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土质高切坡变形破坏模式及防护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三峡水库区岩土体高切坡的基本特点与防灾方法

三峡水库区岩土体高切坡的基本特点与防灾方法

三峡水库区岩土体高切坡的基本特点与防灾方法
罗元华;伍法权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年(卷),期】2004(015)0z1
【摘要】在总结分析三峡水库区岩层稳定性及地质灾害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性和结构特征,提出三峡水库区存在较为严重失稳隐患的边坡主要有顺层边坡、平缓软硬岩层互层边坡、松散堆积体边坡、岩溶角砾岩边坡和层状碎裂岩边坡等5种类型,其中分布于奉节至巴东段的松散堆积体边坡危险性最大,是需工程防护的重中之重.对存在不稳定隐患的高切坡,应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分类采取削坡、锚喷、格构锚、挡墙、抗滑桩、排水等工程防护措施.
【总页数】4页(P115-118)
【作者】罗元华;伍法权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
【相关文献】
1.三峡库区软硬互层近水平地层高切坡崩塌研究 [J], 顾宏伟;叶海林
2.三峡库区高切坡综合监理方法研究 [J], 周运祥;江小青;涂修海
3.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治项目咨询评估要点浅析 [J], 周晖
4.三峡库区某高切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J], 张宇;夏祖平;陈新;刘国琪;李尚高;
5.三峡水库区秭归县楚都大道高切坡安全评估 [J], 王根龙;巫冬妹;伍法权;常中华;和海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县城高边坡破坏模式研究

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县城高边坡破坏模式研究

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县城高边坡破坏模式研究
栾约生;刘红星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05(036)003
【摘要】影响高边坡破坏的因素众多,其中边坡的空间形态、地质结构与岩土参数是主要因素,而地质结构决定着边坡的破坏模式,边坡的破坏模式不一样,其稳定性计算方法、治理加固的方案也不一样,这要求在勘察工作起始即注意边坡破坏模式研究,以便有效布置勘探工作、针对性收集有关资料.巴东县新县城第四系覆盖层广布,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粉砂质粘土岩和泥质灰岩,存在典型的土质高边坡、软岩和硬岩高边坡.以多个边坡为实例来阐述巴东县新县城高边坡破坏模式.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栾约生;刘红星
【作者单位】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1;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57
【相关文献】
1.三峡库区侏罗系地层人工高边坡破坏机理研究 [J], 吕锋;刘红星;徐伟
2.三峡库区巴东县城新址环境地质 [J], 吴永锋
3.三峡库区巴东县城附近主要滑坡边界轨迹分形分维特征与滑坡稳定性关系 [J],
吴树仁;韩金良;石菊松;张永双;何锋;董诚
4.三峡库区巴东县城区地质安全分区评价 [J], 蹇佳洲;陈国金
5.三峡库区巴东组泥灰岩顺层缓倾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J], 欧光照;吴益平;肖威;谭伟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班级:064111姓名:张伟文学号:三峡工程基本概况1.1总体建设三峡大坝又称三峡工程、三峡水利电。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斗坪镇,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大坝位于内的宜昌市,并和其下游不远的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坝。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长233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 米,正常蓄水位175米。

大坝坝体可抵御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达每秒钟10万立方米。

整个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2800 万立方米,耗用钢材59.3万吨。

水库全长600余千米,水面平均宽度1.1千米,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调节能力为季调节型。

2.2三峡工程岩基峡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基底主要由早元古一晚元古代变质火山一碎屑岩及侵入其间的岩浆岩组成。

变质岩系有岭岭群(23亿年)、神农架群(13.3亿年)和马槽园群(9.6亿年)。

岩浆岩由中酸性花岗一闪长岩体及各类岩脉(8.3亿一7.5亿年)组成,分布于黄陵地块的中南部。

此外,南部相邻地区武陵、雪峰山地出露有冷家溪群(14亿年)和板溪群(10亿一8亿年)。

2.3运输通航、电力供需三峡船闸学名是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大坝左侧的坛子岭外侧,世人称之为“长江第四峡”,为三峡航运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峡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给国家的电力输送贡献了很多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保障了人民财产的安全。

2013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某高切坡的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建议

2013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某高切坡的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建议

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某高切坡的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建议摘要:“高切坡”是指:因移民工程建设需要开挖形成的,大于一定高度的人工高边坡(斜坡)。

三峡库区沿长江两岸均为高山峡谷地貌,可利用的平地甚少。

因此,搬迁建设不可避免地施行劈坡造地,从而形成大量人工高切坡。

这些高切坡因地质条件复杂,岩石松软破碎,易于风化,所暴露的灾害隐患日益突出。

又由于三峡库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极易以高切坡为突破点,发生坍塌、滑塌、滚石等灾害。

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新集镇沿江路高切坡(ZG0004a*)位于郭家坝镇沿江路渡管所至污水处理厂西,为建筑开挖形成的高切坡。

根据其地质与稳定性条件及其危害程度确定建议治理坡长250m,面积3650m2。

分为两段:第一段最大坡高26m,第二段最大坡高20m,平均坡度70°。

本文选取了该高切坡中的一段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对其周边地质概况及高切坡特征等的分析对其进行了稳定性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其提出防治方案建议。

关键词高切坡;变性破坏;稳定性分析1 高切坡地区自然条件及地质概况1.1高切坡地区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秭归县郭家坝地处中纬度的亚热带季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主要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8℃,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8.9℃,相对湿度77%,多年平均降雨量1028.6mm。

雨季暴雨多,降雨量大,日降雨量最大达192.3mm,年降雨天数约120~159天,多集中于4~10月,其降雨量占全年192.3mm的70%以上。

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mm。

郭家坝位于秭归县中部长江南岸,与北岸香溪镇隔江相望,东距三峡坝区及秭归县城茅坪约30km,西距巴东县城60km左右,均有公路相连,水路可达茅坪、香溪(见图1.1),交通较便利。

30km150图1.1 地理位置图1.2 高切坡地区地质概况 1.2.1 地形地貌高切坡区在区域上位于秭归盆地东南边缘,属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区,总体地势南东和北东部高,西部和北西部低,南部的云台荒和东北部的王家山是区内至高点。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本科毕业论文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年级2006级学号222006318011175 姓名程鑫指导教师谢力华副教授成绩2010年4月16日目录Abstract: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opography, natural and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soil erosion in China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has changed to some extent, the fragile balance of the original sta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n the research, described the statu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the soil erosion hazard,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To reduce the harm caused by soil erosion, and reservoir area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to achieve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il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proposed in the new period are: afforestation,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Greening of barren hills; prominent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of the core of Taiwan; vigorously promote eco-agriculture; engineering measures, "Mercedes terrace (soil), promoting the canal," is focused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standardized management.Key words: Soil erosion; Countermeasure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三峡库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失的泥沙量达1.4亿t,土壤侵蚀模数约3000 t/(m²·a),入江泥沙量4000×104t,平均入江泥沙量895t/hm²,占坡面土壤流失总量的28%。

三峡库区软硬互层近水平地层高切坡崩塌研究

三峡库区软硬互层近水平地层高切坡崩塌研究

第31卷第1期 岩 土 力 学 V ol.31 No. 1 2010年1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Jan. 2010收稿日期:2009-08-18基金项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高切坡防护工程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董金玉,男,1977年生,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dongjy0552@文章编号:1000-7598 (2010) 01-0151-07三峡库区软硬互层近水平地层高切坡崩塌研究董金玉1, 2,杨继红2,伍法权1,王 东1,杨国香1(1.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郑州 450011)摘 要:由泥、砂岩互层或厚层砂岩夹泥岩等形成的类似“夹心饼干”的软硬互层近水平层状结构边坡,是三峡库区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结构类型边坡。

由于泥、砂岩风化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崩塌灾害现象是三峡库区最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首先,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结构面组合、降雨作用和风化作用等方面对软硬互层高切坡的崩塌形成原因进行研究,软硬岩的差异性风化而造成的软岩空腔和硬岩中的结构面组合是造成崩塌的主要原因;其次,基于野外调查的地质现象分析,得到了软硬互层高切坡崩塌主要有倾倒、滑移、塑流拉裂、悬臂拉裂、错断等破坏机制,并概化出了各类破坏示意图;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对泥砂岩软硬互层高切坡崩塌的形成破坏过程进行了再现和分析,其破坏过程为泥岩剥落-岩腔-砂岩裂隙张开-危岩体弯曲-倾倒崩塌-堆积坡脚;最后,在三峡库区高切坡各类破坏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处治对策。

研究成果对三峡库区高切坡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关 键 词:软硬互层;崩塌;差异风化;破坏机制;离散元数值模拟;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TU 473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collapse of high cutting slope with horizontal soft-hardalternant strata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DONG Jin-yu1, 2,YANG Ji-hong 1,WU Fa-quan 1,WANG Dong 1,YANG Guo-xiang 1(1. Key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11, China )Abstract: Soft-hard alternant strata slopes formed by the interbedding of sandstone and mudstone or the mudstone imbedded in thick sandstones are distributed widely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Cavities are formed by differential weathering between sandstone and mudstone and they can cause collapse of slopes. Firstly, mechanism of collapse of high slopes is studi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topographical features, lithologic characters,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surfaces, effects of rainfall and the weathering effects. Differential weathering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ollapse of high slopes. Secondly, according to field surveys, failure mechanisms of high slope collapse are classified into toppling, sliding, creeping-tension, cantilever-tension and staggered breaking. Sketch maps of failure were generalized according to the failure mechanism. Forming process of collapse is determin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failure process of collapse is mudstone spalling, cavity, sandstone crack opening, tilting of dangerous rock mass, toppling cillapse and rockfall deposite. Lastly, support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gainst all the failure modes of high cutting slopes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Research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eo-hazard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Key words: soft-hard alternant strata; collapse; differential weathering; failure mechanism; discre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supporting measures1 引 言三峡库区涉及湖北省、重庆市共20个县(区), 277个乡镇,规划需要搬迁总人口124.55万人,迁建县城(城市)12座,集镇116座,搬迁工矿企业1 629家,还有大量公路、电力、通讯等专业设施。

三峡水库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分析与建议

三峡水库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分析与建议

实施 《 峡库 区地 质 灾 害 防 治 总 体规 划 》 期 地 质 灾 三 二
害 防治 ;0 3— 0 9年 , 20 20 实施 《 峡库 区地 质灾 害 防 治 三
的滑 坡 、 塌 体 有 1 13处 , 形 体 2 9处 , 共 约 崩 5 变 9 总 15 0 。其 中 1 8 0 处 5处 滑 坡 体 体 积 约 3 . 0 7 4亿 m , 沿 岸 2 9处 变形体 面积 6 .4 k 9 0 3 m 。滑坡 以云 阳 、 万县 市
显 的差异 性 。三峡 库 区 已调查 的 2 8 8处 高切 坡 中 , 4
2 防 治 工 程 分 析
2 1 措 施 类型 分 析 .
通过对 三峡 库 区地 质灾 害 已实 施 的 10 0余 处 防 0 治工 程 的措 施 进 行 分 析 … , 不 同地 质 灾 害类 型 、 按 规 模 及 岩土类 别 , 取其 对应 的常 用 的防治措 施类 型 , 选 进
形褶皱 带 中低 山 一低 山宽 谷亚 区分布 高 切坡 19 9 , 2 处 占总量 的 2 3 为库 区高切 坡分 布最 多 的地貌 区域 。 /,
收 稿 日期 :0 1 0— 5 2 1 —1 1
作者简介 : 童广 勤 , , 男 高级 工 程 师 , 士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地 质 灾 害的 成 因及 防 治 技 术研 究 。E—m i t gunqn 13 tm 博 主 a : nga gi@ 6 .o lo
:危体程 堂塑壁 危体业危体测 — 7i。 五 岩工 堡堑 岩专 岩群 丽 — 面
治 / 数 / XMX 监 预 / 群 监测 处 段 理处 量处 / 测 警处 防 / k 处 万 gt 防 2' i群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近年来,随着三峡水库的建成和运行,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水库蓄水后,一些环境问题如滑坡、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日益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能够改善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

在水库蓄水后,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了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在一些易发生滑坡和土壤侵蚀的地区,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植被的种植和修复,加强了对土地的保护和管理,有效地减少了土地的流失和侵蚀,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三峡库区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水库蓄水后,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和管理好当地的水资源,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通过加强对水库周边的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环境。

再次,政府加大了对三峡库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在水库蓄水后,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强了对环境污染源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通过加强对环境污染源的排放监测和管理,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

最后,政府加强了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水库蓄水后,政府加强了对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意识,增强了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总之,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监测和管理,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的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 巨石 、 碎石 及粉结构 特 点 , 上部 为 块 径数 米 至 十 几厘 米 的 即
塑一 硬塑状 , 充 填于 碎块 石 构成 的 骨架 中 , 土体 土石 比 多在 55~ :2 问 。碎块石土结 构松散 , : 73 5 降雨人 渗性能 良好 , 渗透系数最高可达 7 1 / , .7m d 一般为3~ / 。 5m d 在碎 屑岩 出露 区 , 性 多 为 棕 红 色 、 红 色 、 褐 岩 黄 灰 色碎块石 土 , 块 石 成分 以砂 岩 、 细 砂 岩 、 岩 为 特 碎 粉 页
1 1 残坡 积松 散碎块 石土 [ ] . Q删
阶地上 大量 出露 , 次 是 分 布 于支 流 河谷 的次 级 季 节 其 性 冲沟中 , 冲 沟 沟 口常 以洪 积 扇 为 特 点 。物 质组 成 在 为 砾石 、 、 土 和 粉质 粘 土 。多 数 具 二 元 结构 , 下 砂 粉 其
的宽缓 地段 又大 于狭窄 地段 。 1 3 崩 坡积松 散碎 块石 土 [ ] . Q …
主, 块径一般在 3— m, 8c 大者 1 3 m, 5~ 0c 岩块多呈弱或
微风化 , 棱角 状 。土为粘 土 、 质粘 土 , 弱膨 胀 性 , 粉 具 可
多 在 山体 斜坡 中下部 及 坡 脚 地 带 零 星 分 布 , 由块
土 质 高切 坡 的 变 形破 坏模 式 ,一 类 是 沿 土体 内圆 弧 滑 面 变形 破 坏 ,一 类 是 沿 土 岩 接 触 面 滑 移 破 坏 。 根 据 不
同的 变形破 坏模 式 ,提 出了相 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三峡 库 区土质 高切 坡 的工程 防护具有 较好 的指导作 用 ,
有 利 于 更好 地 防 灾 减 灾 。 关 键词 :三 峡 库 区 ; 土质 高切 坡 ; 变形 破 坏 模 式 ;防 护措 施
第2 4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资 源环 境 与 工程
Re o r e v r me t& En i ei g s u c s En ion n gne rn
Vo. 4 , . 12 No 4 Au .201 g, 0
三峡库 区土质 高切 坡变形破 坏模 式及 防护措 施研究
彭 正 华 ,周 宁 ,卞 学 军 ,吴 海松 ,武 先助
( .湖北省地质环境 总站, 北 武汉 1 湖 40 3 ;2 30 4 .巴东县库 区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湖北 巴东 4 4 0 ) 4 3 0

要 :根据三峡库 区土质高切坡 的特性及 分布 ,结合对库 区 高切坡勘 查 、设计 的认识 ,总结 归类 了两类
体 的工程 治理措 施 , 三 峡 库 区 土质 高 切 坡 的工 程 防 对
点, 块径 一般 在 1~ m, 5c 大者 1 2 m, 0— 0c 岩块 多呈 强
或 全风化 状 态 , 次棱 角状 。土 以粉质 粘 土 、 质砂 土 为 粉 主, 多为 可塑状 , 石 比多 在 6 4—8 2 间 。碎 块 石 土 : :之
巨石 、 石构成 , 、 石 之 间 架空 空 间多 为 几 至 十几 块 巨 块
色碎块石 土 , 块 石 成 分 以灰岩 、 云岩 、 质 灰 岩 为 碎 白 炭
为粉 、 细砂 层或 粘性 土类 。物质 的分选 性好 , 厚度 和 其 分布 面积 的总体 规律 为大 型河谷 地 区高于 小 型河谷 地 带 , 型河谷 地 带又大 于季节 性 冲沟地 带 , 小 河谷 或 冲沟
土结构松散, 降雨 入 渗 性 能 良好 , 透 系数 最 高 可 达 渗
5 3 / , 般为 2- / 。 . 5m d 一 4m d 残坡 积碎块 石 土在平 面上 的物质 组成 从 山顶 到斜
坡坡 脚与 冲沟 中 , 积厚度 逐渐增 大 , 沉 碎块 石 含量也 逐 渐增 多 , 斜坡 坡 脚 与 冲沟 中的碎 块 石 土 在 剖 面上 往 在
往具双 层结 构特 点 。 12 冲 洪积松 散砂 卵砾 石土 [ p . Q +] 1 在 长江 干流及 其 较 大支 流 的河 床 、 漫 滩 和 基 座 河
护具 有较好 的指 导作用 , 有利 于更 好地 防灾减 灾 。
1 三峡 库 区土 质 高 切坡 特 征
三峡库 区土质 高切坡 的物 质 主要 由松 散沉 积 物构 成, 因松 散沉 积物成 因不 同 , 出露分 布最 多 的是 残坡 积 碎块石 土和 冲洪 积砂 卵 砾 石 土 , 次 是崩 坡 积 碎 块 石 其 土和滑坡 堆积 碎块石 土 ¨ 。 J
部往 往 为 卵 、 石 层 或 粉 、 砂 层 。 卵 砾 石 成 份 为 灰 砾 细 岩、 岩、 砂 燧石 、 页岩 等 , 砾径 1~ m。河 流 两 岸 的磨 5c 圆度 较好 , 季节 性 冲沟和 沟 口地带 的磨 圆度 较 差 , 部 上
第 四系残坡 积层 土 主要 分 布于 冲沟 中和 山体 斜 坡 上, 在斜坡 坡脚 地带 多形成 坡积 裙 。 在碳酸盐岩 出露 区 , 岩性多 为棕 黄色 、 黄色 、 灰 褐 褐
中图分类号 :P 4 .5 6 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6 1—11 ( OO 0 — 3 9— 4 2 12 L ) 4 07 0
0 引言
随着三峡 库 区移 民迁 建工 程 的实施 , 镇建 设 、 城 公 路 切坡 、 采矿 等人类 工程 活动形 成众 多 高切 坡 , 中土 其 质高切坡 分布 较 为 广泛 , 潜在 威 胁 巨大 。根 据 三 峡 库 区土质 高切坡 分 布 特征 , 归纳 总 结 土 质 高切 坡 变 形 破 坏模 式 , 结合 近年 来 三峡 库 区高 切坡 勘察 、 设计 、 理 治 方 面 的经验 , 对土质 高切 坡 的变形 破坏 模式 , 出具 针 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