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课件第一讲
自然灾害 第一讲 自然灾害系统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北京10个区县先后降雹, 大的似茶碗,4—5斤重,地面积 雹半尺厚,降雹的同时伴有大 风。 房山、门头沟、昌平、 延庆、海淀、朝阳、丰台、大 兴、通县、城区等十余个区县 不同程度遭危害。海淀、丰台、 等区县果树、蔬菜遭到严重损 害,减产50%以上,东西长安 街的路灯打坏三分之二,居民 住房玻璃打坏很多。
技术圈(建筑物、计算机网络系统、 运输系统)
B· 承灾体
人口、经济 土地利用(城市、 厂矿、农田、 牧场、森林、 道路、机场、 港口等)
C· 致灾因子(Hazard)
马宗晋等分类(1994)
地震灾害 气象灾害(含洪水灾害) 农作物灾害 海洋灾害 森林生物灾害 地质灾害 其他灾害
致灾 圈层 划分
3、 致灾因子:是指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 等孕灾环境中的变异因子。 4、承灾体:是指人类本身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 5、 灾情:是在一定的孕灾环境、承灾体条 件下,导致某个区域内,一定时期生命和财 产损失的情况。灾情是孕灾环境、承灾体、 致灾因子综合、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区域 灾情是地理科学研究灾害系统的重要内容。
基本认识:
致灾与成灾之间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成灾主要与人类 活动在土地利用中的规模、方式、程度以及抗灾能力的强 弱有密切关系。
三、自然灾害区划的方法研究
自然灾害区划是通过研究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时空规律对其 进行区域划分,以便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内已 有多位学者进行过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区划研究工作 ,这些区划 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后认为,从定性向定量发展是自然灾害区划 的大趋势。应该首先基于自然灾害基本单元,自下而上进行区 域合并,得到较低级别的区划单位;然后在把握自然灾害宏观 分异格局下 自上而下,进行较高级别的划分,从而得到一套完 整的区划方案 。已有的传统聚类分析方法。由于未考虑各个图 斑的空间邻接关系,难以满足目前区域合并的要求,必须发展 基于空间邻域关系的新的区域合并方法。
电力系统分析(孙宏斌)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第一讲)

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Introduction to Power Systems)(第一讲)1问题1、人类为何偏爱电能?2、什么是电力系统?如何组成?如何表示?3、电力系统运行有何特点和要求?4、互联电力系统是怎么回事?5、如何对电力大系统进行控制?6、电能是如何生产的?2一、人类为何偏爱电能?现代社会最重要能源,应用十分广泛。
美国1996年用电情况:2.68kW/人(装机容量)1.3kW/人(用电量)显著优点:洁净(从使用的角度看):保护环境方便:输送、分配、使用(能量形式转化容易) 电气化:机械化、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节能:能耗小,能量转换效率高二、什么是电力系统?(I)系统定义:由分组成的具有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系统论》)什么是电力系统?(II)电力系统:完成电能费的统一整体。
通常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负荷等电力设备组成的三相交流系统。
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机器:的20项发明之一,当今社会最庞大的工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产)国防资源库、火电厂、输电线路、核电厂)(战争:石墨炸弹、恐怖袭击)三、电力系统如何组成?一次系统(高电压,本课程研究的内容)二次系统(低电压):保证一次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信息系统及其操作机构。
一次系统如何组成?发电机:电能生产,一次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电能),火/水/核/风/太阳/地热等电力网络分配,包括:输电网(输电系统)和配电网(配电系统)。
负荷(用户):电能消费,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电动机/照明/电炉等美国电力一次系统物理基本结构8简单电力系统的三相电路图发电机升压变压器发电机N电力网络与INTERNET(C/S结构)(信息系统,非本课程重点内容)计算机或人四、复杂电力系统如何表示?单线图:杂,为突出重点,用单线代表三相,反映电力设备间电联系发电机升压变压器简单电力系统单线图五、如何构成更大的系统?电力系统发电厂动力部分热力网发电厂动力部分:锅炉、汽轮机、水库、水轮机、核反应堆等单线图常用符号(动力系统)14六、电力系统运行特点与要求有哪些?特点密切性短促性同时性电力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七、现代互联电力系统联路线,交换功率,规模越来越大 输配系统直属电厂 地区发电厂 电力1819电力系统为何要互联?减少总装机容量减少备用容量小)提高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常时相互支援);合理利用动力资源,可小火电、经济分配)互联带来了什么问题?超高压互联设备的系统规模大而复杂,故障可能危及整个互联系统,安全风险大。
第11单元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大。
(×)
(8)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食物网
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
返回
2.教材拾遗 (1)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一般不超过 5 个营 养级,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掉大部分能 量,其余能量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 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流到第五营养级时,余下的能量 很少,甚至不足以养活一个种群,因此食物链上一般不超 过 5 个营养级。
【科学思维——归纳概括 融会贯通】 1.构建食物链的一般方法 (1)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构建
①分析依据: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者。 ②食物链:乙→丙→甲(图 1)。
(2)根据所含能量(生物量)构建
返回
①分析依据:根据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0%~ 20%,可推测能量相差在 5 倍以内,很可能为同一营养级。
返回
【对点落实】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4 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包含的所有种群可以构成群落 B.丙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丁可以表示大气中的 CO2
返回
解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它们与分解者(丙)一起才能 构成群落;丙是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原核生物,许多真菌、 还有部分动物(如蚯蚓)都是分解者,但它们是真核生物;①代 表捕食,如果图示表示碳循环,则②代表呼吸作用;在碳循环 中丁表示大气中的 CO2。 答案:D
返回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 ②生物群落
返回
返回
汽车热管理系统原理与实践 分析,设计,开发与验证-第一讲:热管理系统概述

热管理系统概述
你是否知道“汽车热管理系统”被认为是在 汽车历史上一项最具创新性的技术之一,排 位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空气动力学 和柴油发动机的前面? (英国的公共服务电视台第4频道)
热管理系统概述
什么是汽车热管理?
∆������ = ������ ∆������ ≧ ������ T
热管理系统概述
历史回顾
1940
历史回顾
历史回顾
1958 Lincoln
历史回顾
• • • • • 1986 Taurus 热管理“成熟” HVAC成“标配” 系统设计成型 (计算,台架, 环境舱试验)
历史回顾
Max Jakob
历史回顾
• Max Jakob (Born in Ludwigshafen, Germany,July 20, 1879 – January 4, 1955),German physicist in thermal science;
目标验 收: 热可靠; 热舒适; 热安全。
竞品分 析
目标设 定
目标分解
目标检 查
系统优化
目标验 收
热管理性能开发流程
智能型整车热管理器 TMM
智能型整车能量 EMM
2014
2015
2016
2017
2020
热管理性能计算流程
• • • • • • • • • 热负荷计算 油,水,增压空气限制,热保护零件 材料温度限值 热管理框架图 空气侧零部件选型设计 流体侧零部件选型设计 制冷剂测零部件选型设计 风扇,水泵,压缩机选型设计 NVH 机舱,底盘热保护,乘员舱通风设计
40.9 45.5 46.7 46.9 43.7 (105.6) (113.9) (116.1) (116.4) (110.7)
系统工程理论讲课稿

系统分析的发展
系统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沿三路线 发展: ① 将数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工程 或损益分析等; ② 预测、监督、控制等; ③ 系统分析另一发展路线体现在与大学 相联系的研究和教学活动中——各学科的 系统性及交叉性的新科学的出现。
系统分析的效果
(1)决策者能更充分地考虑面临 的各种不同选择; (2)资源(人、财、物)能得到 更有效的利用; (3)能够更好更快的达到目的; (4)加强决策能力。
系统方法
(一)系统方法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 将抽象的系统和现实的系统相混淆; 2. 局部混同于全部(如有利于销售部门的问题就是全公司 的问题); 3.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对抗; 4. 提出的问题多但无法全局研究(即系统方法的局限性); 5. 选择出来分析的部分不是系统的主要部分(即避重就轻, 糟糕的优先次序产生犹豫不决;如系统定下来,不知从哪里着 手研究); 6. 忽视历史(数据收集、历史调查); 7. 缺少胜任的专业分析分员; 8. 倾向于单纯依赖逻辑式的分析推断和论证。
系统方法 (二)不适合系统分析的场合主要有:
1. 目标是通过剧烈的冲击而引起迅速的改变; 2. 目的是破坏而不是维护; 3. 领导层的意愿在于权力的加强(或政治上一 致等); 4. 主要的驱动力是来自于排斥独思考的社会政 治意识形态,信仰; 5. 纯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
第一讲结束
第二讲: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工作概述的指导原则、优缺点(续) 2. 概述的内容 阐明问题、范围、新用方法、研究发现;讲清各种 替代方案,与之有关系的影响、结论,推荐的行动 路线或未来研究的结果;理清概念和变量之间的关 系;将问题分解开,表述为易于触动决策者的小问 题;针对不同的建议和不同的对象,检验新得结论 随机假定条件、价值标准以及不确定性的变化而变 化的灵敏度;确定和其他问题与系统的主要内部联 系;构思论述方式时要考虑清者;要准备对付最强 的反对者提出的批评;要有创造性;要简明扼要。
最新第一讲——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程序员
数数
据 库 应 用
据操 库作硬 管系件 理 统 数据库
系
系统
统
数据库系统层次示意图
最 终 用 户
数据库 管理员
1.1.2 数据库技术
3. 数据库系统
(1)、定义与组成
用户
用户
用户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
据
应用开发工具
库
系
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员
4. 数据库系统
(2)数据库系统的有关人员 数据库系统的有关人员包括最终用户、
1、人工管理阶段(1956以前)
应用程序1
数据1Biblioteka 求平均分班级英语 成绩
求及格率
班级英语 成绩
求优秀率
班级英语 成绩
程序与数据的关系
特点: (1) 数据不独立
它是程序的组成部分。 数据的传输和使用由程 序控制完成。数据也不 保存,用时随程序一起 全部送入内存,用完之 后全部撤出计算机。
(2)程序间数据大量重复
第一讲——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课件
数据库技术部分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第二章 VFP编程基础 第三章 表与数据库操作 第四章 查询与视图 第五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1.1.1 数据处理基本概念
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 可分的。 例如 100是一个数据 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 语义2:某人的体重 语义3:计算机学院2004级学生人数 语义4:请同学给出……
联机实时处理、 联机实时处理、分布
批处理
处理、批处理
文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某一应用
系统科学PPT课件

系统科学基础
1
系统科学基础
第一讲 系统科学概述 第二讲 系统概念 第三讲 系统理论概述 第四讲 学科分类 第五讲 复杂科学、系统工程与
32
2)人造系统
人造系统都是存在于自然系统 之中的, 如人造卫星、海运船只、机械设备等。
人造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界面,两者 互
相影响和渗透。
33
3)人造系统对自然系统的影响
原始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影响不大
近年来,人造系统对自然系统的不良影响已成为 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如核军备、化学武器、环 境污染等。
5
(二)学生各学习阶段培养什么能 力?
1、本科 2、硕士研究生 3、博士研究生 4、博士后
6
(三)这门课讲什么?如何讲?
1、系统科学的学科结构:
一级:系统科学 二级: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 “矿业工程”学科结构
一级:矿业工程 二级:采矿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矿物加工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结构
35
3.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系统的静和动都是相对的。
在宏观上没有活动部分的结构系统或相对静止的 结构系统为静态系统,例如大桥、公路、房屋等
动态系统指的是既有静态实体又有活动部分的系 统,例如学校就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不仅有建筑 物,还有教师和学生。 在中世纪以前,人们曾认为
宇宙现象是永恒不变的,习惯将事物看成是恒定的,静 止的,这种看法在哲学上是唯心的或机械唯物论的。随 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才逐断 认识到世界不是恒 定事物的集合体,而是动态过程的集合体,运动是永恒 的。宇宙是一个 动态系统,静态是相对的。
嵌入式课程第1讲嵌入式系统综述ppt课件

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 应用需求日益复杂 ▪ 微处理器技术长足发展 ▪ 社会对嵌入式技术人才的需求
据统计2002年16/32位嵌入式处理 器的销售额已接近70亿美元 ▪ 嵌入式软件技术成为核心
4/92
嵌入式处理器快速成长
$70亿
5/92
课程目的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体系结构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方法
代表产品有TI的TMS320C2000/C5000 和Motorola的DSP56000
35/92
嵌入式SOC
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系统芯片 将很多功能模块集成到单个芯片上 ➢ 各种通用处理器内核作为SOC设计公司的标准库,
用VHDL等语言描述 ➢ 除个别无法集成外,嵌入式系统的大部分集成到一
12/92
课程安排(5)
3.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实验 - 基本的编程实现 - 数码管驱动与按键驱动的结构分析及使用方法
4. 串口通讯与短信收发系统综合实验 - 基于Qt的嵌入式GUI程序设计 -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 短信收发程序设计 - 程序编译下载与运行
13/92
评分标准
课堂表现与出勤率:20% 实验表现:50% 实验报告:30%
MIPS公司开发了32位高性能,低功耗的处理器 内核MIPS 32 4Kc和64位的处理器内核MIPS
64 5Kc
应用范围:机顶盒、视频游戏机、Cisco路由
器、激光打印机
30/92
典型的嵌入式微处理器-PowerPC
PowerPC架构特点:可伸缩性好,方便灵活
既有通用处理器,也有嵌入式微控制器和内核,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高端服务器、工作站到 PC,从消费类电子到通信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松 散
用户态 放手 度
低层次的 应用程序
正式的 MIS组织
开始引入 计划与控 制
用数据库 将原程序 升级
建立更加 正式的计 划控制系 统
开发通 用程序
数据管 理职能 的引进
建立数 据资源 管理计 划
2021/3/8
初装
蔓延 控制
9
集成 数据管理 成熟
诺兰模型各阶段说明:
•第一阶段:初装是指单位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 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11
诺兰模型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选择信息系统开发的时机
•进行统一规划,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并且对 处于不同阶段上的各子系统制定适当的发展策 略。对于第一阶段:优先实现一些容易且易见 效的系统;对于第二阶段:应有计划地加以控 制;对于第三阶段:开发能共享的数据库管理 系统;对于处于增长阶段中后期的企业,则需 在数据集成上下功夫,以建设高档次的数据环 境。
2021/3/8
12
1.2.2 系统建设的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 – 硬件技术 – 软件技术 – 数据通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据库技术
2021/3/8
13
1.2.3 系统建设的组织基础
1、系统建设的参与方式
方式 独立开 委托开 合作开 购买现
特点
发 发 发 成软件
分析和设计能力 的要求
较高
一般
▪ 项目的核心知识是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辅 助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
2021/3/8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程论文(1):
数据表明,很多信息系统项目是失败的,查找资 料分析研究如下的问题: 1、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导致信息系统项目失败表现在哪些方面,失败 的原因是什么?结合2-3个实例来说明你的观点。 推荐文献: • standishgroup • 《人月神话》
2021/3/8
5
第一节 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4、信息化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系统 •发展信息产业 •信息环境建设
2021/3/8
6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基础
1.2.1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MIS 建设的复杂性
•建设环境的复杂性
•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建设内容的复杂性
1.3.1 基本概念
1、什么是项目?项目是为完成唯一的目的 所采取的一次性的努力。
项目的特点: 项目有一个唯一的目的 项目是一次性的
项目需要多方面的资源
项目应当有一个主要发起人和客户
项目具有不确定性
2021/3/8
优秀的项目经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16
2、什么是项目管理?
▪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 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项目 干系人的需要和期限。”
•第二阶段:蔓延指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 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
•第三阶段:控制指由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 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对整个企业的系统建设进 行统筹规划。
•第四阶段:集成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
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
202及1/3/8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4
第一节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3、系统与信息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若干部分组成,各部分 为达到整体目的存在。系统具有整体性、目的 性、相关性、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征。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计算机硬 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 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 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 制。
3
第一节 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2、管理与管理信息 管理:是人类组织社会活动的一种基本手段, 是MIS研究的对象,也是MIS服务的目标。
管理信息:管理活动中的信息。 分类方法: 按加工程度分:原始、加工后和高级信息 按决策层次分:战略、战术和业务信息 按信息稳定性分:固定、相对固定和流动信息
2021/3/8
2021/3/8
19
成功的项目管理意味着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并
10
诺兰模型各阶段说明:
•第五阶段:数据管理是指在系统集成基本完成 的情况下,企业信息管理提高到一个以计算机 等为技术手段的有效的数据管理水平上。 •第六阶段: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的要求, 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诺兰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 和规律,各阶段是不能跳跃的。
2021/3/8
逐渐培 养
较低
编程能力 较高 不需要 需要 较低
系统维护 容易 较困难 较容易 较困难
开发费用 少 多 较少 较少
说明
开发时间 较长,专用 性,培养本 单位人员
省事,费 用高,需 监督检查
半委托 成果共 享,沟通 重要
2021/3/8
14
第三节 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 项目管理概述
2021/3/8
15
第1章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管理工具
2021/3/8
1
第1章主要参考书:
1、David L.Olson著,李玉英、简德三译,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导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2019年6月 2、凯西.施瓦尔贝,王金玉等译,IT项目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月
2021/3/8
18
项目管理三约束
▪ 范围、时间、成本称为项目管理三要素。 ❖ 范围 项目的任务是什么?客户和发起人 通过项目获得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 时间 完成项目需要多长时间?项目进度 应当如何安排? ❖ 成本 完成项目需要花费多少代价?
▪ 管理这三个约束,就要在项目的范围、时间 和成本三者之间进行权衡。
2021/3/8
2
第一节 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信息与信息资源
信息:是事物之间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 描述
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载体、信息采集、
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设施和软件,制
造上述硬件、软件的相关设施,有关信息
采集、加工、传输、存储和利用的各种标
准、规范、规章、制度、方法、技术等
2021/3/8
•技术手段的复杂性
•建设需用资源的密集性
– 资金密集性
– 劳动密集性
– 2021/3/8 知识密集性
7
1.2.1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2、MIS 建设的内在规律 诺兰模型
2021/3/8
8
诺兰曲线——信息系统发展阶段
提高工作效 繁殖 应用 率降低成本 蔓延
MIS
组织
计划与 控制
计算机专在 用户部门工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