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的预防与治疗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甲型流感(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较快,易引起流行。
为了预防和控制甲流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并及时进行治疗。
一、甲流的预防措施:1.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公共场所、动物或者有感冒症状的人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2.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3.避免人群拥挤: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特别是在流感高发期间,如医院、车站、商场等。
4.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挠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
5.避免接触动物:尽量避免接触禽类、家禽、野生动物等可能携带甲型流感病毒的动物。
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减少压力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反抗力。
二、甲流的治疗方法:1.歇息:患者应尽量保持歇息,避免过度劳苦,有利于身体恢复。
2.饮食调理: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3.药物治疗:甲流患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阿那米韦等,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疾病持续时间。
4.支持性治疗: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冷毛巾敷额、擦拭身体等;咳嗽可以使用止咳药物缓解。
5.隔离措施: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以免传播病毒。
6.密切观察:患者和家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浮现严重呼吸难点、持续高热、意识障碍等危(wei)险信号,应及时就医。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众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防护,如有甲流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也要积极配合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防控措施,共同抗击甲流疫情的蔓延。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甲流,也称为H1N1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在2009年首次爆发,迅速传播并引起全球关注。
为了预防和治疗甲流,以下是一些标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1. 注重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场所后、咳嗽或打喷嚏后,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双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2. 避免接触病毒:尽量避免与患有甲流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他们咳嗽或打喷嚏时。
3. 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与疑似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4.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D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适度锻炼,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
治疗措施:1. 早期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等,及时就医进行甲流检测和诊断。
2. 使用抗病毒药物:甲流可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休息和保持水分摄入: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身体恢复。
4. 对症治疗: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发热和不适感。
5. 隔离和避免传播:患者应在发病期间避免外出,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传播风险。
此外,甲流疫苗的接种也是预防甲流的重要手段。
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甲流病毒的感染,减轻病情和传播风险。
疫苗接种应在医生建议下进行,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疾病患者。
总结起来,甲流的预防与治疗需要注重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毒、戴口罩、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等。
对于已感染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休息和保持水分摄入,对症治疗以及隔离和避免传播也是重要的措施。
此外,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甲流的重要手段。
请大家加强自我防护,共同预防甲流的传播。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甲流,也被称为H1N1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毒最早在2022年爆发,迅速传播至全球,引起了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甲流的症状类似于普通流感,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头痛、肌肉酸痛和疲劳等。
然而,甲流的传播速度较快,感染范围广,因此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预防甲流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种疫苗: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根据卫生部门的建议,高风险人群,如医护人员、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应优先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甲流的重要措施之一。
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并确保彻底清洁双手的先后、指缝和指尖。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此外,避免与生病的人亲密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也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甲流非常重要。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锻炼和避免压力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对病毒的反抗力。
甲流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对于甲流感染的患者,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使用这些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使用。
2. 对症治疗:甲流的症状可以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
例如,发热时可以服用退烧药,咳嗽和喉咙痛时可以使用止咳药和含漱液。
此外,多喝水可以匡助保持体液平衡,缓解症状。
3. 歇息和隔离:甲流患者应该歇息充分,避免过度劳苦。
此外,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在家中隔离是必要的,直到症状缓解并且体温恢复正常。
总之,预防和治疗甲流需要综合的措施。
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对于已经感染甲流的患者,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并进行对症治疗和歇息,可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甲流治疗和护理及防控措施PPT课件

2、心脏损伤 心肌炎、心包炎、严重出现心力衰竭。
3、神经系统损伤 脑膜炎、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急性坏死性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吉
兰﹣巴雷综合征。
并发症
4、其他 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5、继发细菌性肺炎 ➸发生率为5-15%,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 ➸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 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四)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 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
.突然暴发,迅速扩散,易传染。 .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 .引起每年流行,流行具有季节性。 .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感染后3~5小时即可复制排出病毒。 ➸发病第24-48小时是病毒排出的高峰。 ➸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危重症病例
1.呼吸衰竭 2.急性坏死性脑病。 3.脓毒性休克。 4.多脏器功能不全。 5.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流感的护理
甲流疾病分型、易感人群、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及预防措施

甲流疾病分型、易感人群、临床症状、治疗
措施及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疾病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具体症状
1、比普通感冒症状更严重;
2、发热,部分可出现高热,体温达到39到40°C o
3、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痛、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4、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
甲流治疗注意事项
1、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居家休息,进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出现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
3、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减少疾病传播。
甲流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2、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3、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人员。
4、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老年人非必要不去通风不良公共场所,外出时养成戴口罩习惯。
5、居所定期清洁和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6、注意日常营养,饮食规律,营养到位;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平和、乐观积极。
甲流及预防PPT课件

目录
• 甲流概述 • 甲流的预防措施 • 甲流的治疗方法 • 甲流的社会影响 • 甲流的未来展望
01 甲流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甲流,全称为甲型流感,是一种 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
特点
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 办公室等迅速传播。
甲流的传播方式
支持性治疗
休息
饮食
补液
吸氧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有助于身体恢复。
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 食,增加营养摄入。
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以维持身体的水电平衡。
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 可以给予吸氧治疗。
中医治疗
01中药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可 以使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进行
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身体的穴位,调 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症状
避免参加大型聚会、活动等人群聚集的场所,以降低感染风 险。
避免接触病人
如发现身边有人感染流感,应尽量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如有 必要,需佩戴口罩并保持距离。
公共场所防控措施
保持通风
在公共场所,如办公室、学校、公共交通工具等,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 通风。
消毒措施
定期对公共场所的物品、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 门把手、扶手等。
感谢您的观看
。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的方式,舒缓肌 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身体康复
。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的方式,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等症状
。
04 甲流的社会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
甲流的爆发导致旅游业的严重受 挫,旅客数量大幅减少,酒店和
甲流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方案7篇

甲流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方案7篇甲流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方案篇1防控甲流从我做起_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世界卫生组织(WHO)起初将此型流感称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突然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发现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涕等症状。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潜伏期本次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的潜伏期长达7天。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被诱发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甲流流感 ?一、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在预防方面,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猪流感并无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1、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3、在烹饪特别是洗涤生猪肉、家禽(特别是水禽时)应特别注意。
特别是有皮肤破损的情况。
建议尽量减少接触机会;4、可以考虑戴口罩,降低风媒传播的可能性;5、定期服用板蓝根(可以考虑有一定规律性),大青叶、薄荷叶、金银花作茶饮。
6、特别注意类似临床表现,引起重视。
特别是突发高热、结膜潮红、咳嗽、流脓涕等症状。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甲流,全称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H1N1亚型的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甲流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一、甲流的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根据卫生部门的推荐,儿童、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优先接种疫苗。
2.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用餐前后等情况下,要彻底洗手,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3.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使用完纸巾后及时丢弃,并洗手。
4. 避免接触病毒源:尽量避免与已经感染甲流病毒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明显时。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病毒在室内传播的可能性。
二、甲流的治疗方法1. 休息:如果出现甲流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应及时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恢复身体健康。
2. 饮食调理:均衡饮食对于恢复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类、瘦肉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3. 补充水分:多喝水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分平衡,缓解喉咙痛和咳嗽等症状。
建议每天饮用充足的水或温开水,避免饮用过多刺激性饮料。
4. 使用退烧药:如果发热严重,可以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但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不要滥用药物。
5. 密切观察病情: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和接触史,以便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结:甲流的预防与治疗是保障个人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毒源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流的预防与治疗欧建辉甲型H1Nl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人感染猪流感。
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病原学猪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A)。
猪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尽管不同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和H3N2。
该病毒不耐热,5 6℃3 0 m i n即被灭,0 ~ 4 ℃可存活数周。
—6 0℃或冻干条件下可长期保存。
高温、干燥、日光、紫外线都不利于它的存活。
对乙醚、乙醇、甲醛、酸类、各种消毒剂均敏感,最适p H为7 .0 ~ 7.5。
一般抗生素对其无效,对烷胺类抗病毒药有抗性,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
二、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一) 临床症状人感染猪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二) 体征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湿罗音或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三) 预后人感染猪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1N1者预后较差,病死率约为6%。
(四)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2.血清学诊断:可使用间接ELISA、抗原捕捉ELISA、荧光免疫法等;3.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由于PCR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已用于猪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4.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吸出物、痰或肺组织)分离猪流感病毒。
常用的方法有鸡胚接种法和细胞培养法。
现有的诊断方法中,病毒分离法是较敏感的,但需要2-3周时间。
(五) 胸部影像学。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
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三、诊断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一)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标准。
1.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猪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
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2.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
3.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4.确诊病例: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猪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人感染猪流感。
(二)人感染猪流感的鉴别诊断。
人感染猪流感应注意与流感、禽流感、上感、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等鉴别。
四、预防与控制(一)加强疫情监控早期发现流感疫情和病毒变异是制定防疫措施的基础。
因此。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一是要认真做好流感样疫情的监测报告工作,对门诊有发热症状的病人认真做好病史调查和登记。
对症状典型、病史清楚的要密切监控。
二是要做好实验室监测。
要及时发现和选定变异株,并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的监测分析;定期从动物中分离流感病毒.分析抗原型别,为人类流感病毒新亚型或旧亚型的出现提供预测。
(二)控制好传染源早期隔离是切断传播、降低发病率和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对疑似和确诊的病例,必须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
特别是在大流行期间,卫生检疫部门要加大对过境和入境旅客卫生检疫的力度,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实施医学排查,集体单位应检疫。
自觉不适及有感冒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尽量避免外出或与他人接触.外出时要戴口罩。
(三)切断传播路径甲型流感主要通过空气和密切接触传播。
因此,流行期间要减少或停止集会和大型娱乐活动。
不到病家串门.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囔时要用纸巾或手掩住口、鼻;要经常对居室开窗通风换气或进行空气消毒;对患者用过或接触过的衣物或用具进行曝晒或消毒处理.患者住过的房间要彻底消毒;要勤洗手,不接触活猪,接触生猪肉后要用肥皂洗尽双手。
对生猪养殖和屠宰人员,更要做好个人防护与消毒处理。
各类消毒剂都能有效杀灭该病毒。
(四)实施预防服药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抗病毒药物对任何型别或变异的毒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每天服用200 mg的金刚烷胺或金刚乙胺,或用2%~5%病毒唑溶液每天滴鼻3-4次,或舌下含化a-干扰素片剂。
据美国CDC推荐,“达菲”或“乐感清”具有较好的抗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
另外,中药板蓝根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作用。
(五)进行疫苗预防目前已经研制出特异性疫苗。
由于此次流行的HIN1流感的病原包含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的基因片段.又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杂交”的特征,使毒株与常用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抗原性一致性有差异.注射后虽然对提高免疫力有一定效果,但特异性保护效果肯定不够理想。
一旦特异性疫苗研制成功即可大范围进行人群的免疫注射。
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于9月初正式获得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许可。
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完成疫苗临床研究和上市使用的国家之一。
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疫苗生产株)接种鸡胚,敬病毒培养、收获病毒夜、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
10个疫苗厂家在7个省份开展的临床试验,共有13000多志愿者参加疫苗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表明,我国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有效。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疼痛、红肿,全省的不良反应是轻度发热、头疼等,这些反应的发生率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基本相同,在临床试验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目前,我国已有数千万人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检测数据显示,该疫苗具良好的安全性。
五、甲流(H1N1)病人的治疗(一)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抗流感药物有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磷酸奥司他韦(oseltanfivir)与扎那米韦(zannamivlr),其中前两种主要对A型流感病毒有效,后两种对A型、B型都有效。
即使应用抗病毒药物可明显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同时也减少了传染源。
磷酸奥司他韦作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防止神经氨酸剩余物分裂,干扰流感病毒复制及在粘膜分泌物中的分布,降低病毒的感染活性,从而有效的预防流感病毒A和B的发生。
流感若能得到早期诊断,并在发病36h内应用各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则有可能使病程缩短15d,严重程度降低38%,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减少40%。
(二)特殊病人(孕妇)的治疗”奥司他韦是孕妇首选药物,如果可能用药应在症状发作的48 h内开始。
密切接触过一个确诊、可能、或疑似新流感A(H1N1)病毒感染的孕妇应接受10 d的化学预防,用扎那米韦或奥司他韦。
(三)其他治疗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对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
(四)中医辨正治疗1.毒袭肺卫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2.毒犯肺胃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身、肌肉酸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3.毒壅气营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治法:清气凉营。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六、甲型 H 1 N 1 流感、禽流感和普通感的对比甲型 H 1 N 1 流感、禽流感和普通感的对比甲型 H1 N 1 流感禽流感普通流感传播途径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由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
人群间传播主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给人。
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发病后1~7 天有传染性,病初2 ~3 天传染性最强。
症状人类感染甲型H 1N 1 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
但体温突然超过 3 9 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普通人流感与人感染甲型H 1N 1 流感后的症状相似。
潜伏期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
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 天,通常在 7天以内。
流感的潜伏期为 1~4天,平均为2 天。
死亡率甲型H1N1流感重型病例的死亡率为7.53%,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达6 0 %普通流感可致死,但死亡率较低。
易感染人群甲型 H l N l 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45 岁,属于青壮年。
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 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高,病情较重,其属于易感人群。
四类最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分别是: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人群,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儿童。
防治疫苗人类已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于甲型H 1N 1流感都无效,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各国已在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