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中药药方

合集下载

刚感冒时有什么纯中药配方可以治疗感冒

刚感冒时有什么纯中药配方可以治疗感冒

刚感冒时有什么纯中药配方可以治疗感冒感冒一般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体虚感冒三种.一.风寒感冒常见有. 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苔薄白,脉浮紧.可用荆防败毒散来表散风寒.附.荆防败毒的方药应用.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

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症者。

二.风热感冒常见有发热较重,恶风,有汗热不解,头痛,鼻塞,或流黄涕,咳嗽声重,痰粘白或稠黄,咽红或痛,口干引饮,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可用银翘散辛凉解表.附.银翘散的应用加减.组成:连翘(9克)银花(9克)苦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4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9克)芦根(9克)〖用法〗共杵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也。

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功用]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 温病初起。

症见发热无汗,或少汗,轻微恶寒,头痛,口渴口干,咽喉痛,有咳嗽,舌尖偏红,舌苔薄白或呈微黄色,脉浮数。

[按语] 温病是由于外感病邪引起的,以热甚为主,可有季节性和传染性的特点。

温热病邪侵扰肺经,因卫气失司,肺气失宣降,致使津液损耗。

故症见发热、口渴等。

本方中金银花、连翘用于宣散表邪,清热解毒;荆芥、薄荷、牛蒡子、豆豉用于散风热,解毒利咽;桔梗、竹叶、生甘草有清利咽喉、化痰止咳、生津之功效。

[临床应用] 多用于风热感冒、腮腺炎、麻疹、急性扁桃体炎、乙型脑炎、脑脊髓膜炎等疾病。

[加减法]A.如果有胸闷者,加郁金12 广藿香10 佩兰9B.咽喉痛甚,加玄参15 射干10 马勃10C.鼻出血者,去荆芥、豆鼓,加白茅根15 栀子炭9D.津液亏损者,加生地18 麦冬12E.小便短赤者,加黄芩12 山栀12 知母12三.体虚感冒常见有发热不高,反复发作,自汗,恶风怕冷,鼻塞流清涕,肢软乏力,胃纳不香,或有咳嗽,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可用扶正解表法治疗.常见方药有败毒散和参苏饮.附方.1.败毒散.〖组成〗柴胡洗,去芦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炒人参各一两[各9g]甘草半两[5g]〖主治〗气虚外感证。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感冒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喉咙痛、咳嗽、发烧等。

中药在治疗感冒发烧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1.麻黄汤:麻黄汤是治疗感冒发烧的经典方剂,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

它有温里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2.三黄石膏汤:三黄石膏汤由黄芩、黄连、黄柏和石膏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生津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口渴、咳嗽等症状。

3.银翘散:银翘散由连翘、桔梗、荆芥、板蓝根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汗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

4.葛根汤: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组成,有发表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

适用于寒邪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身体乏力等症状。

5.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由板蓝根提取而成,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肿痛等症状。

中药方剂在治疗感冒发烧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注意事项: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感冒发烧有多种病因和病情,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避免盲目使用。

2.找专业医生的指导:中药方剂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合理使用和剂量过大或过小。

3.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方剂的疗效需要持续的服用才能发挥出来,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

4.注意饮食调理:感冒期间应注意适当增加营养,多喝水,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休息调理:感冒期间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综上所述,中药方剂在治疗感冒发烧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以加快康复。

风热感冒中药偏方治疗

风热感冒中药偏方治疗

风热感冒中药偏方治疗
一、概述
一般情况下,风热感冒比较多,出现在夏天和春天这些气温比较高的季节。

他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风热之邪侵入了大家的身体,而导致大家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

在春天,因为这个季节的气温正在逐渐的上升,而且也有很多的风,这就两者相结合之后温热之邪进入的体内。

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风热感冒。

如果患者有了风热感冒,那么他的身体就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同时稍微有一些讨厌风寒的感觉。

下面某同事给大家介绍几样,中药,可以治疗风热感冒的小偏方。

二、步骤/方法:
1、第一个介绍给大家绿豆茶饮,主要原料是绿豆55克,绿茶五克,冰糖二十克。

首先将绿豆洗干净捣碎,然后一同茶和冰糖放入碗内,用开水冲泡。

大概泡25分钟左右,然后代茶饮用,它主要功效就是清热解毒,可以用于预防感冒。

2、第二个介绍给大家银翘合剂治疗风热感冒,它的主要原料是板蓝根,三十克,银花三十克,连翘35克,荆芥,十克。

它的制作方法是,先把这几样药一起放入锅中煎制成50%的浓液,然后每天服用,30-50毫升。

3、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偏方,主要材料为,警花儿,十六克,菊花十五克,四克茉莉花。

把这所有的药材一同放入杯子中,倒入烧开的水,然后将杯子盖,盖住,焖泡十五分钟左右然后代茶饮用即可。

三、注意事项:
有风热感冒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项。

第一步可以吹空调。

要是用热水擦身体,不可以冲凉水澡。

要注意保持室内的环境,让它保持通风。

卫生纸和毛巾都注意要个人使用,避免形成交叉感染。

不要吃油腻的,或者不好消化的食物。

要多注意休息。

中药治疗感冒常见方剂

中药治疗感冒常见方剂

中药治疗感冒常见方剂一、银翘散银翘散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金银花、连翘、荆芥、牛蒡子、薄荷、竹叶等中药组成。

它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银翘散的制备方法是将金银花、连翘、荆芥、牛蒡子、薄荷、竹叶等中药洗净,晾干,研磨成细粉,过筛后制成散剂。

其中金银花、连翘、荆芥、牛蒡子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薄荷、竹叶等中药具有辛凉透表的作用。

使用银翘散治疗风热感冒时,一般每次口服3-6克,每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

需要注意的是,银翘散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如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等症状。

二、桑菊饮桑菊饮是一种宣肺止咳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桑叶、菊花、杏仁、连翘等中药组成。

它具有辛凉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等症状。

桑菊饮的制备方法是将桑叶、菊花、杏仁、连翘等中药洗净,晾干,研磨成粗粉,用水煎煮后过滤药渣,制成饮剂。

其中桑叶、菊花具有疏风散热的作用,杏仁、连翘等中药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使用桑菊饮治疗风热感冒时,一般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

需要注意的是,桑菊饮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如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等症状。

三、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是一种解表清里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中药组成。

它具有辛凉宣肺、解表清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喘息等症状。

麻杏石甘汤的制备方法是将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中药洗净,晾干,研磨成粗粉,用水煎煮后过滤药渣,制成汤剂。

其中麻黄、杏仁具有宣肺止咳的作用,石膏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风寒感冒时,一般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

需要注意的是,麻杏石甘汤不适用于风热感冒患者,如发热重、恶寒轻、有汗等症状。

四、香薷饮香薷饮是一种祛暑解表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香薷、厚朴、扁豆等中药组成。

它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胃肠型感冒等症状。

治疗感冒的特效中药处方

治疗感冒的特效中药处方

中药常用处方治疗感冒的处方(一下处方未注明药物单位的均为克):1.桂枝汤:桂枝10生白芍10生姜10大枣10炙甘草6主治;有汗,怕冷,头痛,轻度发烧,肌肉酸痛。

2.葛根汤:葛根12麻黄10生姜10桂枝6生白芍6炙甘草6大枣10枚主治:项强,头痛,发热,怕冷,无汗,喉咙痛。

注:有心脏病者,不能用麻黄,用荆芥10防风10代替麻黄。

3.麻黄汤:麻黄10桂枝6杏仁15炙甘草5主治:头痛,全身关节痛,发高烧,无汗,非常怕冷。

注:有心脏病者,不能用麻黄,用荆芥10防风10代替麻黄。

4.小柴胡汤:柴胡20黄芩10生晒参10清半夏10甘草10生姜10大枣10枚主治:忽冷忽热,恶心,胸胁苦满,无食欲。

5.五苓散:桂枝6茯苓10白术10泽泻15猪苓10主治;发烧,头痛,口渴欲饮水,但是一喝水就拉或吐。

6.麻杏石甘汤;麻黄10杏仁10炙甘草6石膏20主治;有汗,咳嗽不止,痰黄粘,胃口尚可。

注:有心脏病者,不能用麻黄,用荆芥10防风10代替麻黄。

7.小青龙汤:麻黄10桂枝10生白芍10炙甘草10干姜10细辛6法半夏10五味子10主治:怕冷,无汗,发烧,咳嗽严重,咳吐白痰,口不渴,身体痛,没有胃口。

注:有心脏病者,不能用麻黄,用荆芥10防风10代替麻黄。

8.大青龙汤:麻黄9杏仁15石膏20炙甘草15桂枝15生姜10大枣10枚主治:怕冷,无汗,发烧,咳嗽严重,咳吐黄痰,身体痛,口渴严重,欲喝冷水,没有胃口。

注:有心脏病者,不能用麻黄,用荆芥10防风10代替麻黄。

9.白虎汤:知母20石膏50炙甘草6粳米20主治:发烧,怕热,大汗,口渴严重,喜饮冷水。

10.射干麻黄汤:射干10麻黄10生姜10细辛6紫菀10款冬花10大枣8枚半夏10五味子10主治:怕冷,咳嗽,痰多而清稀,口不渴,喉咙痒。

注:有心脏病者,不能用麻黄,用荆芥10防风10代替麻黄。

11.苓甘姜味辛夏仁汤:茯苓10炙甘草10干姜10细辛6半夏10五味子10杏仁10主治:咳嗽,白痰,无表证(恶寒,发热,身痛)12.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制附子6细辛6。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治感冒一般会有中西两种方法,而中药见笑虽慢,但有副作用小的特点。

下面小编准备了治感冒的中药药方,希望对您有帮助!治感冒的中药药方: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

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归经】太阳经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各一钱(各6克)搞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五分(各3克)蔓荆子二分二克上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温服,空心食前。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杏苏散【出典】温病条辨【组成】杏仁、桔梗、黄芩、贝母、紫苏、枳壳、甘草、陈皮、前胡、桑白皮、麦门冬、生姜【功能】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主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涌。

【临床应用】1.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之咳嗽,属凉燥痰湿者,对秋燥伤风咳嗽有着效。

2.本方是袪痰止咳的方剂,治疗风寒咳嗽、恶寒微热或无热者。

能袪痰镇咳,兼有平喘的功能。

临证以咳嗽痰稀、吐之不爽、鼻干嗌塞、无汗恶寒为依据银翘散【组成】连翘(9克) 银花(9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叶(4克)生甘草(5克) 荆芥穗(5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9克) 芦根(9克) 【方诀】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温病初起用最多。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新加香薷饮【组成】香薷6克,银花9克,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治疗感冒的特效中药处方

治疗感冒的特效中药处方

治疗感冒的特效中药处方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伴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在中医药中,有许多特效的中药可以帮助缓解感冒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种治疗感冒的特效中药处方,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一、药材准备1. 防风(15克):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2. 防己(10克):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助于消除感冒毒素。

3. 薄荷(10克):有散寒解表、清肺化痰的作用,对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白芷(10克):具有温肺化饮、开窍鼻息的作用,可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5. 羌活(15克):有温经散寒、祛风湿的功效,对感冒引起的关节疼痛、身体不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二、制剂方法1. 将以上药材加入适量清水中,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2. 煎煮完成后,过滤药渣,取得药液。

三、用法及注意事项1. 每日服用一次,可将药液分为三次服用,每次饭前或饭后30分钟口服。

2. 每次服用药液量为100毫升,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剂量。

3. 治疗期间,避免辛辣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四、疗效评估采用以上治疗方法,通常在3-5天内可以明显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

但病情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中药治疗感冒的特效处方,具有传统中医的疗效和历史积淀,对部分感冒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需慎重。

在使用中药治疗感冒时,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样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同时,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充足休息也是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

常用感冒药中成药

常用感冒药中成药

常用感冒药中成药连翘败毒丸【成份】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大黄、黄连、黄芩、麻黄、防风、赤芍、甘草等19味。

【适应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的疮疡,症见局部红肿热痛、未溃破者荆防颗粒【药物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九味羌活丸【药物组成】【处方】羌活150g 防风150g 苍术150g 细辛50g 川芎100g 白芷100g 黄芩100g 甘草100g 地黄100g【功能与主治】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颈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

补中益气丸[成份]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辅料为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证。

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生脉颗粒[药品成分]:党参、麦冬、五味子。

辅料为蔗糖[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

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通宣理肺丸【功效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药品成分]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甘草。

银翘解毒丸[功能主治]:金银花200g 连翘200g 薄荷120g 荆芥80g 淡豆豉100g 牛蒡子(炒)120g 桔梗120g 淡竹叶80g 甘草100g 辅料为蜂蜜。

方中金银花、连翘轻宣解表,清热解毒,用量最重,为主药;薄荷、淡豆豉、荆芥穗疏散风热,增强辛凉解表之力,为辅药;桔梗、甘草解毒利咽、宣肺祛痰,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中药药方
1、感冒I号方(又称风寒感冒方):⑴适应症: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吐清稀痰液、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⑵辨证要点:感冒发热轻或不发热、流清涕⑶治则治法:辛温解表⑷方药组成:荆芥穗9克、防风12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前胡9克、川芎12克、杏仁9克、桔梗12克、甘草6克。

(价格约10.5元)⑸煎服方法:水煎两次约400毫升,分2-3次口服。

2、感冒Ⅱ号方(又称风热感冒方):⑴适应症:恶寒轻、发热重,咽喉肿痛、口微渴、头胀痛、汗出、咳嗽吐黄痰,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⑵辨证要点:感冒发热、吐黄痰⑶治则治法:辛凉透表⑷方药组成: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薄荷9克、桑叶12克、牛蒡子9克、芦根18克、杏仁9克、桔梗12克、板蓝根15克、甘草6克。

(价格约14.7元)⑸煎服方法:水煎两次约400毫升,分2-3次口服。

3、感冒Ⅲ号方(又称暑湿感冒方):⑴适应症: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泻下,或头重、头痛、无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脉濡数。

⑵辨证要点:感冒伴胃肠道症状⑶治则治法:清热、化湿和中⑷方药组成:葛根18克、黄芩12克、黄连6克、木香9克、白芍15克、蒲公英18克、制半夏9克、藿香12克、甘草6克。

(价格约8.5元)⑸煎服方法:水煎两次约400毫升,分2-3次口服。

4、感冒Ⅳ号方(又称流行性感冒方):⑴适应症:高热,恶风或恶寒,头身痛、咽痛、口干、流涕、鼻塞、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

⑵辨证要点:感冒伴有高热⑶治则治法:清热解毒⑷方药组成:柴胡15克、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忍冬藤30克、连翘15克、葛根24克、苏叶12克、桔梗12克、芦根30克、板兰根18克、甘草6克。

(价格约11.8元)⑸煎服方法:水煎两次约400毫升,分2-3次口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