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简介_高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合集下载

高启写过的诗

高启写过的诗

高启写过的诗摘要:一、高启简介二、高启的诗歌创作特点三、高启的诗歌作品1.《登金陵凤凰台》2.《赋得古原草送别》3.《夜泊牛渚怀古》4.《春日忆东山乙卿》5.《青玉案·元夕》四、高启诗歌的影响及评价正文:高启,字季迪,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诗人。

他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社会动荡时期,经历了从元朝到明朝的过渡。

高启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以豪放、奔放、激昂著称,被称为“高启体”。

高启的诗歌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的个性表现:高启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感慨。

2.历史与现实的交融:高启的诗歌作品常常以历史为背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他对时代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3.形式的多样性:高启的诗歌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古风、近体诗,也有词、赋等,显示了他全面的艺术才华。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高启的五首著名诗歌作品:1.《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金陵凤凰台后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2.《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故土时的不舍和忧虑,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3.《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以牛渚为背景,通过怀古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英雄事迹的感慨。

4.《春日忆东山乙卿》:这首诗是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作,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5.《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启的诗歌作品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他的诗歌被誉为“高启体”,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重要类型。

同时,高启的诗歌也受到了后世的广泛评价,被认为是明朝初期诗歌的代表作品。

高启最好的十首诗

高启最好的十首诗

高启最好的十首诗高启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思考。

他的诗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爱和推崇,一些诗篇也成为了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今天,我将就高启的十首诗进行一一点评。

一、《江南之秋》江南的秋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之一,高启以细腻瑰丽的笔触描摹了江南的秋色,刻画了秋季的美妙和人们的深情。

他用“黄昏”“露水”等形象精细入微地描写出这个季节的气息和感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的风景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秋季的深情和感慨。

二、《归园田居·秋之一》这首诗是高启的代表作之一,他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幅画,刻画出了归园田居中的秋季景色和生活情趣。

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从自然怀古感慨到自己的生命诉求。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自然和人性的认识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也表达出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爱慕。

三、《晚秋田园杂兴》这首诗首尾相连,自由自在,充满了古典意味和诗意。

诗人将秋季的景色和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表达得深入人心。

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田间农作的喜怒哀乐展现在诗人眼前,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四、《登高望远》这首诗歌是高启的代表作,通过对高处远望的描绘,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思考。

他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自然的奇妙和无限。

同时,他也揭示了自己对人生的担忧和追求,希望实现内在的追求和人生的价值。

五、《春去几时》这首诗通过写春季的离去,暗示了青春的逝去和人生的无常。

它既是对自然的感慨和追忆,也是对自己青春的回顾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充满了悲伤和感伤,但高启始终从生命的角度出发,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六、《暮秋独坐》这首诗歌以自然和人生为主题,描述了诗人在秋季黄昏的一个人思考和感慨。

他通过对天空、云彩和落叶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思想对比,让读者感到自然与人性交织融合,既自然又情感。

《春暮西园》高启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春暮西园》高启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春暮西园》高启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春暮西园》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作品原文: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作品注译:1、满:指水满。

2、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释”阳光“,误。

作品译文: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作品简析:池塘里满漾着的粼粼春波,池面上倒映着的晴朗天空,池周围缭绕着的嫩绿芳草——这一切,你或许会想起谢灵运笔下“池塘生春草”(《登池上楼》的初春美景。

然而,你可不必为晴空的一碧如洗而欢欣,那是潇潇春雨过后的景象,这雨洗净了天空,可也带走了春色!至于那池畔的芳草,若你读过谢灵运的另两句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游赤石进帆海》),怕也不能把它们只看成是春天正盛的象征吧?暮春了,你该首先想到春花的凋谢,想赶快来几句惋叹之词,去作一番凭吊,然而,这千年的陈规旧习,高明的诗人是无心再去追逐的。

他的心里,当然也在惦念残红狼藉的花圃;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平常无奇、司空见惯、毫不足珍的菜畦。

菜畦?你会说,那可是农人野夫的躬耕之处,有何风雅气息能从其间飘逸出来?你会举出无数例子证明,文人骚客向来只留连于月下花前,何尝为油菜黄瓜而徘徊不舍?可是,就是这最俗、最不起眼的所在,诗人的慧眼,却偏要使它放出光彩、生出诗意;你没见那畦上纷纷扰扰的粉蝶儿么?它们为何今日来得如许之多?不就是邻家的花朵给春雨摧折得零落满地,才使这儿的菜花大增了招蜂引蝶的魅力?你要直待面见了落花才知春尽,难道不自惭反应迟钝缺乏生活的灵性?就凭这畦上的蝶阵,不也能升起同样的悟念?你若见了落花便忙着伤春,岂不是太嫌俗套?请看看这蝶舞蜂狂、飞得正欢,这暮春时节,不也别有一番盎然情趣,可供你赏玩,令你欣悦?你要想做一个诗人,怎能没点自己的眼光?此诗又题作《西园即事》。

高启简介_高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高启简介_高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高启简介_高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高启(1336 —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

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高启代表作品:《春暮西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寻胡隐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翻译】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

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优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

《黄氏延绿轩》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高启。

其全文如下: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翻译】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江边丛生的草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

下雨过后打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

《梅花》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客中忆二女》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牧牛词》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

明代诗歌

明代诗歌

台阁体与茶陵派
(一) 台阁体
• 约永乐至成化年间形成的“台阁体”,体现了 洪武朝以后一段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 审美意趣, 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
其主要人物是“三杨”:杨士奇、 杨荣、 杨溥
• 台阁体台阁体指明代永乐、成华年间以馆 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 种文学创作风格。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 ,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 "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 丽。
陈子龙《秋日杂感》
■ ■ ■ ■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 暮愁:崔颢《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上使人愁”的紧缩。
■ 不信有天常似醉:李商隐《咸阳》“自是当时天地醉, 不关秦地有山河”句意
■ ■ ■ ■ ■ ■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明代诗歌
笫 一 节
明 代 前 期 诗 歌
• 自洪武至成化百余年间,是元代至明代文学发展 流程中的断裂时期。
• 政治高压 • 文道合一”
高启
• 高启,字季迪, 号青丘子, 晚号槎轩,长洲(今江 苏苏州) 人。 • 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 • 作品抒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 流露出忧郁、 苦
闷、彷徨、 孤独的情绪。
• 高启诗文共有二千多篇, 有《高太史大全集》 传世。 著名的诗歌有《登金陵雨花台望大 江》 、 《青丘子歌》 、 《梅花诗》 等。 • “吴中四杰” : 高启、 杨基、 张羽、 徐 贲。 • 另外, 袁凯少时因赋《白燕》 诗而出名, 人称“袁白燕” 。

语文版语文高一素材作者高启简介

语文版语文高一素材作者高启简介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字季迪,曾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长州(治今江苏苏州)人。

明初文学家。

曾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编订《元史》。

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高启受召到南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

此时,明朝刚刚建国,南北方基本平定。

为医治战争创伤,拯救民困,朱元璋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号召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经济。

风华正茂的诗人高启,看到举国上下一派生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禁心潮激荡,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的憧憬,于是写下了《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一诗。

精心校对版。

明高启梅花诗九首

明高启梅花诗九首

明高启梅花诗九首《梅花九首·其一》诗题:《梅花九首·其一》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花九首·其二》诗题:《梅花九首·其二》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梅花九首·其三》诗题:《梅花九首·其三》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梅花九首·其四》诗题:《梅花九首·其四》作者:高启(明代)诗文: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梅花九首·其五》诗题:《梅花九首·其五》作者:高启(明代)诗文: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梅花九首·其六》诗题:《梅花九首·其六》作者:高启(明代)1. ◦ ◦ ◦2. ◦ ◦ ◦3. ◦ ◦ ◦4. ◦ ◦ ◦5. ◦ ◦ ◦6. ◦ ◦诗文: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

《梅花九首·其七》诗题:《梅花九首·其七》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梅花九首·其八》诗题:《梅花九首·其八》作者:高启(明代)诗文: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

古诗词:高启《春暮西园》原文译文赏析

古诗词:高启《春暮西园》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全诗语⾔清新⾃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园⽣活的喜爱之情。

下⾯是分享的古诗词:⾼启《春暮西园》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春暮西园》 明代:⾼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都从⾬⾥过。

知是⼈家花落尽,菜畦今⽇蝶来多。

【译⽂】 在绿⽔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中⾛过的样⼦。

⽽在这暮春时节⾥虽然农⼈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赏析】 这⾸《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三⼤家”之⼀、并有“明代诗⼈之冠”美誉的诗⼈⾼启的作品。

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湖南卷的语⽂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度描绘了绿⽔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池的景象。

次句“春⾊都从⾬⾥过”,点明春天的⽓候特点以及春⾊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家花落尽”,“花落尽”进⼀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不因春光逝去⽽感伤,⽽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清新⾃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园⽣活的喜爱之情。

扩展阅读:从物⽣平介绍 ⾼启出⾝富家,童年时⽗母双亡,⽣性警敏,读书过⽬成诵,久⽽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

与张⽻、徐贲、宋克等⼈常在⼀起切磋诗⽂,号称“北郭⼗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三⼤家;同时,与杨基、张⽻、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作“初唐四杰”。

他也是明初⼗才⼦之⼀。

元朝末年,天下⼤乱,张⼠诚据吴称王;淮南⾏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礼贤下⼠,闻⾼启才名,多次派⼈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启简介_高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

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高启代表作品:
《春暮西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寻胡隐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翻译】
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

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优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

《黄氏延绿轩》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高启。

其全文如下: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翻译】
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江边丛生的草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

下雨过后打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

《梅花》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客中忆二女》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牧牛词》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翻译】
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

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蜿蜒如龙,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

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

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以振“王气”,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

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

雨花台上,面对荒烟落日,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石头城下,江水震怒汹涌,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不过吴主孙皓,打着黄旗北去洛阳,竟成俘虏,这分明是凶兆/a/gaoqihtm,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历经前代吴国,后代南朝,六朝故都宫阙荒芜,草木已繁茂!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几度厮杀之,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

我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运,起江南发兵,平定争霸之乱,如今已得休养生息。

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

《卖花词》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馀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晚次西陵馆》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回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清明呈馆中诸公》作者为元朝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作者为明朝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翻译】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

《吊岳王墓》作者为明朝文学家高启。

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