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选举制度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

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选民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信任度,从而影响其 参与选举的意愿和选择。
05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改革趋势探讨
CHAPTER
提高选举透明度和公正性措施
1 2
公开选举过程和结果
通过实时公布选举计票情况和选举结果,确保选 民和观察员能够监督选举的公正性。
采用电子投票系统
引入可靠的电子投票系统,减少人为错误和舞弊 的可能性,并提高选举效率和透明度。
选举制度功能
选举制度具有表达民意、形成政 府、监督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等 重要功能。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历史发展
中世纪选举制度
在中世纪,选举制度主要存在于教会 和封建国家中,选民的范围有限,选 举过程往往受到贵族和教会的控制。
现代选举制度
在现代社会,选举制度已经成为民主国家 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选民的范围更加广 泛,选举过程也更加公正、透明和民主。
宣传手段
候选人可利用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 络等,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投票过程与计票方法
投票过程
在选举日,选民前往指定的投票站进 行投票,通过秘密写票或无记名投票 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选择。投票站需确 保安全、秩序和保密。
计票方法
选举结束后,选票将被统一收集并送至计 票中心进行统计。计票过程需遵循严格的 程序和规定,确保计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最终选举结果将根据得票数确定。
选民登记
在选举前,符合条件的公民需进行选民登记,包括确认身份 、年龄、居住地等资格条件,以确保选举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
候选人提名
各政党或独立人士可提名候选人参加选举,提名过程需遵循 法定程序和要求,包括提交必要的文件和资料,以及获得一 定数量的选民签名支持。
外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126页文档资料

பைடு நூலகம்
关于选举的经典话语
“没有自由的选举,就没有民主政治。” ——奥斯丁·莱内 (Austin Ranny)
选举制度的作用是把人民投的票变成 议会里的席位或政府中的职位。
二、选举制度的功能
提供政权的正当性 民意与政策偏好的形成 冲突的制度性解决管道 民众对政治信息的取得与学习
三、选举制度的产生
选举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氏族、 部落首领和祭司的活动(作为社会性 活动),作为一种参与社会政治的方 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 的欧洲。
第三章: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Electoral System)
The Bullet or The Ballot
——子弹还是选票
马尔科姆·艾克斯 是选票还是子弹。是自由还是死亡。如果你还没有
准备付出代价,那么就请不要说什么自由。
马尔科姆·艾克斯于1925年出生在美国内布拉 斯加州东部的奥马哈市,少年时期是个不学无术 的街头混混,后来投身黑人运动,成为声望仅次 于马丁·路德·金的黑人运动领袖。
二、古罗马的选举 罗马共和国主要由元老院、执政官、 民众会议三种机构组成
元老院:300人左右,实行终身制
执政官:由百人组(193)会议选举并经 元老院批准
民众会议:区会议、百人组会议、部 族会议以及平民会议组成,作用有限, 被贵族把持。
四、选举制度的发展
英国
惠灵顿凯旋门
1、从《大宪章》(1215)到“光荣革命” (1688),选举只是富人的游戏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我国的各项选举制度要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西方国家是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各党派之间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其选举制度不需要以接受某一个党派的领导为前提。
2、我国由选民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政府、检察院、法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西方国家一般是两院制(上议院和下议院或参议院和众议院),国会、法院、政府分别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力;本着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国会不是国家机关中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机关,政府首脑、司法官员并非全由国会选举产生。
3、我国的人大代表代表着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意志、为民说话。
而西方社会的民主从总体上说是少数人的民主。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确定受选区总人口数的多少、代表名额中要保持适当的性别比例、代表的身份、代表所属的民族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西方国家国会或议会议员名额的确定主要受选区总人口数的影响,有时也考虑种族因素。
5、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除了人大常委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专职的和有薪俸的外,其他的都是兼职的和无薪俸的,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兼任了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公职。
我国人大代表的人数很多,而开会日期却很少。
西方国家的议员一般都是专职的和有薪俸的,以英、美、法、德最为典型,他们的人数并不多,但每年开会的日期却很长。
6、在选举经费和法力保障保障方面也有不同。
我国《选举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
”西方国家选举用的一切经费,大都由候选人或提出候选人名单的组织负担,选举用的工具及设备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广大劳动人民无法享用。
为了保障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我国的选举法专章规定了对破坏选举的制裁,杜绝贿赂舞弊、防上与取缔破坏选举的各种违法行为。
第三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当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 第一节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 则及其特点
•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选举类型,选举 组织及选举参与
• 第三节 选区划分与选票计算 • 第四节 西方国家选举监督制度
第一节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 的基本原则及其特点
一、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普遍选举权原则 2.平等选举权原则 3.直接选举权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
2.选民登记制度
• (1)登记方式 • 第一,政府通过人口普查方式进行
选民资格调查 • 第二,选民本人主动向选务机构申
请登记 • 第三,强调性的选民登记制度
(2)下列情况不予登记
第一,特殊职业、职务者 第二,因刑事犯罪被剥夺选举权的人 第三,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无正常
行为能力的人 第四,被教养、收容者、无业游民等
• 1.多数代表制 • 指在一个选区中获得多数选
民投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名 单当选,而得票较少的候选 人或政党落败。
• (1)相对多数代表制:由获得一选区最 多选票候选人当选
• (2)绝对多数代表制:在一选区内获得 超过半数选票的候选人当选
• (3)对多数代表制的分析
• 第一,该计票方法应用范围广泛,既可以 用于小选区制,也可用于大选区制
的政治基础 • (3)由于社会利益呈现多元化状态,在此
基础上必然形成多元化的政治文化 • 第一,公众政治观念是多取向的,非统一的 • 第二,公众普遍反对任何政党或个人对政治
权力的垄断
3.竞选活动的一般性规则
(1)竞选宣传 第一,要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保障 第二,要有新闻自由的法律依据 第三,要有金钱的支持
第三节 选区划分与选票计算
• 一、选区的划分 • 1.选区:组织选民进行选举
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

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民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行使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来负责。
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民主制度之一,其基本内容包括选举制度、权力分立、言论自由、法治等多个方面。
首先,选举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之一。
在西方国家,选举是通过公民普遍、平等、直接、秘密的投票来进行的。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来选择国家领导人、议会成员和地方政府代表,从而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
选举制度的公正和公平是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特征,保障了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其次,权力分立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体制,确保政府权力不被滥用,避免了专制和独裁。
行政权由政府负责行使,立法权由议会或国会负责行使,司法权由独立的司法机构负责行使,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形成了制衡的政治格局。
言论自由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西方国家,人民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包括对政府的批评和监督。
媒体、出版物、互联网等传媒也享有言论自由,可以报道和评论各种社会问题,促进民主政治的开放和透明。
此外,法治是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保障。
法治原则要求政府和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公正和公平的。
司法机构独立于政府和行政机构,负责解释和适用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总的来说,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选举制度、权力分立、言论自由、法治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构成了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公正,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范围内,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三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第三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第三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1、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积极公民必须是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年满25岁,有法律所指定的一定时期的住所,已交纳了相当于3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不处于被雇佣的奴役地位等的法国人。
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就是消极公民。
(区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的标准在于是否缴纳土地税和人头税)2、普选制:建立在普选权基础上的选举制度,也就是公民普遍、平等地参加选举国家代表机关和其他公职人员的制度。
普选制是现代选举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
3、宪章运动:为争取自身权利,英国工人阶级于1837年掀起了群众性的宪章运动,提出年满21周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平均分配选区、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等六条要求,其中,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为首要的目标。
4、选举的含义:享有政治权利的本国公民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选择和推举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
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选举制度是使政府获得合法性最有利的途径)5、选举制度的含义:是选举产生国家代表机关的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制度,是由一系列关于选举的法律、法规和归责构成的政体,其具体内容包括选举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6、英国1832年的改革:1832年,英国议会迫于新兴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争取选举权的激进运动,制定通过了《英格兰与威尔士人民代表法》,实行选举改革。
7、美国内战后南部各州对黑人选举权的限制对黑人选举权的限制:1)人头税,2)文化测试,3)祖父条款,4)白人预选会8、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过程1)1918,《国民参政法》,年满30,凡自己或其丈夫拥有5英镑价值的土地或住宅,享有选举权;在大学选区,30岁以上的女子与男子平权2)1928,英国政府颁布《男女选举平等法》取消了对于妇女必须年满30岁要求;3)1948,英国通过《人民代表法》,规定凡是年满21岁,在其选区居住满3个月;不分男女均有投票权4)1969,《人民代表法》,年满18岁。
当代西方选举制度

当代西方的选举制制度摘要选举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由公众选举国家代表机关或特定公职人员的一种制度。
它是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重要途径,与议会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一起构成西方国家社会政治制度。
同时它与议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民登记,选民与候选人资格,选区划分,选票计算,选举机构,选举经费的取得及选举保障制度等。
关键词:选举制度,规律,意义1选举制度的发展和演变1.1 历史考察早在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度下就有了选举活动。
在古罗马共和时代,实行贵族寡头政治制度,平民享有处理公共事务的发言权和选举官吏的权利,执政官也可从平民中选出。
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等级中的平民会议,也有由自由民推选的代表参加。
但是这些选举活动与现代选举制度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1.2 现代选举制度的特点现代选举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制度斗争胜利之后建立起来的,并在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得以发展和完善。
其特点是:一是它具有明确的原则,规范和制度以及法律保障措施;二是选举作为一种任用方式,不同于委任制,聘任制等其他制度,它拥有较广泛的选民参加,以多数人的意见为依据推举出国家机构的执掌者。
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个社会民主化发展水平。
在当代社会,选举仍然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1.3 选举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选制形成和演变过程来看,其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大体上从严格限制选举权,逐步放宽选举权,形式上确立普选权三个发展阶段。
其发展一般规律是:第一,从限选到普选。
所谓限选是指公民要想有选举权,除具有公民资格者外,还应具备规定的财产条件,教育条件或性别条件。
所谓财产条件是指公民必须具有一定的财产才能有选举权,达不到规定财产的选民则无选举权。
所谓教育条件是指公民须受过一定教育,才有选举权。
所谓性别条件是指即以男性取得选举权的条件,女性则没有选举权。
从西方的民主选举看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弊端

从西方的民主选举看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弊端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戴菁菁2010202108 2012,公认的全球大选年,西方诸国纷纷进行政治洗牌,开始轰轰烈烈地民主选举,赚足了世界人民的眼球。
无论是普京的再次回归、默克尔的连选连任,还是萨科齐的挥泪告别,都成为了人们街头巷尾讨论的谈资。
为什么西方的每次选举都会这么引人关注,我想与它全民参与高度开放的政治制度是有关的。
但是看着西方这些热热闹闹的选举,我又不禁在想,何为民主,在这种候选人互相扯皮为自己拉票全民参与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弊端。
“民主”一词,从遥远的古希腊流传至今,意义从未改变,即为人民。
从权力和权利结构来看,民主是对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在制度上的一种理性设计与安排。
它与专制不同,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掌握权力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
从民主的内容上来看,就是人民享有国家主权。
从民主的本质上来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自己选举出来心满意足的政府。
从民主的形式来看,现代的民主是一种代议制的民主,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
由于执政理念和国情的差别,民主在各个国家的实现形式也是不尽相同的。
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英国的立宪制,德国的内阁制,美国的两党制,都是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践行民主制度。
随着西方民主大选的进行,选举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集中体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人抱怨中国的选举制度不像西方全民参与,民众的声音并不能很好的表达,言论氛围也不如西方那样自由,西方的民主大选,候选人是多么的有人格魅力,多么的亲民,多么的真心实意为人民办事。
但是,西方的那种民主选举制度就真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完美吗?现在我们立足于西方的民主选举来谈谈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
首先,以西方的选举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这就引发了多种问题。
第一就是参选主体的限定问题。
西方各国普遍奉行选举保证金制度,即候选人必须缴纳一定的保证金。
如法国的国民议会候选人需要上交1000法郎,总统候选人则是10000法郎,如果他们的选票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就会被没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選區(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 GRC)
• 新加坡
• 介乎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制的一種方式;
• 每一個選區當中,每個政黨根據該選區的名額, 提出一張3~6人的候選人名單,選民只投名單,在 「第一名過關」下,則該黨的3~6名候選人便立即 當選。
• 該份政黨名單必須要有馬來人、印度人及其他少 數民族的人,以便使國會內種族得以平衡。
2021/2/22
6
蠑螈選區
• 1812年美國麻省州長Edbridge Gerry將該州 選區按有利其黨的方式劃分狀似蠑螈 (Salamander) ,被世人稱之為 Gerrymandering;
• 1813年所屬的共和黨人獲50146票,選出29 名議員;對手的聯邦黨人獲51766票,但只 得一名議員。
可當選。
2021/2/22
13
2021/2/22
14
相對多數制之例證
候選人
A
B
C
D
得票率
30
25
24
21
當選人
☺
浪費票數
?
2021/2/22
15
相對多數制之優點
• 代議士與選區有明顯的連繫; • 提供選民清楚的選擇未來的執政黨; • 雖然只是相對多數,但政府之組成明顯的
來自選民的委任; • 阻止極端主義的產生; • 容易造成強勢且有效力的政府; • 促成單一政黨政府的產生,有利穩定的政
2021/2/22
17
投票制度(二)
兩輪投票制 (Second Ballot System)
2021/2/22
18
兩輪投票制
• 型態:绝对多數模式; • 採用國家:法國。
2021/2/22
19
兩輪投票制பைடு நூலகம்特徵
• 當選人只有一名,選民也可圈選一位 候選人;
• 在第一輪投票時,候選人需要獲過半 數(51%)之選票;
2021/2/22
21
兩輪投票制之優點
• 擴大了選舉的選擇性; • 由於要過半數,鼓勵候選人的
訴求越廣越好; • 可以組成強而穩定的政府。
2021/2/22
22
兩輪投票制之缺點
• 會扭曲選民偏好,對第三黨不公平; • 參與第二輪的候選人必須放棄本身
的某些原則,與別人結盟; • 舉行第二輪投票時,可能有損候選
•選區 •投票制度
2021/2/22
3
選區制度
• 單一選區(Single-Member District)
• 複數選區(Multi-member District)
2021/2/22
4
單一選區與複數選區
(Single-Member District & Multi-Member District)
府。
2021/2/22
16
相對多數制之缺點
• 浪費太多選票; • 小黨的低度代表,造成選舉偏好被扭曲; • 因兩黨政治形成有限的選擇; • 因政府來自少數的支持,削弱政府的正當性; • 政黨變動形成政策方向大變,產生不穩定; • 國會多數由執政黨掌握,立法從屬於行政; • 該制度不鼓勵挑選出社會觸角廣泛的候選人。
• 單一選區
• 複數選區
• 小選舉區 • 每選區只選一位當選
人 • 「趨中」現象 • 有利國家的團結 • 有利大黨 • 兩黨政策較沒差異 • 有利兩黨制
• 大選舉區 • 每選區選二位以上的
當選人 • 較為分散 • 對弱勢團體有利 • 有利小黨 • 政黨政策差異很大 • 有利多黨制
2021/2/22
5
西方民主理论与实务
选举制度
2021/2/22
1
選舉制度的要素
• 選票結構(Ballot Structure) • 選區規劃 (District Magnitude) • 記票規則 (Formula) • 選舉門檻 (Electoral Thresholds)
2021/2/22
2
選舉制度的主要內涵
投他的票中的第二偏好者加入前者計算, 得出有51%者為當選人。
2021/2/22
26
2021/2/22
27
選擇性投票制之選票
2021/2/22
候選人A 候選人B 候選人C 候選人D 候選人E
4 3 2 5 1
28
選擇性投票制第一偏好之計算
候選人A
32
候選人B
25
候選人C
19
候選人D
15
候選人E
• 若第一輪沒有過半數的候選人,則要 取前二名候選人進行第二輪投票。
2021/2/22
20
兩輪投票制之例證
• 以前述的例子,因第一輪投票時,沒 有一位候選人得過半數,故要進行第 二輪投票;
• 在第二輪投票時,只有第一輪得票最 高的兩名候選人,即A與B;
• 在第二輪投票時,如A得51%,B得 49%,A當選。
人的耐性,傷害他們對政治的興趣。
2021/2/22
23
投票制度(三)
選擇性投票制
(Alternative Vote System, AVS)
2021/2/22
24
選擇性投票制
• 型態:絕對多數模式; • 採用國家:澳大利亚国会
选举。
2021/2/22
25
選擇性投票制之特徵
• 應選名額為單一席位; • 選民根據偏好而投出對候選人的排列順序; • 若在第一偏好的票中,有51%為當選; • 若不能則剔除得票最少一名的候選人,以
2021/2/22
7
蠑螈選區例圖
2021/2/22
8
图例
2021/2/22
9
投票制度
(Voting System)
2021/2/22
10
投票制度(一)
相對多數制 (Simple Plurality System)
2021/2/22
11
相對多數制 (Simple Plurality System)
又稱「 第一名過關制」 (“First Past the Post ”System);
• 型態:多數模式
• 採用國家:英、美、加拿大、印度、 台湾的“總統”及縣市長選舉。
2021/2/22
12
相對多數制之特徵
• 通常是以約略的人口數,將全國分 成許多單一席位的選區;
• 只能圈選一位候選人; • 候選人僅須獲得相對多數的選票即
9
2021/2/22
29
因此將E剔除,將其第二偏好計 算加入
候選人A
32+4
36
候選人B
25+3
28
候選人C
19+1
20
候選人D
15+1
16
2021/2/22
30
選擇性投票制之優點
• 較第一名過關者浪費較少選票; • 雖然當選人獲51%之選票,但
有可能出現聯合政府。
2021/2/22
31
選擇性投票制之缺點
• 有利於大黨; • 選舉結果可能決定於支持度低但極端
政黨的選民; • 當選人可能是在第一偏好支持度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