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引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研究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过程的重要方法。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分调节机制,为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一、实验原理1. 细胞膜的渗透作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渗透作用,可以让水分和溶质通过。
当细胞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时,细胞膜会让水分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渗透,使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当细胞外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时,细胞膜会让水分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渗透,使细胞失水收缩。
2. 渗透压的作用渗透压是溶液渗透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了溶液与细胞之间水的渗透方向。
当外部环境中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时,外部溶液对细胞产生渗透压,使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当外部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时,细胞对外界产生渗透压,使细胞失水收缩。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准备一些新鲜的植物叶片、试管、生理盐水等。
2. 吸水实验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够的生理盐水,使叶片完全浸泡。
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叶片逐渐变得饱满,说明细胞吸收了外部的水分。
3. 失水实验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够的浓度较高的盐水。
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叶片逐渐变得萎缩,说明细胞失去了水分。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吸水和失水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对水分的调节能力。
当细胞外环境的溶液浓度较低时,细胞会吸收外部的水分,使细胞膨胀;而当细胞外环境的溶液浓度较高时,细胞会释放水分,导致细胞收缩。
这说明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和渗透压的调节,实现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
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吸水和失水实验的条件来探究植物细胞对水分的调节机制。
比如可以尝试不同浓度的盐水,观察细胞对水分的吸收和失水的程度,进一步研究细胞膜的渗透作用和渗透压的影响。
结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分吸收和释放过程,揭示了细胞膜的渗透作用和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初中实验报告格式生物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了解渗透作用原理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是由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所引起的。
当细胞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2. 蒸馏水3. 0.5%的蔗糖溶液4. 1%的蔗糖溶液5. 3%的蔗糖溶液6. 玻璃杯7. 滴管8. 显微镜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取出,放入蒸馏水中浸泡10分钟,使其吸水膨胀。
2. 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放入0.5%、1%、3%的蔗糖溶液中,每种溶液分别浸泡10分钟。
3. 观察并记录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4. 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载玻片中,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实验结果:1. 在蒸馏水中浸泡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体积明显增大,颜色变浅。
2. 在0.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体积略有减小,颜色变深。
3. 在1%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体积明显减小,颜色加深。
4. 在3%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体积明显减小,颜色加深,部分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细胞在蒸馏水中吸水膨胀,说明细胞吸水是由于细胞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2. 植物细胞在0.5%、1%、3%的蔗糖溶液中失水,说明细胞失水是由于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3.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加,细胞失水现象越明显,说明细胞失水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验证了渗透作用原理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应用。
细胞吸水和失水是由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所引起的,这与渗透作用原理相一致。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_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_1、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与前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联系)2、观察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掌握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3、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确渗透系统的组成以及具体应用。
二、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当细胞大量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程度不同,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
三、实验材料: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四、实验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五、方法步骤:1、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面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这一小块洋葱表皮,在洋葱的外表皮上,用刀片划一些方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撕取的仅仅是外表皮,不要撕得太厚,仍然作为一个问题留给学生)。
在取标本时,可以将洋葱的内表皮朝外,外表皮朝里进行对折,不要太用力,然后取其外表皮作为材料,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并盖上盖玻片。
2、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蔗糖溶液中。
注意重复3-4次。
4、再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5、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清水中。
6、还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六、实验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细胞壁又复原。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步骤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步骤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完全没那么神秘。
想象一下,植物就像一个个小水袋,里面装着水分,滋润着它们的生命。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小家伙是怎么喝水和“哭泣”的,简直就像是水的聚会和告别。
准备好实验材料,找一根胡萝卜或者黄瓜,切成小段,别担心,切的时候不要心疼,它们很坚强。
然后,准备两个玻璃杯,分别装上盐水和纯净水,盐水就像是那种“干巴巴”的环境,纯净水则是“哇,太舒服了!”的感觉。
把切好的蔬菜段放进两个杯子里,观察它们的反应。
你会发现,放进纯净水的那段胡萝卜好像喝到了最爱的饮料,慢慢变得饱满,颜色也更加鲜艳。
而另一边,盐水里的胡萝卜就显得有些沮丧,仿佛正在经历一场失水的“干旱”,越变越软,甚至有些皱巴巴的样子。
哎呀,想想它们的心情,真是让人心疼。
这就是吸水和失水的过程,植物通过细胞膜来控制水分的进出。
吸水的时候,水分从外部环境通过细胞膜涌入细胞里,细胞膨胀,像打了气的气球。
而当失水时,细胞里的水分就像泄了气的气球,慢慢缩小,变得干瘪。
植物的生命和我们一样,也需要水的滋润。
水是它们的命根子,没了水,植物就会失去生机,像是失去了欢声笑语的派对一样。
如果再做个实验,可以试试将另一组植物放在阳光下,让它们充分“享受”阳光的洗礼。
你会看到,阳光下的植物会加速水分的蒸发,仿佛在说:“快点走啊,别留在我这里!”这就是植物在阳光下蒸腾的过程,水分被挥发掉,留下的只是干瘪的叶子。
没办法,谁让植物要为了生存而奋力争斗呢?这些小家伙就像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吸水还是失水,它们都在努力适应环境,活出精彩。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我们其实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活状态。
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的状态也不尽相同,真是个性十足的“小家伙”。
要是你问我,植物到底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水和阳光!”就像我们一样,少了这两样,生活就会变得干瘪无味。
说到这里,别忘了多给家里的植物浇水哦,它们可都是需要“喝水”的小伙伴。
实验报告: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报告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提出问题:植物细胞是否会失水和吸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和吸水?假设:假设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反之,吸水。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
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①有一个的中央大液泡2、低倍镜下观察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临时装片①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4、低倍镜下观察②与细胞壁逐渐分离↓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鳞片叶表皮又浸润在清水中。
临时装片①中央液泡逐渐变(紫色变)6、低倍镜下观察②逐渐贴近细胞壁↓结论:前面的假设正确。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现象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现象说明……………………………………………………………………………………(1)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的花青素,细胞失水后,液泡变小,颜色变深;细胞吸水后,液泡变大,颜色变浅。
(2)选用蔗糖溶液(如0.5g/ml)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植物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3)若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高于细胞液的浓度的植物可吸收的溶液中(如一定浓度的KNO3、乙二醇、尿素、NaCl等溶液),植物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会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巩固练习:1、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3、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可使块根呈红色。
高中生物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高中生物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别离和复原。
〔与前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联络〕2、观察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掌握此种方法的详细应用。
3、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确浸透系统的组成以及详细应用。
二、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构成一个浸透系统。
当细胞大量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程度不同,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别离。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浸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那么细胞通过浸透作用吸水,别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
三、实验材料: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四、实验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五、方法步骤:1、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外外表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这一小块洋葱表皮,在洋葱的外表皮上,用刀片划一些方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撕取的仅仅是外表皮,不要撕得太厚,仍然作为一个问题留给学生〕。
在取标本时,可以将洋葱的内表皮朝外,外表皮朝里进展对折,不要太用力,然后取其外表皮作为材料,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并盖上盖玻片。
2、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蔗糖溶液中。
注意重复3-4次。
4、再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5、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清水中。
6、还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生物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报告 假期作业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实验目的:初步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二、实验原理(探究实验):把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
放盐后稍等一会儿就可见到水分渗出。
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在我的世界里,我还看见过苹果放久后干瘪,晒干的菜泡水里又重新鼓起来。
这些现象都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实验用品(思考书本所列用品是否符合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不符合可用**代替):紫色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自来水洋葱一年四季都有,材料易得,它的鳞片叶细胞是矩形容易观察,而且其细胞液泡显紫色,免了染色步骤四、实验过程(步骤)第一步:扒出一小块洋葱的外表皮到载玻片上,用镊子抹平,然后盖上盖玻片。
第二步:放置载玻片于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观察外表皮细胞的紫色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第三步:从盖玻片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多出的水分。
重复几次后细胞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了。
第四步: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央的液泡有没有变小,寻找原生质层的位置。
第五步:和第三步类似,从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多出的水分。
重复几次后细胞就浸润在清水中了。
第六步: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央的液泡有没有变大,寻找原生质层的位置。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我们小组的实验失败了。
滴入蔗糖溶液,细胞没有收缩;滴入清水,细胞自然没有鼓胀。
六、讨论(失败、成功原因、操作过程分析、误差分析……)时间有限,我们没有机会再次进行实验。
我们认为失败的原因可能有两点,可能是细胞死亡或是蔗糖溶液浓度比细胞内液小。
细胞死了,失去选择透过性的功能,那蔗糖溶液也应该是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细胞变瘪才对,但是没有。
所以我们认为是蔗糖溶液浓度低。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由于这次是探究实验,没有“数据”可言,不进行误差分析。
课堂生物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探究细胞吸水与失水现象二、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 掌握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技能。
三、实验原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放入低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吸水膨胀;当细胞放入高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失水皱缩。
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可以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四、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2. 0.9%生理盐水3. 0.5%葡萄糖溶液4. 5%葡萄糖溶液5. 10%葡萄糖溶液6. 稀释液7. 显微镜8. 滴管9. 吸水纸10. 玻片五、实验步骤1.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取洋葱鳞片叶,用刀片切取一小块,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0.9%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2. 观察细胞在0.9%生理盐水中的变化:将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形态。
3. 将装片分别放入0.5%、5%、10%葡萄糖溶液中,观察细胞变化:将装片取出,分别放入上述三种溶液中,观察并记录细胞形态。
4. 将装片取出,放入稀释液中,观察细胞变化:将装片取出,放入稀释液中,观察并记录细胞形态。
5.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0.9%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正常,无变化。
2. 在0.5%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开始吸水膨胀,体积增大。
3. 在5%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明显,体积进一步增大。
4. 在10%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失水皱缩,体积减小。
5. 在稀释液中,细胞形态恢复正常。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 当细胞放入低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吸水膨胀;当细胞放入高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失水皱缩。
3. 通过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可以观察到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可能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2. 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应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6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植物细胞是否会失水和吸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和吸水
假设:假设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反之,吸水。
材料用具:紫色的养成鳞片叶。
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质量分数为ml的蔗糖溶液,清水。
方法步骤: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
↓①有一个的中央大液泡
2、低倍镜下观察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0.3g/ml蔗糖溶液吸水纸吸引
临时装片
↓①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
4、低倍镜下观察②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鳞片叶表皮又浸润在清水中。
吸水纸吸引清水
临时装片
↓①中央液泡逐渐变(紫色变)
6、低倍镜下观察②逐渐贴近细胞壁
↓
结论:前面的假设正确。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现象
说明……………………………………………………………………………………
(1)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的花青素,细胞失水后,液泡变小,颜色变深;细胞吸水后,液泡变大,颜色变浅。
(2)选用蔗糖溶液(如0.5g/ml)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植物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3)若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高于细胞液的浓度的植物可吸收的溶液中(如1M 的KNO3、一定浓度的乙二醇等溶液),植物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会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
巩固练习:
1、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
3、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可使块根呈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
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这是因为( ) 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B.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4、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的溶液浓度。
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A.≥B.≤0.2 C.≥D.<
5、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