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菜种植技术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包菜栽培技术

包菜栽培技术

包菜栽培技术一、土壤准备包菜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但最好的土壤是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排气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需要准备好土壤。

整地后,混合细沙和腐烂叶子或堆肥,将其混合到土壤中。

土壤需要足够松散,以便空气、水和营养物质可以流通。

二、种植方法包菜在春季播种,也可以在秋季种植。

在秋季种植的包菜可以在冬季被保护,这有助于它们的生长,春季收获。

下面是包菜的种植方法:1.包菜种子的播种将包菜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然后轻轻压实泥土以确保种子接触到土壤。

将土壤保持湿润。

2.包菜的移植当包菜幼苗有两片真叶时,可以移植到最终生长的位置上。

把幼苗移到5-7英寸的行距上,珍惜每一株,将它们小心地移植到土壤中。

在移植之前,保证每个幼苗的根部在水中浸泡10分钟以加强其生根能力。

三、生长环境包菜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和空气流通。

包菜对土壤营养物质的需求少,但是它们对氮、磷和钾的需求较多。

避免在密集的环境中种植包菜,这样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生长。

1.充足的阳光保证包菜在生长季节中每天有足够的阳光。

包菜需要6小时至8小时的阳光才能生长。

若缺乏阳光,包菜的根部将会因过湿而受到烂根的威胁。

2.环境温度包菜需要一个温暖的环境。

最适宜生长温度是60°F至65°F(15°C至18°C),高于80°F(26°C)的温度会影响包菜的生长。

3.适量的水分在干旱气候下,保持土壤湿润是很重要的。

在种植包菜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土壤的湿度。

用手指沉入土壤几英寸深,如果能感觉到湿润,那么就不需要再灌溉。

如果干土,就灌溉。

过度灌溉将使包菜受到烂根威胁。

4.空气流通保证包菜的周围有良好的空气流通。

这有助于防止病菌和霉菌的生长,同时有助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四、照顾包菜包菜需要定期照顾以确保其健康生长。

每个礼拜检查一次,除去虫害和杂草,以便可以让包菜在最佳的生长条件下生长。

1.去除虫害包菜容易受到虫害的侵害。

包菜育苗的正确方法

包菜育苗的正确方法

包菜育苗的正确方法
包菜育苗需要以下步骤:
1. 选择地块:包菜育苗应选光照足、方便排水的地块。

2. 整地作畦:选好地块后要施加基肥,可以用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

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在一起,提高土壤肥力。

3. 播种:在整理好的畦面上进行播种,播种后进行晾晒,晾晒后再浇水。

4. 移栽:当包菜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就可以移栽到地里。

移栽时,先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干粪、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盖一层土。

然后在穴中浇水,把幼苗放入,埋好。

施一些液体肥,周围铺上覆盖物,浇足水。

5. 日常管理:注意覆盖和浇水,缺水会造成菜心开裂。

为防止菜心裂开,可用铲子铡断一些侧根。

6. 采收:春季栽种的包心菜在菜心变结实后就可以采收。

采收晚了,就不好吃了。

以上是包菜育苗的正确方法,供您参考,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圆白菜栽培技术

圆白菜栽培技术

圆白菜栽培技术圆白菜(学名:Brassica rapa subsp. pekinensis)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受到人们的喜爱。

它的栽培技术对于获得高品质的圆白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圆白菜栽培技术,希望对园艺爱好者和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土壤准备1. 圆白菜适合在肥沃、疏松、保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在栽培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改良。

2. 清除残留植物和杂草,并耕地翻耕至深度15-20厘米。

二、播种与育苗1. 圆白菜适宜直播或育苗后移栽。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2. 土壤温度适宜时,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或苗床上,保持湿润。

3. 播种后,覆盖透明的塑料薄膜或使用育苗箱,以保持温湿度,促进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

三、移栽与管理1. 在幼苗生长至2-4片真叶时,适时进行移栽。

苗床土壤应湿润,移栽前可进行充分灌水,以便更轻松地将苗移栽到目标地。

2. 圆白菜喜欢日照充足的环境,选择适宜的生长地点,确保每天至少6-8小时的阳光照射。

3. 定期除草,保持周围环境整洁。

注意不要损伤植株的根部。

4. 善于观察,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有害生物和病害。

如发现叶片出现虫害或病斑,可使用适宜的农药进行喷洒或其他防治措施。

5. 圆白菜对养分需求较高,适时浇水并施肥。

施肥时应少量多次,避免使土壤中养分过于浓缩。

四、病虫害防治1. 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注意防治和消毒工作。

避免圆白菜的病害交叉感染和传播。

2. 选用耐病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注意合理的轮作和间作,避免连续种植同一地区。

3. 定期检查叶片和茎部,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可采用有机农药或其他环保方式进行喷洒或处理。

五、收获与储存1. 圆白菜根据品种的不同,生长周期一般为60-80天,根据叶片的生长情况和植株的外观特征,确定收获时间。

2. 使用锋利的工具,将圆白菜割断,尽量保持叶片的完整性。

3. 收获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圆白菜,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杂质。

包菜苗的种植方法

包菜苗的种植方法

包菜苗的种植方法
包菜苗是指包心菜或卷心菜的幼苗。

以下是包菜苗的种植方法: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

在园地上挖掘20-30厘米深的坑,将土壤翻松并加入腐熟的有机肥料。

2. 种子播种:将包菜种子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上。

种子的间距要保持15-20厘米,以便未来的苗期生长。

3. 浇水: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要均匀而适量,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4. 光照:包菜苗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在种植选择充足的阳光照射的地方。

如果阳光不足,可以考虑在幼苗生长期使用人工光源。

5. 施肥:在包菜苗生长期间,每2-3周施一次有机肥料,以提
供充足的营养。

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鸡粪等。

6. 病虫害防治:包菜苗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卷心菜蚜虫、菜青虫等。

定期巡视苗期,如发现病虫害,可以使用有机农药进行喷洒。

7. 适时移栽:当包菜苗生长到5-8片叶子时,可以进行适时的
移栽,将苗期移植到对应的园地中。

移植时需要小心操作,避免对幼苗的伤害。

8. 后期管理:包菜苗在移栽后,需要加强管理,包括及时松土、除草、适量浇水等。

苗期约保持10-15厘米的间距,以便蓄积
充分的养分。

9. 收获:包菜苗一般在幼苗期生长50-70天后即可收获。

通过
观察苗期颜色和大小,可以判断最佳收获时间。

以上是包菜苗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包菜种植技术和种植时间,附种植成本和利润

包菜种植技术和种植时间,附种植成本和利润

包菜种植技术和种植时间,附种植成本和利润育苗:对苗床进行消毒后,每个苗床播种5.25g种子,播种后覆盖0.5cm厚的细土。

定植:行距55cm,株距35-40cm,共3000-3500株。

肥料:施入2000kg腐熟人粪尿,25kg过磷酸钙,150-200kg草木灰作基肥。

缓苗结束,追施15kg尿素。

莲座后期包心前期,追施20kg 复合肥。

一、包菜种植技术和种植时间1、种植技术(1)育苗①在播种前,使用多菌灵药剂浸种24小时,防治地下病虫害。

②播种前20天左右,使用50ml福尔马林兑水3kg稀释浇在营养土上面,然后覆盖薄膜捂5天左右。

③12月中旬开始播种育苗。

播种时,每个苗床播种5.25g种子,播种后覆盖0.5cm厚的细土。

④气温高时注意通风,气温低时注意盖好薄膜。

⑤根据土壤具体墒情每隔7天左右浇水一次。

⑥长至2叶1心时,进行间苗。

幼苗茎秆长至0.5cm粗时,将温度控制在15°C以上。

移栽前7天左右,防风炼苗。

长至5-6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2)定植选择苗龄40天左右的幼苗在阴天或者是晴天傍晚时分进行定植。

定植规格:行距55cm,株距35-40cm,共3000-3500株。

(3)肥料①定植之前,每亩移栽田施加2000kg腐熟人粪尿,25kg过磷酸钙,150-200kg草木灰。

②缓苗结束后,每亩地追施15kg尿素。

③到了莲座后期,包心前期,每亩地施加20kg复合肥或者是25-30kg尿素。

④过了结球中期不再追肥。

2、种植时间(1)随着大棚技术的发展,如今包菜一年四季均可以种植。

(2)北方地区一般在春季、夏季、秋季露地种植。

东北、西北和华北高寒地区,一般在春、夏育苗,夏季移栽,秋季采收。

二、包菜种植成本和利润1、成本(1)种子成本:大约为140元左右。

(2)育苗温室租用:大约250元左右。

(3)肥料:大约620元左右。

(4)农药:大约100元左右。

(5)人工费用、地膜费用:930元左右。

(6)总计:2040元。

包菜种植技术

包菜种植技术

叶类蔬菜丰产栽培技术包菜丰产栽培技术包菜是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有俗称,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有栽培。

是一种生产量大,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

包菜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介绍其丰产栽培技术.包菜是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有俗称,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有栽培。

是一种生产量大,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

包菜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介绍其丰产栽培技术.(一)品种:1.夏光甘蓝:表现为早熟,耐热、丰产、结球紧,正祁度高.是作为夏季甘蓝栽培的主要品种。

该种亩产2000-2500公斤。

为小平头包,系杂交一代品种。

2.京丰1号:表现为早中熟,较耐热,耐寒、耐肥、忌渍水和干旱,叶球紧实,中平头型,成熟一致,品质好,是近年来广为推广的秋栽甘蓝杂交一代良种,亩产3000公斤左右。

3.鸡心包:表现为早熟,冬性强,不易抽苔,耐寒、耐肥,不耐热,忌渍水和干旱.植株紧凑,尖头型,是多年的越冬春包菜主栽品种,亩产1000—1500公斤。

4.春丰:系杂交一代品种,表现为早熟,丰产,耐寒,越冬不易抽苔,外叶少,叶球胖尖形,结球紧实,亩产3000一4000公斤。

系近年来越冬春包菜栽培的新优品种。

5.昆甘一号:系杂交一代品种,表现为叶球紧,牛心形,冬性较弱,品质好,抗病性较强,抗寒性较差,主要作早春甘蓝栽培。

亩产2000公斤左右.(二)播种育苗:1.播种期:夏光甘蓝,3月至7月上旬播种;京丰一号、秋甘蓝7月上、中旬播种;越冬甘蓝、鸡心包、牛心包、春丰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

每亩用种量50—75克.2.育苗:选择肥沃、爽水的菜土,播种前翻耕烤晒过白,然后正细正平,每亩施1500公斤腐熟人粪尿液作基肥,干后耙匀,使土肥融合,再行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子10克.然后盖上一层过筛后的发酵煤灰土(细土杂肥亦可),干旱时,搭平棚进行遮阳(用遮阳网较好),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除杂除草,喷施药剂防治病虫。

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三章:甘蓝类)-结球甘蓝包菜的栽培技术

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三章:甘蓝类)-结球甘蓝包菜的栽培技术

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三章:甘蓝类)-结球甘蓝包菜的栽培技术简要:结球甘蓝又称包菜,卷心菜结球甘蓝,别名结球甘蓝,又称洋白菜、圆白菜、高丽菜、包菜、包心菜、莲花菜。

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包菜、圆白菜、包心菜、莲花白等。

北方又称大头菜。

对土壤及环境要求:甘蓝对土壤养料元素吸收量高1.对温度的要求甘蓝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但性喜温和冷凉的气候。

在生长期间以15~25℃为最适宜,但在各个生长时期而有所不同。

种子发芽以25℃左右为最适宜,进入结球时,以15~20℃为适宜,炎热的天气不利于结球。

2.对水分的要求甘蓝要求在湿润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耐干旱。

若气候干燥,土壤水分不足时,生长缓慢,包心延迟,影响结球,应注意灌水。

甘蓝不耐渍,因而在春夏多雨的季节,要注意排水。

3.对光照的要求甘蓝对光照的适应力强。

4.对土壤的要求甘蓝对土壤养料元素吸收量高,要求土壤肥沃,应施足基肥。

甘蓝对三要素的吸收,以氮、钾占的比重高,磷比较少。

栽培技术:1.播种包菜在广东地区春、夏、秋季三季都可以播种包菜在广东地区春、夏、秋季三季都可以播种,春播3-5月,夏秋播种6-9月上旬,秋冬播种9月下旬-10月。

播种量每亩需30克,苗期约22-30天。

2.定植种植地必须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土或沙壤土。

耕地时,施足基肥及复合肥,每亩施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kg、草木灰50kg、过磷酸钙30kg。

定植要选择晴天傍晚进行。

定植时尽量避免伤根,边定植边淋足定根水。

一般早熟、耐热的品种株型较小,应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

夏季种植,有条件的最好在植株周围覆盖些稻草,对于夏季降温保湿,防暴雨冲击,有很大的作用。

3.肥水管理包菜的生长需要大量肥料包菜定植后几天,每天早晚淋水一次。

成活以后每天早上或晚上淋水一次。

进入结球期需水分较多,要增加淋水数量,但不要过湿,过湿易引起各种病害。

收获前10天应适当控水。

包菜对氮、磷、钾肥料三要素的要求为2:1:2。

小学实践教学:《蔬菜种植技术》教案与教学设计

小学实践教学:《蔬菜种植技术》教案与教学设计

小学实践教学:《蔬菜种植技术》教案与教学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教授小学生蔬菜种植技术。

通过种植蔬菜,学生将学习到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蔬菜种植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掌握种植蔬菜的基本技术,包括选址、施肥、浇水、除草等。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 蔬菜种植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种植蔬菜的基本技术:选址、施肥、浇水、除草等。

3. 蔬菜生长观察和记录。

四、教学方法1.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内的小菜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2. 示范操作:教师示范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让学生模仿操作。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块菜地,进行蔬菜种植和管理。

4.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观察表中。

五、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蔬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蔬菜种植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蔬菜种植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3.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小菜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4. 示范操作:教师示范种植蔬菜的基本技术,如选址、施肥、浇水、除草等。

5. 学生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块菜地,进行蔬菜种植和管理。

6.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观察表中。

7. 结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关注蔬菜的生长情况。

六、教学评估1. 教师实地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评估他们的种植技术和动手能力。

2. 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估他们对蔬菜生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蔬菜种植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实地观察的小菜园。

3. 观察表和记录表。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将种植的蔬菜带回家,继续观察和照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菜种植技术叶类蔬菜丰产栽培技术包菜丰产栽培技术包菜是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有俗称,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有栽培。

是一种生产量大,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

包菜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介绍其丰产栽培技术。

包菜是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有俗称,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有栽培。

是一种生产量大,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

包菜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介绍其丰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1.夏光甘蓝:表现为早熟,耐热、丰产、结球紧,正祁度高。

是作为夏季甘蓝栽培的主要品种。

该种亩产2000—2500公斤。

为小平头包,系杂交一代品种。

2.京丰1号:表现为早中熟,较耐热,耐寒、耐肥、忌渍水和干旱,叶球紧实,中平头型,成熟一致,品质好,是近年来广为推广的秋栽甘蓝杂交一代良种,亩产3000公斤左右。

3.鸡心包:表现为早熟,冬性强,不易抽苔,耐寒、耐肥,不耐热,忌渍水和干旱。

植株紧凑,尖头型,是多年的越冬春包菜主栽品种,亩产1000—1500公斤。

4.春丰:系杂交一代品种,表现为早熟,丰产,耐寒,越冬不易抽苔,外叶少,叶球胖尖形,结球紧实,亩产3000一4000公斤。

系近年来越冬春包菜栽培的新优品种。

5.昆甘一号:系杂交一代品种,表现为叶球紧,牛心形,冬性较弱,品质好,抗病性较强,抗寒性较差,主要作早春甘蓝栽培。

亩产2000公斤左右。

(二)播种育苗:1.播种期:夏光甘蓝,3月至7月上旬播种;京丰一号、秋甘蓝7月上、中旬播种;越冬甘蓝、鸡心包、牛心包、春丰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

每亩用种量50—75克。

2.育苗:选择肥沃、爽水的菜土,播种前翻耕烤晒过白,然后正细正平,每亩施1500公斤腐熟人粪尿液作基肥,干后耙匀,使土肥融合,再行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子10克。

然后盖上一层过筛后的发酵煤灰土(细土杂肥亦可),干旱时,搭平棚进行遮阳(用遮阳网较好),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除杂除草,喷施药剂防治病虫。

(三)大田栽培:1.苗龄:在25—30天之间。

2.移栽:选择健壮无病叶、无残破叶、长势一致、根脚好的苗子,带士进行移栽。

栽植密度为:夏光甘蓝,株行距35×45厘米;秋甘蓝京丰L号,株行距40×45厘米;鸡心、牛心、春丰越冬春甘蓝,株行距35×40厘米。

3.大田正土:施基肥,移栽前15—20天左右,先将大田上翻挖转来,任其烤晒10天左右,再行正土,粗正一次,移栽前2天再行细正一次,然后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人粪尿液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草木灰或火土灰1 50—200公斤。

为使肥效集中,可将基肥直接施于植楔内,待干后再将穴土拌匀,以待移栽。

移栽后每株苗子都浇一点压兜水,每株0.5公斤,以后每天浇一次复水直至成活。

4.追肥、灌水抗旱:成活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10%的人畜粪稀液追施,亩施600-800。

公斤。

以后于摊盘期、结球前、中期追肥3-4次,追肥浓度为30-40%,数量为每亩1500公斤左右,追肥以人粪尿、猪肥等为主,可加一点氯化肥,一般每100公斤加尿素0.5公斤即可。

再就是正个生育期内,化肥只宜加2次以下,以免影响品质。

在气温高、太阳大、久晴不雨的情况下,可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挑水浇苗或灌水湿苗抗旱。

灌水在晴天傍晚进行,灌祁沟面后马上将沟内余水排出,以免造成沤根,影响生长。

另外,春甘蓝的追肥与上述秋甘蓝追肥有所不同。

在基肥一样的情况下,春甘蓝在冬季一般以浇清水进行抗旱保苗为主,但浇清水也不宜过多,只要菜苗长势较好,没有出现缺水,就不要浇水。

开春后,春甘蓝生长迅速,此时宜追肥2—3次40%左右浓度的重肥,1次在株间叶长满田土,称为“封行”时进行,另1—2次在结球前、中期进行。

每亩施人粪尿液150C}公斤左右。

5.防治病虫:包菜虫害有:菜青虫、蚜虫、菜螟、斜纹夜蛾、小菜蛾、黄条跳甲等,可用安绿宝1000倍液稀液、乙酰甲胺磷500—800倍液稀液、甲基异柳磷500—600倍稀液防治。

包菜病害有:软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等等,可采用80%代森锌5i00倍稀液、百菌清600倍稀液、敌克松原粉600倍稀液喷施或灌浇病株及周围健株根部进行防治。

结球甘蓝又称包菜、高丽菜、洋白菜,原产于欧洲地中海一带,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的蔬菜之一,结球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一年可多次栽培,我地一般只进行越冬春甘蓝栽培。

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

包菜性喜温和冷凉的气候,不耐炎热,属于耐寒性蔬菜,以15-20℃左右最为适宜,但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种子发芽为25℃左右最为适宜,座莲期20-25℃,进入结球期15-20℃为适宜。

(2)水份。

包菜要求在湿润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耐干旱,一般在80-90%的空气湿度和70-80%的土壤湿度下生长最好,因此必须充分调节好田间湿度。

如果气候干燥,土壤水分不足,则生长缓慢,结球推迟,且叶球松散,产量低、品质差,如雨水过多,排水不畅则易使根系受渍,诱发病害。

(3)光照。

包菜是喜光的蔬菜,如光照不足则幼苗期易形成高脚苗,座莲期表现为基部叶黄萎,结球推迟。

在此育苗和定植过程中必须掌握合理的密度。

(4)土壤养分。

包菜根系发达,但入土较浅,不耐干旱,因此在栽培上要求土壤肥沃,并施足基肥。

包菜对肥料要求以氮、钾为多,在不同的生长期对肥料的要求不同,座莲期前需氮肥较多,结球期需钾较多,同时并需一定量的磷。

2、品种选用(1)石头,河北省邢台种子公司引进,叶球蓝绿色,高扁球型,外形优秀美观。

中熟、耐寒、抗病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苔,比京丰一号早,单球重2.0-2.2公斤,亩产4000公斤以上。

(2)京丰一号,北京农科院育成,植株较大,叶灰绿色,叶球扁平型,单球重3.5-4公斤,中晚熟,植株生长正祁,收获集中,抗病,品质较好,亩产5000公斤以上。

(3)将军,台湾引进,系一代杂种,中熟,丰产,耐寒,正祁度好,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苔)。

植株直立,外叶少,叶色深绿色,蜡粉较厚,叶球圆球型,单球重1.6公斤左右,亩产4000公斤。

3、栽培技术(1)适时播种。

培育壮苗。

春包菜播种期的早晚与先期抽苔有直接的关系,研究表时,播种愈早,发育愈早,抽苔率越高,反之则抽苔率低。

实践表明,我地春包菜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

播种精细正地,施足基肥,一般每亩亩订用种0.75-1公斤,可栽植大田20-30亩,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每平方尽留健壮苗12-15株,苗床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2)施足基肥。

及时移栽。

在施足基肥、精细正地的基础上做成高标准的畦。

一般亩施腐熟粪肥20担或厩肥2000公斤,并配以一定量的速效氮肥,畦面宽度3-3.5m,沟宽30m,沟深20m。

播种后30-35天,幼苗后5-6张真叶时进行移栽。

移栽前一天浇好起身水,移栽时要做好轻起、轻运、轻栽,多带娘家土,移栽采用宽窄行,京丰一号一般大行0.5-0.6m,小行0.35-0.4m,株距0.4m,春丰、春眠一般大行0.4-0.5m,小行0.3-0.35m,株距0.35m。

移栽时应栽均匀一致苗,尽量不栽大苗,移栽后及时浇好活棵水。

(3)加强肥水管理。

包菜对施肥要求严格,掌握追肥时期和追肥量是防止先期抽苔夺取高产的关键,包菜生产前期正值严冬,生长缓慢,同时对肥料的吸收以氮肥为主,(包菜)且吸收量相对较少,因此要严格控制追肥,使幼苗处于越冬状态,避免因追肥促进生长和发育。

包菜返青进入莲座期,植株生长旺盛,进入吸肥高峰,因此包菜座莲期后必须及时追赶施速效性肥料,一般亩施尿素15-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

在干旱时要定期浇水抗旱,遇多雨天气要及时排水降渍。

(4)搞好病虫害防治。

影响包菜生长发育的病虫害主要有:黑腐病、软腐病、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黑斑病、菜螟、菜青虫、蚜虫等。

黑腐病、软腐病可用7%农用链霉素2000倍或50%DT 500倍进行喷雾,其它病害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或50%扑海因8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进行喷雾。

对于害虫,一旦发现可用残击或宁农一号、美满等药剂进行防治。

(5)适时采收。

当叶球紧实后应及时采收,采收最好在晴天傍晚进行,剥去外叶,放在通风遮阴处使其散去热量后装运,切勿在午间或雨后收获装运,否则极易腐烂包菜品种不一样种植效益各不同包菜的学名叫甘蓝。

据了解,甘蓝系列品种多达100多个。

新野是一个甘蓝种植大县,20世纪80年代种植的是常规甘蓝品种,从2000年开始大力推广荷兰甘蓝新品种——比久,并与荷兰必久甘蓝公司联合建起了示范基地。

去年,新野县与荷兰必久甘蓝公司签定了5000亩的包产包销合同。

去年9月育苗期间,该县大力号召农民种植荷兰必久甘蓝,以订单供种,凭订单收购。

然而,有一小部分农民难舍传统甘蓝品种,如方营、黄营、张营等地少数村民种植的常规甘蓝品种面积达1000余亩。

3月初,新野县生产的必久甘蓝经我省有关部门检测达到了国际无公害蔬菜标准,产品按照订单以每500克0.56元的价格销往日本、韩国、俄罗斯及我国西部的银川、西宁、内蒙古等地。

而常规甘蓝品种一上市每500克售价仅为0.15元,后来经过一场雪,又受春天忽冷忽热气候的影响,这些甘蓝大部分由青变白,有的出现了抽薹或腐烂的现象,还有的出现了异味,在市场上很少有人问津。

必久甘蓝为啥如此走俏?有关农业专家指出,比久甘蓝的走俏一是靠订单,二是靠优质。

与其他甘蓝品种相,比久甘蓝具有干物质含量高、中心柱短、冬性强、先期不易抽薹、包心紧实、成熟后不裂球、耐贮运(贮藏期可达60天)等特点。

常规甘蓝品种易裂球、中心柱长、包心不紧实、不能长途运输或不耐运输、净菜率低,在冬暖天气条件下放上五六天就出现散叶、泛白、腐烂的现象,且还有异味。

所以在荷兰必久甘蓝被客商、菜贩抢购之时,常规甘蓝品种的价格却一跌再跌。

同样是种包菜,种荷兰必久甘蓝的2.2万户农民,每亩地收入高达5000多元;而800多户种常规甘蓝品种的农民,每亩地收入不到2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