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量测知识讲解-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知识点2 测量周长的方法

认识周长
知识点2 测量周长的方法
问题:用哪些方法可以量出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讲解:(方法一)用直尺量。
对于比较规则的图形,可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再把它们加起来。
(方法二)用软尺量。
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用软尺贴紧被测量图形的周边,确定好0刻度所在的位置,不要移动,注意软尺要刚好围图形一周,与。
刻度重合的软尺刻度示数就是图形的周长。
(方法三)用尺子和绳子结合量。
先用线或绳子绕平面图形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或做好记号),再用尺子量线,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提醒:测量时,注意将。
刻度对准起点。
总结: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有多种,根据图形形状的不同,我们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对于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用软尺量或用绳围再用直尺量绳;对于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用“量、算”结合法。
辅导要领
★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
★辅导用直尺量周长时,可让孩子用直尺量课本或作业本的周长,加深对规则图形各对边的特点的认识,为后面学习长方形的周长作铺垫。
★辅导用软尺量周长时,可用软尺量一量自己或家长的腰围,测量时要注意让软尺贴紧身体。
★辅导用尺子和绳子结合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要选用带有弹力的绳或线进行测量,以免造成误差过大。
(2)测量时,还可以围图形5周、8周……用尺子测得绳或线的长度后,将测量结果再除以5、8……得到的图形周长会更为准确。
工程测量知识重点讲解

第一章高程放样高程放样就是以已知高程点为依据,测设高差后标出设计高程的位置,它与距离、水平角放样一样,也是最基本的放样工作。
如下图如示,A点为已知高程点,其高程为Ha,B点为待设点,其设计高程为Hb。
若B 点的高度已被定出,在A、B之间安置水准仪,分别读取这两个点上的标尺读数a和b,则根据几何水准测量原理可得下列关系式:b=Ha-Hb+a即:放样点的标尺读数=已知点高程-放样点高程+后视读数若按上式求得待设点上的标尺读数(b)为负值,此时可将待设处的标尺倒立,并指挥该尺上、下移动,当仪器视线正好对准标尺上读数b时,在标尺顶端(零点)做标志,此即为待放样的高程位置。
第二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第一节概述一、开工前的测量工作1)建立施工控制网;2)场地平整测量;3)建(构)筑物的定位、放线测量。
二、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的测量工作1)基础施工测量;2)建筑物轴线的投测和高程传递;3)工业厂房构件安装测量;4)工业厂房设备安装测量;5)某些重要工程的基础沉降观测;6)阶段性竣工验收测量。
三、竣工后要进行的测量工作1)测绘竣工图;2)配合竣工验收、检查工程质量的测量。
在施工测量中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对于建(构)筑物的放样精度要求一般有两种:一是对各建(构)筑物相互位置的要求,即各建筑物主轴线间的位置精度;二是建(构)筑物本身各部分间的位置的位置精度,即主轴线与其它轴线以及各细部结构间的位置精度。
第二节建筑施工控制网的形式和点位布置用于控制建筑物内部相对位置的厂房控制网,一般都布设成矩形,所以亦称之为矩形控制网。
对于场区(或场地)控制网来说,其布设形式一般可采用下列几种:1)建筑方格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施工控制网,其相邻点的连线平行或垂直于建筑物主轴线,组成正方形或矩形的格网,控制点即位于格网的交点上。
所以建筑场地上,大多采用方格网形式作为施工控制网,特别是在地势较为平坦、建筑物布置规则且密集的建筑物场地上更为适用。
《衣服的尺寸》教学教案

衣服的尺寸是针对不同身材人群进行量身设计的重要参数,也是影响着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在服装设计与销售领域,准确地掌握衣服的尺寸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专门针对衣服尺寸教学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1. 衣服尺码的测量标准与术语。
2. 如何确定不同身材特征的人群的尺码匹配。
3. 衣服尺码的重要性,尺码匹配与穿着效果的关系。
4. 如何通过传统手工工艺进行衣服的尺寸定制。
5. 掌握现代工业制造与量产中常用的衣服尺码设计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具体介绍衣服的尺码测量规范及术语。
2. 衣服的尺码匹配规则。
3. 衣服尺码的定制与生产技术。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地确定每个人的身体特征和尺寸。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衣服尺码设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
三、教学内容1. 知识导入:教师介绍衣服尺寸的重要性,阐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尺码和尺码匹配问题。
2. 衣服尺码的范围:教师介绍衣服尺码的标准,以国内外共同使用的码数为对象,带领学生梳理学习的目标。
3. 衣服尺码的测量方法:教师介绍衣服尺码的测量标准,以胸、腰、臀等不同部位的测量方法为例,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从而理解衣服尺码的重要性。
4. 尺码匹配的规则:教师以不同尺码层级的衣服为例,介绍不同身材特征人群的尺码匹配规则,同时讲解衣服尺码的形状、工艺、材质等影响尺码匹配的因素。
5. 衣服尺码的定制与量产:教师介绍现代工业制造与量产中常用的衣服尺码设计方法,如曲面拟合、尺码缩放等工艺,同时讲解传统手工工艺进行衣服的尺寸定制的相关技术。
6. 教学结束:教师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重申重点难点,同时以课堂小测试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视频、PPT、图文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衣服尺码相关知识。
2. 组合式授课:带领学生互动,进行小组活动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
3. 场外考察:教师组织场外考察,带领学生实地测量衣服尺寸,掌握测量方法,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知识讲解

质量体系作业指导书发放标记游标卡尺检定操作规程编号:1目的对游标卡尺的检定进行规定,使其符合生产使用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游标卡尺的检定。
3职责3.1仪表室人员:负责本公司内所有游标卡尺的检定工作,使用人员配合。
4作业流程4.1游标卡尺检定项目和要求4.1.1外观游标卡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他缺陷。
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沿。
4.1.2各部分相互作用卡尺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
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小于1/4转,使用和修理后小于1/2转。
4.1.3游标刻线面棱边至尺身刻线面的距离。
测量上限≤500mm,其距离小于0.2mm,测量上限>500mm,其距离为0.25mm,检定时用二级.塞尺检定。
4.1.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以比较法检定,要求外量爪测量面小于0.2um,内量爪测量面小于0.4um,带深度尺的尺身端面小于0.8um。
4.1.5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用平晶检定时,在整个测量面上应呈现任意形状的干涉带,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况确定,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两端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要求用2级平晶或0级样板直尺,且平面度不超过0.002mm.4.1.6外量爪两测量面的合并间隙移动尺框,使两测量爪测量面至手感接触,观察两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法检定,允许里端出现蓝光, 即间隙小于0.006mm。
4.1.7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基本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在其他任意方向测量所得之值于基本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
平行度在内量爪距外端2mm处开始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确定.要求尺寸偏差在±0.01mm,平行度应小于0.01mm4.1.8刀口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将一块为10mm的3级量块长边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块应能在量爪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是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常常涉及到的重要内容。
准确测量这些物理量对于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并探讨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一、长度的测量长度是指物体的远近程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在实验室和工程设计中,测量长度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千米、厘米等。
测量长度的仪器有尺子、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在测量长度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根据被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尺寸。
其次,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因仪器本身的误差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最后,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读数方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重量的测量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力的大小,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在实验室和工程设计中,准确测量重量对于研究物体的质量和力的大小十分重要。
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千克、克、吨等。
测量重量的仪器有天平、砝码等。
在测量重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根据被测物体的重量范围选择合适的仪器灵敏度。
其次,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最后,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读数方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容量的测量容量是指物体所包容的空间大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在实验室和工程设计中,准确测量容量对于研究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常用的容量单位有升、毫升等。
测量容量的仪器有注射器、量筒等。
在测量容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根据被测物体的容量范围选择合适的量筒刻度。
其次,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最后,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读数方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是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常见的任务。
对于准确测量这些物理量,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保持仪器准确性和稳定性,并采取适当的读数方法。
第1章--测量的基本概念概要知识讲解

• 1.1.2 单位制和单位 – 为了对同一被测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测量,能得 到相同的结果,必须采用公认的而且固定不变的单位。 为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科学文化交流,测量单位的确定 和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 单位制的种类很多,由于国际单位制(代号SI)具有严 格的统一性、突出的简明性与广泛的实用性,是生产、 科研、文教、贸易和人民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统一单位。 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及其单位。
英呎——feet
英尺(0.3048m)在英文中的本意是“脚”。实际上,一英尺就 是一个成年男子一只脚的长度。由于脚的长度因人而异,在使用 时有必要规定一个标准的脚长。到了16世纪,德国人用了一个非 常简单的方法解决此事。在一个礼拜日,让从教堂里走出来的16 个男子站在一起,然后将其左脚的长度加在一起,除以16,求出 一个平均的脚长。我们现在使用的英尺就这样诞生了。
3.时间单位——秒(s) 我们所说的1秒,其实就是铯-133原子跃迁振荡9192631770周 经历的时间,这是1967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计时大会正式定 义的。国际上规定,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零分零秒的瞬间作 为原子时的起点。
4.电流强度单位——安[培] (A) 一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1m的两无限长而截面可以忽略的 平行直导线内,则此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l07N(1948年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 5.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 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
第1章--测量的基本概念概要
进度安排
共7次授课
➢ 3月27日 第1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
第2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1~5
节)
➢ 4月9日 第2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6~8节)
尺寸量测知识讲解-1分解42页PPT

尺寸量测知识讲解-1分解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2
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长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需要测量长度的情况。
正确的测量长度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避免出现误差,因此掌握准确的测量长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
尺子是我们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在使用尺子测量长度时,首先要确保尺子与被测量的物体表面完全接触,不能有缝隙。
其次,要将尺子平放在被测量的物体上,避免出现倾斜或者歪曲的情况。
最后,要准确读取尺子上的刻度数值,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除了尺子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卷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卷尺通常用于较长的距离测量,其使用方法与尺子类似,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时要保持卷尺的拉直状态,避免出现扭曲或者松弛的情况,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长度的测量。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地理测绘等领域。
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长度测量时,只需要将激光瞄准被测量的物体,按下测量按钮即可得到准确的长度数值,操作简单快捷,且准确性高。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测量长度的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测量方法,比如利用三角板进行间接测量、利用比例尺进行地图上长度的测量等。
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测量长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掌握正确的测量长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避免出现误差,提高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作和生活中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出来。 (2) 全部尺寸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 (3) 技术要求 用规定的符号、标记、代号和文字简明表达制造和检验时所应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
实用文档
7.5.1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2. 基本术语 现以图7-25为例,说明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 (1) 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如φ40。 (2)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
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如φ40.039为孔的最大极限尺寸,φ40为孔的最小极限尺寸。 (3)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偏差数值 可以是正值、负值和零。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 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国标规定了 偏差代号:孔的上偏差用ES、下偏差用EI表示;轴的上偏差用es、下偏差用ei 表示。 (4)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 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的代数差的绝对值。 如图7-25中孔的公差为0.039。
,并能保证使用性能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对于机械工业现代化协作生产、专业 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重要条件。 零件的尺寸是保证零件互换性的重要几何参数,为了使零 件具有互换性,并不要求零件的尺寸做得绝对准确,而是 要求在保证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互换性的前提下,允许零件 尺寸有一个变动量,这个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零件上一些常见的结构要素,如螺孔、光 孔、沉孔、退刀槽等,应按一定的标注方 式进行尺寸标注,如表7-1所示。
实用文档
7.3.5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 注
实用文档
7.3.5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 注
实用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5.1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1. 互换性和公差 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
如表面粗糙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形位公差、热处理等。 (4) 标题栏 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比例以及设计、制图者的姓名等。
实用文档
零件图
图7-1 轴零件图 图7-1 轴零件图
实用文档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7.3.1 正确选用尺寸基准 7.3.2 零件图上主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7.3.3 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7.3.5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注
实用文档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图7-22 减速箱输出轴
实用文档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2. 考虑测量与检验方便 如图7-24(a)所示为不便于测量与检验的图
例,图7-24(b)所示的注法较为合理。
实用文档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实用文档
7.3.5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注
实用文档
7.3.2 零件图上主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实用文档
7.3.3 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
如图7-21(a)所示,轴的长度方向尺寸,除了标注总长尺寸外,又对轴 上各段尺寸逐次进行了标注。因此,形成尺寸链式的封闭图形,即封 闭尺寸链。这种标注,轴上的各段尺寸A、B、C的尺寸精度可以得到 保证,而总长尺寸L的尺寸精度则得不到保证。各段尺寸的误差积累 起来,最后都集中反映到总长尺寸上。为此,在标注尺寸时,应将次 要的轴段空出,不标注尺寸或标注带括号的尺寸,作为参考尺寸,如 图7-21(b)所示尺寸(C)。该轴段由于不标注尺寸,使尺寸链留有开口 ,称为开口环。开口环尺寸在加工中自然形成。
实用文档
7.3.2 零件图上主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主要尺寸是指直接影响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性能和准确位 置的尺寸,如零件间的配合尺寸、重要的安装定位尺寸等 。如图7-20(a)所示轴承座,轴承孔的中心高h和安装孔的 间距尺寸l必须直接注出,而不应如图7-20(b)所示,主要 尺寸h、l没有直接注出,要通过其他h、h和l、l间接计算 得到,从而造成尺寸误差的积累。
实用文档
7.3.1 正确选用尺寸基准
零件图上的尺寸是该零件的最后完工尺寸,是加工、检验的重要依据。除要 符合前面章节所述的完整、清晰、符合标准的要求外,还要考虑怎样把零件 的尺寸标注得比较合理,符合生产实际,要满足这些要求必须正确地选择尺 寸基准。所谓基准就是标注尺寸的起点,尺寸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
尺寸量測知識講解
尺寸標注及尺寸鏈
实用文档
零件图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因此零 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元。用于表达单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的 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功用可分为轴类、盘类、叉架类 和箱体类等。如图7-1所示为一输出轴的零件图。
实用文档
7.3.3 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
实用文档
7.3.4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1.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如图7-22所示为减速箱输出轴,按加工顺
序标注尺寸时,便于看图,便于加工和测 量,减少差错,如图7-23(a)、(b)、(c)、 (d)、(e)、(f)所示为其加工顺序和标注尺寸 的关系。
实用文档
7.5.1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图7-25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设计基准:根据设计要求直接标注出的尺寸称设计尺寸,标注设计尺寸的起 点称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测量时使用的基准称工艺基准。 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至少各有一个主要基准。但根据设计、加工、
测量上的要求,一般还要附加一些辅助基准,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应有 尺寸联系。 常用的基准面有:安装面、重要的支承面、端面、装配结合面、零件的对称 面等。常用基准线有:零件上回转面的轴线等。下面以轴承座和轴为例说明 其尺寸基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