜
外界溶液
细 胞 壁
H2O

质壁分离复原结果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自动分离与复原的 外界溶液: 葡萄糖、KNO3、乙醇、甘油等
植物细胞吸水方式: 成熟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水 未成熟植物细胞:吸胀作用吸水(主 要依赖细胞内的亲水物质,如蛋白质、 淀粉等)
质壁分离实验的应用: (1)判断细胞的死活; (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3)比较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细胞壁 全透性 细胞液
细胞核
液泡膜
细胞膜 细胞质
原 生 质 选择透过性 层
成熟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植物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原生质层内外具有浓度差
植物细胞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吸水 植物细胞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正常,无变化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三、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1、质:原生质层
壁:细胞壁
2、原理:见课本
3、材料:成熟植物细胞,且细胞质带
颜色
4、外界溶液:质量浓度为0.3g/ml蔗
糖溶液;清水
5、步骤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有一个紫色的中央大液泡 低倍镜观察 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蔗糖溶液
吸水纸吸引
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 低倍镜观察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发生质壁分离
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装片
吸水纸吸引
清水
液泡逐渐变大,紫色变浅 低倍镜观察 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微专题2渗透装置分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微专题2渗透装置分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对点训练
1.(2021河北邢台高一阶段
检测)下图甲所示渗透装置
中,两种浓度的蔗糖溶液被
半透膜分隔在长颈漏斗和
烧杯中,初始时漏斗内溶液
与烧杯内溶液的液面高度


相等;图乙所示渗透装置中,等体积的两种浓度的蔗糖溶液被无摩擦力、可左右滑
动的隔板(中央装有半透膜,半透膜只容许水分子通过)分隔在长方体容器两侧。下
答案 C 解析 S溶液与R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的大, 两溶液体积一样,所以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蔗糖溶液的物质的量 浓度大。从左侧向右侧运输的水分子比从右侧向左侧运输的水分子多,达 到平衡时右侧液面较高,此时产生的静水压与二者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达 到平衡,所以平衡时右侧浓度较大。
3.(2021重庆强基联合体联考)下图 Ⅰ和Ⅱ是两个渗透装置,装置初期U 形槽内的液面均相等,下列有关渗 透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通过 细胞膜的扩散不属于渗透作用 B.图Ⅰ中,若仅水能透过半透膜,甲、乙分别是等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 麦芽糖溶液,则一段时间后,乙的液面高于甲液面 C.图Ⅱ中,若仅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则一段时间后,乙的液面高于甲液面 D.图Ⅱ中,若蔗糖和尿素都不能透过半透膜,则一段时间后,乙的液面低于 甲液面
答案 B 解析 若X为蒸馏水,Y为30%葡萄糖溶液,而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右侧 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左右液面持平,A项正确;若X为30%葡萄糖溶液,Y 为30%淀粉溶液,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左侧液面先 上升后下降,最终左侧低于右侧,B项错误;若X为30%蔗糖溶液,Y为30%淀 粉溶液,蔗糖和淀粉都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左侧液面先上升后稳定,C项正确; 若X为蒸馏水,Y为30%淀粉溶液,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左侧液面先下降, 后趋于稳定,D项正确。

渗透作用PPT课件

渗透作用PPT课件

植物细胞失水收缩,原生质层与
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
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观察并记录
中央液泡 原生质层
大小
的位置
清水 逐渐恢复 原生质层恢 原来大小 复原来位置
细胞大小
基本 不变
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吸水膨胀, 原生质层恢复原来的状态
质壁分离复原
分析实验结果
滴加

一定
再来预测两组实验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漏斗口 长颈漏斗 烧杯中
中液体
液体
半透膜 蔗糖溶液 清水
半透膜
蔗糖溶液 等浓度
蔗糖溶液
现象 液面上升 液面不上升
实验三
纱布 蔗糖溶液 清水
液面不上升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半透膜 2.浓度差
动物细胞
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2019/12/5
.
22
等于
低于
高于
细胞质浓度 细胞质浓度 细胞质浓度
正常状态
吸水膨胀
失水皱缩
书P.53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半透膜 2.浓度差
植物细胞
实例一
约10分钟后
植物细胞失水
糖渍西红柿
洒 清
实例二



保 持
植物细胞吸水







书P.53最后一段 + P.54最后一段
外界溶液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液
液泡膜
外原 生
细胞质 质 层
液泡膜
制作装片

高中新教材生物必修一教学课件水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

高中新教材生物必修一教学课件水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

03
吸引液体时,要控制吸 水纸的力度和方向,避 免损坏细胞。
04
观察时,要调节显微镜 的亮度和焦距,以获得 清晰的图像。
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讨论
要点一
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 质壁分离现象,以及实验条件(如温 度、湿度等)。
要点二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水通过渗透作用 进出细胞的过程和原理。比较不同浓 度蔗糖溶液对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 探讨浓度差与渗透作用的关系。
肾脏在水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肾脏通过调节尿量和尿中溶质的浓度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会增加尿量以减少 体内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量以保留体内水分。
医学领域应用:输液治疗原理
01 02
输液治疗原理
输液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将含有药物或营养物质的液体直 接输入到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渗透作 用,使药物或营养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从而达到 治疗或补充营养的目的。
体结合等。
离子通道和离子泵在神经传导中重要性
离子通道作用
离子泵作用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特殊蛋白 质,它们能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离子通 过。在神经传导过程中,钠离子通道 和钾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导致膜 电位的变化,从而产生神经冲动。
离子泵是一种主动运输方式,通过消 耗ATP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 到细胞内或细胞外。在神经传导过程 中,钠钾泵通过不断将钠离子排出细 胞、将钾离子泵入细胞,维持静息电 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
操作步骤详解及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1.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 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滴加蔗糖溶液。
操作步骤详解及注意事项

渗透作用、吸水失水、物质运输PPT课件

渗透作用、吸水失水、物质运输PPT课件

具有半透膜 2.渗透作用发生条件:
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3.渗透作用原理: _低_浓度溶液 半透膜
_高_浓度溶液
7
4.利用渗透作用原理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
溶液浓度 现象及结论
漏斗内
烧杯内
X
Y
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X>Y 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X=Y 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X<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25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植物细胞置于同一浓度的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 的发生程度:质壁分离程度越大,则说明细胞液浓度 越小;质壁分离程度越小,则说明细胞液浓度越大。
(2)植物细胞由于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不会因持续
吸水 而涨破。
18
19
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一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杨金玲
20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2.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应用。
21
原理:成熟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
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
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
的现象。
4
2.漏斗内的液面会一直升高吗? 漏斗内外溶液浓度是否相等?
渗透平衡时,
不会。当蔗糖溶液的水分子增多到一定程度, 半透膜两侧压力接近相等时,水分子的运动达到动 态平衡,漏斗内的液面不再上升。
不相等,由于漏斗内液面升高部分形成了一定 的静水压,阻止一部分水分子由烧杯进入漏斗内, 造成漏斗内的溶液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溶液浓度。
5
3.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

高中生物必修一渗透作用详细版.ppt

高中生物必修一渗透作用详细版.ppt

返回
[归纳拓展] 渗透装置中溶液渗透方向与浓度的判断
返回
[思维导图·成一统]
考向二 考查对细胞吸水与失水情况的判断
返回
3.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
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
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
渗 S1<S2 透漏斗内液面下降源自细胞失水;可发生 质壁分离
作 用 S1>S2
漏斗内液面上升
细胞吸水;可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水分进出平衡,液面 细胞既不吸水也不
生 S1=S2 不变
失水
返回
2.渗透作用原理的应用 (1)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返回
(2)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
溶液浓度 现象及结论
漏斗内
返回
6.某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 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 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 锅等。 (1)请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现象并做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 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 对相等。
返回
[基础速练·固根基]

渗透作用课件.ppt

渗透作用课件.ppt

小试牛刀
如右图,在 U 形管的中部处装有半透膜,在 a 侧加入细胞色素 C(相对分子量 1.3×104 的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水溶液(红 色),b 侧加入清水,并使 a、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
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D )
A.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无色 B.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红色 C.a 液面低于 b 液面,b 侧为红色 D.a 液面高于 b 液面,b 侧为无色
——引自汪哭堃仁院士等主编的《细胞生物学》
第1节
问题探讨
1 、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漏斗的水

分子多于从漏斗渗出的。
装 置
长颈漏斗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
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叫做渗透现象
蔗糖分子
水分子

烧杯
起始液面
清水
蔗糖溶液
玻璃纸

演萄糖和蔗糖不能通过
半透膜)分别放入U形管中如下图,一段时间后(A )
A. 甲高于乙 B. 乙高于甲 C. 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 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E. 甲等于乙
注意:浓度指的是摩尔浓度
问题探讨
2、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 管内液面还会升高吗?
因纱布的孔隙大,蔗糖分子也可通过, 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起始液面 蔗糖溶液
清水 纱布
问题探讨
3、如果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 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 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进入长颈漏斗 的水分子数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 液面不会升高。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 着物质交换。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经过细胞的边 界——细胞膜。 细胞内外的许多物质并不能自由地出入细胞,细 胞膜能够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选择。 这层薄薄的细胞膜为什么能够控制物质的出入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细胞内液的渗透压,a组的比b组的高 B.浸泡过程中a组细胞失水量小于c组细胞失水量 C.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则其细胞可能会皱缩后
恢复原状 D.上述实验中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而消耗ATP的数量比较:
c>b>a
解析
返回
考向三 考查与渗透作用有关的实验探究
5.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一样高,甲高于乙
B.乙高于甲,不能确定
C.乙高于甲,甲高于乙
D.一样高,不能确定
解析
返回
2.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
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
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解析 D.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渗 S1<S2 透
漏斗内液面下降
细胞失水;可发生 质壁分离
作 用 S1>S2
漏斗内液面上升
细胞吸水;可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水分进出平衡,液面 细胞既不吸水也不
生 S1=S2 不变
失水
返回
2.渗透作用原理的应用 (1)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返回
(2)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
溶液浓度 现象及结论
漏斗内
返回
[归纳拓展] 渗透装置中溶液渗透方向与浓度的判断
返回
[思维导图·成一统]
考向二 考查对细胞吸水与失水情况的判断
返回
3.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
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
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
(4)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 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 对相等。
返回
[基础速练·固根基]
1.判断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叙述的正误
(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2)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
(3)将动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渗透
分交换,则
()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
0.5 mol·L-1之间
解析
4.将a、b、c三组红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返回
中进行实验,浸泡一段时间后其细胞形态如下图所示。
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
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
上升的过程中
()
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加快后减慢最终维持稳定
B.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的速率逐渐减慢
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
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
解析
返回
考向一 考查对渗透作用现象分析
1.如图,容器甲中含0.02 mol·L-1蔗糖,
0.03 mol·L-1尿素;容器乙中含0.01 mol·L-1
蔗糖,0.05 mol·L-1尿素,甲、乙间隔一层
半透膜,第一种情况:半透膜只允许水分
子通过;第二种情况: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尿素分子通过,
当达到动态平衡时,这两种情况下的液面高度
返回
6.某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 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 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 锅等。 (1)请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现象并做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返回
[方法规律] 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的方法(以碘和淀粉为例)
烧杯内盛 淀粉溶液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不变蓝
漏斗内盛碘液
结论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碘能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 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
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 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作用
(×)
(4)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
力逐渐减小
(× )
返回
2.连线物质运输的方式、特点和实例
返回
3.A、B分别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渗透达到平衡,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 不是 (填“是”或“不 是”)静止不动的。 (2)Δh不变时,S1、S2的大小关系为:S1 > S2(填“>”“<” 或“=”,S1、S2中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返回
(3)在B图所示的U形玻璃管内,左右管内分别装入质量分数 相等的葡萄糖、麦芽糖溶液。初始时两管中液面相平,假 设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①一段时间后,两管中液面的变化为:左管液面 升高 , 右管液面 降低 。(均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如同时向两管内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两管中液面的变 化分别为:左管液面先升高后降低,右管液面 先下降再升 高,最后稳定在一定高度 。
返回
考点一
渗透作用
返回
[师说考点·解疑难]
1.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
项目
渗透作用模型
植物细胞渗透系统
图解
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 半透膜 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

膜 孔性薄膜(如玻璃纸)

件 浓度差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体系 细胞液(S1)与外界溶液
(S1,S2)
(S2)之间
返回
项目
渗透作用模型 植物细胞渗透系统
烧杯内
M
N
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 >N 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 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N
返回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的,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 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不能用烧杯液面变 化作描述指标,因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实质是指渗透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