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课程指南(本科)

《写作》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通过写作课的学习,使学生构建起关于写作的理论体系,掌握有关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提高对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形成健全人格。

§1.《写作》课的基本信息:

1.1《写作》课的课程代码是:0111217-0111218

1.2《写作》课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一年级全年开始。本科每周二学时,总计72学时。

1.3《写作》课教材:使用由董小玉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写作教程》。

1.4《写作》课的参考书目:

《基础写作学》:刘锡庆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1985年版。

《基础写作概论》:林可夫主编,福建人民出版式社,1985年版。

《基础写作教程》:吴伯威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现代写作学》:朱伯石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写作学新稿》:裴显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写作学高级教程》:周姬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现代写作学原理》:王继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现代写作学基本原理》:金长民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基础写作》:蒲永川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新编写作学》:王东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现代写作原理》:陈果安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现代写作论稿》:周淼龙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现代读写说》:刘海涛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写作原理新论》:徐江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吴思敬著,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写作学的当代进展》:马正平著,新世纪出版社,1991年版。

《生活与艺术人格》:王东成著,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人类书写论》:唐代兴著,新世纪出版社,1991年版。

《写作怎样成材》:刘东符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潘新和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写作理论史》:刘锡庆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王场彬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文章学史论》:张会恩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写作与语言》:徐中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童庆炳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文学艺术家智能结构》:林建法,管宁选编,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艺术创作工程》:余秋雨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文学心理学教程》:钱谷融、鲁枢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创作心理研究》:鲁枢元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审美心理描述》:滕守尧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文学创作心理学》:科瓦廖夫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现代实用写作原理》:陈果安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写作大辞典》:庄涛、胡敦骅主编,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2年版。

《写作》杂志:武汉大学主办,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列夫托尔斯泰、契可夫等论写作。

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及外国作家论写作。

《阅读与写作》杂志:广西大学主办。

《诗刊》杂志: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散文》杂志:百花文学出版社主办。

《小说月报》杂志: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应用写作》杂志:长春理工大学主办。

《名作欣赏》杂志:北京文艺出版社主办。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中国语文教育学会主办。

§2 《写作》课简介:

2.1《写作》课程性质:《写作》课是以考察写作主体和主体的“写”为教学中心,横向考察主体、客体、载体和受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及动态组合过程,纵向探讨“物←→意←→思←→文”的转化生成规律、写作技法及各类文体的写作特征和写作方法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它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写作》课的学习,认真领会、全面理解有关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切实掌握有关写作的基本技能、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陶冶情操,增强其观察认识生活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2.3《写作》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构建起全新的写作理论体系,学会审美文体、传播文体和实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具备进行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完成学业后具备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和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4《写作》课程的主要内容:

绪论(2课时)

一、写作、写作学与写作课

(一)什么是写作(二)写作的地位和作用

(二)(三)写作学的特点与研究对象(四)写作课教学方法的演变和飞跃

二、写作的基本规律三、学习写作的方法与途径四、国内外写作教学的发展和现状

说明和要求:绪论部分重点为写作规律一节。配合绪论部分的学习,教师要对学生写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组织班干部建立学生“写作档案卡”,以便定向追踪研究和指导。布置学生准备作文本、读书笔记、日记、剪报薄等常规工具,并检查落实。

第一章写作主体意识养成(10学时)

(一)写作过程分析(二)“三级飞跃”理论

(三)作者在写作中的地位(四)写作个性心理结构的形成

1、环境、遗传与写作实践的关系

2、早期经验

3、生活阅历

4、人生意识

5、文化积淀

(四)学生写作状况自我剖析

(五)自叙文写作方案设计

说明和要求:重点认识“写作主体意识”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心理自我分析,矫正不良写作行为,指导学生制定写作计划,设计与自我情况相适应的写作训练方案,从不同角度入手恢复作文自信心发号施令,养成强烈自尊的写作主体意识。学生要针对在本章中提出的要求进行写作主体意识养成训练。观察周围的人、物、事,写三篇观察笔记,根据自己的实际和本意中对写作主体意识养成的要求,写一篇写作主体意识养成计划书。

第二章文面处理常规(2学时)

(一)行款格式(二)文字书写(三)标点符号(四)电脑排版常规(五)投稿常识

说明和要求:了解草拟准备事项和行文的基本要求,掌握文面处理的常识。教师要以几篇文面处理范本引导学生进行文面处理训练。学生要在电脑上对文面处理进行实际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