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和纤溶相关指标对判断AP病情和预后的意义

合集下载

子痫前期患者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价值分析

子痫前期患者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价值分析

子痫前期患者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价值分析子痫前期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孕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子痫前期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而实验室检测对于子痫前期患者的诊断和监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更是对子痫前期的患者进行有效监测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对子痫前期患者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认识子痫前期患者检测指标的重要性。

1.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作用要了解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价值,首先需要了解凝血和纤溶系统在子痫前期发生中的作用。

子痫前期患者通常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以及纤溶系统的改变,这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以及纤溶系统的情况,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患者异常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2.检测方法及指标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等。

PT和APTT是评价凝血功能的基本指标,PTA和TT也常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D-Dimer是纤溶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升高可以提示患者出现纤溶系统异常。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状态,为及时诊断和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3.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价值(1)早期诊断和预测通过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可以对子痫前期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且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D-Dimer的检测,可以快速了解患者纤溶系统的状态,对于预测血栓性事件的发生以及及时干预有重要价值。

(2)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定期检测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或纤溶状态的改变,帮助医生更好地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肺损伤患者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

急性肺损伤患者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

表1 AL I 组与健康组的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的记录
二、 两亚组 的凝血及纤溶指标的 比较 : 从表 中可 以看 出单 资料与方法

纯呼吸衰竭亚组的 P c活跃度高于 MO D S , 两组 比较差异显著 ( P< 0 . 0 5 ) , 两组 P C 、 T M、 P 1. a 1含量 比较 无统计 学 的差异 ( P
1。
现在由于环境 的恶化 , 患者仍然在不断增多 , 甚至其死亡率居
高不下。好在 A L I 患者通常表现为炎症 反应综合 症 ( S I R S ) , 从而引发 MO D S , 这 跟脓毒 症较 为相似 。而 现在大 量资 料表 明脓毒症中的促凝 血活跃 程度增大 , 纤溶 活跃程度 不强 。在 这, 本文 , 就在血浆 中的凝血及纤 溶指标蛋 白 C ( P c ) 活跃 度 、 凝血酶调节蛋 白( T M) 、 纤 溶酶 原活 化剂 抑制 物. 1 ( P a l 一 1 ) 的 含量 多少来检验 A L I 患 者 中的凝 血及纤 溶机制 的影响 , 指出 其中的指 标对 患者 的病情影 响程度 。
显著( P< 0 . 0 5 ) , 两组 P C、 T M、 P a l 一 1含量比较无统计学的差异( P>0 . 0 5 ) 。A L I 中P c活性 、 P a l - 1 含量与 A P A C H E l I 跟 MO D S呈 负相关 、 正相关 。结论 A L I 患者凝血及纤溶 系统发生变化 , 促凝血活性增大或纤溶活性不强 , 与病情轻重相关 。
中的 P c活性抗原的物质 富含度 明显低于健康组 ,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T M和 P a l 一 1 抗原物质富含度高于健康

纤溶指标意义

纤溶指标意义

纤溶指标意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纤溶指标是指体内纤溶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反映指标,通常包括溶栓时间(LY30)、溶栓率(LY60)、纤溶酶原时间(TAFI)、D-二聚体(D-Dimer)等。

纤溶指标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医生评估患者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对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纤溶指标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纤溶功能障碍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检测患者的纤溶指标,可以评估其血液系统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纤溶指标对于溶栓治疗的疗效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急性血管闭塞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而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是影响溶栓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监测患者的纤溶指标变化,可以评估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纤溶指标还与肿瘤、炎症、血栓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纤溶系统在维持血管内环境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通过检测纤溶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治疗效果。

纤溶指标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测指标,对于评估患者的纤溶系统功能状态、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检测项目,并综合分析纤溶指标的变化,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读者能够对纤溶指标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纤溶指标是衡量机体纤溶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纤维蛋白溶解时间(FL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定量和纤溶酶原活性等。

在临床上,纤溶指标的检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纤溶系统功能异常,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血凝及纤溶指标的改变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血凝及纤溶指标的改变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由表 一可 以看 到肝 硬化组 的 P T 、 AP T T、 T T值 升高 明显 , F I B下降 明显 ,其比较情 况见 表二
由表 二可 以看到 肝硬 化组 的 P L G活性 明显偏 低 ,t — P A、 HE P AI 明显 升高 。差 异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尸 <0 . 0 5) 表 二 肝 硬化 和对照 组纤溶 指标 的结 果 比较
3 讨 论
肝脏 是身体 内以代谢 功能为 主的器 官 ,并 在身体里 面扮 演 着 去 除毒 素 ,储 存 糖原 ,分 泌性 蛋 白质 合 成 等等 。肝 硬 化 则是 各种 慢性 肝 病发 展 的晚 期 阶段 …, 肝 细胞 变性 坏死 逐 渐 纤 维化 使 肝 脏功 能 衰退 。一些 凝 血 因子 和 抗凝 蛋 白由肝 脏 合成 ,组 织型 纤溶 酶原 活化 物 ( t — P A) ,纤 溶酶 原激 活物 抑 制剂 ( P AI )的清 除也 要 由肝脏 完成 。 因此 肝硬 化 时 ,就 会 出现 血凝 和 纤溶 的指 标 异 常情 况 。肝 硬化 越 严 重 ,肝 细 胞 纤 维 化 的面 积 越 大 ,肝 脏 功 能 下 降 的越 多 ,血 凝 和纤 溶 指 标 的 异 常情 况 就会 越 大 。血 凝 四项 是研 究 参 与外 源性 及 内源 性凝 血 途 径 因子 常 用 的 临床 检验 试 验 。凝 血酶 原 时 间 ( P T)测 定是 外源 性凝 血 系统较 理想 和常用 的筛 选试 验 ,也 可作 为外 源性 途径 及共 同途 径凝 血 因子 的定量 试验 。 同时 , 也 可作 为 口服抗 凝剂 治 疗 的监控 。P T延 长 : 见于 先天 性凝 血 因子 Ⅱ、V 、Ⅶ 、X缺 乏症 。P T缩短 : 见 于先天 性凝 血 因子 v增 多 , 口服 避 孕 药 ,高凝 状 态 ,血 栓性 疾 病 等。 活 化部 分凝 血 酶原 时 间 ( AP T T)是 测定 内源性 凝血 系统 较 敏 感 的筛选 试验 ,也 可作 为 内源性 途径 凝 血 因子 的定 量试 验 , A P T T延 长 :见 于凝 血 因子 Ⅱ、 V、Ⅷ 、Ⅸ、 Ⅺ、 Ⅻ减 低 , 纤维 蛋 白原缺 乏 症 ,纤 溶 活力 增 强 ,抗 凝物 质 存 在是 监 控 肝素 治疗 的重 要指 标 。A P T T缩 短 : 见于 高凝 状态 ,血栓 性 疾病 ,如 心肌 梗 塞 、脑 血 管病 变 、肺 梗 死 、妊 高 血压 综 合 症和。 肾病 综合 症 。凝 血 酶 时 间 ( T T)用 于 检查 受 试者 血 浆 纤维 蛋 白原 转 变为 纤维 蛋 白能 力 的过 筛试 验 。T T延 长 : 见 于肝 素增多 或肝 素类物 质存在 。血浆 纤维 蛋 白原( F I B) 增高 ,

子痫前期患者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价值分析

子痫前期患者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价值分析

子痫前期患者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的价值分析【摘要】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就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通过分析实验室指标的选择和解读,探讨了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在子痫前期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着重于深入探讨这些指标与子痫前期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对子痫前期患者具有重要性,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其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凝血功能、子痫前期、凝血抗凝指标、纤溶指标、实验室指标、临床意义、研究进展、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健康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临床诊治带来了极大挑战。

子痫前期患者往往伴随着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

及时监测患者的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对于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子痫前期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在子痫前期的评估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及时干预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对于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在子痫前期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

本研究旨在对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凝血抗凝指标和纤溶指标的临床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从而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在凝血功能方面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应用,评估这些指标对于预测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价值。

通过研究凝血抗凝和纤溶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客观、有效的指导,从而及时干预和治疗,降低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提高其生存质量。

肝硬化患者血凝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凝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凝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血凝及纤溶指标的改变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肝硬化组和对照组检测血凝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纤溶酶原活性(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肝硬化组的患者PT、APTT、TT、t-PA、PA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IB、PLG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血凝及纤溶指标可用于肝硬化患者评估肝损伤的程度,对其治疗及预后有临床意义。

标签:肝硬化;凝血四项;纤溶酶原激活物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Ⅰ、Ⅱ、Ⅴ、Ⅶ、Ⅸ、Ⅹ因子均在肝脏合成且半衰期短,需肝脏不断合成补充。

肝硬化时,肝细胞变性坏死,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血凝时间延长;肝脏清除能力下降,t-PA、PAI浓度增高,纤溶异常。

本文通过对76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凝及纤溶指标分析,探讨其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来自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科健康76例患者为对照组,年龄22~53岁,B 超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肝硬化组76例,年龄27~66岁,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肝病科,已经确诊并排除造血系统疾病的肝硬化住院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试剂仪器为希森美康CA15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血凝四项试剂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PLG活性、PAI、t-PA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为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抽静脉血1.8 ml,用109 mmol/L枸橼酸钠0.2 ml混匀抗凝,3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尽快上机检测,血凝四项的方法为发色底物法,PLG活性、PAI、t-PA采用酶联免疫法。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特点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特点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特点分析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特点是幼稚的造血细胞异常增殖,丧失了正常造血功能。

而诊断急性白血病时,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异常往往是常见的表现之一。

凝血与纤溶是机体维持血液循环平衡的重要机制,它们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正常的凝血-纤溶平衡。

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这种平衡被破坏,导致凝血与纤溶功能的改变。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点以及其对急性白血病的意义。

1.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PT和APTT是常规用于评估凝血功能的指标。

在AML患者中,PT和APTT常常延长,反映了凝血系统的活性下降。

这是因为AML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消耗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2. 血小板计数与活化:AML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通常较低,因为骨髓中的AML细胞抑制了正常骨髓造血功能。

低血小板计数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易出现出血倾向。

研究也发现,在AML患者中,血小板对活化剂的反应性较低,可能主要是由于AML细胞中存在抑制性因子的作用。

3.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是凝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受到肝脏合成能力和凝血因子消耗的影响。

在AML患者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常常降低,反映了凝血系统的活性下降。

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会增加出血风险。

4. D-二聚体:D-二聚体是纤溶系统活动的标志物,主要反映纤溶功能的活性。

在AML 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常常升高,反映了纤溶系统的活动增强。

纤溶功能的异常可能与AML细胞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剂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有关。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与纤溶指标表现出凝血功能抑制和纤溶功能亢进的特点。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延长反映了凝血功能的下降,血小板计数低和血小板对活化剂反应性下降导致出血倾向,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反映了纤溶功能的改变。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特点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特点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特点分析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特点是由于血液中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生与蔓延而导致造血功能减退,引起患者全身的多种症状。

在急性白血病的发展过程中,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异常改变常常是导致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异常改变1. 凝血系统的异常改变: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白血病干细胞的异常增生不仅会导致造血功能的减退,还会引起凝血系统的异常改变。

研究表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常常伴随着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增加等异常改变,导致血液凝固功能降低,易出现出血倾向。

2. 纤溶系统的异常改变:除凝血系统的异常改变外,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纤溶系统的异常活化也是其特点之一。

研究发现,急性白血病患者往往伴随着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的升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的降低等异常改变,导致纤溶系统处于持续活化状态,容易引起出血、血栓等并发症。

1. 血小板计数: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常常是凝血系统异常的重要标志。

通常情况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且容易出现持续性的血小板减少,易引起出血。

2. 凝血酶原时间(PT)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与APTT是反映凝血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而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来说,常常伴随着PT与APTT的延长,暗示着凝血系统功能的减退。

尤其在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时,PT与APTT的延长更是倍加引人关注。

3. 凝血酶原活动度(FⅡ)、凝血酶凝血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Ⅱ、TT以及纤维蛋白原是反映凝血系统内在与最终功能的指标,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来说,常常伴随着FⅡ的降低、TT的延长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异常改变,说明患者的凝血系统处于亢进状态,易导致血管内栓塞。

4. D-二聚体:D-二聚体是一种新生的纤维蛋白溶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常常意味着纤溶系统的异常活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e2id ci ern dg aol igt u t rnijr e s- nu tni nuo s l lwn ama cba uyi t o n n a if o r i i n nh
[] 2 唐宗椿 , 杨喜民 , 李拴德 , . 等 黄芪对急性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一 氧化氮合酶活性影 响 的实验研 究 [ ] J .中 国 中西 医结合 急救杂 志 ,
[] 5 张在强 , 龙洁 , 小玲 , . 李 等 局灶性 鼠脑 缺血脑 组织 环氧酶_ 2的 表达 与细胞凋亡 的关系 [] 现代康复 , O , (0 : 9 — 9 . J. 2 O 4 1 ) 1 41 5 O 4 4
[ ] t usK ,B reMF,M  ̄ a M,e a.Po ne yloye— 6 S a s I ab r a hl R l t 1 rl gdccoxgn o
A src Ob ci T td ep got i icn eo h gso eea cau t nadf r o s aa t si p— bt t a j t e os yt r nscs nf ac f a e f vrl ogli n bi l i prme r n a e v u h o i gi cn s ao i nys e i t il .Meh d Pae t on ( L ) po rm i t e(,) at a dpra trm i t e( m ’, l df r oe t nswt P e lA to s l l u t P T , rt o bni tec h m P , c vt a i o bn i r i e t lh m A ) bo bi gn oi n ( B ndD dm r( — ee eem aue i i hm syi a e ̄wt P hs 9pt n e f ru s Gop I F )a —i e D D)l l w r esrdwt bo e ir 9 pf n ih A .T ee a e ̄w r o 4gop : ru vs h c t n9 i 9 i e


著 ・
凝血 和 纤 溶相 关 指 标对 判 断 A P病 情和 预 后 的 意 义
浙江省龙泉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270 330 ) 谢 紫明 娄卫 东 李赵梅
摘要 目的 : 探讨凝 血、 纤溶相关指标对判断急性胰腺炎 ( P 病情和预后的意义 。方法 : 9 A) 将 9例 A P患者
依病情分为 A BC D四组。 回顾性分析四组患者血小板计数 (L )凝血 酶原时间 (T 、 … PT 、 P ) 活化部 分凝血酶 时 间 ( P’) 纤维蛋 白原 ( I ) D二聚体 ( — 水平 与I Ar 、 I r FB 、 D D) 晦床表现及 预后 的关系 。结果 : A组 、 B组 比较 , L 、 T PT P 、
I D D四项指标 差异 明显 ( 0 0 FB、 — P< .5或 P< .1 ; 0 0 ) B组、 C组 比较 ,FI A T一项存 在差 异( P<0 0 ) c组 、 .1 ; D组 比较 ,L 、T A r FB、 D五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 ( P T P 、 p T、 D— I I P<0 0 .5或 P<00 ) .1 。从 A组到 D组 , 各项 检测指
Xi imi g o e — o g iZ a — i eZ - n ,L u W id n ,L h o me
L nqa n i l e l’ o i l L n qa (2 70 , hn og u nMu ip o e H s t , og un 3 30 ) C i caP p pa a
放 射 免




57
脑损 害的一个 主要方向 。
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影响的实 验研究 [ ] 创伤外 科杂 志,00 2 J. 20 ,
( ) 2426 4 :0 - . 0
参 考文 献
[] 1 高俊鹏 , 孙珊 , 李文伟 , . 等 环氧合酶在神经变性 疾病神经元进行
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 J .生理科学进展 ,0 83 ( )2 42 0 20 ,9 3 :1 -2 .
2 0 ,0 4 :3 -3 . 0 3 1 ( ) 222 3
rtJ .JNert m ,00,7 8 :9 -1 . a[ ] uoa a2 0 1 ( )6 57 1 r n
[ ] u z , ad n Hl r ,e a yl xgns-,r t 7 K n M r u dN, ie dL t 1 e o eae p s — T l le .C o y 2 oa
g a d n snt a e , d p o tg a d n H2 mea ls i ! i y h s s a r sa l i tboi m n ̄a ma c b an i — n n n u t r i n i
[ ]na i G m a , a a , t 1 V r l e o pi et 3 Ie z e m M r e a. e a m m r i a m n i lr A, A rC b ym r n C P :s e ai s n l i le vn e J .C e , 9 ,1 ( ) O D i c n m d i c l ac [ ] hs 1 7 12 6 : tm h s a cn are t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rg o t g ic n e o a g s o v r l a ua in a d o n s i Sinf a c fCh n e fSe e a c i Co g lt n o
Fbioy i P rmeesi P t nswt ueP n rai AP ir l s aa tr ai t i Ac t a ce ti n s n e h t s( )
1 0 — 51 . 5 6 1 3
jr ertJ .JN uo ara 20 ,1 ( ) 15 —04 uyi t [ ] ert un , 0 2 9 9 :0 116 . nh a r ( 09— 8—1 20 0 1收稿 )
[] 4 陈鑫 , 朱志安 , 马延斌 , . 等 黄芪对脑外 伤后脑组织线粒体超氧化
标 逐渐恶化。结论 :L 、TA T 、I 、— P TP 、P rF DD的含量变化 , A 严 重程度及 预后密切相关 ; B 与 P 临床 可 以通 过检测 P T P 、 PT、 I 、 . L 、T A 1rFB D D的含量 , 作为判断 A P严 重程度和估计预后 的重要指标 。 关键词 急性胰腺 炎 血小板 凝血功能 纤维蛋 白溶解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