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旳治疗策略及进展
非鳞癌
鳞癌
含铂双药
+ 贝伐珠单抗
含铂双药
含铂双药
一线化疗结束后CR/PR/SD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或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贝伐珠单抗合用
贝伐珠单抗不合用
组织学类型
疾病进展
EGFR活性突变
EGFR-TKI(一代、二代)
II期NSCLC旳治疗策略
首选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打扫术,无法手术患者可行肺段或楔形切除加肺门纵膈淋巴结打扫术完全性切除旳II期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当肿瘤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时,应该行整块胸壁切除。切缘阳性推荐再次手术,无法再次手术,推荐术后化放疗。
III期(局部晚期)NSCLC旳治疗策略
局部晚期:1、可切除旳:T3N1 经新辅助化疗后可降期旳N2 同肺叶存在卫星结节旳T4N0-12、不可切除旳:纵膈融合状淋巴结 T4N2-3 胸膜心包转移
NCCN guideline China version
IASLC/UICC/AJCC NSCLC TNM分期(2023)
T:原发肿瘤T0:无原发肿瘤证据T1: 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T2: 肿瘤最大径>3cm,≤7cm;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侵及脏层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不涉及全肺不张。T3: 肿瘤最大径>7cm; 直接侵犯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胸壁、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心包;侵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全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 T4:任何大小肿瘤侵及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N:区域淋巴结N0:无淋巴结转移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运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5年 生 存 率 一 直 在 5 ~ l % 左 右 徘 徊 随 着 分 子 生 物 学 有 望 提 高 生存 率 。 19 年 C e  ̄ % 5 99 hl 等 报 道 了 3 h 6倒 ⅢA 患 期
和分 子 遗 传 学 的 飞速 发 展 . 们 对 肿 瘤 的 发 生 学 和 遗 传 学 者 在经 过辅 助 化 疗 和 手 术 治 疗 后 . 生 存 率 达 4 % 。 同 人 3年 9 的认 识 不 断 深 人 , 的 治疗 方法 和技 术 不 断涌 现 . 上 目前 年 Dr' 等 报 道 了 4 例 Ⅲ 期患 者术 前 接 受 2~3个 疗 新 加 a ̄s i k 6 临床 对 手 术 治 疗 、 射 治 疗 和 化 疗 等 谤 疗 方 法 的 逐 步 探 索 程 太 剂 量 P D 和 Vp6化 疗 , 5例 患 者 谤 疗 总 有 效 率 为 放 D l 4
1 手 术 和 放 射治 疗 的 配 合
从 而 认 为 , 前 化 疔 可 延长 Ⅲ 期 患 者 的 中 位 生 存 期 . 需 术 但
进 一 步 随 机 分 组 研 究 证 实 。 19 94年 R ̄l等 报 道 Ⅲ^ oe l 期
术 前放疗 : 术前放疗 曾一 度被推 崇 ,hr t Ser 选择在 技 患 者 随 机 分 组 结 果 . 验组 术前 给 予 3十 疗 程 的 丝裂 霉 素 、  ̄t 试
Ⅲ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的 治 疗 现 状
张 丽 珍 , 程 炳 权
( 夏 医 学 院 5 属 医 院 放 疗科 , 川 宁 f 『 银 7 00 ) 5 0 4
近 年 来 , 癌 的 发 病 率 和死 亡 率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均 呈 逐 肺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现状与展望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现状与展望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每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为180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至85%。
NSCLC不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此病患者大多已处于较晚期就诊,加之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显著,因此极具挑战性。
本文旨在探讨NSCLC的诊断与治疗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 NSCLC的分类与分期NSCLC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
分期是NSCLC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指导患者接受合理的治疗方案。
临床上常用的分期方法包括TNM分期和分子分期。
TNM分期主要依据肺癌的肿物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是否有血管内转移(M)等三个参数来分期,而分子分期则基于分子标志物对肿瘤进行分类和分期。
二、 NSCLC的临床症状与诊断NSCLC的临床症状常不明显,仅有乏力、咳嗽、胸闷等轻微体征,并且多出现在晚期。
因此,只有通过严谨的诊断程序才能确诊。
诊断过程通常包括肺部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如X线、CT、MRI、PET-CT等检查。
此外,该疾病的确诊还需通过活检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肺癌类型和分期。
三、 NSCLC的治疗现状NSCLC的治疗方案既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的治疗手段,也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
对于不同层次的患者,治疗方案也存在相应的变化。
对于早期的NSCLC患者,手术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中晚期患者,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等手段常被用于综合治疗和缓解症状;而对于EGFR突变、ALK、ROS1重排等NSCLC患者,分子靶向治疗能够非常明显地提高生存率和治疗效果;最新的免疫治疗也已成为NSCLC治疗的新指南,该治疗方式通过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增强机体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效果。
四、 NSCLC治疗展望尽管现有的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就,但仍然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
其中,如何精准分期和诊断、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何提高治疗精准度和效果等问题是最紧迫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现状与思考

既然在化疗药物 的组 合上 不能寻求瓶 颈 的突破 , 么是 那
否 能 在 增 加 化 疗 周 期 上 获 得 生 存 获 益 呢 ? 实 践 证 明 , 加 化 增
合, 都难 以使疗效进一 步提 高 , 延长生存期 。
以铂 类 为 基 础 的两 药 联 合 化 疗现 状
生存期 , 改善 了生活质量 。但是 , 癌尤其 晚期非 小细胞肺 癌 肺
化疗不容乐 观 , 即使是三代 新药 的含铂两 药方案也 已进入 平 台期 , 4—6个周 期 以后 的延长 化疗并 不能换来 生存获 益 , 反
疗周期并不能延长患者 的生存期 , 而增加 了药物 的蓄积毒 反 性, 降低 了生活质量 。 能接受更多后续治疗 的患者 , 才有可 能在治疗 中得 到生 存获益 。实际上 , 进入一 线治疗 的晚期非 小细胞肺 癌患者 在
一
线化疗 尚未完成以前 , 就有 约 2 % 的患 者进人 P 而得 到 5 D,
状 态的急剧 恶化 , 失去 了再接受后续治疗机会 , 进入二线治疗 的约 3 % , 8 仅为一线获益患者的一半 。
铂方案 +贝伐单抗联合治疗 。
迄今为止 , 贝伐单抗为基础 的化疗 中 , 可以看到腺癌患者 明显获益 , 一项 C P方案 V P+贝 伐单 抗 的 头对 头研 究 显 SC 示 , S达到 1 . 0 4 2个月 ( 4 2V 0 3 , 亡 风 险 降低 3 % 1. S1. ) 死 1 ( . 9 。但遗憾的是贝伐 单抗 在 国 内尚未批 准上 市 , HR0 6 ) 我 们至今仍然停 留在两药含铂 方案的基线上。
肺癌的治疗现状

一般行术前化疗2~3周期,化疗结束后2~3周的施行手术治疗。
03
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常用的化疗方案: 1)MVP方案: MMC 10 mg/m2 d1 DDP 80~120mg/m2 d1 VDS 6mg/m2 d1 2)Gemzar+DDP Gemzar 1000~1250 mg/m2 d1,8,15 DDP100mg/m2 d1 或50mg/m2 d1~3 3)Taxol+DDP Taxol 175mg/m2 d1 DDP 80~100mg/m2 d1 4) Taxotere+DDP Taxotere75~100 mg/m2 d1 DDP 80~100mg/m2 d1
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01
结论:新辅助化疗改变了可手术的ⅢaNSCLC的自然史,因而可手术的ⅢaNSCLC再也不能采用单独 手术治疗模式了,即使术前的短期化疗也有益于改变CT N2但估计仍可手术的ⅢaNSCLC的自然史。
02
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法国Depierre报道了迄今为止最大宗的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共有373名符合条件的病人入组,随机将患者分为术前化疗组和单独手术组。化疗方案为两个周期的MIC(MMC+IFO+DDP),化疗有效者术后再给予两个疗程.如果是T3或N2,也给予术后放射治疗。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11%,部分缓解率为53%,中位生存期37个月对25.9个月,3年生存率52%对41%。术前化疗组的无肿瘤生存期长于单独手术组(P=0.02)。而远处转移率则低于单独手术组(P=0.01)。 结论:术前化疗组对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有利,特别是对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N0-1患者,术前化疗意义更大。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治疗现状及进展68页PPT

Avastin 7.5mg/kg every 3 weeks + CG 6
PD
Avastin 15mg/kg every 3 weeks + CG 6
PD
Two-stage design – Initially, 210 patients were randomised to one of the three arms (1:1:1) – following assessment, 1:1 randomisation continues to the CG-alone plus one CG + Avastin arm – no crossover allowed
12
18
24
30
36
Months
Sandler A, NEJM 2019
Gemcitabine-cisplatin +/- Avastin in NSCLC: a phase III trial
CG alone 6
Previously untreated, stage IIIb,
IV or recurrent NSCLC (n=830)
OS 高加索人(n=945)
亚裔(n=121) 腺癌(n=412)
11.3月 10.5月 17.6月 12.0月
鳞癌(n=347)
10.2月
B组(CV) 10.1月 9.1月 20.4月 10.2月
8.9月
P 0.0441 0.0025 0.4992 0.0673
0.0567
结论:联合治疗对高加索人总生存期的改善优于亚洲人, 而且独立于组织学分型,不过亚洲人总生存期较长
EGFR-TKI与化疗药物联合存在某些共同获益人群 EGFR-TKI与化疗药物存在拮抗的作用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现状和进展

癌。9 7 %A L K 阳性为腺癌 。然而,中国人 的 A L K阳 性 的流行性特征和临床特征 ,仍有待于明晰。 札 K阳性指患者含有 2号染色体短臂 中人类棘皮 动 物微 管 相 关 蛋 白样 4 ( e c h i n o d e r m m i c r o m b u l e —
a s s o c i a t e d - p r o t e i n - l i k e 4 ,E ML 4)和 AL K 基 因反 转 [ 亦
些第二代 A L K抑制剂 ,例如 L D K 3 7 8 和A P 2 6 1 1 3 , 治疗 2 6例克唑替尼耐药者 ,O R R达 8 1 %。国c e p t o r , E G F R) 突变、 间变性淋巴 瘤激酶( a n a p l a s t i c l y m p h o a m k i n a s e ,A L K)融合基 因是疗效预测指标。 E G F R、A L K 基 因的 酪 氨 酸激 酶 的小 分 子 抑 制 物 ( 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s i n h i b i t o r ,T K I )临床疗效显著、毒性 较小 ,已取代细胞毒化学药物治疗 ( 简称化疗 )成为
不 可能有一个 以上 的驱动基 因突变。 “ 旁客”基因突 变对癌细胞表型形成的作用较小。 ( 一) A L K阳性 m N S C L C一线治疗首选 口服克唑 替尼 ( C r i z o t i n i b )( 1 B级证据 ) 克唑替尼是多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一
、
本治疗原则 m N S C L C指I I I b 或Ⅳ期 NS C L C 。 m N S C L C的基 因 型中, 人体表皮生长 因子受体( h u m a n e p i d e r m a l g r o w t h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生存分析共3篇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生存分析共3篇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生存分析1在今天的医学领域中,吉非替尼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药物。
它是一种口服靶向治疗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尽管吉非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已经有所证实,但是它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生存率仍需进一步探究。
数十年来,肺癌一直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
NSCLC是一种病变的肺部组织类型,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不高,生长速度较慢, 症状轻微,且不会如同小细胞肺癌那样迅速扩散到其他器官中。
由于肺癌的强烈侵袭性和迅速生长性,即使是经过正规的化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还是有许多的患者最终无法控制病情。
因此,研究治疗NSCLC 的新疗法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共同目标。
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吉非替尼作为一种口服靶向治疗药物被广泛使用。
在吉非替尼的治疗过程中,它将与患者的癌细胞内部的一些特定受体结合,从而阻碍相关的信号通路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而且过去的实验表明,吉非替尼不仅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一项针对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303名接受口服吉非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了严格的随访观察及相关数据统计。
结果表明吉非替尼可作为晚期NSCLC的首选治疗方案进行使用。
患者在接受了吉非替尼治疗后的最长生存时间达到了20个月以上,相较于传统的化疗和同类新药物治疗的患者结果正在逐渐地被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吉非替尼的治疗并非没有缺陷,其中部分患者存在药物耐药现象,这一点也是需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因此,在使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之前,严格的疗效评估和有效的筛选工作非常重要,既能够保证疗效的实现,也能够预防患者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总的来说,虽然吉非替尼在治疗NSCLC患者中的疗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它已经被证明是在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中的一个非常有前途和有效的药物,能够带给患者生存上的希望和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5% vs >5%
O
M
• Disease stage IIIB or IV
I Z
E
• Presence or absence of brain mets
Arm A: Cisplatin + Paclitaxel Taxol: 135 mg/m2 over 24 hours, day 1 Cisplatin: 75 mg/m2 day 2, 3-week cycle
3-week cycle
Arm D: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Taxol: 225 mg/m2 over 3 hours, day 1 Carboplatin: AUC 6.0 day 1
3-week cycle
Schiller JH, et al, NEJM 2002; 346(2):92-
NSCLC联合化疗方案(1)
• CAP CTX 500mg/m2 iv d 1、2 ADM 40mg/m2 iv d 1 DDP 50mg/m2 iv d 3、4 21天为一周期
• EP VP16 80-100mg/m2 iv d 1-3 DDP 60-120mg/m2 iv d 1 21天为一周期
ECOG 1594 - Randomized Phase III for 4 Commonly Used Chemotherapies for NSCLC
Stratification
• Performance status 0-1 vs. 2
R A
• Weight loss in
N
previous 6 months
Ⅳ
40
<1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III期临床试验
随机III期临床试验
I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 体内/体外试验
个案报道
高水准的循证医学是基于随机III期临床研究资料的数量及确切的疗效
手术切除原则
1. 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如生理上可行)
2. 局限性切除(如生理上限制)
3. N1和N2淋巴结切除并标明分组(至少取4个 N2站的淋巴结样本,或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ECOG 1594 - Efficacy
N Median Age % PS2 % Stage IV
TC GC TxC TCb 288 288 289 290 62 64 63 63 6% 5% 6% 5% 89% 86% 86% 86%
➢ 剖胸探查 ➢ 有关代码:
–R0:无肿瘤残留 –R1:镜下残留 –R2:肉眼残留
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的疗效
➢ 52个随机研究的Meta分析:n=9387 ➢ 手术VS手术+化疗 ➢ 含铂方案
• 死亡危险减少13% • 生存率
– 2年增加3% – 5年增加5%
➢ 结论:有轻微好处倾向,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TP Taxol 135-175mg/m2 iv d 1 DDP 60mg/m2 iv d 3 21天为一周期
NSCLC联合化疗方案(5)
GP GEM 1000mg/m2 iv d 1、8、15 DDP 80-100mg/m2 iv d 2 28天为一周期
DP DTX 65mg/m2 iv d 1 DDP 60mg/m2 iv d 3 21天为一周期
NSCLC联合化疗方案(2)
MVP
MMC 8mg/m2 iv d 1 VDS 3mg/m2 iv d 1、8 DDP 50mg/m2 iv d 3、4
21天为一周期
MIP
MMC 6mg/m2 iv d 1 IFO 3g/m2 iv d 1 (加na)
DDP 50mg/m2 d 1 21天为一周期
4. 如经胸外医生确定为不可手术,临床Ⅰ期和 Ⅱ期的患者应接受根治性放疗
5.如解剖学上合适且能够达到切缘阴性,保留肺 组织的解剖性切除术(袖状切除术)优于全肺 切除术。
6.所有切缘行快速冰冻切片
肺癌手术性质
➢ 完全性切除 –将肺原发癌及其转移淋巴结完全切除干净,无肉眼 或显微镜下癌残留的手术
➢ 不完全性切除 –大部分病灶已被切除,但有肉眼或显微镜下癌残留 的手术,有的学者还认为,最高纵隔淋巴结一旦证 实为癌转移,不管该淋巴结是否切除,仍为不完全 性切除
NSCLC联合化疗方案(3)
ICE IFO 1.2g/m2 iv d 1-3 CBP 300mg/m2(AUC 5-6) iv d 1 VP16 80mg/m2 iv d 1-3 21天为一周期
NSCLC联合化疗方案(4)
NP NVB 30mg/m2 iv d 1、8 DDP 120mg/m2 iv d 1 21天为一周期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
肺癌
男性肿瘤
女性肿瘤
基本治疗方式
➢手术 ➢放疗 ➢化疗 ➢免疫和中药治疗
肺癌治疗面临问题
➢发现晚 ➢易转移 ➢化疗耐药 ➢放疗副反应 ➢免疫治疗效果有限
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
分期 发生率(%) 5年生存率(%)
Ⅰ
10
>60
Ⅱ
20
30-50
ⅢA
15
15-30
ⅢB
15
3-6
THE LANCET 1998;352:257-263
需要术后放疗的高危人群
➢具有以下高危高危因素者 – 不正确的纵隔淋巴结清扫 –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 多个纵隔淋巴结阳性 – 肿瘤靠近切缘
➢不完全性切除的病例
不完全性切除术后的局部晚期NSCLC 治疗
不完全性切除术后的局部晚期 NSCLC,推荐术后放疗和含铂方案的 化疗
Arm B: Cisplatin + Gemcitabine Gemcitabine: 1,000 mg/m2 days 1,8,15 Cisplatin: 100 mg/m2 day 1, 4-week cycle
Arm C: Cisplatin + Docetaxel Taxotere: 75 mg/m2 day 1 Cisplatin: 75 mg/m2 day 1
• 2003年的IALT试验 • 2004年的BR10和GALGB9633试验 • 2005年的ANITA试验
均证实了术后辅助化疗相对于单独 手术的生存优势。
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放射 治疗
➢ 9个随机对照研究 , n=2128 ➢ 比较:术后放疗对单纯手术 ➢ 结果:
– 术后放疗相对死亡危险增加21% – 2年生存率下降7%(55% 48%) – 死亡危险最大在N0,N1的Ⅰ、Ⅱ期病人 – N2的Ⅲ期病人结论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