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件(讲课复习)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件第4-5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件第4-5章
▪ 第三,列宁论述了工农联盟的理论。 ▪ 第四,列宁阐述了工农民主专政的理论。
五、列宁在同错误思潮斗争中捍卫马克思主义
鉴于俄国的国情和当时各种理 论对俄国革命运动的影响, 列宁在建党初期揭露了民粹派 的社会历史观、合法的马克思 主义等错误理论,进而又从哲 学高度批判了经验主义以及“ 寻神说” 和“造神说” 等理 论的荒谬,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
▪ 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有利于发动无产阶级运动。
▪ 首先,工人的相对集中,有利于他们团结一致,开展革 命活动。
▪ 其次,身受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造就了 俄国工人高昂的斗争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19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研究活动 非常活跃,带有政党萌芽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开始建立。
▪ 列宁深入研究了相关的帝国主义理论,写下了《社会 民主党纲领草案》《对华战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 主义》《资本主义财富的增长》《资产阶级实业财政 家和政治家》等著作,在对帝国主义进行分析时,充 分肯定了希法亭、霍布森等人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合 理成分。
▪ 列宁还对考茨基等人的错误认识进行了尖锐批判。他 指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 资本。
▪ 列宁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 思想,根据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变化和俄国的实际 情况,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理论探索。
▪ 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 首次表述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 胜利” 的著名设想。
▪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 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 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2.列宁批判了“寻神说” 和“造神说”,揭露宗教是剥削阶 级维护自己统治的精神工具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习目的: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其思想来源,发展过程的中各个关键节点、重要著作、重要概念;学习重点:世界史的背景,黑格尔的思想来源,市民社会;学习难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提出的主要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发展.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一、马克思的终其一生的理论对象:资本主义社会,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1、历史的转折a、古典时代与现代b、世界史的诞生现代(Morden)是一个与古典时代彻底区分的时代,它体现在经济、文明、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它自身要求着与以往的时代相区别,这尤其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中。

现代历史降临的最大特征是,世界的历史由民族区域史变成为了整体性的世界历史。

2、被历史遗弃的人们在新的历史诞生之际,有一大部分人既诞生于这段历史,但又被它所抛弃对遗弃问题的解释现象上的简要描述,现实与应该的分裂三、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1、辩证法a、连续性(生长、整体性、扬弃)b、有限性(矛盾、虚无、向对立面转化)c、历史作为连续发展的过程2、以绝对精神为基础的历史观a、历史生长的自然节律(目的与矛盾、直线与螺旋)b、绝对精神与世界史的到来c、历史的终结3、对现代社会状况的理解异化、贫穷与贱民黑格尔早已看到,市民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一切灾难的根源,无论它是正常运行还是处于崩溃之中贫穷是市民社会不可克服的困难四、费尔巴哈思想的两个关键概念:自我意识、类存在1、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看来,自我意识是人的根本特点.从最简单的观点来看,自我意识即是一种自觉地自配自身的意识,并且能在对象中认出自身的意识。

黑格尔对自我意识的理解:第一,在过程和具体的结构中,在生活中,人才能获得自我意识;第二,现代社会的进步之处在于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人能追求自由;最后,它对马克思的启示则在于,他们认为,自由(自我意识)的实现,是在社会的实践整体中实现的,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类存在:费尔巴哈的功绩在于,强调了人的自由的实现是通过感性的实践活动得到实现的,并且这种活动是一种整体性的活动的,即作为类活动.只是,费尔巴哈将这种类活动做了抽象的理解,没有看到现实生活中的类活动,也将类活动理解成为了一种超历史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件第0-1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件第0-1章

瓦特-蒸汽机
• 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同时也是 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它所造就的以机器生产体系和雇
佣劳动为标志的工厂制度,彻底摧毁了封建主义,从而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
• 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统 治地位,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逐步激化起 来,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
工人运动的发展遭遇重重阻力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
(一)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科学理 论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时间跨度为19世 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
◆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 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立 场转变。
• 在这一过程中,唯物史观的发现有着重大的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 的初步探索,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第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随着 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的历史。
◆第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
◆第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吸收人类优秀文 化成果并同各种错误理论和思潮斗争的历史。
◆第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在曲 折中前进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与时俱进, 而且能够联系具体实际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 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以马克思主 义的形成、传播和发展过程及其 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历史科学和理论科学的有机 统一。
•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 科学社会主义史等研究马克思主义某个组成部分 发展历史的学科不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从整 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释,第二、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释,第二、三部分)

PART 03: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在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上,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一在宣扬的“用文火烧毁私有财产”,反 对采用暴力形式的观点,尖锐地指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就是全 面革命,只有在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情况下,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 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在《哲学的贫困》中,他描述了无 产阶级的成长,描述了这个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在通往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途径上,马克思提出必须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他指出,“劳动阶级在发 展过程中将创造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市民社会;从此再不会有原来 意义的政权了。”虽然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革命是才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但 其思想在《哲学的贫困》中已经基本完成了。
PART 01: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方法的批判
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方法的批判
其次,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当蒲鲁东将黑格尔辩证法运用到政治经济学研究
方法的时候,实际上是将辩证法庸俗化,“蒲鲁东先生的辩证法背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马克思从黑格尔辩证法思想概括出了最重要的思想,也就是矛盾运动规律。但是,蒲鲁东完 全不懂这个重要思想,他把从经济学家那里拿来的现成的经济范畴不加区分的纳入他想象出 的发展序列之中,并没有从“矛盾本性”出发认识社会矛盾,从这一点上,蒲鲁东背弃了黑 格尔辩证法。
蒲鲁东生活的时代,政治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方法主要是经验形而上学方法。古典政治
经济学方法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决定了它的一般特征: 首先是认识方法上的经验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科学理论只在于对经验进行描述和概括。 其次是逻辑方法上的形而上学。经济学家们只承认形式逻辑的公式和规则,并使之绝对化。 在对经济范畴的认识上,忽视经济范畴之间的联系性和运动性,忽视经济现象中呈现的矛盾 及其内在原因。 再次是非历史主义。经济学家们普遍囿于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将资本主义视为天然的合 理制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最全优质PPT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最全优质PPT
赖尔(Sir Charles Lyell)
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一切所谓物理力,即机械力、热、光、
产 宣言》
——《共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 ,开始走在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 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发明出现之 后,又为科学研究与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 领域。”——《科学史》
患肺病的比率
年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份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马克思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生

生产的发展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

与此同时,社会内部的固有矛盾逐渐加剧

工人过着非人的现实生活
产 关

人道主义并未成为现实。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
“资产阶级在他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 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 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 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 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 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 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人口 ,——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 力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 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 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 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哲学的贫困》
这里,正确地表达了实际的联系。‘机械发明’。它引 起‘生产方式上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 改变,因而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并且归根到底’引 起‘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课件-讲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课件-讲义
——《泰晤士报》1826年4月4日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一)
1825年英国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周期性 经济危机,从此大约每隔十年将要发生一次;1847年 爆发的经济危机已变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世界近代史》
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七千台,几乎有 14000人要靠慈善机构救济才能生存,而当地总人口 才21000人。
——《泰晤士报》1826年4月4日
★工通业过革阅命读极以大上推历动史了素资材本和主课义文经内济容的,发 展请。分资析本马主克义思制主度义的诞弊生病的日经益济暴基露础。。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二)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 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 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二)
马克思早在大学期间就接受了辩证法和 唯物主义思想。他利用《莱茵报》主编的身 份,更深入地了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1843年他来到巴黎,深入研究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直接参加工人 团体的活动,并保持密切联系。
恩格斯于1842年来到英国纺织工业中心 曼彻斯特,利用空闲时间和工人交往,密切 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
精品jing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课件
1999年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 举行民意测验,请人们评选二十世纪 最伟大的思想家。
BBC宣布,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 牛顿和达尔文分列其后。
一百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 那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 像她那样敢于汲取人类社会不断累积 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二)
早期工人自发的捣毁 机器的“卢德运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pt课件
列宁主义的主要标志:辩证法理论体系雏形;帝国主 义理论;一国胜利论;“新经济政策”。
2.抛弃过时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72年德文版序 言中说过:“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 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 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 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 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 阶级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 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 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 过时了。”
1.具体描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主要代表人物创立、 应用、丰富、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
2.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创新规律、 重心转移规律、具体化规律、民族化规律、大众化规律等 等。
3.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领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
4.研究马克思主义呼应与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特别 是与反马克思主义、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斗争的历史过 程及其一般规律。
2、从理论到现实的社会制度(酝酿准备)
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列宁理论和实践 活动时期。列宁一生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 面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前期是就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展 开的,成就是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后期是围绕如何 对待社会主义展开的,成就是提出从战时共产主义走向新 经济政策,总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把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四个时期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奠基)
(1)从1836年到1848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青年 马克思恩格斯从信奉青年黑格尔思想和革命民主主义政治 立场经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而走向并创立马克思主义时期。 (2)从1848年到1875年是马克思主义应用和系统化阶段。 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 阶级专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经过革命实 践和经济学的双重证明,被确立为科学理论。 (3)从1875年至1895年恩格斯逝世是马克思主义的展开 时期。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前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 以及对资本主义新变化、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绪论和专题培训课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绪论和专题培训课件
李嘉图进一步分析了地租、利润和工资之间的对立,说明 了获得三种收入的三大阶级利益的对立。
4.创新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新世纪初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
曲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中国的 “文化大革命”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
1.这是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需要。——据史立论 2.这是科学理解和全面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要求。——理论定位 3.这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 需要。——适应形势 4.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必须的——专业 所需。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其研究对象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 发展过程及其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历史过程——历史学科 基本规律——理论科学 革命实践——特殊的历史科学 其他社会思潮——批判性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分期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分期的根据
帝国主义理论 一国胜利论 新经济政策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分期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分期
3.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斯大林、毛泽东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分期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分期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指17世纪末由威廉·配第奠 基,中经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完成 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课复习
15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时间:19世纪40年代
《共产党宣言》(又被译 为《共产主义宣言》)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 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 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
生的重要标志。
共产党宣言原版封面
上课复习
16
产生的条件
.客观社会历史条件
.思想理论条件
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 向唯物主义
上课复习
12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上课复习
13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被誉为“千年思想家第一人”
判断一个理论的普遍性和科学性, 不能局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内,应当经得起更长的时间和更广 阔的空间的考验。
上课复习
14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 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无产阶级和所有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思 想表现。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 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内 容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思想体系。
27
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参加黑格尔运动
1839年3月 恩格斯 《乌培河谷的来信 1841年3月 马克思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
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上课复习
28
马克思向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摩塞尔记者的辩护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论犹太人问题》
上课复习
29
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英国状况》
上课复习
30
他们已经通过各自的探索,同时 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 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根 本转变。
上课复习
31
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
















上课复习
32
第一阶段 奠基时期
(1840-1895)
学习要求
1.不准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2.上课时间不准使用通讯工具 3.上课要有听课记录 4.作业及时上交 5.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 6.变客体为主体
上课复习
1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态度,而非教条主 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以不断学习、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马克 思主义。 用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态度对待马克思 主义。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 主义。
上课复习
23
思想理论条件
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发展与衰落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上课复习
24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 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 讨。
研究了剩余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解释了剩 余价值的起源。
上课复习
18
工业革命后果: 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 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上课复习
19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和发展, 预示了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 史发展基本趋势。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 对过剩造成的生产下降和经济衰退。
上课复习
20
需要和需求
❖ 需要是人们基于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而产 生的消费某种物质品和精神品的欲望。
上课复习
25
解决社会矛盾诸多解决方案的破产 法国的圣西门
法国的傅立叶
英国的欧文
上课复习
26
❖ 初步提出并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由 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入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 看到并肯定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重大影 响和作用。
❖ 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包含着许多天才 的设想。
上课复习
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上课复习
17
客观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 展以及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为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提供了客观依据。
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和 法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 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清除了资本 主义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及新近文献解读
上课复习
9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考核方式和学习要求
考核方式 考核以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 式进行。
平时考查成绩由课内外作业、课堂答问、 随机考勤、期 中检测等组成,占总成绩 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上课复习
10
上课复习
4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框架
















上课复习
5
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






奠基时期


发 现
(1840-1895)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理 论 体 系
上课复习
6




折 的 理
开拓时期
宁 主
论 分

歧 (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最初20年)
上课复习
7
建斯
设大
的林

理 论
关 于

和 苏
社 会
联主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 50年代中叶)
主西
义方
探理学
论者

与 实
对 马
践克
的思
上课复习
8
出围当 现绕代 的马资 思克本 潮思主 流主义 派义国
而家
苏联东欧的改革和剧变
创新时期
道中 路国 的对 艰社 难会 探主 索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上课复习
1
上课复习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是一门历史课, 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学科体系 看,它是一门历史课;从其社会功能看, 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上课复习
3
课程任务:资政育人
明确“一条主线”
做到“两个了解”
懂得“三个选择”
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中叶
这个时期社会主义从一到多,最初只有一 个国家——苏联,尔后发展为东欧和亚洲 的一片,在历史上曾经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成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种社会 制度,和资本主义相对立、相较量。社会 主义成了许多国家追求的风尚
❖ 需求是有现实货币支付能力的从而可以实 现的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 够购买某种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需 需求 要
上课复习
21
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出了创立无 产阶级科学理论体系的时代要求。
上课复习
22
1831年11月和1834年4月在里昂的工人起 义 1836年起,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为创立马克思主义而奠 定基础和不懈战斗的时期
上课复习
33
第二阶段 开拓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最初20年)
列宁活动的时期,是地球上产生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把书本 上的理论变成社会主义实践的时期,是理 论上向新的实践领域开拓的时期
上课复习
34
第三阶段 发展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