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及其制片一、实验目的
遗传学实验报告

专题一:植物专题实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与观察摘要:本实验选取大蒜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大蒜根尖的培养取得生长旺盛的植物分生组织,然后对根尖细胞进行前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压片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关键词: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abstract: in this experiment, we chose allium sativum as the material. we got a lot of activity floristic cells through cultivating the roots of allium sativum. then we disposed the cells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whole processes of the mitosis.key words: mitosis interphase prophase metaphase anaphase telopha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体细胞进行的一种主要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的目的是增加细胞的数量而使植物有机体不断生长。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物质能准确的进行复制,然后有规律的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在根尖、节间、茎的生长点、芽及其他分生组织里进行。
将生长旺盛的植物分生组织经取材,固定、解离、染色、压片,可以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实验用品大蒜(allium sativum 2n=16),carnoy固定液(由95%的乙醇和冰乙酸以3:1的比例配置),1mol/l的hcl,石炭酸品红,水浴锅,显微镜,剪刀,矿泉水瓶,蒸馏水实验步骤1 生根、取材与固定采用水培法于暗处使大蒜生根,每天换水两次。
4天后,根长至2.0cm左右。
上午10:00用剪刀将根尖剪下,并直接放入固定液中固定,以保持细胞真实的生活状态,避免操作过程中对细胞生活状态的破坏。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百合雄蕊(Lilium )2n=24
三、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n)。
在适当的时期采集植物的花药,经固定、染色、压片等操作程序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器具: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显微镜等。
2.药品:无水乙醇、冰醋酸、卡宝品红、醋酸洋红等。
五、实验步骤
取材→固定→保存→花药剥离→染色→压片→镜检
关键步骤:
1.花药剥离时大、中、小花药都要有,量要充足。
2.固定:取出花药,用卡诺固定1-4小时,然后保存在70%酒精中,放在冰箱
内保存备用。
新鲜材料可直接观察。
3.镜检时要注意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不同时期。
六、预习内容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识别要点。
经典遗传学实验(绝对经典)

四、作业和思考题
1.写出制片步骤流程图。 2.制作两张质量较好的临时片(有条件可制作永久片),并绘制减数分裂粗线期、终变期、 中 I、后 I、中 II、后 II 的图像。
二、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品
1.实验材料 玉米雄花序 2.实用品 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培养皿、酒精灯、吸水纸、纱布、刀片、滤纸、 火柴、等。 3.实验药品 无水乙醇、95%乙醇、重铬酸钾、浓盐酸、浓硫酸、冰醋酸、二甲苯、加拿大树胶和洋红(或 苏木精)。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材:选取适当大小的花蕾,是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关键性步骤。不同植物取材时 期不同。
(3)封片:片子从最后一级培养皿内取出后稍凉,于载玻片上原来加盖玻片的位置中间滴一 滴完整的加拿大树胶,然后翻转盖玻片(使有材料的一面朝下),按原来的方向和位置轻轻盖在树 胶上。要使盖玻片随着胶的扩展自然下沉,不要施加压力或移动盖玻片。然后平放在阴凉处晾干 再镜检。对于镜检符合要求的片子,在载玻片右端贴上标签,注明标本名称,制片日期。
实验一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和染色体观察
一、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生物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它包括连续两次 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分裂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较长,染色体变化较复 杂,可细分为 5 个时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行 为对遗传物质的分配和重组产生重大影响。
减数分裂

偶线期(zygonema)
各同源染色体 开始彼此靠拢 进行准确的配 对,又称联会
粗线期(pachynema)
联会已完成,染 色体对开始变短加 粗,称为双价体。 遗传重组发生在这 一时期。
双线期(diplonema)
双价体的两条同源 染色体表现相斥而 分离。同源染色体 之间有交叉现象, 二价体成X、V、8 或O等形状。染色 体螺旋化程度加深。
后期Ⅰ(Anaphase)
构成二价体的同源 染色体相互分离, 各自向两极移动, 每条染色体有一个 着丝粒带着的两个 染色单体,每一极 得到n条染色体。
末期Ⅰ(Telophase)
每个染色体具有两 条染色单体。染色 体解旋,又呈染色 质丝状。核膜形成, 胞质分裂成为两个 子细胞。
Meiosis in Germ Cells (forms Gametes)
Meiosis
Meiosis consists of two divisions following a single DNA replication.
(一)减数分裂过程分为下列各时期:
1、第一次减数分裂:
前期Ⅰ: (1)细线期(2)偶线期(3)粗线期 (4)双线期(5)终变期 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 间期)
后期Ⅱ:
两条染色单 体分离,移向 两极,每极含 n条染色体。
末期Ⅱ:
染色体逐渐解 螺旋,变为丝状 体,核膜重建, 核仁重新形成。 胞质分裂,各成 为两个子细胞。
Meiosis II (similar to mitosis)
Meiosis II, continued
中期Ⅰ(侧面观)
后期Ⅰ
育种技术实验

实验一花粉生命力测定目的在经过一段时间储藏的花粉或使用远地花粉时,则必须测定,便于杂交成果的分析与研究。
通过实验, 要求学生掌握花粉生命力测定的方法。
药品及用具测微尺、显微镜、毛笔、载玻片、盖玻片、恒温箱、玻璃铅笔、蔗糖、蒸馏水、硼酸液、联苯胺、苯酚、酒精、碳酸钠、过氧化氢、琼脂。
方法步骤1、方法可分三类: 间接法、直接法、染色法。
2、直接法(1)原理(2)将花粉直接在清洁的同种植物的柱头上, 并且作好隔离工作, 然后观察其雌花之发育, 如果胚珠能够正常发育成种子, 则说明花粉具有生命力,否则, 就没有生命力。
(3)步骤第一步: 将花粉直接授在清洁的同种另一植株花的柱头上, 并作好隔离。
隔1--3天采集已授过粉的柱头, 固定于开水或F.A.A液中。
第二步:染色剂的配置:配置1%苯胺兰溶液、配置0.5%苯胺兰乳酸酚。
A.染色镜检3、花柱固定在开水中, 并于水中煮烂, 而后放在1%苯胺兰水溶液或0.5%苯胺兰乳酚中染色24小时,把花柱撕开,盖上盖玻片,用大姆指轻压。
镜检,若花粉具有生命力,即可观察到花粉管伸入柱头组织,若花粉不具生命力,即无花粉管伸入柱头组织.4、间接法(1)原理(2)借人为创造的特定条件使花粉萌发, 鉴定花粉生命力。
(3)硼酸液培养法配置10、50PPM的硼酸溶液。
用毛笔取少量花粉播入已盛硼酸的清洁小瓶并加盖, 放入恒温箱内培养。
5、取出小瓶充分摇动均匀, 用吸管吸一滴于载玻片凹槽内, 迅速盖上盖玻片固定花粉粒, 然后至于显微镜下观察。
6、观察2-----4个载玻片, 每凹面随机观察5个视野计算发芽率。
7、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测定法(1)原理(2)这是借助于测定花粉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强弱来确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 在活的花粉内过氧化氢酶存在, 它可以促进过氧化物放氧分解, 这些刚被放出来的活性氧容易使还原剂氧化,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无色的联苯胺和苯酚都是还原剂, 但它们被氧化后确表现红色或玫瑰红色, 如果花粉是活的, 那么这个反应很快, 则花粉都被染成红色或玫瑰红色, 如果花粉是死的, 则这一反应迟迟不能进行, 花粉也就保持原色。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121140083 朱琪璋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制片和观察,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2进一步掌握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2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4个子核,每个子核只含单倍体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叫做减少分裂。
另外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长,而且形态和行为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等。
3植物花粉形成过程:在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进行2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每一个小孢子母细胞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就是1个小孢子。
小孢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如下图)三实验器材与材料材料:蚕豆小花序将新鲜采取的材料投入3:1乙醇冰醋酸固定液中固定3~24小时,再投入75%酒精中保存,若保存时间较久,可放在70%酒精一份,甘油一份的溶液中。
器材: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醋酸洋红染液,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①自保存液中取出蚕豆幼小花序,水洗几次,用解剖针分开花蕾,按花蕾大小排在载玻片上。
②先取中等大小的花蕾,用解剖针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
③加一滴醋酸洋红放在花药上。
初步镜检,看取材是否合适,若不合,调换合适的花蕾。
④用解剖针轻轻剥开花药,可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
染色20~30分钟。
⑤加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垫上后用拇指适力压一下,使材料分开。
⑥在显微镜下观察,镜检,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
五实验结果①照片展示减数分裂过程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分孢子期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2个时期①减速第二次分裂后期②四分孢子时期(如图清晰可见4个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六问题讨论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答:选取的材料不能太老,不能减数分裂早已完成,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减数分裂实验

减数分裂实验一、实验目的观察植物在发生减数分裂时,处于各个时期的细胞所表现出的状态。
学习在解剖镜下找出花中的花药并将其弄碎。
学习对细胞的染色以及制片和在显微镜下的观察,学习压片法。
二、实验原理1、蚕豆花的花药是是植物蚕豆有性生殖产生雄性细胞的地方。
如果所找的花药并为形成成熟的精子即花粉,那么就可以在华药中的细胞中找到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细胞的染色体形态的不同。
2、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的染色体情况:(一)、减数分裂I(1)前期I:1)细线期: 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粒。
持续时间最长,占减数分裂周期的40%。
细线期虽然染色体已经复制,但光镜下分辨不出两条染色单体。
2)偶线期:持续时间较长,占有丝分裂周期的20%。
是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时期,这种配对称为联会。
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间形成联会复合体。
在光镜下可以看到两条结合在一起的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经过复制,含四个染色单体,所以又称为四分体。
3)粗线期:持续时间长达数天,此时染色体变短,结合紧密,在光镜下只在局部可以区分同源染色体,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的时期。
4)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变短变粗,联会复合体解体,同源染色体分开,交换部位形成交叉,且向两极移动,称为交叉端化。
可看到4条染色单体。
5)浓缩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更高,是观察染色体的良好时期。
核仁此时开始消失,核被膜解体,但有的植物,如玉米,在终变期核仁仍然很显著。
(2)中期I:核仁消失,核膜解体,中期I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每条同源染色体由一侧的纺锤丝牵引。
(3)后期I: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移至两极。
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
但每个子细胞的DNA含量仍为2C。
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使母本和父本染色体重所组合,产生基因组的变异。
(4)末期I: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旋为细丝状、核膜重建、核仁形成,同时进行胞质分裂。
遗传学实验 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

实验二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PB12210261 徐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本实验选取玉米雄花作为实验材料,首先将已固定好雄花的花药剥离出来,然后通过对花粉母细胞进行解离、染色、压片来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关键词】减数分裂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 we chose Zea mays as the material. We got a lot of cells in meiosis. Then we disposed the cells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whole processes of the meiosis.【Key words】Meiosis leptonema zygonema pachynema diplonema diakineses【实验部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2、熟悉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加深对减数分裂的认识;3、掌握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压片技术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减数分裂(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maturation division)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性母细胞(2n)连续进行两次核分裂(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n)。
经过受精,雌雄配子(n)融合为合子,又恢复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
确保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相对的遗传稳定性。
在适当的时候采集植物的花蕾制备染色体标本就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整个减数分裂可分为下列各个时期:第一次分裂前期Ⅰ减数分裂的特点之一就是前期Ⅰ特别长,而且又较复杂。
通常根据细胞核内结构变化特征又将这一期分成五个时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细线期(leptotene):这是减数分裂的开始时期,染色质开始浓缩为细而长的丝状,首尾不分,且细线局部可见到念珠状颗粒,即染色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材料:玉米(Zea mays)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永久制片、玉米雄花序; 2.器具:镊子、解剖针、载片、盖片、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等; 3.药品:Carnoy固定液、1%醋酸洋红、45%醋酸。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永久制片观察 认识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形态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实验一、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及其制片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目的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 的动态变化;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 (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n)。 在适当的时期 采集植物的花药,经固定、染色、压片等操作程序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 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2.玉米花粉母细胞制片
取材 → 固定→制片(取雄小穗一粒于载玻片上,取出花药,加一滴 染液,挤出花粉母细胞,除去杂质,加盖玻片) →压片→烤片→ 镜检(褪
色与复染)
五、实验报告
绘出你所看到的显微镜下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终变期、中期Ⅰ、 后期Ⅰ、中期Ⅱ、四分子期 的实物图像,并简要说明其染色体的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