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合集下载
(完整版)汽车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

第五章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
主要内容
进排气系统的组成 EGR 废气再循环 涡轮增压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概述
作用:
在内燃机工作循环时,不断地将新鲜空气或可 燃混合气送入燃烧室,将燃烧室的废气排放到大 气中,保证内燃机连续运转。
组成:
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音器
一、空气滤清器
1、功用:
清除流向化油器的空气中所含的尘土和沙粒, 以减少气缸、活塞和活塞环的磨损。
共振式进气管
进气管细长与各缸连接长度大体一致能很好的匹配,利用进气流 的脉动效应增强进气效果。
带谐振腔进气管
能改变谐振腔的容积,可以调节内燃机的最大扭矩和 相应的转数范围 降低噪声
捷达进气管实物图
捷达排气管实物图
三、排气消声器
功用: 减少噪声和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及火星。 原理: 1)多次地变动气流方向; 2)重复地使气流通过收缩而又扩大的断面; 3)将气流分割为很多小的支流并沿着不平滑的平
面流动 4)将气流冷却。
排气管
排气的净化装置
催化反应器
EGR 闭是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 进气恒温控制原理
排气净化装置
作用:
除去 HC CO NOx (HC一半串入曲轴箱) 方法:
1.机内净化 2.机外净化
三元催化 EGR
三元催化器
• 三元催化器串接在排气歧管和和消声器之间, 氧传感器之 后.
废气涡轮增压利用废气能量直接压缩空气,提高内燃机的 功率。废气涡轮增压器由压气机、涡轮和中间体三部分组 成。中间体内有轴承、密封、润滑油路和冷却腔等。采用 浮动轴承,降低轴与轴承间的相对速度。带放气阀的涡轮 增压系统对改善柴油机的加速性和低速扭矩特性有良好效 果。
主要内容
进排气系统的组成 EGR 废气再循环 涡轮增压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概述
作用:
在内燃机工作循环时,不断地将新鲜空气或可 燃混合气送入燃烧室,将燃烧室的废气排放到大 气中,保证内燃机连续运转。
组成:
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音器
一、空气滤清器
1、功用:
清除流向化油器的空气中所含的尘土和沙粒, 以减少气缸、活塞和活塞环的磨损。
共振式进气管
进气管细长与各缸连接长度大体一致能很好的匹配,利用进气流 的脉动效应增强进气效果。
带谐振腔进气管
能改变谐振腔的容积,可以调节内燃机的最大扭矩和 相应的转数范围 降低噪声
捷达进气管实物图
捷达排气管实物图
三、排气消声器
功用: 减少噪声和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及火星。 原理: 1)多次地变动气流方向; 2)重复地使气流通过收缩而又扩大的断面; 3)将气流分割为很多小的支流并沿着不平滑的平
面流动 4)将气流冷却。
排气管
排气的净化装置
催化反应器
EGR 闭是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 进气恒温控制原理
排气净化装置
作用:
除去 HC CO NOx (HC一半串入曲轴箱) 方法:
1.机内净化 2.机外净化
三元催化 EGR
三元催化器
• 三元催化器串接在排气歧管和和消声器之间, 氧传感器之 后.
废气涡轮增压利用废气能量直接压缩空气,提高内燃机的 功率。废气涡轮增压器由压气机、涡轮和中间体三部分组 成。中间体内有轴承、密封、润滑油路和冷却腔等。采用 浮动轴承,降低轴与轴承间的相对速度。带放气阀的涡轮 增压系统对改善柴油机的加速性和低速扭矩特性有良好效 果。
第10章排气净化装置.ppt

第10章 排气净化装置
10.5.2
1.组成
图10-4所示为电脑控制的二次空气喷射系统,它由空气 泵1、旁通线圈及旁通阀2、分流线圈及分流阀4、空气分配管6、 空气喷管7和单向阀11等组成。空气泵通常由发动机驱动。空 气泵产生的低压空气称做二次空气。在分流阀与排气道之间以 及分流阀与催化转换器之间均装有单向阀,以防止排气进入二 次空气喷射系统。分流线圈及旁通线圈由电脑控制,当接通发 动机点火开关之后,电源电压便施加到两个线圈的绕组上,电 脑通过对每个绕组提供接地使线圈通电。
发动机在预热期间,电脑同时使旁通线圈和分流线圈通电。 这时进气管真空度分别经旁通线圈和分流线圈传送到旁通阀和 分流阀。空气泵送出的空气此时经旁通阀流入分流阀,再由分 流阀流入空气分配管,最后由空气喷管喷入排气道。
当温度超过350℃时,催化反应器才起催化反应;当温度 较低时,反应器的转换效率急剧下降。因此,催化反应器都 安装在温度较高的排气歧管后面。
第10章 排气净化装置 10.4.3 三元催化反应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三元催化反应器损坏,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
(1)对于装有催化反应器和手动变速器的车辆,不能用推 发或拖发的方法启动发动机。因为使用这种方法启动发动机, 在发动机没有立即着火时,没有燃烧的燃油将进入催化反应 器并积聚在其中,在发动机启动走热以后,会因高温而爆炸, 损坏催化反应器。因此,在汽车不能发动时,可搭接车外的 蓄电池或辅助装置来启动。
第10章 排气净化装置
10.2 废气再循环系统
10.2.1
1.功用
废气再循环(ExhaustGasRecirculation,EGR)是指把发 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 次进入气缸。
最新06-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歧管
效果
所有转速下都可以使发动机扭矩提高 8%。
11
P220图6-8
P220图6-9
低转速,转换阀关闭, 中低转速,旋转阀封
空气沿弯曲又细长的
闭短进气通道,空气
进气歧管进入气缸
沿长进气道进入气缸
高转速,转换阀开启, 高转速,旋转阀是长
空气直接通过短粗进
进气通道短路,空气
气歧管进入气缸
为各缸分配均匀,气体流道长度相等 为减小气体流动阻力,内壁应该光滑
采用材料:
合金铸铁 铝合金 复合塑料
8
2、进气歧管加热
加热原因:
进气管温度太低,汽油在管 壁上凝结
进气管温度过高,减小进入 气缸混合气,功率下降
适当加热促进汽油蒸发
加热方式:
进气歧管
利用废气的温度加热
利用发动机循环冷却液进行 加热
一、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 排气来源
废气、窜气、蒸汽
排气的主要有害成分
CO:不完全燃烧产物,无色、无臭、无味气体
降低血液吸收和运送氧气能力
NOx:NO和NO2,产生于燃烧室内高温富氧的环境
刺激口腔及鼻粘膜、眼角膜等
HC:未燃烧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和机油蒸汽
和NOx形成臭氧,刺激人眼和喉咙
06-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一、空气滤清器
功用
滤除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 降低进气噪声
结构形式:
离心式及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2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适用于多尘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 工作原理:
气流转弯时,粗大杂质被甩入机油中被机油 粘附
气流通过滤芯,细小杂质被滤芯滤除 滤芯上附着的杂质被飞溅机油所冲洗,流回
5
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
效果
所有转速下都可以使发动机扭矩提高 8%。
11
P220图6-8
P220图6-9
低转速,转换阀关闭, 中低转速,旋转阀封
空气沿弯曲又细长的
闭短进气通道,空气
进气歧管进入气缸
沿长进气道进入气缸
高转速,转换阀开启, 高转速,旋转阀是长
空气直接通过短粗进
进气通道短路,空气
气歧管进入气缸
为各缸分配均匀,气体流道长度相等 为减小气体流动阻力,内壁应该光滑
采用材料:
合金铸铁 铝合金 复合塑料
8
2、进气歧管加热
加热原因:
进气管温度太低,汽油在管 壁上凝结
进气管温度过高,减小进入 气缸混合气,功率下降
适当加热促进汽油蒸发
加热方式:
进气歧管
利用废气的温度加热
利用发动机循环冷却液进行 加热
一、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 排气来源
废气、窜气、蒸汽
排气的主要有害成分
CO:不完全燃烧产物,无色、无臭、无味气体
降低血液吸收和运送氧气能力
NOx:NO和NO2,产生于燃烧室内高温富氧的环境
刺激口腔及鼻粘膜、眼角膜等
HC:未燃烧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和机油蒸汽
和NOx形成臭氧,刺激人眼和喉咙
06-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一、空气滤清器
功用
滤除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 降低进气噪声
结构形式:
离心式及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2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适用于多尘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 工作原理:
气流转弯时,粗大杂质被甩入机油中被机油 粘附
气流通过滤芯,细小杂质被滤芯滤除 滤芯上附着的杂质被飞溅机油所冲洗,流回
5
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
六章节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 消声器 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为0.3~0.5MPa,温度在500~700℃。此外,由于
排气的间歇性,在排气管内引起排气压力的脉动。 排气消声器的功用是降低排气噪声。消声器通过逐渐降低排气压力和
衰减排气压力的脉动,使排气能量耗散殆尽。
第三节 汽车的公害
①汽车排气对大气的污染; ②汽车噪声对环境的危害(污染); ③汽车电气设备对无线通讯及电视广播等的电波干扰(污
四、柴油机微粒过滤器
微粒过滤器的滤芯由多孔陶瓷制造,它有较高的过滤效率。排气穿过 多孔陶瓷滤芯进入排气管,而微粒则滞留在滤芯上。过滤器工作一段时间 后,需及时清除积存在滤芯上的微粒,以恢复过滤器的工作能力和减小排 气阻力。
通常,在过滤器入口处设置一个燃烧器,通过喷油器向燃烧器内喷入 少量燃油,并供入二次空气,利用火花塞或电热塞将其点燃,将滞留在滤 芯上的微粒烧掉。
恒温进气系统也称进气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它由空气加热装置(又称热炉) 和安装在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上的控制装置组成。
恒温进气系统的功用是在发动机冷起动之后,向发动机供给热空气,这 时即使供给的是稀混合气,热空气也能促使汽油充分汽化和燃烧,从而 减少了CO和HC的排放,又改善了发动机低温运转性能。当发动机温度升 高后,恒温进气系统向发动机供给未经加热的环境空气。
4. 无直接危害的物质
燃烧后产生的大量CO2 虽然不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污染,但其大量积聚会对地球
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它导致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增加,对 人类有害。
三、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成因
发动机各部位排出HC的比例:
➢ 排气管:55%~65%; ➢ 曲轴箱通风口漏出20%~25%; ➢ 化油器和油箱蒸发15%~20%。 二冲程汽油机的HC排放量因有扫气过程,较四冲程汽油
发动机理论知识大全

4、油底壳
油底壳的功用是储存机油和封闭机体或曲轴箱。
油底壳用薄钢板冲压或用铝铸制而成。油底壳内设有挡板, 用以减轻汽车颠簸时油面的震荡。此外,为了保证汽车倾 斜时机油泵能正常吸油,通常将油底壳局部做得较深。油 底壳底部设放油螺塞。有的放油螺塞带磁性,可以吸引机 油中的铁屑。
活塞组
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瓦等组成。
油环的主要功用是刮除飞溅到气缸壁上的多余的机油,并 在气缸壁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油膜。
此外,气环和油环还分别起到刮油和密封的辅助作用。
3、活塞销
活塞销用来连接活塞和连杆,并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连杆 或相反。活塞销与连杆小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即全浮式 和半浮式。
全浮式活塞销工作时,能在连杆小头和活塞销孔中转动, 而半浮式只能在活塞销孔中转动,不能在小头孔内转动 。
3)裙部 活塞头部以下的部分为活塞裙部。裙部的形状应保 证活塞在气缸内得到良好的导向,气缸与活塞之间在任何 工况下都应保持均匀的、适宜的间隙。
另外,沿活塞轴线方向活塞的温度是上高下低,活塞的 热膨胀量自然是上大下小。因此为使活塞工作时裙部接 近圆柱形,须把活塞制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或桶形。
2、活塞环
燃烧室具备的条件
1、结构紧凑、提高热效率 2、增大进气门或进气道、提高发动机转矩和功率 3、压缩行程终点产生挤气涡流、保证充分燃烧 4、保证火焰传播距离最短(汽油机) 5、形状与燃油喷射、空气涡流运动进行良好配合(柴油机)
3、气缸衬垫
气缸衬垫是机体顶面与气缸盖底面之间的密封件。 其作用是保持气缸密封不漏气,保持由机体流向 气缸盖的冷却液和机油不泄漏。 按所用材料的不同,气缸衬垫可分为金属—石棉 衬垫、金属—复合材料衬垫和全金属衬垫等多种。
8章 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1滤芯; 2.滤清器外壳; 3一滤清器盖; 4.蝶形螺母 5.进气导流管; 6.金属网; 7一打褶滤纸; 8一滤芯下密封面; 9.滤芯上密封面
2.离心式及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离心式空气滤清器多用于大型载货汽车上。在许多自卸车或矿山用汽车
上还使用离心式与纸滤芯式相结合的双级复合式空气滤清器(图8.3)。
图8.10 不锈钢排气歧管图
8.11 铸铁排气歧管
8.2.2 进气、排气歧管的布置
直列型发动机在排气行程期间,气缸中的废气经排气门进人排气歧管,再由 排气歧管进入排气管、催化转换器和消声器,最后由排气尾管排到大气中。 这种排气系统称作单排气系统(图8.12)。
图8.12 单排气系统的组成
1排气歧管;2-前排气管;3.催化转换器;4钟气温度传感器;5.副消声器; 6.后排气管;7.主消声器;8排气尾管
图8.3 双级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1.卡簧;2.纸滤芯;3一滤清器上盖;4.蝶形螺母;5.密封垫;6、9、 13罐f封圈;7.上体;8.出气口;10-进气口;11.旋流管;12.下体;
14.集灰盘;15一卡箍;16.旋流管螺旋导向面
3.进气导流管 在现代轿车上,为了增强发动机的谐振进气效果,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需要 有较大的容积。但是导流管不能太粗,以保证空气在导流管内有一定的流速, 因此,进气导流管只能做得很长(图8.5),有利于实现从车外吸气。
1一控制膜盒 2一连动杆 3一排气旁通阀 4一排气管 5一涡轮机叶轮 6一涡轮机蜗壳 7一 增压器轴 8一中间体 9一压气机蜗壳 10一压气机叶轮 11一连通管
4.涡轮增压器的润滑及冷却 来自发动机润滑系统主油道的机油,经增压器中间体上的机油进口1进人增
压器,润滑和冷却增压器轴和轴承。然后,机油经中间体上的机油出口2返回 发动机油底壳(图8.24)
第六章 进排气系统排气净化装置(共72张PPT)

3、解决排气污染的途径
(1)研制无污染或低污染动力源。 (2)对现有发动机的排污进行净化
纸滤芯经过浸油处理后即成 为湿式纸滤芯,其主要优点是 使用寿命长、吸附杂质的能力 强和滤清效果好,但不能反复 使用,需定期更换。
1—滤芯 2—滤清器外壳 3—滤清器盖 4—蝶形螺母 5—进气导流管 6—金属网 7—打褶滤纸 8—滤芯下
密封面 9—滤芯上密封面
②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油浴式空气滤清 器用于多尘条件 下工作的发动机 上 ,滤芯清洗后 可以重复使用 。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功用就是将这些汽油蒸气收集和储存在炭罐内,在发动机工作时再将其送入气缸燃烧,消除HC从汽油箱和化油器浮
子室向大气的排放。
气管相通的谐振腔。
1-电控单元 2-EGR阀 3-真空电磁阀(VSV) 4-三元催化器 5-氧传感器 6-水温传感器
进气谐振增压系统是 它们往往粘附有SO2等物质,对人和动物的呼吸道极为有害。
1—空气滤清器 2—节气门 3—转换阀 4—转换阀控制机构 5—发动机
电控单元
返回
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中、低速运转时,电脑发出指令,转 换阀控制机构关闭转换阀,此时空气沿着左图 箭头所示的路径,经过细而长的进气歧管进入 气缸,使进气增多;当发动机高转速时,转换 阀开启,空气沿右上角图中箭头所示的路径, 经过粗而短的进气歧管进入气缸,使进气增多。
b.可变双通道进气支管
1—短进气通道 2—旋转阀 3—长进气通道 4—喷油器 5—进气道 6—进气门
返回
二、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1. 功用和组成 2. 单排气系统和双排气系统 3. 排气支管 4. 消声器
返回
1、排气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功用:尽可能小的排气阻力和噪声,将缸内废气排入大气 中。
汽车构造教案(第一章)

第二节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及基 本术语 • 二、基本术语 • 1. 工作循环
• 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 排气等四个工作过程组成的封闭过程。周而复始地 进行这些过程,内燃机才能持续地作功。
第二节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 及基本术语
• 2.上、下止点
•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 心最远处为上止点;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 心最近处为下止点。 在上、下止点处,活 塞的运动速度为零。
汽车构造教案
制作人;孙桂权
教材介绍
• 本课程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总 体构造、主要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基本结构的学 习, •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 • 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时培养学 • 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并为 • 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 • 关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
二、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同样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过程,在 各个活塞行程中,进、排气门的开闭和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与汽油机完全相 同。只是由于柴油和汽油的使用性能不同,使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混合气形成 方法及着火方式上有着根本的差别。 1.进气行程 • 在柴油机进气行程中,被吸入气缸的只是纯净的空气。 2.压缩行程 • 因为柴油机的压缩比大,所以压缩行程终了时气体压力高。 3.作功行程 • 在压缩行程结束时,喷油泵将柴油泵入喷油器,并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因为喷油压力很高,喷孔直径很小,所以喷出的柴油呈细雾状。细微的油滴 在炽热的空气中迅速蒸发汽化,并借助于空气的运动,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 可燃混合气。由于气缸内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自燃点,因此柴油随即自行着 火燃烧。燃烧气体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体积急剧膨胀。在气体压力的作 用下,活塞推动连杆,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 4.排气行程 • 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卡簧 2—纸滤芯 3—滤清器上盖 4—蝶形螺母 5—密封垫 6、9、13— 密封圈 7—上体 8—出气口 10—进气 口 11—旋流管 12—下体 14—集灰盘 15—卡箍 16—旋流管螺旋导向面
(三)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 现代轿车上,为了增强谐振进气效果,进气导流管需要较大的容积。 但是导流管不能太粗,以保证空气在导流管内有一定的流速。
在特定转速下,进气门关闭 之前,在进气歧管内产生大 幅度的压力波,使进气歧管 的压力增பைடு நூலகம்,从而增加进气 量。这种效应称作进气波动 效应。
没有运动件,工作可靠,成 本低。但只能增加特定转速 下的进气量和发动机转矩。
1-进气导流管 2-副谐振室 3-空气滤清器 4-空气流量计 5-主谐振室 6-进气歧管
四、催化(净化) 利用催化剂的作用将CO、HC和NOX转换成对人体无害气体。 氧化催化转换器和三元催化转换器两种类型。
4 利用进气波动效应、缩小高、低速时的进气速度差。
发动机在高转速、大负荷时装备粗短的进气歧管;而在中、低转速 和中、小负荷时配用细长的进气歧管。
1—空气滤清器 2—节气门 3—转换阀 4—转换阀控制机构 5—发动机电控单元
1)可变长度进气支管
2) 可变双通道进气支管
1—短进气通道 2—旋转阀 3—长进气通道 4—喷油器 5—进气道 6—进气门
1
2
3.离心式及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滤清器盖
纸滤芯
空气入口
外壳 通汽缸
桑塔纳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
捷达王发动机空气滤
纸滤芯式
• 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及保 养容易、滤清效率高,但对油 类污染十分敏感。
• 纸滤芯经浸油处理后即成为湿 式纸滤芯:使用寿命长、吸附杂 质的能力强和滤清效果好,但 不能反复使用,需定期更换。
2.进气歧管加热 化油器式或节气门体燃油喷射式发动机。温度太低,汽油将在管壁 上凝结。但是加热过度将减少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并使发动机 功率下降。
通常进气歧管利用发动机排气或循环冷却液进行加热。 气道燃油喷射式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无需加热。
3.谐振进气系统 一定长度和直径的进气歧管 与一定容积的谐振室组成谐 振进气系统,并使其固有频 率与气门的进气周期调谐;
较长的进气导流管有利于从车外吸气。因为车外空气温度一般比发 动机罩下的温度低30℃左右,从车外吸入的空气密度可增大近10%, 燃油消耗率可降低3%。
二、进气歧管
1 将空气、燃油混合气由化油器或节气门体分配到各缸进气道。
进气歧管 排气歧管
桑塔纳发动机进排气管
出水口 进水口
排气 进气
进气歧管内气体流道的长度应尽可能相等。 为了减小气体流动阻力,提高进气能力,进气歧管的内壁应该光滑。
1—滤芯 2—外壳 3—盖 4—蝶形螺母 5—进气导流管 6—金属网 7—打褶滤纸 8—下密封面 9—上密封面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 用于多尘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上 ,滤芯清洗后可 以重复使用 。
1—外壳 2—滤芯 3—密封圈 4—盖 5—蝶形螺母
离心式及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 多用于大型载货汽车上,许 多自卸车或矿山用汽车上还 使用离心式与纸滤芯式相结 合的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第三节 排气净化装置
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CO、HC、NOx、微粒。
催化转换器、废气再循环装置、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恒温进气装置、 二次空气喷射装置 一、恒温进气系统(进气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由加热装置(热炉)和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上的控制装置构成; 多用于化油器式或节气门体喷射式发动机。
作用:冷起动之后,向发动机供给热空气,促使汽油充分汽化和燃 烧,减少CO和HC的排放和低温运转性能。当温度升高后,向发动 机供给未经加热的环境空气。
三、二次空气喷射系统
利用空气泵将新鲜空气经空气喷管喷入排气道或催化转换器,使排
气中的CO和HC进一步氧化或燃烧成为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1—空气泵 2—旁通阀 3、5—真空管 4—分流阀 6—空气分配管 7—空气喷管 8—排气支管 9—排气管 10—催化转换器 1l—单向止回阀
1)启动工作状态:电控单元不使旁通线圈和分流线圈通电,于是 这两个线圈同时把通向旁通阀和分流阀的真空隔断,这时空气泵送 出的空气经旁通阀进入大气。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于发动机的温度。 如果发动机温度很低,启动工作状态将持续较长时间。
净的空气,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都相应地有所提高。
二、排气歧管 一般铸铁或球墨铸铁,不锈钢(质量轻,内壁光滑)。 排气歧管的形状十分重要。为避免相互干扰及排气倒流,并利用惯 性排气,应将排气歧管做得尽可能的长,而且各缸支管相互独立、 长度相等。
铸铁排气支管(捷达轿车)
三、消声器
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为0.3~0.5MPa,温度在500~700℃,间歇性, 在排气管内引起排气压力脉动。
第六章 进、排气系统及排气进化装置
§1 进气系统
• 1—空气滤清器外壳 2—空气滤清器盖 3—滤芯 4—后进气导流管 5—前进气导流管 6—谐振
一、空气滤清器 (一) 滤除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让洁净的空气进入气缸。
另外,也有降低进气噪声的作用。
(二)空气滤清器结构
进气导流管、空气滤清器盖、空气滤清器外壳和滤芯等组成。
第二节 排气系统 一、单排气系统及双排气系统
直列型发动机气缸中的废 气经排气门、排气歧管、排气 管、催化转换器和消声器,最 后由排气尾管排到大气中。这 种排气系统称作单排气系统。
V型发动机有两个排气歧管,大多数V型发动机汽车上仍采用单排 气系统,即通过一个叉形管将两排气歧管连接到一个排气管上。 但有些采用两个单排气系统,每个排气歧管各自连接一个排气管、 催化转换器、消声器和排气尾管。这种布置形式称作双排气系统。 双排气系统降低了排气系统内的压力,使发动机排气更为顺畅,气
2)预热期间,电控单元同时使旁通线圈和分流线圈通电。 这时进气管真空度分别经旁通线圈和分流线圈传送到旁通阀和分流 阀。空气泵送出的空气经旁通阀流入分流阀,再由分流阀流入空气 分配管,最后由空气喷管喷入排气道。
3)正常工作时,电控单元只使旁通线圈通电而不使分流线圈通电, 通向分流阀的真空度被分流线圈隔断。这时,空气泵送出的空气经 旁通阀进入分流阀,再经分流阀进入氧化催化转换器。
(三)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 现代轿车上,为了增强谐振进气效果,进气导流管需要较大的容积。 但是导流管不能太粗,以保证空气在导流管内有一定的流速。
在特定转速下,进气门关闭 之前,在进气歧管内产生大 幅度的压力波,使进气歧管 的压力增பைடு நூலகம்,从而增加进气 量。这种效应称作进气波动 效应。
没有运动件,工作可靠,成 本低。但只能增加特定转速 下的进气量和发动机转矩。
1-进气导流管 2-副谐振室 3-空气滤清器 4-空气流量计 5-主谐振室 6-进气歧管
四、催化(净化) 利用催化剂的作用将CO、HC和NOX转换成对人体无害气体。 氧化催化转换器和三元催化转换器两种类型。
4 利用进气波动效应、缩小高、低速时的进气速度差。
发动机在高转速、大负荷时装备粗短的进气歧管;而在中、低转速 和中、小负荷时配用细长的进气歧管。
1—空气滤清器 2—节气门 3—转换阀 4—转换阀控制机构 5—发动机电控单元
1)可变长度进气支管
2) 可变双通道进气支管
1—短进气通道 2—旋转阀 3—长进气通道 4—喷油器 5—进气道 6—进气门
1
2
3.离心式及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滤清器盖
纸滤芯
空气入口
外壳 通汽缸
桑塔纳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
捷达王发动机空气滤
纸滤芯式
• 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及保 养容易、滤清效率高,但对油 类污染十分敏感。
• 纸滤芯经浸油处理后即成为湿 式纸滤芯:使用寿命长、吸附杂 质的能力强和滤清效果好,但 不能反复使用,需定期更换。
2.进气歧管加热 化油器式或节气门体燃油喷射式发动机。温度太低,汽油将在管壁 上凝结。但是加热过度将减少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并使发动机 功率下降。
通常进气歧管利用发动机排气或循环冷却液进行加热。 气道燃油喷射式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无需加热。
3.谐振进气系统 一定长度和直径的进气歧管 与一定容积的谐振室组成谐 振进气系统,并使其固有频 率与气门的进气周期调谐;
较长的进气导流管有利于从车外吸气。因为车外空气温度一般比发 动机罩下的温度低30℃左右,从车外吸入的空气密度可增大近10%, 燃油消耗率可降低3%。
二、进气歧管
1 将空气、燃油混合气由化油器或节气门体分配到各缸进气道。
进气歧管 排气歧管
桑塔纳发动机进排气管
出水口 进水口
排气 进气
进气歧管内气体流道的长度应尽可能相等。 为了减小气体流动阻力,提高进气能力,进气歧管的内壁应该光滑。
1—滤芯 2—外壳 3—盖 4—蝶形螺母 5—进气导流管 6—金属网 7—打褶滤纸 8—下密封面 9—上密封面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 用于多尘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上 ,滤芯清洗后可 以重复使用 。
1—外壳 2—滤芯 3—密封圈 4—盖 5—蝶形螺母
离心式及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 多用于大型载货汽车上,许 多自卸车或矿山用汽车上还 使用离心式与纸滤芯式相结 合的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第三节 排气净化装置
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CO、HC、NOx、微粒。
催化转换器、废气再循环装置、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恒温进气装置、 二次空气喷射装置 一、恒温进气系统(进气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由加热装置(热炉)和空气滤清器进气导流管上的控制装置构成; 多用于化油器式或节气门体喷射式发动机。
作用:冷起动之后,向发动机供给热空气,促使汽油充分汽化和燃 烧,减少CO和HC的排放和低温运转性能。当温度升高后,向发动 机供给未经加热的环境空气。
三、二次空气喷射系统
利用空气泵将新鲜空气经空气喷管喷入排气道或催化转换器,使排
气中的CO和HC进一步氧化或燃烧成为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1—空气泵 2—旁通阀 3、5—真空管 4—分流阀 6—空气分配管 7—空气喷管 8—排气支管 9—排气管 10—催化转换器 1l—单向止回阀
1)启动工作状态:电控单元不使旁通线圈和分流线圈通电,于是 这两个线圈同时把通向旁通阀和分流阀的真空隔断,这时空气泵送 出的空气经旁通阀进入大气。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于发动机的温度。 如果发动机温度很低,启动工作状态将持续较长时间。
净的空气,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都相应地有所提高。
二、排气歧管 一般铸铁或球墨铸铁,不锈钢(质量轻,内壁光滑)。 排气歧管的形状十分重要。为避免相互干扰及排气倒流,并利用惯 性排气,应将排气歧管做得尽可能的长,而且各缸支管相互独立、 长度相等。
铸铁排气支管(捷达轿车)
三、消声器
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为0.3~0.5MPa,温度在500~700℃,间歇性, 在排气管内引起排气压力脉动。
第六章 进、排气系统及排气进化装置
§1 进气系统
• 1—空气滤清器外壳 2—空气滤清器盖 3—滤芯 4—后进气导流管 5—前进气导流管 6—谐振
一、空气滤清器 (一) 滤除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让洁净的空气进入气缸。
另外,也有降低进气噪声的作用。
(二)空气滤清器结构
进气导流管、空气滤清器盖、空气滤清器外壳和滤芯等组成。
第二节 排气系统 一、单排气系统及双排气系统
直列型发动机气缸中的废 气经排气门、排气歧管、排气 管、催化转换器和消声器,最 后由排气尾管排到大气中。这 种排气系统称作单排气系统。
V型发动机有两个排气歧管,大多数V型发动机汽车上仍采用单排 气系统,即通过一个叉形管将两排气歧管连接到一个排气管上。 但有些采用两个单排气系统,每个排气歧管各自连接一个排气管、 催化转换器、消声器和排气尾管。这种布置形式称作双排气系统。 双排气系统降低了排气系统内的压力,使发动机排气更为顺畅,气
2)预热期间,电控单元同时使旁通线圈和分流线圈通电。 这时进气管真空度分别经旁通线圈和分流线圈传送到旁通阀和分流 阀。空气泵送出的空气经旁通阀流入分流阀,再由分流阀流入空气 分配管,最后由空气喷管喷入排气道。
3)正常工作时,电控单元只使旁通线圈通电而不使分流线圈通电, 通向分流阀的真空度被分流线圈隔断。这时,空气泵送出的空气经 旁通阀进入分流阀,再经分流阀进入氧化催化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