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可表现为哪些障碍

老年性痴呆可表现为哪些障碍
老年性痴呆可表现为哪些障碍

老年性痴呆可表现为哪些障碍

我们常说的老年性痴呆或者老年痴呆症,它有个更专业的名词,叫阿尔茨海默病(AD),是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导致的痴呆,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和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AD以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以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为特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AD的发病率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

本病起病隐袭,精神改变隐匿,早期不易被家人察觉,常不清楚发病的确切日期。逐渐发生的记忆障碍或遗忘是AD 的重要特征或首发症状。

1.近记忆障碍明显

患者不能记忆当天发生的日常琐事,不记得刚做过的事或讲过的话,忘记少用的名词、约会或贵重物件放于何处,常重复发问,以前熟悉的名字易搞混,词汇减少。远事记忆可相对保留,早年不常用的词也会失去记忆。

2.Korsakoff遗忘状态

表现为近事遗忘,对1-2分钟前讲过的事情可完全不能记忆,易遗忘近期接触过的人名、地点和数字,为填补记忆空白,病人常无意地编造情节或远事近移,出现错构和虚构,学习和记忆新知识困难,需数周或数月重复,才能记住自己的床位和医生或护士的姓名。

认知障碍是AD的特征性表现,随病情进展逐渐表现明显。

1.语言功能障碍

特点是命名不能和听与理解障碍的流利性失语。日常说话由于找词困难而渐渐停顿,使语言或书写中断或表现为口语空洞、缺乏实质词、冗赘而喋喋不休;如果找不到所需的词汇,则采用迂回说法或留下未完成的句子,如同命名障碍;早期复述无困难,后期困难;早期保持语言理解力,渐渐显出不理解和不能执行较复杂的指令,口语量减少,出现错语症,交谈能力减退,阅读理解受损,朗读可相对保留,最后出现完全性失语。检查方法是让受检者在1分钟内说出尽可能多的蔬菜、车辆、工具和衣服名称,AD患者常少于50个。 2.视空间功能受损

可早期出现,表现为严重定向力障碍,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或不认家门,不会看地图,不能区别左、右或泊车;在房间里找不到自己的床,辨别不清上衣和裤子以及衣服的上下和内外,穿外套时手伸不进袖子,铺台布时不能把台布的角与桌子角对应;不能独自去以前常去的熟悉场所;后期连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也不能描画,不会使用常用物品或工具如筷子、汤匙等,仍可保留肌力与运动协调。

3.失认及失用

可出现视失认和面容失认,不能认识亲人和熟人的面

孔,也可出现自我认识受损,产生镜子征,患者对着镜子里自己的影子说话。可出现意向性失用,每天晨起仍可自行刷牙,但不能按指令做刷牙动作;以及观念性失用,不能正确地完成连续复杂的运用动作,如叼烟、划火柴和点烟等。

4.计算力障碍

常弄错物品的价格、算错账或付错钱,不能平衡银行账户,最后连最简单的计算也不能完成。

精神障碍表现为抑郁心境、情感淡漠、焦虑不安、兴奋、欣快和失控等,主动性减少,注意力涣散,白天自言自语或大声说话,害怕单独留在家中,少数病人出现不适当或频繁发笑。部分病人出现思维和行为障碍等,如幻觉、错觉、片段妄想、虚构、古怪行为、攻击倾向及个性改变等,如怀疑自己年老虚弱的配偶有外遇;怀疑子女偷自己的钱物或物品;把不值钱的东西当作财宝藏匿;忽略进食或贪食,多数病人失眠或夜间谵妄。

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摘要】老年痴呆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己经成为一个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的老年病,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老年痴呆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和途径。笔者通过一年多的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实践,对老年痴呆患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应当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认为科学、合理和充满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维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问题;护理干预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已位居老年人病死原因的第四位。我国部分地区资料显示,目前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为0. 38%?2. 25%,较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它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化痴呆,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疾病的过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患者可出现近期记忆、定向、感知、语言和完成复杂步骤工作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外出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活动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棒、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情感淡漠或抑郁以及轻度健忘。此时的表现往往不易辨别,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中期患者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较明显。晚期患者大多功能丧失,时空定向力和其他智能明显受损,呈现明显痴呆,并逐渐出现椎体或椎体外系运动障碍。目前,治疗老年痴呆尚无特效药,因此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共收治的32例老年痴呆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干预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7月?2006年7月,我科共收治老年痴呆患者32例,男30例,女2例,患者年龄范围73?94岁,平均80岁。在这些病例中,属血管性痴呆的有26例,属ad的6例;早期发病8例,中期14例,晚期10例;住院时间最长的为83天。 2护理问题及干预 2.1心理问题及干预 2.1.1心理问题(1)焦虑:痴呆患者易出现失落和不安全感,症状有坐立不安,不停地搓手,来回走动等。(2)抑郁:表现为呆滞、退缩、食欲减退、心烦、睡眠障碍、疲倦等。(3)激越:情感不稳定,常为小事发火,逃避、顽固、不合作,甚至出现攻击行为。(4)欣快:常表现为满足感,易怀旧,自得其乐,话语增多,面部表情幼稚。(5)淡漠:表现为退缩、孤独、回避与人交往,对环境缺乏兴趣。 2.1.2心理护理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社会心理性疾病。心理护理必不可少。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 迟雅 在综合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常见一些病人申诉各种身体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头痛、倦怠等,经过各种检查,却未能发现相应的身体疾病的证据。这类病人常在各种综合医院反复就诊,在门诊人次、实验室检查、药物处方和外科手术等方面都占有高得不成比例的数量,他们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者,导致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助长了日益增加的医疗费用。这类病人过去归属于“神经症”。精神分析学家们则假设这些躯体症状是深层心理冲突被阻抑转变而成的“躯体化反应”。躯体化可见于许多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躯体化不是临床诊断名称,而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临床诊断名称,这种障碍并不多见,不应和“躯体化”混为一谈。精神科诊断中有躯体形式障碍这个诊断大类,其中包括躯体化障碍和其他疾病如疑病症、疼痛障碍等。 一、躯体化的概念 1.躯体化的描述性定义 躯体化是指一种体验和表述躯体不适与躯体症状的倾向,这类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但患者将它们归咎于躯体疾病,并据此而寻求医学帮助。一般认为,这种倾向的出现是针对心理社会应激的反应,这些应激反应是由对个人具有个别意义的刺激性生活事件或境遇所造成的。 从上述定义可以归纳出躯体化的5个特征:

①患者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与症状; ②这些躯体不适与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 ③患者将躯体不适症状归咎为躯体患病; ④患者据此向医学各科求助; ⑤一般认为,这是对心理社会应激独特的反应,即患者主要是用躯体方式而非心理方式作出反应。应当特别指出的是,躯体化是一个临床现象,但不是诊断名称。 2.躯体化的原因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焦虑症(尤其是惊恐障碍)是躯体化最常见的两类原因。基层医生所见的抑郁症中,正确诊断与处理者不足半数。同样,惊恐障碍病人常有胸闷、胸痛、窒息感、心动过速、头晕、面手发麻等多种身体症状,这些病人通常求助于心脏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神经科,往往被误诊和误治。这些发现表明了躯体化的问题在实用方面的重要性。除了焦虑、抑郁和躯体化关系密切之外,躯体形式障碍也是比较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也可出现躯体妄想或疑病妄想,或申诉一些不能用器质性情况解释的躯体症状,如疼痛、内脏撕裂等,同躯体形式障碍有时不易区别。 各类躯体化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精神刺激及相应的情绪激活主要采取了躯体性反应方式而不是认知性反应。这是对心理社会应激的“高躯体反应者”。抑郁障碍躯体化的机制可能与其人格及早年习得经验、抑郁心境伴随的植物神经症状被着重报告、与病人用躯体隐喻方式来表达情绪苦恼有关,也可能是并存躯体疾病症状的加重。

干预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

干预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11-24T14:35:43.7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0期供稿作者:舒芳[导读] 老年痴呆症是一类慢性、进行性脑功能衰退疾病,其病程隐蔽,缓慢进展。 舒芳(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223-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病人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意外危险的发生。方法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意外危险的老年痴呆患者14例临床资料,制定并落实防范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造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意外的因素有疾病、生理、心理社会、药物、环境的因素所致。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跌倒高危评估,加强患者及家属安全宣传、优化医疗环境、正确用药、加强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意外的发生,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老年痴呆患者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其早期症状是记忆减退、交流障碍,晚期患者则完全失去活动能力和丧失记忆[1]。对于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临床护理是预防衰退、延缓病情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因而护理干预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2]。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以近期记忆力障碍为最常见表现,一天前或刚刚发生的事情记不清。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对往事也会遗忘,严重时出现完全性遗忘。其次以猜疑为最先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精神显著衰退,有反应迟钝、易怒、睡眠颠倒的倾向。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计算能力减退,认识障碍,逐渐发展到对生活常识的理解、判断也发生障碍。此阶段可出现语言障碍,词汇减少,言语单调,或不能叫出物体名称或完全失语。大多数患者出现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神经系统检查可出现病理征阳性和腱反射亢进。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五到十年左右而死亡。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意外危险的老年痴呆患者14例临床资料,其中女性6例,年龄66-82岁,男性8例,年龄68-85岁。 1.3 诊断标准 (1)记忆力障碍:早期记忆力障碍是轻度表现,近期发生事情明显遗忘,过去的事可以回忆出来。(2)定向障碍:在记忆障碍的基础上发生定向障碍。(3)判断理解力障碍:无法安排工作、日常生活,购物中计算能力下降。(4)人格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自私和不善交际,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事物,有不正常性行为。(5)括约肌控制障碍:生活无法自理。(6)妄想、幻觉:痴呆妄想,简单刻板、平庸和带有家务性的被害观念。 2 危险因素及护理 2.1 一般护理 详细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对我们产生信赖感,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确保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和充足的休息时间[3]。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床清洁、干燥,常用物品置于显眼和易触及的地方,以利于患者随时使用。病室保持整齐、安静,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引起外伤。另外,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治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肺部及尿路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做口腔特殊护理;注意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以防压疮发生。 2.2 心理护理 患者保持愉悦的情绪和心境,对维护和促进其精神健康和预防脑萎缩有积极作用。通过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心理行为的调查指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症状是危害本人、影响家庭和社会的一个重大难题[4]。因此,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行为症状,采用及时的药物干预和恰当的心理护理,对早期正确诊断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精神因素与老年痴呆关系非常密切,患者在情感上容易表现为焦虑、抑郁、激越、欣快、淡漠等不良状态。所以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和情感调护。要注意尊重患者,对老年痴呆患者发生的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要理解、宽容,给予爱心,用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耐心地听取患者的诉说,对患者的唠叨不要横加阻挡和指责,切忌使用伤害感情或损伤患者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使其受到心理伤害,产生低落情绪。 2.3 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特别重要,老年痴呆症患者多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应由专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实施照顾。不要让患者单独承担家务,以免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等意外;看管好家里的药品、化学日用品、热水瓶、电源、刀剪等危险品。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时时处处不离人,随时有人陪护。 3 讨论 老年痴呆症是一类慢性、进行性脑功能衰退疾病,其病程隐蔽,缓慢进展。多数患者说不出明显的发病日期,而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老人在离退休后,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培养兴趣,从事力所能及的脑力和体力活动,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脱离家庭,不脱离社会。目前认为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和早期护理,可使患者的认知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因此,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护理工作者要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毅力,同时还需要亲属和看护者正确地理解老年性痴呆的特点,采取积极态度,使痴呆老人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与关爱的环境中,避免歧视和虐待老人的情形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62269. [2]张福金,黄晓鸥,韩杞.老年性痴呆的康复[J].中国康复,2005,20 (2):1172119.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检查: (一)脑电图可以表现正常或呈非特异性的弥漫性慢波,α波节律变慢、波幅变低,甚至在疾病严重时可以消失,一般来说,脑电图变化的程度与病人的智能损害程度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二)CT 头颅CT主要显示脑萎缩。大脑灰质普遍萎缩,表现为两大脑半球脑沟增多、加深、脑裂增宽,颞叶(主要是颞中回)萎缩,表现为颞叶脑沟增多,加深,颞中回变窄,鞍上池和环池增宽,侧脑室颞角扩大,脑白质萎缩以三脑室和侧脑室体部扩大为主要表现。 (三)磁共振成像在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中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可以清楚地分辨脑灰白质。所显示的脑萎缩或脑室扩大较CT更清晰,更敏感,且能测量整个颞叶或海马、杏仁核等结构的体积对AD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是一种放射性核素险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影像学技术,能显示局部脑血流灌注,进而反映脑功能变化。AD患者颞顶叶皮层脑血流量减少,以颞顶叶后部更为显著,表现为低灌注或灌注缺损区,左右两侧血流灌注下降的程度可以相似或明显不同。 (五)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是一种借助于扫描放射性视踪剂在人体内的运动,获取细胞活动或代谢的信息,并用于成像的核医学手段,是目的仅仅有关的三维显示脑能量代谢的方法。可以显示颞顶部皮质葡萄糖代谢降低,表现为低代谢区或代谢缺损区。安静时检测的代谢反映了形态损害的程度,活动状态下的代谢率反映的是大脑对功能试验的潜在能力,AD的代谢在活动时比安静时受累更严重。 一、老年痴呆的症状分类表现 1.记忆障碍。老年性痴呆发病最初的症状是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的健忘,如同一内容无论向他述说几遍也会立即忘记,刚放置的东西就忘掉所放的位置,做菜时已放过盐过一会儿又放一次,刚买下的东西就忘记拿走,刚刚被介绍过的朋友,再次见面时就因忘了他的姓名而出现尴尬的场面。而对过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如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战争、参加过的某种政治活动、失去的亲人等则记忆较好,即所谓远期记忆保持较好。但是,随着疾病发展,远期记忆也会丧失,会出现错构、虚构及妄想。如把过去发生的事情说成是现在发生的,把几件互不关联的事情串在一起,张冠李戴,甚至会从头到尾地述说一件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记忆障碍最严重时,表现为不认识自已的亲人,甚至连镜子或照片中的自已都不认识。 2.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逐渐丧失。例如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已在何地,出了家门就找不到家等。 3. 计算能力障碍。轻者计算速度明显变慢,不能完成稍复杂的计算,或者经常发生极明显的错误。严重时连简单的加减计算也无法进行,甚至安全丧失数的概念。 4.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表现为对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的理解,直接影响对事物的推理和判断,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是本质的还是非本质的东西,因此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 5. 语言障碍。轻者说话啰嗦内容重复、杂乱无章,重者答非所问,内容闻题千里,令人无法理解,或经常自言自语,内容支离破碎,或缄默少语,丧失阅读能力。 6.思维情感障碍。思维呈常出现片断性,大事被忽略,琐事却纠缠不清,同时伴有情感迟钝,对人淡漠,逐渐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或小儿样欣快症状很突出。有的则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有

老年痴呆症的分类介绍

老年痴呆症分为以下4种,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混合性痴呆。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D)是与脑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疾病病因主要是脑内血管病变,即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系统。可以是这些血管本身的病变,也可以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的病变,间接影响脑内血管,供血不足而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最终使大脑功能全面衰退。 血管性痴呆分类 VaD的神经病理分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 MID定义为大血管阻塞所导致的大面积梗死,尤其是多发生在内环状动脉或Willis环及其它主要大脑动脉上。 关键性梗死性痴呆 关键性梗死性痴呆是由重要皮质、皮质下功能区域的几个小面积梗死灶,有时甚至是单个梗死病灶所引起。最为人们所知的是双侧丘脑梗死导致的具额叶特征的痴呆,其它关键部位如角回、基底前脑-基底下丘脑结构、带状回的病灶也可导致痴呆。 小血管性痴呆 小血管疾病引起的损害可以是皮质性的,也可是皮质下的。皮质下梗死可出现在丘脑背内侧核,尾状核,额叶皮质和上述结构在白质的联系通路等部位。发生在基底节和脑桥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可出现假性球麻痹,额叶皮质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可产生伴额叶体征的痴呆综合征。Binswanger病(Binswanger disease,B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血管性痴呆,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隐匿性发展的痴呆,常伴明显的意志缺失,情感和行为改变(激越,易激惹,抑郁,欣快,情感失禁),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运动迟缓,假性球麻痹和一些皮质症状(如步态不稳,尿失禁,帕金森症等)。病理改变为脑室周围白质的广泛性脱髓鞘病变与多发性腔隙灶共存,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严重病理中,整个白质近乎消失,仅存未受损的短弓状纤维。 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 痴呆也可在缺血状态下的弥漫性大脑损害或局限性大脑损害(因局部脑组织对缺血的选择性易感性所致)后出现。痴呆可能由继发于心脏骤停或严重低血压的脑缺血性损害,血液

老年性痴呆防治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防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中西医防治;综述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发生的一种慢性的大脑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进行性远近记忆力障碍、分析判断能力减退、情绪改变、行为失常,甚则意识障碍等为特点。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目前尚无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所以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过程中,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且中医药显示出较大的优势,现将近年来老年性痴呆预防和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1、合理饮食 目前65岁以上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为5%---10%,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该病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所以早期很难发现。因此加强家庭调护是目前减轻老年性痴呆症状的唯一途径。而多数研究者认为,调理饮食是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方法之一。 多吃鱼和鸡蛋多吃鱼和鸡蛋可防止老年痴呆,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酸。老年痴呆症病人脑部的DNA低可能是他们的发病原因,也可能是一种症状,对此,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老年痴呆症是否是因为缺乏足够的DNA引起的[2]。

嚼口香糖大脑中海马细胞的功能衰退,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组织学原因。咀嚼能预防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别人在咀嚼时脑内海马细胞的活动信号增强。因此,他们认为常嚼口香糖是一种不增加进食量、又能刺激海马细胞功能的好办法,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帮助[3]。 糙米、核桃、大豆吃白米和发芽的糙米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其中发芽糙米对预防老年痴呆效果显著[2]。核桃享有“长寿果”、“益智果”之称,具有显著的健脑效果。常食核桃既能强健身体,又能延缓衰老,可见核桃对营养大脑,提高记忆,增强大脑功能活动比较有益[2]。大豆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皂苷、低聚糖、等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脑保健作用,其化学性质极为稳定,无论炒煮炖都不会破坏其结构,也不会影响其效果[2]。所以,常食大豆食品不仅可以摄取充分的植物蛋白,预防血脂异常症、动脉硬化,还有抗癌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等功效[4]。 此外,饮食过饱也是老年性痴呆症的一个诱因。如果长期饮食过饱,,不仅使人思维迟钝,而且是常常发生老年性痴呆症的外在因素。无论男女老少,饮食都不宜过饱,特别是老年人应以七成饱为宜。 2、运动疗法

老年痴呆症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及分型 1.记忆障碍。老年性痴呆发病最初的症状是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的健忘,如同一内容无论向他述说几遍也会立即忘记,刚放置的东西就忘掉所放的位置,做菜时已放过盐过一会儿又放一次,刚买下的东西就忘记拿走,刚刚被介绍过的朋友,再次见面时就因忘了他的姓名而出现尴尬的场面。而对过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如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战争、参加过的某种政治活动、失去的亲人等则记忆较好,即所谓远期记忆保持较好。但是,随着疾病发展,远期记忆也会丧失,会出现错构、虚构及妄想。如把过去发生的事情说成是现在发生的,把几件互不关联的事情串在一起,张冠李戴,甚至会从头到尾地述说一件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记忆障碍最严重时,表现为不认识自已的亲人,甚至连镜子或照片中的自已都不认识。 2.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逐渐丧失。例如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已在何地,出了家门就找不到家等。 3. 计算能力障碍。轻者计算速度明显变慢,不能完成稍复杂的计算,或者经常发生极明显的错误。严重时连简单的加减计算也无法进行,甚至完全丧失数的概念。 4.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表现为对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的理解,直接影响对事物的推理和判断,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是本质的还是非本质的东西,因此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 5. 语言障碍。轻者说话啰嗦内容重复、杂乱无章,重者答非所

问,内容离题千里,令人无法理解,或经常自言自语,内容支离破碎,或缄默少语,丧失阅读能力。 6.思维情感障碍。思维经常出现片断性,大事被忽略,琐事却纠缠不清,同时伴有情感迟钝,对人淡漠,逐渐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或小儿样欣快症状很突出。有的则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有的出现片断妄想,如嫉妒妄想、被偷窃妄想、夸大妄想等。 7.个性和人格改变。多数表现为自私、主观,或急躁易怒、不理智,或焦虑、多疑。还有一部分人表现为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热情,与发病前相比判若两人。 8. 行为障碍。早期表现为以遗忘为主的行为障碍,如好忘事、遗失物品、迷路走失等。中期多表现为与思维判断障碍和个性人格改变相关的行为异常,如不分昼夜,四处游走,吵闹不休;不知冷暖,衣着紊乱,甚至以衣当裤,以帽当袜;不讲卫生,不辨秽洁,甚至玩弄便溺;不识尊卑,不分男女,甚至有性欲亢进的倾向。 9.行动障碍。动作迟缓,走路不稳,偏瘫,甚至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不能自主进食,终至死亡。 老年痴呆的症状分期 第一期:遗忘期。此期表现为特别健忘,并在记忆障碍的同时,渐渐出现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力障碍,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帮助。此期是本病持续最长的一

老年痴呆的防治措施

老年性痴呆症 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AD),又译为老人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脑退化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症状表现为逐渐严重的认知障碍(记忆障碍、学习障碍、注意障碍、空间认知机能、问题解决能力的障碍),逐渐不能适应社会。 严重的情况下无法理解会话内容,无法解决如摄食、穿衣等简单的问题,最终瘫痪在床,病情恶化的途中有的患者会伴有被害妄想幻觉等现象出现。 通常还能见到诸如行为语言粗暴、举止下流等周边症状,所以在护理上有很大的困难。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通常在老年期(60岁以上)发病。 症状体征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因人而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有的拖延数年却变化不明显,有的几个月便到达晚期,难以预料。 早期症状 一是近记忆减退,如有的患者会忘记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如上街买菜忘了带回来等; 二是计算力减退,稍复杂的账目不会算或算得很慢; 三是视空间技能损害,在离家稍远的地方容易迷路走失,把东西放错地方; 四是思维贫乏,言语单调,有时自言自语,反复诉说某件事情; 五是性格和情感改变,如变得过分胆小或脾气暴躁、固执、多疑等。 还有的患者早期会出现精神症状,如总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有的绘声绘色地描述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有的在夜间反复下地走动。 中期症状 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晚期症状 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诊断方法 诊断1轻度认知障碍:仅有记忆障碍无其他认知障碍;部分患者可能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 诊断2抑郁症:早期老年痴呆可与抑郁症相似如抑郁心境对各种事情缺乏兴趣记忆障碍失眠易疲劳或无力等。 并发症 行为方面的并发症包括不友善激动迷路与不合作;精神方面的并发症包括抑

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 形式障碍 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 F4 引言 * F40 恐怖性焦虑障碍 * F41 其它焦虑障碍 * F42 强迫性障碍 * F43 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 * F44 分离[转换]性障碍 * F45 躯体形式障碍 * F48 其它神经症性障碍 引言 将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的障碍放在同一个大类,一是因为它们都与神经症的概念有历史的联系;同时,这些障碍的相当一部分(虽然并不确定)与心理因素有关。正如本书前言中提到的,神经症的概念已不再是一个主要的分类组织原则;但是,有些使用者愿按自己的习惯运用术语仍将某些障碍视为神经症,因此本分类尽量照顾到使这些障碍易于确认。 症状的混合很常见(最常见的形式是抑郁和焦虑并存),尤其是在基层保健机构诊治的不太严重的这类障碍。尽管应尽力确定究竟什么是占优势的综合征,但要对某些混合性的抑郁和焦虑勉强作出决定,会显得人为痕迹太重,故而为这些混合性情况提供了一个类别。 F40恐怖性焦虑障碍总论 F40.0 广场恐怖 F40.1 社交恐怖 F40.2 特定的(孤立的)恐怖 F40.8 其它恐怖性焦虑障碍 F40.9 恐怖性焦虑障碍,末特定 F40恐怖性焦虑障碍总论

在这组障碍中,诱发焦虑的仅是或主要是一定的容易识别的目前并无危险的情境或物体(存在于个体之外),结果造成对这些情境或物体的特征性回避,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从主观上、生理上、及行为方面,恐怖性焦虑均可与其他类型的焦虑区别开来,其严重程度可从轻度的不安直到恐惧。患者的担忧可能集中于个别症状,如心悸或感觉要晕倒;常伴有继发的恐惧,如害怕会死、失控、或发疯。知道他人在同样情境不感到有危险或威胁并不能减轻焦虑。单纯设想进入恐怖性处境通常便能产生预期性焦虑。 所采用的标准中提到了恐怖性物体或情境是存在于个体之外的,这意味着现在将有关害怕生病(疾病恐怖)及害怕变形(变形恐怖)的许多情况归类于F45.2(疑病障碍)。不过,如果对疾病的害怕主要且反复由可能接触到感染源或污染源引起,或单纯是害怕医疗操作(注射、手术等)或医疗机构(牙医诊所、医院等),则归类于从F40.一开始的类别是适宜的(多为F40.2,特定的恐怖)。 恐怖性焦虑障碍常与抑郁并存而既存的恐怖性焦虑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因抑郁发作的插入而恶化。某些抑郁障碍伴有暂时的恐怖性焦虑,某些恐怖特别是广场恐怖也伴有抑郁心境。究竟需作出两个诊断还是仅诊断其中之一,取决于诊断时是否有一个障碍明显占优势。若恐怖症状出现之前已经符合抑郁障碍的标准,抑郁障碍的诊断应优先考虑(见前言中的说明,第6、7页) 除社交恐怖外,多数恐怖在女性比男性多见。 本分类系统中,发生于确定的恐怖性情境的惊恐发作被视为恐怖严重程度的表现,恐怖的诊断应优先考虑。只有惊恐障碍发生于不存在F40.一中所列任何恐怖对象的情况,才作出相应诊断。 F40.0 广场恐怖 此处所用“广场恐怖”的含义较之当初引进这一术语时及某些国家仍在使用的意义更宽一些。它不仅包括害怕开放的宇间,也包括害怕置身人群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多为家)的其它地方。因此,这一术语表示相互联系并常有交叉的包含害怕离开家的一组恐怖症:害怕进入商店、人群或公共场所;或事泊乘火车、汽车或飞机独自旅行。虽然焦虑和回避行为的程度可有变异,但广场恐怖是各种恐怖障碍中对患者功能影响最大的,有些患者因此而完全困于家中。许多人因为想到在公共场所会崩溃并处于无助之中就恐慌不已。广场恐怖性情境的关键特征之一是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大多数患者为女性,起病多在成年早期。也可存在抑郁、强迫症状和社交恐怖,但不应主导临床相。若不作有效治疗,广场恐怖的病情虽可有波动,但一般会转为慢性。 诊断要点 确诊需符合以下各条:

论老年痴呆症病人的护理

兰州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老年痴呆症病人的护理 姓名: 学号: 专业: 教学站点: 入学时间: ____ ____ 指导教师: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2013年 2 月 28 日

论老年痴呆症病人的护理

[论文题纲] 一老年痴呆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老年痴呆症的概念 三.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 四.老年痴呆症的临床表现 五.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 (一).常见护理诊断和问题 (二)护理计划与实施 1.日常生活护理医学界认为“痴呆症的治疗,重点在于良好的保健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补偿护理,患者失去自我照顾和保护能力,为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对生活料理应进行完全、有效的补偿。 2.用药护理 (1)全程陪伴:痴呆的老年人常忘记吃药、吃错药,或忘了已经服过药又过量服药,所以,老年人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帮助病人将药全部服下,以免遗忘或错服 (2)重症老年人服药:吞咽困难的病人不宜吞服药片,最好碾碎后溶于水中服用;昏迷的病人由胃管注入药物。 (3)观察不良反应:痴呆老年人服药后常不能诉说不适,要细心观察病人有何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给药方案。 (4)药品管理:对拌有抑郁症、幻觉和自杀倾向的痴呆老年人,一定要把药品管理好,放到病人拿不到或找不到的地方。 3.智能康复训练 (1)记忆训练(2)智力锻炼(3)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4)社会适

应能力的训练 4.生活环境的准备及安全护理为老人提供足够的光线和照射,同时室内温、湿度要适宜,空气新鲜,减少致病的微生物。 5.心理护理老年痴呆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尤其对那些精神异常、情感障碍较重的患者,采用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可明显逆转患者的情感反应。维护老年人的自尊,注意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对话时要和颜悦色,专心倾听,回答询问时语上速要缓慢,使用简单、直接、形象的语言,多鼓励、赞赏、肯定病人在自理和适应方面作出的努力。切忌使用刺激性语言,避免使用呆傻、愚笨等词语。 6.家庭护理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庭的护理工作很重要。患病的老人因缺乏有系统的组织和延续的技巧,加上病情的影响,需要家人通过康复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和减缓缺损功能。 六.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及早发现痴呆,早期预防痴呆。 七.体会:护理痴呆老人是一项艰巨,有时甚至是苦恼的工作,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通过积极治疗,合理的家庭护理,相当一部分患者可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与家人共享幸福生活。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据欧美国家的统计,69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6%~12%,85岁的老年人则为20%~40%,全世界老年性痴呆发病人数高达1200万。在美国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四大导致死亡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均寿命明显延长。但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老年性痴呆对人民健康与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医学界认为“痴呆症的治疗,重点在于良好的保健护理”。对患者进行有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一般指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别称: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老年前期痴呆 英文名称:Alzheimer disease, AD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多发群体:70岁以上 目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预后 基本信息 别称: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老年前期痴呆英文名称 Alzheimer disease, AD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多发群体 70岁以上常见症状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人格、行为改变等传染性无 病因 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 1.家族史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 - 全称阿尔茨海默病(AD),又译为阿兹海默病、老人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脑退化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症状表现为逐渐严重的认知障碍(记忆障碍、学习障碍、注意障碍、空间认知机能、问题解决能力的障碍),逐渐不能适应社会。严重的情况下无法理解会话内容,无法解决如摄食、穿衣等简单的问题,最终瘫痪在床,病情恶化的途中有的患者会伴有被害妄想幻觉等现象出现。 通常还能见到诸如行为语言粗暴、举止下流等周边症状,所以在护理上有很大的困难。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通常在老年期(60岁以上)发病。 阿尔茨海默病 - 疾病分类 1、本病根据起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可分为: (1)老年前期型:起病<65岁,病情进展迅速,较早出现失语、失写、失用等症状; (2)老年型:起病>65岁,病情进展缓慢,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因人而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有的拖延数年却变化不明显,有的几个月便到达晚期,难以预料。 早期症状 一是近记忆减退,如有的患者会忘记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如上街买菜忘了带回来等; 二是计算力减退,稍复杂的账目不会算或算得很慢; 三是视空间技能损害,在离家稍远的地方容易迷路走失,把东西放错地方; 四是思维贫乏,言语单调,有时自言自语,反复诉说某件事情; 五是性格和情感改变,如变得过分胆小或脾气暴躁、固执、多疑等。还有的患者早期会出现精神症状,如总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有的绘声绘色地描述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有的在夜间反复下地走动。中期症状 对于人、事、地、物渐无定向感,注意力转移,且一般性理解能力减低。此外,会重覆相同的语言、行为及思想,而情绪不稳,缺乏原有之道德与伦理的标准,常有迫害妄想的人格异常等现象,但无病识感。偶尔会出现“黄昏症候群”。 晚期症状 语无伦次、不可理喻、丧失所有智力功能、智能明显退化。而且逐渐不言不语、表情冷漠、肌肉僵硬、憔悴不堪,以及出现大小便失禁、容易感染等。

老年性痴呆的相关研究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_____老年性痴呆的相关研究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代码______专业英语、12201801001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2011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孔明珠____________ 学号____2110180311_____时间_______2012年7月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郑易之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性痴呆的相关研究 摘要:老年性痴呆一直是热议的话题,本文就其发病机制、中药治疗以及药物研究方法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中药治疗;药物研究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年化日益严重,老年人疾病也随之增加,老年性痴呆症,学名阿尔兹海默病(AD ),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大脑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1、老年性痴呆的概述 老年性痴呆最先在1906年被德国精神病医生Alois Alzheimer 描述、定义和命名[1]。它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期或者老年前期的慢性渐行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颞叶、额叶、顶叶大脑皮质的弥漫性萎缩,双侧海马的萎缩尤为突出[2,3]。当确诊为老年性痴呆时,大部分的患者只能维持7年的生命活动,只有低于3%的患者能可以生存13年以上[4]。老年性痴呆一般分为早发性阿尔兹海默病/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病(FAD )以及散发性阿尔兹海默病(SAD )。SAD 可能由潜在的遗传因素和/或环境因素引起[5]。 2、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研究表明,老年性痴呆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脑内慢性炎症和胆碱能系统功能进行性下降。其他发病机制可能包括基因突变、中枢胆碱能损伤、自由基、能量代谢障碍、淀粉样蛋白形成和沉积、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6]。目前,β-淀粉样蛋白学说(ACH )是老年性痴呆研究的主流学说之一[6]。 老年性痴呆病理机制及其复杂,大脑老化和其他因素如头部外伤,血管疾病等,均可加速细胞死亡过程、神经元退化和丢失以及胞外Aβ和细胞内tau 蛋白的沉积,进而促发级联病理反应。最终引发老年性痴呆症[6](图1)。 Increase in production "Secondary degeneration" of " reactive" proteins Accumulation of cellular Breakdown products 图1 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7] APP ,PSEN1/2,APO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ging:"the allostatic load" Synapse loss cellular degeneration A β/tau SPs/NFTs Cell death, dementia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第十章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 ICD-11中采用了一组新的诊断类别,即躯体不适或躯体体验障碍(bodily distress disorder,BDD或bodily experience disorder,BED),取代了ICD-10中的躯体形式障碍类别。这个诊断类别下包括躯体不适障碍或躯体体验障碍、身体一致性烦恼两个特征类型。这一变化的内涵与2013年发布的DSM-5相似。由于ICD-11尚未公开发布疾病描述和操作性诊断标准,故本章疾病类别名称和诊断标准内容以DSM-5作为基本依据。 第一节躯体症状障碍 一、概述 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描述的是当患者有一个或多个躯体症状时,产生对这些躯体症状的过度困扰,出现过度的情绪激活和(或)过度的疾病相关行为,并由此导致显著的痛苦和(或)功能受损。患者的躯体症状既可以用一个已识别的医学疾病解释,也可以不符合任何医学疾病的诊断。也就是说,躯体症状障碍的识别和诊断并不强调躯体症状本身能否由器质性或功能性躯体疾病解释,而是强调当身体出现症状后个体的认知、情绪、行为等精神症状的特征、规律和后果。 关于躯体症状障碍发生率的研究资料较少,据之前对躯体形式障碍的研究推测,躯体症状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为4%~6%,在初级诊疗中的发生率为5%~35%。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更多,生活质量更差,使用医疗资源更多。 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包括:女性、低受教育水

平、低社会经济水平,童年慢性疾病史、虐待或其他创伤、共病躯体疾病(尤其老年患者)、共病精神障碍(尤其抑郁或焦虑障碍)、慢性病家族史等。 二、病因因素及心理病理机制 躯体症状障碍的病因和心理病理机制仍不清楚。已知人对躯体症状的感知会受到态度、信念和心理压力的影响。尤其当个人对躯体健康存在不切实际的观念、错误假设以及对躯体症状的过分关注、灾难化想象时,容易在出现躯体症状时激活过度的焦虑,这又令患者对躯体症状的感受更加敏感,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发现,成长发育时期对情绪的觉察能力低和负性情绪水平高的儿童更容易报告躯体症状,并且这一倾向会持续到成年。此外,童年时期家庭成员罹患慢性疾病,童年时期被忽视、受到躯体虐待也可能成年后更易报告躯体症状和频繁就医。还有研究发现,出现躯体症状后,如果存在慢性应激、不合理的应对方式、就医求诊失望、疾病角色加强、继发获益等因素有可能使症状更加持续,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的突出临床特征是躯体症状造成的痛苦感和对躯体症状或健康的过度思虑、担心和(或)行为并导致患者功能损害。在遇到以下线索时医生需要想到对患者进行躯体症状障碍的相关评估:①现病史描述不清、前后不一致或涉及多系统不适症状;②虽然进行了充分检查和解释,患者的健康焦虑仍不能缓解;③将正常的生理感受归因为疾病问题;④重复检查;⑤避免体育活动等回避行为; ⑥对药物副作用十分敏感;⑦对同样的症状反复看多位医生;⑧医患关系令医生感到很受挫折。

老年痴呆的三种类型

老年痴呆的三种类型 *导读:老年痴呆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严重健康威胁之一。随着年龄结构的老年化,其发病率必将逐年增加。而遗憾的是,目前还有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的干预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的发展。…… 简介: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致命的疾病之一。由于脑部的功能退化和记忆的丧失,严重的影响了生活的质量。本文主要介绍老年痴呆症的三种常见类型。 老年痴呆症有三种主要的类型,包括: (1)早发性老年痴呆症。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病人的10%左右。一般发病年龄在65岁之前,有些甚至出现在40岁或50岁的年龄段。目前,对于这种早期脑部功能的退化机制仍然不清楚,但与一些遗传性疾病有关,例如唐氏综合症是早发性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而肌痉挛的病人则比普通人更容易患早发性老年痴呆症。此外,在该类型的病人中,还发现了一些基因异常的现象。一些研究发现部分病人存在14号染色体的异常,但是在晚发性老年痴呆的病人则很少发现这种现象。 (2)晚发性老年痴呆症。这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人类型,约

占病人总数的85%-90%。发病年龄在65岁以后。目前的观点认为,晚发性老年痴呆没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处于零星发散状态。其症状是进行性精神衰退症状,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抑郁、痴呆等。而记忆的破坏,往往使得病人连身边的亲人都忘记了名字。 (3)家族性老年痴呆症。这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疾病,约占病人总数的1%左右。在发病的家族中,至少有两代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它的发病年龄最早,往往在40岁以前。目前这种类型的预后较差,药物治疗往往没能获得有效的效果。 (https://www.360docs.net/doc/807950717.html,)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概况】随着人口迅速向老龄化发展,老年性痴呆发病率与日俱增,并成为老年病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给家庭生活带来很大的负担。据统计,老年性痴呆中卧床不起者高达33%,为一般老人(3%)的10倍,其中大部分属重度痴呆。痴呆病人进行性减退的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支持者及痴呆特殊服务机构的缺乏,家庭护理人员的压力已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文章以老年性痴呆概况为切入点,结合中医对此疾病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作一研究和综述。 【治疗进展】 1胆碱脂酶抑制剂他克林(Tacrine)是1993年FDA批准的用于治疗早老性痴呆的第一个药物。非选择性可逆性的胆碱脂酶抑制剂,口服后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抑制胆碱脂酶活性。但由于其对外周胆碱能刺激和肝脏毒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至今尚未进入中国市场。多奈哌齐(安理申),是1996年12月FDA 批准的第2个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物。与他克林相比,它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专属性。此药外周胆碱脂酶活性较小,半衰期长,服用方便,耐受性好。石衫碱甲(双益平huperzine A),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从石杉种千层塔申提取的一种生物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目前最有前途的治疗AD的药物,副作用小,有中枢选择性,口服活性高,作用时程长。 2抗氧化剂药物主要有褪黑素、维生素E、银杏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脑老化易受氧化损害导致DNA 差错,而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够稳定细胞膜,还可能通过抑制和清除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产生延缓衰老的作用。但是,抗氧化剂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在脑内的作用部位不明确,能否通过血脑屏障,是否对正常神经元及神经系统以外器官产生作用,药物使用浓度能否在体内到达作用靶点并起到保护作用,药物清除自由基发挥作用后的抗氧化物-自由基产物会不会把抗氧化剂在疾病或损害机体过程中转变成前氧化剂,这些问题仍有待明确。 3激素替代疗法研究发现接受雌激素代替治疗女性比未接受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甚至可以推迟老年痴呆的发病年龄。雌激素之所以能够降低女性老年痴呆发病率的机制可能与其具有抗氧化能力、减少淀粉样蛋白沉积对细胞的损伤、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功能、防止神经细胞死亡有关系。含孕烯雌酮的口服片有较强的神经营养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