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

合集下载

河南省登封市送表地区岩溶水赋存规律及找水建议

河南省登封市送表地区岩溶水赋存规律及找水建议
找水 打井 方 向 。
建议 : 1 加强 基础 性 水 文地 质 调查 工 作 , () 查
6 勘 查 区 岩 溶 地 下 水 找 水 建 议
在本 次地 下水 勘 查 工 作 基 础 上 , 析 了勘 查 分
区岩 溶地 下水 的赋 存 规 律性 , 合 区域 水 文 地 质 结
明岩 溶 干旱缺 水 区水 文 地 质 条件 、 下水 分 布 规 地
(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 发局 14地质大 队, 1 贵州 遵义 5 30 ) 6 0 0
[ 摘 要 ] 文 以登封 市送表地 区 实施 的抗 旱 找 水 打 井 工程 为例 , 结 了区 内岩 溶 地 下水 赋 存 本 总
规 律 , 出了在 “ 观” 指 宏 水文地 质条件 不 利 的情 况下 , 何 寻找 “ 观 ” 利 水 文地 质 条件 的找 水 如 微 有 打 井方 向 , 北方 类似 区域 实施 找 水打 井 工程 提供 参 考 。 为

9 ・ 2




21 0 2年 2 9卷
详 见勘查 区区域水 文地 质略 图 ( s 目
因 8 9 圈
图 1 勘 查 区区 域 水 文 地 质 略 图
Fg 1 R  ̄oM h d —goo cm pi ep set gae i. e n y r el ̄ a t r pci ia o nh o n . '
2 勘 查 区 概 况
送 表地 区属 登 封 市 的一 个行 政 派 出机 构 , 位
于登封 市 区西南 2 m处 , 北 临大金 店镇 , 6k 东 西北
岩性 以灰 岩 、 白云质 灰岩 为 主 ; 碳酸 盐岩夹 碎 屑岩
岩溶 裂 隙水 含 水 岩组 主 要 为 寒 武 系 中统 徐 庄 组

登封市区河道及水资源基本情况

登封市区河道及水资源基本情况

登封市区河道及水资源基本情况【大中小】作者:管理员来源:时间:2011-07-15 16:44:19 浏览 56 人次一、基本情况1.区域位置登封市位于中原腹地,地处河南省北中部,距省会郑州70公里,属郑州市辖“五市一县”之一。

登封东邻新密,西接伊川,南邻禹州和汝州,北靠巩义和偃师,处在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四地区的交界处。

目前登封市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包括东城区、中城区及西城区。

其中东城区规模约15平方公里(包括东片区10平方公里和产业集聚区)、中城区规模约15平方公里,西城区规模约10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1)地质地貌登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构造地貌、侵蚀地貌、气候地貌等。

区域分为北部山地丘陵区、登封宽谷区和南部山地丘陵区三部分。

其中深山区占总面积的16.6%,浅山区占30.6%,丘陵占35.7%,平原占17.1%。

(2)气候登封地处豫西山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

春、秋季历时较短,夏冬季历时较长。

春季始于3月下旬至5月下旬,历时60天左右,3月份平均气温7.9℃,5月份平均气温20.8℃,其特点是温度日差大,历年平均气温在10℃~15℃之间。

该季节环流不稳定,以致引起温度的非周期性变化。

夏季始于5月下旬至9月下旬长达三个多月。

这时大陆极地寒冷气团减弱,热带海洋暖湿气团北上,降雨量加大。

夏季多年平均气温25.9℃,极端最高气温达40.5℃。

秋季始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历时2个月之久。

该季节晴朗天气居多,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秋季多年平均气温为14.4℃。

冬季始于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历时4个多月。

在蒙古冷高压的控制下,冷气团一次次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冬季多年平均气温为1.5℃,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1℃。

(3)降水根据区域内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显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8.8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103.2毫米,最小年降水量387.1毫米。

一般情况下,冬季各月降水稀少,其中元月份最少,多年平均仅10毫米左右。

担负绿色发展重任 建设和谐美丽登封

担负绿色发展重任 建设和谐美丽登封

75决策探索2018.6上担负绿色发展重任建设和谐美丽登封文/本刊记者 刘金灿只有始终坚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有效载体,才能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只有始终坚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有效途径,才能推动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只有始终坚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有效手段,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登封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剑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登封作为传统工业和旅游城市,虽然近年来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生态环境仍面临不小压力,工业污染问题突出,大气、水、土壤重金属等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能源资源约束趋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历史任务。

转观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推进绿色发展,就要转变观念,就要从过度重视GDP 的传统发展观念中跳出来,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高质量协调发展。

登封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剑对此有着深刻认识,他表示,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并不是不可调和,关键取决于大家以怎样的态度、理念、方式去对待。

如果搞单纯的经济不顾环境,就会发现经济虽然增长了,但环境也破坏了,就是矛盾的;如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真正按照生态文明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环境承载的范围内发展经济,经济和环境之间就是良性的、统一的、互动的。

而传统上有一个观点,认为金山银山与青山绿水是不可兼得的,这是一个思维的误区。

青山绿水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就是一种环境财富,而且这种财富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

定目标:发展是根本 绿色是基调为了改善登封的生态环境,推动登封的绿色发展,登封市环境保护局响亮提出,要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成为新常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登封实际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河空间综合改造研究—以河南登封少林河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河空间综合改造研究—以河南登封少林河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河空间综合改造研究—以河南登封少林河为例发布时间:2021-09-06T05:37:48.257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10期5月下作者:冯凡[导读]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生态和环保问题的关注,滨河景观的治理和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河空间改造,除河道自身综合整治外,还应重视塑造历史文化和滨水空间之间的联系,创新文化表达手法进行古今对话。

上海蓝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冯凡上海市 200092摘要: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生态和环保问题的关注,滨河景观的治理和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河空间改造,除河道自身综合整治外,还应重视塑造历史文化和滨水空间之间的联系,创新文化表达手法进行古今对话。

本文以河南登封少林河为例,探讨少林寺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入口段的少林河如何以生态修复为前提,通过对登封文化的深度挖掘,呈现独具特色的滨水公共空间,并从文化传承创新、空间活力营造、游憩系统、植物种植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滨水公共空间;城市活力;生态修复;文化;少林河引言自城市产生之时起,就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滨河空间是一个包括了陆域、水域和湿地三种形态的复合区域。

滨水空间景观建设是体现城市风貌的重要部分,随着新时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下人居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的景观提升改造在国内外逐渐受到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的重视.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具有着独特且优质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承载城市记忆,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及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弘扬地域文化,并将之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成了当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发展的新命题。

1 目前我国城市滨水空间综合改造提升存在的问题 1.1文化的传承创新不够自中华文明伊始,河流就被誉为中华历史、文化、经济的孕育者,如长江、黄河等河流,更被誉为母亲河。

登封市多措并举推进颍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登封市多措并举推进颍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登封市多措并举推进颍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登封市采取铁腕执法、高压监管的方式,开展颍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促进颍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确保颍河流域出境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为群众创造一个"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颍河发源于嵩山南麓的石道乡,在登封境内全长57公里,自西向东流经禹州市和登封市交界处的白沙水库,至安徽省正阳关汇入淮河,是淮河的一条重要支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矿企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排入,使流域内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尤其是每年汛期,雨水及大量淤堵的污染物流入白沙水库,对白沙水库水质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危害。

为有效清除污染,登封市于今年6月全面开展颍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该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辖区管理、各负其责、限时完成的原则,确保颍河沿线企业达标排放。

登封市环保局打破常规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采取拉网式排查方式,彻底排查辖区内非法企业、非法排污行为及新建项目,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违法建设和排污苗头。

对直接或间接向水体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或者通过隐蔽排放的方式,将污水不经处理而排入水环境的各类企业,发现一次由环保部门对其进行取证并实施不低于3个月的停产整治,并处上一年应缴排污费总额5倍的罚款,同时会同财政部门对所在辖区乡(镇)区、办一次性财政扣款1000万元。

对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对于两次以上超标排污的企业,则依法予以关闭。

对颍河流域沿岸直接或间接向河道排放污水的煤矿企业,未经环保部门验收的,煤炭部门不得批复恢复生产。

严禁新上造纸、化工、制药等各种高危排水企业,此类企业发改委不予立项、环保局不予审批,工商局不予审核登记。

截至目前,登封市已出动大型挖掘机20台,投入人力200人次,共清淤疏浚23万余方,已基本完成对河道的治理。

投资100余万元的登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计划生育指导站医疗废水生化处理设施已建成待验收,登封市中医院、三康医院的医疗废水生化处理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市城区水系专项规划

市城区水系专项规划

南通市通州城区水系专项规划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一月目录1 总论 (1)1.1 规划目的意义 (1)1.2 规划指导思想 (1)1.3 规划原则 (1)1.4 规划依据 (1)1.5 规划范围 (2)1.6 规划基准和水平年 (2)1.7 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工作程序 (2)1.8 规划主要成果 (3)2 城市水系规划区域概况 (4)2.1 自然条件 (4)2.2 经济社会发展 (4)2.3 污染源分析 (4)2.4 水污染防治 (5)2.5 河道水环境质量状况 (5)2.6 已有控制性详规 (5)3 城市水系现状及分析 (15)3.1 现状水系 (15)3.2 水系历史演变 (15)3.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系布局的要求 (15)3.4 水系存在问题分析 (16)4 城市水系布局和水面规划 (17)4.1 城市水系布局 (17)4.2 城市水面规划 (24)5 城市河道生态水量的控制和保障 (25)5.1 河道生态水量确定方法 (25)5.2 河道生态水量计算 (25)5.3 河道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25)6 城市河道水质控制和工程措施 (26)6.1 河道水污染与水质现状 (26)6.2 河道功能划分与水质目标 (26)6.3 改善河道水质的水系整治方案 (27)6.4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28)7 城市水景观与水文化 (29)7.1 城市水景观 (29)7.2 城市水文化 (32)8 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 (35)8.1 堤防护岸现状 (35)8.2 生态型护岸规划方案 (35)8.3 典型护岸工程分析 (36)9 城市水系管理 (39)9.1 水系管理范围划定 (39)9.2 水系管理内容 (41)9.3 水系管理法规 (41)10 城市水系规划工程建设意见 (42)10.1 水系规划工程系统 (42)10.2 规划工程投资 (42)10.3 近期工程建设计划 (44)11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46)1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6)11.2 宏观效益分析 (47)1 总论1.1 规划目的意义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通州市并入南通市成为通州区,南通市城市空间结构因此有了较大调整,由片区组团城市向T型城市转型,明确了通州区作为未来南通市的次中心。

城市生态景观河道—秀水河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景观河道—秀水河规划设计

园林科技383城市生态景观河道—秀水河规划设计李 源(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本文在研究确定规划秀水河的水体功能、滨水岸线功能等水系特征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河道开挖防护、景观水面拦蓄、防渗工程、滨水生态景观布置、跌水瀑布工程等工程措施,达成保障项目区排涝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滨水空间土地价值、满足城市不同功能分区主要服务人群休闲娱乐要求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秀水河;河道开挖防护;景观蓄水工程;防渗工程 1 概述 秀水河是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秀水河的功能是承担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北部城区的雨水下泄,并充当北部城区主要的生态景观廊道,是一条兼有泄流和景观功能的城市河道。

为了保障秀水河综合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次设计将技术因素与景观因素充分结合。

2 工程设计 2.1 河道开挖防护工程 2.1.1 河道平面布置 本次设计秀水河西起须水河规划太极湖(桩号0+000),东至西流湖(桩号5+154),全长5.15km。

根据《水系专题规划》,秀水河两侧绿线之间宽约75-140m,秀水河水面蓝线及滨河景观带均布置在此范围内,其中蓝线宽40-45m;本次秀水河平面轴线基本沿用前期规划轴线,凯旋路东侧根据现状地形及西流湖公园内建筑物情况稍作调整,局部河段配合景观工程营造蜿蜒曲折、宽窄不一的河道平面形态。

2.1.2 河道纵断面设计 本次工程起点设计河底高程123.96m。

自工程起点太极湖(桩号0+000)~1#雨水口(桩号0+945)河段坡降1/1000,长945m;自1#雨水口(桩号0+945)~2#雨水口(桩号1+330)比降为1/2270,长385m;自2#雨水口(桩号1+330)~主环廊西部穿河处(桩号2+240)比降为1/10000,长910m;自主环廊西部穿河处(桩号2+240)~主环廊东部穿河处(桩号2+716)比降为1/1500,长476m;自主环廊东部穿河处(桩号2+716)~12#雨水口(桩号3+505)比降为1/1100,长789m;自12#雨水管(桩号3+505)~新建3#瀑布(桩号4+700)比降为1/1000,长1195m;3#瀑布上游处设计河底高程120.56m,下游处设计河底高程114.0m,跌差6.56m;3#瀑布(桩号4+700)~4#瀑布(桩号4+804)之间扩挖成池塘,4#瀑布顶高程114.5m,下游处设计河底高程109.0m,高差5.5m,4#瀑布(桩号4+808)~新建跌水(桩号5+056)比降为1/170,长252m;新建跌水(桩号5+056)~入西流湖口(桩号5+154)比降为1/490,长98m。

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

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

18EXPERIENCE 区域治理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汪月月,盛春美,孙梦雲,魏世辰摘要: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是水资源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密切关系到人类生活和经济建设。

地下水是郑州市主要的供水来源,文章通过分析郑州市近些年来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变化情况,对其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和污染问题给出相应的保护建议,以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变化;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TV21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018-0002一、郑州市气候及水资源情况郑州市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全市水面面积约为11.4平方公里。

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以及郑州市生态水系工程的开展,郑州市的水域面积将会不断增加。

郑州境内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流域6条,淮河流域23条。

流经郑州段的黄河长约150.4公里,黄河是郑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

郑州市属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型大陆型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

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

根据2019年《郑州市水资源公报》,郑州市地下水资源量为5.2876亿m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3.6427亿m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0988亿m³,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4539亿m³。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1.1605亿m³,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0.8073亿m³,山前侧渗量0.1310亿m³,井灌回归量0.1163亿m³,总补给量为2.2151亿m³;扣除井灌回归量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0988亿m³。

[1]二、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从近十几年的地下水实测资料分析看,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开采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开采量少,地下水位埋深下降、开采量增加,则地下水位埋深上升、水位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封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探讨
□王志平□王天立□焦慧选(登封市水务局)
摘要:目前登封市正在做市区生态水系规划,文章主要叙述了登封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规划重点、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生态水系;建设;问题
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承担着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化、生态走廊、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改善城市环境等综合性功能。

随着登封市经济长足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河水断流、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登封市又是旱涝交替、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容易形成城市内涝、排水不畅等问题。

建设生态登封,打造宜居登封、安全登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实现人水和谐已经成为登封人民日益迫切的需求。

治理城市河道,留住天上水、充分利用水资源,进行大空间、大范围的生态水系建设,是登封市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1.登封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现状
目前,登封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仅仅止于河道治理、局部地区的水土保持建设,还没有统一完整、科学规范的生态水系规划。

登封市位于黄河、淮河两大流域交界处,市域面积1220km2。

其中淮河流域面积1067.5km2;黄河流域面积152.5km2。

市域内水系主要为淮河流域的颍河水系(含双洎河水系)、汝河水系和黄河流域的伊洛河水系。

境内颍河水系最大河流为颍河,流域面积1037.5km2,全长57km。

其较大支流有后河、太后庙河、顾家河、少阳河、书院河、五渡河、石淙河、佛垌河、王堂河、白坪河、马峪河。

汝河水系河流为熊耳河,流域面积30km2。

黄河流域伊洛河水系的逛河,位于登封市西部,流域面积152.5km2。

全市
质的动态变化,实时掌控水资源状况,从而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在于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人与水和谐共处。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人为本,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标,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于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是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保障生态环境需水,有助于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基础。

三是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基础上的保证供水。

四是加强节水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工业节水、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将社会需水量控制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限度内。

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五是污水资源化。

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回用,不仅可以增加再生水资源,还可以改善水质、减少污染,对于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意义重大。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生命线,水资源做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已成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梦筱.我国水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J].经济论坛.2006,(9):6.[2]沈国航,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12-09-14
洛阳市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
11月26-27日,水利部在河南省洛阳市组织召开了洛阳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专家评审会议,13朝古都洛阳市顺利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

至目前,河南省成为全国唯一的集“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济源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燕山水库工程)”和“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洛阳市)”于一身的省份。

无过境水源。

流经登封市中心城区内的河流主要有书院河、五渡河(含其支流寺里河)、少阳河。

书院河全长14.1km,流域面积60km2;五渡河全长16.7km,流域面积110km2;少阳河全长24.1km,流域面积121.6km2。

由于登封地处山区,河道坡降大,河床窄,大雨过后山洪暴发,给沿岸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失,党和政府先后组织群众对全市河道进行了分期综合治理。

首先,在河道上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中下游采用疏通河道,固槽定滩,浆砌河堤的方法逐步整治。

建国以来,共治理河道总长260km,其中砌筑浆砌石河堤60km、干砌河堤17.9km,开挖河槽土石方165万m3,改河造田480hm2。

市区河道治理重点主要是书院河。

工程内容为修建浆砌石河堤9.6km,浆砌石硬化河底14.7万m2,建沉砂池、蓄水池95座。

治理后河道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靓化了河道沿线环境。

五渡河、少阳河均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治理,防洪标准低,且工程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堤防损毁,河道淤积,水质恶化,生态环境脆弱。

2.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以往城市河道治理总体情况来看,主要偏重于工程措施,即河底硬化、河堤砌筑化,忽视了水体的垂直交换循环,降低了河水自我净化功能,不利于水体生态恢复。

第二,登封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除降雨外,没有过境水等补充水源,水资源十分匮乏。

改革开放以来,登封市社会和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业不断聚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致使水环境恶化、水生态破坏,水景观建设明显滞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登封市城市水务缺少统一规划,市区水利规划建设与城市相关规划建设缺少有效衔接,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较低,防洪排涝标准低、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逐渐退化、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环境污染防治、水土资源等未能形成科学、有序的开发、利用、建设模式,缺乏一套长期有效的城市水系规划建设体系;也还没有从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等高度来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3.生态水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根据登封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现状,市政府在专业设计部门的建议下提出生态水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水系规划为载体,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通过对登封市区水务的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基本达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登封市中心城区(包括登封新区、中城区和旅游新城)河湖水系“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协调城市涉水资源,保障综合供水需求,构建河流生态系统,营造滨水景观环境,提高区域开发价值,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功能目标,从总体上满足构建“一面环山、三面环水,山水交融、人水和谐城市生态风貌新格局”
的整体要求。

同时,生态水系规划与登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相融合,与城市道路交通、
市政、园林环保、生态林业、旅游景观相衔接,实现“五规合一”,共同打造优美登封、生态登封、环保登封、宜居登封。

4.生态水系建设的工作重点
根据登封市河道治理工程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现状,密切结合登封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短缺严重的客观实际,应坚持协调发展、人水和谐、注重实效、加强后期管理的基本原则,重点实施登封市东城区五渡河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布局1 ̄2个骨干湖泊工程,建设人工湖和生态湿地,沿河市政、园林工程加以配合,形成一条珍珠链型景观带,努力把东城区沿河带建设成为亮丽的生态廊道,并把少阳河和寺里河河道治理工作列入工作重点。

5.有关建议和意见
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综合的系统性工程,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建议登封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水系建设纳入总体工作中,早规划,早实施,构建真正的生态宜居文明城市。

一要对登封市区水系进行总体规划,从根本上扭转登封市城市水利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建设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对市区河流重要河段进行治理。

二要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显著提高城乡供水综合保障水平。

三要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明显改善主要河流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努力营造良好的水生态景观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收稿日期:2012-0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