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合集下载

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肌损伤型颈椎病183例

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肌损伤型颈椎病183例
患者取俯卧位ꎬ胸前垫枕ꎬ头尽量屈曲、颈肌高张力位ꎮ 对 针刀治疗怀有恐惧心理或对疼痛耐受力差的患者ꎬ取 1 % 利多 卡因注射液做治疗点麻醉ꎬ注意 1 % 利多卡因总用量不超过 10 mLꎻ严格无菌操作ꎬ按照小针刀进针四步规则和小针刀手术 八法[10] 每点进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 2 下 ~ 3 下ꎬ除了肌结节 点外ꎬ其他治疗点均到达骨面ꎬ每周治疗 1 次ꎮ 2. 3 正骨手法
针刀术毕ꎬ患者 仰 卧 位ꎬ 肩 平 床 头ꎬ 医 者 立 于 头 侧、 面 对 患 者ꎮ 以棘突右偏为例ꎬ医者左腿站立ꎬ右膝完全屈曲、右小腿前 缘抵床面ꎬ患者头颈后缘置于医者右大腿前缘ꎬ使头颈屈曲 45̊ 位ꎻ医者左手托下颌ꎬ右手托后枕ꎬ拇指抵患部颈椎棘突右侧ꎬ先 行牵引 1 min ~ 2 minꎬ再慢慢向左侧旋转头部至最大限度时ꎬ骤 然加大用力掰动颈部ꎬ在掰动颈部的同时右手拇指推棘突向左 侧ꎬ常感觉棘突移动并闻及复位响声ꎻ棘突左偏者ꎬ医者左右腿 站立屈曲位置和左右手位置以及复位用力方向与上述相反ꎮ
概况研究[ J] . 中医外治杂志ꎬ2010ꎬ19(4) :48 - 50.
生服务中心工作ꎮ 研究方向:中医内科的外治法研究ꎮ
[11] 魏祥坤. 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滋阴通络汤治疗早期 DN 的
收稿日期:2018 - 02 - 10
效果观察[ J] . 中国疗养医学ꎬ2017ꎬ26(2) :149 - 151.
2. 5 cm 点ꎬ再各向两侧旁开 2. 5 cm 点( 即距正中线 5 cm) ꎻ③颞 骨乳突后下缘点ꎻ④C2 棘突点ꎻ⑤C2 ~ C4 双侧关节突点ꎻ⑥C7 棘突上缘点ꎻ⑦双侧肩胛骨内上角点ꎻ⑧项、肩、颈部压痛点或肌 结节点ꎮ 通常 1 次选取 4 个 ~ 6 个治疗点ꎬ最多不超过 10 个治 疗点ꎮ 2. 2 针刀治疗

针刀在骨伤科的应用

针刀在骨伤科的应用



93年10月,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交流会,吴阶 平及北京各医大、科研院所、部队医院领导参 加会议。经中国科协、中国中医药学会批准, 成立中国中医药针刀医学会,朱汉章任理事长。 94年7月,经中国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在北京 昌平县成立以针刀医学为特色的中国中医研究 院长城医院,同时成立中医研究院针刀医学培 训中心。

(三)、四大特点
1、使开放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 2、诊断细微,疗效快捷。 3、使复杂变简单。 4、使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



(三)、操作方法 1定点:即确定病灶部位,不但要确定体表进 针点,更重要的是确定病灶深部位置及解剖结 构。对慢性无菌性炎症病灶来说压痛最敏感处 常是病灶之所在,要仔细分辩其为骨膜、肌腱、 韧带、筋膜等。切忌进针后在深部盲目探找, 以免损伤重要结构。定点后在进针处用指甲卡 印或用龙胆紫标记。 2消毒:局部皮肤常规用2%碘酒、75%酒精消 毒,铺洞巾。术者带手套。

笔者认为:根据病灶局部的病理改变,用一较简 单的针状的合适的器械,穿经皮肤,到达病变部 位,进行适当的操作,使病理改变纠正,症状消 失。从治疗形式的角度,可称这种治疗方式为经 皮微形手术,或称为针刀疗法。研究相关的病变 及机理的学科为针刀学。 进行针刀疗法,必须应用头面、躯干、四肢许多 细微的,一般不被重视的解剖结构,应用生物力 学,经络学说等多种理论和知识。 针刀进入机体内部进行治疗的同时亦获得了很多 新的发现,从而大大促进了诸如慢性软组织病损 等的发展。

软组织损伤的形式(10种): 暴力性损伤、积累性损伤、情绪性损 伤、疲劳性损伤、侵害性损伤、自重性 损伤、手术性损伤、病损性损伤、环境 性损伤、功能性损伤
动态平衡失调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 的第一位的病因。恢复人体动态平衡是慢 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根本性治疗。 造成人体动态平衡失调有三大病理因素, 即粘连、疤痕、挛缩。 慢性软组织损伤可造成人体多系统疾病。

针刀医学简介

针刀医学简介
• 6、独特的手法配合治疗:针刀治疗后可进行必 要的手法配合,但这种手法不同于传统的手法。 它主要借用中医徒手治病的经验,但不以经络 为基础,而以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和生物 力学为理论基础,使手法治疗变得科学、省时、 省力。
• 7、针刀可在短期内反复、多次、连续进行手术 治疗。
针刀医学的适应证
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部分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 出、骨性关节病等; 3)肌肉、肌腱和韧带积累性损伤、肌紧张、损伤 后遗症; 4)某些脊柱区带相关性内脏疾病; 5)部分关节内骨折和骨折畸形愈合; 6)直线疤痕挛缩。
针刀鼻祖朱汉章先生
• 朱汉章(1949-8-20---2006-10-14)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针刀医学中心主
任、美国创伤应激专家学会高级专家、中华中
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
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会长。
1976年发明了中西医结合新疗法 "小针刀
疗法",并因此获得华佗金像奖、第三十七届尤
• 1978年江苏省卫生厅将其列为重点医学科研课题,并在南京医学院、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进行临床研究 ,84年通 过江苏省卫生厅鉴定,85年批准向全国推广。
• 1988年获得第37届布鲁塞尔国际科技新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牌奖。朱 汉章本人获得了《军官勋章》的殊荣。
• 1993年中华中医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成立。 • 近十年来,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成立
一、针刀医学的定义
• 针刀医学是将中医和西医的部分基础理论 融合在一起,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 理论体系。
三、针刀医学理论体系:四个基础理论

登上世界医坛的针刀手

登上世界医坛的针刀手

登上世界医坛的针刀手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之友》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成树江无论在医学理论的学习研究上,还是在临
床实践探索中,他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在针刀医学这一新医疗学科中,不断开拓创新,攻克了一道道医学难关。

他撰写的20余篇结合临床的医学论文,一次次捧回了国际或国内的大奖,其言传身教所培养出的500余名中外弟子遍布大江南北、五洲四海。

从而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针刀医学领域中享有盛誉的知名专家,奠定了他在国际针刀医学界前列的位置。

【总页数】2页(P94-9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6
【相关文献】
1.带着针刀走世界的"中华针刀手"——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成树江 [J], 陈艳华
2.登上世界医坛的针刀手——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成树江 [J], 王彬
3.从"赤脚医生"到世界医坛——记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 [J], 成树江
4.带着针刀走世界——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副主席、专家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
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成树江 [J],
5.从“赤脚医生”到世界医坛——记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 [J], 成树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刀医学概述-医学课件

针刀医学概述-医学课件
大。 • 故特撰此文,以使先生英名与功绩永垂乎后人也。
• 汉章针刀 大道至简
针刀是什么
• 针刀一种是针非针,似刀非刀的医疗器械,让中西医学有 机结合在一起,通俗的说法就是以针灸的理念经皮进入人 体,在体内主要发挥刀的切割 松解 剥离等的作用,从而达 到松解,疏通,减压等的作用,又同时起到对局部的软组 织的触激的针的作用的器械。 有一种说法是:针刀是中医的针灸针和外科手术的刀的结 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器械,以针的理念进入人体,在体内 发挥刀的作用的器械。但针刀的刀和外科的手术刀的刀, 而本身的内涵却截然不同。针刀的刀对病变的软组织切割 剥离等是在盲视下进行的闭合性手术,对局部的解剖没有 增减,只是改变局部的微细结构,如切开疤痕,切开剥离 粘连等,达到以松致通,通则不痛的目的,并且强调调动 人体自我修复功能,为自身修复消除障碍,打通通道,适 度即止,仍然属于保守治疗的范畴。外科的刀是在破皮直 视下,切除病灶,取出病理产物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科研成果鉴 定。 • 局级课题“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评价研究”通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 • 自然基金“针刀治疗跟腱炎”
香山科学会议
• 会议的宗旨
– 创造宽松学术交流环境,弘扬学术民主风气。 – 多名院士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北京
中医药大学 上海复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南开医 学院等高等院校参会。 – 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整体综合性研究,启迪创新 思维,促进知识创新。 – 会议一直通过针刀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的典范
针刀
针刀 针刀疗法 针刀医学
• 凡是以针刺的方式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 刀的治疗作用的医疗器械都称之为针刀
• 普通针刀针体直径

针刀抗癌灵穴---陈达松针刀治疗癌症系列(一)

针刀抗癌灵穴---陈达松针刀治疗癌症系列(一)

针刀抗癌灵穴---陈达松针刀治疗癌症系列(一)人体的组织细胞可能受到多种原因的刺激而异常增生,逐渐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使器官代谢失调、出现功能障碍与相应症状,此种异常增生物就是俗称的“肿瘤”。

就字义上言,肿者大也,瘤者居留也。

凡是肿大成块、居留在一处,而难以消散之物就称为“肿瘤”。

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的瘤体坚硬如石,俗称为“癌”。

癌并非现代产物,历代医家早依肿瘤的形状与病因,提出许多不同的病名,如:癌(或岩)、瘤、菌、瘿、茧等。

甚至因发病的不同部位而有:乳岩(乳腺癌)、肾癌(阴茎癌)、脂瘤(脂肪瘤或纤维瘤)、舌菌(舌癌)、、石瘿(甲状腺瘤)、茧唇(唇癌)等之区别。

中医文献亦提到很多体内肿瘤的辨症方法,并归纳为:症瘕、积聚、痃癖、噎膈、反胃、脏毒、石瘿、骨疽等多种病名。

而另外将体表肿瘤归纳在:恶疮、赘瘤、翻花疮、黑疔、石疔、瘿瘤等病名之中。

针灸可以抗癌针灸也许无法治癒所有的恶性肿瘤,但以独特的手法与灵穴确实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说:“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因为肿瘤乃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如以针灸调节、恢复正常细胞的功能,而异常细胞又得不到营养补给,肿瘤病灶就会停止生长、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临床实验也已证实,此法在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期方面都有不错的作用。

而本书的重点“天乙神针”结合中药、气功、道法以及术数神针、河洛神针,调动患者自身的灵能,打通大小周天、奇经八脉,再与抗癌灵穴相结合,确实可以缓解被中、西医判死刑的危急重症病人。

1.抗癌总穴【定位】位于足内侧,约舟骨结节(即舟骨粗隆)下方的凹陷,再直下半寸之处(即然谷穴下0.5寸)。

而“然谷穴”在足内侧,即足舟骨粗隆下方的赤白肉际。

本穴为经外奇穴,可以对抗全身各部肿瘤。

【主治】脑癌,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肺癌,胃癌,乳癌,子宫癌,肝癌,直赐癌等。

【行针指要】由本穴向足跖部横刺三至四寸。

传统针灸刀疗法治疗疼痛病

传统针灸刀疗法治疗疼痛病

传统针灸刀疗法治疗疼痛病
邓春成
【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
【年(卷),期】2003(012)004
【摘要】@@ 1针灸刀疗法之渊源rn在"帝王世纪"中就有"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以拯夭枉"的记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石镰(又称砭石、砭镰、石针),到殷商、西周时期,发明了冶金技术后,即青铜时代,砭石(石针)就过渡到金属针.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邓春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针灸科,山东,聊城,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1.1
【相关文献】
1.不同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颈部疼痛的临床观察 [J], 吴珍
2.不同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颈部疼痛的疗效评价 [J], 汪凡
3.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关于召开第二届微创针刀学术交流会暨第三届骨伤疼痛新疗法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J],
4.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关于召开第二届微创针刀学术交流会暨第三届骨伤疼痛新疗法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J],
5.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关于召开第二届微创针刀学术交流会暨第三届骨伤疼痛新疗法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刀松解结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针刀松解结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064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3年9月第10卷第9期September.2023,Vol.10,No.9针刀松解结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王兆全(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泰安,271000)摘要 目的:探究针刀松解结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接受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观察组接受针刀松解结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比较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关节活动度。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治疗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VA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大,且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采用针刀松解结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方式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同时可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针刀松解;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关节活动度EffectsofAcupotomyReleaseCombinedwithArticularCavityInjectionofHyaluronicAcidonPainDegree,SleepQualityandJointMotionInPatientswithKneeOsteoarthritisWANGZhaoquan(DepartmentofOrthopaedics,Tai′an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ai′an271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sofacupotomyreleasecombinedwitharticularcavityinjectionofhyaluronicacidonpaindegree,sleepqualityandjointmotioninpatientswithkneeosteoarthritis Methods:Atotalof100patientswithkneeosteoar thritistrea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20toDecember2021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controlgroup(50cases)receiv ingjointinjectionofhyaluronicacidandobservationgroup(50cases)receivingneedleknifereleasecombinedwithjointinjectionofhyaluronicacidbyrandomnumbertablemethod Pain,sleepqualityandjointmotionwerecompared Results:Visualanaloguescale(VAS)scoresand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scoresofthetwogroupsaftertreatmentwerelowerthanthosebe foretreatment,andVASandPSQIscores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aftertreatment,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Thejointmotionofthetwogroupsaftertreatmentwasgreaterthanthatbeforetreatment,andthejointmo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asgrea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ftertreatment,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Conclusion:Acupunctureknifereleasecombinedwithjointcavityinjectionofhyaluronicacidinthetreatmentofkneeosteoarthritis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painandsleepqualityofpatients,andalsoimprovethejointmotionofpatients,whichisbeneficialtotheprognosisofpatients,and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Keywords kneeosteoarthritis;Acupotomyrelease;Articularcavityinjectionofhyaluronicacid;Degreeofpain;Sleepquality;Jointrangeofmotion中图分类号:R684 3;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09.022 膝骨关节炎病理特征为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晓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王晓珖女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身中医世家,在三甲医院从医三十五余年。

曾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进修多年,师从著名风湿病学专家冯华主任医师,专攻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学。

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产后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类关节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现任北京体坛中医院专家。

北京体坛中医院骨科中心专家——王晓珖
从医生涯中,她亲眼目睹了类风湿病对患者的摧残。

为了攻克这一世界医学难题,2001年至2004年赴美,先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UCSD)医学院风湿免疫科进修,主攻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凭借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国际先进的微创技术,联合北京体坛中医院与德胜门中医院专家组创立了“微创融通活性疗法”,在临床上治愈众多风湿、类风湿患者。

先后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二项、市级二项,曾在《中华风湿病学》、《中华临床免疫与变态反应学杂志》等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前正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国际合作课题。

擅长治疗: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网球肘、足跟痛等骨科疑难杂症疾。

也精通于微创技术等纠正风湿引起的关节畸形,在业界有“微创王”美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