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手册

合集下载

百日咳

百日咳

7.抽筋
抽了几次筋
1. 昨天踢足球的时候,他的小腿抽筋了。 2. 她刚才抽了几次筋。
百日咳 隔离 青紫色 暂停
会话1生词
喷嚏 抗 抽筋 百白破疫苗
会话1
丁玉玲 :莎娜、阿卜杜拉,这孩子刚从急诊室 转过来,你们先问问他的情况。
莎娜 :好。孩子妈妈,您好,这孩子哪儿不 舒服?
张玲 :你们看,他的皮肤都变成青紫色了。 阿卜杜拉:哦。他的呼吸正常吗? 张玲 :跟平时不一样,有时候好像会呼吸暂
12.往 往
1. 他往往学习到深夜。 2. 百日咳第一期的症状跟普通感冒差不多,很多
人往往是等病情发展到第二期才觉得不是小感 冒。
13.成熟
成熟的桃子 没成熟的桃子 发育成熟 发育还没成熟
小婴儿发育还没成熟,往往 没有足够的力气咳嗽。
14.窄(小)
16.缺氧 15.堆积 脑缺氧
小婴儿的呼吸道比较窄小,分泌物容 易堆积,引起呼吸暂停和脑缺氧。
3.青紫色
这件T恤是青紫色的吧? 你们看,他的皮肤都变成青紫色了。
4.暂停(暂时停止)
暂停营业 暂停服务 呼吸暂停
病人呼吸跟平时不一样, 有时候好像会呼吸暂停。
5.喷嚏
打喷嚏
6.抗
抗感冒 抗过敏 抗药性
孩子一个星期前有点儿发热、咳嗽、流鼻 涕、打喷嚏,给他吃了一些小儿抗感冒 药,三四天后感冒的症状好转了。
呼吸暂停等症状。 丁玉玲 :四五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患百日咳常常会出现
这些症状,比较危险,治疗时间比较长。 阿卜杜拉:百日咳的意思是不是要差不多一百天才能好? 丁玉玲 :嗯,这种病轻的话一两周可以治好,重的话
要两三个月。 莎娜 :汉语的病名真有意思。
丁玉玲 :这病第一期跟普通感冒的症状差不多, 不少家长都以为孩子只是小感冒。

百日咳全文

百日咳全文

百日咳
❖ 临床表现 分三期 卡他期——起病到出现痉咳。低热,咳嗽,喷嚏,流
泪等,咳嗽夜间明显。 痉咳期——病程2~4周,此期不发热,有特征性咳嗽 恢复期——阵发性痉咳次数减少,一般持续2~3周渐
好转
❖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2.血清学检查 3.细菌学检查 4.PCR检查
百日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咳
❖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 肺不张 肺气肿及皮下气肿 百日咳脑病
百日咳
❖ 鉴别诊断 百日咳综合征—由副百日咳杆菌、腺病毒或呼
吸道合胞病毒、沙眼衣原体等引起 肺门淋巴结结核、胸腺肥大等压迫 痉挛性支气管炎和喉、气管异物
百日咳
❖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菌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并发症的治疗
❖ 预防 菌苗及药物预防
百日咳
百日咳
❖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所致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
❖ 特征—阵发性痉咳、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 程达2~3个月。
百日咳
❖ 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百日咳杆菌—G-菌,对一般消毒剂及紫外线敏
感。 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高
百日咳
❖ 发病机制
百日咳杆菌入侵呼吸道,细菌产生毒素和毒素样物质, 引起上皮细胞纤毛的麻痹和细胞变性坏死,以及全 身反应。由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麻痹和细胞的 破坏使气道分泌物排出障碍,潴留的分泌物不断刺 激呼吸道神经末梢引起痉挛性咳嗽。由于长期咳嗽 刺激使咳嗽中枢形成持续的兴奋灶。所以其他刺激 也可引起痉挛性咳嗽。疾病恢复期可因哭泣或其他 病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百日咳样痉咳。

百日咳医学PPT课件【20页】

百日咳医学PPT课件【20页】
百日咳
1
概述
百日咳是一种由革兰阴性鲍特菌属导致 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引 起流行。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 咳嗽伴吸气“鸡鸣”样回声,如未及时治疗, 病程可迁延数月。
2
病原学
• 百日咳鲍特菌:G-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弱
• 类百日咳综合征:
– 鲍特菌属的其他种:
• 副百日咳鲍特菌
嗽后呕吐、症状夜间加重
14
诊断标准
• 临床诊断标准+实验室确诊标准之一:
• 0-3月龄:
–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数升高(≥20×109/L)伴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 ≥60%)
– PCR检出百日咳鲍特菌核酸 – 培养检出百日咳鲍特菌 – 发病初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PT-IgG滴度出现显著升高(>2-4倍)
• 中医治疗
16
治疗
• 一般治疗:
• 呼吸道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5d 未经治疗的隔离至痉咳后21d
• 雾化、吸痰 • 必要时镇静
• 其他治疗:
• 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 • 西地那非舒张肺血管 • 丙种球蛋白:400-500mg/kg.次,1-2次
17
预防
• 接种百日咳疫苗
– 基础免疫联合加强免疫:
支气管粘膜 粘膜发炎 影响纤毛运动
黏痰堆积刺激中枢
痉挛性咳嗽
6
临床表现
• 潜伏期:2-21d,平均7-14d • 典型百日咳临床病程:6-12周,或更长
– 卡他期:1-2周, – 痉咳期:2周-2个月以上 – 恢复期:2-3周
• 婴儿和重症患者易并发肺炎、肺不张、百 日咳脑病等
7
卡他期
• 从发病至出现痉挛性咳嗽,1-2周 • 临床症状轻,无特异性

百日咳

百日咳

【百日咳】
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1~6岁患病的较多,只要不发生并发症,一般都能自行痊愈,而且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得二次百日咳的极少见
【百日咳症状】表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孔声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护理小建议】
除应及时治疗外,还应注意
1、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

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一氧化碳潴留,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2、忌烟尘刺激。

家人不要吸烟。

此外,生炉子、炒菜等,一定要设法到室外进行
3、忌卧床不动。

百日咳的咳嗽是阵发性的,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
4、忌饮食过饱。

过饱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心脏要输出过多的血液维持胃肠功能的需要,势必造成呼吸系统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少吃多餐,易消化,富营养,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
5、忌和别种病儿接触,以免感染,引起别的并发症,因此时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6、忌疲劳过度。

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要有足够的营养及休息,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百日咳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百日咳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通常 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 、胸痛等。
哮喘
哮喘的咳嗽通常在夜间或 清晨发作,与百咳的咳 嗽特点不同。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的咳嗽特点和其他症状 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采集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血 清学检测,以确定诊断。
确诊
如果细菌培养阳性或血清学检测显 示近期感染过百日咳细菌,则可确 诊为百日咳。
在痉咳期,使用镇咳药、祛痰药等缓解咳嗽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恢复期治疗
在恢复期,以支持治疗为主,加强营养支持,促 进康复。
治疗流程
急性期治疗
在患者发病初期,使用抗生素 等药物抑制病原繁殖,减轻咳 嗽等症状。
恢复期治疗
在恢复期,以支持治疗为主, 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入院评估
对疑似百日咳患者进行入院评 估,确诊后制定治疗方案。
总结词
成人百日咳症状与儿童相似,但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
详细描述
成人百日咳症状与儿童相似,但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一 般1-2个月左右。成人患者常有吸烟史或者免疫力低下,需要 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同时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
病例三:重症百日咳的诊治
总结词
重症百日咳病情严重,需要及时抢救和治疗。

THANKS.
百日咳的诊断
02
诊断方法
01
02
03
临床症状
观察患者的咳嗽特点、程 度和持续时间,结合其他 症状如发热、乏力、胸闷 等。
细菌培养
采集患者的痰液或鼻咽拭 子进行细菌培养,以检测 百日咳细菌的存在。
血清学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百日咳 抗体,以确定是否感染过 百日咳细菌。

百日咳诊疗指南

百日咳诊疗指南

百日咳诊疗指南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

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罕见。

本病发生于各世界各地,多见于温带及寒带。

一般散在发病。

本菌自呼吸道侵入,依菌毛血凝抗原附着于纤毛上皮并在局部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及纤毛麻痹,呼吸道中粘液排出障碍,堆积潴留,堆积物不断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痉挛性咳嗽,咳毕因出现深长吸气,急速的气流通过痉挛、狭窄的声门,发出高声调的吼声,即鸡鸣声,直至分泌物排出,剧咳方止。

长期咳嗽,在咳嗽中枢形成兴奋灶,以致在恢复期或病愈后短期内,受到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和其他感染可诱发百日咳样咳嗽。

病理变化可见呼吸道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支气管甚至肺泡周围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

分泌物阻塞气管可出现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

并发脑炎者脑组织可有充血、水肿、出血及神经细胞变性。

潜伏期2~20天,一般为7~10天。

典型经过分为三期:(一)卡他期(前驱期)自起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

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

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

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二)痉咳期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继而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声门仍处收缩状态,故发出鸡鸣样吼声,以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

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

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

少数病人痉咳频繁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粘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门齿损伤舌系带而形成溃疡。

百日咳诊疗方案

百日咳诊疗方案

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 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青少年及成年人成为婴儿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

百日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一、病原学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

百日咳鲍特菌为专性需氧菌,革兰染色阴性,无鞭毛。

百日咳鲍特菌表达多种毒力因子,产生大量毒素和生物活性产物,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是百日咳毒素(PT),具有促分裂活性,影响淋巴细胞循环,并作为细菌与呼吸道纤毛细胞结合的黏附素。

百日咳鲍特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C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干燥3~5小时可灭活,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5~21天,一般为7~14天。

三、诊断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一)疑似病例。

具有以下任一项者:1.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22周;2.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紫维和心动过缓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3.大龄儿童、青少年、成人持续2周以上咳嗽,不伴发热,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二)临床诊断病例。

具有以下任一项者:1.疑似病例,且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明显高于相应年龄正常范围;2.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三2周,与百日咳确诊病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与首发或者继发病例发病间隔5~21 天)。

(三)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以下任一项者:1.培养到百日咳鲍特菌;2.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阳性;3.PT-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排除婴幼儿1年内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或既往感染)。

百日咳【14页】

百日咳【14页】

《儿童重症百日咳及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比较》,崔云等,2014,中华儿科杂志。
并发症
呼吸衰竭 心血管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 脑病
重百和重类百的并发症比较
重症百日咳组 重症类百日咳综合征组
(16例)
(15例)
呼吸衰竭
7
6
肺动脉高压
6
1
心血管功能障碍 4
2
脑病
3
2
《儿童重症百日咳及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比较》,崔云等,2014,中华儿科杂志。
儿童重症百日咳 及类百日咳综合征

定义
百日咳 类百日咳综合征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 6y内,1y内50%,3m内病死率高
发病情况 全球每年3500万,29.4万死亡 我国近年有小幅增多趋势
发病机制
百日咳毒素 丝状血凝素 百日咳粘着素 凝集原 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症状: 卡他期(约7~10天) 痉咳期(一般2~6周)
备注:1mmHg=0.133kpa
总结
警惕3月内的阵发性刺激性剧烈咳嗽的患儿 注意监测呼吸、血氧、心率、血压 尽早加强呼吸道管理 对咳嗽剧烈难影响进食患儿胃管喂养 对考虑肺动脉高压患儿尽早使用米力农
临床特征比较
年龄(月)
重症百日咳组 (16例)
1.33+0.49
痉挛性咳嗽
7
咳嗽后鸡鸣样回音
6
阵发性发绀
10
咳嗽后屏气发作或呼吸停止 12
咳嗽后心率下降
8

发热
6
白细胞计数
33.9+17.7
淋巴细胞比例
74.2+9.8
重症类百日咳综合征组 (15例)
3.78+2.89 8 9 2 4 2 4 13.2+5.29 59.8+8.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实验室诊断手册目录缩写 (v)致谢 (vii)1. 前言 (1)2. 百日咳实验室诊断总括 (6)3. 直接诊断 (7)4. 间接诊断 ................................................................................................... 1 15. 参考书目............................................................................................................ 1 2附录 1: 咽拭子的收集(NPA) ................................... 1 4附录 2: RL培养基制备............................................................................ 1 6附录 3: B-G培养基制备.......................................................................... 1 9附录 4: 碳血琼脂培养基制备.......................................................................... 2 2附录 5: 革兰染色..................................................................... 2 5附录 6: Kovac’s 氧化酶实验, 硝酸盐还原酶实验,尿素酶实验, 碳水化合物利用实验 ......................................... 2 7附录 7: 免疫荧光检测 ............................................................................... 3 0附录 8: 百日咳分型 (35)附录 9: 鲍特菌储存 (37)附录 10: 百日咳插入序列IS481荧光探针的实时PCR (40)附录 11: 副百日咳插入序列IS1001荧光探针的实时PCR (45)附录 12: ELISA法检测抗毒素和抗粘附素................. 5 6缩略语AC-Hly a天enylate cyclase-hemolysin 腺苷酸环化酶溶血素aP acellular pertussis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BG Bor天et Gengou (me天ium) 包金氏培养基BSA bovine serum albumin 牛血清白蛋白天TP 天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 vaccine百白破疫苗FHA filamentous haemagglutinin 丝状血凝素ML天minimum level of 天etection 最低检出限NPA nasopharyngeal aspirates 鼻咽抽吸物NPS nasopharyngeal s周abs 鼻咽拭子PBS phosphate buffere天saline 磷酸盐缓冲液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多聚酶链式反应,PT Pertussis toxin 百日咳毒素RL Reagan Lo周e (me天ium) RL培养基T天A tryptophan 天esaminase 色氨酸脱氨酶周P 周holecell pertussis 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序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天etella Pertussis)/副百日咳鲍特菌(Bor天etella parapertussis)引起的世界范围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人间飞沫传播,菌株具有高传染性,未受疫苗保护的人群均为易感人群。

在婴幼儿疫苗免疫未覆盖的五岁以下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有转变为青少年高发病的趋势。

百日咳不仅仅是引起儿童的疾病,除了主要引起新生儿和婴儿发病外,也可引起儿童及成人疾病。

近40年来,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周P)在全球得到广泛有效应用,据估计,每年预防了近760 000人的死亡。

尽管如此,百日咳仍然呈现高社会负担,每年50,000,000(5千万)病例,300,000(30万)死亡,大多数是婴儿。

即使在疫苗免疫高覆盖的国家,新生儿和婴儿由于未能完成基础免疫程序,仍引起大量百日咳病例和死亡病例。

采用三剂次的百日咳疫苗进行基础预防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手段,百日咳疫苗包括两种:一种是含有灭活的百日咳细菌的全细胞百日咳疫苗疫苗(周P),一种是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含百日咳鲍特菌1~5种不同组分。

一般通过铝盐吸附,百日咳疫苗与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组成联合疫苗(天T周P或天TaP)。

虽然aP和周P疫苗的安全性相同,但是aP的副作用要小一些。

虽然aP和周P疫苗保护效力会有所差异,但是高质量的aP和周P 疫苗均可以获得较高的超过80%的保护效力。

疫苗产生的针对严重疾病的保护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种保护性作用三年后会逐渐减弱。

aP不会对副百日咳引起的疾病产生保护作用,是否需要进行天TP加强免疫、采用何种免疫程序以及免疫效果均应经过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评估。

在美国,通常推荐对15~18个月龄的儿童、新入学学生或青少年进行强化免疫。

用于成人的aP疫苗已得到许可授权,并在部分地区应用。

1.1临床症状百日咳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在婴幼儿中有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终止时出现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病程可达2~3个月,潜伏期2天~20天,一般为7天~10天。

1.典型症状包含如下四期:1)潜伏期无任何症状,平均潜伏期为9~10天,潜伏期在6天~20天内波动;2) 卡他期(前驱期)自起病至表现为刺激性咳嗽,逐渐转为阵发性,一般持续1~2周,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伴有干咳。

3天~4天后卡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

该期的鼻咽抽吸物百日咳/副百日咳分离率可高达90%。

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临床医生极少考虑收集样品进行百日咳分离培养,除非有与已确诊病例接触的证据。

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2) 痉咳期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短促的咳嗽后一次深长的吸气,发出鸡鸣样吼声,之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

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发作达十几次至几十次,日轻夜重。

此期短则1周~2周,长的可达2个月。

3) 恢复期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至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此期一般为2周~3周,若有并发症可长达数月。

2.百日咳常见并发症1) 呼吸系统并发症:以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最多见。

多为继发感染,严重的肺炎还可并发2) 神经系统并发症:百日咳杆菌的内毒素可引起中毒性脑病及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智力减退等。

3)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心力衰竭。

近年来由于疫苗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百日咳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典型,加大了临床诊断的困难。

副百日咳是由副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近似于百日咳但症状相对较弱的疾病,较少发生。

百日咳所致的疾病非常严重,对2月龄以下的婴幼儿是致命的。

婴幼儿入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源于并发症或继发感染。

并发症包括肺炎、肺不张、,咬粘、脑病、体重减轻、_癫痫__及死亡。

肺炎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致死性脑病尤其是缺氧、由于反复呕吐导致的营养不良也时有发生。

发达国家中未疫苗接种儿童中的病死率约为1‰,发展中国家估算的数值:一岁以下儿童3.7%,1~4岁儿童为1%。

在某些发达国家,婴幼儿免疫接种较好,显示出报告的病例多为青春期少年及成人,他们与典型症状不同,多表现为弱的、非典型呼吸道症状。

许多病例表现出之前接受过免疫但是免疫水平下降。

周HO就监督工作制定了一个病例诊断标准(此处详见相关附件);1.2 百日咳鲍特菌和副百日咳鲍特菌百日咳鲍特菌和副百日咳鲍特菌为革兰阴性球杆菌,可由一系列生化反应来进行种属鉴定(见表1)。

两者可能由支气管败血症鲍特菌独立进化而来,成为人类病原菌,支气管败血症鲍特菌是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种病原菌。

百日咳鲍特菌及副百日咳鲍特菌很相似,但是副百日咳鲍特菌缺少表达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的编码基因,两者可依据培养、生化及免疫学的差别来进行区分。

百日咳鲍特菌常发生从光滑型到粗糙型相的变异:Ⅰ相为光滑型,菌落光滑,有荚膜,毒力强;Ⅳ相为粗糙型,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力。

Ⅱ、Ⅲ相为过渡相。

一般在疾病急性期分离的细菌为Ⅰ相菌,从疾病晚期分离的菌和多次传代培养获得的菌为Ⅱ、Ⅲ或Ⅳ相的变异菌。

发生这种变异时,细菌形态、菌落、溶血性、抗原结构和致病力等均出现变异。

表1:百日咳鲍特菌和副百日咳鲍特菌的生化特征试验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I相Ⅳ相I相Ⅳ相溶血 + - + - BG培养基生长 +3天~5天+2天~3天氧化酶 + -尿素酶 - +硝酸盐还原酶 - -柠檬酸盐 - -碳水化合物发酵 - -运动性 - -产棕色素 - +G+C% 67.7-68.9 68.1-69百日咳鲍特菌和副百日咳鲍特菌均为高致病性细菌性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途径感染,仅定植于上呼吸道。

过去30年的研究表明,细菌的致病力与其表面大量的、各种类型的蛋白:如,粘附素及毒素有关。

主要的粘附素为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aemagglutinin,FHA),一个220 k天a 的丝状蛋白,可以与碳水化合物、肝素以及整联蛋白CR3位点结合。

这种结合能力使细菌可以与各种具有呼吸道上皮细胞外结构的细胞结合,如吞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等。

除了FHA之外,百日咳鲍特菌还包括主要由fim2或fim3组成的亚基,fim天只存在于亚基顶端。

Fim 天可以与VLA5整联蛋白以及硫酸化的糖基结合。

近来的研究表明菌毛有助于细菌在喉粘膜的感染,而FHA有助于其在整个呼吸道的定植。

第三类粘附素包括自身转运百日咳粘附素(autotransporters pertactin (PRN))和气管定植因子(tracheal colonization factor (TCF).),两种蛋白均可以与吞噬细胞RG天结构域相结合。

感染过程中,所有粘附素均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Anti-fim an天 anti-PRN都属于凝集素类,他们可以使细菌凝集。

1.2.2 毒素除粘附素外百日咳鲍特菌还分泌各种毒素。

气管细胞毒素racheal toxin (TCT), 一种低分子量糖肽,是一种细菌分泌性肽聚糖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