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与辅酶

合集下载

简述几种辅酶的功能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简述几种辅酶的功能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一、概述辅酶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常与维生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辅酶及其功能,并探讨它们与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二、辅酶的功能1. 辅酶A辅酶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辅酶,它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细胞代谢过程,如葡萄糖的分解及脂肪酸的合成。

辅酶A中的辅酶A酯在细胞色素内转运乙酰基团的时候起着重要作用,是细胞内的重要能量分子。

2. 辅酶Q辅酶Q是线粒体内的重要辅酶,它在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中转移质子,并参与线粒体内的呼吸链以及氧化磷酸化过程。

辅酶Q还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来保护细胞内的膜结构。

3. 辅酶NAD+辅酶NAD+是细胞中的一种重要氧化还原辅酶,它参与了细胞中的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如糖酵解、脂肪酸氧化和细胞色素P450等代谢过程。

NAD+作为一种能量载体,可以将能量转移到细胞中的其他反应中。

4. 辅酶FAD辅酶FAD是一种含有核黄素的辅酶,它在细胞中参与了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如呼吸链和某些酶的催化过程。

FAD在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辅酶与维生素的关系1. 辅酶与维生素的来源辅酶通常是一些含有维生素结构的复合物,它们能够在细胞内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一些维生素本身就是辅酶的一部分,如核黄素、核膜酸等。

而另一些维生素则是辅酶的前体物质,如烟酰胺、磷酸核糖等。

2. 辅酶与维生素的功能关系维生素在体内通常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并与特定的酶相结合,以促进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辅酶通过将底物分子转运到酶的活性中心,促进了化学反应的进行。

辅酶与维生素之间是一种密切的功能关系。

3. 维生素缺乏与辅酶功能的影响维生素的缺乏会导致对应的辅酶功能的减弱甚至丧失,进而影响相关代谢路径的进行。

以核黄素为例,其缺乏会导致维生素B2的裂解,从而影响体内某些代谢酶的活性。

维生素的摄入与相应辅酶的形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代谢过程至关重要。

四、结论辅酶在细胞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与维生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维生素与辅酶类药物

维生素与辅酶类药物

精选完整ppt课件
33
(十一)辅酶I(脱氢酶的辅酶)
CoI是具有较强吸湿性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或生理 盐水,不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为两性分子,等电 点pH3,在干燥状态和低温下稳定。
精选完整ppt课件
34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作为氢的受体或供体,起传递 氢的作用,可加强体内物质的氧化并供给能量。为 两性分子,等电点pH3 。
精选完整ppt课件
16
精选完整ppt课件
17
2、生产工艺 (1)维生素B2的发酵:
精选完整ppt课件
18
(2)维生素B2的提取与结晶: 用稀盐酸水解,加黄血盐和硫酸锌,除去蛋白质等杂 质,加3-羟基-2-苯甲酸钠与核黄酸形成复盐进行分离 精制。
一般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三)维生素C(vitamin c)
精选完整ppt课件
2
(3)由于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要从外界 摄取。
(4)绝大多数维生素是通过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 体内酶促反应体系,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少数维 生素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功能。
(5)人体内维生素缺乏时,会发生“维生素缺乏 症”。人体每日需要量是一定的,使用不当,反而 会导致疾病。
维生素
维生素B6(吡哆素) 叶酸 维生素B1(硫胺素
) 维生素B12 -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第二节 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的一般生产方法
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在工业上大多数是通过化学 合成法获得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发酵法代表 着维生素生产的今后发展方向。从生物材料中直接提 取的不多。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
维 生 素 C 为 白 色 粉 末 , 无 臭 、 味 酸 、 熔 点 190 ~ 192℃,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及 石油醚等。它是一种还原剂,易受光、热、氧等破坏, 尤其在碱液中或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时,分解更快, 但干燥结晶较稳定。具有右旋光性。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课件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课件
2.抗坏血病 维生素
1.氧化还原作用 新鲜水果、 坏血病
2.作为脯氨酸羟化 蔬菜,特
酶的辅酶,促进细 别是番茄、
胞间质的形成
柑桔、鲜
3其他(预防贫血等)枣等
四、作为辅酶的金属离子
• (一) 概论 • (二) 金属酶类与金属激活酶类 • (三) 含铁酶类 • (四) 含铜酶类 • (五) 含锌酶类 • (六) 其他金属酶类
来源
一碳基团如-CH3, -CH2-, -CHO 等 的载体,参与多种
生物合成过程。
青菜、肝、酵 母等
缺乏病 恶性贫血
四氢叶酸(THFA)
5,6,7,8-四氢叶酸的结构 含有1—7个 Glu
维生素B2有两个特征性结构: 钴啉环系统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核苷酸。
维 生 素
B12

B12
辅 酶
维生素B12
(一)概 论
动物和人为了生长和发育在饮食中除了维生素外,还需 要一些无机形式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可分为两类:大量元 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包括钙、镁、钠、钾、磷、硫和氯,需要相对 大的量,它们常具有一种以上的功能。
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铁、碘、铜、锰、锌、钴、钼、硒、 等。
其中有些微量元素的功能尚未搞清如铬、硒、氟、硅、 砷等 。
维生素B6
名 称 别名
辅酶
主要生理功能 和机制
来源
缺乏病
维生素B6
吡哆醇 磷酸吡哆醛 吡哆醛 和磷酸吡哆 吡哆胺 胺
参与氨基酸转 酵母、蛋黄、 人类未
氨、脱羧和消 肝、谷类等, 发现典
旋作用
肠道细菌可 型缺乏
合成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磷酸吡哆醛
磷酸吡哆胺

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和辅酶

16
(四)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化学本质:是一类能促进血液凝固的萘醌衍生物。
天然的维生素K有K1和K2两种。
1、结构
O
CH3
CH3
CH3
CH2 CH C CH2 (CH2 CH2 CH CH2 )H 3
O
维生素K1
O
CH3
CH3
(CH2 CH C CH2)6H
O
维生素K2
整理ppt
17
2、来源 猪肝、蛋黄、苜蓿、白菜、花椰菜、菠菜、甘蓝和其他
不是能量物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作为辅酶的成分参与
代谢,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④机体缺乏维生素时,物质代谢将发生障碍,导致缺乏症
整理ppt
2
2、命名
➢ 按发现的先后,在“维生素”之后加上A、B、C、D等字母 ➢ 根据化学结构或生理功能来命名,如硫胺素、抗癞皮病维生素 ➢ 最初发现时以为是一种,后来证明是几种维生素混合存在,便

O CH3-C-O-CH2-CH2-N+(CH3)3
整理ppt
29
5、缺乏病
脚气病:是因VB1严重缺乏而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的周围神经末梢及臂神经丛均有发炎和退化的现象,伴有 烦躁易怒、四肢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等 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VB1 ,不能形成足够的 TPP,糖的分解代谢受阻所引起的。
绿色蔬菜都含有丰富的VK。人和动物肠道内的细菌能合成 维生素K。
3、性质 VK1为黄色油状物, VK2为淡黄色晶体,均有耐热性,
但易被光和碱破坏,故保存时需避光。
4、生理功能
促进血液凝固,因维生素K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 几种其他凝血因子的重要因素。
整理ppt

列举维生素及其辅酶形式、辅酶的组成和功能

列举维生素及其辅酶形式、辅酶的组成和功能

维生素及其辅酶形式及功能维生素是人体生长、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微量有机营养物质,它们在人体内起着激素或者调节酶系统活性的功能。

维生素有13种,分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些维生素在人体内都有各自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辅酶是一类对酶起促进或抑制作用的小分子,它们能够将反常的化学反应途径导入到糖酵解途径或三羧酸循环中,并促进这些过程的进行。

辅酶可分为辅酶A、辅酶B裙、辅酶C、辅酶NAD+、辅酶FAD、辅酶NADP+和辅酶K。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维生素及其辅酶形式、辅酶的组成和功能,对这些微量有机营养物质做详细探讨。

1. 维生素A- 辅酶形式:视黄醇、视黄醛- 辅酶功能:维持视觉和皮肤黏膜的正常功能2. 维生素B1- 辅酶形式:辅酶A- 辅酶功能:促进糖分代谢,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运作3. 维生素B2- 辅酶形式: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MN(黄素单核苷酸) - 辅酶功能:参与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的过程4. 维生素B3- 辅酶形式: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 辅酶功能:参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5. 维生素B5- 辅酶形式:辅酶A- 辅酶功能:促进能量生产,维持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皮质的正常功能6. 维生素B6- 辅酶形式:辅酶A- 辅酶功能:参与氨基酸的新陈代谢反应,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7. 维生素B7- 辅酶形式:辅酶A- 辅酶功能:促进脂肪和糖的代谢8. 维生素B9- 辅酶形式:THF(四氢叶酸)- 辅酶功能:促进核苷酸的合成,细胞分裂和DNA合成9. 维生素B12- 辅酶形式:辅酶A- 辅酶功能: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运作,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10. 维生素C- 辅酶形式:无- 辅酶功能:抗氧化,促进结缔组织的合成11. 维生素D- 辅酶形式:无- 辅酶功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代谢,维持骨骼健康12. 维生素E- 辅酶形式:无- 辅酶功能:抗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13. 维生素K- 辅酶形式:辅酶K(叶酸)- 辅酶功能:维持血液凝固和骨骼健康维生素及其辅酶形式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联。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与辅酶

O C HO C HO C H C HO C H CH2OH
L-抗坏血酸
O C O O C O C H C HO C H CH2OH
脱氢抗坏血酸
34
O

性质: 具强还原性;极易被氧化破坏(尤中、碱性环 境);遇光易氧化破坏。 生理功能: 在生物氧化中作为氢载体; 羟化酶辅酶; 抗病毒作用; 维持含巯基酶的活性。
1)结构中有与磺胺药结构相似的PABA ,故磺胺 药在细菌合成叶酸中起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抑 制细菌生长繁殖。 2)设计叶酸类抗代谢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如蝶呤 类似物—氨甲蝶呤等。
29
一、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8) 维生素B12辅酶

维生素B12又 称为钴胺素。 活性辅酶形 式为5’-脱 氧腺苷钴胺 素和甲基钴 胺素。
乙酰辅酶A在 代谢中起重要 的纽带作用。
15
一、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4) 维生素PP

烟酸和烟酰胺,是含氮杂环吡啶的衍生物,性质稳定。 包括二种物质: 尼克酸(nicotinic acid, 又称烟酸)、 尼克酰胺(nicotinamide, 又称烟酰胺),在体内主要以 尼克酰胺形式存在。

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缺乏时表现出神经营 养障碍,出现皮炎。
CHO HO H3C N 磷酸吡哆醛 CH2NH2
O CH2 O P OH HO OH H3C
O OH
CH2 O P OH N
磷酸吡哆胺
磷酸吡多素是转氨酶的辅酶,转氨酶通过磷酸吡多醛和 磷酸吡多胺的相互转换,起转移氨基的作用。

22
生理功能:
1)磷酸吡哆醛在aa代谢中作为辅酶: a、作为转氨酶的辅酶,作氨基载体; b、催化氨基酸脱羧和消旋作用; 2)作为药物: 治呕吐、动脉粥样硬化症、粒细胞减少症等。 3)分布及来源: 蛋黄、肝、酵母、肉、鱼和谷类中丰富。肠道细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与辅酶
(2)饮食不良 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致病原因: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过剩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外皮及胚芽中,米糠、麦麸、
黄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丰富。
2、VitB2(核黄素)和黄素辅酶(重点)
脱氢酶黄素酶的辅基
核黄素(维生素B2),是由5碳的核糖 醇(核糖的还原形式)和 7,8-二甲 基异咯嗪(这是黄素的特征)构成。
维生素B6
自由地进行转移。多数 都不能在组织中大量贮
生物素 存,反之过量的部分会
泛酸
通过尿液排出。
有些酶表现活性除了需要蛋白部分以外还需要辅 助因子,两者合起来才称为全酶。
辅助因子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称为必需离子的 无机离子(例如,镁、铁等一些金属离子),另一类 是称为辅酶或辅基的有机化合物。
有些辅酶或辅基可转移氢或电子,有些辅酶或辅 基可以转移大的、共价连接的化学基团。
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 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
FAD + 2H = FADH2 FMN + 2H = FMNH2
核黄素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VB2缺乏症
生理功能:广泛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糖、 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缺乏症症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 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谷物、鸡蛋、乳类及肝脏中
在动物细胞内,许多辅酶或辅基是由称为B族维 生素的前体合成的。
二、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1、VitB1和焦磷酸硫胺素(TPP):别名,硫胺素
硫胺素(VB1)结构式 嘧啶环 噻唑环
NH2 N
ClCH2 N+
H3C N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与辅酶

一、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B1的辅酶形式TPP,是丙酮酸脱羧酶和α-酮戊二酸脱羧酶的辅酶,参与α-酮酸的氧化脱羧。

另外还是转酮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促进年幼动物的生长发育。

保护神经系统。

脚气病:丙酮酸代谢受阻,能量供应不足,发生烦躁、四肢麻木、肌肉萎缩、精力衰竭、下肢水肿等症。

消化系统病:乙酰胆碱减少,胃肠蠕动缓慢,食欲不振。

二、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是一种含有核糖醇基的黄色物质,故又称为核黄素。

在生物体内以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形式存在。

它们是氧化还原酶的辅基。

唇炎、舌炎、口角炎(对称性)、眼角膜炎等。

三、泛酸(pantothenic acid)和辅酶A泛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又称遍多酸,VB3。

泛酸是辅酶A(coenzyme A)的一部分,它的生理功能是在代谢过程中作为酰基的载体。

头痛、疲倦、运动机能不协调、感觉迟钝等。

心跳过速,直体式血压下降等。

但泛酸动植物组织中广泛存在,食物中的含量也相当充分,肠内细菌也可合成泛酸,因此极少发生泛酸缺乏。

四、维生素PP和辅酶Ⅰ、ⅡVPP(VB5,抗癞皮病维生素)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克酰胺(烟酰胺)两种物质。

体内主要以尼克酰胺形式存在,尼克酸是尼克酰胺的前体。

尼克酰胺核苷酸辅酶有两种: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辅酶Ⅰ)和尼克酰胺二核苷酸磷酸(NADP,辅酶Ⅱ)。

玉米中缺乏Trp和尼克酸,长期食用可能会患癞皮病。

五、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VB6在体内经磷酸化可以转化为相应的磷酸酯,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

起主要作用的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PLP和PMP主要作为氨基酸转氨酶(转氨基)、氨基酸脱羧酶(脱羧基)、氨基酸消旋酶的辅酶。

PLP与α-氨基酸结合形成复合物,称为醛亚胺,又称Schiff碱,它可以参与转氨、脱羧及消旋反应。

七、生物素(biotin,VB7)B7作为多种羧化酶的辅酶,起CO2载体的作用。

酶蛋白中赖氨酸的ε-氨基与VB7的羧基结合,CO2与尿素的一个N原子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胡萝卜素的 15=15‘碳原子的位置,通 过加氧酶的催化作用,分 裂为两分子的视黄醛;经 过还原过程,形成两分子 的视黄醇。这种转化过程 在动物的肠粘膜及肝脏中 进行的。 此外一分子的α-胡萝 卜素,一分子γ-胡萝卜素, 和一分子的黄玉米色素由 于只有半个分子与视黄醇 的结构相同,所以只能转 化为一分子的视黄醇
酶-生物素复合体
丙酮酸羧化分为二步
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
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生物素是体内多种羧化酶的辅酶,生物素缺乏症较 少见。长期吃生鸡蛋、抗生素可造成生物素缺乏,引起 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炎及脱屑性红皮病。
九、叶酸和四氢叶酸(蝶酰谷氨酸)
体内活性形式:四氢叶酸(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4、VD3转变为其活性形式1,25-(OH)2-VD3
三、维生素E
又名生育酚,以自然界分布最广的α-生育酚为 例,其结构式如下:
生育酚分类(共8种)



1)阿尔法生育酚(α-tocopherol,5,7,8-trimethyltocol) 2)贝塔生育酚(β- tocopherol,5,8-dimethytocol ) 3) 伽马生育酚(γ- tocopherol,7,8- dimethytocol ) 4) 德耳塔生育酚(δ- tocopherol ,8-methytocol) 5) 截塔2生育酚(δ2- tocopherol,5,7- dimethytocol ) 6) 艾塔生育酚(ε- tocopherol,7- methytocol ) 7) 艾普西隆生育酚(ε- tocopherol) 8) 截塔1生育酚(δ1- tocopherol )
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人类尼克酸与尼克酰胺的缺乏症称为“癞皮症”:主要表现是 皮炎、腹泻及痴呆。
五、泛酸和辅酶A(又称遍多酸)
泛酸参与组成辅酶A(CoA)
乙酰辅酶A的作用
辅酶A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少见缺乏症
六、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
(包括吡哆醛、吡哆胺、吡哆醇)
它们的磷酸酯是转氨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1、维生素C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1)保持巯基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起解毒作用。
2) 红细胞中的维生素C可直接还原高铁血红蛋白成为血红蛋 白,恢复其运输氧的能力。
3)在肠内使难以吸收的三价铁还成二价铁,易于吸收。
4)保护维生素A、E及B免遭氧化,还能促进叶酸转变为有生 理活性的四氢叶酸。
2、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羟化反应
维生素E的生化作用和缺乏症
1)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能避免脂质过 氧化物的产生,保护生物膜结构与功能。
2)动物缺乏维生素E时其生殖器官发育受 损甚至不孕,临床上常用维生素E来治 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四、维生素K
又名血凝维生素,其主要化学结构为2-甲基-1,4-萘醌,即维 生素K3,此外有维生素K1和K2。
四、维生素PP和烟酰胺辅酶(尼克酸和尼克酰胺)
进入体内转变为 活性形式:即尼 克酰胺腺嘌呤二 核苷酸(NAD), 也称辅酶I(CoI); 和尼克酰胺腺嘌 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也称辅 酶II(CoII)。
NAD和NADP是各种脱氢酶的辅酶,作用公式如下
底物MH2在脱氢酶的催化下,其中一个H被NAD+接受,另一个 释放在溶液成为H+
2)缺乏症: 对弱光敏感性降低,严重时出现夜盲症;而 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可引起头疼、恶心腹泻、 肝脾大等。
二、维生素D和紫外线
1、维生素D又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是类固醇衍生物, 被认为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 2、主要包括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
3、动物体内由胆固醇变为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下,在阳 光及紫外线作用下再转变成VD3;在酵母和植物油中的麦角 固醇,在阳光及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能被人吸收的VD2。
二、硫辛酸
硫辛酸与二氢硫辛酸可互变,包括二个硫和八个碳原子
硫辛酰胺是与酶相结合的辅酶,传递氢和乙酰基, 与硫辛酰胺有关的两个酶: 硫辛酰胺转乙酰酶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生理功能和缺乏症:有抗脂肪肝 和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也可保 护巯基酶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损害。
三、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 (化学名:核黄素)
1)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合成时,多肽链中的脯氨 酸及赖氨酸需羟化,维生素C是羟化酶维持活性所必 须的辅助因子之一。缺 乏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牙齿松 动,骨骼脆弱而易折断及创伤时伤口不易愈合。 2)与胆固醇代谢有关:胆固醇转化为胆酸先须羟化,缺 乏维生素C使胆固醇不能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
3)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酪氨酸转变为尿黑素和酪 氨酸转变为儿茶酚胺,在羟化和脱羧过程中需要维生 素C辅助。
化学结构式和其分解产物
进入体内转 变为活性形 式黄素单核 苷酸(flavin mononucleot ide,FMN)
和黄素腺嘌 呤二核苷酸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FAD)
三、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FMN、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起氢传递体的作用。人 类缺乏维生素B2时,可引起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眼睑炎等。
------维生素的发现------

维生素是通过实验动物的科学饲养试验而发现。英国 的霍普金斯(F.G.Hopkins)于1906年,发现大鼠饲 以纯化的饲料,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质后, 不能存活;如果在纯化饲料中增加极微量的牛奶后, 大鼠就能正常生长。霍普金斯得出结论.正常膳食中 除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质外,还有必需的食物辅 助因子,即维生素。美国的生物化学家,门德尔和奥 斯卜本,麦科勒姆和戴维斯于1913年发现脂溶性维生 素A和水溶性维生素B。其后,其他维生素被逐渐发 现。
一碳单位:甲基、亚甲基、甲川基、甲酰基、亚胺甲基
举例:FH4传递甲基
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FH4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叶酸缺乏时DNA合成受到抑制,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族与辅酶(总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十、维生素C
又称L-抗坏血酸,为片状晶体,具有强还原性, 维生素C分子中C2、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 极易分解释放H+,因而呈酸性。人体内因缺乏古洛 内酯氧化酶,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3、其它功能
1)有防止贫血的作用 2)可改善变态反应,防止组胺积累,有助于组胺降解和清 除。 3)剌激免疫系统,可防止和治疗感染,抑制白细胞的氧化 破坏,增加它们的流动性。

第四节:作为辅酶的金属离子



人体常量元素 (钠、钾、氯、钙、磷、镁) 人体几种主要的必须微量元素 (铁、铜、锌、钴、锰、硒、氟、碘、铬、钼)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
1、维生素A:化学名为视黄醇(retinol)
2、维生素A1和A2的比较
维生素A2比A1多一个双键,维生素A2只在淡水鱼中存在。
3 β-胡萝卜素
1)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基本单位为异戊二烯。
异戊二烯结构式
2)一个β-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两分子的视黄醇 (维生素A)
第十一章:维生素与辅酶
第一节:维生素概论


什么是维生素?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须,但 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 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分类:
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维生素的发现


祖国医学: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用动物肝防治夜盲病,用谷皮汤熬粥防 治脚气病。现在我们知道,肝中含维生素A,可以防治维生素A 缺乏症的夜盲病;谷皮中多含维生素B1,可以防治维生素B1缺 乏症的脚气病。 西方医学: 直到1886年荷兰医生艾克曼在荷属东印度研究亚洲普遍流 行的脚气病,最初企图找出引起该病的细菌,但未成功。1890 年,他的实验鸡群中爆发了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与脚气病极为 相似。1897年,他终于证明该病由于用白米喂养而引起的,如 将丢弃的米糠放回饲料中就可治愈。因此米壳中含有一种‘保 护因素”可对抗食物中过量的糖。日本海军于1878-1882年爆发 脚气病,用大麦代替大部分的精米后,脚气病得到了控制。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系统、电子传递链 重要复合物、过氧化氢酶的辅基。对机体发育、造血 及免疫功能影响。 铜:多种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和特异蛋白质的 组分。参与造血及铁代谢。 锌:与体内80多种酶活性有关,对生长发育有影响。

钴:钴以维生素B12的形式发挥作用,可能有刺激造血的 作用。 锰:作为酶的辅基及激活剂。对遗传、抗致畸和抗癌具有 一定的影响。 硒:谷胱甘肽过氧物酶的辅基和参与辅酶Q和辅酶A的合成。 氟:与骨、牙的形成、结构及钙、磷代谢有关。 碘:是甲状腺素的组成部分。 铬:通过形成“葡萄糖耐量因子”在体内糖代谢中协助胰岛 素发挥作用。 钼:是黄嘌呤氧化酶、醛氧化酶、亚硫酸氧化酶等的辅基。 钒:硝酸还原酶的辅因子。 镍:脲酶的辅因子
转氨基作用
磷酸吡哆醛-转氨酶
醛亚胺
酮亚胺
磷酸吡哆胺-转氨酶
七、维生素B12(氰钴胺素)及其辅酶
钴胺素去 掉氰基,换 以5 ‘-脱氧 腺嘌呤核苷 基,就成为 维生素B12 辅酶,也称 5‘-脱氧腺嘌 呤核苷钴胺 素。
是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的辅酶
此反应是可逆的
八、生物素
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
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和硫胺素焦磷酸
硫胺素的化学结构和它的分解产物和氧化产物
进入体内转变为硫胺素焦磷酸,亦称为脱羧辅酶,缩写 TPP或ThPP。
作用:脱羧酶催化底物脱下CO2与TPP结合形成2-α-羟乙基硫胺 素焦磷酸。
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