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电气中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概述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节能设计和照明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以及照明节能设计作为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和照明节能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建筑使用要求和建筑特点,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电气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目的的设计。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核心是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电力能耗。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系统设计:在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的负荷特点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电气设备的容量和数量。
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线路设计等措施,减少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
2. 电气设备选型:在选择电气设备时,应当考虑设备的能效等级和节能性能,选择能效较高、损耗较低的设备,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3. 智能化控制: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通过定时开关、遥控调节等手段,精确控制建筑电气设备的使用,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减少能源消耗。
4. 节能照明系统设计:在建筑照明系统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照明的舒适性和节能性,选择节能灯具和光源,合理设计照明方案,减少照明能耗。
通过以上措施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能效,并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照明节能设计照明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供照明功能,也能够影响建筑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如何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至关重要。
1. 照明布局设计:合理的照明布局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该结合建筑的朝向和采光条件,设计合理的照明布局方案,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源。
2. 照明设备选型: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应该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如LED灯具、节能灯管等,这些照明产品能够较好地节约用电,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摘要:目前,建筑节能设计的潜力很大,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整个建筑工程领域工作人员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
所谓的建筑节能是一项贯穿于建筑决策、设计、施工、使用整个工作环节的系统工程。
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领域中一项极为关键环节,做好节能设计更是设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对建筑电气设计各环节要点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这些环节的节能设计要点,力求各环节都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电气;节能近年来,电气节能设计已成为整个电气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设计主角的电气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工作中应当精心考虑各项工作要点,认真分析和选择方案,从安全、可靠、经济以及节能的角度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一项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保障建筑设计的节能要求。
一、电气节能设计概述新世纪以来,节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建筑行业得以生存的基石。
由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各行业对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发电机容量以及电网供电能力的不足造成了国内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电力供应不足的现象。
可见,在目前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做好节能设计是多么重要的,这种社会趋势也促使了建筑电气节能地位的日益突出。
由于我国电气节能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通常都将其置放在首要位置,是同建筑节能共存的一个话题。
1、电气节能设计分析电气节能是目前建筑节能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话题,是整个节能工作开展的基石。
基于这种现象,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进行方案比较,从各环节、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而不是随便降低工作水准或者生活标准,更不是以牺牲节能而进行节能的极端做法。
而是在设计中通过选择合理、科学的方案来减少笔不要的能源耗费,从而实现预计的工作标准。
2、电气节能设计的意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目前长期发展的重大方针。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基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以大力开展节能型建筑为手段,以实现电气节能为目的进行工作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中一项不可逆转的趋势。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内容摘要:智能照明系统是建筑电气的先进模式,其具备“能耗低、效率高、易操控”等特点,符合了电气照明系统节能改造的要求。
光源是照明系统组成的关键要素,选用节能光源是实现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发光二极管是建筑电气照明系统比较多见的元器件,采用电子传感技术进行控制连接,在照明使用阶段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试,以此满足不同环境下照明光源的亮度指数。
文章在此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设计Abstract: intelligent building electric lighting system is the advanced mode, it posses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efficiency, easy handling”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n line with the electrical lighting system energy saving transformation requirements. The light source is lighting system composition key element of, choose energy-saving light source is to realize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system design. Led is building electrical lighting system more see components, electronic sensor technology to control connection, in lighting use proper commissioning phase need to, to meet different environment lighting of the brightness index. In this paper to study them.Keywords: architecture; Electrical lighting system; Energy saving; design伴随着建筑电气节能思想的普及推广,设计高性能的节能照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研究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研究摘要: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照明节能设计是目前现代建筑建设使用的重点关注内容。
设计人员应明确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标准,根据建筑物对照明需求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节能设计的方案,合理选用节能设备和装置,采用科学有效的节能技术,不断提高电气与照明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电气能源的消耗、浪费情况,以提高建筑工程在电气和照明方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照明节能设计一、在电气节能设计与照明节能设计的原则(一)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电气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经济适用原则、节约原则、节能降耗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须满足建筑物实际需求的环境,有效确保充足的电气能源和动力供应,以不断提升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避免电力能源的消耗、浪费。
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须选用节能环保的电气设备、节能措施,以减少电气能源的使用量,不断提高电气能源的使用效率,改进和优化电气节能设计方案,对其进行科学合理配置,确保电气能源的科学合理化应用。
(二)照明节能设计的原则照明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照明需求原则、社会效益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减少能源消耗原则。
在进行照明节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须深入建筑物现场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建筑照明的实际要求,满足居民对建筑物照明效果的实际需求。
工作人员应制定科学有效的优化照明节能设计方案,并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有效提高建筑物整体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居民的使用需求,选用更科学合理的照明节能设备,提高照明节能的效果,减少电气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二、在电气节能设计的优化措施(一)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分析进行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深入建筑现场进行全面考察,以全面掌握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正确计算建筑物使用的实际负荷指标参数。
以实际负荷作为基础,选择更科学合理的电气节能设备,明确规划供电距离,合理分布设备位置,提高供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效果、质量,不断提高其有效性、可操作性,实现节能环保、降低电气能源消耗的目的。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分析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各项功能需求,建筑电气照明系统日趋复杂化,给建筑带来较大的能源消耗问题。
在整个建筑系统中,电气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比例较大,要想充分提高节能效果,应不断深入分析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响应国家提倡的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的同时,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策略。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引言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节能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在建筑电气照明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光照环境的舒适度,这对建筑照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在保证照明舒适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筑照明的能耗。
1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概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舒适度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电气照明系统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照明,还是建筑风格的主要组成。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类型丰富多变,可以产生不同的照明效果。
考虑到电气照明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设计人员需要采取科学措施降低能源消耗,缓解能源危机。
电气照明系统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中,必须合理规划照明,提高对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和繁荣。
2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2.1经济性原则增加经济效益是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设计的重要原则。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关要求,节能设计人员应该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以降低电气照明系统的能耗成本,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
在设计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时候,设计人员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既保证经济效益,又考虑节能环保。
不能过度投入资金,以免投资成本过高。
同时应当制订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提高建筑能效。
例如,应当控制传输线路、变压器系统和用电设备直接产生的电力消耗,以尽可能地减小能耗,降低经济成本[1]。
公共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探讨

公共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探讨1.照明系统优化: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源,例如LED灯,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
同时,采用光感应、时钟控制和人员感应等照明控制技术,根据需要合理调节照明强度和使用时间。
此外,在合适的位置布置天窗和透明材料,以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线。
2.利用光伏发电系统:在公共建筑的屋顶或立面安装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
这不仅可以提供部分建筑用电,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向电网注入多余的电能。
3.优化电力消耗设备:选择高效的电力消耗设备,如高效电机、变压器、电源设备等,减少能源的损耗。
对于电梯、空调、水泵等关键设备,应采用智能控制技术,精确控制运行状态,避免能源的浪费。
4.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引入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对电气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根据场景需求自动调节设备运行状态。
通过定时排程、延迟启动和实时监测等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5.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安装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能源的消耗情况,精确分析和统计能源的使用情况,发现能源浪费问题和优化潜力。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能源管理策略,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约。
6.采用高效供配电系统:采用高效的供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减少线路损耗和电能的浪费。
合理选择导线的材料和截面,降低电流的损耗。
利用高效的变压器和配电设备,提高能源的传输效率。
7.安装节能设备:安装节能设备,如电能质量优化装置、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等,提高电力质量和功率因数,减少电能的损耗和浪费。
8.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制定能源管理目标和计划,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包括照明系统优化、光伏发电系统利用、优化电力消耗设备、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高效供配电系统、节能设备安装和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等方面。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于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浅析

能设计 , 一定要 合 理地 选择 照 明方式 , 采 用先 进 的设 计技 术, 研究并 推广新技 术和产 品 , 高效率地 利用 电能 , 最大 限
度 地节约电能 , 建设绿色 生态 工程 。
责任编辑 : 姜洋 1 3 2 0 4 9 3 8 7 2 @q q . c o n r
1 01
短 的时 间内用节 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 回收。 2 建筑 电气照明节能优化设计 的措 施
器, 因为它们本身功耗 小 , 节能量大 。例 如 : 荧光 灯用 电感 镇流器一般 功耗 为荧 光灯 额定 功率的 2 0 %, 高强度气 体放
电灯 的镇流器功耗 为额定 功率 的 1 5 %~ 1 6 % 。而 电子镇流 器与 电感镇流器相 比较 , 节电 1 0 %, 其 本身 功耗也 比电感
达到节能的 目的 。工作 场所选 用一般 照 明即可 , 同一 场所
作。
积耗 电量 , 减少运行和投资费用 。 2 . 3 选择 气体放 电光 源 启动 设备
在 建筑 电气 照明节能设 计时 , 应大量 应用 天然光 和光
纤照 明 , 合理选择照 明线路 和控 制开 关与方 案。尤其 是写
字楼等 , 有许多大玻璃 , 应该 充分利 用天然 光线 , 完全 不需
2 . 1 合 理 地 设 计 照 明方 案 按照建筑照 明设计标 准的要求 , 应讲 究实效 、 避 免片面 追求形式 。进行分 区设 置照 明类 型时 , 采用一 般 照明和 混 合照明 ; 当条 件允许时 , 在 有空调的房间应采用照 明空调 组 合系统 , 并且严格 控制照明用 电指标 ; 在需要有高照度或 有 改善光色要求 的场所 , 宜采 用 2种 以上 光源组 成 的混光 照 明 。室 内顶棚 、 墙面、 地 面宜采 用较浅 颜色 的建 筑材 料 , 便
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节能设计

浅析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节能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照明用电水平也逐年提高,用电量日趋增大,特别是商业楼宇和营业性餐厅,照明负荷有的甚至超过了空调负荷而跃居各种用电之首。
目前,我国照明所消耗的电能约占电力总消耗量的1/6。
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效水平无疑将较大幅度降低照明能耗,有效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鉴于此,本文对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节能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照明;节能设计一、前言目前,我国建筑照明能耗已成为一个国家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照明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 12%—20%。
人们已经认识到照明节电不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而且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家建设部对照明节能设计的要求就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利用电能、太阳能等能源,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照明系统中的能耗损失。
建筑照明量大而面广,故照明节能的潜力很大。
二、建筑照明节能设计的方法1、照明灯具的选用合理选择节能灯具是建筑照明实现节能的重要措施,荧光灯是应用广泛,用量最大的气体放电光源,它具有结构简单、光效高、发光柔和、寿命长、无频闪和无电磁辐射等优良性能,把它应用到建筑物照明中会取得良好的照明和节电效果。
荧光灯的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4-5倍,寿命是白炽灯的7-8倍,是高效节能光源。
荧光灯按其外形又可分为双端和单端荧光灯。
双端荧光灯绝大多数是直管形,根据灯管的直径不同,预热式直管荧光灯有多种类型。
例如单端荧光灯外形众多,如h形、u形、环u、环形、球形、螺旋形等,灯头均在一端。
带有镇流器和标准灯头,并使之为一体的荧光灯称为自镇流荧光灯。
这种灯在不损坏其结构时是不可拆卸的。
自镇流荧光灯集白炽灯和荧光灯的优点,具有光效高、寿命长、显色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它与各种类型的灯具配套,可制成台灯、壁灯、吊灯、装饰灯等,适用于家庭、商店、宾馆等照明。
高强气体放电灯包括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高显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建筑电气中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电气中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文章主要探究了在建筑电气中照明系统中系统的优化设计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电气;照明;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口的日益增多,能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特性要求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就成为建筑电气工作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
2004年,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第 6.1.2 条办公将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设定为强制性执行条文;2007年,又颁布了007jscs-d图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以及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技术规范和图集综合说明中,明确提出电气照明节能优化设计,要在不降低照明场所视觉照明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等基础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方案优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照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光能资源损失。
因此,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已成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重要内容,必须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高度重视。
1建筑照明系统现存主要问题
由于受当时建设技术水平和综合投资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建筑照明系统中大量使用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等气体放电光源,这
些光源在使用中电能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1.1 照明系统运行中功率因数较低
由于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等绝大部分为感性负荷,其在运行过程中会导致供配电系统功率因数降低,通常只有0.5 左右,也就是说这些照明灯具在运行中需要从供配电系统吸收大量的无功电流才能维持正常工作,这样大大增加了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线路损耗,通常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加装无功补偿装置来提供系统功率因素,这样大大增加了照明系统投资成本。
供电线路电能损耗与照明系统中感性负荷功率因数的平方间成正比关系,经一些统计资料计算分析,50kw 照明负荷在进行无功补偿后,大约可以减少的线路损耗高达 70%,也就是说建筑照明系统节能潜力非常大。
1.2 电压波动引起电能损耗和降低灯具使用寿命
荧光灯在运行过程中对供配电系统电压波动敏感性较强,受电源电压变化影响较大。
当电源电压发生±5%波动时,不仅会增加供电线路电能损耗,同时还会降低灯具的光效和使用寿命。
当电源电压由 220v 波动到额定电压±5%(210v/230v),照明系统的电能损耗将升高到额定电压运行工况下的1.07 倍,同时照明灯具的综合使用寿命将降低到额定电压运行时的0.94 倍。
由上市分析可知,采取自动调压性节能灯具,不仅可以达到较高节能潜力,同时还可能提高灯具综合使用寿命。
2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原则
2.1 满足建筑物基本照明功能
建筑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是在满足照明场所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技术指标要求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2.2 考虑系统的实用经济效益
建筑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并不是简单为了降低系统能耗为节能,不能因为要节能而造成成本投资增加,增加系统运行维护费用,而是要通过方案优化设计,让增加的成本投资,能够在近几年或较短时间内用系统所获的节能效果来进行回收。
3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技术要点
3.1 加强照明系统节能宣传
建筑照明系统节能,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筑照明系统节能降耗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即通过行政、经济等技术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开展照明节能工作,增强居民的照明节能意识。
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技术改造工程中,要结合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把建筑照明节能工作同绿色建筑其他节能领域相互结合起来,推动建筑照明系统节能工作高效顺利开展。
3.2 合理确定建筑照明节能优化设计方案
在进行建筑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建筑物功能和照明场所实际特性确定适宜的照度标
准值,不应根据主管意愿随意提高或降低照度水平。
要合理确定照明系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照明方式、控制系统等。
建筑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应在满足建筑物不同场所、不同部位对照明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照明节能优化设计方案。
3.3推广使用高光效节能光源
灯具反射面的反射比越高,这该灯具反射面优化设计越合理,对应其照明光效也会越高。
通过灯具反射面的优化设计,通常可以有效提高灯具效率达10%~50%。
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如果选择开启式照明器具,其光效应在保证在0.75以上。
选择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等灯具效率时,应满足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的第3.3.2条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对于低压钠灯和高压钠灯,虽然其发光率较高,但由于存在色温低、光色偏暖等不足,其显色指数大多只有40~60,同时颜色失真度较大,通常只使用在路灯或广场照明系统中使用;显色指数在60的高显色性钠灯在工程中通常与汞灯相互搭配组成混合灯使用,主要用于工厂及体育馆照明系统,此类灯具主要用于量大面广的照明系统;发光率非常高的金属卤化物灯、三基色荧光灯、以及稀土金属荧光灯,由于其色温范围较广(3200k~4000k),运行中光色选择性较好,显色指数指标也较高(可以达到 80~95),同时颜色失真度较小,特别是金属卤化物灯其在使用过程中对人的皮肤显色性非常好。
荧光灯从 t12
到 t8,再到t5,其结构越来越紧凑,管径越来越小,同时便于使用稀土三基色粉,这样其显色性能得到大大提高(ra 高达 85),光效也可以提高约15%~20%,光衰较小,综合使用寿命较长(高达12000h),另外用汞量也减少了 80%,更加符合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
3.4 改善建筑照明系统控制方式
通过对建筑照明系统控制方式的节能优化改进,根据使用场所不同功能特点和技术要求有区别进行对待,尽可能做到使用方便,且又为节电创造良好条件。
采用格栅荧光灯与空调通风系统向配合时,应优选选用溴化锂制冷直燃机,这样可以用大容量集中式空调机组,可以有效防止大容量冷冻机组频繁起动对荧光灯运行带来影响,防止荧光灯发生光通减少和频闪等问题。
应结合照明系统灯具布置等因素,多采用光控、时控、感应等控制系统相互搭配,适时开断照明灯具。
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明确列出多条有关照明系统优化节能控制的技术条文,如第 7.4.5 条中指出,每个照明开关控制光源数不宜太多;第7.4.6 条中指出,当房间或照明场所内装设有两列或多列照明灯具时,宜采取分组控制方式;第 8.3.7条中指出,在有天然采光条件的照明场所,宜在近窗和远窗部位分别设置开关。
智能化照明是照明控制系统节能优化设计重点,采用智能技术与照明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在大幅度提高照明系统照明质量的基础上,使照明系统照明时间更加准确,有效提
高电能综合利
用效率。
4 结束语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优化照明系统方案、选择高效节能灯具、设计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进行节能优化设计。
按照绿色建筑节能标准进行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为用户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照明环境,有效提高用户生活休闲质量水平。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中的能源高效利用,在节约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照明质量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方案,最低限度地降低照明系统对环境的影响,进而构筑生态环保、可持续稳定的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