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原理与应用 第二版王廷才 课后习题解答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当漏极接电源正极,源极接电源负极,栅源之间电压为 零或为负时,P型区和N - 型漂移区之间的PN结反向,漏 源之间无电流流过。 如果在栅极和源极加正向电压UGS,不 会有栅流。但栅极的正电压所形成电场的感应作用却会将其 下面P型区中的少数载流子电子吸引到栅极下面的P型区表 面。当UGS大于某一电压值UT时,栅极下面P型区表面的电 子浓度将超过空穴浓度,使P型半导体反型成N型半导体, 沟通了漏极和源极,形成漏极电流ID。电压UT称为开启电压, UGS超过UT越多,导电能力越强。漏极电流ID越大。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2章
2.4.4
GTR的驱动电路
抗饱和恒流驱动电路
图2-16
抗饱和恒流驱动电路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2章
2.4.5 GTR的缓冲电路
缓冲电路也称为吸收电路,它是指在 GTR电极上附加的电路,通常由电阻、电 容、电感及二极管组成,如图2-17所示为 缓冲电路之一。
图2-17 GTR的缓冲电路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2章
2.5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
2.5.1 功率场效应管的结构
a) 图2-18 P-MOSFET的结构与符号 a) P-MOSFET的结构 b) P-MOSFET符号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2章
b)
2.5.2 P-MOSFET的工作原理
1) 传输特性 2) 输出特性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2章
2.6.3 IGBT的主要参数
1)集电极-发射极额定电压UCES 2)栅极-发射极额定电压UGES 3)额定集电极电流IC, 4)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UEC(sat) 5)开关频率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2章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期末试卷及答案(2套)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试卷(A 卷)适用班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频率控制是变频器的基本控制功能,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方法有 、 、和 。
2. 变频器的分类,按变换环节可分为 和 ,按用途可分为 和。
3.有些设备需要转速分段运行,而且每段转速的上升、下降时间也不同,为了适应这种控制要求,变频器具有 功能和多种 时间设置功能。
4. 变频器是通过 的通断作用将 变换为 均可调的一种电能控制装置。
5. 变频器的组成可分为 和 。
6. 变频调速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动机的磁通恒定,必须保证 。
7. 变频器的制动单元一般连接在 和 之间。
8. 变频器的主电路由 、滤波与制动电路和 所组成。
9.变频调速时,基频以下调速属于 ,基频以上属于 。
10. 变频器的PID 功能中,P 指 ,I 指 ,D 指 。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1分)1.为了提高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精度,变频器具有( )功能。
A 转矩补偿B 转差补偿C 频率增益D 段速控制 2. 风机类负载属于( )负载。
A 恒功率B 二次方律C 恒转矩D 直线律3.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必须从60Hz 改变到30Hz ,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必须从400V 改变到约( )V 。
A 400 B 100 C 200 D 2504.电动机与变频器之间距离远时,电机运行不正常,需采取( )措施解决。
A 增加传输导线长度 B 减少传输导线长度 C 增加传输导线截面积 D 减少传输导线截面积5.变频器调速系统的调试,大体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先空载、继轻载、后重载B 先重载、继轻载、后空载C 先重载、继空载、后轻载D 先轻载、继重载、后空载6.采用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电动机进行变频调速,可以不用热继电器,因为变频器的热保护功能可以起到( )保护作用。
A 过热 B 过载 C 过压 D 欠压7.下面那种原因可能引起欠压跳闸( )。
A 电源电压过高B 雷电干扰C 同一电网有大电机起动D 没有配置制动单元8.变频器在工频下运行,一般采用( )进行过载保护。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第二版王廷才课后习题解答

变频器原理及应⽤第⼆版王廷才课后习题解答变频器原理及应⽤习题解析第1章概述1.什么叫变频器?变频调速有哪些应⽤?答:变频器是将固定电压、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变换为可调电压、可调频率的交流电的装置。
变频调速的应⽤主要有:①在节能⽅⾯的应⽤。
例如风机、泵类负载采⽤变频调速后,节电率可以达到20%~60%;②在提⾼⼯艺⽔平和产品质量⽅⾯的应⽤。
例如变频调速应⽤于传送、起重、挤压和机床等各种机械设备控制领域;③在⾃动化系统中的应⽤。
例如,化纤⼯业中的卷绕、拉伸、计量、导丝;玻璃⼯业中的平板玻璃退⽕炉、玻璃窑搅拌、拉边机、制瓶机;电弧炉⾃动加料、配料系统以及电梯的智能控制等。
2.为什么说电⼒电⼦器件是变频器技术发展的基础?答:变频器的主电路不论是交-直-交变频或是交-交变频形式,都是采⽤电⼒电⼦器件作为开关器件。
因此,电⼒电⼦器件是变频器发展的基础。
3.为什么计算机技术和⾃动控制理论是变频器发展的⽀柱?答:计算机技术使变频器的功能也从单⼀的变频调速功能发展为包含算术、逻辑运算及智能控制的综合功能;⾃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使变频器在改善压频⽐控制性能的同时,推出了能实现⽮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模糊控制和⾃适应控制等多种模式。
现代的变频器已经内置有参数辨识系统、PID调节器、PLC控制器和通讯单元等,根据需要可实现拖动不同负载、宽调速和伺服控制等多种应⽤。
4.变频调速发展的趋势如何?答:①智能化;②专门化;③⼀体化;④环保化.5.按⼯作原理变频器分为哪些类型?按⽤途变频器分为哪些类型?答:按⼯作原理变频器分为:交-交变频器和交-直-交变频器两⼤类。
按⽤途变频器分为:①通⽤变频器;②专⽤变频器。
6.交-交变频器与交-直-交变频器在主电路的结构和原理有何区别?答:交-交变频器的主电路只有⼀个变换环节,即把恒压恒频(CVCF)的交流电源转换为变压变频(VVVF)电源;⽽交-直-交变频器的主电路是先将⼯频交流电通过整流器变成直流电,再经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成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第3版教学课件ppt作者王廷才主编习题详解第5章习题5解答

第5章习题5解答1. 高(中)压变频器通常指电压等级为多少的变频器?答:高(中)压变频器通常指电压等级在1kV以上的大容量变频器。
2. 高(中)压交-交方式的变频器多用在什么场合?该方式的变频器有什么优缺点?答:交-交变频的高(中)压变频器一般容量都在数千kW以上,多用在冶金、钢铁企业。
交-交变频器过载能力强、效率高、输出波形好,但输出频率低,且需要无功补偿和滤波装置,使其造价高,限制了它的应用。
3. 高(中)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画出其结构图。
答:⑴直接高-高型(也有的称为直接中-中型)如下图所示。
直接高-高型变频调速系统⑵高-中型变频调速系统的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高-中型变频调速系统⑶高-低-高型变频调速系统的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高-低-高型变频调速系统4. 简述高(中)压变频器的应用及重要意义。
答:在冶金、钢铁、石油、化工、水处理等工矿企业中,大容量的电动机基本上都是中压和高压电动机。
这类企业的风机、泵类、压缩机及各种其他大型机械的拖动电动机消耗的能源占电机总能耗的70%以上,而且绝大部分都有调速的要求,采用高(中)压变频器调速,达到节能、高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5. 高(中)压变频器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哪些方面?答:(1) 可靠性要求高;(2) 对电网的电压波动容忍度大;(3) 降低谐波对电网的影响;(4) 改善功率因数;(5) 抑制输出谐波成分;(6) 抑制共模电压和d u/d t的影响。
6. 说明图5-7所示并联多重化PWM电压型变频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图5-7所示为并联多重化PWM电压型变频器电路图。
采用二极管构成二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按12脉波组态,输出为二重式,每组由六个IGBT构成一个桥式逆变单元。
输出滤波器用来去除PWM的调制波中的高频成分并减少d u/d t、d i/d t的影响,由于频率高,滤波器的体积很小。
变频器的驱动(逆变)单元设计成模块化独立单元的形式,直流母线(DC-BUS)上可任意连接1~6个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可驱动同一个电机,也可以驱动不同的电机(驱动同一个电机的逆变单元一般不超过2个)。
变频技术与应用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变频技术与应用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变频器的主电路中,整流电路的作用是()A. 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B. 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C. 滤波D. 限流答案:B解析: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
2. 变频器的控制电路中,用于产生SPWM 信号的是()A. 运算电路B. 检测电路C. 驱动电路D. 控制电源答案:A解析:运算电路用于产生SPWM 信号。
3. 以下哪种不是变频器的调速方式()A. 变极调速B. 矢量控制调速C. V/f 控制调速D. 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答案:A解析:变极调速不是变频器的调速方式。
4. 变频器的基本频率是指()A. 输出频率的上限B. 输出频率的下限C. 50HzD. 电动机额定频率答案:D解析:基本频率通常指电动机的额定频率。
5. 变频器的加速时间是指()A. 从0Hz 加速到最大频率所需的时间B. 从0Hz 加速到给定频率所需的时间C. 从给定频率加速到最大频率所需的时间D. 从最大频率减速到0Hz 所需的时间答案:B解析:加速时间是从0Hz 加速到给定频率所需的时间。
6. 变频器的减速时间是指()A. 从给定频率减速到0Hz 所需的时间B. 从最大频率减速到给定频率所需的时间C. 从给定频率减速到最大频率所需的时间D. 从0Hz 加速到给定频率所需的时间答案:A解析:减速时间是从给定频率减速到0Hz 所需的时间。
7. 变频器的过载能力通常为()A. 120%,1minB. 150%,1minC. 180%,1minD. 200%,1min答案:B解析:变频器的过载能力通常为150%,1min。
8. 在变频器的功能参数中,用于设定电动机运行频率的是()A. 基本频率B. 上限频率C. 下限频率D. 给定频率答案:D解析:给定频率用于设定电动机的运行频率。
9. 变频器的U/f 控制方式是指()A. 电压与频率成比例控制B. 电压不变,频率变化C. 频率不变,电压变化D. 电压和频率独立控制答案:A解析:U/f 控制方式即电压与频率成比例控制。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3版习题及答案王廷才第9、10章

第9章习题9解答1 .变频器储存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①必须放置于无尘垢、干燥的位置。
②储存位置的环境温度必须在-20C〜+65C范围内。
③储存位置的相对湿度必须在0%〜95%范围内,且无结露。
④避免储存于含有腐蚀性气体、液体的环境中。
⑤最好适当包装存放在架子或台面上。
⑥长时间存放会导致电解电容的劣化,必须保证在6个月之内通一次电,通电时间至少5小时,输入电压必须用调压器缓缓升高至额定值。
2 .变频器的安装场须满足什么条件?答:变频器装设的电气室应湿气少、无水浸入;无爆炸性、可燃性或腐蚀性气体和液体,粉尘少;装置容易搬入安装;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维修检查;备有通风口或换气装置以排出变频器产生的热量;与易受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和无线电干扰影响的装置分离。
若安装在室外,必须单独按照户外配电装置设置。
3 .变频器安装时周围的空间最少为多少?答:变频器在运行中会发热,为了保证散热良好,必须将变频器安装在垂直方向,切勿倒装、倾斜安装或水平安装。
其上下左右与相邻的物品和挡板(墙)必须保持足够的空间,左右5cm以上,上下15Cm以上。
4 .变频器传动笼型电动机,电动机铭牌数据为,额定电压220V、功率IIkW,4极、额定电流22.5A,电缆铺设距离50m,线路电压损失允许在额定电压2%以内,试选择所用电缆的截面大小?解:(1)求额定电压下的容许电压降。
容许电压降:Z∖U=220VX2%=4.4V(2)求容许压降以内的电线电阻值。
电线电阻&=[(KXX)×4.4)∕√3×50×2())]Ω/km=2.54Ω/km(3)根据计算出的电阻选用导线。
由计算出的&值,从厂家提供的相关表格中选用电缆,如表I(M列出的常用电缆选用表,从中看到,应选电缆电阻2.54Q∕km以下的电缆,截面积为9mm205 .变频器系统的主回路电缆与控制回路电缆安装时有什么要求?答:选择主回路电缆时,须考虑电流容量、短路保护、电缆压降等因素。
(完整版)变频器课后习题

1.什么叫变频器?变频调速有哪些应用?答:变频器是将固定电压、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变换为可调电压、可调频率的交流电的装置。
变频调速的应用主要有:①在节能方面的应用。
例如风机、泵类负载采用变频调速后,节电率可以达到20%~60%;②在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应用。
例如变频调速应用于传送、起重、挤压和机床等各种机械设备控制领域;③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例如,化纤工业中的卷绕、拉伸、计量、导丝;玻璃工业中的平板玻璃退火炉、玻璃窑搅拌、拉边机、制瓶机;电弧炉自动加料、配料系统以及电梯的智能控制等。
1.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机理论是什么?答:异步电动机转速n=60f1(1—s)/p电源频率为f1,由上试可见,调节电源频率f1,可使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得到大范围的调节。
1.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什么?关断条件是什么?答:晶闸管的导通条件:在晶闸管的阳极A和阴极K间加正向电压,同时在它的门极G和阴极K间也加正向电压。
要使导通的晶闸管的关断,必须将阳极电流IA降低到维持电流IH以下,上述正反馈无法维持,管子自然关断。
维持电流IH是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
2.说明GTO的开通和关断原理。
与普通晶闸管相比较有何不同?答:GTO开通过程与普通晶闸管相似,在GTO阳极A和阴极K间加正向电压,同时在它的门极G和阴极K间也加正向电压。
关断过程是通过在GTO控制极施加关断脉冲(门极G和阴极K间也加负向电压)实现的。
3.GTO有哪些主要参数?其中哪些参数与普通晶闸管相同?哪些不同?答:GTO的多数参数与普通晶闸管相同,意义不同的参数有:(1)最大可关断阳极电流ITGQM(2)关断增益Goff4.GTO为什么要设置缓冲电路?说明缓冲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GTO关断时,抑制阳极电流下降过程中所产生的尖峰阳极电压Up,以降低关断损耗,防止结温升高;抑制阳极电压UAk的上升率du/dt,以免关断失败;GTO开通时,缓冲电容通过电阻向GTO放电,有助于所有GTO元达到擎住电流值。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第3版)》—电子教案

教学内容1.2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知识目标:1. 掌握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
2.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技能目标:熟悉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
教学内容1.2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1.2.1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工作原理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的表达式为)1(60)1(1spfsnn-=-=改变f1 、p和s都可以调速。
11.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如图1-5所示。
图1-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教学内容1.起动转矩T st度2.额定转矩T N 3.最大转矩T M1.2.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在生产中,除了小容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能直接起动外,一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起动,比如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串电阻或电抗器降压起动、Y-Δ降压起动等。
在变频调速拖动系统中,变频器用降低频率f1从而也降低了U1的方法来起动电动机。
如图1-6所示为低频起动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电动机以很低的频率起动,随着频率的上升,转速上升,直至达到电动机的工作频率后,电动机稳速运行。
在此过程中,转速差Δn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起动电流也将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动态转矩ΔT很小,起动过程很平稳。
图1-6 低频起动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1.2.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电动机的制动状态是指电磁转矩T与转速n方向相反的状态。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式有直流制动、回馈制动和反接制动等。
教学内容1.直流制动电动机制动时,切断电动机的三相电源,在定子绕组中通入直流电,产生一恒定磁场,如图1-7a所示。
由于转子在机械惯性作用下仍按原方向旋转.它切割恒定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用左手定则可判断感应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从而可判断电磁转矩方向与转子转速方向相反,为制动转矩。
如图1-7b所示。
a) 直流制动的原理b)直流制动的机械特性曲线图1-7 直流制动的原理与机械特性2.回馈制动由于某些原因,当n>n1时,转子切割旋转磁场的方向和电动运行状态n<n1正好相反,转子中感应电动势和电流的方向也相反,电磁转矩T也就和n反向,为制动转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习题解析第1章概述1.什么叫变频器?变频调速有哪些应用?答:变频器是将固定电压、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变换为可调电压、可调频率的交流电的装置。
变频调速的应用主要有:①在节能方面的应用。
例如风机、泵类负载采用变频调速后,节电率可以达到20%~60%;②在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应用。
例如变频调速应用于传送、起重、挤压和机床等各种机械设备控制领域;③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例如,化纤工业中的卷绕、拉伸、计量、导丝;玻璃工业中的平板玻璃退火炉、玻璃窑搅拌、拉边机、制瓶机;电弧炉自动加料、配料系统以及电梯的智能控制等。
2.为什么说电力电子器件是变频器技术发展的基础?答:变频器的主电路不论是交-直-交变频或是交-交变频形式,都是采用电力电子器件作为开关器件。
因此,电力电子器件是变频器发展的基础。
3.为什么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是变频器发展的支柱?答:计算机技术使变频器的功能也从单一的变频调速功能发展为包含算术、逻辑运算及智能控制的综合功能;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使变频器在改善压频比控制性能的同时,推出了能实现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多种模式。
现代的变频器已经内置有参数辨识系统、PID调节器、PLC控制器和通讯单元等,根据需要可实现拖动不同负载、宽调速和伺服控制等多种应用。
4.变频调速发展的趋势如何?答:①智能化;②专门化;③一体化;④环保化.5.按工作原理变频器分为哪些类型?按用途变频器分为哪些类型?答:按工作原理变频器分为:交-交变频器和交-直-交变频器两大类。
按用途变频器分为:①通用变频器;②专用变频器。
6.交-交变频器与交-直-交变频器在主电路的结构和原理有何区别?答:交-交变频器的主电路只有一个变换环节,即把恒压恒频(CVCF)的交流电源转换为变压变频(VVVF)电源;而交-直-交变频器的主电路是先将工频交流电通过整流器变成直流电,再经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成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
7.按控制方式变频器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按控制方式变频器分为:①V/f控型变频器;②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③矢量控制变频器;④直接转矩控制变频器。
第2章变频器常用电力电子器件1.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什么?关断条件是什么?答:晶闸管的导通条件:在晶闸管的阳极A和阴极K间加正向电压,同时在它的门极G和阴极K间也加正向电压。
要使导通的晶闸管的关断,必须将阳极电流I A降低到维持电流I H以下,上述正反馈无法维持,管子自然关断。
维持电流I H是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
2. 说明GTO的开通和关断原理。
与普通晶闸管相比较有何不同?答:GTO开通过程与普通晶闸管相似,在GTO阳极A和阴极K间加正向电压,同时在它的门极G和阴极K间也加正向电压。
关断过程是通过在GTO控制极施加关断脉冲(门极G和阴极K间也加负向电压)实现的。
3. GTO有哪些主要参数?其中哪些参数与普通晶闸管相同?哪些不同?答:GTO的多数参数与普通晶闸管相同,意义不同的参数有:(1)最大可关断阳极电流ITGQM (2)关断增益G off4. GTO为什么要设置缓冲电路?说明缓冲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GTO关断时,抑制阳极电流下降过程中所产生的尖峰阳极电压Up,以降低关断损耗,防止结温升高;抑制阳极电压UAk的上升率du /dt,以免关断失败;GTO开通时,缓冲电容通过电阻向GTO放电,有助于所有GTO元达到擎住电流值。
因此,缓冲电路不仅对GTO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对于GTO的可靠开通和关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图2-13为例说明缓冲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中R、L为负载,VD为续流二极管,L A是GTO导通瞬间限制di/dt的电感。
R s C s和VD s组成了缓冲电路。
GTO的阳极电路串联一定数值的电感LA来限制di/dt,当门极控制关断时抑制阳极电流I的下降,di/dt 在电感LA上感应的电压尖峰Up通过VD A和RA加以A限制。
当GTO开通瞬间,电容C s要通过阻尼电阻R s向GTO放电,若R s小,则C s放电电流峰值很高,可能超出GTO的承受能力。
为此,增加了二极管VD s,在GTO关断时,用VDs的通态内阻及GTO关断过程中的内阻来阻尼L A和C s谐振。
R s则用于GTO开通时,限制C s放电电流峰值,并于GTO关断末期VDs反向恢复阻断时阻尼L A和C s谐振。
5. GTR的应用特点和选择方法是什么?答:GTR的热容量小,过载能力低,过载或短路产生的功耗可能在若干徽秒的时间内使结温超过最大允许值而导致器件损坏。
为此GTR 的驱动电路既要及时准确地测得故障状态,又要快速自动实现保护,在故障状态下迅速地自动切除基极驱动信号,避免GTR损坏。
保护类型包括抗饱和、退抗饱和、过流、过压、过热及脉宽限制等多方面。
此外,驱动电路还得具有能在主电路故障后自动切断与主电路联系的自保护能力。
6. P-MOSFET的应用特点和选择方法是什么?答:P-MOSFET的栅极是绝缘的,属于电压控制器件,因而输入阻抗高,驱动功率小,电路简单。
为了正确的控制P-MOSFET的开通和关断,对栅极驱动电路提出如下要求:1)触发脉冲的前后沿要陡峭,触发脉冲的电压幅值要高于器件的开启电压,以保证P-MOSFET的可靠触发导通。
2)开通时以低电阻对栅极电容充电,关断时为栅极电容提供低电阻放电回路,减小栅极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提高P-MOSFET的开关速度。
3)P-MOSFET开关时所需的驱动电流为栅极电容的充放电流。
P-MOSFET的极间电容越大,所需的驱动电流也越大。
为了使开关波形具有足够的上升和下降陡度,驱动电流要具有较大的数值。
7. 说明IGBT的结构组成特点。
答:IGBT是一种新型复合器件。
输入部分为MOSFET,输出部分为GTR,它综合了MOSFET和GTR的优点,具有输入阻抗高、工作速度快、通态电压低、阻断电压高、承受电流大的优点。
8.IGBT的应用特点和选择方法是什么?答:IGBT的开通和关断是由栅极电压来控制的。
栅极施以正电压时,MOSFET内形成沟道,从而使IGBT导通。
在栅极上施以负电压时,MOSFET内的沟道消失,IGBT即为关断。
选用IGBT的参数时应注意:1)集电极-发射极额定电压U CES。
2)栅极-发射极额定电压U GES,使用中不能超过该值。
3)额定集电极电流I C :该参数给出了IGBT在导通时能流过管子的持续最大电流。
4)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U EC(sat):此参数给出IGBT在正常饱和导通时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
5)开关频率。
9. IGCT的特点是什么?答:(1)缓冲层提高了器件的效率,降低了通态压降和开关损耗。
同时,采用缓冲层还使单片GCT与二极管的组合成为可能。
(2)透明阳极采用透明阳极来代替阳极短路,可使GCT的触发电流比传统无缓冲层的GTO降低一个数量级。
(3)逆导技术逆导GCT与二极管隔离区中因为有PNP结构,其中总有一个PN结反偏,从而阻断了GCT与二极管阳极间的电流流通。
(4)门极驱动技术10. 智能功率模块IPM的应用特点有哪些?答:IPM 内含驱动电路,可以按最佳的IGBT驱动条件进行设定;IPM内含过流(OC)保护、短路(SC)保护,使检测功耗小、灵敏、准确;IPM内含欠电压(UV)保护,当控制电源电压小于规定值时进行保护;IPM内含过热(OH)保护,可以防止IGBT和续流二极管过热,在IGBT内部的绝缘基板上设有温度检测元件,结温过高时即输出报警(ALM)信号,该信号送给变频器的单片机,使系统显示故障信息并停止工作。
IPM还内含制动电路,用户如有制动要求可另购选件,在外电路规定端子上接制动电阻,即可实现制动。
第3章交-直-交变频技术1.交-直-交变频器的主电路包括哪些组成部分?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交-直-交变频器主电路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整流电路、中间电路和逆变电路。
整流电路的功能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中间电路具有滤波电路或制动作用;逆变电路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2.不可控整流电路和可控整流电路的组成和原理有什么区别?答:不可控整流电路整流元件为二极管,不可控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不可调节;可控整流电路的整流元件为晶闸管,利用晶闸管的可控导电性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大小可以调节。
3.中间电路有哪几种形式?说明各形式的功能。
答:中间电路有滤波电路和制动电路两种形式。
滤波电路是利用电容或电感的储能特性,将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或电流减少谐波分量趋于稳定;而制动电路一般由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组成,可将电动机的再生能量返送电网或消耗掉,并产生制动作用,使电动机快速停车。
4.对电压型逆变器和电流型逆变器的特点进行比较。
答:电压型逆变器是将整流电路产生的直流电压,通过电容进行滤波后供给逆变电路。
由于采用大电容滤波,故输出电压波形比较平直,在理想情况下可以看成一个内阻为零的电压源,逆变电路输出的电压为矩形波或阶梯波。
电流型逆变器是将整流输出的直流电压采用大电感滤波,因此,直流电流波形比较平直,因而电源内阻很大,对负载来说基本上是一个电流源,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流是矩形波。
5.说明制动单元电路的原理。
答:制动电路一般接于整流器和逆变器的P、N之间,图中的制动单元包括晶体管V B、二极管VD B和制动电阻R B。
如果回馈能量较大或要求强制动,还可以选用接于P、R两点上的外接制动电阻R EB。
当电动机制动时,能量经逆变器回馈到直流侧,使直流侧滤波电容上的电压升高,当该值超过设定值时,即自动给V B施加基极信号,使之导通,将R B(R EB)与电容器并联,则存储于电容中的再生能量经R B(R EB)消耗掉。
6.说明图3-15所示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全桥逆变器可看作两个半桥逆变电路的组合。
电路原理如图3-15a所示。
直流电压U d接有大电容C,使电源电压稳定。
电路中的四个桥臂,桥臂1、4和桥臂2、3组成两对,工作时,设t2时刻之前V1、V4导通,负载上的电压极性为左正右负,负载电流i o由左向右。
t2时刻给V1、V4关断信号,给V2、V3导通信号,则V1、V4关断,但感性负载中的电流i o方向不能突变,于是VD2、VD3导通续流,负载两端电压的极性为右正左负。
当t3时刻i o降至零时,VD2、VD3截止,V2、V3导通,i o开始反向。
同样在t4时刻给V2、V3关断信号,给V1、V4导通信号后,V2、V3关断,i o方向不能突变,由VD1、VD4导通续流。
t5时刻i o降至零时,VD1、VD4截止,V1、V4导通,i o反向,如此反复循环,两对交替各导通180°。
其输出电压u O和负载电流i O见图3-15b 所示。
a) 全桥逆变器b) 工作波形图3-15 全桥逆变器及工作波形7.SPWM控制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变频器多采用SPWM控制?答:SPWM控制技术就是对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所需要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