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之麴町会馆

合集下载

佐佐木叶二作品 - 副本

佐佐木叶二作品 - 副本

• 东京城市观景台(Tokyo City View)位于森大厦的52楼, 与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相连。东京城市观景台拥 有高11m且环绕建筑360°的落地玻璃窗,从这个充满空 间开放感的场所眺望东京都市夜晚绚丽的街景,是一种非 常美好的体验。
六本木新城的艺术标志
NTT武藏野研究中心
• 建于广场西北侧的"森林之亭"是先将榉树高度定为12m后, 才决定建筑物高度的.对于建筑物的高度,正好使得从房上 眺望整个广场时的景色如同树海一样,榉树树梢连成一片, 一望无际地展现在眼前.
一、项目概况
日本崎玉县中央 区和大宫区的新都心 地区是崎玉重要的行 政和商业节点。为防 止首都行政和交通功 能过于集中,曾经对 该地区进行改造,以 承担部分商业功能。
新都心地区是指 新都心站点周边的地 区,该站点为重要的 交通枢纽。
13
一、项目概况
榉树广场是 在原大宫国铁操 车场的遗址的架 空2米高的二层方 形场地内建立的。 该地段高楼林立, 交通频繁,整个 城市节点景观构 成以道路和建筑 为主,而少有自 然要素和自然景 观。
一、项目概况
佐佐木叶二,是世界著名景观大 师、日本一级建筑师,目前任日本京 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凤”环境设 计研究所所长、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 计学科客座研究员等,曾设计了榉树 广场、神户震灾复兴住宅等优秀作品, 获得过2000年国际户外空间设计竞赛 优秀奖等一系列世界大奖。
• 毛利庭园 • 森大厦东侧的毛利庭园是一处日式造景庭园,江户时 代武士庭园风格,为毛利藩宅邸遗址中庭园的复原版。毛 利庭园里的潺潺流水声、花草的芬芳、水池假山和春天点 点飘落的樱花,为高楼林立的东京提供了一处民众在闹区 中可以悠闲赏景的户外天地。

枡野俊明

枡野俊明

枯山水的出现,最早是出现在寺庙里。对 枯山水的参悟,则成了“石立僧”修行的一部 分。 所谓“枯山水”,是假山水之意。石立僧 仅用几块奇石,若干白沙,看似随意堆撒,然 而却将自然界的山水之情尽皆接引而来。
枯山水是园林艺术中的东方抽象主义,少 即是多,无即是有,枯即是丰盛。而枡野俊明 先生在这种符号的运用上可谓做到了极致。
3 追溯枯山水
西芳寺是第一个展示枯山水的庙,第一个 设计枯山水的是梦窗国师,他也是枡野先生最 尊敬的禅师。
小岛
枯山水石组
3 追溯枯山水
这是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屋檐、地板的线条之间框出了画面。墙后面还有他设计的 绿植、建筑。
4 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
加拿大驻日本使馆庭园完成于1991年,是
枡野先生早期的作品之一。其独特的作庭手法 和风格给来过此庭园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 品通过柔和与粗犷的线条,巧妙准确地表现出 东西方文化、地理风貌的差异,并充分利用借 景手法,很好地利用了周边的绿荫,回避了屋 顶花园的某些局限性,使每位来到这里的人充 分地感受到两个不同国度的氛围。
4 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
完成于1996年。庭园中以“瀑”和“松”来表 现“静”和“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问,是 作者对人生哲理的充分表现。他用“动”来寓 意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等活动;用“静”来 寓意人们忘却往日的烦恼,面向未来,达到身 心解放的超然境界;用无声的语言表达 “动”“静”两者合一的人生哲理及对理想境 界追求的共鸣。
4 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
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风磨白练的 庭”完成于1993年12月,是在日本庭园传统
艺术与手法的基础上,具有全新创意的优秀作 品之一。不同尺度规格的自然置石,表现出坚 韧不拔的进取精神;用洁白的置石寓意专一和 全身心的投入。

上海溧阳路景点

上海溧阳路景点

上海溧阳路景点
1. 嘿,你知道溧阳路有个超棒的老建筑吗?就像一个时间的宝藏盒,走进去仿佛穿越了时空。

每次我路过那里,都忍不住停下来好好欣赏一番,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2. 哇塞,溧阳路上的那家咖啡馆可太有意思啦!就像一个温暖的小窝,人们在里面悠闲地喝着咖啡聊天。

我和朋友们经常去那消磨时光,你也应该去体验体验呀!
3. 嘿呀,溧阳路的那些梧桐树简直美炸了!它们就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行人遮挡阳光。

走在下面,心情那叫一个舒畅,你还没感受过吗?
4. 哎呀,溧阳路的那个小公园多有生活气息啊!就像一片宁静的绿洲,大爷大妈在那锻炼、聊天。

我有时候也会去那坐一坐,难道你不想感受一下那种氛围吗?
5. 哇哦,溧阳路上的那家书店太有腔调啦!简直就是知识的海洋,我经常在里面一待就是半天,你难道不心动想进去探索一番?
6. 嘿,溧阳路的街头涂鸦可真是酷毙了!就好像是城市的个性签名,每一处都那么独特。

我每次看到都特别惊喜,你也快去找找看吧!
7. 哎呀呀,溧阳路上的那家小吃店人气爆棚啊!食物就像有魔法一样吸引着大家,我吃过一次就忘不了那个味道,你不想去尝尝吗?
8. 哇,溧阳路的夜景真是美不胜收!像是被施了魔法的画卷,灯光闪烁让人陶醉。

我特别喜欢晚上在那散步,你也赶紧去感受感受呗!
9. 总之,上海溧阳路的景点各有各的特色和魅力,就像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宝石等待着你去发现。

别犹豫啦,赶紧去探索吧!。

鲁迅故里主要景点

鲁迅故里主要景点

鲁迅故里主要景点
1. 三味书屋啊,那可真是充满故事的地方!还记得鲁迅小时候就在这儿读书呢。

你想想,在那古色古香的屋子里,仿佛能看到小鲁迅认真读书的模样,多有意思呀!
2. 百草园,哇,那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小世界!就好像是鲁迅童年的秘密花园,他在那里玩耍、探索,你难道不想去感受一下那种氛围吗?
3. 咸亨酒店,嘿嘿,那可是大名鼎鼎呀!在那里,你可以想象着孔乙己站在柜台前的情景,说不定你也能体验一把“茴字有几种写法”的乐趣呢,多带劲啊!
4. 鲁迅纪念馆,这可是了解鲁迅的绝佳去处!里面的展品像是在给你讲述鲁迅的一生,难道你不好奇吗?
5. 土谷祠,你可别小瞧了它,虽然不太起眼,但对鲁迅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呢,去看看,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呀!
6. 长庆寺,安静而庄重,就如同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站在那儿。

去感受一下那份宁静吧,会给你特别的感受哦!
7. 缪家桥弄,那弯弯曲曲的小巷子,就像走在历史的隧道里,你难道不想去走走,寻找过去的痕迹吗?
8. 朱家台门,那可是有着浓厚历史气息的地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走进它,就像走进了时光的轮回里,多神奇呀!
9. 鲁迅故里处处都充满了魅力,每个景点都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吸引着你去探索、去发现,真的值得一去呀!。

日本枯山水景观设计初探

日本枯山水景观设计初探

相聚之泉
希望之路
本规划用地位于八千代市的东南部,周边从北到南有10m高差的缓坡地。开发地的南侧有一片 沿东西方向展开的森林。丰富的绿色长廊构成了街区风景的景观要素。
水景
特色游乐设施
规划地南侧被用作市民交流活动的场所,设有能够进行简单运动的广场"光之广场",北侧是可 供从幼儿乃至老年人都可以自由利用的设施及林荫的"发现之林"此外还设置了连接南北的水景轴线 3个区域
平面图
水池、溪流和瀑布等要素一并构成 了场所的精神内涵。
白沙象征大海,以花岗石代表海中 诸岛。石头是设计的核心。三棵松树 赋予景观动人的静谧静之感。
从上层俯瞰花园
三棵黑松
国家金属研究院科学技术所
自然洁净广场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E FOR METAL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建成于 1993年12月 设计师意在为研究者们创造一个培养‘静心’的场所
平面图
白色是纯洁的象征,也是佛的心灵的象征。在禅宗哲学里、自然以她惊人的力量使疾惫的心灵 重新焕发活力,并使心灵回归本真。
广场随处分布着坚定、轮廓分明的石头。巨大的石头朝向建 筑布置,象征人类的生命。
这些石头被雨水冲洗,被风沙打磨,直到它们被逐渐纯化、 漂白,通过经历艰苦的环境,人的精神也得到净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层庭院1平面
用块石,片石不同布置垒砌布置方式, 象征性的展现山川的逶迤形态与远近距 离,形成空间的错落与空间的纵深感
庭院营造出令人沉思和恢复活力的 氛围,遵循曰本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禅宗 精神,同时这些观念和精神被赋予了时 代的理解
四层庭院2平面

禅意之美

禅意之美

禅意之美作者:吴瑶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1期摘要:日本传统文化深受禅宗思想影响,形成了禅宗美学。

现代日本艺术设计中也常常能发现禅宗美学的痕迹,艺术家们常以禅宗思想为核心来进行艺术创作。

禅宗之美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日本设计在世界设计舞台上。

关键词:禅宗;美学;艺术;设计;日本日本著名禅学思想家铃木大拙说:“日本人最擅长的,是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并借表象将此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

”日本文化受禅宗思想影响颇深,现代日本艺术设计常以传统的东方禅宗思想来创作表现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常常表现出一种宁静、虚空、灵性、空幽的意境。

将禅宗与设计相结合,已成为日本现代设计师表现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选择。

1禅意之美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

日本禅宗,于镰仓时代自中国传入,形成日本特有的佛教禅宗系统。

禅宗是通过禅修的方式以达到心性的修持,正误到本来自性清净心,顿悟成就佛果。

心性之静是禅宗禅理的基础,同样也是禅修的关键和禅境的极致。

日本的茶道、花道、武术、传统文学等,皆受到禅宗很大影响。

当今社会,禅宗文化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的情感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之中。

(1)残缺之美。

日本地处岛国,饱受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之苦,这种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这个民族形成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也使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萌生了一种“重瞬间、轻永恒”的“物哀”理念。

日本民族信奉禅宗,他们领悟到四季变化中生命的无常,感知大自然中植物必将死去的绝望之美,从而体会晚秋寒冬的物衰之情,日本园林设计中常常表现一种静谧、玄幽之感,这都是地理对日本人心理的影响。

禅宗主张“物体不完整的形态和有残缺的状态”意念。

禅宗思想认为现实中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即使有,也终不能长久,而残缺,却常常会留给人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

太过工整精致的器物,虽完美却毫无灵性,而看起来略有缺憾的器物,虽不完美却含有更为宽广的再造空间,蕴涵着勃勃生机。

优秀景观案例分析

优秀景观案例分析

20
+ 戴拉寇特剧院
+
+
……
发生在纽约最棒 的事,其中之一 ,就是每年夏天 在中央公园戴拉 寇特剧院 (Delacort Theater) 演出的 莎士比亚戏剧, 这是由常驻公共 剧院 (The Public Theater) 表演的约瑟派普 (Josph Papp) 剧 团担纲演出,最 令人兴奋的是, 完全免费索票。
纽约中央公园 New York Central Park
13
生平简介
当他开始以景观设计为业时,奥姆斯特德已经发展出一系列给他的设计工作指明目标的社会、政治价值观。从他在新 英格兰所获得的优秀遗产中,他发展出对社 区以及文化与教育等公共组织重要性的信奉。他往南方的旅行,以及与因 1848年德意志革命失败而被放逐的革命者的友谊,使他坚信美国有必要证明共和政府和 劳动力自由的优越性。他受到了 一系列的影响,最初来自于他的父亲,此外,在景观艺术方面他阅读了如尤维达尔·普赖斯(Uvedale Price)、汉弗莱· 雷普顿、威廉·吉尔平(William Gilpin)、威廉·申斯通(William Shenstone)和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等英国作家 的著作,这些影响使他坚信艺术是将美国社会由近乎野蛮的状态改造成为他所认为的文明状态的好方法。
历史背景与社会思潮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资本 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纽约迅速 成为世界金融、贸易的中心。 建筑业的兴起、能源的利用、 交通的发达、贸易的开展使纽 约人口大量聚集,成了世界上 最大的城市。就在这新兴发达 城市的另一面,笼罩着一片阴 影——那就是拥挤、嘈杂、喧 哗的环境以及日益严重污染的 的空气。这一切使人们充满压 抑感。人们既想冲破令人困扰 的、窒息的空间,同时又迷恋 着物质文明和生活享受,梦想 着一个空气清新的、自由的、 田野般纯朴的美好环境。于是 ,一种追寻自然,崇尚自然的 浪潮在纽约人中掀起。

极简主义与枯山水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

极简主义与枯山水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

极简主义与枯山水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1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称作极少主义、ABC 艺术,但都没有精确的定义,是20 世纪50-60 年代以美国为代表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Minimalism Art)。

1959年,弗兰克·斯特拉展出他的黑色系列(Black Paintings),意味着20 世纪中期极简主义的诞生[1]。

1.1 极简主义艺术运动的兴起关于极简主义艺术创作和理论探讨兴盛于20 世纪60 年代,彼时极简主义理论的运用多体现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其表现形式倾向于单一或重复的几何规则形状,材料大多选用机械化生产的大批量工业制造品或是艺术家指导工人制作的现成品[2]。

其间诞生了许多极简艺术家,以卡尔·安德鲁、丹·弗莱文、唐纳德·贾德等为代表。

极简艺术将作品元素削减到最基本的抽象成分,作品在意象空间的概念不由艺术家定义,而是通过真实存在激发观者对作品的思考,以自主形成对作品的建构,最终观者的身份也在无意中转换成为创作者[3],这与追求艺术家自我情感表达为主的抽象表现主义不同。

极简主义艺术注重物理世界的存在,固守表面意义,材料就是材料,色彩即使是上色了亦无特殊含义,并且其展出方式是放弃基座与画布,正如“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ee”。

这样的艺术与古典主义、印象派传统绘画艺术本身所传递的意图相违背,于是当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当时的艺术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在《艺术与物性》(Art and Objecthood)就对极简艺术进行了强烈的批评,认为极简主义是不自然的戏剧化风[4]。

1968 年,批评家罗伯特·平卡斯-维滕新造了术语“后极简主义”,其设计理念是对极简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极简主义已成为20 世纪后期艺术的基本词汇,几十年来,极简主义在艺术家与艺术批评家不断创新、辩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可否认实践、批评在某种意义上都促进了极简主义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之麴町会馆
——枡野俊明的经典作品解读
摘要: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来源于传统园林, 又渗入了现代的气息。

枡野俊明是著名的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师, 僧人和景观设计师的双重身份为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景观设计, 也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赋有禅意的造园理念、对于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实践精神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而麴(qu)町会馆更是他自身的所在和心灵的结晶。

让那些偶尔到访的人在匆匆的游憩之中体会到片刻难忘的宁静。

关键词:枡野俊明麴汀会馆青山绿水的庭心灵自然
中国与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中国的古代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得益于两国在审美意识、文化思想和宗教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关联度。

由于受到中国传入的佛教思想的影响,加上日本
本土的神道思想的双重影响,产生了净土庭园。

到室町时代枯山水园林正式形成,其形式和内涵
受到禅宗影响极深。

由于禅宗思想对于园林艺术
的影响,促使日本古典园林渐渐脱离中国古典园
林的审美趣味,朝着枯、寂、佗的思想境界发展。

枯山水庭园是最具日本味的园林形式,在枯山
水庭园中不适用真正的水,而是利用山石、白砂
等元素来表现海洋、河流、岛屿等自然景观,其中蕴含着极为深厚的宗教思想。

由于其独特的造园手法,使其成为最具日本特色并且蕴含有深厚哲学思想的庭院形式。

枯山水庭园中运用的禅宗思想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性的运用”以及“明心见性”也同样是枯山水造园中经常用到的禅宗思想,并且也是造园家们所追求的心灵之境。

[1]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人物枡野俊明有两重人生,他是多摩美术大学环境设计学科教授、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也是有近六百年历史的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住持。

他的所有工作都在“造园”一项上取得交集。

析野俊明1953年2月28日出生在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1975年玉川大学农学部农学科毕业。

学生时代拜齐藤胜雄先生为师,毕业后成为其弟子。

1979年作为云游僧人到大本山总持寺修行,并开始以禅的思想和日本的传统文化为基础,
进行创作活动。

主要作品有:麴町会馆“清山绿水的庭”、今冶国际饭店中庭“瀑松庭”、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风磨白
练的庭”、加拿大驻日本使馆庭园、新渡户庭园的改造
-“通向小岛的木桥”、香川县立图书馆;曹洞宗祗园
寺紫云台前庭“龙门庭”等。

析野俊明作为一位禅僧,
他的造园活动始终是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的。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出家人”能够座园林设计吗?
在日本,禅僧只是一种职业,像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
家庭、孩子,又与医生、律师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


与一般人不同的就是他们对日本文化有着更深刻地认
识和理解,所以说日本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为析野俊明
提供了创作的前提条件,从他的每一件作品中我们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精神哲理,虽然说禅的文化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但是真正理解日本传统庭园艺术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析野俊明的设计讲究“心灵的表现”,意在将“心灵的状态”这样一种现实中无法看到的东西形象化,并通过某一种形式来充分表现自己。

枡野俊明的设计特色:1、赋有禅意的造园理念;2、独特的自然感悟;3、深入参与设计实践;4、丰富多样的作品类型:虽然在当今日本著名园林设计师中, 枡野俊明被认为设计风格偏重于传统园林, 但是他的作品并非只是一味地追求古典风格, 而是像其他很多日本园林设计师一样, 他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多元化的倾向。

他总是悉心感受设计作品所处的场地性质和特征, 创造出适宜的具有场所精神的园林空间。

如图所示为枡野俊明为麴町会馆设计的小型庭院空间之一, 他将其命名为“青山绿水的庭”, 象征着被绿色包围的青山之“寂静”。

设计师将其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理解注入到作品中, 也是他自身的所在和心灵的结晶。

他试图创造出一处在很有限的时间内能给人们带来感动和抚慰的庭园空间。

在如今高楼林立混凝土森林的现代都市中,能够提供人们去感受大自然的场所和机会越来越少。

位于东京中部的千代田商务区是著名酒店和写字间的集散地,在这样商业气氛浓郁的地方想要唤起人们对自然地感受几乎是不可能的。

身为一名禅师同时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禅宗庭院大师,枡野俊明评价这样的环境只是造就了一个让人们始终处于忙碌状态的简陋的
环境。

他认为建筑物和停车场以及水景和树池周边
的绿化都不够称的上是自然,枡野俊明所说的自然
并不是简单的建筑物周围的水景或绿地。

他认为真
正的自然是可以唤起人们的感动并且令人难以忘
怀的空间组合。

当我们置身大自然中,那些经过时
间和自然的雕刻的形态和景色会带给我们无限的
期望和惊奇。

但是在现代化的都市中,想要看到能
够引起人们无限惊奇的自然景观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日本人快节奏的生活特别是都市人的生活节
奏更是让人无法喘息,这样的生活节奏是非常无益的。

枡野俊明坚信能够在寺庙之外的空间将禅宗庭院推广,在这样的都市空间中为麹町会馆创造出一处能够带给人们无限惊奇和感动的庭院空间。

日本的庭院追求的是模仿和再现自然,庭院本并不等于自然,这其中反映着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和价值观。

麴町会馆是在 1998 年建成,人们有习惯的称它为“青山绿水的庭”。

庭园的面积只有 560 ㎡,其中一层290m2,四层270m2。

[2]枡野俊明在这极其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园林的创作带给人们一种无限的惊奇,在短时间内产生丰富的感受。

在有限的庭园空间中充分展示自然的美和力量,人们在快节奏的都市中很难有机会能够获得这样的感受。

庭园的 1 层和 4 层共有三个平台,在这样一
个特定而有限的空间内来营造一种使人沉思的自然
氛围,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博大并能使灵魂解脱。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日本庭园,它有着现代流行韵律
同时又是建立在传统美学意识与禅宗思想的基础
上。

枡野俊明经过充分的思考,使三个面积有限的
空间如出一辙,命名为“青山绿水的庭”,蕴含着佛
教的象征意义。

第 4 层的庭园强调的是落水的声
音,试图让欣赏它的人能够感受到安静流动的水,
从而与其意境产生共鸣来感受到都市生活中所无法
体会的平和。

除了水景,岩石的布局也体现着佛教的象征意义。

枡野俊明曾说,奇数是巧妙的,在庭园中他放置了十一块岩石,分别以五块和两组三块的岩石构成。

其中一块岩石上面刻着新月的图案,是月亮的象征。

以这块岩石的底部为起点又由许多小石块组成一条小溪,而另一侧,五块岩石组合中的一块刻有一个圆形,是太阳的象征。

太阳和月亮在宇宙的山风中循环,这也正与佛教中的宇宙论一致。

人们通过置身于寂静的绿色与流水融为一体的庭园中而产生一种静感,可以聆听到庭院中的鸟语花香,同时通过置身于庭园中有树木与错落的石组来创造的一种小中见大的空间,我们仿佛置身于“宇宙”的错觉。

在枡野俊明的这个作品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又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也能唤起现代人对已被忘却良久的朴素、超然的回忆。

麴町会馆在1999年获得“艺术奖文部大臣新人奖”,这是庭院设计师首次获得美术部门奖。

日本园林虽早期受中国园林的影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产生了颇多佳作。

我们切不可因为日本园林曾从中国园林中吸取过营养而夜郎自大。

从被誉为具有鲜明人生哲学的设计作品“青山绿水的庭”,可以看出日本园林丰富内涵的程度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如果,哪天我们的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园林不仅仅能给人美丽光鲜的外表,而且能给人精神上的慰籍关怀、给人以思考启迪,那毋庸置疑的,这个园林肯定就是上乘之作了。

参考文献:
[1] 李猛志.2005.禅与古代日本建筑园林,设计艺术;
[2] 王守华.1997.神道思想研究的现代意义,日本学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