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 冯雪姣

合集下载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_4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_4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1-12-07T08:27:51.36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25期作者:王阳陈韵竹[导读] 近年来,自动化技术也逐渐被县级配网系统的建设所关注和重视王阳陈韵竹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要:近年来,自动化技术也逐渐被县级配网系统的建设所关注和重视,这不仅提高了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优化了电网运行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节省资源和能源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进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持续性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就其规划和设计来讲,要尤为注意。

本文对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规划与设计1分析10kV配电网络的发展现状纵观全中国的配网运行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的网络运行,并且县级的10kV配电网络也已经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与电气设备实现了较为有效的结合,无论是配网拦截还是通信技术等。

也正是因为如此,县级10kV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性能的发挥也变得更加明显,电网的操作变得更加流畅,实时监测情况也更加准确,整体都迈入了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中。

总的来说,配网实施自动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用电的质量和效率,并以此为基准点,满足电脑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而这一目标的完成,就需要实现自动化建设的有效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县级配网运行中,10kV配电作为基础的运行系统,其自身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也牵涉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所以,也会产生相应的数据流。

如今,10kV配网的自动化运行方式大致包括两种类型,首先,是采用分段和重合的方式进行设置;其次,是配网电缆采用环形设置的方法。

前者主要是把配网用树状模式排列出来,这一排列方法可以自动排除电网运行中的故障,并选择另外一条可以传输的路径,恢复电能传输工作,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10kV配网的运行成本,而且操作步骤也不复杂,工作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较为得心应手,比较容易掌握个中的要领和技巧。

10_kV供配电系统智能化设计与优化方法

10_kV供配电系统智能化设计与优化方法

运营维护技术供配电系统智能化设计与优化方法陈志婷(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探索并提出一种综合的智能化设计与优化方法,以提高10 kV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包括系统架构、数据采集、智能传感器应用、数据处理以及实时监测控制策略。

研究了配电网电压控制优化方法和配电网损耗降低优化方法,探索了智能算法在电网优化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总结了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

供配电系统;电力系统优化;智能算法;实时监测Intelligent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of 10 kV Power Supply andDistribution SystemCHEN Zhiting(Fosh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oshan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and propose a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t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10kV power supply andTelecom Power Technology保及时传递数据。

三是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是智能化设计的大脑,由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软件组成,用于处理和分析从数据采集子系统收集的。

中央控制系统可以实施高级控制策略,如故障检测以及自动切换等。

四是智能算法,智能算法是系统的智能化核心,用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包括电力流分析、负荷预测、能源管理以及优化调度等。

这些算法可以提高系统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并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集成。

效存储和检索需求。

最后,要充分考虑数据安全性和备份策略,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可用性。

实时数据分析和决策系统允许电力系统运营者及时响应,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识别故障、异常和潜在问题,以实现自动化的远程操作、设备控制和告警通知。

浅谈10KV馈线自动化的设计方案与应用

浅谈10KV馈线自动化的设计方案与应用

则第一次重合后须经过 2 1 s 才会重合到故障段,这样满足了重合闸的充 1馈线 自动化应用 原则 馈线 自动化作为配网自动化 的基础就是在能够完成对配电网运行 电时间( 约1 5 秒左右) , 为第二次重合 闸恢复故障前端线路供 电做好准。 3馈线 自动化配 电 自动化 系统 的升级 工况的 日 常监视睛况下 , 具备对配电网络发生故障时的 速响应, 即当供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完全建立后, E 述过程的实现可以通过设备 自身 电线路的某一区段发生故障时, 配电系统具备 自 动隔离故障区段、 自 动恢 复非故障区段的供电的能力, 从而达到缩小停电范围和减少用户的停电 自动化功能和计算机后台主站系统配合完成。其故障处理和恢复可以通 个步骤来完成: 时间, 提高对用户供电可靠 l 生 的 目的。 根据国电公司( 1 0 千伏配网 自动化 过以下 5 3 . 1故障区间的隔离。 在故障发生后 , 根据线路的故障状况 , 首先利用 发展规划要点》 中所提出的目标, 在配电网馈线 自 动化阶段规划选型将从 以下 几 个方面考虑 : f 1 姣 贼Ⅱ 要点》 中的要求, 接入 1 0 K V公用线路 匕 的 现场开关没备的控制器通过对电压信 息 和开关状态进行监测 , 在相应的 自动闭锁故障区段前后级开关。这时 , 系统的线路画面 用户具有两个以上电源供电的可能性,其中应使 2 / 3 及 以上的用户享有 开关设备开断后, N 一 1 可靠 I 生 准则的能力, 因此 , 线路选择和设计首先应当具备互带能力。 以绿色 显示 3 2 电涮 瞰 障区间的供电恢复。在站内一次重合闸后 , 故障前端 c 2 l 通过实施线路分段原则, 缩小个别用户或线路故障带来的整体停电, 通 通过 自 动关合恢复供电。此时, 正常 过合理的线路分段数量和设置合理分段点 , 使用户享有尽可能高的供电 的开关控制器进行线路的检测确认 , 可靠陛。f 3 ) 干线的分段原则按 : a 负荷均等原则; 度均等原则 ; 凋 区段恢复正常供电颜色, 故障区段显示报警颜色。 3 3负荷侧非故障区间的负荷转移。 在现场的测控装置将现场的开关 户数量均等原则中符合具. 体应用条件的原则执行。 择设备具备满足 j 羞人 摇 J 中心, 控制中心又 撤陴 主 彳 亍 定 - 后, 并以线 当线路故障时 , 能自动隔离故障区段 、 自动恢复非故障区段的供电功能。 状态及有关故障信启 小时内负荷能力为判据 , 进行负荷转移优化决策。 其负荷转移的故障 ( 5 ) 选择设备应当具备由满足馈线 自动化向配网 自动化升级要求从 而能 路 2 完成故障区段后端 够实现配网设备运行工况的远方监视和监测及与系统配合完成网络重 后端的开关通过主站向开关发出相应的分合 闸命令 , 构和负荷转带等功能。 荷较重的分支线路尽量布置分段分支开关 , 以 的供电恢复 ,其故障后端的恢复过程是在故障线路前端开关投 ^后 6 s , 关联的联络开关列故障后端第—段正常线路恢复供电。 此后 , 控制器在无 保证隔离分支故障, 保证主干线畅通; 开关按合理的位置布置。 通信条件下的时间设置不起作用, 开关以2 s 间隔逐级投 入到相应的正常 2 实现馈线 自动化功 能的设计方 案 系统配合采用站内断路器实现二次重合闸方式进行配合。 建议站内 区间。负荷转移恢复供电的区间显示系统内部设定的转移供电颜色。 3 4故障区间解除及恢复送电。 控制中心根据故障报警信号进行故障 次重合闸时间为 5 s , 二次重合闸时间为 5 s 。系统负荷的自动转移通过 安排维修。在检修完成后 , 系统恢复该区域为绿色正常线路 的停电 开关控制器延时时间设计来实现。分段点开关的时间设计遵循整条线路 分析, 尽量缩短停 电时间的原则。由于环网点时间的设置是保证联络电源不发 状态 。 3 5原供电网络的恢复。在故障解除后, 系统自动生成恢复到原供电 生误投、 扩大事故的关键, 因此 , 环网点时间的设定要遵循保证事故 因可 方式的操作票 , 通过操作人员的确认和指示 , 自动控制现场自动开关设备 被锁扣确认后 , 联络电源才能投入的原则。基本公式如下: 将系统 恢复到正常状态下运行。 t 述过程的实现, 除现场故障需要人工排 环网点时间设置 = ( T g + T 1 + T g + T 2 + z x n ) X 1 . 1 其余的操作过程完全由杆 E 设备和计算机系统配合 自 动完成, 在最 其中, T g 为线路短路到断路器跳闸间隔的时间( { 段 设0 2 s ) ; T l 为第一 除外, 使系统在最大范围内实 次重合闸时间f 没定5 s ) ; T 2 为第二次重合闸时间泼 定5  ̄ ; X 1 至x n 为沿 大限度上避免了人工参与有可能带来的误操作 , 现计算机管理的自动化。 线开关控制器 F D R设置时间。 4效益 分析 倍的乘数是为了避免因时间误差而引起的故障的加权 。 系统整僻方 电力系统配网投资效益是通过提高配网运行的可靠率、经济性等方 案 自动化设备的布置和数量可以根据线路长度 、 负荷状况、 或等杆数管理 NZ b " 电量损失 、 减! 啵 备损坏、 减少维修费用等 等因素综合考虑没计。 为了保证线路负荷 自动转移时, 正常站在向停电站 面来达到增加电量销售 、 的负荷供电过程中, 避免将电送至停电站内, 馈线出E l 处开关的连线方式 目 标, 其最终体现在增加企业直接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4 . 1社会效益分析。 4 . 1 . 1 促进电力系统技术水平的提高。 馈线 自动化 推荐采用单 F r r 投入方式。本套设备与站内出线断路器实现二次重合闸 使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应用由简单满足电网要求的开关功能上升 配合使用 , 第一次重合闸, 判定故障区间并闭所故障线路前后开关, 第二 的实施, 将最新的计算 次重合闸恢复故障前端正常线路的供电。同时因为控制器有—个 3 5秒 到设备智能化应用的层面。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施 , 的故障确认时间, 此故障时间与各种锁扣关系密切相关, 故重合时间一般 机 、 通信 、 电力、 电子技术的应用于电力工程 , 使电力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 升—个新台阶。 4 . 1 2为电力系统走向市场化提供良好的基础。自动化 设定为 5 秒, 大于 3 5秒的故障确认时间。 变电站的出线保护重合闸时间 E 技术的应用 , 大大提高 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 , 通过提供有效的电力供 的没 定垠据出 线保护配置的类型可分为三种隋 况。 ( 1 废 电站内 馈线保护 为社会作= j 卿艮 务, 同时也 为电力系统走 向市场化扣‘ 好 了经济基础。 配置是微机保护, 并目 微机保护装置具备两次重合闸的功能 , 当控制器与 应 , 4 2经济效益分析。 4 2 . 1提高配网运行可靠率, 经济效益明显。 配网实 站内断路器实现二次重合闸运行相配合时, 建议站内第一次和第二次重 能及时准确地查找故障点 , 缩小事故范围, 及时恢复供 合闸时间设为 5 s 。 此时与变电站出V I 相连的第—个控制器时间可设为最 现监控或监视后 , 短, 其余各分殴点相配的控制器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设定。 电站线路 电, 减少用户停电时间, 提高了配网运行的可靠率 , 同样可以增加供电量。 2 2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节约运行费用。配网实现监视或监控后, 能及时 保护装置是微饥保护 , 但只有一次重合闸的功能, 此时可考虑把微秽 护 4 快速查找故曦 , 缩短事故处理范围及时间, 能避免因事 装置的重合闸充电时间设为 1 秒钟左右,并且重合闸延时时间可设为 5 发现事故隐患, 停电等, 从而提高运行 ^员工f 乍 效率, 节约各项人工、 材料等 秒。 f 3 ) 女 Ⅱ 果站内断路器保护不具备两次重合闸功能 , 并为常规的继电器保 故引起检修、 也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护, 则将出线第—个开关控制器设为 2 1 秒, 这样 , 如果出线断路器外第一 运行费用 ,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是实现配电系统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重要举措。

规划和设计分析是该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下面是对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规划1. 需求分析:对现有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系统的瓶颈和问题,明确建设自动化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2. 技术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于10kV配网的自动化技术,如远动通信技术、智能终端设备、自动化监控与管理系统等,确保技术能够满足需求。

3. 方案设计:制定出合理的整体方案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备配置、通信网络等,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4. 经济评估:对规划方案进行经济评估,包括建设投资、运维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虑,确保投资回报合理。

二、设计分析1.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规划方案,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主站与终端的通信架构、设备配置、通信网络等,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2. 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如集中器、自动化开关、智能电表等,并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3. 通信网络设计:根据系统架构和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通信网络,包括局域网和远程通信网络,确保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安全可靠。

4. 数据管理与处理设计:设计合理的数据管理与处理方案,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确保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系统使用者。

5. 安全保障设计:设计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安全监控等,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运维方案设计:制定合理的运维方案,包括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系统升级等,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10 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

10 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

10 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摘要: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带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电力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成绩,融入了很多较为科学的管理手段及理念,促进了电力企业在社会上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影响力。

我国科研团队不仅仅对电力自动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还针对10KV配电网的运行管理运行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关部门对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原则性问题不断分析。

本文主要就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实施方面的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实施我国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配电网运行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相关科研团队和相关部门不断提高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将电力自动化系统不断完善。

国家提高电网建设要求的原因在于我国很多地区仍存在较为落后的电力系统管理方法及模式,落后的方法已经完全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及社会建设要求,需要尽快对其改进及创新;除此之外,国家电力企业的电力系统运行和配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种现象,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制定较为系统、有效的方案及措施,将系统运行中较为复杂的模式不断优化。

1.推动10KV配电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作用1.1信息技术在10KV配电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中的意义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保证供电网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电力企业要想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提高,就必须利用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对系统运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管理。

例如电力系统中的绝缘系统,绝缘系统能够控制电网相关设备的运行时间长短,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过程中,电力设备绝缘系统会因为长期运转、遭受机械设备的碰撞与摩擦及相关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力设备的老化程度加深,老化速度加快,电气系统中的薄弱系统经常会出现绝缘情况。

浅谈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与实施

浅谈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与实施

浅谈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与实施发布时间:2021-10-29T06:40:54.996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13期作者:梁伊婷[导读] 配网系统与自动化的结合非常复杂,涉及十分多的领域,并且有着各种影响因素,同时,配网系统的自动化对于配网系统来说十分的重要。

梁伊婷深圳新能电力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配网系统与自动化的结合非常复杂,涉及十分多的领域,并且有着各种影响因素,同时,配网系统的自动化对于配网系统来说十分的重要。

所以,对10kV配电网自动化的规划以及改良十分重要。

本文接下来就会配电自动化的整体系统的结构分层以及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性功能进行介绍,并且对配电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规划以及实施提出一点改善的意见,希望能对相关从业者一些帮助。

关键词:影响因素;配网系统;整体监控;安全保护;结构分层引言进行配电的自动化实际的内容就是监控和协调管控区域上的所有开关以及配电的变压器、还有开闭所,同时也具备故障识别以及对其进行控制的功能,进而能够帮助自动化的主站来进行城市中配电网的实际运行,其中运行就包括对电力状况的监测、网络重构、操作优化等。

其在实际的系统自动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其所包含的信息数据量也十分巨大,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求自动化系统要有足够先进的适应能力以及足够强度的多系统接口功能。

跟别的自动化系统相比较,其在实际的使用当中更加的协调,并且更具整体性。

在进行全面的信息共享后,将配电系统进行集成,将其性能全面地发挥出来,从而保障配电量,推动电力公司的整体业务水平以及系统管理水平上的提升。

1.配电自动化整体系统的结构分层1.1配电调控的中心层传输中心层局域网作为配网自动化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核心。

可以为其他区域的实际运行提供十分良好的的整体环境。

这个区域的局域网是依据以太网的的实际配置为运行基础,有效地管理中心的信息数据库,并且对其进行高效的管控以及高效的配置。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配电网的精细化和自动化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城市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也成为现代城市配电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10kV配网自动化规划与设计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减少事故率和停电时间,提高配电效率,并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为达到这些目标,需实现以下几方面功能:1、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现配电自动切换、故障自动排除、智能保护等功能,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减少人为操作。

2、实现监测管理:通过对电流、电压、温度等多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全面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故障,做出响应。

3、提高配电效率:通过自动化管控系统,优化电力的调配和分配,提高配电效率。

4、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配电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为了实现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目标,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2、监测系统:监测系统需要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处理功能,并能及时显示监测指标的状态和趋势,为配电系统的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3、通信系统:实现10kV配网自动化,需要进行各种设备之间的联网,因此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包括物理网络和逻辑网络。

4、配电设备:配电设备的质量、性能和自动化水平直接影响10kV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效果。

因此,在配电设备选型时,需要考虑到自动化要求,如智能保护、远程通信接口等。

在进行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方案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提高配电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基于这些问题,设计方案需满足以下要求:1、建立10kV配网自动化控制系统。

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需考虑到设备性能、可靠性、稳定性、通信速度等多个因素,选用先进的控制技术。

10kv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

10kv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

10kv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供电系统正逐步由人工管理转向智能管理,有人监控运行转向自动运行,这就对配电网的自动运行提出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而在10KV配电网的自动化运行中,馈线自动化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馈线的自动化运行,不仅可以降低线路管护人员的任务压力,同时,可以保障配电网自动化运营的正常实施,对于保证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10KV配电网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做到提前发现,提前解决,防患未然,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转。

关键字:10kv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施1.10kV配电网自愈控制的技术需求1.1电网在线监测技术对于10kV配电网自愈控制来说,在线监测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电气量监测,即对电网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和功率因数等能够反映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的参数量进行监测;第二,非电气量监测,主要包括电气设备中介质的压力、流量、气体成分和温度等。

电网自愈控制的关键即是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常借助SCADA/TRDS实现动态测量和由WAMS状态监测系统对关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测量。

1.2高级测量技术高级测量技术具有以下功能:实现电能的自动采集、分析和计费;实现电能测量数据的双向通信;一般网络通信出现故障问题,相关的网络系统能够自我完成重构,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通信。

高级测量技术和配电管理系统是实现10kV配电网智能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电网运行效率。

1.3配电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的发展为10kV配电网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软件平台,便于操作人员根据技术提供的系统运行状态数据制定管理决策。

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能够对配电网操作水平和运行操作状态进行实时明确,满足复杂电网环境下的系统运行要求,持续为电网提供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进而确保配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冯雪姣
发表时间:2019-12-06T10:04:32.6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作者:冯雪姣
[导读] 摘要:如今电力能源在我国普及发展,随着城镇化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国民用电负荷越来越重,而用电配网布局越来越繁复,电网的平稳、安全发展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重点。

恩施永扬水利电力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如今电力能源在我国普及发展,随着城镇化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国民用电负荷越来越重,而用电配网布局越来越繁复,电网的平稳、安全发展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重点。

为国民提供安全、便利、高质且低耗的电力资源成为电力行业的追求的目标,而传统的配电网以不适应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要重视科学技术在电力行业的运用,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发展,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设计;实施
1、配电网自动化概述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通过现代智能计算机和高端电力设备在配电网及运送电力和分配流程中,对期间的各个数据进行自主收集、数据监控、数据分析、设备控制、设备管理等工作。

配电网管理系统主要分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网SCADA、需求侧管理系统以及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

2、10KV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2.1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保障国民用电的安全是现代电力行业发展的首要要求,而信息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有利于对现代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的绝缘系统直接关乎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而电力的绝缘系统在长期不间断的运行中,很容易发生老化或者缺陷问题,所以发挥信息技术在对电力绝缘系统的监测尤为重要,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加强对绝缘系统的监测,一旦发现线路老化或者其他故障,可以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

2.2配电监控终端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运用
配电网监控终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对电网进行监控,配电网监控终端由联络开关和开闭开关等组成。

监控终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可以进行信息采集、执行遥控命令、进行时间记录以及对电源失电进行保护等。

监控终端在10KV配电网中应用体现在进行信息的采集和交流,对配电网的电压、电流、功率因素以及有无电功率等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有利于促进配电网自动化发展。

2.3智能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运用
智能技术可以让通讯线路实现自动化发展,而智能型开关可以对电网中的线路故障进行自动诊断,有利于其和通电系统的连接,进而对自动化系统中的自动分站和主站进行远程遥控控制。

而分段模式开关又有利于对线路进行分段控制,其有延时关闭、时限闭锁和脉冲闭锁等重要功能,这也有利于对配电网的线路进行智能管理,有利于对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促进10KV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发展。

3、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3.1优控投切设计
在进行10KV配电网设计时,要对电网系统的变电装置及配电网进行优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配电网的高效、平稳运行,保障配电网自身的品质,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配电网自动化设计。

首先,要对检查10kv配电网的补偿参数,这其中也要监测配电网的有功率和无功率的检测。

在对配电网补偿参数检测后,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如发现投切参数和设计标准存在偏离时,自动化控制系统会出现异常反应,所以要及时发布切投指令,这些指令也会反应到补偿设备中,然后对故障进行隔离,以免影响整个自动化系统。

反之,如果检测结果和投切参数相符,自动化系统就会发出投入指令,让系统正常运行。

3.2进行通讯协议设计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要通过通讯协议设计,只有不断地优化升级通讯协议设计,科学有效的通讯协议可以促进配电网自动化进一步发展,也让配电网自动化发展更加规范合理,所以要非常重视通讯协议的设计,以此来确保配电网自动化中的相关指令没够准确传达,为此必须要做好相关工作。

首先,要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投切准确。

这就需要科学地把控系统的投切,让相关指令数据发出时,系统的下机位能够准确接收,并及时做出投切动作,进而反映到上几位,让上机位及时作出反应动作;其次,要确多次反复确认数据。

上机位连续多次的发出相关指令,若果控制器对这些数据没有反映,就说明控制机器出现了故障,要及时检查,并调整控制机器,让其正常运行;最后,要进行参数回复。

上机位控制系统有着信息接收和监控的重要功能。

比如,如果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相关的参考数据就会被收录,且会被反映到上机位,并有相关请求传达,因此上机位要对接收的参数进行回复,发出相关指令,这样让上机位对下位继进行合理监控。

3.3设计补偿性电容器投切控制装置
补偿性电容器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补偿性电容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发挥补偿性功能,所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中,要对配电网的系统电压进行监测,看其运行时电压是否稳定。

与此同时,要对馈线功率因素,做合理的装置安排。

比实际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补偿性电容器装置一般都是利用静电容器,因为它带有补偿性无功,这可以用来补偿配电网自动化中的无功。

4、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4.1传递数据,实施监测
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通过计算机通讯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并传输,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传输,有利于对整个10kv配电网的监测,为配电网提供数据传输,进而有利于促进配电网自动化发展,达到对配电网的监控作用,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4.2对配电网的故障进行检测
配电网的监控有利于及时了解配电网的线路运行情况,通过自动化终端控制对配电网进行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用电传输线路的故障,并及时反馈到控制系统总部,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此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的整理客户的投诉信息,并根据系统所提供的相关通讯装备,进行断电自动化管理系统诊断,这样也有利于对配电网配电容器的实时监测,并对电容器进行投
切的控制,进而将故障路段有效隔离,些有利于通知电网工作人员对故障点及时维修、恢复,维护整个配电网电路的安全、平稳运行。

4.3促进配电网的高效运行
在整个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中,地理信息技术业应用于其中,在地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GIS技术对变电装置、用户的环境进行定位和环境特点信息的收集,这有利于有效的配合配电的设备来优化分析各种数据信息,进而促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各类工作。

此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要结合整个电网特点让其实现对其它工作的自动化管理。

比如,可以根据GIS技术收集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后,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配电网工作方案,在其指导下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高效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4.4不断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在供电网中应用,有利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用电服务。

比如,可以专设投诉电话项目,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对配电网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此项目实时反馈。

而用户在用电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此来反馈,进而为配电网故障查找提供有利信息,提高工作人员在故障检测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配电网的服务水平。

无线通讯技术的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有利于用户及时享受更加高质的供电服务,提高用户的用电体验。

而且用户也可以直接、全面的反映用电中遇到的问题,方便及时查找故障,这也有利于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5、结语
总而言之,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优化的工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应用水平都不断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电力行业更要不断探索、发展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应用,不断调整和优化配电网自动化设计,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水平和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飞燕.基于供电可靠性的10kv自动化配网的设计和应用[J].科技展望,2016,25(12).
[2]王士保.基于10千伏配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和供电可靠性的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00273-00273.
[3]蔡和.基于供电可靠性的10kV自动化配网的设计与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4(7):107-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