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出血急性期的3D-旋转DSA造影检查和血管内治疗

合集下载

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种 可靠的快速诊 断 颅 内血 管疾 病的方法 。对颅 内血 管 病变具 有很 高的临床实 用价值。
[ 关键词 】 T; T 血 管疾 病 C C A;
[ 中图分类号 ]R 3 . [ 7 42 文献标识码]B [ 论文编号 ]10 —9 12 1 ) 116—2 0 40 5 (0 0 1。3 30
[ 摘要]目的 : 究 C 研 T血 管造 影( T 及 三维 重建技 术 ( C A) VR) 颅 内血 管 病变的 临床应 用价 值。方 法 : 对 回顾性 分析临 床上 疑动脉 瘤破 裂所致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 它脑血 管 病及 支架术 后 复查 的患者 8 其 O例 , 病例 均
断价值 。
后复查 。5 动脉 瘤 中, 脉瘤直 径 为 2 2m 3例 动 ~1 m, 按其部 位 , 脑前 动脉 1 大 3例, 交通 动 脉 1 , 前 5例 后 交通动 脉 1 5例, 内动 脉海 绵 窦段 5例 , 底 动脉 颈 基 末端 2例 , 动脉 3例 。6例 A 椎 VM 中, 叶 4例 , 枕 颞 叶 AVM 合 并 动 脉 瘤 1 , 叶 1例 。VR及 MI 例 额 P 技术可 以清晰 的显 示病 变 部位 的血 管 结 构 、 围大 周 血管的关 系及 血管 的通 畅情 况 和血 管 壁 钙 化情 况 。 C T仿 真血管 内镜 显示 颅 内大血 管 内 的情 况具 有 一 定的优势 。综 合以上 几 种技 术 。 获得 更 多 的血 管 可 病 变信 息。 3 讨 论
进 行 了头 颈 部 C A 检 查 。 T 并通 过 计 算 机 软 件 处 理 和 三 维 图 像 重 建 来诊 断 血 管 病 变 。 结 果 : 维 C A 作 为 一 三 T 种新 的微 创性 的血 管造 影技术 , 能清 楚地 显示颅 内血 管 病 变的形 态 、 围及 空 间毗 邻 关 系, 可发 现血 管壁 范 并 及 瘤 颈 的 钙 化 。 结 论 : 维 C A 作 为 一 种 很 有 价 值 的 血 管造 影 技 术 . 有 操 作 简 单 、 全 、 创 性 等 特 点 , 三 T 具 安 微 是

血管内介入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血管内介入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探讨颅 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机制 , 以及复发后 再次血管 内介 入治疗 的临床疗效。方法

1 9例颅内动脉瘤栓 塞术后复发患者再次行血管 内介人治疗 , 其中前循环 1 , 循环 2例 。结果 7例 后 1 , 6例 轻偏瘫 2例 , 重残 1 例。结论 效, 且其安全性较高 ; 但术后应行影像学随访 。
影 血管 造影 ( S 示 前循 环 1 , D A) 7例 后循 环 2例 ; 复 发 动脉瘤 大小 为 3—1 m, 中 <5mm 1 、 2m 其 0例 5~ 1 m 8例 、 0m 。首 次 栓 塞术 后 D A显 0m >1 m 1例 S 示, 动脉瘤 完全栓 塞 1 , 0例 瘤颈残 余 5例 , 栓塞 不致
+ 讯作 者 通
检查 未见 原栓塞材 料 ; 能为 早期 的机 械 解脱 C C 可 D 系 钨丝材 料 被 人体 吸 收 , 致 动 脉 瘤 腔 再 通 复发 。 故
6 7
颅 内动脉 瘤栓塞术 后 复发患者 行再 次血管 内介 入治 疗 , 效较好 。现 报告 如下 。 疗
1 资料 与方 法
术后 对 患 者 随 访 6~2 8个 月 , 1例 重 残 除
( ut es 级 V级 )2例 不全偏 瘫 外 , l H n— s分 H 、 另 6例均
无 明显神经 功能障碍 , 均未再 发动 脉瘤破 裂 出血 ; 术 后 6— 2个月对 9例行 D A复查 , 未 见动 脉 瘤复 1 S 均
本次 D A证 实均 出现 动脉瘤 复发 , 中瘤 颈部 复发 S 其
1例( 3 宽颈 4 例) 表现为原动脉瘤旁再突出一动脉 , 瘤腔 , 与原动 脉瘤形 成 “ 蒂 莲” ( 并 状 1例于 栓 塞后 1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0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9月上第21卷第25期·论著·作者简介:史建芸(1982.04—),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诊疗。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史建芸 邵弘 彭韬略 胡金波(溧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溧阳 213300)【摘要】目的:探析影响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随机性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GOS (即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通过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GOS 评分显示,预后良好者29例,约占80.56%,GOS 评分(1.88±0.54)分;预后不良者7例,约占19.44%,GOS 评分(3.62±1.13)分。

单因素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大小、性别以及年龄等因素方面比较(P >0.05),统计学分析无意义。

而 Hunt-Hessd、瘤颈宽度、动脉瘤位置、Fisher 等级、有无高血压、介入时机等因素比较(P <0.05),统计学分析有意义。

将单因素分析具有明显差异的指标代入Logistic 多因素回归方程建模发现,介入时机、Hunt-Hess 等级、瘤颈宽度大于4.5 mm、Fisher 等级以及高血压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主要是介入时机、Hunt-Hess 等级、瘤颈宽度大于4.5 mm、Fisher 等级以及高血压,临床应予以重视,积极规避不良影响因素,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预后;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6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5-0010-03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血管受到内源或外源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血管瘤样突起,通常没有症状,若动脉瘤过大压迫周围组织,则会出现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病情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一般表现为突发性破裂,患者感到头部剧烈疼痛,还会出现频繁呕吐、全身大汗淋漓、同时出现瞳孔散大、单侧眼睑下垂等一系列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更有甚者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幸存者仍存在再次或反复出血的可能[1].目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目的在于避免动脉瘤再出血,尽可能减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使病残率、死亡率降至最低水平。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1.颅内动脉瘤非手术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再出血和控制动脉痉挛等。

适用于下述情况:①病人病情不适合手术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开颅;②诊断不明确需进一步检查;③病人拒绝手术或手术失败;④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防止再出血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镇痛、抗癫痫、安定剂、导泻药物使患者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

抗纤维蛋白溶解剂(氨基己酸、抗凝血酸、抑酞酶等);控制血压。

预防及治疗脑动脉痉挛,使用钙拮抗药如尼莫地平,脑脊液引流,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等。

用经颅超声监测颅内动脉,维持正常的脑灌注压。

根据病情退热、抗感染、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心血管功能。

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

对昏迷病人需加强特殊护理。

(1)控制性低血压:是预防和减少动脉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不宜降得过多,最好用经颅超声监测。

因为出血后颅内压增高,若再伴有动脉痉挛,脑供血已相应减少,血压降得过低会造成脑灌注不足而引起损害。

通常降低10%~20%即可。

高血压患者则降低收缩压原有水平的30%~35%,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如有头晕、意识恶化等缺血症状,应予适当回升。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及脑积水,应用甘露醇、脑室引流、维生素E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降低颅内压:甘露醇不仅能降低颅内压,增加脑血流量,推迟血-脑脊液屏障损害并减轻脑水肿,还能增加手术中临时阻断脑动脉的时间。

动物试验证实甘露醇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在其保护下,缺血脑组织的脑电波能恢复得较好。

维生素E加地塞米松和甘露醇有很强的抗水肿作用。

如再加上人造血效果更佳。

给蛛网膜下腔出血的Ⅱ及Ⅳ级病人可使用甘露醇,每小时给20%甘露醇1.5mg/kg,以后2天增加20%,临床症状显著进步,在24h即恢复到Ⅰ或Ⅱ级。

甘露醇保护脑组织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动物试验阻断局部脑血流30s,出现可逆性变化;阻断120min,则出现神经细胞的皱缩,星形细胞膨大;12h星形细胞崩溃;24h神经细胞即已破坏,出现大量粒性白细胞。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手术治疗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手术治疗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手术治疗沈书廷;田素侠;牧仁【摘要】目的:评价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人尽快行头颈CTA检查,确诊为前循环动脉瘤后3d内开颅夹闭动脉瘤,根据病人病情及术中情况确定是否去骨瓣减压.结果:术前病人Hunt - Hess分级:Ⅱ级15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3例.术后恢复良好23例,轻-中度残5例,重残1例,死亡2例,本组总死亡率为6.45%.结论:对于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病人,尤其是合并有颅内血肿的危重病人,早期开颅夹闭动脉瘤,能减少再出血,降低死亡率.【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44)007【总页数】3页(P813-815)【关键词】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夹闭动脉瘤【作者】沈书廷;田素侠;牧仁【作者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我科自2007年9月~2011年3月,夹闭了108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其中31例3d内给以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12例,女 19例,男:女为 1:1.6。

年龄最小28岁,最大68岁,平均52.8岁。

症状主要为突发头痛,伴有呕吐。

病后神志清楚者20例,双下肢无力1例,一侧肢体无力2例,抽搐者1例。

病后神志不清者11例,带气管插管转入2例。

两次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7例。

入院时病人血压110~200/60~120 mmHg,平均为 163/94 mmHg。

神志清醒至意识模糊23例,GCS评分9~15分;浅昏迷至深昏迷者8例,GCS评分4~8分。

全部病人头颅CT检查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表现前纵裂池、双侧侧裂池以及鞍上池内高密度出血影,出血返入侧脑室的3例。

颅内动脉瘤的CTA、MRA及DSA的对照评价

颅内动脉瘤的CTA、MRA及DSA的对照评价
3 讨 论
放射性 : T C A所需要 照射 量仅为 D A的 13 但 仍有 一 S /, 定 的放射性 。 安全性 : T C A为微创检查 , 无需插入 导管 , 但需 经周 围静 脉注 入造影 剂 , 极少 数敏 感 者可 引起 过敏 反 应和 肾功 能 衰
竭。
3 1 C A 的成 像 特 点 . T
是诊 断颅 内动脉瘤 的“ 标准 ” 然 而 由于其风 险性高 、 金 , 操作 复杂、 存在造影剂 过敏 和 肾毒 性 、 可逆 的 和永久 的神 经并发
症, 应用受到一定 程度 的限制 。随着 C T及 MR血 管造 影技 术 的不 断发 展和完善 , 计算机体 层摄 影血 管造影 ( T 及磁 C A) 共振血 管造影 ( A) 颅 内动 脉瘤 检 出中 的地 位 越显 突 MR 在 出 。C A、 A及 D A 已成 为 目前 公认 最有 价值 的颅 内血 T MR S
例 , 没 有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 体 时 无 意 发 现 1 。4 但 查 2例 2例 行
曝 光获得 原始数 据 , 中第 1次 旋转 为蒙片 图像 , 其 复位 后 自
动 行 第 2次 旋 转 , 时 向靶 动 脉 注 射 对 比 剂 获 取 实 时 减 影 图 同
C A造影及 三维重建 ,7例行 脑血管 造影术 ( S 、 转数 T 4 D A) 旋
21 0 2年 4月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a o r a fC ieeP o l at dc lJu n o hn s e pe SHe h l l
Ap . 01 r2 2
第2 4卷
下半月
第 8期
V0 . 4 S 1 2 HM No 8 .
【 临床研究 】

旋转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旋转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 键词】 关 旋转 数字 减影 脑 血管造 影 ;脑血 管疾 病 ;常规DS A
旋转 数 字 减影 血 管造 影 ( DS R A)技术 是 新 型c 臂所 具 有 型
像。采集的图像是非减影的 ,在回放时,选择序列减影参数 ,可 以得到旋转D A图像 ,呈现出立体直观的影像效果 ,能够显示每 S
良反应的风险。本组资料中4% ( 87 )病例 出现发热 ,2 . 0 2 /0 1 % 4 ( 57 1/0)病例 出现轻度下腹酸胀痛及腰骶部疼痛等不适,不 良
反应 发 生 率 为6 . ( 37 ),略低 于 先 前 报道 [ 】 有 国外 14 4 /0 % 6 。故
学者认为孕周小 ,孕囊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组织较厚者可尝试
【】 cw K C sra a rg a c :se a ae n[ . 4 S o M.eaens r en n yi u s nm n gmet ] c p s i J
Ulao n b t y eo, 0 , () 4 . t su d s t n c l 0 4 2 3: 7 r O eO 2 2 2 [】 hA, mi Ma welD. a s ra C Tp e n n y J. 5 As S t A, x l C e a e n S a r g a c [ h ] B O 2 0 , 4 3:5 . J G, 71 () 3 0 1 2
张代 军 ( 湖北 省谷城县人 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 谷城 4 10 ) 4 70
【 要】目的 :探讨R s 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应用旋转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 DS 摘 DA 6 R A)技术 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应用R A时可获得最佳显示效果,患者配合较好 ,可一次性成功 ,检查 中未发生不 良反应 ,RR S DS DA 的动态 图像足够满足诊断要求。结论:R A DS 可在脑血管造影中发挥 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神经内科学-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总论 (1)二、脑血管病影像检查 (3)三、全脑血管造影术 (5)四、脑血管的解剖 (7)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8)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治疗进展 (10)七、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进展 (12)八、颈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 (14)九、椎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探究 (16)十、后ARUBA时期高级别BAVM的介入治疗策略探讨 (17)十一、脑静脉系统及介入诊疗 (19)十二、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后颅内血流评估 (21)十三、房颤“一站式”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23)十四、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再通的概述及介入治疗 (25)一、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总论1.下列哪项不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常用方法()A.单纯弹簧圈栓塞术B.密网支架C.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D.碘油栓塞E.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参考答案:D2.下列哪项不是缺血性脑血管病()A.颈动脉狭窄B.椎动脉狭窄C.硬脑膜动静脉瘘D.大脑中动脉狭窄E.基底动脉狭窄参考答案:C3.血流导向装置的孔隙度不能低于()%,否则有可能导致穿支和侧支的梗阻A.40B.45C.50D.55E.60参考答案:C4.下列哪项不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A.脑肿瘤B.血栓形成C.栓塞D.脑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参考答案:A5.下列哪项不是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A.脑出血原因检查B.脑静脉病变C.头部富血供肿瘤D.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E.脑血管病治疗后复查参考答案:D二、脑血管病影像检查1.全脑血管造影不包括哪些造影()A.主动脉弓造影B.颈内动脉造影C.颈外动脉造影D.椎动脉造影E.脊髓血管造影参考答案:E2.可以明确血管狭窄及血流速度的检查是()A.CT平扫B.CTAC.颈部血管超声D.MRAE.MR参考答案:C3.破裂动脉瘤需要做的影像学检查不包括()A.CTB.CTAC.MRAD.DSAE.头颅平片参考答案:E4.哪些不是脑血管造影的优势()A.病变显示不清B.可以判断侧枝循环C.可充分显示病变D.可判断血流动力学E.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参考答案:A5.颈动脉狭窄,通常不做哪些影像检查()A.颈部血管彩超B.腹部CTC.颅脑MRD.头颈部CTAE.血管高分辨核磁参考答案:B三、全脑血管造影术1.以下不属于预防气栓的措施是()A.注射器中无气泡B.注射器尖端向下,可使气泡升至针栓侧C.高压注射器针筒朝下D.三通要在注射中期转动活栓至关闭位E.三通要在注射中期转动活栓至打开参考答案:E2.脑血管造影常用的鞘管型号是()A.4FB.5FC.8FD.7F参考答案:B3.脑血管造影术首次在人体成功实施是在()年A.1925B.1926C.1927D.1928E.1929参考答案:C4.DSA禁忌证不包括()A.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耐受B.介入器材过敏C.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D.怀疑脑静脉病变E.脑疝参考答案:D5.不属于脑血管造影常用导管的是()A.RHB.SIM1D.猎人头E.SIM2参考答案:A四、脑血管的解剖1.椎基底动脉系统解剖结构不包括()A.P2(环池)段B.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延髓前段C.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延髓外侧段D.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延髓后段参考答案:A2.下列静脉或静脉窦,与海绵窦不直接相连的是哪一个()A.翼丛B.蝶顶窦C.岩下窦D.枕窦参考答案:D3.脉络膜后内侧动脉一般由何处发出()A.后交通动脉B.大脑后动脉P1段C.大脑后动脉P2段D.大脑后动脉P3段参考答案:B4.颈内动脉最经典的分段方法,分几段()A.5B.6C.7D.8参考答案:C5.Heubner返动脉一般由何处发出()A.大脑中动脉B.大脑后动脉C.颈内动脉交通段D.大脑前动脉参考答案:D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及治疗1.下列复发风险最高的动脉瘤是那种()A.后交通动脉瘤B.血泡样动脉瘤C.前交通动脉瘤D.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参考答案:B2.目前研究认为,中脑周围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因素是什么()A.PICA动脉瘤B.静脉窦血栓C.基底静脉的引流方式D.脊髓前动脉动脉瘤参考答案:C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动脉硬化B.脑膜炎C.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D.颅内肿瘤参考答案:C4.下列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所用支架系统,推送所需要的微导管最细的是哪种()A.Neuroform EZB.LvisC.EnterpriseD.Neuroform Atlas参考答案:D5.女,35岁,不明原因出现头痛,经头CT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析其常见原因是()A.脑动脉炎B.颅内动脉瘤C.高血压D.颅脑外伤参考答案:B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治疗进展1.下列不属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的是()A.高血压B.高血糖C.吸烟D.高血脂E.体育运动参考答案:E2.联合阿司匹林的DAPT药物不包括()A.氯吡格雷B.西洛他唑C.替格瑞洛D.倍他乐克参考答案:D3.下列哪位患者有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的介入治疗指征()A.大脑中动脉狭窄70%B.基底动脉狭窄90%C.首次发现的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D.双抗治疗后反复发作的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E.颈动脉眼段重度狭窄伴良好的侧支代偿参考答案:D4.ICAS卒中的特点不包括()A.患者症状更重B.住院时间更长C.血管狭窄程度较轻,卒中复发率不高D.血管狭窄程度增加,卒中复发率升高E.卒中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参考答案:C5.不属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是()A.穿刺点血肿B.脑积水C.脑血管夹层形成D.支架内血栓形成E.脑出血参考答案:B七、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进展1.下列哪项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禁忌症()A.颅内大血管闭塞B.CT可见脑出血C.前循环发病时间6小时内D.后循环发病时间24小时内E.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参考答案:B2.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在()以内A.4hB.5hC.6 hE.8h参考答案:C3.下列哪项是急性脑梗死的复杂评分量表()A.C?STATMSC.PASSD.RACEE.G?FAST参考答案:D4.目前血管内治疗研究证据充分的是哪一段()A.M1B.M2C.M3D.A1E.A2参考答案:A5.对于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应在静脉溶栓()后开始A.6hC.24hD.48hE.72h参考答案:C八、颈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1.颈动脉狭窄的影响不包括()A.心肌梗死B.高血压C.卒中和心脏病D.糖尿病参考答案:D2.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老年B.高血压C.血脂异常D.糖尿病E.饮酒参考答案:E3.()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A.颈动脉造影B.磁共振血管成像C.CT 血管成像D.双功能超声参考答案:A4.对于大面积脑梗塞、保留部分神经功能患者,梗塞至少()后再进行CAS治疗A.3天B.7天C.14天D.21天参考答案:C5.()是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病因A.纤维肌发育不良B.颈动脉夹层C.动脉炎D.动脉粥样硬化参考答案:D九、椎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探究1.()是椎动脉狭窄最常见病因A.纤维肌发育不良B.颈动脉夹层C.动脉炎D.动脉粥样硬化参考答案:D2.临床上应用的定向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血管直径为()mmA.1.5-7B.3-5C.4-8D.5-10参考答案:A3.椎动脉狭窄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包括()A.突发性眩晕和头晕B.颈部疼痛和僵硬C.视物模糊或失明D.下肢无力或麻木参考答案:D4.以下不是椎动脉狭窄临床症状的是()A.头晕B.黑蒙C.失语D.肩颈不适参考答案:C5.()是诊断椎动脉狭窄的金标准A.颈动脉造影B.磁共振血管成像C.CT 血管成像D.双功能超声参考答案:A十、后ARUBA时期高级别BAVM的介入治疗策略探讨1.有关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正确的说法是A.自然病史中,出血和癫痫的风险与低级别动静脉畸形相似B.手术切除是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的最常用手段C.相比于低级别动静脉畸形,高级别动静脉畸形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治愈率更高D.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采用经动脉入路栓塞可能面临更高的并发症风险E.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上应更为激进参考答案:D2.有关脑动静脉畸形分级,正确的说法是A.Spetzler-Martin分级主要包含动静脉畸形大小,供血动脉数量,是否位于功能区三个参数B.Spetzler-Martin分级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脑动静脉畸形的出血风险C.Buffalo分级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风险D.Spetzler-Martin分级和Buffalo分级的参数不同,作用相似E.Buffalo分级同样使用与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手术评估参考答案:C3.以下因素中与脑动静脉畸形出血风险无关的因素有A.既往出血史B.年龄C.合并动脉瘤D.畸形团位于深部E.幕下病变参考答案:B4.以下有关ARUBA研究描述错误的是A.国际上第一个比较未出血脑动静脉保守治疗和侵入性治疗的RCT 研究B.侵入性治疗包括显微外科手术、介入栓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以及联合治疗C.主要终点事件是致残性卒中和死亡D.因两组差异显著,研究被提前终止E.研究发现对于未出血动静脉畸形,药物治疗优于侵入性治疗参考答案:C5.对于ARUBA研究的质疑,不合适的是A.纳入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的比例不足B.没有针对动静脉畸形的分级进行分层分析C.没有对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类D.治疗上存在选择性偏移E.随访时间不足参考答案:A十一、脑静脉系统及介入诊疗1.垂体微腺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A.垂体常规MRI平扫+增强B.垂体MRI动态增强C.垂体高分辨率MRI动态增强D.岩下窦取血E.PET/CT参考答案:B2.除了DSA,最能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成像技术是A.CTA(CT血管成像)B.增强MRIC.MRM(MR椎管造影)D.MRA(MR血管成像)E.Doppler超声血管成像参考答案:D3.垂体瘤术后肿瘤残存A.术后即刻(2天内),呈线性强化B.术后即刻(2天内),呈线性强化,强化厚度超过3.9 mm 或结节样强化C.术后即刻(2天内),病灶无强化参考答案:B4.我国建议脑静脉窦支架植入术的干预指针是压力梯度相差A.6mmHgB.8mmHgC.10mmHgD.12mmHg参考答案:D5.哪项不是脑静脉畸形的常见临床表现A.焦虑B.癫痫C.头痛D.慢性脑出血参考答案:A十二、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后颅内血流评估1.脑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筛选的首选检查方法是()A.TCDB.灌注CTC.DSAD.CTAE.MRA参考答案:A2.TCD检查压颈试验,是指压迫哪个血管()A.颈总动脉B.颈内动脉C.颈静脉D.颈外动脉E.椎动脉参考答案:A3.TCD检查提示“高阻力频谱”常见于以下情况,除外()A.颅外动脉血流频谱B.狭窄动脉狭窄部位近端C.血管痉挛D.颅内压增高E.狭窄动脉狭窄部位远端参考答案:E4.脑血管介入术治疗前可通过TCD进行以下评估,除外()A.脑血管侧支循环代偿情况B.脑血管狭窄程度C.微栓子监测D.大脑皮层异常放电E.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评估5.关于TCD的以下参数的描述错误的是()A.血流方向是指被检测到的血管血流相对于探头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肺 动脉高压的形 成 中并非单一 因素 。在肺动脉 收 缩 压 和 肺 功 能指 标 进 行 相 关 性 分 析 中发 现 ,肺 动脉收缩压 与F V 占预计值%、F V/V ,DC E。 E 1 C LO F
占预 计 值 % 、P O呈 显 著 负相 关 ,其 中与 P O相 a a: 关 性 更 强 。本 组 中有 2 患者 肺 动 脉 收 缩 压 > 例
[ 参考文献 ]
动脉高压 的发生率 为2 %,进一步分层研 究发现 7 轻 ,中 、重 、极 重度 C P 患者 肺 动 脉 高 压发 生 率 OD
分别为5 %、2 %、2 %和5 % ,表 明随 着 C P 病 7 9 4 OD
情的加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随之增加。但在 中、 重度 C P O D组肺 动 脉 高压 发 生 率 比较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本组C P 肺 动脉 高压 ( 动 脉收缩 压 ≥ OD 肺
r l yetnino teE r enSc t o a ioyJ. i pr s f h uo a oi y f r o g [ aH e o p e C d l ] E r erJ2 0 , 52 )2 4 — 2 8 u at, 0 4 2 ( :2 3 2 7 . H 4
1 71 1 8 . 3 — 3 5
5m H ,但 并没 有显 著 的气 流 受限 ,F V 占预 0m g E 计值 %仅 达 到 Ⅱ级 ( 中度 ) 水 平 ,此 2 患者 有 一 例
个 共 同特 点 , 即有 显 著 的低 氧 血 症 (a : 为 P O分别
4 . m g 8 m H ) 和 DC 1 m H ,3 . m g 2 9 L0占预 计 值 %降 低 (6 6 %、6 %) 1 ,符 合 目前 报 道 的C P O D合 并 “ 成 不 比例 ” 的肺 动脉 高 压 I 6 J 占肺 动 脉 高压 组 9 %。提 示
t nt t hr i bsr tv ul na ie e dv nc s i swih c onc o tuci e p mo r d sas :a a e e y
[] 王 洋译 . 动 脉高 压 的鉴 别诊 断 叽 2 肺
20 ,8 (0 :2 9 — 0 5 09 9 3) 0329.
中华 医学 杂 志 , 源自本研究发现 C P 肺 动脉高压组 与单纯C P OD OD
组两 组 间 比较 F V 占预计 值 %、F V/V E E C、DC F LO 占预 计 值 % 、P C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但 两 aO差 组 间 Pa : O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说 明气 流 受 限
4mmH ) 的患 病率 低 于其 他 研 究 的报 道 ,其原 因 0 g 可 能 是 对 肺 动 脉 高 压 ( 动 脉 收 缩 压 ≥3mmH ) 肺 0 g 的判 断标 准不 一致 [ 5 1 。
[]程显声 . 1 肺动脉高 压的过去 和现在及未来 [. 中华结 核 J ]
和 呼 吸 杂 志 ,2 0 ,3 () 4 — 4 . 0 7 0 9 :6 16 2
C P O D患 者 肺 动 脉 高 压 的形 成 不 仅 仅 由于 气 流 受
限所 致 ;而 严 重 的 低 氧 血 症 所 致 的肺 血 管 收 缩 ,
【J A B R J B AN O IP l nr ye es ni p— 7 B R E A, L C . umoayh pr ni a t o n
[] 陈国忠 ,陈宏斌 ,曹霞 ,等 . 5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相关性
肺动 脉高压与炎症反应关 系的研 究f. 中国综合 临床 , J ]
2 0 ,2 () 1— 1. 0 9 5 6 :6 4 6 7 [J HA U T A, A I , IE B U . lm nr 6 C O A N EJ R WEZ N L M E Pu oay E hp r no i C P 【 .E r R si J 0 8 2() yet sn n O D J u epr ,20 ,3 5 e J :
云南医药 2 1 年第 3 卷第 5 00 l 期
气 流 受 限不 完 全 可 逆 ,呈 进 行 性 发 展 ,随着 病 程 的进 展 ,多 数 病 人 会 出现 肺 动 脉 高 压 ,成 为严 重 危 害人 类 健康 的呼 吸 系统 疾 病 。本 组 C P 者肺 O D患
肺血管床 破坏等 多重 因素共 同导 致肺 动脉高压 。 文 献报 道 C P 合 并 “ OD 不成 比例 ”肺 动脉 高 压 的发 生 率 为 1 ~4 ,这 些 患 者 死 亡 率 更 高 ,此 类 患 % % 者长期 家庭氧疗可能对降低肺动脉高压有一定 的 帮助 [l 组 由于本 组 样 本量 小 ,C P 合 并 “ 7。本 ' OD 不 成 比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高于其他文献报道 。
a n s n e t n f u mo a ya rl y e e s n T e g o i a dt ame t l n r  ̄ea p  ̄ n i . h s r op h o T s o c n Dig o i n r ame t f u mo ay Are a k F r eo a n ssa d T e t n l n r t— oP
[] 中华 医学会 呼吸病 学分会慢性 阻塞性 肺疾 病学组. 3 慢性
阻塞性肺疾 病诊 治指南 (0 7 2 0 年修订 版) 【.中华结 J 1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2 0 ,3 () - . 0 7 0 1 :8 7 [] G LEN T R IK , A S T e a G i i s nd一 4 A I , O BC I B R TR , t1 ue n i A . le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