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高中美术-美术鉴赏《2.4人间生活》[周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范文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范文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范文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和风俗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这些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献价值。

3、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

课时:1课时教学思路: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美术创作所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并理解促进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的社会观念是什么,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美术主要是为了宗教和政治信仰服务,比如: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金字塔、《女史箴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佛本生故事》等(图片展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艺术家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开始关注自己的真实生活现象,美术也自然转变为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课本的第四课《人间生活》,了解一下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时期的画家所描绘的他们眼中的真实生活。

(板书“人间生活”)二、讲授新课:其实早期的美术作品中并非没有表现人间生活的情景,汉代的画像砖石上就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他们不是为生人而修建的。

如:东汉《戈射、收获画像砖拓本》南宋大足石窟雕塑《养鸡女》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题材的美术作品在我国主要开始于隋唐时期,在西方则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我们分别来学习一下。

<一>、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历史上佛教美术最为兴盛的时期,除此之外,这时也开始出现一些表现贵族生活的美术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题材是“仕女画”,它们不再以对女子进行道德教化为目的,而是专门描绘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

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教材分析:本讲教材以《捣练图》、《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为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表现世俗生活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课程学习,高一年学生了解一定的美术鉴赏方式,通过不同的鉴赏方式,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理解,通过感悟式鉴赏方式使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展开丰富想象,用比较式鉴赏让学生更直观的与自己生活体验作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作品教学准备:唐、宋有关日常生活的影视片断,相关网络搜索链接的查看与确认,图片、资料,课件制作。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美术在题材上开始关注世俗生活的时期,美术创作题材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2、让学生了解我国唐、宋两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所表达的社会观念有何差异。

3、让学生尝试利用互联网收集资料。

教学重点:1、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学会如何使用互联网搜索作品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1、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及历史文献价值。

2、如何甄别、筛选搜索到的信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本课(师)播放:白居易:长恨歌,伴奏:霓裳羽衣曲,(生)聆听……(师)大唐帝国是中国古代史上光辉灿烂的一段时光,它曾经以自己绚丽光彩照耀了整个的世界。

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兵强,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世界各国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生、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而来。

他们一旦进入了大唐帝国的领土,看到那些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无不由衷的赞叹(摘自:百度百科)现世生活如此美好,唐代艺术家纷纷将目光由天上转到人间,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开始描绘美好的人间生活……。

设计说明:通过长恨歌、霓裳羽衣曲等唐代的经典,把学生带到大唐盛世,从而进入本课【新授】课题:人间生活(板书)一、反映宫廷生活的人物画(板书)1、唐代张萱:《捣练图》(板书)(师)介绍作品之前组织学生看视频: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汉唐乐府梨园教坊(捣练图)(2分钟)提问:根据视频,讲一讲这幅画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与艺术特色。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美术表现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间生活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间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多样性,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2.1 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了解其表现手法和特点。

1.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人间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

1.3 教学准备1.3.1 教具:多媒体设备、美术作品图片、画册等。

1.3.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1.4.2 新课内容:教师简要介绍人间生活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如人物描绘、场景布置等。

1.4.3 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和分析教师提供的美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生活细节和情感表达。

1.4.4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选择一幅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或创作。

1.4.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第二章:人间生活的美术创作技巧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和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创作技巧表现人间生活的能力。

2.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间生活,提升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学习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创作技巧生动地表现人间生活。

2.3 教学准备2.3.1 教具:多媒体设备、美术创作技巧相关书籍、示范作品等。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2. 通过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人间生活。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欣赏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感知生活的美好。

3. 创作人间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画基本技巧,能够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生动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作品展示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教师讲解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示范绘画过程。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自行创作人间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4. 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相互欣赏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和学生的互动表现,评价学生在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画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绘画经验和创作心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拓宽审美视野。

3. 开展绘画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绘画技巧。

第四课人间生活ppt课件公开课

第四课人间生活ppt课件公开课

游园图 (油画 约1719) 法国 乔托
厨妇 ( 油画 约1660)荷兰 维米尔
思考与交流 荷兰画家维米尔在《厨妇》中向我们展示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与法国画 家乔托在《游园图》中展示的人物形象和场景相同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 这种差异呢?
第四课 人间生活
神奈川冲浪图 ( 版画 1823)日本 葛饰北斋
第四课 人间生活
最后的审判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第四课 人间生活
大卫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第四课 人间生活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 达. 芬奇
第四课 人间生活
蒙娜丽莎 意大利 达. 芬奇
第四课 人间生活
厨妇 ( 油画 约1660)荷兰 维米尔
第四课 人间生活
农民的婚宴 ( 油画 1568)德国 布勒哲尔
第四课 人间生活
根据这两幅图,结合 本课想像北宋老百姓的日 常生活(集市、娱乐、体 育等)状况,并简单地表 述。
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第四课 人间生活
外国部分 授课:蒙勇
2011年3月
第四课 人间生活
西方美术不断发展修正之路
古希腊 理想的美学
《断臂维纳斯》 《帕提侬神庙》
古罗马 世俗美术 追求个人的感官放纵 《万神殿》《凯旋门》《斗兽场》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第四课 人间生活
盐井 弋射 收获画像砖 东汉
这三幅图是关于什 么内容的图?
用美术的方式来表现人们的风俗习 惯,及日常的劳作,生活,喜怒哀乐。
第四课 人间生活
养鸡女 大足石窟 南宋
宗教的世俗化
随着佛教在我国深入地传 播和发展,它越来越呈现 本土化和世俗化的趋势。
第四课 人间生活 随着时代变迁,隋唐时期大量出现反映现实生活的美 术作品,唐代出现哪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人间生活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人间生活

清明上河图
武英殿
延禧宫
开课班级 高一年(4)班 开课教师 蔡颖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捣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张萱
画家简介: 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宫廷画师,擅长画贵族妇女、 儿童、贵公子。
作品简介: 《捣练图》卷,宋摹本,绢本设色, 37厘米×147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1、这幅作品此画描绘宫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可以分为 三个部分, 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 2、这幅作品的人物造型及其衣着的设色,勾线工细劲健,着色 富丽匀净, 特别是“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代表了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 格。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作品介: 《韩熙载夜宴图》 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全卷分为五段。 此图的主人翁韩熙载的介绍。
第一段写韩熙载与状元郎、宾客们谛听 教坊司李家明的妹妹弹奏琵琶的 情景(听乐); 第二段写韩熙载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 ; (观舞) 第三段写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 ; (休憩) 第四段写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 ; (轻吹) 第五段写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 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散宴)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艺术欣赏1.1 教学目标了解人间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

培养对人间生活的审美感知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间生活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分析人间生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欣赏和评价人间生活的艺术作品。

1.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人间生活的艺术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间生活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进行绘画或雕塑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人间生活的艺术表达。

第二章:人间生活的创意表达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对人间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2.2 教学内容介绍创意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探索人间生活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习和运用不同的美术技法进行创意表达。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创作,激发创意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间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进行创意绘画或雕塑创作,让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对人间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人间生活的文化理解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人间生活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现。

分析美术作品中体现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讨和思考。

3.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文化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化理解和尊重的体会。

进行文化主题的绘画或雕塑创作,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第四章:人间生活的社会意义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人间生活社会意义的认识和关注。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美术作品中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表现和探讨。

分析人间生活美术作品对社会意义的作用和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社会思考和讨论。

4.3 教学活动展示与社会现象和问题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社会意义。

湘美版高中美术《人间生活》教学课件1

湘美版高中美术《人间生活》教学课件1

思考 交流
这件作品是“人间生活”这 一美术创作主题吗?还原它 们被创作出来的真实意图, 说说看法,并与他人交流。
朝元图(壁画)(元代)马君祥等
思考 交流
《洛神赋图》是依据文学作 品而创作,描绘了一个凄美 的爱情故事,你觉得这幅作 品符合“人间生活”这一美 术创作主题吗?还原它们被 创作出来的真实意图,说说 看法,并与他人交流。
为什么世俗生活的美术作品明显出 现会是在宋代?
宋代商业的繁荣使得人们对 美术作品的需求大为增加,由于 百姓的需求,美术作品也就不仅 局限于表现贵族的日常生活。
图像 识读
小组讨论: 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北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件作品?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图像 识读
小组讨论: 作品中那个场景最吸引你?为什么?
思考 交流
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景象?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联系现实生活谈感受和启发。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思考 交流
我们观察画面局部有什么感受?这不足2厘米高的人 物和动物画的怎么样?推测一下画家是如何做到的。
精彩,生动,尺寸很 小,细致惊人。画家 具有高超非凡的技能 技巧,也验证了题跋 中的“本工其界 画……”
清明上河图(题跋1) 北宋 张择端
图像 识读
自主赏析,小组交流: 作品中哪个场景最吸引你?为什么?
清明上河图 : 作品中哪个场景最吸引你?为什么?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图像 识读
自主赏析,小组交流: 作品中哪个场景最吸引你?为什么?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图像 ——表现贵族官员生活的作品——
识读
这幅作品创作动机 是否与唐代仕女画 相同?绘画在当时 发挥了什么作用?
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
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 民的生活。
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 秋 雨 牧 归 图 》 李 迪 南 宋
南宋《货郎图》李嵩
谜团4:前面三个谜团之间。。。
唐——宋绘画发展主线
知识脉络
唐代: 代表 《簪花仕女图》《 画作 游春图》 五代:
《韩熙载 夜宴图》
唐 张萱《捣练图》绢本设色
唐朝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五代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绢本 宽28.7厘米 长335.5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描绘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家的场景
问题1:四幅作品分别表现哪些生活题材? 问题2:四幅作品中人物有些什么特点?
谜团一:寻找画中主人公
——唐代人间美术
代表绘画作品研究
一切安排,做一个顺从的“上帝的奴仆” 。
1
2
6
5
4
7
郁郁沉闷、寂寞寡欢。表现了主人公不得不借 酒宴来摆脱烦恼,却“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尴
尬心态。
谜团3:画中人物是谁?
——两宋绘画作品研究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宽24.8厘米 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宽24.8厘米 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象,
5
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张萱 唐朝 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画面不着背景,只 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图中用线纤细,圆
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
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
观的盛唐风貌。
谜团2:这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五代绘画作品研究
五代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绢本 宽28.7厘米 长335.5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描绘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家???的场景
表达出来。
结后语:
• 美术离不开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美术的 源泉。同学请记住,世上从来不缺少美的
东西,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高中美术集备组
春 波提切利 意大利
基督教堂彩色玻璃窗画
基督教堂的内部布置有大量的宣传基督教教义 的窗玻璃画,内容全部是圣经故事和人物用以宣传
教义、规劝世人服从神权和容忍上帝对现实世界的
本 课 安 排 了 三 个 谜 团
这些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呢?
真正表现人间生活题材的作品在我国 主要开始于隋唐时期,在西方则开始于文
艺复兴时期。
本节课就让我们随画家们一起走进我 国古代的人间生活。
第二单元
第4 课
人间生活 (一、中国篇)
福州十中:周衡
• 辅助线索1:中国画的分类
中国画分类
• 写意绘画:包括人物、山水、花鸟
• 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
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 法。
• 工笔重彩:包括人物、山水、花鸟
• 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
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 不同在哪里呢?
辅助线索2:画中有话
欣赏四幅作品,注意画面的内容和人物的特征。
唐代 周昉 《簪花仕女图》 绢本设色
状元郎粲(can)
教坊副使李家明、门生 舒雅、宠伎弱兰和王屋山
紫薇郎朱铣(xi)
乐伎李姬
太常博士陈致雍
请一位同学上来找出画面中的主人公:韩熙载
2
1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 绢本 宽28.7厘米 长335.5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5
4 请一位同学上来分割画面的场景
3
顾闳中,五代时期南唐画院待诏。作品采用了我国传统
1
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张萱 唐朝 1、猜猜在画面中哪个人物是虢国夫人?
提示:尝试从画面形式入手来分析作品
2、通过画面你能感受到盛唐怎样的社会风尚和审美 观念?
6 4 7 5 8 3 2
提示:1尝试从画面形式(排位)入手来分析作品
2尝试从颜色来分析作品
7 8
6
4 5
3
2
1
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张萱 唐朝 到底谁才是虢国夫人,我想你 心中一定有了答案,请与同桌 交流一下。并说出原因。 第五位:虢国夫人 你答对了么?
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张萱 唐朝
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
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
象”。她们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
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张萱 唐朝
1天宝十一年 2杨玉环三姐虢国夫人及其眷从 3盛装出游的场景。
7
8
6
5
4
3
2
中国画(工笔类)
那么,我国现代画家是否也在表现现今的人
间生活呢?
唐 刘 秀 大 玲 为 《 《 金 晚 沙 风 滩 》 》 工 工 笔 笔 重 重 彩 彩
油画(写实类)
早点 油画 忻东旺 190x200
徐维辛民工题材作品
课后拓展
• 请同学们选择你认为最能够展现我们学习
生活的场景,尝试用摄影或者漫画的形式
宋:
《清明上河图》 、《秋雨牧归图 》、《货郎图》
内容 贵族、仕女 总线
官员
平民、禽畜
皇家绘画→文人画→平民画
• 情感的提升!
• 当代美术作品欣赏
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深入观 察,古代画家不可能表现出这么生动的“生活”
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中国隋唐、五代
和宋代画家展示古代世俗生活的美术作品。
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通过
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等情节,叙
画卷中的主要人物韩熙载是北方官宦,后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 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 安全,李煜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 通过画面你能感受到韩熙载的心情吗? 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 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 顾闳中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 下来交给他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