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重庆市高切坡防护工程××移民房高切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合集下载

某地高切坡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某地高切坡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某地高切坡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施工总说明1.1 编制说明1.2 编制依据1.3 施工总目标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地理地质环境及切坡特征2.2 高切坡防护工程设计要点2.3 施工条件2.4 工程特点、难点及主要对策2.5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2.6 防治工程主要工程量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3.1 施工总平面布置3.2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第四章施工准备4.1 组织准备4.2 场地准备4.3 材料准备4.4 技术准备4.5 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第五章工程施工测量5.1 施工测量的要求5.2 平面控制测量5.3 高程控制测量5.4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5.5 测量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6.1 概述6.2 削坡整形工程施工6.2.1 概述6.2.2 施工组织6.2.3 施工方法6.2.4 质量保证措施6.2.5 质量检查内容6.2.6 施工技术要求6.2.7 临时边坡防护措施6.3 挂网喷锚工程施工6.3.1 概述6.3.2 施工组织6.3.3 施工工艺流程6.3.4 锚杆的施工6.3.5 挂网喷混凝土的施工6.4 浆砌石挡土墙、截排水沟工程施工6.4.1 概述6.4.2 施工组织6.4.3 截排水沟、挡土墙(浆砌片石)施工6.5 锚喷、浆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6 锚喷、浆砌工程质量检查内容6.7 爆破施工的组织和方法6.7.1 施工组织6.7.2 施工方法6.7.3 安全管理措施第七章施工监测7.1 概述7.2 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7.3 监测布置7.4 监测方法与手段7.5 信息化施工要求7.6 监测预警警戒值7.7 应急抢险措施7.7.1 削坡整形造成临时边坡滑移的应急抢险措施7.7.2 切坡浅层滑移的应急抢险措施7.7.3 暴雨期的应急抢险措施7.7.4 险情警报方法第八章施工总进度计划8.1 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8.2 施工总进度控制方法8.3 施工进度总计划图8.4 里程碑时间第九章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计划9.1 现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9.2 本工程投入的劳动力计划第十章主要机械设备和材料计划10.1 拟投入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10.2 主要材料计划第十一章工期保证措施11.1 工期组织保证措施11.1.1 抓好开工前准备工作11.1.2 加强施工中每道工序的管理11.2 工期管理与控制措施11.3 关键工序进度保证措施11.3.1 削坡整形工程11.3.2锚杆、喷混凝土、浆砌石矮墙工程11.4 工期调整追赶措施11.5 工期的技术保证措施11.5.1 材料保证措施11.5.2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11.5.3 资金保证措施11.6 工期的奖罚办法第十二章环境保护措施12.1 场地污水、废气环保措施12.2 防尘措施12.3 场地弃土环保措施12.4 施工降噪12.5 其它环保措施12.6 环境保护奖罚办法第十三章季节性施工措施13.1 概述13.2 冬季施工措施13.2.1 准备工作13.2.2 技术措施13.3雨季施工措施第十四章质量保证体系14.1 质量保证目标14.2 质量保证体系14.3 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责14.4 质量管理保证措施14.5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14.6 施工环节质量控制措施14.7 质量管理制度14.8 工程质量奖罚办法第十五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5.1 安全施工目标15.2 安全施工保证体系15.3 安全生产管理15.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5.5 安全奖罚办法第十六章文明施工措施16.1 文明施工目标16.2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16.3 文明施工措施16.4 文明施工奖罚办法第一章施工总说明1.1 编制说明首先,我公司诚恳的表示:我们完全接受招标文件及合同提出的有关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

《高切坡施工组织设计》-106页精选文档

《高切坡施工组织设计》-106页精选文档

第一章前言第二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范围第二节编制依据第三节编制原则第三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边坡稳定性分析一、AB段边坡二、BC段边坡第四章施工条件、环境第一节地形地貌第二节气象水文第三节地质构造第四节地层岩性第五节水文地质条件第六节不良地质作用第五章施工主要材料要求第一节材料准备第二节混凝土第三节钢筋钢材第六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第七章劳动力安排计划第八章工程主要施工方案第一节边坡土石方一、施工准备二、高边坡土方开挖方案三、高边坡开挖方法第二节锚杆框架梁一、施工准备二、锚杆框架梁施工第三节锚杆挡墙一、施工准备二、锚杆挡墙施工第四节截水沟一、施工方法二、施工程序三、施工工艺第九章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目标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第三节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第四节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第五节测量质量预控措施第十章安全生产的技术保证措施第一节安全目标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第三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的技术保证措施第一节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第二节主要环境污染及其特征第三节环保工作内容第十二章文明施工的技术保证措施第一节文明施工管理第二节减少施工扰民的保证措施第十三章雨季、冬季施工保证措施第一节雨季施工一般措施第二节雨季施工措施第三节冬期施工安排第四节冬期施工措施第十四章其他施工措施第一节工程成品保护措施第二节计量管理措施第 3 页第十五章附件第一节附图第二节附表第一章前言我总公司经过认真的阅读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招标文件、答疑会议纪要和实际踏勘现场,经过项目经理部的研究分析,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了策划部署,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优化施工方案,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使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科学的针对性、实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第二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工程设计内容。

三峡库区某居民点高切坡变形体治理方案设计实例

三峡库区某居民点高切坡变形体治理方案设计实例

1 2 变 形体物 质组成 .
已产生 严重 变形 。 目前 , 缘 四栋 民房 的变 形 尚不 严 后
变形体 物质 主要为坡残积层 , 物质主 要为碎 块石 其
夹土 , 黄~ 黄灰色 , 碎块 石成 分 主要 为含 泥灰 岩及 泥灰
重 , 已有加 剧迹 象 。 但
岩, 多呈 中风化 , 次棱 角状 , 径 1 0c 块 0~3 m不 等 , 量 少
程心意 ,刘 彬 ,侯炳绅 ,黄 瑞 ,李 锐
( 江 岩 土 X程 总公 司 , 北 武 汉 长 - 湖 40 1 ) 30 0

要 :在 高切坡 防治设计 实践 中,提 出工程 治理措 施和截排 水并 重,再加 以专业监 测掌握 防治效果 的治理
思路 。以三峡库 区某居 民点 高切坡 治理 方案 的研 究为例 ,探 讨高切坡 工程 治理措施。
>10c 碎块石含量 约 6 % ~ 0 , 0 m, 0 8 % 厚度 3 8 .4~1 0m。 1 3 水 文地质 条件 .
2 地质结论
该 高切坡 变形 体为第 四系碎 石 土沿基 岩 面 的滑移 变形 , 变形体平 均厚 度 8n左 右 , l 变形体 平面 面积 14 .4 X1 m , 积 1.2×1 m 。变形 原 因一 是 由于 斜 0 体 15 0
第2 4卷 第 5期 21 00年Re o c s En io s ur e vr nme t& En i e rn n gn ei g
V0. 4. . 12 No 5 Oc. 2 0 t , 01
三 峡库 区某居 民点 高切 坡 变 形体 治 理 方案 设 计 实例
关 键词 : 变 形体 ;切 脚 临 空 ;抗 滑桩
中图分 类号 :T 4 3 6 2 U 1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0.26•【字号】渝办[2005]75号•【施行日期】2005.10.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渝办[2005]75号)有关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五年十月二十六日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我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管理,有效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15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国家规划的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崩滑体、坍岸)工程治理项目(以下简称三期工程治理项目)。

第二章项目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第三条三期工程治理项目实行市政府统一领导,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全面负责,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监督管理,市、区县(自治县、市)监督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的组织管理体制。

第四条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三峡地防办)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各项管理规定及技术要求;协调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做好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和督促区县(自治县、市)做好三期工程治理项目管理工作;指导项目业主做好项目勘察设计、审查、申报等工作;负责组织、指导技术顾问单位、咨询评估单位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协调落实项目批复及投资计划;组织召开市领导小组联络员会议,落实市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

高切坡工程施工程序控制实施细则

高切坡工程施工程序控制实施细则

重庆市三峡库区****工业路(希望中学段)高切坡(WS0168)防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工程概况该高切坡位于***县城工业路与秀峰路之间的省变电站及周边地段。

高切坡治理长度为248m,平均治理高度为8.2m,坡度为40°-60°,治理面积为2025m2,安全等级为Ⅱ级,支护方式采用锚喷支护形式,坡底采用浆砌片挡土墙防砌,坡顶设置截水沟排水。

该工程由三峡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重庆建安(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建设单位为***移民工程和移民资产管理中心。

合同造价为51.18万元,合同工期为120天。

2 编制依据2.1 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2.2 ****监理有限公司与****移民工程和移民资产管理中心签订的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2.3 ***工业路(希望中学段)高切坡(WS0168)防护工程建筑施工合同书;2.4 本工程施工监理规划;2.5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L/T 5111-2000)3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县工业路(希望中学段)高切坡(WS0168)防护工程施工及监理工作。

4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程序4.1设计图纸提供监理站应按工程合同文件规定,组织开工项目设计图纸的会审与设计交底,通过审查后,按合同规定时间签发给工程施工单位实施。

4.2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并按工程施工合同文件规定的时间报送监理站批准。

4.3施工质量体系的检查与认可4.3.1施工单位的质量体系施工单位应按施工合同规定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专门的工程质量管理组织,专门的质量检测(检验、测量)人员和满足质量检测要求的现场试验室、施工测量队与质量检验机构。

4.3.2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责任4.3.2.1 施工单位应在合同工程项目开工前,按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完成质量管理组织、质量检测机构的组建,完成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编制,完成施工质量检查员、施工质量检测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业务考核;4.3.2.2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按合同规定的程序、方法、检测内容与检查频率,将全部时间用于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检测、检查和质量记录的管理,并接受监理站的检查与监督;4.3.2.3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施工质量活动的审查、检查、认证与批准,并不能免除或减轻施工单位应承担的合同责任。

三峡库区土质高切坡变形破坏模式及防护措施研究

三峡库区土质高切坡变形破坏模式及防护措施研究
石、 巨石 、 碎石 及粉结构 特 点 , 上部 为 块 径数 米 至 十 几厘 米 的 即
塑一 硬塑状 , 充 填于 碎块 石 构成 的 骨架 中 , 土体 土石 比 多在 55~ :2 问 。碎块石土结 构松散 , : 73 5 降雨人 渗性能 良好 , 渗透系数最高可达 7 1 / , .7m d 一般为3~ / 。 5m d 在碎 屑岩 出露 区 , 性 多 为 棕 红 色 、 红 色 、 褐 岩 黄 灰 色碎块石 土 , 块 石 成分 以砂 岩 、 细 砂 岩 、 岩 为 特 碎 粉 页
1 1 残坡 积松 散碎块 石土 [ ] . Q删
阶地上 大量 出露 , 次 是 分 布 于支 流 河谷 的次 级 季 节 其 性 冲沟中 , 冲 沟 沟 口常 以洪 积 扇 为 特 点 。物 质组 成 在 为 砾石 、 、 土 和 粉质 粘 土 。多 数 具 二 元 结构 , 下 砂 粉 其
的宽缓 地段 又大 于狭窄 地段 。 1 3 崩 坡积松 散碎 块石 土 [ ] . Q …
主, 块径一般在 3— m, 8c 大者 1 3 m, 5~ 0c 岩块多呈弱或
微风化 , 棱角 状 。土为粘 土 、 质粘 土 , 弱膨 胀 性 , 粉 具 可
多 在 山体 斜坡 中下部 及 坡 脚 地 带 零 星 分 布 , 由块
土 质 高切 坡 的 变 形破 坏模 式 ,一 类 是 沿 土体 内圆 弧 滑 面 变形 破 坏 ,一 类 是 沿 土 岩 接 触 面 滑 移 破 坏 。 根 据 不
同的 变形破 坏模 式 ,提 出了相 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三峡 库 区土质 高切 坡 的工程 防护具有 较好 的指导作 用 ,
有 利 于 更好 地 防 灾 减 灾 。 关 键词 :三 峡 库 区 ; 土质 高切 坡 ; 变形 破 坏 模 式 ;防 护措 施

高切坡施工组织

高切坡施工组织

高切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1. 施工总体说明1.1 编制的目的本施工方案是我公司对XXXXXX段高切坡具体流程、工艺用以指导工程施工,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1.2 编制的依据⑴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施工图;⑵本段施工区域所处的施工环境条件;⑶我单位制定的有关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相关制度、程序;1.3 本施工方案遵循的主要规程规范:⑴《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⑵《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⑷《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⑸《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J232-82)1.4 施工方案编制原则⑴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确保在合同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⑵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及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及人力、物力资源。

以截水沟、挖土石方刷坡、护面墙和锚喷施工、格构锚杆工程工序线路为关键工序线路,将其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与工期控制的重点。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作好工序衔接,减少因工序衔接不良而产生的时间间歇与窝工。

1.5 施工布置⑴临时设施:由于施工区较分散,为便于施工管理,项目部现场办公和施工人员住房均在施工场区用边租用,尽量减少施工现场临建设施规模。

⑵材料供应:本工程施工所需钢筋、水泥可就近购买,块石、碎石与粗细骨料可在附近采石厂购买。

⑶水、电供应:工作区内电力使用地方电,若不能满足所需用电,将配备安装二台柴油发电机组,以保障施工用电。

施工用水利用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并准备一台水泵就近在朱衣河抽水。

⑷通讯联络:各管理人员均配置移动电话。

2.主要项目施工方法2.1 工程概况2.1.1施工场现状本工程设计最高位子采用四级放坡,下面两级放坡为1: 0.75,上面两级坡度为1:1。

高切坡施工组织设计

高切坡施工组织设计
(二)、治理方案 本段高切坡共分 2 个坡段,根据分段形态、结构及稳定状态等进行 布置方案。 Ⅰ坡段(K0+000~K0+175 段)段整体稳定较好,破坏类型为风化 剥落与掉块,防护方式为清坡+坡面挂网锚喷+排截水沟方案。 Ⅱ坡段(K0+175~K0+215 段)段稳定较差,破坏类型为风化剥落 与掉块及浅表土层流土破坏。`防护方式为清坡+坡面挂网锚喷+排水沟 方案。切坡区防护安全等级为二级。
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钻工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准备阶 开工阶 正常施 高峰期 扫 尾 阶 竣工验 段(人) 段(人) 工(人) (人) 段(人) 收(人)
1
3
9
12
0
0
焊工
1
2
2
2
1
0
钢筋工
1
2
4
6
0
0
模扳工
1
1
3
5
1
0
砌工
1
3
6
9
2
1
砼工
1
2
6
8
2
0
电工
1
1
2
2
1
1
发电工
1
1
1
1
1
0
普工
3
6
高级 工程师
工程师
高级 工程师
主持全盘工作,为此项目的工程质量、安 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协助项目经理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 作,为项目工程安全的主要责任人
主抓项目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为项目工 程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质检员 大专 工程师 协助技术负责人抓好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三、工程概况 (5)四、施工措施 (7)4.1施工顺序 (7)4.2工程主要特点 (7)4.3施工准备 (7)4.4施工注意事项 (8)五、质量和安全目标 (9)5.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9)5.1.1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9)5.1.2 质量保证措施 (16)5.1.3 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16)5.1.4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 (17)5.2本工程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投入仪器和设备 (17)5.2.1质量检测标准 (17)5.2.2投入的仪器和设备 (18)5.3整体(含关键部位)工程质量目标 (18)5.4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18)六、工程施工计划 (18)6.1施工总进度图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图 (18)6.1.1施工总体进度图 (18)6.1.2单位工程进度图 (18)6.2工期保证具体措施 (18)6.2.1 设计变更因素 (18)6.2.2 保证资源配置: (19)6.2.3 技术因素 (19)6.2.4冬、雨季施工措施 (19)6.3施工机械、人员进场计划 (20)6.3.1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20)6.3.2人员进场计划 (20)6.4材料进场计划 (20)七、施工部署 (20)7.1施工总体布置 (20)7.2施工安排 (20)7.3施工工期控制 (20)7.4施工管理机构 (21)八、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21)8.1施工截排水 (21)8.2施工期监测预警方案 (21)8.3施工期抢险预案 (21)8.4施工测量方法 (22)8.5土石方清除与边坡处理 (22)8.6锚杆施工 (22)8.7截排水沟工程 (26)8.8格构沟砼工程 (28)8.9挡墙工程 (28)九、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和措施 (29)9.1钢材控制方法 (29)9.2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方法 (30)9.3支架、模板的质量控制方法 (31)9.4锚杆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31)9.5截排水沟砌筑质量控制方法 (32)十、施工期间地质工作的开展 (32)十一、施工过程综合管理 (32)11.1工程变更应对措施 (32)11.2资金使用计划 (32)11.3施工过程中和移交前工程保护措施 (32)十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方案 (33)12.1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3)12.2环境保护 (37)十三、附表 (41)13.1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 (41)13.2劳动力进场计划表 (41)13.3材料进场计划表 (41)13.4资金使用计划表 (42)13.5临时用地计划表 (42)十四、图件 (43)14.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3)14.2施工进度计划图 (44)14.3劳动力用量直方图 (45)一、编制依据重庆市奉节县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未治理高切的坡防护(第二)项目招标文件《三峡库区重庆市高切坡防护工程第四标段奉节县南岸工业区朱家湾移民房高切坡施工图设计》及其它资料现场踏勘所获得的现场资料国家、行业和重庆市颁发的有关规范,标准、验收及规定《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土地分类标准》(GBJ145-90)《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0218-9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标准》(GBJ107-87)《建设工程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JT9-91)建设部《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5-96)建设部《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重庆市《建筑边护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2:98)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机械设备实力及多年施工所积累的经验均是我们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经现场仔细考察,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本工程的施工特点,认清本工程组织施工的难度,我单位将根据多年来对同类工程施工积累的经验,认真作好施工组织方案,做到布局合理,科学安排工程各项目的施工,使各工序既要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又要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

我们将严格遵照IS0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和项目法施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安全、质量、环保及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为本工程施工期的顺利、高效、优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施工组织机构上建立专业化,选配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最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形成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等。

直接对业主、监理工程师负责,对工程负责。

在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立足高效的机械化作业及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为该工程的质量、工期提供强有力的设备和检测保证。

在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施工工期,依据图纸及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立足于合理化,仔细分析、精心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绝对避免不合理的安排造成干扰施工及窝工现象。

在施工方案的制度、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立足规范及标准化、优先选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工期。

在安全保证措施方面以预防为主,立足全面性、可靠性及可操作性,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创优质、守信誉,向业主交一项质量优良、用户满意的工程。

三、工程概况3.1概况三峡库区重庆市高切坡防护工程第×标段(奉节×段)××移民房高切坡工程,治理总长248米。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挖边坡土石方99500立方米,边坡清理17500平方米,浆砌片石沟截、排水沟850立方米,挡墙1786立方米,坡顶护栏306m,混凝土浇注2400立方米。

锚杆2000根,SS2格栅2000平方米,格构内植草19040平方米。

3.2边坡支护形式对切坡按照设计坡度进行放坡,清楚坡面的松动岩石,对削坡减载以后的坡面采用格构锚杆进行支护,坡脚设置护脚挡墙支护,格构锚杆部分分别采用1Φ22、2Φ22、3Φ25的HRB335钢筋锚杆,锚杆倾角为15°,行列式布置,锚杆纵横向间距2.5×2.5米,锚杆锚固长度不小于4米。

锚杆为全粘结锚杆,注浆材料为M30水泥砂浆。

锚杆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

格构梁尺寸采用300mm×400mm,格构梁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在纵横梁交点处设置锚杆,锚孔位于格构梁纵横向交点处,格构每20-25米设置2cm宽竖向伸缩缝一道,伸缩缝贯穿基础和压顶梁,沥表麻絮填塞。

格构梁内种植植被进行绿化。

坡顶设置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以完善整个坡面排水系统,截、排水沟均采用M7.5浆砌Mu30片石砌筑,15mm厚1:2砂浆抹面。

3.3地形地貌高切坡面向长江,坡脚紧邻待建朱家湾移民房及沿江大道,场地交通便利。

切坡南侧为自然斜坡,植被发育,由于2006年该高切坡附近有长江堤岸护坡工程施工需用土石方,其施工队对朱家湾移民房高坡进行了无规划的机械开挖取土,致使高切坡高度变大,坡度变陡,坡面面积增加,场地(测图范围内)最底高程190.52m,最高高程253.00m,相对高差62.48m,地形起大。

场地地貌属中低山丘陵地貌。

3.4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属朱衣倒转背斜北翼,巴务河向斜南翼。

场地地质构造属永乐倒转背斜,该背斜展布于齐家沟长江边至熊家屋场,轴线呈弧形,核部及两翼由T2b2组成,南翼地层倾角55°,北翼37°~45°。

场地位于背斜转折端(由SW转向SE)露头良好,两翼地层倾向相反,波痕原生构造显示北翼倒转。

3.5水文地质条件场地东侧为齐家沟,因地势较陡,高差较大,其储水条件极差,为一干沟。

大气降水时,雨水降落地表后可汇集于齐家沟,迅速排泄于长江,场地排泄条件好。

场地内泥岩透水性差;基岩裂隙虽较发育,因倾角较陡,不利于地下水的富积。

本次勘察明钻探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场地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本次勘察对各钻孔水位观测,孔内基本为干孔,表明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据《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奉节县新城护岸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行性研究)水质检测结果知场地地下水对砼及制品无腐蚀性。

3.6边坡特征及规模该高切坡位于铁合金厂南西侧,待建朱家湾移民放后侧,系2000年平整规划移民房建筑场地所形成。

规划长130米,平均坡高30米,坡面面积5626㎡切坡类型为I3类。

由于2006年该高切坡附近有长江堤岸护坡工程施工需用土石方,其施工队对朱家湾移民房高切坡进行了无规划的机械开挖取土,致使该高切坡形态与2005年勘察、设计工作结束时有较大改变。

为了便于有利地对该高切坡进行治理,奉节县移民局要求我公司根据高切坡现状对已做勘察资料、设计方案进行相关更改或重新勘察、设计。

该高切坡危害区内目前尚无移民房,仅有沿江大道约240m。

据调查,切坡切脚与沿江大道之间的平坦地块为规划朱家湾移民房建筑场地,待建移民房总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拟安置移民150人,危害后果严重。

据《技术要求》之表4-2规定的高切坡安全等级划分原则,该高切坡安全等级为一级。

3.7现状稳定及破坏严重性据调查,高切坡坡顶拉张裂隙发育,裂隙宽度20~30cm,长度10~20m,深度大于5m。

其中a段切坡(坡脚里程K0+000~K0+054)坡顶沿裂隙面形成塌陷平台,平台高度为1~2m,平台宽度5~20m,切坡坡顶后侧之斜坡地带拉张裂隙亦发育,长度大于30m,呈弧形,连续性好,裂隙宽度5~20cm深度大于5m。

拉张裂隙范围内的坡体呈“舌尖”状,经分析,该坡体为人工切坡形成临空后而引发的变形体。

变形体的前缘为高切坡坡顶,周界拉张裂隙发育,变形体周界明显,连续性较好,变形体后缘位于鱼塘中部,现处于干枯状态。

由于2006年该高切坡附近有长江堤岸护坡工程施工需用土石方,其施工队对朱家湾移民房高切坡进行了无规则的机械开挖取土,据现在情况调查,在高切坡顶仍可以观察到前期出现的拉张裂隙,张拉裂隙的数量比以前也有所增加,部分裂隙因后期开挖而消失,新产生的裂隙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