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social
社会角色论名词解释

社会角色论(Social Role Theory)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它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对其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名词解释:
社会角色论认为,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思维受到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身份的影响。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以及与之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
作用:
1. 规范行为:社会角色论认为,社会角色和身份可以为个体提供行为规范和准则。
个体在扮演特定角色时,会遵循与该角色相应的行为准则和期望,从而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
2. 塑造思维:社会角色论认为,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受到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身份的影响。
个体在扮演特定角色时,会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信仰和认知模式,这些都会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
3. 构建社会秩序:社会角色论认为,社会秩序是通过个体的角色和身份来构建的。
每个社会角色都有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个体在扮演这些角色时,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和准则,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社会角色论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对其行为和思维的影响,这种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同时也可以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
社会过程与关系

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研究思维、情感、知觉、动机和行为如何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社会背景包括对他人真实的、想像的或符号的表征;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活动和相互作用;行为发生的场景;以及在给定场景下制约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一、情境的力量1、角色与规则社会角色(social role)指一个人在给定情景或小组发挥作用时,人们期待他做出的一套由社会界定的行为模式。
规则(rule)运用:外显(explicitly)、内隐的(implicit)——人们通过在特定情境中与他人的交往而习得这些规则。
“斯坦福监狱实验”2、社会规范群体还制定了许多对群体成员应该如何行动的期望。
公开陈述或内隐地告诉群体成员哪些态度和行为从社会角度看是适宜的,社会规范(social norms)。
意识到制约给定群体情境的规范,有助于成员适应形势,调节他们的社会互动。
否则个体会遭到3R:嘲笑(ridicule)、再教育(reeducation)和排斥(rejection)。
3、从众从众(conformity)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两种导致从众的因素:* 信息性影响(informational influence)过程——希望准确无误,想了解给定情境下正确的反应方式。
* 规范性影响(normative influence)过程——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
(1)信息性影响:谢里夫的自主运动效应谢里夫,信息影响如何导致规范具体化(norm crystallization)——规范形成和固化。
自主运动效应:该光点出现在一个全黑的背景上,虽然它实际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像是在运动。
群体中的规范一旦形成,它们自身就倾向于永久存在下去。
(2)规范性影响:阿施效应当无异言辞多数人仅由3个或4人组成时,从众效应非常明显。
有了一位与多数人意见不一致的同盟,那么从众几率会急剧减少。
个人的独立性会随着个人知觉与群体错误判断之间的差异量增加而增加。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4)我国学者的定义
我国学者奚从清、俞国良认为,社会角色 包含角色扮演者、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地 位、社会期望和行为模式五种要素。
社会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 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 人行为模式”。
——奚从清、俞国良著:《角色理论研 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人在一生中学会扮演各种角色,如孩子的角色, 学生的角色,男女的角色、职工和领导的角色等 等。这些角色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以适当的行 为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儿童的角色游戏是个人 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7
role playing
一个人在扮演符合他人期望的角色时会不会丧失 自我呢?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中通过训练、模 仿和认同学会扮演各种角色。只要人们真正相信 他们的角色,认为应当完善地扮演,他们的行为 就是真实的,他们的自我和角色就是统一的。
19
2、主要观点
第一,借用米德的“社会领会”的概念, 并进行发展。
第二,角色领会就是角色建构。人们往往 在三种意义期望中建构角色。
第三,互动是角色领会和角色扮演过程的 连接点。
20
四、斯特里克(S.Stryker)的理 论
前两种理论实际上是一个互补的理论, 1980年, S.Stryker提出了一个比较典型 的融合方案。
只有当人们不相信和不认为应当扮演某个角色, 只是为了满足他人期望而扮演某个角色时,才会 产生不真实的角色扮演,自我和角色分裂。社会 心理学家S.朱拉德认为,这种人虽然是出于获得 他人承认的需要,但实际上往往既得不到他人的 承认,也得不到自己的承认。
28
3、角色冲突
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并能保持 各角色间和谐一致。但有时也会发生角色 冲突。例如,一个职业妇女的职业角色和 她作为妈妈的角色有时会发生冲突;一个 刚进大学的学生,当父母来访时,他作为 一个独立大学生的角色和作为父母的孩子 的角色也会发生冲突。
初一英语个人与社会角色词汇

初一英语个人与社会角色词汇人员的分类和角色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不同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词汇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一英语中与个人与社会角色相关的词汇。
1. 家庭角色(Family Roles)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以下是一些与家庭角色相关的词汇:- Father(父亲)- Mother(母亲)- Son(儿子)- Daughter(女儿)- Brother(兄弟)- Sister(姐妹)2. 学校角色(School Roles)在学校中,学生和老师是常见的角色。
下面是一些与学校角色相关的词汇:- Student(学生)- Teacher(老师)- Classmate(同学)- Principal(校长)- Librarian(图书管理员)3. 社会角色(Social Roles)在社会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医生、律师、警察等。
以下是一些与社会角色相关的词汇:- Doctor(医生)- Lawyer(律师)- Police officer(警察)- Firefighter(消防员)- Farmer(农民)4. 娱乐角色(Entertainment Roles)在娱乐领域,艺人、歌手、运动员等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下面是一些与娱乐角色相关的词汇:- Actor(演员)- Singer(歌手)- Dancer(舞者)- Athlete(运动员)- Musician(音乐家)5. 志愿者角色(Volunteer Roles)在社会服务中,志愿者起着重要的角色,为社区和他人提供帮助。
以下是一些与志愿者角色相关的词汇:- Volunteer(志愿者)- Charity worker(慈善工作者)- Tutor(辅导员)- Mentor(导师)- Caregiver(照顾者)6. 商业角色(Business Roles)商业领域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如商人、销售员、经理等。
案例02-03:冰山模型解释

1、知识(Knowledge):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
2、技能(Skill):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3、社会角色(Social Roles):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
4、自我概念(Self-Concept):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
5、特质(Traits):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
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6、动机(Motives):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第1、2项大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我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等具体形式来测量,也可以通过培训、锻炼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
第3、4、5、6项往往很难度量和准确表述,又少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
只有其主观能动性变化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出来。
考察这些方面的东西,每个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但往往因其偏好而有所局限。
管理学界及心理学有着一些测量手段,但往往复杂不易采用或效果不够准确。
社心名解

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social mentality)的概念:是群体心理(如从众、模仿、舆论等)和个体心理(如动机、态度、信念等)的总称。
P52.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的概念:是这种社会心理的外部表现,是个体通过外部行为活动对社会刺激情境外显或内隐的反应。
P53.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的概念:是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和他人、群体和社会的互相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P54.社会情境(social situation)的概念(应用心理):社会心理学特别关注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个体生存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和法律、历史、地理环境,表现在个体生活中的形式。
5.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概念: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社会角色(social role)的概念: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7.角色认知的概念(应用心理):亦称角色领悟,主要是根据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来认识对方的身份、地位,从而判断其应有的角色行为是否符合角色规范的要求。
是角色行为的认知基础8.角色规范的含义:是群体中每一角色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9.角色期望的含义:一个人占据了社会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这种期望叫做角色期望。
10.角色知觉的概念(应用心理):是角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角色及有关角色现象的整体反映。
11.角色行为的概念:意指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表现为外部行为、角色实现的过程,是主体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过程。
12.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的含义:P93-94(1)基本社会化或早期社会化。
社会角色

第五章社会角色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社会角色及其相关的概念;理解社会角色分析理论,认识形形色色的社会角色是社会人存在的具体形式;了解角色表现的具体过程和角色失调与调适问题。
重点:社会角色的概念和社会角色的表现。
难点:理解社会角色是社会人的存在方式。
讲授学时:4学时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那么,什么是合格的社会成员呢?合格的社会成员就是能胜任相应的社会角色的人。
第一节:社会角色的概念一、社会角色理论的来源“角色”本是舞台用语,指剧中的人物。
人们发现社会舞台与戏剧舞台有相似性,就借用了这一术语。
威廉·莎士比亚最早觉察到社会舞台与戏剧舞台之间的联系。
在其《人间喜剧》(《皆大欢喜》)中写道: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上场的时候,也都有下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1978, 第139页。
中国古代也有“人生如戏”的说法: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末,古今来几辈角色;云霞采,日月灯,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大戏台。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首先把角色引入社会学研究,19世纪20年代芝加哥学派已把角色作为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使用。
米德引入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从想象扮演某个角色发展为成熟承担某个角色。
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范围。
1938年,美国人类学家林顿在《人的研究》中又把角色引入人类学研究。
他把角色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动者的一组规范。
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
他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体系。
因而,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
第六章 社会角色 《社会学概论》 PPT课件

三.社会角色的有关理论
1.米德的“社会角色”理论 2. 林顿的角色理论 3. 过程角色论 4. 社会拟剧论
1.米德的“社会角色”理论
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社会角色”这一 概念,其中以米德的研究最为突出。
米德认为在人们的交往中存在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 模式,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2. 林顿的角色理论
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根据人们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不同: ❖自觉角色:角色承担者明确意识到个人所作的角色表演,
因而尽力用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角色:角色承担者并未意识到角色表演,而只是照
习惯方式去做。 一个人长期充当某一角色或是在没有他人在场、没有
特定环境与任务、没有经常自我提醒的情况下,容易仅仅 按习惯行事从而形成不自觉的角色。“任期制”的作用
3.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
根据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不同: ❖规定型角色:对权利、义务有较明确的规定,不得随心所
欲地自由发挥,如军人、警察、法官、公务员等。 ❖开放型角色:对权利、义务没有严格、明确规定,可以根据
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如父母、 夫妻等。 不同的人实施规定性角色的实际过程是不一样的。
4.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
根据角色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
功利型角色: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实际利 益为目标,如商人、企业家、经营者等, 主表要现发型挥角实色现:效以率表目现标社的会功制能度。与秩序、 某种社会价值观念、思想信仰或道德情 操等为目的,如艺术家、教授、宗教信 徒、公务员等,主要发挥表现社会公平 的功能。
角色不清与角色中断
❖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
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根据角色规范是否明确,社会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四)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社会角色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五)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
根据角色行为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分为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
(六)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性别不同,社会角色可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男人发号施令,女人俯首听命;
此乃纲常所致,违之天地难容。”
(2)行为方式的差异
男性的侵犯性强于女性;男性的支配欲强于女性,男性的 自信心强于女性,男性的交际圈大于女性。
2.性别角色差异的原因
造成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 因素,也有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性别角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 中,由于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机制不同造成的。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社会角色”概念的由来 “角色”一词最先是戏剧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戏剧舞台上
所扮演的剧中人物及其行为模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在其剧本《皆大欢喜》中写道: “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
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 他们各有自己的进口与出口, 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
后来,社会学家们在分析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舞台 与戏剧舞台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把戏剧中的“角色”概 念借用到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来,产生了“社会角色”概 念。
在社会学界,最早使用角色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
二、社会角色的涵义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
角色 实践
内外结合的个人行动
四、社会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
(一)角色紧张 (二)角色冲突
1.角色内冲突 2.角色间冲突 3.角色外冲突
(三)角色混同 (四)角色中断 (五)角色失败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社会角色 角色集 角色差距 2.简述社会角色的特性。 3.概述社会角色的分类框架。 4.运用社会角色的基本原理分析性别角色差异现象。 5.简述社会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 6.联系实际分析大学生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失调现象。
为模式,是人们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 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细胞。 全面把握社会角色的定义,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社会角色是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细胞。 (二)角色集
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1.性别角色差异的表现
(1)社会期望的差异
一般来说,社会要求男性刚毅、果断、勇敢、豪放;期望
女性温顺、柔和、仁慈、怜悯。19世纪的英国诗人洛 德·坦尼森在一首题为《女王》的诗中写道:
“壮男耕作于田园,女子周转于锅台;
勇士挥戈于战场,秀女纺织于闺房;
男人凭一颗头,女人凭一颗心;
二、社会角色的表现 从静态的角度看,社会角色的表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布景与道具 (二)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三)台前、台后的表现 (四)社会角色表现的配合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一)角色期待 (二)角色领悟 (三)角色实践 (四)角色差距
角色 期待
外在的社会观念
角色 领悟
内在的个人观念
(二)对应性
任何一种社会角色一般都是对应于另一种社会角色而存在的,没有相 对应的角色作为前提,这种社会角色也就不存在。社会学把这些相互 对应而存在的社会角色称为“角色伴侣”。
(三)单一性
单一性是指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不存在角色权利、角色义务和角色 规范完全相同的两种不同的角色;同样地,在一个社会中,也不可能 存在对同一社会角色会有不同的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有些社会角色, 由于文化习惯不同,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但不同的语言表达所 指的是同一个社会角色。
第五章 社会角色(social role)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社会角色”概念的由来 二、社会角色的涵义 三、社会角色的要素 四、社会角色的特性 五、社会角色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角色扮演 一、社会角色的确定 二、社会角色的表现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四、社会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
歌曲《常回家看看》的社会学分析
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 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
(二)角色义务
角色义务是角色扮演者应尽的社会责任。角色义务包括角色扮演者 “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两个方面。
(三)角色规范
角色规范是指角色扮演者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 为规范或准则。
角色规范包括不同的形式:从范围上可以分为一般规范和特殊规; 从具体要求上可以分为正向规范(即扮演者可以做、应当做和需要做
任何一个社会角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社会角 色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一组 角色就是角色集。
角色集的存在根本上源于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社会角色的要素
(一)角色权利
角色权利是角色扮演者所享有的权力和利益。角色权力是指角色扮演 者履行角色义务时所具有的支配他人或使用所需的物质条件的权力。 角色权益是指角色扮演者在履行角色义务后应当得到的物质和精神报 酬。如工资、奖金、福利、实物等属于物质报酬,表扬、荣誉、称号 等属于精神报酬。
(1)不同的性别角色期待(外在力量) 不同的性别角色期待几乎存在于人的一生之中。 (2)不同性别的区别对待(外在力量) 不同的生活领域:家庭、学校、单位、社会中。 (3)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内化力量) 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始于孩子明确意识到自己的性别是男
是女的时候,从那时开始,男孩的行为和孩的行为就开 始分化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成为性别角色社会 化的重要形式。
第二节 社会角色扮演
一、社会角色的确定 社会角色的确定就是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找准自
己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角色确定是角色扮演的前提条 件,没有确定社会角色,就无法进行角色扮演。 在确定社会角色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角色确定不当的情 形:不能胜任角色、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 当的角色。因此,提高角色确定的有效性是角色确定中 的一个重要环节。
的行为规范)和反向规范(扮演者不能做、不应当做的行为规定); 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规范(法律、法规、制度、纪律等)和不 成文规范(风俗习惯等)。
四、社会角色的特性
(一)客观性
社会角色的产生和存在是客观的,任何一种社会角色的产生都是一定 社会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产物;脱离社 会客观需要而由人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角色”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 中是不存在的。
(四)扮演性
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舞台上承担或扮演某个角色时,与演员在舞台 上扮演角色相似,具有“化妆演出”的特点。
五、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社会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二)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根据人们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分为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