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的数据设计及实现研究

合集下载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及其实现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及其实现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及其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非常关键。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好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可以为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可以为软件的后期维护和升级提供更多的便利。

但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且需要综合各种专业知识。

一、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定义和特点软件体系结构是指在系统设计中,对软件系统整体组织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系统性设计和描述。

软件体系结构不仅是设计软件系统的框架,也是实现软件系统的基础,同时也是对软件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升级的重要基础。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高度抽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是对软件系统的整体组织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设计和描述。

因此,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需要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不涉及具体的编程实现细节,而是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系统进行宏观把握。

因此,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更多的概念和模型,需要进行更为有意义的抽象。

(二)多样性在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中,考虑到软件的应用范围和需求,软件体系结构的模型和模式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

不同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规划,才能够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

(三)可分析性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的基础,需要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因此,在进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各种约束条件和因素。

设计出来的体系结构需要具有可分析性,这样才能够进行系统化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软件的质量。

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要素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很多不同的要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主要的几个要素。

(一)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中最基础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将复杂的软件分为若干个模块,使得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可以方便地进行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

基于Android系统的资讯类App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基于Android系统的资讯类App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基于Android系统的资讯类App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大庆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基于Android系统的资讯类App的设计与实现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嵌入式学生姓名张旭学号 201204010106 指导教师姓名崔金宝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6年5月10日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迅猛发展,移动端的需求异常火爆。

获取新闻资讯、了解潮流风向、探听娱乐八卦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生活乐趣,于是资讯类App自然炙手可热 ,占据App市场很大的份额。

本设计基于Android系统,以Java语言为开发语言,Android Studio为开发环境,设计并实现了一款资讯类App。

包含了图文资讯展示、视频资讯观看、评论收藏、分享至主流社交平台等功能。

关键词:移动端,资讯,App,Android,I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rt phone market, mobile terminal needs unusually hot. Get news, insight into thetrend direction, find entertainment gossip is a fun life indispensable in people's daily life,so information class aplication natural hotest,occupies a large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marke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by the Java langu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roid Studio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formation class application.Contains picture and text information display, video information to watch, comment on the collection, to share the mainstream social platforms and other functions.Keywords: Mobile; Information;Application;Android;II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 ..................................................................... ....................................................1 1.1 设计背景 ..................................................................... ................................................1 1.2 设计意义 ..................................................................... ................................................1 1.3 设计研究 ..................................................................... .. (1).............................................................3第二章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 ................................2.1 开发语言 ..................................................................... ................................................3 2.2 操作系统 ..................................................................... ................................................3 2.3 开发环境 ..................................................................... ............................................... 3 2.4 相关技术介绍 ..................................................................... (3)2.4.1 图片处理框架Glide .................................................................. . (3)2.4.2 数据持久化框架GreenDao................................................................ . (4)2.4.3 网络请求框架Async-Http-Client (4)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 (5)3.1 软件需求 ..................................................................... ................................................5 3.2 功能分析 .....................................................................................................................5 第四章系统详细设计和功能实现 ..................................................................... ................7 4.1 系统流程 ..................................................................... ............................................... 7 4.2 开发流程 ..................................................................... .. (7)4.2.1 环境配置 ..................................................................... . (8)4.2.2 代码版本控制 ..................................................................... .. (8)4.2.3 需求与BUG管理...................................................................... . (8)4.2.4 正式开发 ..................................................................... . (8)4.2.5 混淆与打包 ..................................................................... .............................. 8 4.3 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9)4.3.1 系统登录模块 ..................................................................... .. (9)4.3.2 列表页模块 ..................................................................... . (10)4.3.3 详情页模块 ..................................................................... . (12)4.3.4 数据存储模块 ..................................................................... (15)4.3.5设置模块 ..................................................................... (15)4.3.6个人中心模块 ..................................................................... . (16)III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4.3.7推送模块 ..................................................................... (17)4.2.8广告模块 ..................................................................... .................................17 第五章系统测试 ..................................................................... ..........................................18 5.1系统测试...................................................................... ..............................................18 5.2 测试结果及存在问题 ..................................................................... .. (18)5.2.1 测试结果 ..................................................................... .. (18)5.2.2 存在问题 ..................................................................... ................................18 结论 ..................................................................... . (19).................................................................... .........................20 参考文献 ................................致谢 ..................................................................... . (21)IV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一章绪论1.1 设计背景[1]智能手机,是由最初的掌上电脑演变而来。

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控制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控制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平台,对于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现状与发展
混合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混合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开展了广泛研究,主要涉及测试接口、测试 方法、测试模型等方面。
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控制软件的研究现状
在已有的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中,控制软件的设计是关键之一。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提高测试效率、增强实时性、优化兼容性等方面。
实现方法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DL)和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来实现。
控制软件平台核心模块实现
模块二
测试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
功能
采集测试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实现方法
通过高精度数据采集卡和数据分析算法库来实现。
控制软件平台核心模块实现
模块三
系统控制与调度模块
功能
控制整个测试流程,确保测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软件组成
控制软件、测试程序、数据处理 程序等。
网络连接
通过以太网或串口等连接测试设备 和计算机。
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工作原理
01
02
03
测试流程
通过控制软件按照测试程 序对被测电路进行测试, 将测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 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
计算机对测试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
系统校准
定期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 ,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03
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控制软 件平台设计
控制软件平台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
软件平台应具备友好的用 户界面、可扩展性、安全 性和可靠性等。
性能需求
软件平台应满足实时性、 精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可维护性需求
软件平台应易于维护、升 级和扩展。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1 系统实现模块1.1 服务端模块服务端主要包括三个模块:1.网络模块,建立TCP服务器,负责监听端口,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并接受和发送数据。

2.应用模块,负责处理从网络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予以分析处理,进行转发或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返回相关信息。

3.数据层,数据层用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应用模块必须通过数据层来进行数据库的操作。

图4.1 系统模块图1.2 客户端模块用户端包块以下模块:1.用户界面模块,此模块包括客户端的操作界面,由NetBeans编写的GUI,进行了较多的美化,采用偏向Vista的风格。

2.网络模块,此模块包括两个小模块,TCP模块用于和服务器端通讯,而UDP模块则负责和客户端进行P2P通讯。

3.聊天模块,此模块负责在用户聊天时候,对聊天的数据进行封装,对聊天的图片也进行压缩,以适用网络传输。

在接受到聊天数据之后,又会对聊天数据进行分解操作,最后生成聊天内容。

4.群组模块,此模块包括群组聊天、群组的创建、管理、更新等功能。

5.文件传输模块,此模块用于实现客户端之间的文件传输功能。

6.视频聊天模块,此模块用于实现客户端之间的视频聊天功能。

7.系统设置记录模块,此模块用于实现保存聊天记录,登录日志,以及保存系统设置信息的功能。

图4.2 客户端模块图2 数据库设计2.1用户表设计用户表是系统中的基础表,主要用来记录用户注册时的各种信息,此表还有一个从表userlogin表用来记录用户登录和状态信息。

[12] Userinfo表UserLogin表2.2 用户关系表用户关系表是用来保存用户之间的好友关系的数据表,查询好友列表的时候要从此表中查询与自己ID想关联的好友ID,type字段可以设置两者的关系,其中1为好友关系,0为黑。

其他表,如组群表,族群信息表就不在此一一列出。

3 系统模块的详细设计此章节将叙述系统部分模块的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

3.1 网络模块的设计实现本系统采用TCP和UDP混合的网络通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登录验证时采用TCP连接,登录之后,客户端与服务器采用UDP方式保持通讯,客户端和客户端之间采用UDP连接,如果无法直接连接,通过服务器申请UDP穿透NAT,如果失败,则消息通过服务器中转传递。

基于Java的BBS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BBS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BBS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交流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经验和知识、进行互动沟通的重要渠道。

论坛(Bulletin Board System,简称BBS)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网络交流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Java的BBS论坛系统正是为了满足现代网络交流需求,提供一个稳定、高效、可扩展的在线交流平台。

Java作为一种成熟、稳定、跨平台的编程语言,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使用Java开发BBS论坛系统,不仅能够确保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还能够利用Java社区提供的丰富资源和支持,快速实现论坛系统的核心功能,如用户管理、帖子发布、回复评论、主题分类、权限控制等。

基于Java的BBS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将重点关注系统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功能实现、性能优化等方面。

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将深入剖析用户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在架构设计阶段,将合理规划系统的整体结构,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在功能实现阶段,将使用Java语言和相关技术实现论坛系统的各项功能在性能优化阶段,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基于Java的BBS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功能实现、性能优化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开发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未来论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 背景介绍:简述BBS论坛系统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其在互联网社区中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社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意见、分享经验的重要场所。

Bulletin Board System(简称BBS)论坛系统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和开放性,成为了网络社区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BBS论坛系统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布告栏系统(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主要用于发布和讨论计算机相关的信息。

DAM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DAM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DAM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技术日新月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在这种背景下,DAM(数字资产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DAM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是数字资产管理的技术实现之一,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保障数字资产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阐述DAM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等内容。

一、系统需求分析1、系统背景与目标DAM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是用于数据管理测试的一款软件程序,能够对数字资产进行测试和管理,确保数字资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软件程序的设计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提升数字资产管理效率。

本软件通过对数字资产的测试处理,能够实现对数字资产的快速、准确的管理,提升数字资产管理效率。

(2)保障数字资产安全。

数据管理测试是数字资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本软件不仅能够对数字资产进行测试处理,还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数字资产的安全隐患,保障数字资产的安全性。

2、功能需求DAM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的主要功能需求如下:(1)数字资产测试。

本软件能够对数字资产进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数字资产检测、数字资产对比、错误修复等功能。

(2)数字资产分类管理。

本软件能够将数字资产按照类型进行分类管理,使得数字资产的管理更加清晰化和高效化。

(3)数字资产备份和还原。

本软件能够实现数字资产的备份和还原,以防数字资产遭到损坏或遗失。

(4)数字资产目录管理。

本软件能够建立数字资产目录库,实现数字资产的快速定位和访问,提升数字资产管理的效率。

(5)数字资产安全检测。

本软件能够对数字资产进行安全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数字资产的安全隐患,提高数字资产安全性。

(6)数字资产权限管理。

本软件能够针对不同用户访问数字资产的权限进行设置管理,保证数字资产的安全和合法性。

3、性能需求DAM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的性能需求包括以下方面:(1)运行平台。

基于Android平台的个人理财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Android平台的个人理财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LabVIEW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LabVIEW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仪器正逐渐成为测试领域的发展方向。

虚拟仪器的概念是由美国NI公司提出来的,是指在通用的计算机平台上,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定义和设计具有测试功能的仪器系统,即虚拟仪器是由用户利用一些基本硬件及软件编程技术组成的各种各样的仪器系统。

虚拟仪器的三大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数据测试和分析;结果输出显示。

数据采集是一切测试测量过程的第一步。

本数据采集系统就是一个虚拟仪器系统,它的任务主要是实现对燃料电池汽车上锂动力电池组电压电流的采集。

由于电压和电流的范围很大(电压300多伏特,电流±100多安培),因此需要外接信号调理电路,使信号变换到数据采集设备的输入范围之内。

电压采用电阻分压,比例为1:100;电流采用霍耳传感器(1:2000),输出是电流信号,而且输出信号较弱,因而接入一个40(3)单通道最高采样速率达1.25MS/s,多通道时最高1MS/s(时分复用);(4)电压范围最大为±10V(可编程);(5)板上自带4096字内存(FIFO)等。

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2000和XP等操作系统,软件平台推荐使用LabVIEW、LabWindows/CVI和Measu-rementStudio,也可使用VB、VC++等软件。

需要提及的是USB6251不再支持传统的NI-DAQ,只支持NI-DAQmx驱动程序。

2.2LabVIEW简介LabVIEW是目前较为成功、应用广泛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环境,LabVIEW(LaboratoryVirtualInstrumentEngineeringWorkbench,实验室虚拟仪器工作平台)是NI公司在1986年首次推出的,最新版本为LabVIEW8.2。

它是一个高效的图形化程序设计环境,结合了简单易用的图形式开发环境与灵活强大的G编程语言;提供了一个直觉式的环境,与测量紧密结合,在这个平台上,各种领域的专业工程师和科学家们通过定义和连接代表各种功能模块的图标来方便迅速地建立高水平的应用程序;支持多种系统平台,在任何一个平台上开发的LabVIEW应用程序可直接移植到其它平台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T BS N FR A1NM N G M N AA AE DI 0 M T0 A A E E T A N
现用 vs2 1 0 0实现 的桌 面系统举例 。
数 据 库 与 信 息 管 理
d.als【 rjc” C l s d (e t o- s be ”Poet T 】.ou mn . Ad n w Da C l a
【 w] [].o t n ) r 0 T S r g 0 o i {




… … …… … 一 … … …
一 … r 一 。 一 r … 0 一 :

… … ~ ……
; m

i ; i ≮ %% } l 《 s 4
un ( [ n me ]. o t n ,y e f( r g ) la d ”a a ” T Sr g 0 tp o s i ) r i t n );
如 图 3所示 是 V 0 0中用 G iV e S2 1 r iw控件展 现各类 别项 d
目内容时 的最终效 果 。如用上述 的数据设 计实 现 ,是有 一些 难度 的,下 面阐述 问题及该 问题 的解决 。
c nO e ; o .pn 0
Sr g ule l e t n B i e ; t n B i r q =n w Sr g u d r 0 i d s i l
, , 如果找到对应的列 名 ( 属性名) ,则将属性值作为 - J l 值添加到该列下 ,即将属 性值转化为列值 i ( [】 .o tn ( = d .als【 Poet] . f d 1 T Si r r g ) = s be ” r jc” T
/ / 从第 8列开始为描述项 目的属性列 ,clm 为第 ou n / / 几个 属 性 列
fr ( t =8 j =7+clm ;+ ) o i j ; < n ou n j+

Da S t s=n w D tS t0 : t e a d e a e a S l o n cin c n=n w S l o n cin (o n c o ); qC n e t o o e qC n e t o cn et n i
C lm s【 C lm Na ) ou n j ou 】. n me

, / 查询各类项 目的基本 内容 ,并填充到 d.als『 s be . T ’ / rjc” / oe t P 】中
s1 p e d ie ( S L C q. p n Ln ” E E T A [ rjc] . d a 项 目 I Poet P s I D,

/ 一 个 属 性 列 / 下
c lm ou n = c lm ou n + l :
} -
s - r
r5 / … …
黼 篇
’ i

… ,
∞ 【, ?e ’ ¨t L , ・t4 ~ ・ -df 一 … ~ 日 C、… 、 u [、 、 ^ .ri t “ w

g☆ g§





: …
一 … … “

r ow = r w + 1 o :

图 4 项 目属 性 、属 性 值 表
sr g c n e t n = ” D aa S u c =.; i a t l g M ; - t n o n ci i o t o re I t l n i Ca ao =P I n tg ae e u i = u ” ; e r td S c r y Tr e t
’ o


, … n - 埔 神
一 … …

一 一 - l _l …
T 覃芷 L n … c _

s-~ ・ “・ 一 … # … 一 | 晴
i口 tt E
图 3各 类项 目内容 及 其描 述 展 现
a i = a i r e y p d ; v d p. d o d rb i ” v


nE l - dI - ‘ T1
d. oe0 : r Cl s

… 一
∞ … t ̄ 01
… ,g




d。 ,

、 … I
T …
n~ d


, , 查询项 目对应 的项 目编号 、描述属性名 、属性值
c d Co n a d e t = ” s lc p d a al , m . rm n T x ee t i ,n l e AVN a e f m At l m r o - t b t ,A V , ti u e l e a i r ue aP p At b t Vau v wh r aad = va d a d a . r e e .i a . n v i
的 方法 实现 了最 终效 果 :

r d = c . e ue a e ( mdEx c tRe d r );
w i (r e d ( hl d. a ) e R ) {
/ 口 读 出 的项 目编 号 与 本 行 正 在 操 作 的 不 同 , / 果 女 , U 明 本 行 已操 作 完毕 ,该 进 行 下 一 行 rw 了 /说 贝 o j (r [】.o tn ( != d.a l tPoet】.o s f d 0 T Sr g ) i s be f r c” R w T s f j
正如在 图 4中看到 的,如何能将 A tb t Atb tV l tiue和 t ue a r i r — u e表 中的行状 态的属性 和属性 值显示成 图 4右边 图所示 的列 及 列值呢 。如果修 改数据设计 ,则会 影响到多处代 码的改动 。 这 样 问题的解 决最好是 用代码来 完成 ,以下 是运 用动态 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