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反腐就要剜肉剔骨浅谈国企腐败的现状成因及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考

反腐就要剜肉剔骨浅谈国企腐败的现状成因及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考反腐就要剜肉剔骨——浅谈国企腐败的现状成因及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考国企腐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反腐败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企腐败的现状成因以及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考进行探讨。
一、国企腐败的现状成因国企腐败存在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制度漏洞、监管不力、人性弱点等因素。
首先,制度漏洞是国企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成因。
国企的管理制度相对比较复杂,对职务权力的约束不够严格,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腐败的滋生。
一些职位晋升机制不够透明,人员选拔机制不够公正,容易造成官僚主义膨胀,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温床。
其次,监管不力也是导致国企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监管机构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管手段不完善,导致监管力度不够,监管失效。
一些监管人员因为腐败问题自身存在,容易导致对腐败问题的漠视和纵容,使得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和打击。
最后,人性弱点也是国企腐败问题的内在成因之一。
贪欲、权力欲、个人私欲等人性的弱点在一些从业人员中得到了放大和满足,腐败行为因此得以蔓延。
同时,一些国企内部的团队合作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得腐败行为更容易得逞。
二、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考针对国企腐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进行治理和预防。
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对国企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建立科学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完善人员选拔、晋升机制,确保职位的公正竞争和能力优势。
同时,加强国企内部团队的沟通协作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和问责制度。
其次,要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并加强与国企的协作和配合。
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国企内部的巡查和监督,对腐败问题进行早期预防和及时发现。
最后,要加强国企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加强对腐败问题的宣传教育,推动全员参与国企的廉洁建设和反腐工作。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成份、经济要素日趋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理念、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腐败现象一日不除,则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当前,如何在科学分析腐败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
关键词:腐败反腐倡廉原因对策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有的腐败现象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贪污受贿,大肆挥霍国家巨额财富,其手段之猖獗,手法之多样,是前所未有、触目惊心的。
具体表现为:(一)利用职权,安插亲朋好友、买官、卖官(二)大肆贪污受贿,挥霍国家巨额资财二、腐败现象屡屡产生的原因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败,腐败现象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公务员人数严重超编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公务员人数每年递增20% ,未来几年将严重超编。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规模是否适度不仅需要考虑“官民比”,而且要考虑公务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公务员的行政效率。
虽然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只有1比26(那是2005年“两会”时提供的数据,现在肯定要大于这个比值),但是从经济视角考察,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我国为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二)现存机构的弊端和法制建设的滞后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蔓延从我国目前现存机构来看,的确存在党政机构的权力失衡,权力过分集中,党政行为存在严重的“人治”而不是“法治”现象。
同时在法制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反腐败方面的法规严重滞后,已颁布的法律目前存在着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情况,与反腐倡廉直接有关的法律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反腐斗争的需要脱节。
浅谈我国的腐败问题及对策

II
东北大学MPA专业学位论文
ABSTRACT
Shallow to Talk the Our Country the Corrupt Problem and Opposed Strategy
Abstract
It is corrupt to point the national organization worker to borrow the
versa
society constitute
actuality.
for of
corruption the corrupt phenomenon
contesting at entering 90 with
government
age hereafter
increasingly vigorously,party
out by
case
published
the
medium with the big
case
that the future is published to want
to vibration wholely society formation
biggest,go bad the problem
som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o
摘要
腐败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 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目前,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发 展迅猛的势头,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趋。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 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和伦理道德基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 存亡,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腐败与反腐败之间的较量在进入90年代以后日益激烈,党和政府以强大的 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不断与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作斗争,但腐败行为依然有蔓延 趋势,不断被媒体披露出来的和未来被披露的大案要案对整个社会形成极大的震 动,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某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心稳定的隐患。把发生腐 败现象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对腐败的 界定、腐败的成因、国外反腐败的经验和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对策等方面作出分析, 并提出反腐败,要以加强道德建设为基础,提高待遇,完善制度,减小反腐成本, 增大腐败成本,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以达到抑 制腐败,并最终消灭腐败,实现和谐社会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腐败;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腐败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将浅谈我国的腐败现状以及反腐对策。
一、我国腐败现状腐败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呈现出多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特点。
首先,政府层面的腐败普遍存在。
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受贿受贿、贪污贪污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还严重破坏了人民的信心。
其次,企业界也存在严重腐败问题。
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正当利益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这导致了资源浪费、失信风险增加等问题。
第三,司法领域的腐败也极为突出。
一些法官和律师为了个人私利而失去了法律的公正和公平,司法公正受到了重大挑战,公众对司法机构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二、我国反腐对策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腐败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遏制。
首先,建立了严格的法律制度。
中国通过立法来明确腐败行为的界定,并加大了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腐败行为的人员实施惩处和追责。
其次,中国深化了反腐败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反腐败活动,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追回国家资产。
第三,推行了更加透明和规范的行政管理。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行政审批的公开透明,建立了更加规范的行政体制,减少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此外,中国还倡导全面从严治党,在党内强化反腐力度。
建立了反腐败协调小组,并将反腐败纳入全体党员的重要考核内容。
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反腐败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由于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单靠法规和打击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腐斗争。
三、未来的展望虽然我国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我们要时刻警惕腐败问题的反反弹可能。
只有通过持续的反腐斗争,才能实现长期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腐败问题的预防力度,建立健全反腐机制,完善监督体系,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力量。
浅谈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谈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摘要] 腐败现象由来已久,自从私有制出现了以后,便产生了腐败现象。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
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人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谈对对腐败现象的认识,简要提出一些对我国现阶段治理腐败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腐败现象权力监督一、腐败现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使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世界银行的定义与此类似,即腐败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滥用权力”。
国际透明组织将腐败定义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非法地富裕起来”。
而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强加给其他主体,比如个人、集体、民族等,使之产生压力继而产生顺从的能力。
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特点,在商人和各种职业群体中也广泛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腐败。
因此,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很多,根据公权力的不同性质,腐败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比如行政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损公肥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部门的领到行贿卖官、学术造假、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等。
二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司法机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在案件审理中收取利益等。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就包括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官员腐败现象,本文就将对腐败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给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反腐策略!一、腐败现象由来已久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腐败问题,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史的古老国家,封建官僚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官员们互相帮助,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现象十分普遍。
清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贪污数额按现时折算高达875亿元。
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便出现了第一贪官羊舌鲋,而羊舌鲋生活的时代刚好和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时代相同,这足以说明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贪污这种现象!当然,我们相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光辉灿烂的,腐败问题只不过是跳梁小丑,涵盖不了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由于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些糟粕,以及现代人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引导,更重要的是由于自己的欲望,最终抵制不住诱惑,走向了贪污腐败的罪恶深渊!二、新中国建立后的腐败现象(一)建国初期的腐败问题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此前国民党政权由于各种问题,其中也包括严重的腐败问题而走向没落,最终退居台湾。
所以新中国建立后有了前车之鉴,便很注重反腐,再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腐败问题更是不能容忍!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第一例腐败案发生在天津,由毛主席亲自处理。
早在1949年3月,毛泽东预言:有些共产党人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果不其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天津地委书记的刘青山、天津行署专员的张子善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贪污、挪用公款171****0000元(旧币,约折合今人民币1716272元)。
最终两人被判处死刑。
可笑的是两人太不值了,因为他们的贪污数字与现在的官员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然而在当时却是震惊全国。
这从反面说明中国现在变富了,所以官员也更有东西可贪了。
(二)改革开放后的腐败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腐败问题也严重了许多。
浅谈腐败原因与反腐败措施的小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腐败原因与反腐败措施浅谈腐败原因与反腐败措施第一部分序论本论文的主题是对于政治社会上的腐败现象的概述从而引起对腐败成因的剖析思考以及对反腐败措施的探究,本文就是对该主题的个人看法及感想。
文章是本人主要围绕依据“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来谈谈对于政治上和社会上腐败问题的想法感想。
其中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渠道填写,包含不同学校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以及其他不同职业的社会人士的意见和看法,总共约300人参与填写,由本人统计数据而得出调查问卷之后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问题。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该序论;第二部分是对腐败现象的概述;第三部分是对腐败原因的剖析;第四部分是对反腐败措施的探究;第五部分是总结。
第二部分腐败现象的概述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如今政治和社会上确实存在腐败现象,并且现象还趋于严重。
腐败是一种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公共权力产生而产生的复杂社会现象,腐败现象几乎存在于各行各业,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现象。
因此腐败问题不仅是国家、地域性问题,而更是全球性问题。
回顾从我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内外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腐败问题一直存在。
自从党放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党内部的贪官污吏便开始大大增加,屡禁不止。
近年来,党已加大对官员贪污腐败的教育和惩处力度,例如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该局拥有更广泛的职能和权力,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反腐败宣传、教育,进行制度的建设、机制体制的创新,以及在反腐败上抓一些源头性的工作等。
自从前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今后会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这是中国进入转型发展近30年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中国共有420余万党政人员受处分,其中约450人是省部级官员,包括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陈希同、陈良宇和薄熙来。
反腐就要剜肉剔骨浅谈国企腐败的现状成因及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考

反腐就要剜肉剔骨浅谈国企腐败的现状成因及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考腐败是社会发展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国企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腐败问题既关系到国家利益,也牵动着民众的心。
本文将从国企腐败的现状和成因,以及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考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国企腐败的现状近年来,国企腐败问题屡禁不绝,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担忧。
一些国企高层干部不思进取,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一些国企内部管理混乱,缺乏透明度,导致一些人员滥用资源,进行权钱交易。
这些腐败行为不仅损害了国有资产的安全,也削弱了国企的竞争力,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国企腐败的成因分析国企腐败的产生有多重原因。
首先,国企制度存在一些先天性缺陷,比如权力过于集中、监督机制不健全、内外控制不够严格等,这些缺陷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其次,一些国企高层干部思想意识存在问题,价值观扭曲,个人利益至上,缺乏为国企发展和员工福祉负责的意识。
再次,国企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合理,容易导致职权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此外,一些国企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容易引发腐败问题。
三、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考为了有效应对国企腐败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剜肉剔骨,全面而彻底。
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国企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合理、健全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确保权力的制约和公正执行。
同时,要完善国企监察体系,健全国企党委、纪委等内部监督机构,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发挥制度约束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和人才培养。
加强对国企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增强廉洁意识和诚信意识。
同时,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要注重素质能力和廉洁自律的标准,在培养选拔合格干部的同时,为国企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再次,要强化监督和惩治力度。
加大对国企腐败问题的执法力度,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要建立健全举报和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和社会公众参与反腐斗争,形成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就包括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官员腐败现象,本文就将对腐败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给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反腐策略!一、腐败现象由来已久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腐败问题,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史的古老国家,封建官僚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官员们互相帮助,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现象十分普遍。
清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贪污数额按现时折算高达875亿元。
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便出现了第一贪官羊舌鲋,而羊舌鲋生活的时代刚好和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时代相同,这足以说明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贪污这种现象!当然,我们相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光辉灿烂的,腐败问题只不过是跳梁小丑,涵盖不了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由于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些糟粕,以及现代人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引导,更重要的是由于自己的欲望,最终抵制不住诱惑,走向了贪污腐败的罪恶深渊!二、新中国建立后的腐败现象(一)建国初期的腐败问题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此前国民党政权由于各种问题,其中也包括严重的腐败问题而走向没落,最终退居台湾。
所以新中国建立后有了前车之鉴,便很注重反腐,再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腐败问题更是不能容忍!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第一例腐败案发生在天津,由毛主席亲自处理。
早在1949年3月,毛泽东预言:有些共产党人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果不其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天津地委书记的刘青山、天津行署专员的张子善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贪污、挪用公款17162720000元(旧币,约折合今人民币1716272元)。
最终两人被判处死刑。
可笑的是两人太不值了,因为他们的贪污数字与现在的官员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然而在当时却是震惊全国。
这从反面说明中国现在变富了,所以官员也更有东西可贪了。
(二)改革开放后的腐败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腐败问题也严重了许多。
近年来腐败问题更显现出下面一些特点:1、贪污官员级别高2009年时中国腐败大年,在这一年,中国落马高官有:王益、米凤君、王华元、陈绍基、许宗衡、朱志刚、郑少东、皮黔生、康日新、宋勇、李堂堂、刘志华、陈同海和孙瑜等省部级高官。
当然还有不计其数的级别较低的官员。
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共有35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年均7人。
2、贪污数额巨大。
(1)有“地铁市长”之称的许宗衡,几乎染指深圳所有的大型工程,历年贪污的金额高达20多亿元(2)1992年2月至2009年4月,被告人陈绍基利用担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政法委书记、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协主席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单独或者伙同其子陈子翊、情妇李泳(均另案处理)索取及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959.5万余元。
(3)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朱志刚利用其担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副部长的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企业经营、申请贷款、调动工作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44万余元。
(4)1995年至2005年间,皮黔生利用担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天津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55万余元。
三、腐败原因的探索在我看来,中国目前的腐败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改革前的贫穷与改革后的巨富构成的心理反差中国的官员大多是出生在五六十年代,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精神贫瘠的年代,中国只知道关起门来搞“大跃进”、搞文革的年代,当时成长起来的人都有一种渴望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精神世界获得满足的愿望。
于是,当那些人长大以后并成功的当上高官以后,面对手中大把的钞票,面对漂亮的美眉,怎能不动心?关键原因在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太快了,在官员们还没形成对各种诱惑的抵制时,就有各种诱惑来袭,是人都有欲望,对金钱的渴望,对色欲的渴求怎能不把那些官员拖垮呢?其实,那些官员是可悲的,他们死于一种没有硝烟的炮弹!国美前老总黄光裕小时候家境清贫,最困难时,黄光裕曾拾过破烂、捡过垃圾。
也因为家境困难,他16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东潮阳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等到后来成为首富时,这是巨大的发差,怎能不让人陷入贪污的陷进呢?(二)西方腐败思潮的传入据说,中共福建省委原常委、原秘书长陈少勇是个有名的花花公子,他在国外出公差时总是收看各种色情节目,从世界各地购买的色情书籍及光碟不计其数,他是多么渴望国外那种性开放的生活啊!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身为省部级高官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决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腐蚀,反而知法犯法,到处贪污,保养情妇,过着西方资本主义的糜烂生活。
因此,我们的官员应该接受一种高尚的思想,虽然他们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但是在他们看来那只是一种攀登仕途高峰的工具,而不是他们的人生观之所在,唯利是图,好色贪财才是他们的本性,这也正是资本主义不良思潮对中国官员心灵的腐蚀!目前,中国有许多裸官,妻儿在海外发达国家过着富裕而空虚的生活,而自己在国内贪污巨款后也准备溜之大吉,这足以说明这些官员不仅深受西方思潮的影响,而且也把西方国家当做自己的避难所,这样的人焉能付之以大事?(三)中国官僚体系由来已久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长久以来实施一种专制独裁的统治,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开始了两千年的封建专制时代,而专制时代的官员们为了能够获得升迁以及攫取更多利益,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官场潜规则,而这种潜规则到今天还冤魂不散。
比如官员们会官官相互,欺上瞒下,收受请托人的贿赂,养小妾,嫖妓等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当然这些思想还在一些思想素质不高的官员中存在,于是他们也开始“效仿古人”,最终把自己拖向罪恶的深渊!清朝末期已经很腐败了,而国民党的腐败已经渗透到骨子里去了,最终走向灭亡,而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有过整风运动,但是大跃进时的浮夸风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欺上瞒下吗?文革时期连刘少奇都被打倒,这让官员们觉得更可以胡作非为,于是等到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公民开始可以有自己的神圣财产,于是贪官们就更加猖獗!(四)中国监察体制的不严美国人一直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民主,虽然美国人是在诽谤我们,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真正做到民主,做到依法治国。
也许像美国那样搞全国选民投票选举总统或者各州自己投票选州长的做法不适合中国国情,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在现行的体制下选出优秀的人担任官员。
而现实是有才能的人往往身居地位,而那些无德无能,贪财好色的人由于背景直接身居高位,对国家没有突出贡献,却像寄生虫一样啃噬国家财产。
可恨至极!为什么呢?中国的选官制度有漏洞,对官员的监察机制不完善。
如:原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助理董跃进挪用公款5.8亿元,涉嫌单独或伙同他人受贿157万余元。
而据了解,他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大量挪用公款主要是因为中通建公司财务管理混乱,作为总经理助理的董跃进,实际拥有对外合同付款的决定权。
这样大量的钱财便被不知不觉的挪用。
还有“著名”的米凤君是在与两个卖淫女一丝不挂的奋战时被办案人员抓获的,据说他的落马只是由于另一个官员为了戴罪立功交代出他的腐败事迹,如果不是出于偶然,也许这个超级恶棍还能安度晚年!当然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形势不断在变化,法律也在不断地完善,当是中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是有漏洞,执法也不严,很多地方还有一种官员半专制的现象,这样的现象更会让那些思想操守底下的官员走入腐败这这条路。
(五)官员收支难以平衡,不贪混不下去如果一个官员从不贪钱,那么他与他的同伴们的差距将有天壤之别,也许这夸张了,不过在某些职位上的确有这种现象,一个县长可以贪污一亿,但他的工资却少得可怜,为了各种官场上的应酬请客以及自己的仕途发展,钱是必不可少的,而钱从哪里来,唯有贪污才能最便捷的得到最多的钱,于是,不得不贪。
其实很多人也知道廉洁的重要性,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形势逼你这样,不贪只能永远任人摆布,贪或许还能成为人上之人,两相权衡,还是选择贪。
当贪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我们不能仅仅从官员的道德层面上思考问题,还应该设身处地的为那些官员想想。
当年屈原自投汨罗江就是因为他是在看不惯那种腐败的官场以及其他官员的排挤,所以愤然离去,自投汨罗。
虽然屈原赢得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崇敬,可是今天哪个官员会走他那条路呢?所以人心都是肉长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屈原那么伟大。
所以官员们的收入还是需要提高的,像美国一个市长的工资是195,000美元,而中国一个省长的工资才七千多元,但是省长实际收入就无人可知了,权力就是财富,官员的收入远不止他们的工资!四、反腐之措施在我个人看来,中国纪委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措施来反腐败:(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我国目前正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我国自改革开放开放以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止。
国务院新闻办2010年12月29日发布《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该书称,为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为确保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以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依法依纪惩治腐败,中国制定并不断完善包括刑事处罚、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在内的惩处违法违纪行为的实体性法律法规。
但是,虽然我们有法律了,但是我们还要加大执法力度。
法律是死的,要让它真正发挥作用只有通过纪委部门与公检法部门的合作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在有些地方,官员知法犯法,将法律玩弄于手中,人的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更加助长了官员嚣张的气氛。
因此我觉的我们国家应该加强纪委部门的建设,使纪委部门真正有实权,不被官员收买,真正履行他们反贪的作用。
同时除了纪委还是不够,监管应该是方方面面的,加强政府行政部门的相互监管,打破官员官官相护的网络,让他们相互监督,同时还可以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及各种奖励,鼓励人民群众揭发腐败官员,切实维护政府形象。
(二)提高官员待遇,实施高薪养廉政策目前世界上实行高薪养廉的国家有美国、瑞典、瑞士、新加坡和智利等国,通过这种政策,这些国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我觉得中国可以效仿,表面上看起来,中国政府似乎需要从财政中拨更多款来付给官员们工资,而实际上,中国可以减少贪污腐败对财政的侵蚀,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能提高财政收入。
目前政府不愿意实行高薪养廉政策是因为官员们普遍不缺钱,而且中国政府总是追求一种表面上的“平等”,认为社会应该是共同富裕的,各级官员之间的收入从条文上说应该是平等的,这样符合减少贫富差距,消灭阶级观念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大目标,可是实际上各级官员由于贪污腐败程度不同,他们之间的收入早已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