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地质报告

合集下载

蒙古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外商投资情况

蒙古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外商投资情况

蒙古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外商投资情况(一)基本情况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256.28万人,行政区划包括首都乌兰巴托和21个省。

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80多种,矿点60000多个,主要有铜、煤、铁、金、铅、锡、锌等,另外锰、银、铬、钨、钼、铝、磷矿、萤石、石棉、石墨、石油等也储量丰富。

目前,蒙已开采并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矿产主要有铜、煤、铁等有色金属以及黄金和萤石等。

其中,70年代建立的额尔登特铜钼矿是蒙古的最大企业和经济支柱,位居世界十大铜矿之列,年产铜精矿40万吨,钼精矿4000吨左右,该矿产值约占蒙全国GDP的25%,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0%。

此外,蒙还拥有奥云陶勒盖铜矿及查干苏布拉格铜矿,其中奥云陶勒盖铜矿位于南戈壁省,距我国边境约80公里,矿区铜矿石储量约20亿吨,矿石的含铜品位和黄金含量较高,据估计铜储量为2000多万吨,黄金700多吨。

蒙古铁矿点很多,主要有靠近铁路沿线的两个矿带:位于乌兰巴托北部240公里的达尔汗地区和色楞格省的图木尔陶勒盖、图木尔泰、巴彦格勒三个矿区和位于乌兰巴托西南300公里处的宝日温都尔地区的额仁、洪格尔、都尔乌仁、巴日根勒特等四个矿区,七个矿区储量为7.3亿吨,全国铁的地质储量约为20亿吨左右。

蒙古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其中图木尔廷敖包锌矿矿石储量约755万吨,锌品位为14%左右。

蒙古的黄金金矿主要有砂金矿、脉金矿、散生金矿三大类,总储量约为3100吨,目前年产黄金产品约10吨。

另据有关专家估计,蒙古煤炭的总储量约500亿吨,而目前开采的17处煤矿的年总产量不足500万吨;蒙古石油总储量约在60亿桶左右,主要分布在与我国接壤的东方、东戈壁、南戈壁、巴音洪格尔、戈壁阿尔泰、科布多和肯特等省。

(二)我国投资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情况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蒙古国的投资持续增长,两国经济贸易活动不断升温,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是中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行业,到蒙古国投资开发矿业的中国企业,大部分来自北京、河北、山东、黑龙江、甘肃、内蒙等蒙古周边地区,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家,主要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图木尔廷敖包锌矿、首钢投资10多亿元在蒙古国苏赫巴托尔省开发铁矿资源、胜利油田投资1000多万美元开发蒙古国的宗巴音油田、大庆油田投资9000多万美元开发蒙古的汤姆茨克油田以及山东祥龙投资500多万美元开发铅锌矿等。

蒙古苏赫巴特报告-2012

蒙古苏赫巴特报告-2012

蒙古国苏赫巴特省赛汗呼博尔煤田详查报告勘查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包头地质勘察施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云总工程师:李玉玺项目负责:刘光荣技术负责:龙洪祥编写人:刘光荣、郝亮、龙洪祥、郑丽娟、聂秀清、程丽敏、张志海、黄莉娟、李锦程二〇一一年十月主要技术人员情况一览表正文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1)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2)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4)第四节矿权登记情况 (5)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简述 (7)第六节本次地质工作 (7)第七节地方小窑开采情况 (8)第二章区域地质 (9)第一节区域地层 (9)第二节构造 (11)第三节岩浆岩 (11)第三章勘查区地质 (12)第一节地层 (12)第二节构造 (13)第四章煤层 (14)第一节煤层 (14)第二节可采煤层 (14)第三节煤层对比 (15)第五章煤质 (19)第一节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19)第二节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 (21)第三节煤的可选性 (26)第四节煤类及工业用途 (27)第五节其它有益矿产 (28)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0)第一节水文地质 (30)第二节工程地质 (36)第三节环境地质 (38)第七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42)第一节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42)第二节勘查工程及质量评述 (44)第八章资源/储量和剥离量估算 (58)第一节储量计算 (58)第二节剥离量和含矸量计算 (62)第九章结论 (64)第一节主要勘探成果及评价 (64)第二节建议 (65)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蒙古国苏赫巴特省赛汗呼博尔煤田区域地质图1:2000002 2 蒙古国苏赫巴特省赛汗呼博尔煤田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置图1:100003 3 蒙古国苏赫巴特省赛汗呼博尔煤田A2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1:100004 4-1 赛汗呼博尔煤田煤岩层对比图(一) 1:2005 4-2 赛汗呼博尔煤田煤田煤岩层对比图(二) 1:2006 4-3 赛汗呼博尔煤田煤田煤岩层对比图(三) 1:2007 4-4 赛汗呼博尔煤田煤田煤岩层对比图(四) 1:2008 5-1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2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9 5-2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4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0 5-3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6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1 5-4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8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2 5-5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10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3 5-6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12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4 5-7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14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5 5-8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16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6 5-9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18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7 5-10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20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8 5-11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22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19 5-12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24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20 5-13 赛汗呼博尔煤田第26勘探线剖面图水平1:2000垂直1:100021 6-1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5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22 6-2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7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顺序图号图名比例尺号23 6-3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9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24 6-4 赛汗呼博尔煤田ZK4-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25 6-5 赛汗呼博尔煤田ZK4-3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26 6-6 赛汗呼博尔煤田ZK4-5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27 6-7 赛汗呼博尔煤田ZK4-7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28 6-8 赛汗呼博尔煤田ZK6-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29 6-9 赛汗呼博尔煤田ZK6-3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0 6-10 赛汗呼博尔煤田ZK6-5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1 6-11 赛汗呼博尔煤田ZK6-7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2 6-12 赛汗呼博尔煤田ZK8-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3 6-13 赛汗呼博尔煤田ZK8-3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4 6-14 赛汗呼博尔煤田ZK8-5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5 6-15 赛汗呼博尔煤田ZK8-7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6 6-16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0-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7 6-17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0-3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8 6-18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2-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39 6-19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2-3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40 6-20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2-5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41 6-21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4-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42 6-22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4-3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43 6-23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6-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44 6-24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6-3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45 6-25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8-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46 6-26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8-2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47 6-27 赛汗呼博尔煤田ZK18-4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48 6-28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0-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49 6-29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0-3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50 6-30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2-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51 6-31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2-2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52 6-32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4-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53 6-33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4-2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54 6-34 赛汗呼博尔煤田ZK26-1钻孔综合柱状图1:20055 7 赛汗呼博尔煤田探井素描图1:10056 8-1 蒙古国苏赫巴特省赛汗呼博尔煤田A2煤层松散岩层等高线及含矸量估算图1:1000057 8-2 蒙古国苏赫巴特省赛汗呼博尔煤田A2煤层上伏基岩等高线及含矸量估算图1:10000文字摘要勘查区位于蒙古国苏赫巴特省额尔敦察干县镜内,距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约40km。

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蒙古

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蒙古

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蒙古蒙古国(蒙古语:Монгол улс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之间,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蒙古虽然不与哈萨克斯坦边境接壤,但其最西点到哈萨克斯坦的最东端只有38公里。

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占全国总人口的45%。

蒙古的地理环境位置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边境线总长8219公里,其中中蒙边境线长4676.8公里,蒙俄边境线长3543公里。

蒙古国东西最长处2368公里,南北最宽处1260公里,幅员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

地形蒙古国地质结构复杂,山脉多系火山岩构成,土层较厚,基岩裸露,土壤种类以栗钙土和盐咸土为主,北部有冻土层,从北至南大体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带。

蒙古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为4653米(乃拉姆达勒峰),最低点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为1580米。

山地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戈壁沙漠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四分之一;湖泊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

气候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长,常有大风雪;夏季短,昼夜温差大;春、秋两季短促。

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为大陆高气压笼罩,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为亚洲季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无霜期大约从6月-9月,只有90-110多天。

降水很少,年平均降水量约120-250毫米,70%集中在7-8月;西北部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许多高峰终年积雪。

水文蒙古国境内有河流3800条,总长度达6.7万公里,有3500个湖泊,7000多处泉眼。

主要河流有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克鲁伦河和科布多河等50多条河流,大部分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

湖泊大多分布在西北地区,主要湖泊有乌布苏湖、库苏古尔湖、吉尔吉斯湖和哈拉乌苏湖。

南部则河流、湖泊很少。

蒙古的景区景点1、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乌兰巴托市苏赫巴托广场的西北角,原称革命博物馆。

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大型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大型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2 矿床地质
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区分布面积为 0.5 km2, 区内 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含灰岩的火山−沉积岩。 受晚期花岗岩侵入活动影响, 其中火山岩已经
变质成为钠长角岩, 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图 1)。岩 浆活动强烈, 花岗岩类侵入体几乎围绕泥盆系地层 分布, 将泥盆系地层包裹在中间。根据岩石结构构 造, 可将花岗岩划分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 黑云母花岗岩。沿北东向断裂, 还贯入有后期侵入 的流纹斑岩和安山玢岩脉或墙, 其它类型的脉岩分 布零星。断裂构造发育, 有北东向、近东西向、北 西向和南北向, 其中南北向断裂为最晚一期断裂, 它切割了矿体。花岗岩类侵入岩与锌矿床关系密切, 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是主要的容矿岩石, 锌 矿的分布基本上与矽卡岩的分布一致。
号。联系电话: 010-68999042。E-mail: jiangsihong1@。
322
地球学报
第三十一卷
并对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 体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1 区域地质背景
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戈壁−南 克鲁伦铜−多金属成矿区的阿雷鲁尔斯克成矿带西 南部(肖伟等, 2010)。研究区的西北部以戴尔吉尔斯 克深大断裂为界, 与中蒙古构造-岩浆岩带毗邻, 东 南部以温杜尔希里斯克断裂与南蒙古构造-岩浆岩 带的苏赫巴托隆起相隔开, 属两大构造-岩浆岩体系 之间的过渡地带。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 火山−沉积岩和早白垩世的陆相沉积岩, 主要岩石 类型有含煤页岩、砂岩、砾岩和粉砂岩。研究区范 围内岩浆活动强烈, 分布有大面积的海西期花岗岩 类。区域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褶皱和断裂, 其中北东向构造控制了早白垩世地层的分布, 而近 东西向构造则控制了区域岩浆岩的空间几何形态和 产出规模。

蒙古国地质报告

蒙古国地质报告

蒙古国地质考察报告韦星林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摘要本文扼要介绍蒙古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地质矿业管理体系,对中国企业在蒙古国地质矿业投资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矿管理蒙古国2003年6至9月间,笔者两次赴蒙古国进行地质矿业考察。

在蒙古期间,先后访问了蒙古国地质矿产局、国家地质资料中心、蒙古金矿公司、加拿大蒙古艾芬豪矿业公司(Ivanhoe Mines Ltd)、蒙古小型矿业协会、阿德玛斯矿业公司(ADAMAS MINING CO.LTD)等数十个单位;驱车行程近万km,开展东蒙古和南蒙古地质路线调查,沿途对贝尔赫萤石矿、查布铅锌矿、乌兰铅锌矿、哈马台铜金矿、奥由陶勒盖铜金矿、查干苏布尔加铜钼矿等著名矿产地进行考察,对找矿靶区开展详细地质调查,办理了6 个找矿远景区勘查许可证。

现以考察期间的所见所闻,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对蒙古国地质矿业状况作一简要介绍。

1 地质矿产蒙古国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

其大地构造格架总体为向南突出的近东西向的弧形构造,由南北两大地块七个次级构造单元复杂拼贴而成。

以贯穿国土中南部的中央大断裂为界,北属加里东地块,南属海西地块。

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各具不同的成矿特征,中央大断裂带是蒙古国地史演变和区域成矿时空定位最重要的地质要素,也是南北地理地貌天然分界线。

中央断裂带北部为山地,发育北西走向的杭爱山脉和北东走向的肯特山脉,是亚洲寒流发源地;东部为丘陵和平原,为一马平川的天然牧场;南部是戈壁,是亚洲沙尘暴发源区,亦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蒙古国地处中亚东西向巨型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中东段,矿产资源丰富。

据蒙古矿产资源管理局统计资料,蒙古国已发现和评价了800多个矿床,4500多个矿点,煤、铜、钨、金、银、钼、铝、铁、铅、锌、铀、锰、萤石、磷、盐等80多种矿产探明了储量,约150个矿床正被开采。

目前,蒙古最有勘查开发远景的金属矿产是铜、金、铀;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贫乏;萤石、盐、天然碱、磷块岩是其优势矿产。

蒙古国矿区资料报告(14713)

蒙古国矿区资料报告(14713)

罕-包格德煤矿矿产场地证件14713X场地14713X场地(翻译件)14713附证1 14713附证1翻译件14713附证2 14713附证2翻译件14713X场地14713X场地地理位置,行政管辖区场地位于南戈壁省南部的罕-包格德县境内,离我国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只有40公里的距离,占地总面积为31656公顷。

甘其毛都与蒙古国嘎顺苏海图口岸隔界相望,是中蒙边境最大的煤炭过货口,这表明对于进口煤炭的途径来说交通很便利。

特殊许可证场地说明编号场地名称特殊许可证编号地理坐标场地面积特殊许可证批准日期北纬东经地质勘探特殊许可证场地地质构造“扎布和楞特”地质勘探场地属于下-中古生代时期生成的弧形范围内的“古日奔赛汗”陆源地带。

本地带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以地质板块及混酸成分推进,同时本地带范围内主要存在下-中古生代火山沉积物和中生代覆盖沉积物。

也就是说本矿区属于南部蒙古南戈壁大地区域(图-2)图-2:地质勘探场地地理位置,“古日奔赛汗”地带和“杭盖”圆丘形地带显示及南部蒙古新生代时期较大的断裂显示图以上区域1971年由俄罗斯地主学家和1985年由蒙古国地质学家杰.宾巴分别进行地质勘探考察验证工作过程中确定的。

本地区的金-铜矿属于岛状弧形地形类,同时火山生成的岩石属于石化碱性类。

“古日奔赛汗”地带范围内所散布的志留纪时代的沉积物底部存在的细小颗粒砂石、泥板岩在较小海洋作用环境中重叠形成结构。

留纪时代的沉积物上部存在的大颗粒砾石结成岩、砂石在较大海洋作用环境中形成结构。

留纪时代的沉积物最顶部堆积的砂石层含有石英,同时含有火山生成的岩石小碎片。

结成岩层中主要含有深层火山生成岩石碎片和石英岩碎片。

泥盆纪时代的沉积层底部散布较密的石灰石、泥板岩成分,泥盆纪时代的沉积层中部和上部存在含有砾石、石河的结成岩层,并且结成岩层与安山岩-玄武岩流状岩浆重叠形成结构。

石炭纪时代的沉积物岩石以火山碎片砂石、结成岩、各种岩石的碎片、火山岩浆混合的流纹岩凝灰岩、流纹岩-英安岩、玄武岩-流纹岩形成结构(1977年由拉莫波和巴德尔奇等地质学家做了总结)。

蒙古国地质矿产考察报告

蒙古国地质矿产考察报告

蒙古国地质矿产考察报告应蒙古国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地质处(蒙古地质调查局)主任Javkhlanbold D.的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李俊建、李承东、李效广和发展研究中心陈正博士一行4 人于2007 年9 月15—10 月15日对蒙古国进行了为期30 天的工作交流和野外地质考察。

考察团首先参加了“中蒙边界1∶100 万系列地质图件编制与相关地质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参观了蒙古国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信息中心,收集了有关蒙古国边界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料,与蒙古国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地质处主任D.Javkhlanbold 、Kh.Bayarkhangai 处长、信息中心主任G.Altankhuyag 和Ts.Enkhbat 总工等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了磋商,拜会了中国总商会矿产业分会、酒泉钢铁公司蒙古矿业分公司等,并对南蒙古、东南蒙古和东蒙古的蒙古边界地区进行了地质矿产考察。

代表团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现将主要考察情况简报如下。

一、“中蒙边界1∶100 万系列地质图件编制与相关地质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中蒙边界1∶100 万系列地质图件编制与相关地质研究”合作项目第二次项目工作会议于2007 年9月17 日—9 月19 日在蒙古乌兰巴托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蒙古国工业贸易部、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地质处、信息中心和蒙古科学院地质矿产研究所的20余位中蒙地质学者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中蒙双方工作组工作情况的交流,交换各自完成的地质图和大地构造图,就下一步工作计划签署了会议纪要,并就编图工作中存在的关键地质矿产问题在蒙古国中、东部边界地行了野外地质考察。

此次合作活动是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与蒙古国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2006 年11 月签署的合作协议和2006 年12 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与蒙古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信息中心在天津召开的第一次项目工作会议上签署的合作工作计划方案而安排的。

蒙古国巴彦查干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初探

蒙古国巴彦查干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初探
割 的大型复式 同斜褶 皱 。如巴彦查 干地区总体 表现 为

复式 背斜 。
本 区地 处戈 壁 阿尔 泰构造 岩浆 带 的东段 , 广 泛 发
育不同时代的各种侵人岩和喷发岩。区域上的岩浆活
动 从前寒 武 纪 的里菲 期持 续至 白垩 纪 , 但 自侏罗 纪开
始岩浆 活动表 现 为喷发岩 系为主 。侵 人岩 以花 岗岩类
( 1 ) 都直接或间接与绿泥石片岩有关; ( 2 ) 都产于具
质板岩 ( s t  ̄ 1 ) 、 泥质粉砂质凝灰质板岩( s l f s 1 ) 、 含辗滚 硅化 的挤压构造带上 。 按照区内矿化和蚀变特征, 共划分出4 个带, 即: I 、 支 、 Ⅱ号 矿化 带 和 Ⅲ号 蚀变 带 。在 4 个带 中划 分 出 造 角砾 岩 ( 专 s b ) 、 石英 绿 泥石 片岩 ( q l s c h ) 、 绿泥 石 片岩 1 ( c h l s c h ) 、 玄武安山质绿片岩(  ̄ a l s c h ) 和磁铁石英岩( Mt q ) 3 个 矿体 , 即: I 一 1 、 I 一 2 、 Ⅱ一 1 号矿体 , 各矿体特征分述
关 键 词
彦食十 赋矿层 系 沉 积建造 地质特
控矿
1 区域地 质特征
蒙古 同巴彦 查干铜矿 区域大 地构造位 置为戈 壁阿
带状沿深 大断裂构 造分布 ; 基性岩类有辉 长岩 、 辉 绿玢
岩等 , 区内分布较少。
尔 泰岩 浆构 造带 东 段 , 伊 赫努 尔 一戈 壁 阿尔泰 一努 鲁 2 矿 区地 质 特 征
区内地 层主要 包括 第 四系 ( Q) 和泥 盆 系 ( D) 。
第 四系 ( Q) : 主要 为粘土 、 砂、 碎石 等 冲( 洪) 积物 、 残坡 积物 。泥盆 系下统格 其格 尼组 ( D ) 为一套 海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国地质考察报告韦星林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摘要本文扼要介绍蒙古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地质矿业管理体系,对中国企业在蒙古国地质矿业投资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矿管理蒙古国2003年6至9月间,笔者两次赴蒙古国进行地质矿业考察。

在蒙古期间,先后访问了蒙古国地质矿产局、国家地质资料中心、蒙古金矿公司、加拿大蒙古艾芬豪矿业公司(Ivanhoe Mines Ltd)、蒙古小型矿业协会、阿德玛斯矿业公司(ADAMAS MINING CO.LTD)等数十个单位;驱车行程近万km,开展东蒙古和南蒙古地质路线调查,沿途对贝尔赫萤石矿、查布铅锌矿、乌兰铅锌矿、哈马台铜金矿、奥由陶勒盖铜金矿、查干苏布尔加铜钼矿等著名矿产地进行考察,对找矿靶区开展详细地质调查,办理了6 个找矿远景区勘查许可证。

现以考察期间的所见所闻,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对蒙古国地质矿业状况作一简要介绍。

1 地质矿产蒙古国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

其大地构造格架总体为向南突出的近东西向的弧形构造,由南北两大地块七个次级构造单元复杂拼贴而成。

以贯穿国土中南部的中央大断裂为界,北属加里东地块,南属海西地块。

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各具不同的成矿特征,中央大断裂带是蒙古国地史演变和区域成矿时空定位最重要的地质要素,也是南北地理地貌天然分界线。

中央断裂带北部为山地,发育北西走向的杭爱山脉和北东走向的肯特山脉,是亚洲寒流发源地;东部为丘陵和平原,为一马平川的天然牧场;南部是戈壁,是亚洲沙尘暴发源区,亦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蒙古国地处中亚东西向巨型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中东段,矿产资源丰富。

据蒙古矿产资源管理局统计资料,蒙古国已发现和评价了800多个矿床,4500多个矿点,煤、铜、钨、金、银、钼、铝、铁、铅、锌、铀、锰、萤石、磷、盐等80多种矿产探明了储量,约150个矿床正被开采。

目前,蒙古最有勘查开发远景的金属矿产是铜、金、铀;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贫乏;萤石、盐、天然碱、磷块岩是其优势矿产。

1.1 铜(钼)蒙古的铜(钼)矿产丰富而且潜力巨大,集中在三条近东西向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火山岩带中,由此形成三条近东西向的铜(钼)矿带,分别称之为北蒙古带、中蒙古带、南蒙古带。

1.1.1 北蒙古带以额尔登特-达尔汗矿集区该区最为重要。

矿集区走向北东东,长达500km,宽200km左右,分布于晚古生代-中生代的陆内裂陷带中。

已发现斑岩型Cu-Mo矿床(点)56处,如额尔登特铜矿、尚德铜矿;矽卡岩型Cu矿点19处;玄武岩型Cu矿点11处;矽卡岩型Fe-Cu矿床(点)8处。

额尔登特铜钼矿带地处古大陆边缘(板块缝合带),受北西西向大断裂带控制,长28km,宽1.5-3km。

矿带内已知额尔登特斑岩型钼铜矿床为蒙古最大的斑岩铜钼矿床,属世界十大斑岩铜矿床之一,铜储量1000万t,平均品位铜0.75%。

矿区曾有古人采矿活动,1963年评价,1964-1970年普查勘探,1971-1972年详勘,1978年矿山投产。

额尔登特斑岩型钼铜矿床其成矿母岩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侵入的花岗杂岩体(245~229Ma,K-Ar法)。

矿区面型蚀变带长2.8km,宽0.3-1.5km。

铜钼矿体为一巨大的细网脉浸染状体,赋存在蚀变花岗闪长斑岩及其周围的花岗闪长岩中,与面型蚀变范围基本吻合。

矿化强度与蚀变强度正相关,由蚀变中心带向外,随着蚀变减弱,矿石品位降低,即矿化强度由矿床中部向边部和深部逐渐变弱。

蚀变中心为绢云母次生石英岩带,含铜达1%,含钼0.012-0.015%;向外弱硅化和绢云母化带含铜达0.2-0.3%,含钼接近0.01%。

矿化深度大,原生矿一直延深到500m深处仍很稳定,但在边部矿化随深度加大而变弱,在1200m到1100m深处铜含量0.2-0.25%。

矿床具明显的垂直分带,即淋滤带、氧化带、次生硫化富集带和原生矿石带,后二者有巨大的工业价值。

次生硫化富集带矿石量占矿床总量86%,原生带矿石量约占矿床总量10%。

1.1.2 南蒙古带沿蒙古中央大断裂带产出一系列铜(钼)矿化集中区,是亚洲最有潜力的广义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找矿远景区带。

其中,戈壁矿集区地处中、东、南戈壁三省交界地域,与我国白云鄂博矿集区毗连。

戈壁矿集区分布于晚古生代成熟岛弧构造带,走向北东东,长达270km,宽180km左右。

已发现斑岩型Cu(Mo、Au)矿床(点)49处,已知有查干苏布尔加斑岩铜(钼)矿田、哈马台金(铜)矿田、奥由陶勒盖铜金矿田和哈尔迈泰贡特、纳杯胡达格等铜矿床。

1.1.2.1 奥尤陶勒盖(Oyu Tolgio)斑岩铜金矿奥尤陶勒盖斑岩铜金矿田是澳大利亚BHP 公司发现、加拿大蒙古艾芬豪矿业公司取得重大突破的超大型斑岩铜金矿田。

矿田中心位于东经106°51′、北纬43°附近,在蒙古国南戈壁省中蒙边界北约80km处。

奥尤陶勒盖矿田地处蒙古中央大裂带南缘,汗博格多花岗岩基西侧。

赋矿地层属泥盆系,主要岩性有的碱性玄武质、玄武质流纹岩、沉凝灰岩及凝灰质粉砂岩等;石英二长闪长岩等岩脉与铜金矿化在空间上密切相伴,对成矿起叠加改造作用。

矿田各矿床矿化主岩为蚀变凝灰岩、碱性玄武岩,矿床成因应属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工业类型属斑岩型。

矿田长4.5km,宽2km,面积9 km2,划分为五个矿区,即西南区、南区、东南区、中心区和远北区。

西南区工作程度较高,远北区找矿潜力最大。

据加拿大蒙古艾芬豪矿业公司2003年5月资料,以Cu0.3%为边界,矿田控制和推断的铜资源量1001.04万t,伴生金资源量580.08t。

西南区主矿体呈筒状,直径约250m,垂深超过700m,高品含高品位铜金矿化(金品位>1g/t)主要产于强烈蚀变的斑状玄武岩中。

以Cu0.3%为边界,西南区控制铜资源量169.45万t(Cu0.40%),金301.39t(Au 0.59g/t)。

矿区钻孔结果显示,随深度增加,矿体金和铜变富。

南区地表存在氧化带,铜矿化发育于蚀变玄武质火山岩中。

与西南区相比,热液石英脉、黑云母、磁铁矿少,而后期的绿泥石-绢云母化增多。

推断铜资源量87.71万t(Cu0.39%),金资源量34.21t(Au 0.13g/t) 。

东南区矿体埋藏在200m厚的砂土层以下,矿化体为蚀变火山灰流凝灰岩和其它多孔状火山碎屑岩,与其他矿区比较,特别富含硫化物(含量>10%),未发现明显的金矿化。

由于目前钻孔数量过少,潜在资源量不明。

中心区从地表向下,上部为40-60m厚的无矿砂土层(发育有褐铁矿),往下依次出现次生富集带-席状辉铜矿层、铜蓝带、原生带。

席状辉铜矿层厚20-35m,最厚处达40m。

估计的资源量:铜28.5万t(Cu0.75%);铜蓝带资源量:铜17.5万t(Cu0.7%);原生带铜金体为泥质或绿泥石化玄武质火山岩,推断铜资源量131.00万t(Cu0.67 %),金资源量42.3t (Au0.18g/t)。

远北区位于矿田北侧,通过验证激发极化异常发现的新矿带。

矿体埋深100-200m,矿化主岩为蚀变的凝灰岩和玄武质火山岩,硫化物(黄铁矿)特别发育,包括沿层状火山灰流凝灰岩发育的块状硫化物,具有一定层控特点。

矿区钻孔见矿长度114m-334m,最厚达638m,已有工程Cu平均 1.19%,目前推断铜资源量537.09万t(Cu0.81 %),金资源量55.99t (Au0.07g/t)。

据资料称,远北区是奥尤陶勒盖矿田最有找矿远景的矿区。

1.1.2.2 查干苏布尔加铜钼矿查干苏布尔加铜钼矿田地处蒙古中央大断裂南缘,属蒙古国南部戈壁矿集区的一个重组成部分,位于奥尤陶勒盖斑岩铜金矿田北东50°约160km处。

查干苏布尔加矿田由察日温苏克哈特、新Ⅰ、Ⅱ、新Ⅱ、Ⅲ、Ⅳ、Ⅴ、Ⅵ、Ⅶ、神山十个铜钼矿床、矿化点组成,集中产于查干苏布尔加正长闪长岩杂岩体(面积90平方km)北西部,以内接触带为主,细脉浸染型铜矿化带矿主要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

在十个矿床(点)中,以察日温苏克哈特矿床规模大、工作程度高,其他矿点资源尚待查证。

察日温苏克哈特铜钼矿床在2000年前是蒙古国第二大铜钼矿床。

矿床于1964年据群众报矿被发现,1965-1968年普查,1978-1982年勘探,至今尚未开发。

矿床产于查干苏布尔加侵入杂岩体北西缘。

铜钼矿化带紧贴岩体北东向构造接触带下盘产出。

在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断裂交叉处矿化最强。

矿化原岩为蚀变碎裂化正长闪长岩。

矿化带主要由石英-硫化物、石英-绢云母-硫化物细脉带组成,地表出现强烈的孔雀石化和铜蓝。

矿化蚀变有钾长石化、绢云母化以及细脉为主的硅化矿体与矿化围岩依样品圈定。

主矿体呈大透镜状,长1900 m,厚20-300m,倾斜最大控制延深420 m。

矿床氧化带深20-30 m ,次生富集带不发育。

矿石工业类型为典型的细脉浸染型矿石,由蚀变碎裂化红色正长闪长岩及少量浅灰色闪长岩组成,主要矿石矿物是黄铜矿、黄铁矿及斑铜矿、辉钼矿,少见方铅矿、闪锌矿。

原生矿石含铜0.3-1.5 % ,含Mo 0.001-0.1 %。

1982年勘探圈算铜金属量118万t,Cu 0.54%,Mo0.018%。

该矿床交通便利,矿山建设工业场地具备,水源地较近,主矿体裸露,矿石可选性能良好,矿床开发万事俱备。

1.2 铅锌集中分布在蒙古东部中央大断裂两侧,以矽卡岩型为主,火山岩型为次。

较重要的矿床有苏赫巴托省的图木尔廷敖包锌矿、东方省乌兰铅锌银矿、查布铅锌矿。

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属矽卡岩型,矿床矿石量770万t,锌11.5%;乌兰铅锌银矿床属火山岩型,矿石量6800万t,含锌2%、铅1.2%、银53g/t、金0.21%。

1.3 金(银)已发现金矿产地300多处,探明储量140t(B+C1+C2)已经开采和正准备开采的有50处,分布在16条金成矿带中,最重的金成矿带有北东走向的北肯特金成矿带、北西走向的巴彦洪戈尔金成矿带、中央断裂带南缘金铜成矿带。

已探明储量的金矿类型限于石英脉型岩金矿床和砂金矿床。

砂金集中于色楞格河流域及肯特山脉、爱杭山脉的山前河谷盆地。

北肯特金矿带是蒙古国工作程度较高而且开发条件最好的金矿带,全国探明金储量的94.6%都集中在此。

矿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400km,宽30-100km,有砂金储量83.1t,岩金储量52.2t。

矿带中有著名的博鲁(Boroo)金矿,距乌兰巴托西北130km,主矿脉带长2.5km,宽800m,深300m,矿床金品位3-4g/t,局部达10g/t,金资源储量40t,可露天开采。

博鲁金矿南东产有扎马(Zamar)金矿,已发现150条矿脉,含金10-20g/t。

巴彦洪戈尔金成矿带位于蒙古国中部杭爱山脉南坡,是蒙古国最有找矿潜力的金成矿带,呈北西-南东走向展布,长250km,宽60-9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