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有什么区别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有什么区别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有什么区别

摘自:“营养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蒋峰主编

脂肪是由一个甘油分子支架和连接在其支架上的三个分子的脂肪酸组成,其中甘油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各不相同,因此脂肪的性能和作用主要取决于脂肪酸。

脂肪酸是脂肪分子的基本单位,而每一种脂肪酸在结构上则有很大的差异,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一)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家畜肉和乳类的脂肪,还有热带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它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但如果饱和脂肪摄入不足,会使人的血管变脆,易引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单不饱和脂肪酸

(二)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品为:橄榄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等。它具有降低坏的胆固醇(LDL),提高好的胆固醇(HDL)比例的功效,所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它不管胆固醇好坏都一起降,且稳定性差,不适合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老化及癌症的产生。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其中亚油酸、亚麻酸为必需脂肪酸。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有:玉米油、黄豆油、葵花油等等。

1.亚油酸的作用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它具有预防胆固醇过高、改善高血压、预防心肌梗死、预防胆固醇造成的胆结石和动脉硬化的作用。

但是,如果亚油酸摄取过多时,会引起过敏、衰老等病症,还会抑制免疫力、减弱人体的抵抗力,大量摄取时还会引发癌症。

表3-3 富含亚油酸的食物(克/100克)

名称亚油酸含量名称亚油酸含量

红花油72.3 葵花籽油65.8

棉籽油53.5 大豆油49.3

玉米油47.1 芝麻油42.0

胡桃41.2 花生油34.0

2.α-亚麻酸的作用

α-亚麻酸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它的作用主要是:合成EPA、DHA,降解血栓,使血流顺畅,可使血压降低;抑制癌变的发生,消除亚油酸摄取过量病症。同时还具有改善过敏性皮炎、花粉症、气管哮喘等病症。

但是,α-亚麻酸摄取过量时虽然无特别的副作用,但作为脂肪成分,则会导致能量过剩。

表3-4 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克/100克)

名称α亚麻酸含

量名称α亚麻酸含

紫苏油56.76 亚麻籽油56

大麻籽油35 黑加仑籽

22

月见草油9 大豆油9

红花油 3

3.花生四烯酸的作用

花生四烯酸是半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只能少量合成。它在人体内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改善预防全身的多种病症的作用,保护肝细胞、促进消化道运动、促进胎儿和婴儿正常发育的作用;在食用花生四烯酸时一定要注意不可过量,如花生四烯酸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但摄取过量时会引起血压升高;抑制血液凝固,过量时会促进血液凝固;改善过敏症状,但过量时会引发过敏。

(四)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是合成人体内前列腺素所必需。

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

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五)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不足时,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病。

ω-3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和脑神经的重要营养成份,摄入不足将影响记忆力和思维力,对婴幼儿将影响智力发育,对老年人将产生老年痴呆症。

(六)不同人群对脂肪酸的需求是什么?

1.需要补充饱和脂肪酸的人群。平时不吃肉、鱼、蛋和乳制品的人群需要补充。

2.需要补充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人群。血中胆固醇高、中性脂肪高、胃酸分泌多、多食肉的人群需要补充。

3.需要补充亚油酸的人群。喜欢吃肉、加工食品和黄油的人群,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的人群。补充时与α-亚麻酸以4:1的比例搭配食用较为合理。

4.需要补充α-亚麻酸的人群。喜欢吃肉、加工食品和黄油等饱和脂肪酸的人群。

5.需要补充花生四烯酸的人群。在正常的饮食条件下,人们不需要补充,但花生四烯酸属于胎儿、婴儿必需,所以,妊娠、哺乳期的女性应适当补充。

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在化学结构上有显著区别,饱和脂肪酸的碳原子链上没有不饱和键,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碳原子链上含有一个不饱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碳原子链上含有多个不饱和键。 脂肪酸是脂肪的基本结构,自然界的脂肪酸有40多种。食物中脂肪来源于植物性脂肪和动物性脂肪。一般来讲,猪油、奶油、牛油等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为主,植物性油脂则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是n-3和n-6系列。n-3和n-6系列包括亚麻酸(LA)、花生四稀酸(AA)、二士碳五稀酸(EPA)、二十二碳六稀酸(DHA)、二十二碳五稀酸(DPA)等,他们对婴儿脑、神经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婴幼儿正处于大脑神经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n-3和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脑发育的促进已得到公众认可,他们的生理作用有(1)促进神经组织发育过程中核酸和新蛋白合成,参与神经细胞膜磷脂及线粒体合成,促进突触结构发育和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2)调节神经递质活性,加快神经传导速度。(3)有利于小儿视网膜发育(4)增进免疫功能调节(5)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母乳、豆油、葵花籽油、核桃油、红花油、大豆色拉油和坚果类食物。近年来许多婴儿奶粉厂商采用高科技手段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强化了一定比例的DHA、ARA等营养素,从而解决了牛乳中缺乏多不饱和脂肪酸影响婴儿脑发育的问题。从鱼油或海藻中提炼出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制剂或营养保健品也可以成为我们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选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每天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要占到总能量的6-10%,其中n-3脂肪酸建议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2%,n-6脂肪酸的摄入量占5-8%。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有重要影响,但并不能否认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从营养学角度,并不存在好脂肪和坏脂肪的概念,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摄取各种营养素。 三鹿营养专题提供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 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统称不饱和脂肪酸。 (一)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家畜肉和乳类的脂肪,还有热带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它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但如果饱和脂肪摄入不足,会使人的血管变脆,易引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 (二)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品为:橄榄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等。它具有降低坏的胆固醇(LDL),提高好的胆固醇(HDL)比例的功效,所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它不管胆固醇好坏都一起降,且稳定性差,不适合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老化及癌症的产生。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其中亚油酸、亚麻酸为必需脂肪酸。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有:玉米油、黄豆油、葵花油等 对健康区别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分别都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AA(花生四烯酸),它们在体内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对心脑血管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等等。DHA亦可提高儿童的学习技能,增强记忆。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虽然不饱和脂肪酸虽然益处很多,但易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因而产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物质,对细胞和组织可造成一定的损伤。 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稳定性区别 饱和脂肪酸由于没有不饱和键,所以很稳定,不容易被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不饱和键增多,所以不稳定,容易被脂质过氧化反应。不适合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的老化和癌症的产生。) 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1.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3.是合成人体内前列腺素所必需。 4.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 5.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功能

要让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下来,最理想的办法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起着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保护作用,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上的沉积,并能修复受损的血管内膜;二是清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会将黏附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等“垃圾”铲除下来,并携带到肝脏中去进行分解代谢,最终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的抗动脉硬化的血管保护因子,因而高密度脂蛋白被誉为“血管的清道夫”。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在机体内的含量,能有效地降低人体中胆固醇的含量,因此长期摄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能有助于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 1.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功能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调整人体的各种机能,有清除人体内代谢的“垃圾”等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作用。但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怕氧化。作为植物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一旦被氧化,就会演变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与蛋白质结合,那么就会形成可怕的脂褐素,这是可以引起人的衰老、心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症的有害物质,因此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还应同时考虑抗氧化的问题。而同属不饱和脂肪酸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抗氧化功能,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橄榄油。以地中海地区的希腊克里特岛居民的脂肪摄入为例,他们的脂肪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高达40%,照理来说这样高的脂肪摄入,会导致冠心病高发。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克里特岛居民的冠心病、脑卒中、癌症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却相当低,他们的寿命较长,而且生命质量也相当好。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发现克里特岛居民奉行地中海膳食模式,其中大量的脂肪的摄入主要是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橄榄油由于采取冷榨处理,油脂中保留了抗氧化的成分,因此,橄榄油没有其他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的后顾之忧,也不会出现过氧化物质。 2、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血糖功能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含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能够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对餐后血糖水平的降低更加明显,在临床上比标准配方的营养制剂更能适合于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

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大部分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胆固醇。故进食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实验研究发现,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后肝脏的3- 羟基-3- 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CoA ) 还原酶的活性增高,使胆固醇合成增加,植物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有椰子油、棉籽油和可可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于不必需脂肪酸,可以在体内合成,常见的这类脂肪包括棕榈烯酸及油酸,是橄榄油的最主要成分;而芥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果仁及牛油果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有多个双键。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称为必需脂肪酸。常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红花籽油、粟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及果仁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动物脂肪与植物油 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离不开动物脂肪与植物油,应如何去认识和应用呢?油脂的营养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来源。人们常认为动物脂肪就是饱和脂肪,就不好,而植物脂肪就是不饱和脂肪,所以就好,其实这并不确切。譬如,鱼肝油是动物脂肪,但不饱和脂肪酸很多,而椰子油是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却很多。因此,衡量动物脂肪与植物油的好坏,关键在于它本身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及其饱和程度、维生素含量、消化率的高低、储存性能等。下面比较动物脂肪(猪油、牛油、羊脂、黄油、奶油)和植物油(芝麻油又名香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

不饱和脂肪酸知识

脂肪酸(fatty 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是有机物,直链饱和脂肪酸的通式是C(n)H(2n+ 1)COOH,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组成成分。脂肪酸在有充足氧供给的情况下,可氧化分解为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不饱和脂肪酸:除饱和脂肪酸以外的脂肪酸(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所有的动物油的主要脂肪酸都是饱和脂肪酸,鱼油除外)就是不饱和脂肪酸。 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AA(花生四烯酸),它们在体内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对心脑血管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等等。DHA 亦可提高儿童的学习技能,增强记忆。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虽然不饱和脂肪酸虽然益处很多,但易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因而产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物质,对细胞和组织可造成一定的损伤。 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饱和脂肪酸由于没有不饱和键,所以很稳定,不容易被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不饱和键增多,所以不稳定,容易被脂质过氧化反应。 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个数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二种。食物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根据双键的位置及功能又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属ω-6系列,亚麻酸、DHA、EPA属ω-3系列。不同于饱和脂肪,多种不饱和脂肪在室温中是呈液态状态的,而且当冷藏或冷冻时仍然是液体的。单不饱和脂肪,比如在橄榄油中所发现的,在室温下为液体,但当冷藏时就会硬化。 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 1.调节血脂 丹麦科学家通过研究,对比分析食物和血液成分间的关系,发现以鱼类为主要食品的爱斯基摩人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极少量的蔬菜,但爱斯基摩人却很少患心血管类疾病,原因是他们食物中鱼油的含量极高。 高血脂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鱼油里的主要成分EPA和DHA,能降低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能有效地控制人体血脂的浓度;并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地含量。维持低浓度血脂水平对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内分泌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2.清理血栓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及安全性.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链长为18~22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是研究和开发功能性脂肪酸的主体和核心,主要包括亚油酸(LA)、γ-亚麻酸(GLA)、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其中,亚油酸及亚麻酸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EA),在人体内可进一步衍化成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AA、EPA、DHA等。 多不饱和脂防酸因其结构特点及在人体内代谢的相互转化方式不同,主要可分为ω-3、ω-6两个系列。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上的称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在第6个碳原子上,则称为ω-6多不饱和脂肪酸[1]。 1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因为ω-6系列的亚油酸和ω- 3系列的亚麻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更重要的是因为由它们在体内代谢转化或者特定食物资源中摄入的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生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1不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脉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功能有明显影响。亚油酸的摄入量与血浆磷脂、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的亚油酸含量有很强的相关关系,而且血小板的总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PA,以及DHA与血浆甘油三酯、磷脂、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浓度呈显著相关性。在芬兰进行的两项研究发现,ADP诱导的血小板聚积与脂肪组织和血浆甘油三酯中的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血小板的亚油酸含量无相关关系。γ- 亚麻酸在临床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有降血脂作用,对甘油三酯、胆固醇、β-脂蛋白的下降有效性在60%以上,而且,γ-亚油酸在体内转变成具有扩张血管作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 和DHA(OMEGA-3),这两者都是常见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对我们的心血管起保护作用,而且也有益于大脑的健康。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大脑的60%是由脂肪材料构成,神经的生长需要必需脂肪酸作为原材料。对神经和神经元的机能来讲,需要必需脂肪酸提供能量。对于学生来说,大脑中应有足够的DHA,否则,即使刻苦学习,大脑细胞也得不到良好的刺激及生长发育,因此必须摄入足量的紫苏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孕妇与幼儿也有健脑效果,如果孕妇缺少DHA,胎儿脑细胞数必然不足,严重时会引起弱智或流产。所以孕妇在妊娠时能长期补充DHA(紫苏油),通过母体将DHA输送到胎儿大脑,对胎儿大脑的初期发育起到关键作用。必需脂肪酸能促进核酸、蛋白质生成,帮助神经传导和促成神经突触生长、分化、成熟,对婴儿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人体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从而情绪低落,麻痹,掌控能力失调和加速衰老。 二、预防心脏疾病,老年性痴呆心脏疾病是人类的第一号杀手,α-亚麻酸可降低中风的机率和心脏病的突发,预防乳癌和肠癌。α-亚麻酸可降低70%心脏病突发的风险。紫苏油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OMEGA-3,它是我们人类一生需求的脂肪酸。老年性痴呆,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瓣膜的疾病甚至癌症,都是由于炎症间接引起的,老化也是体内炎症所致。必须脂肪酸可以控制慢性炎症,却没有副作用。 三、治疗风湿关节炎研究证明,OMEGA-3必需脂肪酸可以有效地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其它的一些炎症。 四、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素是我们体内生化合成的一种类似荷尔蒙的物质,它有正作用也有副作用,体内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形成前列腺素E2,它促进炎症的扩散,α-亚麻酸可产生前列素E3,它能抑制E2的生成。大量坏的脂肪酸滋生肿瘤细胞,常常产生大量的前列腺素E2,同时降低免疫系统让肿瘤细胞能够躲过免疫防线,一些癌细胞支配前列腺素E2的产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OMEGA-3必须脂肪酸可以降低前列腺素E2产生的风险,维持体内脂肪酸的平衡。 据文献报道,英国专家发现并分离出了导致癌症患者身体消瘦的一种物质,而且还惊奇发现这一物质的活动受到紫苏油控制。 这种名叫长奇非克因小的物质类似荷尔蒙,是由某些顽固的肿瘤所产生的,它利用脂肪来供给肿瘤,促使肿瘤的生长,从而使患者身体消瘦。而二十碳五烯酸(EPA)这种物质能控制长奇非克因小的活动,从而控制癌症患者的消瘦,还能使肿瘤缩小。此外,日本有人用紫苏油与其它油做抗大肠菌的对比实验,证明紫苏油抑制肿瘤的作用强于红花油,豆油。 传统摄取不饱和脂肪酸三种途径比较1、传统的鱼油 2、亚麻子油中的OMEGA-3 3、紫苏油传统的鱼油和亚麻子油中的OMEGA-3有引起肠道不适的副作用。但是紫苏油没有此副作用。深海鱼油可降低冠状动脉硬化的风险,除此之外鱼油还能限制非正常血小板凝聚和防止心脏病突发和血栓形成,预防中风。而在这点上,紫苏油比鱼油具有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有什么区别

摘自:“营养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蒋峰主编 脂肪是由一个甘油分子支架和连接在其支架上的三个分子的脂肪酸组成,其中甘油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各不相同,因此脂肪的性能和作用主要取决于脂肪酸。 脂肪酸是脂肪分子的基本单位,而每一种脂肪酸在结构上则有很大的差异,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一)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家畜肉和乳类的脂肪,还有热带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它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但如果饱和脂肪摄入不足,会使人的血管变脆,易引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单不饱和脂肪酸 (二)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品为:橄榄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等。它具有降低坏的胆固醇(LDL),提高好的胆固醇(HDL)比例的功效,所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它不管胆固醇好坏都一起降,且稳定性差,不适合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老化及癌症的产生。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其中亚油酸、亚麻酸为必需脂肪酸。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有:玉米油、黄豆油、葵花油等等。 1.亚油酸的作用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它具有预防胆固醇过高、改善高血压、预防心肌梗死、预防胆固醇造成的胆结石和动脉硬化的作用。 但是,如果亚油酸摄取过多时,会引起过敏、衰老等病症,还会抑制免疫力、减弱人体的抵抗力,大量摄取时还会引发癌症。 表3-3 富含亚油酸的食物(克/100克) 名称亚油酸含量名称亚油酸含量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 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不饱和脂肪酸的危害

不饱和脂肪酸的危害?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器官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不过脂肪也“好”“坏”之分,“好”脂肪可以促进人体对于糖类和蛋白质的吸收,可以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并且帮助吸收利用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等等,而“坏”的脂肪食用过多,却可以导致胆固醇升高。不饱和脂肪酸就是我们俗称的“好脂肪”。 “好”脂肪和“坏”脂肪有哪些区别?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而脂肪酸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人体可以自己合成,在很多动物性脂肪中含量较高,可以导致胆固醇的升高,因此不宜多摄入。 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种,由各种食物提供,人体无法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提供热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此,对于偏胖的准妈妈,或者患有脂肪肝的准妈妈建议可以多选择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食物。 如何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我国规定成人膳食中脂肪提供的热量应占每日摄取总热量的25%~30%。这其中包括肉类和烹调时所含的油类。在猪油、牛油、奶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因此应该严格控制摄入量。而不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植物油(如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和橄榄油等)、鱼油和禽类中,可以作为每日脂肪摄取的主要来源。 哪些食物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3.将凉粉切成1厘米左右宽的条状,加入准备好的黄瓜丝、红辣椒丝、鸡丝和所有的调料,搅拌均匀即可。 备注:放入调料前,如果能将凉粉、黄瓜丝、红辣椒丝和鸡丝放入冰箱里冷藏一会儿,口感会更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撒上一些黑芝麻。 鲫鱼豆腐汤 原料:鲫鱼2条,豆腐1块,姜3片,葱1根 调料:料酒1大勺,盐适量,醋1大勺,香油少许,酱油适量 制作方法:1.鲫鱼洗净,沥干水分,用料酒和盐腌制20分钟,用油略煎后备用; 2.姜切成丝,葱切段,豆腐切块备用; 3.锅内放入5杯水,加入姜丝、煎过的鲫鱼和豆腐块一同用小火煮。大约20分钟左右,汤汁变白时,加入盐调味,关火盛出,撒上葱花即可。 4.将醋、香油和酱油搅拌均匀,可以用鱼肉和豆腐蘸着吃。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fatty acid)具有长烃链的羧酸。通常以酯的形式为各种脂质的组分,以游离形式存在的脂肪酸在自然界很罕见。大多数脂肪酸含偶数碳原子,因为它们通常从2碳单位生物合成。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成为饱和脂肪酸,所有的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除饱和脂肪酸以外的脂肪酸就是不饱和脂肪酸。 高等动、植物最丰富的脂肪酸含16或18个碳原子,如棕榈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和硬脂酸。动植物脂质的脂肪酸中超过半数为含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并且常是多双键不饱和脂肪酸。细菌脂肪酸很少有双键但常被羟化,或含有支链,或含有环丙烷的环状结构。某些植物油和蜡含有不常见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必有1个双键在C(9)和C(10)之间(从羧基碳原子数起)。脂肪酸的双键几乎总是顺式几何构型,这使不饱和脂肪酸的烃链有约30°的弯曲,干扰它们堆积时有效地填满空间,结果降低了范德华相互反应力,使脂肪酸的熔点随其不饱和度增加而降低。脂质的流动性随其脂肪酸成分的不饱和度相应增加,这个现象对膜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上只有饱和的C-C单键或C-H单键。由于结构整齐,碳链间容易形成氢键,形成紧密结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导致熔点较高。动物油脂中饱和脂肪酸较多,所以动物油在常温下会凝固。 饱和脂肪酸是非常柔韧的分子,理论上围绕每个C—C键都能相对自由地旋转,因而有的构像范围很广。但是,其充分伸展的构象具有的能量最小,也最稳定;因为这种构象在毗邻的亚甲基间的位阻最小。和大多数物质一样,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随分子重量的增加而增加。 动物能合成所需的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这类只含1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多双键脂肪酸则必须从植物中获取,故后者称为必需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和亚油酸最重要。花生四烯酸从亚油酸生成。花生四烯酸是大多数前列腺素的前体,前列腺素是能调节细胞功能的激素样物质。 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体内脂肪的一种脂肪酸,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个数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二种。食物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根据双键的位置及功能又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属ω-6系列,亚麻酸、DHA、EPA属ω-3系列。 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上除了C-C单键和C-H单键之外至少有一个不饱和的C-C双键,没有三键。不如饱和脂肪酸紧密,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植物中的油脂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另外深海鱼类中的脂肪也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 一、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1.保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以保正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3.是合成人体内前列腺素和凝血恶烷的前躯物质。 4.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 5.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6. 大部分脂肪储存在人体的脂肪细胞中,也有小部分储存在于血浆等其他人体细胞中。 7. 脂肪能够保护人体,减轻外界因素对重要器官的冲击,并可转化为能量。 8. 脂肪有益于新细胞的形成,并对维持正常的大脑发育和神经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9. 脂肪还是运载和帮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所必需的物质,例如维生素A、D、E 和K,以及类胡萝卜素。 二、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盈缺和健康 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不足时,易产生下列病症:

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和应用综述

编号 食品分离技术(综述)题目: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与应用综述食品学院营养与卫生学专业 班级食硕1005 学号s100109030 学生姓名张锦 二〇一一年一月

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与应用综述 摘要:概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来源、营养和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包括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阐述了膳食合理比例的n-6/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生理功能 Abstract:The kind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including n-6 and n-3 fatty acids, nature resources, nutrition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are summarized. The balance intake n-6 and n-3 PUFA is important for keep health but not absolute amounts of PUFA. Key words: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nutrition; biological functions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是指有2个或2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结构的脂肪酸,也称多烯脂肪酸。根据第一个不饱和键位置不同,可分为n-6、n-3两大类。n-6 PUFA包括亚油酸(linoleic acid C18: 2n-6, LA) 、γ-亚麻酸(gamma-linolenic acid C18:3 n-6 ,GLA)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C20:4 n-6, AA)等,n-3 PUFAs除α-亚麻酸(alfa-linolenic acid C18:3 n-3 ,LNA)外主要有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C20:5 n-3,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C22:6n-3,DHA)等长链PUFA。由于人类与其它哺乳类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这些脂肪酸,必需由食物提供,所以称为必需脂肪酸。脊椎动物不能在离甲基端7 个碳原子之内形成双键。所以,动物体内所有的代谢转化不能改变n-6 或n-3 双键的甲基末端的分子数。因此一旦被消化,n-3 和n-6 脂肪酸不能相互转化这些脂肪酸是不可变的并且有不同的生物化学作用。 PUFA 对人体生理作用的研究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的研究,其后沉寂了多年。五、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PGE)、白细胞三烯(leukotrienes LTB0、血栓烷素(thromboxanesTXB)等一系列PUFA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极大的进展,PUFA 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作用和功能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PUFA 摄入量呈负相关的现象,PUFA 开始成为以功能性食品为首的许多领域的热点,PUFA 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研究发现AA 和DHA 等长链PUFA 在脑功能、婴幼儿智力及视功能发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为PUFA 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目前PUFA在医药、食品、精细化工、饲料等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发展极为迅速,已受到越来越多行业人士的关注。 1.PUFA的分类 PUFA按照n编号系统(也ω编号系统),即从甲基端开始第1个双键的位置不同,可分为n-3组、n-6组、n-7组、n-9组。每一组成员都可转化为多不饱和或链更长的脂肪酸,其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是n-3组、n-6组。α-亚麻酸和亚油酸分别是n-3组、n-6组PUFA 的前体,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碳链延长和脱饱和作用衍化生成其它的PUFA。 n-3 PUFA同维生素、矿物质一样是人体的必需品,摄人不足容易导致心脏和大脑等重要

不饱和脂肪酸

EPA 二十碳五烯酸,是鱼油的主要成分。虽然亚麻酸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EPA,但此反应在人体中的速度很慢且转化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EPA的需要,因此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补充。 作用 1、治疗自身免疫缺陷。 2、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Ω-3脂肪酸已经被证实能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和防止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壁上积聚 3、有助于生长发育。保持身体里的Ω-3脂肪酸含量处于一个适当平衡的位置对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是十分必要的。营养专家建议婴儿应从日常饮食和补充剂中吸收各种类型的Ω-3脂肪酸。根据这些建议的要求,婴儿在日常饮食中吸收的EPA应少于 0.1%。 4、其他的情况。Ω-3脂肪酸,包括EPA在内,对肺病、肾病、2型糖尿病、大肠溃疡和节段性回肠炎的治疗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5、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从而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预防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6、DHA与EPA组合具有保护眼睛,提高视网膜的发射机能作用。国家卫生部要求:DHA与EPA的配比必须在二点五比一以上。 参考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教授表示,“相关研究已证实了DHA和EPA对人类的健康有更多益处”。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委员会联合会商提出的报告显示,每日摄取250—2000毫克的EPA与DHA是构成人类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还指出,“成年男性和非孕期或哺乳期女性每天食用250毫克DHA+EPA; 目前中国成年人人均每天DHA+EPA摄入量仅有37.6毫克,不到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值(160mg/天)的四分之一,据国家权威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属严重缺乏状态。就是这样一个身体状况,对迎接宝宝的身体准备是不足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委员会联合会商提出的报告显示,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每日摄取DHA+EPA300毫克,是保证母亲和婴儿最佳健康发育水平的最低标准”。[3] 母乳中DHA:AA的配比均衡,帮助DHA和AA共同吸收,对0-6个月宝宝的头脑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根据研究,中国妈妈母乳中DHA:AA的平均比例约为1:1.7,过多的DHA会抑制AA的吸收 实验证明-相比单独作用,DHA和AA共同作用更有利于支持宝宝脑部发育。 DHA/AA配比(1:1-1:2)亲和人体:帮助DHA和AA的有效利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因而决定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变形性。在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时,淋巴因子和抗体的分泌以及产生新免疫细胞等都依赖于脂肪参与。因此,细胞膜磷脂中脂肪酸组成地变化,将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一些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亚油酸等,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日粮供给,这些必需脂肪酸在机体内具有较广泛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学效应。 国内外很多研究都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添加到日粮中能增强动物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能力,同时促进NK细胞反应,激发动物非特异免疫功能,从而保护动物健康。它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对特异性免疫功能也起到双向调节作用。高剂量的PUFA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IL-1和IL-2产量;降低延迟性过敏反应及抗体生产量。而低剂量的PUFA试验结果往往相反。 许多专家研究了,免疫细胞膜由脂质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等组成,日粮PUFA可影响膜脂质组成,而膜脂组成改变进一步引起膜流动性、类二十烷酸种类和数量、信号传导以及基因表达变化,最终引起免疫细胞功能改变。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类二十烷酸 类二十烷酸是二高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EPA通过环氧化酶途径或脂氧化酶途径产生的氧化产物,包括前列腺素类、血栓素、白三烯、脂毒素、氢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和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类二十烷酸能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类二十烷酸对T、B细胞分化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此外,类二十烷酸能抑制T细胞增殖、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L-2产生和NK细胞活性,调节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Mφ功能。由于n-3PUFA 能影响类二十烷酸产生的数量,因此它能通过类二十烷酸途径调节免疫细胞功能。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细胞膜流动性 PUFA是构成生物膜磷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PUFA也是各种免疫细胞质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PUFA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膜上酶和受体的功能。现已证明免疫细胞膜上存在一定的结构域,在结构域上,脂类-蛋白、脂类-脂类互作具有高度特异性。免疫细胞膜磷脂组成能随日粮组成不同而发生改变,进一步引起膜流动性的改变,膜流动性改变引起膜上酶和受体功能的改变,最终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基因表达 PUFA可通过影响与免疫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来影响免疫功能。有实验发现,饲喂鱼油日粮提高了患自动免疫疾病大鼠的脾脏IL-2、IL-4和转移生长因子β的mRNA水平,降低了脾脏c-myc和c-rasmRNA水平。同时发现,日粮鱼油完全抑制了患自动免疫疾病大鼠

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

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体健康关系探讨 摘要: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为人们合理的摄取油脂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共轭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健康 膳食中油脂的来源主要有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油,陆生动物脂肪的脂肪酸三甘油酯含高比例的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绝大部分植物油的脂肪酸三甘油酯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液态;某些海洋鱼油中,其脂肪酸三甘油酯含高比例多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也呈液态?。食品脂质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大都是顺式构型,氢原子在双键的同一侧,植物油氢化后熔点提高,氢化过程在加热、加压、通氢气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部分氢化能使脂肪酸的顺式双键转变为反式构型,反式酸键角小,致使熔点升高,食品中反式酸主要来自氢化植物油为基料制成的人造奶油和起酥油[1]。 1 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简称LCPUFAs)又叫多烯酸,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且碳原子数目在20个以上的脂肪酸。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另一类是n一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一6PUFAs)。前者主要包括一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而后者主要包括亚油酸、v一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它是生长发育、生殖及保持皮肤健康所必需的[2]。营养学家在研究脂质对人类健康影响时,发现膳食及体内保持一定的n一6PUFAs/n一3PUFAst:g例平衡很重要。PUFAs与类脂质结构、代谢及精子的形成等有关。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组成组织细胞生物膜必不可少的成份,它在体内参与磷脂的合成,并以磷脂的形式出现在线粒体和细胞膜中。 1.1.1 n一3PUFAs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多项研究表明,i"1—3PUFAsH‘L够促进人体防御系统功能,使血液中的脂肪酸谱向着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能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脂,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有哪些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有哪些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的遇到单不饱和脂肪酸,其实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其它一些脂肪酸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主要功效就是保持细胞膜中流动性,从而来让细胞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保证了血液的正常循环,那么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有哪些呢? 第一,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有哪些呢?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fattyacid,MUFA)是指含1个不饱和键的脂肪酸。最多见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油酸(oleicoil,C18:1,n-9)。植物性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多。在植物性脂肪中,约含80%~90%的不饱和脂肪酸和10%~20%的饱和脂肪酸,但多数不饱和脂肪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只有少数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如亚麻籽油、橄榄油中油酸含量达80%以上,棕榈油中含量也较高,约40%以上。 第二,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于非必需脂肪酸(non-essentialfattyacids),可以在体内合成,例如ω-9(Omega-9)系列脂肪酸。常见的此类脂肪酸包括棕榈油酸或油酸,油酸是亚麻籽油与棕榈油的主要成分之一,而芥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果仁及牛油果等植物油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 第三,脂肪酸是构成脂类的重要成分,其结构通式为CH3[CH2]nCOOH。根据碳链的饱和程度分类,可将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有哪些?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相似,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但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的是,好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不降低,而且不具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易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化学致癌作用及抑制免疫功能等不良作用。

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常用食物中的脂肪酸及其含量 ? 1-4常用食物中的脂肪《!及其含■『%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大部分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 胆固醇。故进食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实验研究发现,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后肝脏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CoA )还原酶的活性增高,使胆固醇合成增加,植物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有椰子油、棉籽油和可可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于不必需脂肪酸,可以在体内合成,常见的这类脂肪包括棕榈烯酸及油酸,是橄榄油的最主要成分;而芥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果仁及牛油果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有多个双键。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称为必需脂肪酸。常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红花籽油、粟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及果仁均相对含有较多这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体状。 动物脂肪与植物油 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离不开动物脂肪与植物油,应如何去认识和应用呢?油脂的营养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来源。人们常认为动物脂肪就是饱和脂肪,就不好,而植物脂肪就是不饱和脂肪,所以就好,其实这并不确切。譬如,鱼肝油是动物脂肪,但不饱和脂肪酸很多,而椰子油是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却很多。因此,衡量动物脂肪与植物油的好坏,关键在于它本身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及其饱和程度、维生素含量、消化率的高低、储存性能等。下面比较动物脂肪(猪油、牛油、羊脂、黄油、奶油)和植物油(芝麻油又名香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的特性与作用。 (1)必需脂肪酸及胆固醇含量:植物油富含必需脂肪酸,不含胆固醇,相反,动物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含量很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较高。必需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而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则有升高血脂的作用,所以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

什么是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

什么是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浏览次数:21945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9-7 10:54 | 提问者:crambie 最佳答案脂肪是由一个甘油分子支架和连接在其支架上的三个分子的脂肪酸组成,其中甘油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各不相同,因此脂肪的性能和作用主要取决于脂肪酸。 脂肪酸是脂肪分子的基本单位,而每一种脂肪酸在结构上则有很大的差异,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一)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家畜肉和乳类的脂肪,还有热带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它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但如果饱和脂肪摄入不足,会使人的血管变脆,易引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单不饱和脂肪酸 (二)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品为:橄榄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等。它具有降低坏的胆固醇(LDL),提高好的胆固醇(HDL)比例的功效,所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它不管胆固醇好坏都一起降,且稳定性差,不适合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老化及癌症的产生。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其中亚油酸、亚麻酸为必需脂肪酸。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有:玉米油、黄豆油、葵花油等等。 1.亚油酸的作用欧米伽—6脂肪酸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它具有预防胆固醇过高、改善高血压、预防心肌梗死、预防胆固醇造成的胆结石和动脉硬化的作用。 但是,如果亚油酸摄取过多时,会引起过敏、衰老等病症,还会抑制免疫力、减弱人体的抵抗力,大量摄取时还会引发癌症。 表3-3 富含亚油酸的食物(克/100克) 名称 亚油酸含量 名称 亚油酸含量

不饱和脂肪酸的抗肿瘤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的抗肿瘤作用 发表时间:2012-11-16T15:49:10.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李瑶张艳 [导读] 癌细胞和正常组织在脂质代谢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利用不饱和脂肪酸可达到治疗肿瘤同时不伤害正常组织的目的。 李瑶张艳 (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 210038) 【摘要】本文通过对通关藤药材中所含成份的研究,从脂肪酸对癌细胞的作用、对癌细胞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阐述了脂肪酸的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通关藤不饱和脂肪酸抗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肿瘤发生率与饮食中的脂肪酸类型和含量有关,近年来对脂肪酸的化学本质与脂肪酸的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关系已有深入认识。抗肿瘤药物由于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及肿瘤对药物的耐药性,常导致化疗疗效不佳。Simonsen等[1]研究发现,癌细胞和正常组织在脂质代谢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利用不饱和脂肪酸可达到治疗肿瘤同时不伤害正常组织的目的。 我们对通关藤的研究中发现,通关藤药材中含有棕榈酸、棕榈酸甲酯、花生酸、硬脂酸、反-9-十八碳烯酸等脂肪酸,为了进一步明确注射液中的抗肿瘤有效成分,现对脂肪酸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供参考。 一、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中有一个或更多的碳-碳连接为双键,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 Freunel早在1921年就发现一些二元羧酸如琥珀酸、辛二酸等有溶解肿瘤细胞的作用。后来Nakahara又报道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18:1)、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 机体中最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EFA)。有两族EFA,分别源自亚油酸(n-6系列)和α-亚麻酸(n-3系列)。亚油酸和α-亚麻酸在体内通过一系列减饱和反应(脱氢和形成新双键)及两个碳原子加入链中的链延长能发生转化。目前已发现5个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特别重要的代谢物有n-6系列的dihomogammali-nolenic acid (DGLA)和花生四烯酸,n-3系列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EFA有许多重要功能:①所有膜的正常结构所必需;②为第二信使前体;③参与细胞因子形成调节和绝大多数膜结合蛋白(受体、离子通道和ATP酶)的行为调节[2]。 1984年沼田光弘等证实中药薏苡仁的抑制肿瘤成分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麻油等游离脂肪酸的混合物。进一步证实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抗肿瘤成分。 二、脂肪酸对癌细胞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脂肪酸可以直接结合到肿瘤细胞膜上,使细胞的脂肪酸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许多资料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摄入脂肪族种类和数量关系密切,饱和脂肪酸和动物脂肪的高摄入会增加患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危险性,而经常使用富含ω-3 PUFAs的深海鱼及其他海产品的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明显降低。ω-3 PUFAs已被证实,能明显抑制肿瘤的发生、成长和转移。 70年代一些研究者发现,人工恶性转化的细胞在加入环腺苷酸后或用前列腺素E1刺激癌细胞合成内源性环腺苷酸后,其生物学行为恢复正常。由于前列腺素E1不稳定,作为治疗药物有很大的局限性,后来有人建议用前列腺素E1的稳定前体,如DGLA或gamm-亚麻酸(GLA)来代替前列腺素E1[3]。已进行研究的主要发现为:①具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在体外能杀死癌细胞,含3.4.5个双键的脂肪酸,尤其是GLA、DGLA、花生四烯酸和EPA效力最强,2个双键的亚油酸和含6个双键的DHA相对而言作用较弱。②GLA和DGLA在能杀死癌细胞的浓度下对正常细胞没有损害作用,EPA和花生四烯酸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③作用与剂量相关,大多数癌细胞系需不饱和脂肪酸浓度在1×10-5mol/L以上才有作用,在2×10-4mol/L可被杀死。④将正常成纤维细胞和人癌细胞一起培养,癌细胞通常生长超过并可杀死正常细胞。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合适的GLA,则正常细胞比癌细胞生长更快更多,癌细胞逐渐死亡。⑤有些细胞系在加入药后3天可测到细胞毒性作用,细胞死亡很少发生在给药后4天之前,有些细胞死亡发生在给药后第8.第9天。 不饱和脂肪酸还能降低癌细胞转移能力。不饱和脂肪酸调节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脂氧合酶或蛋白激酶C途径来改变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能力[10]。 三、脂肪酸杀死癌细胞机理 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改变改变肿瘤细胞膜脂肪酸组成、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等机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尽管不饱和脂肪酸杀死癌细胞的机理还不完全清除,但有两点是明确的,即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同时作用于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时,只在癌细胞产生致死量的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对正常细胞没有什么影响。一般认为,脂肪酸的氧化与分子中的双键有关。脂肪酸双键越多则越容易氧化,抑制肿瘤活性也越高。有很多的研究证实,脂质氧化增加和自由基产生是杀死癌细胞的基础:暴露于GLA或其它合适脂肪酸的癌细胞能产生大量的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 malondialdehyde(MDA)。当正常细胞被癌基因转染,这些细胞对不饱和脂肪酸变得很敏感,同时还产生更多的脂质过氧化产物[11,12];②铁和铜能持续增强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胞毒性及形成脂质过氧化物的能力,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则作用相反[9]。能降低过氧化物水平的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能减少超氧化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能减弱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胞毒性。 四、临床应用研究 动物实验已证实脂肪酸能抑制实验动物多种癌瘤(移植的人结肠、胰腺、肺、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等)的生长[15,16]。动物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类,尚待进一步证实。 动物实验所使用的EFA 约占总的膳食热量的1%-5%,设定人每日的热量摄入为2500kcal,那么由GLA 或EPA 提供的热量应是25-125kcal,即3-14 克的纯GLA 或EPA,口服这么大的剂量胃肠反应难于耐受。临床研究发现,GLA 每日量为700-1500毫克(以9-18 克樱草油形式)对肝、脑、肺、胃、食道癌有效[17,18]。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副作用,但患者服用大量的胶囊制剂确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发展静脉制剂。目前已有GLA 锂盐静脉途径制剂用于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报道。研究表明,锂-GLA 的剂量增加,患者的生存期也增加。当剂量达到上限时,中位生存期可增加4 倍。至今尚无任何化疗或放疗能使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达到这样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正在进行胰腺癌锂-GLA 治疗的Ⅲ期临床实验。GLA 锂盐制剂是不饱和脂肪酸治疗肿瘤的一条有希望的途径[19]。 以脂肪酸为主成分的抗肿瘤药物与有不少已用于临床,如多相脂质体139,鸦胆子油等,它们较确切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已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