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黑盒测试技术

合集下载

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

3.4.2 因果图与判定表共用的例子
CG双卡双待手机,一卡再通话时,来另外一通电话的测试为例。 原因:1.C网卡正在通话中 2.G网卡正在通话中 3.另一台固定电话呼叫C网卡 4.另一台CDMA移动手机呼叫C网卡 5.另一台GSM移动手机呼叫C网卡 6.另一台固定电话呼叫G网卡 7.另一台CDMA移动手机呼叫G网卡 8.另一台GSM移动手机呼叫G网卡 结果:E1.C网卡呼叫等待建立 E2.C网的提示是否切换到G网通话中 E3.G网卡的呼叫等待建立 E4.G网卡的提示是否切换到C网通话
3.2.2 边界值测试主要考虑以下几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 比最小个数小一的数、比最大个数大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边界 的值,以及刚刚超过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3)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 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4)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 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5)分析程序规格说明,找出其他可能的边界条件。
3.5.3 正交表的生成规律
这个规律对选择初始正交表很重要,根据M判断出正交表的N, 得到正交表。所以要牢记如下规律: 1.项目数完全是由因子个数决定的,而且总是2的整数次幂。 2.设因子个数为m: 则当m = 2i-1-1时,项目数为2i-1;(i≥2) 当2i-1-1<m≤2i-1时,项目数为2i ; 当2i一1≤m≤2i+1-1时,项目数为2i+1。
1.代码得不到测试。 2.如果规格说明设计有误,很难发现。 3.测试不能充分地进行。 4.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测试用例的设计。
3 、设计黑盒测试用例方法

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设计1 概述本章介绍黑盒测试的概念和进行黑盒测试的目的与意义,及关于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法、判定表法、正交试验法、功能图法等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原理与实现,并从测试设计说明、测试用例说明、测试程序说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编写测试用例,最后结合一个A TM的例子体现如何设计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很明显,如果外部特性本身设计有问题或规格说明的规定有误,用黑盒测试方法是发现不了的。

1)黑盒测试主要测试的错误类型黑盒测试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需求,主要试图发现下列几类错误。

●功能不正确或遗漏●界面错误●输入和输出错误●数据库访问错误●性能错误●初始化和终止错误等2)对黑盒测试人员的要求120软件评测师教程黑盒测试只关心软件的外部功能和界面表现,不接触代码,为了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测试,发现软件系统的缺陷,掌握测试用例的书写,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在对黑盒测试人员的选择和要求上也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掌握测试思想和常规的流程。

●了解产品的需求和功能●掌握测试用例的书写●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和测试经验2 测试用例的编写2.1 测试用例定义所谓的测试用例设计就是将软件测试的行为活动,作一个科学化的组织归纳。

软件测试是有组织性、步骤性和计划性的,而设计软件测试用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将软件测试的行为转换为可管理的模式。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管理中最实际的行动,同时也是耗时最多的一项。

基于时间因素的考虑,软件测试行为必须能够加以量化,才能进一步让管理阶层掌握所需要的测试过程,而测试用例就是将测试行为具体量化的方法之一。

黑盒测试技术解析

黑盒测试技术解析

黑盒测试技术解析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它基于功能需求和规格说明,通过对软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测试,以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本文将对黑盒测试技术进行详细解析。

一、黑盒测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忽略了内部实现的细节,只关注对输入和输出的测试。

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设计,只需根据需求文档和规格说明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用户的角度来进行测试,并以此判断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二、黑盒测试的常用技术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黑盒测试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将输入空间划分为若干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代表一组具有相同功能和性质的输入。

测试人员只需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典型值进行测试,以达到测试全面性和覆盖率的目的。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试系统的边界值来揭示系统错误的技术。

测试人员选择接近边界值的测试用例,以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处理这些临界情况,从而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

3.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系统的因果关系,找出可能的错误和异常情况的技术。

测试人员根据功能需求和规格说明,构建因果图,清晰地表达系统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设计测试用例。

4. 判定表方法判定表方法是一种通过组合测试用例,以检测系统的各种可能情况和组合的技术。

测试人员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书,设计判定表,并根据判定表中的规则和条件,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三、黑盒测试的优缺点1. 优点:- 独立性:黑盒测试不依赖于内部的实现细节,可以由人员独立进行测试,而不需要深入了解系统的具体实现。

- 高效性:黑盒测试主要关注系统功能和性能,能够有效地检测系统中的错误和缺陷。

- 可重复性:黑盒测试可以通过重复执行相同的测试用例,检验系统是否在多次测试中都能保持一致的正确性。

2. 缺点:- 覆盖度有限:黑盒测试只根据功能需求和规格说明进行测试,无法完全覆盖系统的所有可能情况和路径,可能会导致某些隐藏的错误未被发现。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技术解析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技术解析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技术解析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软件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测试技术。

本文将对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技术进行详细解析。

一、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行为测试,是一种测试软件系统的方法,它只关注被测试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而不考虑系统内部的实现细节。

黑盒测试基于对需求规格说明和功能规格说明进行分析,通过输入测试数据,观察系统对输入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需求规定和预期行为。

黑盒测试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测试软件是否正确地完成了各项功能,并且可以检测出软件中的错误、缺陷或漏洞。

二、黑盒测试的特点1. 隔离实现细节:黑盒测试不关心软件内部的具体实现细节,而只关注软件系统对输入的处理以及输出的结果。

这使得黑盒测试能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

2. 基于需求规格:黑盒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测试。

通过分析需求规格,确定合理的测试用例,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定。

3. 全面性和独立性:黑盒测试可以覆盖软件的各项功能,并且可以独立于软件的内部结构进行测试。

这使得黑盒测试能够全面评估软件的功能性,发现潜在的问题。

三、黑盒测试的常用技术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基于输入数据的测试设计技术。

根据输入数据的特性,将输入数据划分为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测试用例集的规模,提高测试覆盖率。

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基于输入数据边界的测试设计技术。

通过选择靠近输入数据边界的测试用例,测试系统在边界情况下的反应。

这样可以有效地捕捉输入数据边界处的错误。

3. 错误推测:错误推测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测试设计技术。

测试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测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选择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效率。

4. 状态转换测试:状态转换测试主要用于测试系统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是否正确。

黑盒测试相关介绍

黑盒测试相关介绍

输入
软件
输出 黑盒测试不进一步代码细节
IT Education & Training
1.黑盒测试主要用于发觉下列情况
①是否有不正确或漏掉了旳功能 ②在接口上,能否正确地接受输入数据,
能否产生正确地输出信息 ③访问外部信息是否有错 ④性能上是否满足要求 ⑤界面是否错误,是否不美观 ⑥初始化或终止错误
常见旳边界值
IT Education & Training
例:输入条件阐明学历可为:专科、本科、 硕士、博士四种之一
有效等价类:①专科、②本科、③硕士、④博士 无效等价类:①其他任何学历
IT Education & Training
2.划分等价类旳规则(续)
(4)假如要求了输入数据必须遵照旳规则, 可拟定一种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 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 则)。
IT Education & Training
5.3.1边界值分析措施旳理论知识
• 定义: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旳边 界值进行测试旳一种黑盒测试措施。一般边 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旳补充, 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旳边 界。
• 与等价划分旳区别 1)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一种作 为代表,而是使这个等价类旳每个边界都要 作为测试条件。 2)边界值分析不但考虑输入条件,还要考虑输 出空间产生旳测试情况。
显示无效输入
4
01234 23456789 显示无效输入
5
2341 23456789 显示无效输入
6
028 01234567 显示无效输入
9
028 12345678 显示无效输入
10
028 qw123456 显示无效输入

5-3 软件工程黑盒测试

5-3 软件工程黑盒测试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 –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基本组成单元进行的测试,有时也称“组件
测试”。
– 单元测试一般由编写该单元代码的开发人员执行,该人员负责 设计和运行一系列的测试以确保该单元符合需求。
单元测试的目的
– 验证开发人员所书写的代码是否可以按照其所设想的方式执行 而产出符合预期值的结果,确保产生符合需求的可靠程序单元。
很强的记忆力 – 理想的测试人员应该有能力将以前曾经遇到过的类似的错误 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来,这一能力在测试过程中的价值是无法 衡量的。
5-3 黑盒测试
软件测试人员的素质要求
耐心
– 一些质量保证工作需要难以置信的耐心,有时需要花费惊人的时 间去分离、识别一个错误。
怀疑精神
– 开发人员会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将所有的错误解释过去,测试人员 必须听每个人的说明,但他必须保持怀疑直到他自己看过以后。
5-3 黑盒测试
用Venn Diagram(韦恩图)来理解测试
考虑一个程序行为全域,给定一段程序及其规格说明 – 集合S是所描述的行为; – 集合P是用程序实现的行为;
程序行为(全域) 规格说明 (预期的) 被程序遗漏的 部分:遗漏缺陷
正确的部分
程序 (观察的) 此部分程序没有被 描述过:过错缺陷
– 系统测试 System Testing – 验收测试 Verification Testing 按使用的测试技术分: – 静态测试:走查/评审 – 动态测试:白盒/黑盒 按软件组装策略分: – 非增量测试:整体集成 – 增量测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三明治
5-3 黑盒测试
(1) 单元测试
5-3 黑盒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模块接口

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一种常用的测试技术,它是基于软件的输入和输出来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

与之对应的是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基于程序内部结构的测试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盒测试技术及其相关内容。

一、黑盒测试概述黑盒测试是一种功能驱动的测试方法,也被称为功能测试。

它不关注程序的内部逻辑和结构,而是重点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用户预期输出是否一致。

黑盒测试通过输入一系列有效和无效的测试用例,观察系统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以此评估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黑盒测试的特点是独立于代码和内部结构,只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测试,因此不需要关注具体实现细节。

这种独立性使得黑盒测试能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更加客观地评估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可用性。

二、黑盒测试方法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代表具有相同功能和行为的输入值。

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典型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等价类划分法能够大大减少测试用例的数目,提高测试效率。

例如,对一个登录功能进行测试,可以将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分为有效和无效两个等价类,进一步划分为长度合法和长度非法两个等价类,再进一步划分为包含特殊字符和不包含特殊字符的等价类。

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试输入的边界和特殊值来发现错误的黑盒测试方法。

在边界值分析法中,我们将输入的边界和特殊值作为测试用例,因为这些值往往是导致错误的源头。

例如,对于一个接受1到100之间整数输入的功能进行测试,我们可以选择1、100以及其他边界值(如0和101)作为测试用例。

这样做可以针对边界情况发现潜在的错误。

3. 决策表测试法决策表测试法是一种以决策表为基础的黑盒测试方法。

决策表是一种表格,用于表示系统的输入条件、动作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试决策表中的各种组合情况,可以发现系统中的逻辑错误和缺陷。

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

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

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在不了解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输入和检查输出来评估软件系统的正确性。

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包括功能测试、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划分等,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技术方法。

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黑盒测试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关注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功能测试通过输入不同的数据或触发不同的事件来检查系统的功能是否如预期那样工作,以此来发现潜在的缺陷。

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它旨在找出软件系统在边缘条件下的行为。

通过在输入变量的边界值处进行测试,可以检测系统在这些边缘条件下是否能正确地处理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的健壮性。

3.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用于黑盒测试的分析技术,它将输入数据划分成等价类,以确保每个等价类中的数据具有相同的测试结果。

通过只选择一个等价类中的一个数据进行测试,可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4. 场景测试场景测试是一种以用户场景为基础的黑盒测试方法,它模拟真实的使用情况来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构建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检验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

5. 错误推测法错误推测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它通过错误的假设来设计测试用例,从而检测系统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错误来测试系统的鲁棒性,可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包括功能测试、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划分、场景测试和错误推测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发现软件系统中潜在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可以结合这些技术方法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测试,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较高的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三角形问题的4个标准等价类测试用例如下表所示。
测试用例 A b c 预期输出
T1 T2 T3 T4
50 50 30 20
50 50 40 20
50 30 50 50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不构成三角 形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2. 健壮等价类测试 区别于标准等价类测试,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则 考虑了无效等价类。 在设计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时,对有效输入,测 试用例从每个有效等价类中取一个值;对无效输入, 一个测试用例有一个无效值,其他值均取有效值。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举例说明: 平方根函数要求当输入值为等于或大于0时,返回输入数的 平方根;当输入值小于0时,显示错误信息“输入值小于0,错 误!”,并返回0。考虑平方根函数的测试用例区间,可以划分出 两个输入区间和两个输出区间,如下表所示。
输入区间 Ⅰ >=0 A 输出区间 >=0

5.4 决策表法
5.4.1 决策表法的概念 5.4.2 决策表法案例
5.1 黑盒测试概述
黑盒测试有两种基本方法,即通过测试和失败测 试。在进行通过测试时,实际上是确认软件能做什么, 而不会去考验其能力如何,软件测试人员只是运用最 简单、最直观的测试案例。在设计和执行测试案例时, 总是先要进行通过测试,验证软件的基本功能是否都 已实现。在确信软件正确运行之后,就可以采取各种 手段通过搞垮软件来找出缺陷。这种纯粹为了破坏软 件而设计和执行的测试案例,称为失败测试或迫使出 错测试。
5.3 边界值分析法
5.3.1 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 5.3.2 边界值分析法案例
5.3.1 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
边界值分析法(Boundary Value Analysis,BVA) 的测试用例来自于等价类的边界,是一种补充等价类 划分法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在软件设计中大量的错 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 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 用例,可以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
5.3.2 边界值分析法案例
[例 5.5 ]某一个计算长方体体积的程序要求输入长 方体的长、宽、高,分别由3个整数x、y、z来表示。x、 y、z的上界为100,下界为1。健壮性边界值分析测试 用例可参考书上的表5-7。 [例 5.6 ]一个计算第二天日期的 NextDate 程序,规 定输入的年、月、日的变量分别为month、day、year, 相 应 的 取 值 范 围 为 year∈[1950,2050] , month∈[1,12] , day∈[1,31] ,健壮性边界值分析测 试用例可参考书上的表5-8 。
5.2.3 等价类划分法案例
[例5.1]某网站用户申请注册时,要求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 密码及确认密码,对每一项输入条件的要求如下: 用户名要求为4~12位,使用英文字母、数字、“-”、“_”, 并且首字符必须为字母或数字;密码要求为6~12位,只能使 用英文字母、数字以及“-”、“_”,并且区分大小写。 试用等价类划分法为其设计测试用例。 分析如下: (1)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列出等价类表(包括有效等价类 和无效等价类),参考书上的表5-5。 (2)根据上述等价类表,设计测试用例,参考书上的表5-6。
<0
B
Error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通过分析,可以用两个测试用例来测试4个区间: 测试用例1:输入4,返回2 //区间Ⅰ和A 测试用例2:输入-10,返回0,输出“输入值小于0, 错误!” //区间Ⅱ和B 上例的对等区间划分是非常简单的。当软件变得更 加复杂时,对等区间的确定就越难,区间之间的相互 依赖性就越强,使用对等区间划分设计测试用例技术 的难度会增加。
5.1 黑盒测试概述
在黑盒测试时,测试者将整个被测试的程序看成 一个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或者系统的内部结构 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按照需求 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运行,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 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结果。 在这里,测试者运行一个程序时并不需要理解其 内部结构,只是根据产品应该实现的实际功能和已经 定义好的产品规格,来验证产品所应该具有的功能是 否实现,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是否满足用户 的要求。因此,如果软件外部特性本身有问题或规格 说明书的规定有误,用黑盒测试方法是发现不了的。
5.3.1 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 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 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 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 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5.3.1 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
在应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应该选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 边界值,以及刚刚超过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 比最小个数少1、比最大个数多1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一个输出条件,分别使用以上两个原则。 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者输出域是有序集合 (如有序表、顺序文件等),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 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 数据结构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用例。 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他可能的边界条件。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对于上述三角形问题,取a,b,c的无效值产生了7个 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如下表所示。
测试用例 TR1 TR2 TR3 TR4 TR5 TR6 TR7 a 30 -1 50 50 101 50 50 b 40 50 -1 50 50 101 50 c 50 50 50 -1 50 50 101 预期输出 一般三角形 a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b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c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a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b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c值超出定义域范围Biblioteka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以三角形问题为例,要求输入3个整数a、b、c, 分别作为三角形的3条边,取值范围为1~100,判断 由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类型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 形、一般三角形及不构成三角形。在多数情况下,是 从输入域划分等价类,但对于三角形问题,从输出域 来定义等价类是最简单的划分方法。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确定下列输出(值域)等价类: R1={<a,b,c>:边为a,b,c的等边三角形} R2={<a,b,c>:边为a,b,c的等腰三角形} R3={<a,b,c>:边为a,b,c的一般三角形} R4={<a,b,c>:边为a,b,c不能构成三角形}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以下是划分等价类的几个原则: 如果规定了输入条件的取值范围或者个数,则可以确定一个 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如果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 个无效等价类。 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 分别进行处理,则可为每一个值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此外根 据这组值确定一个无效等价类,即所有不允许的输入值的集合。 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 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如果已知的等价类中各个元素在程序中的处理方式不同,则 应将该等价类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等价类。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等价类划分法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 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 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所谓等 价类是指输入域的某个子集合,所有等价类的并集就 是整个输入域。在等价类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 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它们具有等价特性。因此, 测试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就是等价于对这一类中其他 值的测试。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3. 对等区间划分 对等区间划分是测试用例设计的非常规形式化的 方法。它将被测对象的输入/输出划分成一些区间,被 测软件对一个特定区间的任何值都是等价的。形成测 试区间的数据不只是函数/过程的参数,也可以是程序 可以访问的全局变量、系统资源等,这些变量或资源 可以是以时间形式存在的数据,或以状态形式存在的 输入/输出序列。 对等区间划分假定位于单个区间的所有值对测试都 是对等的,应为每个区间的一个值设计一个测试用例。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划分等价类的标准: 完备性。所有等价类的并集就是整个输入域,提供 一种形式的完备性。 无冗余性。等价类是输入域的某个子集合,子集互 不相交,保证一种形式的无冗余性。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针对是否对无效数据进行测试,可以将等价类测 试分为标准等价类测试、健壮等价类测试及对等区间 划分。 1. 标准等价类测试 标准等价类测试不考虑无效数据值,测试用例使 用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值。通常,标准等价类测试用 例的数量和最大等价类中元素的数目相等。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软件不能只接收合理有效的数据,也要具有处理 异常数据的功能,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 的可靠性。因此,在划分等价类的过程中,不但要考 虑有效等价类划分,同时也要考虑无效等价类划分。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软件规格说明来说,合理、有 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以 检验程序是否满足规格说明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则和有效等价类相反,即不满足程序 输入要求或者无效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无 效等价类可以检验程序异常情况的处理。
5.3.1 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
在实际的软件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边界值 条件和过程,这里有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的例子: double[] test = new double[4]; for ( int i=1 ; i<=4; i++ ) test[i]=i; 在这个程序中,目标是为了创建一个拥有4个元素 的一维数组,看似合理,但是,在Java语言中,当一 个数组被定义时,其第一个元素所对应的数组下标是0 而不是1。所以,上述数组定义后,数组中成员的下标 最大值为3,上述程序运行后,会造成数组下界越界错 误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