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生物陶瓷的研究进展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是一种新型的重要化学物质,它是一种具有多孔性、抗腐蚀性、耐高温性、较低吸水性能和抗病毒性能等优点的陶瓷材料。
由于其优良的物理性能,近年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已经成为植物生长、药物吸收、矿物提取、环境污染治理、农业生产等领域的“新星”。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是由磷灰石、硅酸钠和氯化钠等特殊复合材料组成的,它可以实现零能耗制备。
它具有自发排水性,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对植物的吸收,实现节水灌溉;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污染;它还具有抗病毒特性,可以有效保护作物免受病毒的侵害。
目前,关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优点和应用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有效应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一些国家的学者研究表明,在农业领域中,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可以减少种植植物常用农药残留和病害病原体的传播,提高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此外,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也用于矿物提取,可以提高矿物萃取比例,提高产量,节省能源;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拯救自然环境。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前景十分可观。
除了上述的优点和应用外,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在制造、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和发展潜力,且未来可能还有很多更有利可图的应用。
然而,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完全被发掘,存在很多不足。
因此,未来的研究努力应该更多地集中在提高制备工艺和性能改善方面,从而发掘出更多的应用价值。
由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出现,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新纪元,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充分反映了它的重要性和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望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综上所述,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因其优良的物理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和节能等问题,但现有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提高制备工艺和性能改善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2024年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市场发展现状

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市场发展现状概述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是一种用于骨组织工程和骨修复的生物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骨组织再生。
随着人群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骨骼疾病的增加,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发展趋势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的需求不断上升。
其在骨组织工程和骨修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 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得到了不断改善。
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进一步扩大了其市场应用。
3. 应用领域逐步拓展原本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主要用于骨组织工程和骨修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例如,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拓展了市场的潜力。
4. 市场竞争加剧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展挑战1. 合规要求提升随着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市场的发展,监管部门对其合规性的要求也在提升。
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符合环境保护法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技术难题待解决尽管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例如,如何提高多孔结构的均匀性和机械强度,如何实现材料的持久稳定性等。
3. 市场标准化不完善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市场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这给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提高市场秩序和产品质量。
总结多孔聚磷酸钙生物陶瓷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面临着合规要求提升、技术难题和市场标准化不完善等挑战。
SiC多孔陶瓷的研究进展

SiC 多孔陶瓷的研究进展章林3 曲选辉 段柏华 何新波(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 SiC 多孔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热震等优点,在冶金、化工、环保和能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合评述了SiC 多孔陶瓷的制备技术及其性能;详细阐述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三个评估多孔陶瓷性能的模型;最后指出了SiC 多孔陶瓷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碳化硅;多孔陶瓷;制备技术;模型Progress in research on porous silicon carbideZhang Lin ,Q u X u anhui ,Du an Bohu a ,H e Xinbo(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Porous SiC ceramic has numer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catalyst supports ,hot -gas or molten -metal filters because of its goo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excellent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stability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1The synthesis methods and their properties were introduced 1The principle of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important factors and the main problem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1Three kinds of models were introduced to predict the properties of the porous ceramic 1At last ,the research interests in the future were discussed 1K ey w ords :silicon carbide ;porous ceramic ;fabrication ;modelling3章林(1980-),男,博士研究生。
多孔陶瓷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该法主要适用于无机超滤复 合膜或非对称膜及改性膜孔
径分布的测定研究
孔径分布利用脱附过程。
3 应用情况[5,6,10,11]
多孔陶瓷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多孔结构而具有热导率低、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高,独特物化性能的表
面结构等优点,加之陶瓷材料本身特有的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保、
力计等)
该法最佳测试范围是 0.1-10nm,对于孔径在 30nm 以下的纳米材料,常用气体
吸附法来测定其孔径分布
当易凝蒸气与多孔介质接触,相对
蒸气 渗透法
蒸气压由 0 增加到 1 的过程中,在 介质的表面和孔中依次出现单层吸 附、多层吸附和毛细管冷凝,测定
蒸气渗透法测试装置(气体 瓶、蒸发器、压力表、膜及渗
目前,应用造孔剂成孔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陶瓷是比较普遍,且制得的多孔陶瓷孔结构好,力学性能相 对来讲也较理想。
在众多造孔剂中,淀粉由于其廉价、无毒、环境友好、易烧蚀等特性,成为使用较为广泛的造孔剂之 一。Živcová Z 等[12]人,利用土豆、小麦、玉米及大米等不同种类的淀粉做造孔剂,制备了多孔氧化铝陶 瓷,并对其热导率进行测试。研究表明,相对热导率与孔隙率满足一定的关系:kr=exp(−1.5ф/(1−ф)), 其中 kr-相对热导率,ф-气孔率。Prabhakaran K 等[13]人,将面粉颗粒作为胶凝剂和造孔剂置于氧化铝浆 料中,将得到的干凝胶经过 1600℃高温烧结,制备出具有 200-800μm 的大孔和小于 20μm 小孔、孔隙率 达到 67–76.7%,压缩强度为 2.01–5.9 MPa 的多孔氧化铝陶瓷。
化工、石油、冶炼、食品、制药、生物医学等多个科学领域。
3.1 绝热材料
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增强与表面修饰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增强与表面修饰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是一种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骨再生性。
它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骨修复、牙科修复和植入体表面涂层等领域。
然而,其力学性能较低,容易产生压缩变形和磨损,限制了其在骨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因此,需要通过增强和表面修饰等措施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生物活性,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掺杂和复合等方法增强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力学性能,并采用化学处理和物理法修饰其表面性质,提高其生物活性。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材料制备
选取适当的添加剂和方法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如通过改变配方、制备方法和烧结工艺等途径实现增强效果。
(2)力学性能测试
采用压缩和弯曲等力学测试方法对增强后的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与普通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进行对比分析。
(3)表面修饰
利用化学处理和物理法等表面修饰方法,改变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表面性质,提高其生物活性,如改善其表面粗糙度、化学成分和生物反应性。
三、预期研究结果
通过增强和表面修饰等方法,预计能够显著提高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力学性能和生物活性。
本研究成果有望在骨修复、牙科修复和植入体表面涂层等领域中得到应用,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多孔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多孔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摘要:简单的论述了多孔陶瓷的特性、空隙生成以及制备方法与工艺等。
对多孔陶瓷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展望多孔陶瓷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特性孔隙形成性能制备1.简介多孔陶瓷具有低密度、高渗透率、抗腐蚀、良好的隔热性能、耐高温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
多孔陶瓷又称为气孔功能陶瓷,是指具有一定尺寸和数量的孔隙结构的新型陶瓷材料。
在材料成形与高温烧结过程中,内部形成大量彼此相通或闭合的气孔。
多孔陶瓷具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或孔洞,孔隙率较高、体积密度小、比表面较大和独特的物理表面特性,对液体和气体介质有选择的透过性、能量吸收或阻尼特性,作为陶瓷材料特有的耐高温、耐腐蚀、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
因此多孔陶瓷这一绿色材料可以在气体液体过滤、净化分离、化工催化载体、吸声减震、高级保温材料、生物植入材料、特种墙体材料和传感器材料等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
孔隙率作为多孔陶瓷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其对材料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讲,高孔隙率的多孔陶瓷材料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和过滤性能,因而其应用更加广泛。
2.多孔陶瓷的特性以及孔隙形成由于孔隙是影响多孔陶瓷性能及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目前多孔陶瓷制备方法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通过特殊方法控制孔隙的大小、形态,以提高材料性能。
并相应地建立孔形成、长大模型,对孔隙形成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
2.1结构特征与性能2.1.1孔结构特征多孔陶瓷最大的结构特征就是多孔性。
因制造工艺不同多孔陶瓷的孔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
即直通气孔,这类气孔直线贯通,相互之间没有连通或连通较少,如蜂窝陶瓷等用模具挤制形成的气孔;闭气孔,这类气孔互不相通,相互孤立,如发泡法形成而没有破裂贯通的气孔,过分焙烧,产生液相过多,将气孔封闭也形成闭气孔;开气孔,颗粒烧结法、添加造孔剂法、有机泡沫浸渍法及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多孔陶瓷气孔大多是开气孔,这类气孔相互贯通,且与外界连通,极大多数的开气孔都是弯弯曲曲的。
多孔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多孔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摘要:介绍新型材料多孔陶瓷的特性和在诸多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多孔陶瓷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孔陶瓷;应用;发展方向引言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环境与资源是人类遇到的两大难题,人们对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多孔陶瓷正是适应了这种形势发展需求的新材料,它能够提高效率、节约能源,尤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多孔陶瓷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地体现出了这两大方面的意义。
可以预计,多孔陶瓷将成为非常有活力、有发展前途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孔陶瓷是一种经高温烧成、内部具有大量彼此相通并与材料表面也相贯通的孔道结构的陶瓷材料。
多孔陶瓷的种类很多,目前研制及生产的所有陶瓷材料几乎均可以通过适当的工艺制成多孔体。
多孔陶瓷材料一般具有以下特性:化学稳定性好,通过材质的选择和工艺的控制,可制成使用于各种腐蚀环境的多孔陶瓷;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在气压、液压或其他应力载荷下,多孔陶瓷的孔道形状和尺寸不会发生变化;耐热性好,用耐高温陶瓷制成的多孔陶瓷可过滤熔融钢水和高温气体;具有高度开口、内连的气孔;几何表面积与体积比高;孔道分布较均匀,气孔尺寸可控,在0.05~600µm范围内可以制出所选定孔道尺寸的多孔陶瓷制品。
多孔陶瓷的应用1、金属铸造多孔陶瓷在铸造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应用就是用作熔融金属过滤器。
陶瓷过滤器净化金属液的机理除了机械和反应过滤外,更重要的是对金属液起“整流”作用,这种作用使得金属液渣包被破坏,同时延长渣上浮时间,从而达到净化金属液的作用。
自从60年代中期多孔陶瓷过滤器首次用于处理铝合金以来,陶瓷材料的发展及浇铸操作技术的提高已使它们的应用扩大到包括熔模精密铸造、钢铸造工业及工业铸件等方面,即提高它们的机械性能,降低铸件废品率,提高铸件工艺出品率,延长金属切削加工刀具寿命等。
多孔陶瓷过滤器在钢的连铸中的应用使钢水的洁净度和产量得到提高,不仅降低了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而且有效地减少了水口堵塞。
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陶瓷研究进展

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陶瓷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孔陶瓷的制备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多孔陶瓷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高透气性、高渗透性、耐高温、耐腐蚀等,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陶瓷的研究进展。
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包括物理法、化学法、模板法等。
物理法主要包括球磨法、烧结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聚合物泡沫浸渍法等。
这些方法在制备多孔陶瓷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孔结构不易控制等。
因此,需要探索一种简单、高效、可控的制备方法。
冷冻干燥法是一种新型的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冰在低温下升华的原理,将含有陶瓷前驱体的溶液进行冷冻,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
冷冻干燥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制备具有复杂形状和结构的多孔陶瓷;2)可以控制孔径大小和分布;3)制备过程简单、节能环保。
然而,冷冻干燥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制备周期长、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本文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陶瓷,进行了实验设计、材料制备、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工作。
我们选取合适的陶瓷前驱体和溶剂,制备出具有一定粘度的溶液。
然后,将溶液进行快速冷冻,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
对制备出的多孔陶瓷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孔径大小、孔隙率、抗压强度等方面。
通过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我们发现冷冻干燥法在制备多孔陶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冷冻干燥法可以制备出具有复杂形状和结构的多孔陶瓷,这是其他方法难以实现的。
冷冻干燥法可以精确控制孔径大小和分布,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冷冻干燥法的制备过程简单、节能环保,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近年来,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陶瓷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机制分析方面,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了冷冻干燥的原理和过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
在工艺优化方面,通过不断改进制备工艺,提高了多孔陶瓷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产品应用方面,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催化剂载体、过滤分离、生物医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同时我们得出这样的
结论: 骨密质组织的成骨作用最强, 髓组织最弱, 骨 骨松质组织贝 于两者之间。 [ I 多孔生物陶瓷的三大微结构对细胞的侵入 松质骨 一
密质骨
用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中二项指标最为重 要,即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而多孔生物陶 瓷的孔隙量又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直接影
同时又具备 良 好的生物力学特征,故在临床上越 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多孔生物陶瓷主要是用来
做为骨的填充材料和一些小范围的假体,而越来
越多的人开始利用多孔生物陶瓷来作为人体细胞
和 生长因子的支架物 ,以达到加快体 在材料的制作工艺,生物相容性评
孔的连接桥和孔隙量. 根据孔径大小, 又可分
为微孔 ( 直径小于 10 微米) 、小孔 ( 直径介 于 10 至 100 微米之间) 、中孔 ( 直径介于 100 至 500 微米之间) ,大孔 ( 直径大于 500 微米 以上) 。这些结构的生物效应也有所不同。微 孔和微连接桥直接影响材料的降解,而其余则 直接影响组织在材料中的生长。孔的形状和孔 隙量的多少对材料的力学强度有直接关系。较 多的研究结果表明: 含孔隙量40- 50%为最佳, 孔径为 100- 300 微米最适合于骨组织的形成, 在此我们着重研究了连接桥的大小对骨组织生 长的影响,发现 20- 50 微米的连接桥能使成骨 细胞长入并形成类软骨样组织和成骨样组织, 而大于 50 微米,方可形成矿化骨组织。 对生物材料的评价大致有这几个方面: 一,细胞毒性试验; 二,生物相容性试验; 三, 在机体内的生物效应评价; 四,生物力学评价。
细胞的吞噬。其降服速度为: 。- TCP> 0 一 TCP>HA 。在一般情况下,0 - TCP 在体内6
个月至 1 年将降服消失,而 HA 的降服速度则 为每年2- 5%或每月 15 微米的深度, 这说明HA
的降服率是极其微量的。我们的实验中,二类
多孔生物陶瓷均未发现破骨细胞和较多的吞噬
细胞。故我们认为烧结而成的多孔生物陶瓷的 降服主要是依靠液体的溶解。另外,在不同的 骨组织中材料的降服情况又有不同: 骨髓组织 中解服速度最快,密质骨组织中最慢,而骨松 质组织则介于两者之间. 多孔生物陶瓷力学特征与其在临床上的使
775 .
价手段等诸多方面存在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在
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内 未被人们所重视, 直至 70
年代初,Hanch 博士发现了生物陶瓷的良好生
物相容性在医学领域中的利用价值。Klawit er t
在我们的研究中,使用了小鼠成纤维细胞 对多孔生物陶瓷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显示磷酸三钙 ( TCP) 和梭基磷灰石 (HA) 多 孔生物陶瓷均无细胞毒性作用。在另一项实验 中,我们将人体成骨细胞培养在多孔生物陶瓷 的表面,结果显示成骨细胞可通过孔与孔的连 接桥进入孔内,并在内增殖。同时也表明这二 种多孔生物陶瓷对成骨细胞有很好的生物相容 性. 在动物的骨植入试验中,在术后 20 天我 们发现植入骨髓组织中的材料表面形成了一层 纤维包膜,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表面的纤维 膜明显厚于狡基磷灰石。但随时间的延长,磷 酸三钙表面的纤维包膜逐步消失,而狡基磷灰 石表面在术后 8 周依然存有纤维包膜。但在骨 松质和骨密质中,植入材料表面未发现有纤维 包膜形成,这种现象提示我们骨翻组织对异物 反应较其他组织更为敏感,因此我们可利用骨 做组织来评价生物材料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 众多研究显示,多孔生物陶瓷只具备骨的 传导作用 ,当这类陶瓷参入骨细胞,骨髓干细 胞和生长因子才具备了骨的诱导作用,我们的
料结合人体细胞或生长因子对人体组织进行重
加温至 600℃左右. 使支架物气化消失,形成 多孔结构,最后在 1100--1300℃的高温下烧结 而成多孔生物陶瓷. 多孔生物陶瓷的微结构主要包括孔、孔与
建,也就是说,使生物材料具备了生物活性。 这也是近年来,在生物材料研究领域中,人们 最为关注的一项课题; 第三阶段也是生物材料 发展的未来,即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从而达 到在体外或体内进行组织或器官的复制。 在众多生物材料中,其中有一类材料己受 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得到临床医生们的青睐, 这就是多孔生物陶瓷。它具有无毒性,良 好的生 物相容性和力学强度,并能在体内降服吸收。 生物陶瓷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早在 1920 年, Albee 医生就使用了 磷酸三钙进行动物实 验,结果显示骨组织与材料有良 好的相容性.
响。 ( 见下表)
多 孔 生 物 陶 瓷
5% 45% 15 ^ -30
含孔量
60 %
10
力学强度 ( MPa)
弹性模量 (GPa)
1^ -7
0.07^ -0.08
巧0
15 ^ -2 0
150 0 .0 15
0 .0 0 2 - 0 .0 0 4
总而言之,多孔生物陶瓷无毒性,生物相容 性好, 组织能长入其中, 并能在机体内降解吸收,
法: 一, 利用天然材料的多孔结构( 如珊瑚石) , 经化学和烧结处理形成多孔生物陶瓷。二,利
用人工合成的按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钙的粉未, 配制成混悬液,灌注入预备好的多孔支架物内 ( 如海绵状物质) ,使其干燥成型; 或粉未与 填充支架物混合,加压成形,随后,将成形物
要是利用生物材料对人体组织进行修复; 第二 阶段从 0 年代初开始,科学家们应用生物材
第 18 卷
V o l . 18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Mater als Science & Engineer ng i i
增刊 Sep.2000
多孔生物陶瓷的研 究进展
卢建熙
( 法国马赛地中海大学牙科医学院) 生物材料是指在医学领域中使用的一种无 生命的材料,并且又能和机体组织相容. 这是
教授对多孔生物陶瓷的微结构的生物效应进行
极为重要,即孔和孔与孔的连接桥。有研究结 果表明: 孔径大于 10 微米,能使细胞进入孔 内,15 - 50 微米可形成纤维组织,50 100 微 米可形成类骨样组织,而大于 150 微米以上, 在孔内方可形成矿化骨。我们的实验结果显 示: 连接桥在 20- 50 微米之间,能使成骨细胞 长入并形成类软骨组织和成骨样组织。 多孔生物陶瓷降解主要通过液体的溶解和
了 详细的 述, 1979 年, 阐 在 Snyder 医生 首先
使用了多孔生物陶瓷治疗骨科疾病。
一门新型交叉科学、它涉及到材料学,固体和
液体力学、化学、解剖学、生物细胞学、外科
多孔生物陶瓷的制作,常见的有二种方
学等多种学科。它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并能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 计: 1986 年全球使用的生物材料价值约 35 亿 美金,1996 年为 94 亿美金,而 1998 年己达到 了250 亿美金。因此,这门科学己受到众多发 达国家的重视,生物材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60 年代初到 90 年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