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生活源泉,书写灵动文章
掘开生活之泉 享受快乐作文

掘开生活之泉享受快乐作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泉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来源于生活。
而当今有的中学生认为生活单调,往返于家校之间,甚至穿梭于食堂、宿舍、教室这三点一线。
写起作文来,纵然搜索枯肠,内容也不血肉丰满。
这是生活与作文脱节造成的。
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学生已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同时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所以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
教师要抓好机会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开拓生活之泉,体验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彩。
一、设法让学生体验作文的快乐1.打破常规,采用多种作文形式。
如:“滚雪球比赛”.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同写一个题材,人,事、物、景等,一人接一段写下去,看哪组写得好。
在小组内按抽签的顺序,围绕同一个主题或中心,看谁写得生动、具体、雪球滚得大。
通过这样近乎娱乐的竞争,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发起来,兴趣也逐渐提高,使不少学生由怕作文变为喜欢作文。
2.激励式讲评使每一位学生相信自己能写好作文。
一位教育者说,欣赏是一种给与,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当他感到你的欣赏,他会很容易被打动使他更具成功感,使他进入“成功-自励-自信”的良性循环。
必须大力改革作文批改形式,把作文讲评课变为表扬课,多提优点,少提缺点,中国有句古语“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
只要一个好的开头或者结尾,甚至于一个精彩的句子或词语都可以大大褒奖。
在批改作文时,只圈划出好词好句,多写些眉批,多写出激励性的语言。
错别字让学生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二、挖掘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作文的快乐1.描绘自然与人文之美。
春花秋月之美,秋菊腊梅之姿,无不令人陶醉,学校、公园、田野……每一季、每一处都让人赏心悦目。
指导学生抓住特点,抓住时机观察。
由美景到美文的收获。
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引生活源泉 做灵动文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引生活源泉做灵动文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的源泉就是生活。
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中“无米下锅”的问题,让他们写出有真情实感的灵动的文章,就必须引导学生用心去体察、关注、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的经验和对生活的认知,进而从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生活中发现令人感动的东西。
了解了以上情况,教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
一、让学生关注生活、拥抱生活、细心观察生活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而生活贫乏,思想枯竭,不善于观察,不能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亮点,这是目前学生写作的致命缺陷。
脱离了生活的作文教学,割断了学生体验、思考生活的思维“触角”。
许多学生的作文,文体、中心、语句都挑不出毛病,但阅后的感觉如同喝“白开水”,不生动、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细致的观察,不能写出表达主题的一些细节。
而那些能细心观察生活的人则往往能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
文学大师梁实秋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有这样一段话:“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常地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
”作者用幽默细腻的笔调,细细描绘了一位国文老师的外貌特征。
如果没有过细致的观察,梁实秋怎能描绘出如此个性鲜明、读来令人忍俊不禁的老师形象呢?又比如有位学生在习作《父亲》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家生活不甚宽裕,每次给我的零花钱都是父母从牙缝里省下来的。
取生活之源,写灵动文章

取生活之源,写灵动文章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由此可见,教育和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
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丰富的生活体验,积累成素材,写进作文中。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要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就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大胆表达。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善于激发学生自主表达的意识,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厉,教学氛围压抑,不仅不利于学生表达观点,还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点燃写作的热情。
哪怕学生只取得了一点进步,教师也要给予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写作。
二、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想让学生作文时有内容可写,就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作文意识,指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学生普遍对身边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想象活跃,希望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解开心中的疑惑。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指导他们留心观察与思考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也许,学生不经意间经历了一件小事,或者留心观察了某个细节,都能唤起作文灵感。
比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写观察日记”,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所谓的观察日记就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同时,将观察的过程以及观察时的想法与心情记录下来。
如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而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天为单位,记录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并写成观察日记,记录观察结果。
对于学生来说,秋叶变黄,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足为奇,但是,树叶变黄的过程往往被忽略了。
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秋叶变化的过程,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作文的内容不仅真实,还有真情实感。
引生活源泉做灵动文章

引生活源泉做灵动文章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和经历的。
生活源泉无处不在,无论是喜怒哀乐,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
如何将这些生活源泉转化为灵动的文章,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深层次的思考,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探讨。
灵动的文章应该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经历和思考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灵感。
要善于观察和倾听,记录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特殊瞬间,或者是感受到的强烈情感。
这样的文章就会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生活体验,让读者产生共鸣。
要注意选材和使用细节。
生活源泉丰富多样,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创作。
这样会更加投入和有激情。
在文章中,要具体而生动地描写细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氛围。
如果写一篇关于早晨的文章,可以描述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触碰到被窝的柔软和温暖,给人一种宁静和安宁的感觉。
这样的描写能够增加文章的灵动性。
要善于用比喻和象征。
生活中的事物往往可以用比喻来表达,从而给文章增添一种韵味。
我们可以用雨水来比喻忧伤的心情,用花开来比喻美好的事物,用鸟儿歌唱来象征自由和欢乐等等。
这样的比喻和象征可以让文章更加富有诗意和灵动性,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远的意境。
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和结构的安排。
灵动的文章需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美丽的词语,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结构的安排也很重要,要注意起承转合,合理安排段落,让文章有一个生动的起伏和流程。
这样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到愉悦和流连忘返。
灵动的文章可以从生活源泉中汲取养分,通过个人特色、细节描写、比喻象征以及语言运用和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处理,将生活的美好和思考融入到文章中,让读者感受到惊喜和共鸣。
希望以上的探讨对您有所帮助。
引生活源泉做灵动文章

引生活源泉做灵动文章生活是我们写作的灵感源泉,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文章,可以让作品更加鲜活生动。
但是如何将生活的点滴转化成灵动的文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引生活源泉,做出灵动的文章。
一、留心观察,点滴皆源生活中的点滴都是我们写作的源泉,我们需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
或许是一朵盛开的花,或许是一段温馨的对话,或许是一次意味深长的相遇,这些都能够成为我们文章的灵感。
在春天的午后,你喝着咖啡,看着窗外绽放的鲜花,心情不由自主地变得愉悦。
这时,你可以马上打开手机或者拿起笔,记录下这一刻的心情和所见所闻。
也许,你可以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美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二、化繁为简,展现真情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繁琐的生活转化为简洁明了的文字,让读者一目了然。
我们还要在文章中用真情去触动读者的心。
只有将自己真实的感受融入到文章中,读者才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共鸣。
你可以用几句简单的语言,描述你和家人一起度过的一个温馨的晚餐。
不需要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只需要真实的情感表达,读者就能够感受到你的文章中的真情实感。
三、用心倾听,理解万千生活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倾听的声音,比如家人的关怀、朋友的倾诉、孩子的天真,甚至是风吹草动的声音。
当我们用心倾听这些声音时,就可以理解生活的万千滋味,从而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
当你陪伴家人散步时,可以用心倾听他们的笑声和话语,感受他们的情感。
或许,你会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篇有关家庭温暖的文章灵感。
四、虚心学习,不断提升在写作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一颗虚心学习的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多读一些经典的文章,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也可以参加一些写作培训班,向专业的写手请教一些写作的心得。
五、勇敢表达,坚定立场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不要害怕他人的批评和指责。
只有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才能够写出真正与众不同的文章。
当你写一篇观点性的文章时,不要惧怕他人的反对意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挖掘生活源泉 谱写七彩作文

挖掘生活源泉谱写七彩作文作者:杨秀萍来源:《启迪与智慧·下旬刊》2022年第07期摘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教师要引领学生享受校园生活、感受家庭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引进自然生活,从生活中感悟、发现有助于写作的丰富题材。
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这样才能使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才有取之不尽的素材。
关键词:作文;生活;教学如果说写作是清澈的湖水,那么生活就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如果写作是一幅美丽的油画,那么生活就是写作用之不尽的色彩。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作文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引下,要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应该以生活为起点,倡导作文生活化。
1 享受校园生活在作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要重视挖掘校园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收集信息、进行感悟、积累和语言运用。
1.1组织游戏游戏是集趣味、知识性于一体的文娱活动。
通过游戏,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例如,在写“活动”的时候,笔者首先组织学生玩游戏,吹泡泡、滚铁环、贴鼻子等,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体验了游戏的无穷乐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游戏后,笔者让学生写他们喜欢的游戏。
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还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戏名称、规则、方法、注意事项和乐趣。
学生写道:“有的泡泡像透明的玻璃球,有的泡泡像精灵一样四处飞翔,有的泡泡像美味的糖葫芦,有的泡泡像晶莹剔透的葡萄,有的泡泡像彩色的气球,还有‘双胞胎’‘三胞胎’呢!” 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原来孩子们就是“作家”,在作文中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
这些习作正是他们观察和想象的结果。
1.2再现场景活动场景再现,可以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
如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很多学生不知从哪里下笔。
取生活之源,创灵动文章——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41教育前沿【摘 要】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抒发真实情感。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开展生活化的作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 作文 教学 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本源,而写作又是展现生活的一种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抒发真实情感。
所谓取生活之源,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改善作文教学方式,使作文教学课堂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
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开展生活化的作文课堂,让学生写真事、抒真情。
一、体验生活,写出生活的精彩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 这也就是说,生活有多么多姿多彩,写作就有多丰富精彩,从家庭、社会、学校,生活大世界日新月异,写作素材也不断更新。
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学生从死板的写作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寻找写作的源泉。
比如,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写作在生活中入手,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认识生活,热爱生活,教师应引导并带领学生多多参与到生活中,体验生活,丰富生活认知,感悟生活,积累情感,拓展思维,获取灵感,写出生活的精彩。
首先,在写作课堂将要开始之时,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花园,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着重观察植物的干、叶、花以及颜色等)。
然后,学生观察完成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到课堂,为了尽快拉回学生松散的注意力,教师开展趣味猜谜的游戏,说:“蔓儿细又长,攀援向上爬,花儿绽笑脸,吹起小喇叭,滴滴答,滴滴答。
引入源头活水 写出生活味道

引入源头活水写出生活味道【摘要】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引入源头活水,从而写出生活的味道。
我们应该培养积极的心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我们要注重健康生活,包括健康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关注身心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放松身心、学习冥想等方式来实现。
接着,我们要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认识新朋友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要努力创造美好的人生,包括充实的工作、和谐的家庭关系等。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真正追求幸福的生活,引入源头活水,让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味道。
【关键词】引入源头活水,生活味道,积极心态,健康生活,身心平衡,生活品质,美好人生,幸福生活1. 引言1.1 介绍文章主题生活如同一杯清泉,源头活水,滋润心灵。
我们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就如同这清泉一般,需要不断的引入源头活水,才能写出生活的味道。
本文将从培养积极心态、注重健康生活、关注身心平衡、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美好人生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引入源头活水,让生活充满活力与意义。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清泉,感受生活的美好,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
2. 正文2.1 培养积极心态培养积极心态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一环。
积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让我们更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培养积极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拥有积极的心态,我们就能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充满信心的人生才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如果我们总是沉湎于消极情绪中,那么我们很容易被压力击垮。
而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那么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积极心态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人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找到乐观的一面,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只有保持积极心态,我们才能真正的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生活带给我们的无尽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掘生活源泉,书写灵动文章
作者:王春泊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6年第4期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固安镇中学王春泊
[摘要]
如何开掘生活源泉,书写灵动文章,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以生
活为源泉”的基础上,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键词]
生活源泉灵动文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初中语文作文的写作要求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作文的写作素材源于
生活但却高于生活,如果想写出具有无限魅力的文章,就需要用心去感悟生活,了解生活中的
琐事,感受其中的启示,积累生活阅历。
一、作文以生活为源泉的优越性
作文就是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表达于书面上,初中语文作文以生活为源泉,可以培养学
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通过观察生活琐事,感受其中的启示,丰富自身阅历,丰富自我情
感与认知。
写作以生活为源泉,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逐渐了解社会,表达自身的情感。
通
过生活感受世界万物的灵动性,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美妙,锻炼学生全方面的认识事物,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内心思想。
二、促进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的策略
1.运用生活实例,引导情感流露
语文的学习就是对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而语文作文的写作要以生活为源泉,进行
文章创作,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注意紧跟大纲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
的创作,例如,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为同学进行中心思想讲解的基础上,
安排学生对自己熟悉的背影进行描写,这样的事例作业,会激起学生对自己亲人的情感表达,
学生在情感投入的环境里,才可以创作出充满感情的文章。
另外,教师可以以自身为例,讲解
自己的所见所感,引起学生思考,例如,在讲解《我的老师》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自
己记忆里尊敬的一位教师,引起学生对自己教师的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一位
教师的描写,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仰,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帮助学生写出具有自己情感的文章。
2.立足生活,记录感动之处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所以,进行情感创作的前提是进行生活中感动之
事的积累,从小事做起,感受小事物为我们带来的大道理。
例如,在讲解《羚羊木雕》时,教
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小事情,通过羚羊木雕对学生的启示,激起学生记录生活琐
事的兴趣,感受小事带给我们的感动,记录自己当时的情感,并与教师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
语言交流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中的变化,例如河流的变化,房屋的变化,
天气的变化等等,在记录变化的过程中,感受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了解我国环境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天气的变化,感受我国古谚语的魅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锻炼对事物不同方面的认识。
3.创设生活情景,进行情感寄托
生活化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事例,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得到启示,表达自身情感,例如,教师在讲解《威尼斯
商人》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吉尼斯商人当时的情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演绎其中的故事情节,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观看,思考故事为我们带来的启示,然后鼓励学
生进行生活中类似情节的描述,学生在观看表演之后,进行感情洗礼,作文时才可以将自己的
感情真实流露。
此外,创设适当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事物的因果是非,例如,在授
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家长批评孩子的情景,在这样的家庭琐事中,引导学生判断家长与
孩子做事情的对错,对这件事情做出理性的思考,并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表现于书面上。
4.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实例
多媒体设备的出现为学生学习先进素材提供便利,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
学生播放相关的生活实例,包括人物纠纷,环境治理,文物保护等方面,并为学生播放这些违
法行为得到的法律制裁,学生通过观看这些事例,可以增长自身的情感,提升自身对事物的认
知能力,通过对实例的思考,开阔学生思维,感受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正义的力量。
在此基
础上,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琐事进行作文,学生可以根据多媒体提供的事例得到的启示,进
行情感作文。
另外,多媒体设备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事物的美好,例如,教师在讲解《看云识天气》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各种云朵的样子,而后为学生讲解云朵代表的天气,
帮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利于学生在写作时表现自身情感。
[结语]
初中语文作文的写作辅导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感情,提高学生在写作中
的感情流露,在教学中独立学生记录是生活中的琐事,表现自身情感,另外,注意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感受事物的内涵与启示,而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为学生
播放生活素材,使学生理解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促进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流露。
[参考文献]
[1]洪梅.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2)
[2]申明富,灵动教学快乐写作——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成功之道[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1)
[3]黎爱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