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器材与试剂的选用原则
03
如无菌操作、适用性、经济性等
02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细菌培养及形态特征
01
02
03
细菌培养方法
包括需氧培养、厌氧培养 和兼性厌氧培养等,不同 种类的细菌需要不同的培 养条件。
细菌菌落特征
观察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形成的菌落,了解其形状、 大小、颜色、透明度等特 征。
细菌细胞形态
05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生长曲线测定方法
直接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并计数微生物数量,适用于较大微生物如细 菌、酵母菌等。
比浊法
利用微生物生长引起培养液浊度变化来测定生长曲线,操作简便 但易受杂质干扰。
平板菌落计数法
将待测样品稀释后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后计数形成的菌 落数,适用于可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原理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 殖,通过提供适宜的细胞环境, 使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并产生子代
病毒。
病毒检测技术及应用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技术等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于病毒核酸的特异性,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扩增 并检测病毒核酸。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实验基础知识 •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真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病毒培养与检测技术 •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研究 • 微生物生态学及环境因子影响研究
01
实验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概述
类生活中的作用:如 生态平衡、发酵工业 等
生理生化鉴定
利用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如营养需 求、代谢产物等,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鉴定。

微生物学实验(详细介绍)ppt课件

微生物学实验(详细介绍)ppt课件

厚标本和薄标本
4 - 5 um 2um
基础知识
三、 实验步骤

(一) 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者要养成显微镜镜检的工作习惯,观察时要 双眼同时睁开,一边观察一边进行记录或描绘。 (2)观察时所用的材料、药品和各种器具要预先准备 好。 (3)显微镜在使用之前应检查一下它的各个部件是否 完整和正常,并对载物台、目镜、物镜以及聚光器上
微生物学实验( 详细介绍)
课程组人员: 王淑军 暴增海 马桂珍
王洪斌 陈静
制作人员: 马桂珍
暴增海
课 程 简 介
微生物学实验课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课程总计36学时,使用教材是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试验》
(第三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的基 本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
DIC显微镜下的硅藻
(伪彩色)
8. 倒置显微镜
9. 透射电子显微镜
莱卡超薄切片机
JEM-1011透射电子显微镜
内质网透射电镜图(伪彩色)
冰冻蚀刻电镜照片
10. 扫描电子显微镜
JEOL扫描电子显微镜
人类血细胞SEM照片
11. 显微操作技术
尼康NT-88NE显微操作/注射 仪
显微镜的分辨率: 也称为分辨力,它是指能把两个物点辨清的最小距离, 分辨距离越大,则分辨率越低。所以,分辨率是以分辨
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并在实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 学素质修养。
实 验 内 容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ppt课件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ppt课件

三. 实验材料:
❖ 菌种: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染色液和试剂:革兰氏染色液、简单染色液等 ❖ 芽胞、鞭毛、荚膜的示范片 ❖ 其他器材:显微镜、香柏油、清洁剂、擦镜
纸等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四.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简单染色:(材料:牙垢) 涂片 →干燥 →固定 →染色(1-2min)→水 洗→干燥→油镜检→绘图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2. 酵母菌(菌种:酿酒酵母)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美兰→用接种环取少量酵母菌 与染料混匀→盖上盖玻片(注意防止气泡的产生) →镜检(高倍镜) →绘图
3. 霉菌(菌种:根霉)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酚→用解剖针小心挑取少 许根霉的菌丝放在染料中→盖上盖玻片(注意防 止气泡的产生) →镜检(低倍镜或高倍镜) →绘 图
二.基本原理:
1.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P52)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 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 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 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 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 为0.1mm3。
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 菌液稀释倍数为B,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2.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P48)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五. 实验结果:
将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P8):
处理方法
菌落数量
菌落特征
(大小、形状、透明 度、颜色等)
简要说明
表1:微生物检测的结果记录表
(1)
(2)
(3)
(4)
菌落数量可用“+”和“-”来表示,从多到少依次表示为++++,+++,++,+,-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实验六
实验五 培养基的制备、 器具包扎和灭菌
编辑ppt
1
目的要求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其 配制过程。
了解几种灭菌方法,掌握干热灭菌法和 加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熟悉分离、培养微生物前的有关准备工 作及操作方法。
编辑ppt
2
实验原理
培养基
据组成成分可分为:
1.合成培养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各种纯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2.半合成培养基:有一部分纯化学物质和另一部分天然物质 配制而成。 3.天然培养基:利用天然来源的有机物配制而成。
编辑ppt
8
紫外线灭菌法: 一般30W灯管,9m3空间,距地面2m每次打开 紫外线照射0.5h,就使室内空气灭菌。若照射 紫外线时先喷洒石炭酸等化学消毒剂,可增强 灭菌效果。紫外线虽有较强的杀菌力,但穿透 力弱,即使一薄层玻璃或水层就能将大部分紫 外线滤除,因此只适用于空气及表面杀菌。
化学药剂消毒灭菌: 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升汞、甲 醛、高锰酸钾、酒精、碘酒、龙胆紫、石炭酸、 漂白粉、新洁尔灭、煤酚皂溶液,它们有的是 杀菌剂,有的是抑菌剂。
实验材料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马铃薯、蔗糖;可 溶性淀粉、K2HPO4、KNO3、MgSO4•7H2O、FeSO4•7H2O
等。
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干热灭菌箱、细菌过滤器、紫外线杀 菌灯。
其它:天平、牛角匙、电炉、1N HCl、1N NaOH、pH试纸、 刻度搪瓷杯、量筒、漏斗、漏斗架、玻棒、带玻璃珠的三角 瓶、带棉塞的无菌试管、无棉塞的空试管、培养皿、吸管、 各种包装纸、防水纸、绳索、棉花、标签等。
编辑ppt
16
高氏一号培养基

微生物实验ppt课件

微生物实验ppt课件

基础生物学r footer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原理
在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 生物,他们很小,人们用肉眼看不到,将他们在一定 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可繁殖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 细胞群体,就可以进行鉴别。
接种是指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某种微生物的纯种 移接到适合微生物其生长的新鲜培养基中或生物体内 的一种操作过程。
分装时不要将培养基沾在管(瓶)口上,以免引起污 染。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姚璐晔
Here comes your footer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置、分装与灭菌 思考题
1.思考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何种培养基?
2.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姚璐晔
Here comes your footer
表面(根霉点一点,曲霉、酵母可点3-4点)。 (2)平板接斜面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姚璐晔
Here comes your footer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目的
掌握各种微生物接种的基本操作技术; 初步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 熟悉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的形态特征。
穿刺接种
用接种针挑取菌种后,插入固 体培养基内(不要刺到底部), 再沿原路拔出。 此法用于厌气性细菌接种、检 查细菌的运动能力。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姚璐晔
Here comes your footer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方法

微生物学课件ppt完整版

微生物学课件ppt完整版
医院感染
分为内源性感染(由体内正常菌 群引起的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由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感
染)。
感染类型
局部感染局限于某一部位,而全 身感染则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
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感染 ,多由耐药菌引起,治疗难度较 大。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疫苗接种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无菌操作
进行微生物实验时,要保 持无菌操作环境,避免杂 菌污染。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接 种方法、培养条件、观察 结果等。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 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工业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类、面 包、酸奶等食品。
03
02
农业应用
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植物病害、促 进作物生长等。
生物能源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生物柴 油等可再生能源。
04
2023
PART 05
微生物的免疫与感染
REPORTING
微生物的免疫机制与特点
先天性免疫
通过遗传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 屏障、吞噬细胞等。
病原学检查
通过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等方法确定病 原微生物种类。
免疫学检查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等免疫学原理检测病原微 生物及其产物。
2023
PART 06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REPORTING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设备与器材
培养箱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用于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实验》课件

《微生物实验》课件

实验三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法 思考题 在你所实验的三种培养基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属于哪个类群?简述它们的菌落形态特征。 稀释分离时,为什么要将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冷却到45~50℃左右才能倾入装有菌液的培养皿内? 划线分离时,为什么每次都要将接种环上多余的菌体烧掉?划线为何不能重叠? 培养时为什么要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器材
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放线菌及霉菌。
菌种:
马铃薯固体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
培养基:
无菌培养皿、无菌棉签、火柴、超净工作台及恒温培养箱。
其他:
斜面接种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方法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监测与菌落识别 实验方法 液体接种 斜面 液体培养基 接种环 将接种环送入液体培养基中时使环在液体与管壁接触的地方轻轻磨擦,使菌体分散,然后塞上棉塞,再轻轻摇动均匀,即可培养。如果菌种是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时,一般用移液管或滴管接种。
中心实验室提供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
汇报人姓名
目 录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置、分装和灭菌 实验二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菌落识别 实验三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 实验四 细菌染色法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五 微生物的间接计数法——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六 放线菌和真菌的培养和形态观察 实验七 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实验八 细菌芽孢染色法 实验九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和生长曲线的绘制 实验十 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十一 细菌鉴定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十二 食用菌菌种的分离和制种技术 实验十三 环境中细菌分离鉴定综合实验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ຫໍສະໝຸດ 、分装与灭菌 实验方法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置、分装与灭菌 实验方法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2
一.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一)
1.口服药物的微生物检查: ①大肠杆菌的检查: ②细菌总数的检查
2.外用药物的微生物检查: ①绿脓杆菌的检查: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
完整版课件ppt
3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方法(一)
1.药品的预处理
口服药 外用药
2克药品加20毫升生理盐水, 研磨制成悬液
完整版课件ppt
32
完整版课件ppt
33
1、制片 涂片、干燥、固定
完整版课件ppt
34
2.结晶紫初染 1min——水洗
完整版课件ppt
35
3. 碘液媒染
1min——水洗
完整版课件ppt
36
4. 95% 酒精脱色 30s——水洗
完整版课件ppt
37
5.沙黄复染 1min——水洗、滤纸吸干
完整版课件ppt
28
完整版课件ppt
29
完整版课件ppt
30
完整版课件ppt
31
※革兰染色步骤
• 1.制片:取标本(球杆混合物、牙垢) 涂片、干燥、固定
• 2.初染:结晶紫——1min——水洗 • 3.媒染:碘液——1min——水洗 • 4.脱色:95% 酒精——30s——水洗 • 5.复染:沙黄——1min—水洗、滤纸吸干 • 6.油镜观察:
对照菌
(产气杆菌)
蛋白胨水培养 接种1支管 基2支管
接种1支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葡萄糖蛋白胨 接种2支管 水培养基4支管
接种2支管
枸橼酸盐培养 接种1支管 基2支管
接种1支管
完整版课件ppt
44
抗酸染色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项目号:80000039102 实验类型 : 验证性
七.思考题: 通过本次实验,在防止微生物污染
与扩散方面,你学到了些什么?有何体 会?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实验二 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基本形态的观察 (P40-47)
一.实验目的:
实验项目号:80000039101 实验类型: 验证性
1.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特别是油镜的工作原 理和使用方法 ;
2. 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个体形态 。
微生物学实验
适用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
生物工程学系微生物学实验室
参考教材: 沈萍 陈向东 《微生物学实验》(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实验一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P5-8)
实验项目号:80000039101 实验类型: 验证性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检测环境中微生物的方法; 2. 观察不同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比
D区),洗手前后分别用手指在培养基表面轻按。(注意不要按碎培养基。) 盖好皿盖。
3.口气中的微生物:打开皿盖,对着培养基吹气。 4.实验台面的微生物:用灭菌棉签揩拭实验台面,再用此棉签在培养基表面滚动一
下,也可用同样方法检测你所感兴趣的其他地方或物品。
处理完成后,盖好皿盖,倒置培养皿,置于37℃温箱培养1-2天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部复原。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 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 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 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以 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图。 5.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手托镜座,不可单 手拿,更不可倾斜拿。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腐蚀 镜片。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油镜使用的原理
1. 香柏油的折射率 与玻璃接近,提高 了视野的照明度。
2 . 提高了显微镜的 分辨率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三. 实验材料:
❖ 玻片标本: 球状: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 ) 杆状: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螺旋状:水弧菌(Vibrio aquatilis)
较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 3. 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精品资料
二. 基本原理: 环境中的微生物在营养丰富的培养
基平板中经过培养即可长成肉眼可见的 菌落,从而可检测到环境中存在的微生 物的类型和数量。
三. 实验材料: 营养琼脂平板、 灭菌棉签、 恒温培养箱等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菌名 拉丁学名 放大倍数
六.分析及讨论: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七.思考题:(P47)
1. 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 头之间滴加香柏油有什么作用?
2. 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 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3. 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实验三 细菌简单染色及革兰氏染色
5. 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旋开高倍镜,
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转过油镜,使油镜镜头浸 入香柏油中,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6. 换片:另换新片,必须从“3”开始操作。
7. 标本片的清洁:
8. 用后复原: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
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清洁剂擦去残留
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清洁剂,后将镜体全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五. 实验结果:
将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P8):
处理方法
菌落数量
菌落特征
(大小、形状、透明 度、颜色等)
简要说明
表1:微生物检测的结果记录表
(1)
(2)
(3)
(4)
菌落数量可用“+”和“-”来表示,从多到少依次表示为++++,+++,++,+,-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六. 分析及讨论:
件.它起着支持 调节 固定
Hale Waihona Puke 等作用.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 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 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 是表示显微 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 离的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D=λ/2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 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 射率。 :镜口角(即入射角)。
四. 实验方法和步骤:(P6-7)
每四个同学为一组,每个同学一个营养琼脂平板,每人各选取以下其 中一种处理方法(或你感兴趣的其他方法),写好标签:
1. 实验室空气中的微生物:比较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不同时间的区别:
❖ 打开皿盖,把培养基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0min,盖好皿盖; ❖ 打开皿盖,把培养基平板暴露于空气中30min,盖好皿盖; 2. 比较洗手前后手指上微生物的区别:在培养皿底部用记号笔分四个区(A、B、C、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细菌基本形态的观察
利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边观察边绘图。
四联球菌
链球菌
枯草杆菌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水弧菌
五. 观察结果(绘图)P46
绘出在油镜下观察到的形态图,注意菌体的形态、大小比例、排列, 同时标明菌名(包括拉丁学名)和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 放大倍数)
❖ 示范片: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 ❖ 其他器材:显微镜、香柏油、清洁剂、擦镜纸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四. 实验方法和步骤:(P44-45)
主要是油镜的使用
1. 用前检查:零件是否齐全,镜头是否清洁。
2. 调节光亮度
3. 低倍镜观察:粗调、细调
4. 高倍观察 :细调
微生物学实验201310
二.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个体很小,必须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
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接目镜 、 接
物镜 、 照明装置(聚光镜、 虹彩光圈、 反光镜等). 它
使检视物放大,造成物象.
2.机械部分:镜座、镜
臂、镜筒、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载物台转移器、
粗调节器、细调节器等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