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脂肪酸

合集下载

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探究》一、不饱和脂肪酸的概念和作用不饱和脂肪酸是指碳链上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脂肪酸,相对于饱和脂肪酸来说更为健康。

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例如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具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有助于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维持皮肤健康等。

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和功效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ω-3和ω-6两种类型。

它们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对细胞膜的构成和维持以及神经传导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多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抗炎、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等。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与平衡虽然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益,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或部分饮食习惯的原因,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足,甚至可能引起ω-6和ω-3不平衡。

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调配和食物选择来保持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衡,成为当前健康饮食的重要议题。

四、不饱和脂肪酸的烹饪与储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不饱和脂肪酸在烹饪和储存过程中的影响。

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因此在烹饪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价值。

五、对不饱和脂肪酸的个人理解对于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我个人认为应该从饮食健康、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和引导。

只有在全面认识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与摄入方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合理饮食、促进身体健康。

六、总结与展望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不饱和脂肪酸的了解,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保证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个人观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和平衡,通过科学的膳食搭配来保证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我们还需要关注食物的烹饪和储存方式,避免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破坏。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健康指导,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不饱和脂肪酸,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标题:解析脂肪酸:不饱和、饱和和反式脂肪酸的作用与影响引言:在日常饮食中,脂肪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营养物质。

它不仅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还参与了细胞膜的构建、荷尔蒙生成、神经系统功能等多种生理过程。

然而,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各异。

本文将对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进行全面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它们的作用及对健康的影响。

一、不饱和脂肪酸1. 定义及来源不饱和脂肪酸是指在其化学结构中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脂肪酸。

其主要来源包括植物油、鱼类及坚果等。

而在不饱和脂肪酸中,又可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类。

2. 生理功能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

其中,Ω-3脂肪酸被认为对心血管健康特别重要,而Ω-6脂肪酸则参与了免疫系统的调节。

3. 摄入建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10%~15%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维持身体健康。

二、饱和脂肪酸1. 定义及来源与不饱和脂肪酸不同,饱和脂肪酸的化学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其主要来源包括动物脂肪、黄油等。

2. 生理功能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作用相对较为复杂。

适量的摄入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促进荷尔蒙生成等;另过高的摄入则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摄入建议根据营养学家的建议,每天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

三、反式脂肪酸1. 定义及来源反式脂肪酸是指在其构型中部分氢原子的位置发生改变而成的脂肪酸。

其主要来源包括人工反式脂肪和天然反式脂肪。

2. 生理功能多项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的过量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

对其摄入量应保持高度关注。

4. 摄入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

结语:总体而言,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影响各有利弊。

对于日常饮食中的脂肪摄入,建议您保持合理的摄入量,多食用植物油、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物,限制动物脂肪及加工食品的摄入,从而维护身体健康。

不饱和脂肪酸的原理 -回复

不饱和脂肪酸的原理 -回复

不饱和脂肪酸的原理-回复标题:探索不饱和脂肪酸的奥秘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关于健康饮食的各种建议,其中就包括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什么是不饱和脂肪酸,它对人体有什么益处,以及如何在饮食中合理摄取。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问题。

二、什么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两种主要类型之一,另一种是饱和脂肪酸。

顾名思义,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至少存在一个双键,使得其化学结构呈现“不饱和”状态。

这种独特的化学结构使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许多有益的生理特性。

三、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根据双键的数量和位置,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进一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单不饱和脂肪酸只有一个双键,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两个或更多的双键。

四、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1. 心血管健康:许多研究表明,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抗炎作用: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欧米伽-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3. 大脑功能:欧米伽-3脂肪酸对于大脑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特别是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视网膜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尤其重要。

4. 体重管理:尽管所有类型的脂肪都含有较高的热量,但研究发现,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控制体重,因为它们能提供饱腹感,减少过度进食的可能性。

五、食物来源1. 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牛油果、坚果、种子和鳄梨都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好来源。

2. 多不饱和脂肪酸:鱼(尤其是鲑鱼、鳕鱼、鳗鱼)、亚麻籽、核桃、菜籽油和大豆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六、注意事项虽然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有益,但是过量摄入仍然可能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应适量摄入,并将其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

七、结论总的来说,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可加热的温度

不饱和脂肪酸可加热的温度

不饱和脂肪酸可加热的温度
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然而,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容易被氧化,从而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我们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不饱和脂肪酸的加热温度。

一般来说,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加热温度为160℃以下。

当温度超过160℃时,不饱和脂肪酸会开始分解并产生有害物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使用植物油来烹调食物,因为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且它们的烟点也比较高。

当然,不同的植物油有不同的烟点,因此在选择油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的烟点较高,适合用于高温烹调;而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植物油的烟点较低,适合用于低温烹调或凉拌。

总之,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加热温度对于保持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在烹饪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将油加热到过高的温度,以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分解和有害物质的产生。

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烹饪需求的植物油也是保护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饱和脂肪酸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不饱和脂肪酸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不饱和脂肪酸名词解释生物化学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化学中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分子,它们是人体构成和运作的重要成分。

它们是构成脂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和特征、其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在生物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由长链碳氢键组成的有机氢分子,其核心结构是由一系列长链的碳原子配位的长链羰基与碳链上的反式取代物;这些取代物中,至少有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一个单价或多价的氧原子取代,使得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明显的不饱和性。

根据其碳链上氢原子的取代形式,不饱和脂肪酸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例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双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最常见的有油酸、亚油酸以及亚麻酸等。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脂和动物脂肪之中,因此油脂和动物脂肪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少直接关系到食物的健康性。

在人体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脂和海产物中含有的油脂,它们可被脂肪酶代谢,经过体内反应,最终得到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则食物的营养和健康性也就越高。

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化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构成人体细胞膜,参与细胞内能量的转换,以及参与体内相关化学反应的关键物质。

此外,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调节体内的胆固醇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这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另外,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抑制体内脂质氧化,减少细胞膜结构受损,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功能,减少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而言之,不饱和脂肪酸是生物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有机分子,它们不仅构成细胞膜,而且可以修饰细胞和调节细胞的活动,维持人体健康,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另外,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可以直接影响食物的健康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摄取健康的植物油脂和动物脂肪,以维持机体健康。

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含量

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含量

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含量
除饱和脂肪酸以外的脂肪酸(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所有的动物油的主要脂肪酸都是饱和脂肪酸,鱼油除外)就是不饱和脂肪酸。

①饱和脂肪酸来源于家禽肉和乳类,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大量摄入可以使血脂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摄入不足,会使血管变脆,易引发脑出血、神经障碍等。

②单不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橄榄油、葵花子油等中,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所以能预防动脉硬化。

③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玉米油、黄豆油、葵花子油等油脂中,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稳定性差,在加热的过程中容易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老化及癌症发生,应控制摄入。

山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5%-97%,橄榄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75%-90%。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哪些?
1、蔬菜:大蒜、洋葱、大葱、花菜、韭菜、姜、萝卜、西红柿、冬瓜、海带、紫菜。

各种蘑菇如香菇、花菇。

大豆及豆制品:黄豆、赤小豆、绿豆、蚕豆、豌豆、芸豆。

2、鱼类:甲鱼及各种海鱼。

3、水果:菜果、山楂、橘子。

4、奶类:酸奶。

5、其他:燕麦、花、葵花子、芝麻、核桃、茶叶。

不饱和脂肪酸酯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

不饱和脂肪酸酯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

一、不饱和脂肪酸酯与饱和脂肪酸的基本概念不饱和脂肪酸酯是指由不饱和脂肪酸与甘油分子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而饱和脂肪酸酯则是由饱和脂肪酸与甘油分子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脂肪酸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数量不同,这决定了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

二、不饱和脂肪酸酯的特点1. 不饱和脂肪酸酯含有多个碳-碳双键,因此其分子中存在着不饱和的化学键,使其在室温下呈液态状态。

2. 不饱和脂肪酸酯的含氧量相对较高,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运动功能。

3. 不饱和脂肪酸酯对心血管系统和代谢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4. 不饱和脂肪酸酯在食品加工和调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橄榄油、鱼油等就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酯的食品原料。

三、饱和脂肪酸酯的特点1. 饱和脂肪酸酯中的脂肪酸分子不含碳-碳双键,因此其分子呈直链结构,使得其在室温下呈固态状态。

2. 饱和脂肪酸酯的含氧量相对较低,使得其对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的影响较小。

3. 饱和脂肪酸酯的摄入过量会增加血脂含量,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饱和脂肪酸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相对有限,常用于制作油脂类食品原料、烘焙食品和乳制品等。

四、不饱和脂肪酸酯与饱和脂肪酸酯的比较1. 化学结构:不饱和脂肪酸酯中的脂肪酸分子含有碳-碳双键,而饱和脂肪酸酯中的脂肪酸分子不含碳-碳双键。

2. 物理性质:不饱和脂肪酸酯呈液态状态,而饱和脂肪酸酯呈固态状态。

3. 生理功能:不饱和脂肪酸酯对心血管系统和代谢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饱和脂肪酸酯的摄入过量对心脑血管健康有一定的风险。

4. 食品应用:不饱和脂肪酸酯在食品加工和调味方面具有广泛应用,而饱和脂肪酸酯的应用相对较少。

五、人体对不饱和脂肪酸酯与饱和脂肪酸酯的需求1. 人体对不饱和脂肪酸酯的需求:不饱和脂肪酸酯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合理摄入不饱和脂肪酸酯是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的关键。

2. 人体对饱和脂肪酸酯的需求:适量摄入饱和脂肪酸酯对人体健康并不构成重大危害,但过量摄入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应适量控制饱和脂肪酸酯的摄入量。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化学金字塔除饱和脂肪酸以外的脂肪酸(不含双键的脂肪酸成为饱和脂肪酸,所有的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就是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体内脂肪的一种脂肪酸,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个数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二种。

食物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

人体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

根据双键的位置及功能又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

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属ω-6系列,亚麻酸、DHA、EPA属ω-3系列。

目录一、生理功能二、盈缺和健康三、分类四、推荐的日摄入量五、食物来源六、含其的植物油七、作用八、重要性九、孕产妇对其的需要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展开编辑本段一、生理功能不饱和脂肪酸结构1.保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3.是合成人体内前列腺素和凝血恶烷的前躯物质。

4.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

5.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编辑本段二、盈缺和健康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不足时,易产生下列病症:1.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胆固醇增加,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病。

2.ω-3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和脑神经的重要营养成份,摄入不足将影响记忆力和思维力,对婴幼儿将影响智力发育,对老年人将产生老年痴呆症。

膳食中过多时,干扰人体对生长因子、细胞质、脂蛋白的合成,特别是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过多将干扰人体对ω-3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易诱发肿瘤。

编辑本段三、分类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分为3大类:以橄榄油所含油酸为代表的ω-9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以植物油中所含的亚油酸为代表的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以鱼油所含的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为代表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

生物活性很强的α-亚麻酸亦属于ω-3系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A二十碳五烯酸,是鱼油的主要成分。

虽然亚麻酸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EPA,但此反应在人体中的速度很慢且转化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EPA的需要,因此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补充。

作用1、治疗自身免疫缺陷。

2、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

Ω-3脂肪酸已经被证实能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和防止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壁上积聚3、有助于生长发育。

保持身体里的Ω-3脂肪酸含量处于一个适当平衡的位置对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是十分必要的。

营养专家建议婴儿应从日常饮食和补充剂中吸收各种类型的Ω-3脂肪酸。

根据这些建议的要求,婴儿在日常饮食中吸收的EPA应少于 0.1%。

4、其他的情况。

Ω-3脂肪酸,包括EPA在内,对肺病、肾病、2型糖尿病、大肠溃疡和节段性回肠炎的治疗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5、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

从而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

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预防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6、DHA与EPA组合具有保护眼睛,提高视网膜的发射机能作用。

国家卫生部要求:DHA与EPA的配比必须在二点五比一以上。

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教授表示,“相关研究已证实了DHA和EPA对人类的健康有更多益处”。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委员会联合会商提出的报告显示,每日摄取250—2000毫克的EPA与DHA是构成人类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还指出,“成年男性和非孕期或哺乳期女性每天食用250毫克DHA+EPA; 目前中国成年人人均每天DHA+EPA摄入量仅有37.6毫克,不到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值(160mg/天)的四分之一,据国家权威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属严重缺乏状态。

就是这样一个身体状况,对迎接宝宝的身体准备是不足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委员会联合会商提出的报告显示,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每日摄取DHA+EPA300毫克,是保证母亲和婴儿最佳健康发育水平的最低标准”。

[3]母乳中DHA:AA的配比均衡,帮助DHA和AA共同吸收,对0-6个月宝宝的头脑智力发育至关重要:根据研究,中国妈妈母乳中DHA:AA的平均比例约为1:1.7,过多的DHA会抑制AA的吸收实验证明-相比单独作用,DHA和AA共同作用更有利于支持宝宝脑部发育。

DHA/AA配比(1:1-1:2)亲和人体:帮助DHA和AA的有效利用;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

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成分,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因此,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多数人都通过给宝宝或孕妇自己补充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让宝宝更聪明。

但是,宝宝大脑的发育不仅仅需要DHA。

我国儿科权威期刊-《临床儿科杂志》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一篇《营养与儿童脑发育和脑功能》[1] 的论述。

其中明确阐述了儿童脑发育所必须的8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牛磺酸、脂肪酸、铁、锌、碘、硒、B族维生素。

其中蛋白质、铁、碘、硒和B族维生素在我们的饮食当中相对容易获取。

牛磺酸、脂肪酸、锌则相对摄入较少。

(当然我们人体更加需要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包括DHA、ARA等)。

所以,好的DHA产品应该不仅包含DHA,还应该含有ARA、牛磺酸、锌等大脑营养素。

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明确规定:如果婴儿配方食品中添加了二十二碳六烯酸(22:6 n-3),至少要添加相同量的二十碳四烯酸(20:4 n-6)。

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 n-3)的量不应超过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

[2]这就是说,如果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添加了DHA,就至少要添加同等剂量的ARA。

且EPA的剂量不能超过DHA的剂量。

婴儿喂养4个月DHA与ARA的研究(美国西南视网膜基金会 2000年)方法:1999年到2000年间美国西南视网膜基金会对婴儿进行4个月的喂养实验,第一组是对照组,第二组添加0.35%DHA,第三组添加0.36%DHA和0.72%ARA。

结果显示,在婴儿第18个月时,添加DHA+ARA组的婴儿平均智力水平比第一组对照组高出了7分,比第二组单纯添加DHA组高出了3分。

这群婴幼儿在12月龄时接受扫描视觉激发电位(SVEP)的视敏度测试,DHA+ARA组视敏度(促进视觉神经发育)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从这一权威机构的测试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胎儿、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DHA、ARA必须同时补充,才能满足大脑发育的营养需求。

主要作用促进胎儿大脑发育在孕期, DHA 能优化胎儿大脑锥体细胞的磷脂的构成成分。

尤其胎儿满 5 个月后,如人为地对胎儿的听觉、视觉、触觉进行刺激,会引起胎儿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神经元增长更多的树突,这就需要母体同时供给胎儿更多的 DHA 。

促进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DHA 不仅对胎儿大脑发育有重要影响,而且对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有重要作用。

孕妇在孕期可通过摄入 DHA ,然后输送到胎儿大脑和视网膜,使神经细胞成熟度提高。

增进大脑细胞发育在大脑皮质中,DHA不仅是神经传导细胞的主要成份,也是细胞膜形成的主要成份,大部分的DHA不会被胃液所消化,而直接进入血液,被肝或脑等器官吸收,而EPA及次亚麻油酸却不被吸收,主要原因是由于DHA可经由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而同是属不饱和脂肪酸的EPA及次亚麻油酸却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被脑吸收。

减少产后抑郁足量DHA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癌症治疗未来可根据DHA及其衍生物研制一类新的抗癌药物。

抑制发炎 DHA会抑制发炎前驱物质的形成,有消炎作用。

降低血脂肪、预防心脏血管疾病、可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胆固醇及预防血栓的形成。

改善老人痴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脑中的DHA就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容易引起脑部功能的退化。

事实上,脑细胞在二至三岁前会不断的成长,长大成人后,则会逐渐减少,根据调查,在二十至三十岁时,脑细胞会以十万个的比率逐渐减少,虽然如此,DHA仍具有使剩下的脑细胞活性化的力量,充分地提高老年人的记忆及学习能力。

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延长妊娠期预防早产孕期补充足量的DHA可以将孕妇的妊娠期平均延长1.6~2.6天,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妇女有延长妊娠期的功效。

促进PS(磷脂酰丝氨酸)的吸收孕期可以在DHA基础上适量增补PS(磷脂酰丝氨酸),不仅可以与DHA协同作用,互相促进吸收,还能有效的缓解孕期不良情绪,减轻压力,提高记忆力,同时也能降低孕产期抑郁症的发生。

适量补充PS(磷脂酰丝氨酸)已经被国际认可,也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过GRAS认定。

抗衰老通过触发线粒体酶作用恢复和平衡受老化影响的细胞线粒体能量,减少表面皱纹,提升紧致度和肤色。

促进ATP的合成防止内部老化的同时保护皮肤避免自由基、化学物质和污染导致的外部老化。

能重建皮肤结缔组织,保持皮肤的弹性和紧致性,也保护和优化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

具有皮肤重建、身体紧致、脂肪分解、舒缓肌肤、抗抗水肿等功效。

其含特有的羟基基团是成纤维细胞形成胶原蛋白的重要原料之一,二十二碳六烯酸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形成,帮助皮肤修复和再生,所以DHA在抗皱、提拉紧肤等产品有显著功效,还可改善(特别是眼周,面部)的微循环,有效减少黑眼圈、浮肿,紧实皮肤。

保湿作用DHA能够通过促进表皮层的更新和提高它的不渗透性来重组皮脂屏障作用。

天然来源的保湿和重建皮肤结构体系,促进GAGs含量增加,提高表皮水分含量,促进神经酰胺合成,加强皮肤屏障作用,减少水分流失。

参考摄入量世界各国如美国、英国、加拿大都对膳食中ω6、ω3的均衡比例提出了建议,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编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按年龄段也给出了适合中国人的平衡建议:2岁以下和60岁以上是4:1,其它年龄是4~6:1按照这个建议,4:1是可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全家老少的均衡比例。

建议摄入量人群分类建议每天DHA摄入量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不低于300毫克婴幼儿建议根据婴幼儿体重摄入 DHA20毫克/公斤早产儿建议根据婴幼儿体重摄入 DHA40毫克/公斤健康人不低于220毫克食品卫生标准DHA的化学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由于DHA具有促进脑部以及视敏度发育的功效,因此它也被称为“脑黄金”。

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仅限儿童配方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必须≤0.5%。

儿童食用的大米、小麦粉及其制品,如大米、米粉、米糕等的DHA含量为66mg/100g。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1994年2月22日由卫生部批准,1994年9月1日开始实施。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在该标准实施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婴幼儿食品中使用的营养强化剂与现行的系列婴幼儿产品标准存在不一致等问题。

为此,卫生部对原有标准进行了更新完善并制订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本次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11月16日。

美国医学研究所:DHA每日摄入量有推荐值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推荐各人群DHA每日适宜摄入量,分别是4岁-18岁每天90-160毫克,成年人每天160毫克,孕妇每天200毫克。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分布在人体各处的长链欧米伽-3脂肪酸。

它还是大脑和眼睛的主要构成脂肪以及心脏的重要组分。

人们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丰富的DHA,主要的饮食来源有深海藻类、深海高脂肪鱼类(包括凤尾鱼、三文鱼、鲱鱼、金枪鱼等)、鱼油、家禽及蛋类等。

国外有研究显示,DHA摄入适宜,可降低患阿尔茨海默氏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并且能够减缓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认知能力的衰退。

不仅对老年人,DHA对健康年轻人保持全身和脊椎的骨密度峰值也有积极作用。

γ-亚麻酸存在于人乳及某些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的油中,是组成人体各组织生物膜的结构材料,也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作为人体内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年人每日需要量约为36mg/kg。

如摄入量不足,可导致体内机能的紊乱,引起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亚麻酸对于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常见的植物油中,核桃油中的欧咪伽-3(a-亚麻酸)含量最高。

健康的基础α-亚麻酸是构成细胞膜和生物酶的基础物质,对人体健康起决定性作用。

认证美国FDA研究证明:缺乏α-亚麻酸将导致儿童大脑及视网膜发育迟缓,注意力不能集中,营养不均衡,不能有效吸收,直接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动作不协调,视力弱,多动症,肥胖,厌食,发育缓慢,免疫力低下等30多种症状和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