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瑛教授针灸治疗郁证经验

合集下载

疏肝解郁治疗妇产科疾病案例举隅

疏肝解郁治疗妇产科疾病案例举隅

疏肝解郁治疗妇产科疾病案例举隅
刘华新;刘华智
【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年(卷),期】2021(8)30
【摘要】盆腔炎、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产后溢乳伴产后抑郁可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通过4个案例的治疗经过和案例分析认为,疏肝理气是调治妇科病证的基本原则。

临床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妇产科疾病时,应辨证论治,通过合理选择常用疏肝解郁中药或中药方剂及辨证加减,促使患者早日痊愈。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刘华新;刘华智
【作者单位】乾安县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门诊;白城中心医院保健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
【相关文献】
1.孙朝宗治疗妇产科疾病举隅
2.赵建军教授疏肝解郁法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3.原明忠治疗妇产科疾病经验举隅
4.疏肝解郁法治疗妇科疾病验案
5.薯蓣丸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案例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老中医田从豁教授针灸治疗抑郁症经验总结

名老中医田从豁教授针灸治疗抑郁症经验总结

名老中医田从豁教授针灸治疗抑郁症经验总结
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经验总结两个部分。

文献综述共三篇。

第一篇“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回顾了古代及近、现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辩证治则及临床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中医治疗抑郁症理论完善,为治疗抑郁症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篇“针灸治疗抑郁症概况”论述了针灸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近况。

针灸治疗抑郁症方法多样,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尤其对慢性患者,无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故临床应用较为普遍。

第三篇“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研究进展”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诊断及西药治疗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正文部分总结了田从豁教授从形、从神、从脾胃论治抑郁症的经验特点,针灸治以通督调神、调理脾胃中焦、醒神开窍为原则, 善用大椎齐刺以通调督脉、振奋阳气,
百会、人中加电针以醒神开窍,调理脾胃中焦的升降气机以畅通腑气、宁心定志。

特别针刺足太阳膀胱一侧线以治疗脏腑阴阳气血之形,足太阳膀胱二侧线以治疗五脏之神是田老治疗抑郁症的独特方法。

田老师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的辨证论治的基础下,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姚新苗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腕管综合征经验

姚新苗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腕管综合征经验

中国乡村医药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

便秘可导致患者腹痛、腹胀、焦虑加重,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或食欲缺乏、营养不良等一系列问题,治疗不当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术后功能康复[4]。

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术后出现肠功能障碍,特别是便秘,比术后疼痛更加不舒服和受限制,严重影响术后舒适度,甚至康复进程。

因此,保持胃肠道通畅及术前有效预防术后便秘有助于患者恢复,提高满意度。

蓖麻油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的药物,主要用于孕妇分娩及治疗便秘,临床作用是由蓖麻油酸介导的。

蓖麻油酸是肠道脂肪酶从蓖麻油释放的羟基脂肪酸,其中大部分被肠内吸收。

蓖麻油酸会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排便[5]。

黄泽云等[6]报道,蓖麻油可以治疗便秘,且可以用于肠道清洁准备。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便性状和排便顺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表明口服蓖麻油可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同时改善大便性状和排便顺畅度。

对于术前有严重便秘史的患者,可尝试优先使用蓖麻油。

综上所述,术前口服蓖麻油有助于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缓解排便状况,且用药较安全。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量很小,且没有量化便秘的严重程度,可能混杂其他干扰因素。

此外,关于术后便秘发生率的降低是否与术后功能有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1]诸丽华,徐红梅,钱伟宏. 卯时大黄敷脐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便秘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6,35(9):1081. [2]Sendir M,Büyüklylmaz F,As tl T,e t a l. Po s to p e ra tiv econstipation risk assessment in turkish orthopedic patients[J].Gastroenterol Nurs,2012,35(2):106.[3]钟渝,胡维. 聚乙二醇4000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便秘的防治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9):98.[4]Trads M,Pedersen PU. Constipation and defecation pattern the first30 days after hip fracture[J]. Int J Nurs Pract,2015,21(5):598.[5]Tunaru S,Althoff TF,Nüsing RM,et al. Castor oil induceslaxation and uterus contraction via ricinoleic acid activating prostaglandin EP3 receptor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2,109(23):9179.[6]黄泽云,蓝芳,宁琼连,等. 三种肠道清洁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比较[J].微创医学,2017,12(5):71.(收稿:2020-05-25)(发稿编辑:陆 易)姚新苗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腕管综合征经验彭志强 姚新苗姚新苗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批浙江省国医名师,从医数十载,应用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卡压,减轻或消除手指麻木疼痛,再配合益气温经、活血通痹为主的中药汤剂调理全身以达到标本兼治。

针刺加拔罐治疗花粉过敏性疾病50例

针刺加拔罐治疗花粉过敏性疾病50例

针刺加拔罐治疗花粉过敏性疾病50例
刘家瑛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1999(006)007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刘家瑛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931
【相关文献】
1.针刺加TDP与按摩加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比较 [J], 孙兰华
2.针刺加拔罐治疗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临床观察 [J], 马素起
3.针刺加拔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J], 王玲玲;贾卫华;杨杰;刘荣;马艳东
4.傍针刺加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举隅 [J], 王恩乐; 李庆刚
5.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 [J], 刘子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仲瑛教授治疗痿证经验

周仲瑛教授治疗痿证经验

周仲瑛教授治疗痿证经验你知道周仲瑛教授吗?那可是在治疗痿证方面有着独特经验的厉害人物啊!今天啊,我就跟你唠唠我所了解到的周仲瑛教授治疗痿证的那些事儿。

话说有这么一个朋友,叫小李。

这小李啊,原本是个活力满满的小伙子,整天风风火火的,就像个小太阳似的。

可不知道咋回事,有段时间啊,他总感觉自己浑身没劲儿,走路都像是踩在棉花上,腿发软得厉害。

一开始啊,他还没当回事儿,以为就是最近工作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可这一休息啊,不但没见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了,连爬个楼梯都气喘吁吁的。

这下小李可急眼了,赶紧去医院各种检查。

跑了好几家医院,做了一堆检查,花了不少钱,可就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可把小李愁得啊,整天耷拉着脑袋,像个霜打的茄子。

他跟我们几个朋友诉苦说:“我这到底是咋啦?感觉自己就像个废人似的,啥都干不了。

”我们也跟着着急,纷纷给他出主意。

后来啊,有个懂行的朋友就跟小李说:“你啊,不妨去找找周仲瑛教授看看,听说他在治疗这种疑难杂症方面特别有经验。

”小李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连忙打听周仲瑛教授的出诊信息。

好不容易挂上了号,小李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周仲瑛教授的诊室。

一进去,就看到周仲瑛教授坐在那儿,那气质啊,沉稳又亲切。

教授仔细地询问了小李的病情,又看了看之前的检查报告,然后轻轻地皱了皱眉头。

小李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完了,看来这病没治了。

”周仲瑛教授似乎看出了小李的心思,笑着说:“小伙子,别自己吓自己啊。

这病啊,虽然有点麻烦,但只要咱们找准了方法,肯定能慢慢好起来的。

”这一句话,就像给小李吃了颗定心丸。

接着,周仲瑛教授给小李把了脉,一边把脉一边还跟小李聊天,问他平时的生活习惯啊,饮食啊啥的。

小李就一五一十地跟教授说了。

原来啊,小李平时工作忙,经常熬夜加班,吃饭也不规律,还特别喜欢吃那些辛辣油腻的东西。

教授听完,笑着摇摇头说:“你啊,就是自己不注意身体,把身体给折腾坏了。

这身体啊,就像一辆汽车,你得好好保养它,它才能带你跑长途啊。

邵素菊教授针药并用治疗哮喘经验介绍

邵素菊教授针药并用治疗哮喘经验介绍

邵素菊教授针药并用治疗哮喘经验介绍
秦小永;豁银成;孟彦;郑伟莉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4(33)8
【摘要】邵教授从医、执教近30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继承其父邵经明教授针灸治疗哮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对哮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了新的认识,主张针药并用治疗哮喘。

发作期治标,缓解期治本,以“邵氏五针法”为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笔者有幸跟邵教授学习,细心揣摩,受益匪浅,现将邵教授针药并用治疗哮喘经验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693-694)
【作者】秦小永;豁银成;孟彦;郑伟莉
【作者单位】开封市中医院,开封 475000;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封市中医院,开封 475000;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封市中医院,开封475000;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封市中医院,开封 475000;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邵素菊教授治疗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2.邵素菊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撷要
3.姚新苗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腕管综合征经验介绍
4.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中医辨
证施治——刘公望教授针药并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经验介绍5.邵经明教授针药并用治疗癫痫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刘家瑛教授针灸治疗胃痛经验

刘家瑛教授针灸治疗胃痛经验
少 阳 、足 阳 明经 为 主 ,活血 散 瘀 ,理 气止 痛 。脾 胃
③陕西省西安市航天总 医院
④北京朝 阳弘医堂中医医院
通信作者 :于琦

虚 寒 型 :取足 太 阳、足 阳 明经 为 主 ,温 中散 寒 ,健
9 O一
Me d i c a I l n n o v a t i o n o f Ch i n a V o 1 . 1 2 . N O. 9 Ma r 。 2 0 1 5
除肝 胃气滞 、气 阴耗伤之症状外 ,已演变为瘀毒交阻 、 痛 、剧痛者 ,多为实证 ;发病时间长 ,且表现为缓痛 、 隐痛 者 ,多 为虚证或 虚实夹杂证 l 6 】 。临床治疗 必须 明 针灸 临床治疗 胃痛等 同于现 代医学 中的急 、慢性 确诊 断 , 有 的放矢 。在针刺组 方选 穴 中,刘 师以疏 肝 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下垂 ,胃痉挛 ,胃扭转 、 和 胃、消食导滞 、温 中散寒 、健 脾和 中、补益 中气 为
为虚实夹 杂之证 ,气 、血 、痰 、瘀互结 ,胃络瘀滞 不
胃虚弱 ,气 血生化乏 源 ,使虚者更虚也 [ 3 - 5 ] 。
胃痛有 “ 虚”“ 实”之分 。发病 时间短 ,表现为急
通; ( 4 )当脾 胃素虚 ,病 痛迁 延不愈 之 时 ,主要 表现 脾 胃虚寒 之严重症候 。 。 。 。
灸 的临床 、科研 与教 学 工作 4 0 余 年 。刘 师治学严谨 , 多见 【 3 】 。在新世 纪赋予 的责任重 重压力 之下 , 胃痛也 医术精 湛 ,擅长 针灸治疗各种 痛证 ,尤其 是对 胃痛进 会 因忧 思恼怒而 发 ,因饥饱 失常 而作 ,因寒 热不适 而 行 了多年 的跟 踪研 究 ,造 诣颇 深 。笔 者 有 幸跟 师 学 犯。这在一定 程度上反 映 了当今社会 工作 、生 活节奏 习与 工作 ,收获 良多 。现将 老 师 治疗 胃痛 的经 验 整 加快 ,市场竞 争意识强 烈 ,加之长久 的不 良生 活习惯

“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时效性观察

“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时效性观察

“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时效性观察作者:王永田宋书昌王月莹章艳茹周素苓卢智刘春龙王利春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09期【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比,明确“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最佳留针时间。

方法将1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四组:针刺不留针组、针刺留针0.5 h组、针刺留针1 h组、针刺留针1.5 h组。

统计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相关副作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四组患者抑郁症状均有明显减轻,针刺留针1 h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最佳。

结论“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针刺留针1 h临床疗效最佳。

【关键词】针刺;留针;脑卒中后抑郁【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9..02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躯体功能障碍后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低落及兴趣缺失,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机制复杂。

针刺作为传统中医常见疗法,近年来在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上应用较多。

在临床应用上[1],针刺留针时间的掌握是针刺治疗的重要环节,对留针时间的认识目前缺乏统一性。

“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同样具有时效性[2],留针时间与疗效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围绕针刺留针时间对患者的影响,作了大量的对比观察,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沧州中西医结医院、任丘市人民医院2015.01.21~2016.03.20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共计160例,年龄18周岁~65周岁,平均年龄(58.4±1.5)岁,其中男87人,女73人,出血性卒中48例,缺血性卒中112例,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1.8±0.5)个月。

脑卒中的诊断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第3版,《神经病学》有关诊断标准。

抑郁症的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而且既往无其它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病病史,无意识障碍、智力障碍、失语等影响情感交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家瑛教授针灸治疗郁证经验标签:名医经验;刘家瑛;针灸;郁证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刘家瑛老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40余年,曾任针灸医院中风中心和神经内科主任,并多次出访阿联酋、德国、印尼、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进行讲学与医疗。

刘老师躬身实践,善于继承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加以提高升华,颇多创见。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教诲,获益良多,本文仅将刘老师临床治疗郁证的经验整理如下。

1 情志不舒,疏肝理气郁证是因情志不舒,气郁不伸致使脏腑不和而致气滞、血瘀、痰结、食积、火郁的一种病症。

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情抑郁,心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悲以及咽中如有异物失眠等。

本症多为情志刺激所发病,根据病程的长短、性质的虚实,可分为以下六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

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老年人动脉硬化性脑疾患与本病类同,均可出现上述症状。

刘老师认为,本病虽是由情志所伤,气机郁滞,而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的一类病症,但临床治疗要辨明虚实,初病因气滞而挟痰湿、热郁、食积者,多属实证。

久病由气及血,由实转虚,而致忧郁伤神,心脾俱亏,阴虚火旺者等属虚证。

实证当以疏肝理气为主,虚证则以益气扶正为主。

此外,刘老师强调,郁证要注意应与噎膈、百合病、癫证、痫证相鉴别,如百合病:百合病亦常因情志所伤而致,表现为默默然,意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与郁证的郁郁寡欢,精神不振,不思饮食,神呆不寐有个似之处,但百合病以语言、行动不能自主,症状变幻无定为其特点。

临床诊治不可忽视,以免错诊。

2 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在临床治疗郁证的过程中,刘老师会通过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来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她认为临床针刺补法和艾灸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疗法有祛邪的作用,具体应用时可结合腧穴的特性来考虑,如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多在扶正时用之;而太冲、支沟、阳陵泉等穴,多于祛邪时用之。

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使正气增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

此外,刘老师认为,郁证本病的发生主因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所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临床中采用正治之法,亦即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方法治疗,可以较好地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具体操作是:阳热亢盛的实热证,施以“热者寒之”的方法,以清泻阳热;阴寒内盛的寒实证,则施以“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阴寒;而阴阳的偏衰,治疗可采用“补其不足”之法,如阴虚内热之虚热证应用滋阴治阳法以清虚热;阳虚外寒之虚寒证,应用补阳治阴法以温虚寒等。

3 寒热虚实,分型论治在针刺治疗组方选穴的过程中,刘老师以疏肝解郁、滋阴清热,镇心安神、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为治疗原则,注意到郁证虚、实之辩证要点,分型论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3.1 实证实证有实热与寒实之分。

刘老师对阳热亢盛的实热证,施以“热者寒之”的方法,以清泻阳热;阴寒内盛的寒实证,施以“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阴寒。

阴阳的偏衰,临床针刺以采用“补其不足”之法论之。

如:(1)肝气郁结:本症多为情绪不宁,胸部满闷,协肋胀痛,不思饮食所致。

针刺取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选穴:太冲、支沟、阳陵泉、足三里等,以疏肝解郁,理气调中。

(2)气滞痰郁:主因为肝郁及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

针刺取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选穴:内关、太冲、肝俞、膻中、丰隆、天突等,以疏肝理气,化痰解郁。

(3)气郁化火:治疗的重点与难点在于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火旺盛,治疗取足厥阴肝经、背俞穴为主。

选穴:太冲、巨阙、肝俞、胆俞等,以疏肝解郁、泄热和胃。

刘老师指出,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之原穴,采用泻法,具有疏肝理气之功效;阳陵泉为足阳胆经之合穴,泻之可通络止痛;膻中为八会穴之一,气会膻中,主治气病,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丰隆为足阳明经络穴,可祛痰、和胃、降逆,为治痰之要穴;巨阙为任脉之穴,位于脘部,肝俞、胆俞为肝、胆经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诸穴均采用泻法,以清胃火,疏肝气。

3.2 虚证虚证有虚热与虚寒之分。

刘老师强调对阴虚内热之虚热证,应用滋阴治阳法,以清虚热;阳虚外寒之虚寒证,应用补阳治阴法,以温虚寒。

若阴阳两虚,临床则应阴阳双补,寒热并用。

如:(1)忧郁伤神:其体征为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善悲欲哭等,治疗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穴及背俞穴为主。

选穴:通里、神门、心俞、内关、三阴交,宜在养心安神。

(2)心脾两虚:久郁伤脾,生化乏源生成,针刺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穴及背俞穴为主。

选穴:神门、心俞、脾俞、肝俞、三阴交、足三里,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3)阴虚火旺:多思善虑,心悸但却,失眠健忘,食少纳呆。

取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穴及背俞穴为主。

选穴:三阴交、神门、太溪、心俞、肾俞等,以滋阴清热,镇心安神。

刘老师施用上述穴位主要是考虑到虚证应以益气扶正为主。

宜多选取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穴。

其中针刺通里为手少阴经之络穴,意在清心火,通心络;足三里具有益胃健脾,补益后天之本的功能,使气血生化旺盛;背俞穴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部之穴,健脾养心。

而针刺三阴交、太溪补肾滋阴,再配以神门交通心肾,可达滋阴清热,滋养心神之功效。

3.3 辅助治疗针刺治疗郁证的方法除常规体针之外,刘老师也会采用以下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如(1)耳针:取穴:心、肾、肝、神门及相应病变部位。

每次2~3穴,强刺激,留针20 min,并可用王不留行籽压贴耳穴。

(2)梅花针:取穴:第八至十二胸椎及腰骶部、阳性反应处、两侧手掌的大小鱼际、头部、颈部。

轻度叩刺,以皮肤红润为度。

(3)拔罐:取穴:大椎、神道、心俞、膈俞等,每穴5~10 min。

(4)灸法:取穴:百会、内关、三阴交;或风池、合谷、太溪。

按艾条灸常规操作,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可与针刺同时进行,也可分次施灸;隔物灸,取穴:百会、内关、神堂、膻中、肝俞、心俞、脾俞、足三里。

用姜片或附子饼作为隔物,每次选4~5穴,每穴灸2~3壮。

(5)穴位注射:取穴:膻中、气海、足三里。

或风池、心俞、神门。

视病情用苯巴比妥纳0.01 g加入3 mL生理盐水,亦可单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穴位注射。

(6)刺血疗法:取穴:百会、神门、行间等。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7)点穴疗法:取穴:内关、列缺、后溪、风池、膻中、气海等(上述穴为补);合谷、期门、巨阙等(上述穴为泻),每穴平揉,压放各50~60次,手法宜轻缓。

4 手法规范,行针严谨郁证有虚实之别,治分补泻,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刘老师在临床持针操作时,无论是从指力、腕力,还是从针刺深浅、捻转方向、刺激强弱,以及针刺角度、进针出针、针体型号、留针时间等诸多方面都能体现出自我掌握补泻手法运用的熟练程度。

因为只要任何一点出现偏差或者没有到位,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治疗效果。

尤其是针刺治疗郁证以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两种手法最为关键。

提插补泻的根本在于指力之捻转力度,重插轻提为补,重提轻插为泻,而徐疾补泻的根本在于速度,徐入疾出为补,疾入徐出为泻,徐疾补泻通过捻转、提插去体现。

两者相辅相成、巧妙结合,即可得到补泻之功效。

刘老师在针刺手法的运用上行针严谨,规范到位。

如取天突穴,患者仰头,先直刺0.2~0.3寸,改向下刺,沿胸骨柄后缘刺入1~1.3寸,使咽喉部必有较强酸胀感为止,以发挥其经络本能的最大效用。

此外,她还十分重视针刺手法的风险意识,如风池穴适对延髓,操作时会注意针刺角度,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以免伤及延髓;如心俞穴、膈俞穴,其内适对肺脏或心脏大血管,针斜刺0.5~0.8寸,若过深针刺或针刺方向不对,易伤及肺脏,造成肺气肿;又如肾俞穴,若针刺过深或向外侧斜刺,易损伤肾脏。

而对体质虚弱的患者,在行针时,老师叮嘱不要刺激量过大,手法过重,以免导致晕针等意外发生。

5 临床禁忌,不容忽视刘老师认为,郁证虽为临床常见证候,但可能会涉及西医学精神系统中的神经衰弱、癔症、反应性精神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临床诊断切记不可简单、武断。

应根据郁证患者出现的症状、体征做出详细分析,并借助现代医学中各种先进的仪器和检测手段,把疾病的症结真正搞清楚,以排除颅内器质性疾病和胸腹部内器质性疾病存在的可能性。

刘老师强调,对于郁证,虽然中医辨证论治的优点是不论如何复杂的病症,都可找出针刺治疗的方法。

但它也存有一定的缺陷。

如微观、定量、静态方面的研究不够,对微观的“病”认识不足。

而西医的“辨病论治”则是在寻找病源,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病源治疗会更加规范。

在临床治疗郁证的过程中,刘老师还会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1)忌忽视早期预防:郁证的初期以气滞为主,病情较轻,一般无器质性病变。

如能祛除情志刺激因素,并能保持心情舒畅,则病情可以缓解。

一旦长期精神刺激,则气郁可以形成化火、痰结、湿滞等病理产物,病情变的复杂,容易形成器质性疾病。

为此,早期预防十分重要。

(2)忌单一治疗方法:郁证主因是气郁而病,情志所伤,随着长期的精神刺激,则气郁可以化火、痰结、湿滞,临床治疗除采用针灸综合治疗外,中药方剂、中西医结合及情志疗法等均不可忽视。

为此,刘老师倡导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郁证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防止误诊与漏诊,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6 病案举例刘某,女,19岁。

生气后骤然默默不语,夜不入寐4个月。

曾在某些专科医院予“奋乃静”、“安坦”等。

症状好转,但头晕发呆,答问迟钝,表情呆板,活动减少,夜眠恶梦,腿痛无力,苔白腻,脉缓细。

辨证为厥阴之脉失调,肝气内郁,郁痰内阻,干扰心神。

治以益阴镇摄。

取穴:合谷、太冲、后溪、神门、昆仑、百会。

常规针刺,但治疗数次后无明显进步,两腿依然无力。

查:阳脉证候有“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目睁不能入眠,诊为阳蹻之病,遂用八脉交会穴之后溪、申脉相配,辅以太冲、神门、三阴交等,治疗2次后腿痛开始减轻,精神好转。

继续治疗10次,夜寐安静,谈笑自若,亦少做梦,醒后可入睡,并能午睡,乃予停针。

7 结语刘老师十分重视对郁证的临床研究。

其中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还恰当地运用了本与标之关系。

具体做法是:常规针刺以先本后标。

意寓是本病不先治愈,标病亦不能消除,即或暂时缓解,亦不能根除。

而当郁证体征明显之际,宜先标后本,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若出现标本并重时,则标本同治。

刘老师认为:治本治标,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临床应用当视郁证病情变化灵活掌握,但最终目的在于抓住其主要矛盾,做到治病求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