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发展史

电动汽车发展史

电动汽车发展史
电动汽车是以电能作为动力来驱动汽车行驶的汽车。

由于它具有绿色、环保、经济等诸多优点,受到更多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计划用电动汽车取代传统汽车,在汽车行业发挥重要的作用。

电动汽车起源于1769年,当时的英国发明家尼古拉斯·丘奇建造了一辆能够用电能驱动的“移动设备”。

1832年,美国发明家罗伯特·特斯拉完成了特斯拉式DC电机,使用电机和齿轮箱驱动汽车,其原理可追溯多年。

随着节能环保的发展,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技术,并着手实施大规模发展项目。

许多著名的汽车公司如日本三菱、福特和法拉利等也纷纷参与了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今天,电动汽车正处于大发展的阶段,它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省钱,而且还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开行,更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

电动汽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范围内认识到电动汽车的重要性,电动汽车的发展将会是一种持续的热潮,预计未来几年电动汽车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它将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历程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历程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历程电动汽车电机作用: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汽车电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

发展历程简图:1.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直流电机有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定子上有磁极(绕组式或永磁式),转子有绕组,通电后,转子上 形成磁场(磁极),定子和转子的磁极之间有一个夹角,在定转子磁场(N 极和S 极之间)的相互吸引下,使电机旋转。

改变电刷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定转子磁极夹角(假设以定子的磁极为夹角起始边,转子的磁极为另一边,由转子的磁极指向定子的磁极的方向就是电机的旋转方向)的方向,从而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

优点:起步加速牵引力大,控制系统较简单。

缺点:成本高、体积大、质量大、有机械换向器,需保养,不适合高速运转。

2.异步电机:工作原理(三相):当异步电动机接入三相交流电后,定子绕组中将产生三相对称电流,气隙中将建立一个旋转磁场,这个旋转磁场将在转子中感应出相应的电流,该电流与气隙中的旋转磁场相互作用给产生电磁转矩,从而带动电机运转。

(简单的说就是电磁切割磁力线产生转矩)优点: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成本低廉、运行可靠,低转矩脉动,低噪声,不需要位置传感器,转速极限高。

缺点:驱动电路复杂,成本高;相对永磁电机而言,异步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偏低。

3.永磁电机:工作原理:三相逆变器给电机的三相绕组供电,三相对称电流合成的旋转磁场与转子永久磁钢所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拖动转子同步旋转,通过位置传感器实时读取转子磁钢位置,变换成电信号控制逆变器功率器件开关,调节电流频率和相位,使定子和转子磁势保持不乱的位置关系,才能产生恒定的转矩,定子绕组中的电流大小是由负载决定的。

定子绕组中三相电流的频率和相位随转子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使三相电流合成一个与转子同步的旋转磁场,通过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逆变电路的开关变化实现三相电流的换相,代替了机械换向器。

优点:损耗少,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

车载电动驱动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车载电动驱动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车载电动驱动技术的发展与前景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能源危机的关注,电动车辆(EV)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车载电动驱动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车载电动驱动技术的发展历程、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车载电动驱动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载电动驱动技术起源于19世纪,当时电力被认为是替代汽油的一个潜在选择。

然而,在早期阶段由于电池技术的不成熟且昂贵,电动驱动技术并没有受到广泛采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池技术不断改进,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让电动驱动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车载电动驱动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电动车辆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不仅在消费者市场中,而且在公共交通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汽车制造商也在不断研发和改进电动驱动技术,以提高效能、延长续航里程,并减少电池充电时间,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车载电动驱动技术的挑战然而,车载电动驱动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电池技术仍然是电动车辆的短板。

虽然锂离子电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其容量和充电时间仍然限制了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和使用时间。

此外,电池的成本目前仍然较高,这也限制了电动车辆的普及程度。

其次,充电设施的不足也是电动车辆发展的一个瓶颈。

虽然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商业区已经开始建设充电桩,但与传统加油站相比还是明显不足。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农村地区,缺乏充电基础设施成为限制电动车辆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此外,汽车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是电动车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电动车辆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等方面与传统燃油车辆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另外,充电时间相对加油时间较长,这也限制了电动车辆的充电便捷性。

三、车载电动驱动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尽管面临一些挑战,车载电动驱动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电池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

与传统内燃机驱动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有着更优秀的环保性能,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种手段。

随着政府各种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也在逐年增加。

而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驱动电机技术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技术发展历程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一直备受关注,但由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技术一直较为落后,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而在长期的发展中,驱动电机技术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1. 直流电机阶段最早的电动汽车使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这种电机通常是由可逆的电池组提供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效率。

但是,直流电机需要使用大型的电容器存储电能,使得电机效率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2. 交流电机阶段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现代的电动汽车大多采用交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这种电机相对于直流电机来说,功率密度更高,效率更高,也更加具有抗干扰技术。

但是,交流电机的控制技术相对而言更加复杂,电机的可靠性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制约。

3. 磁共振电机阶段磁共振电机是电动汽车领域的新一代驱动电机技术。

这种电机基于磁共振理论,能够实现高效、高功率且低噪音的驱动效果。

磁共振电机的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具有当世所有电机中最高的功率密度,支持从几马力到几百马力的所有级别的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的研究现状1. 驱动电机的设计研究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由多种关键部件组成,如电机、电控器、变速器等。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中,为保证驱动电机的实际性能与设计同步,需要开展一系列研究设计工作。

此外,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还是一个系统集成的过程,需要各项技术协同工作,特别需要加强底盘、悬挂、转向等配套技术工作的研究。

2. 驱动电机的控制研究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控制系统是整个汽车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

目前,通过动态系统模型的分析和仿真,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和改进控制算法、提高控制精度,可以改善电动汽车动态性能和经济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车用驱动电机技术及发展趋势

车用驱动电机技术及发展趋势

车用驱动电机技术及发展趋势1. 引言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你想想,没多少年之前,大家还在讨论着油价和加油站,而现在,电动车却逐渐成为街头巷尾的“新宠”。

这其中,车用驱动电机作为电动车的“心脏”,可谓是功不可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项技术的点点滴滴,顺便展望一下未来的那些“新花样”。

2. 驱动电机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车用驱动电机?说到驱动电机,简单来说,它就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魔法师”。

想象一下,你踩下油门,电机就像听到号令的战士,迅速响应,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

电机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在赛道上狂飙,或者在城市里悠闲地溜达。

2.2 驱动电机的工作原理其实,驱动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它主要是依靠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量来运转。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对“跳舞的朋友”,他们在舞池中转圈,配合得天衣无缝。

随着电流的变化,电机转速和扭矩也会随之变化。

就像开车的时候,你要是想快点,就得踩油门;要是想慢下来,那就得轻轻松开。

简单吧?3. 车用驱动电机的发展历程3.1 从无到有,逐步演变回顾历史,早在19世纪末,电动汽车就已经开始萌芽。

那时候的驱动电机可是个稚嫩的小孩,功能单一,效率也不高。

到了20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机技术开始突飞猛进,渐渐成了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像一颗种子,慢慢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3.2 现如今的高科技如今的驱动电机,早已不是过去那种“扭扭捏捏”的角色。

现在的电机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简直是汽车界的“超模”!尤其是永磁电机,因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车中。

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正是凭借高性能的驱动电机,搅动了整个汽车市场的风云。

4. 未来的趋势4.1 智能化与电气化未来的车用驱动电机,将会更加智能化。

想象一下,电机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自动调整工作模式,简直是个“聪明的助手”。

这样一来,驾驶体验将更加平顺,省电又省心。

电动汽车电机的发展经历及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电机的发展经历及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电机的发展经历及发展趋势【大比特导读】电动汽车电机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电动汽车电机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电动汽车电机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汽车电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

摘要:电动汽车电机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电动汽车电机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电动汽车电机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汽车电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

关键字:电动汽车电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动汽车电机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电动汽车电机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电动汽车电机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汽车电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

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但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由于比能量较低,充电速度较慢,寿命较短,逐渐被其他蓄电池所取代。

发展经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通过改变永磁直流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的位置,就可以得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需注意到是“直流”这个术语会引起误解,因为它并不是指直流电机,实际上它采用交流方波供电,所以也称为永磁无刷方波电机。

它最大的优点是无刷,消除了电刷带来的许多问题。

而且方波电流方波磁场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更大的转矩。

永磁无刷同步电机用永磁材料代替传统同步电机的励磁绕组,就能去掉传统的电刷、滑环和励磁绕组的铜损,由于采用正弦交流电及无刷结构,又叫永磁无刷交流电机。

其优点是高能量密度和高效率,其恒功率区域有更宽的转速范围,并可以以矢量控制方法来满足电动汽车的高性能要求。

电动汽车用电机的技术发展概况

电动汽车用电机的技术发展概况

电动汽车用电机的技术发展概况电动汽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动汽车的电动技术。

电动汽车的主要技术之一就是电动机技术。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电动机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阶段:直流电机时代第二阶段:永磁同步电机的兴起随着永磁材料的应用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永磁同步电机逐渐取代了直流电机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优点。

同时,它还具有高转矩、高转速和宽工作范围等特性,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

第三阶段: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技术的出现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新型的电机技术,主要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

与永磁同步电机相比,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小的体积和重量,以及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还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频率和幅值来实现转矩和速度的精确控制。

第四阶段:电机驱动系统的智能化发展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机驱动系统也逐渐实现了智能化。

智能化的电机驱动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提高效率和性能。

智能化的电机驱动系统还可以通过与车辆其他系统的信息交互,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优化的能量管理。

第五阶段:电机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电机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

新一代电机技术包括多级电机技术、无刷直驱电机技术、稀土永磁同步电机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动力和驱动性能。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电动机技术经历了从直流电机时代到永磁同步电机及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演进,目前正向智能化和创新性方向发展。

电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将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汽车驱动电机发展历程

汽车驱动电机发展历程

汽车驱动电机发展历程
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以下是关于汽车驱动电机发展历程的描述:
早期的汽车驱动电机是由直流电动机组成的。

这些直流电动机是通过电池供电的,用来驱动汽车的轮胎。

然而,直流电动机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大量的电池和充电时间长。

在20世纪初,交流电动机开始在汽车上使用。

交流电动机的
优势在于它们可以使用交流电源,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直接从城市电网中获取电力。

此外,交流电动机的构造更为简单,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到了20世纪中叶,永磁电机成为了汽车驱动电机的主流技术。

永磁电机利用永磁材料产生磁场,从而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这种电机具有高效率、高转矩和快速反应的特点,使其成为了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机类型。

近年来,随着永磁材料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永磁同步电机成为了最先进的汽车驱动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不仅具有永磁电机的优点,还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好的自冷却性能。

这使得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除了永磁电机,还有其他一些新兴的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如开关磁阻电机、电感电机和磁浮电机等。

这些新技术不断推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为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的来说,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直流电动机到交流电动机,再到永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演变。

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汽车驱动电机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内将出现独立的新型汽车电气驱动系 统提供商,支持电动汽车及传统汽车产业;
目前国外已有包括solectria,enova在内的电气公司,汽车用 电气自动化的新型产业正在逐步形成。目前我国在电机(包括 永磁材料)生产,人力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如果能够 跟上当前的产业发展机遇,可以使得我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 席之地。
(2)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已形成优化设计和 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 图为北京中纺锐力电动汽车用 开关磁阻公司车用开关磁阻调 速电动机(SRD)产品为主驱 动的15台东风混合动力大巴作 为“奥运公交专线1路”投入 24小时运营。
(3)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产品性能有了很大 提高。 • 右图为大连恒田6104EV纯电动公交客车,采用的是体积小、
缺点:
驱动电路复杂,成本高; 相对永磁电机而言,异 步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 偏低。
3.永磁电机
优点:损耗少,效率高;体
积小,重量轻。
缺点:在环境温度较
高的情况下,在出现冲 击电流的时候,或在剧 烈的机械震动时可能产 生不可逆退磁,使电机 性能下降甚至无法使用。
4.开关磁阻电机
优点:
结构简单,效率高,损耗少,调速范围广,可靠性好, 适合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要求。
趋势
Development trends of EV motor drive system in China
(1)驱动电机系统必须满足动力总成一体化 的要求并支持整车产品的系列化和生产的规 模化;
丰田公司的驱动系 统thsii及本田公 司的ima系统的发 展和进步充分体现 了这一点。thsii 已扩展到包括 lexus在内的多种 车型,而ima也已 配置到包括civic 及雅阁在内的多种 车型。
电动汽车电机作用:
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 汽车电机将电源的电能转 化为机械能,通过传 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
电动汽车电机要求: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需要有4-5倍的过载以满足短时 加速或爬坡的要求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需要根据车型和驾驶员的驾驶 习惯设计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要求有高度功率密度和好的效 率图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要求工作可控性高、稳态精度 高、动态性能好
类别
发展历程图:
直流电机 (20世纪80年代前)
异步电机
交流电机 (20世纪80年代后)
永磁电机
开关磁阻电机
1.直流电机
优点:
起步加速牵引力大,控制系统较简单。
缺点:
成本高、体积大、质量大、有机械换向器,需保养,不 适合高速运转。
2.异步电机
优点:
结构简单、坚固耐用、 成本低廉、运行可靠, 低转矩脉动,低噪声, 不需要位置传感器,转 速极限高。
我国电驱动产业面临新的竞争压力
Competition of electric drive in China
国外重要的汽车系统供应商都在加大对电动汽车特别是混 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投入,并且已开始进入中国,整合 制造资源。
经过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与推动,我国电机系统供应商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稀土永磁电机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 势,然而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工艺水平需要进一步提 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动力系统层面形成自主的 知识产权;在电力电子模块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自主开 发与供货能力。
效率高、启动过载转矩大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4)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已形成了一定的研 发和生产能力。
图为长城汽车公司在 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 会暨展览会(简称 EVS25)展出的哈弗M3 纯电动车,它采用的 是永磁同步电机。
我国车用驱动电机的产业优势
Advantages of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in China 电机产业在中国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是人力资源相对密集 型产业,且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我国车用电机产业在全 球资源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较易进入全球的分工 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道路的优势产业; 驱动电机的发展和整车的发展紧密相关,目前整车的发展 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车用电机应当密切关注,应立足中 国,放眼世界,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尽早在我国形成主 导设计和产业优势,形成国际竞争力。
(3)与元器件、电力电子器件供应商及现有 的工业用变频器行业形成产业联盟。
(4)具有前景的汽车电子伺服技术将得到很 大发展。
• 该技术可将各种独立的系统 (如转向、制动、悬挂等) 集成到一起由计算机调控, 使汽车的操纵性、安全性以 及汽车的总体结构大大改善, 设计的灵活度也大大增加。 随着这个技术的使用,许多 传统的机械部件将会在未来 的汽车上消失,而越来越多 的车用伺服电机将出现在未 来的汽车上。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历程
Leader:李奥 Members:陈泰龙,陈奕州,戴启良,张乐,张龙飞,张静
雯,郑方博,郑洲,周井行
Tasks:
主讲:陈泰龙 资料汇总、PPT制作及修改:张静雯、李奥 查询资料:陈奕州,郑洲,张龙飞,周井行 制作PPT:戴启良,郑方博,张乐
主要内容
现状 类别 概况
趋势
概况
缺点:
控制系统复杂,噪声较大,输出转矩波动较大。
各电机比较如下图: • .
现状
Development status of EV motor drive 驱动系统我国已建立了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开发平台。
图为南车时代电动客车,它所采用的便是交流异步 电机驱动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