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邯郸文化之都定位与文化旅游发展
邯郸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邯郸旅游发展调研报告邯郸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邯郸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
本报告将对邯郸旅游发展进行调研分析。
首先,邯郸在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邯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邯郸古城、广府古城、洺州古城等,这些古城保存完好,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场所。
此外,邯郸还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有许多有关中华文化起源和传承的文化景点,如烧香山、儿童扁担文化村等。
其次,邯郸的自然景观资源也很丰富。
邯郸位于太行山脉南麓,山水相依,自然风光优美。
如清漳河景区、丹河湾景区、娲皇宫景区等,这些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休闲度假。
然而,尽管邯郸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邯郸的交通网络仍然不完善,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同时,酒店、景区服务和旅游设施的品质和规模也有待提高。
其次,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亟需加强。
邯郸地处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知名旅游城市的周边,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来提升邯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此外,旅游企业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问题,邯郸需要加强旅游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提升其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在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邯郸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例如,可以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和协同发展来拓宽旅游资源,推出联程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可以加强旅游品牌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旅游企业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开展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邯郸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但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企业发展等措施,可以推动邯郸旅游的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邯郸区县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邯郸区县旅游发展情况汇报邯郸地处河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近年来,邯郸区县旅游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县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以下将就各区县的旅游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武安市作为邯郸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
武安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广府古城、广府文庙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武安市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著名的武安大峡谷景区,吸引了众多户外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探险和拍摄。
武安市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邯郸地区旅游的一大亮点。
其次,永年区也是邯郸地区的旅游胜地之一。
永年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古代建筑、碑刻等,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前来寻访。
此外,永年区的乡村旅游也备受游客青睐,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不少城市居民前来度假休闲。
永年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广宗县、魏县等地也都在旅游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广宗县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矿泉资源,开发了一批温泉度假村,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热门景点。
魏县则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这些地方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利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邯郸区县的旅游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各地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利用,旅游业也成为了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邯郸区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邯郸区县的旅游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浅谈邯郸文化旅游开发

廷基曼弧.浅谈邯郸文化旅游开发郗增福1张运坤2(1.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河北邯郸056038;2.邯郸学院,河北邯郸056001)脯要]本文从邯郸制i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分析为开端,简要叙述了邯郸磁山文化、古赵文化、曹魏文化、北齐文化、梦文化、广府太极文化、红色文化等主要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和文化栽体,并结合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几项建议,以期为邯郸文化旅游开发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文化;旅游开发;邯郸当前,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方兴未艾,是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一半以上的国际旅客是为了参观有文化遗迹或文化娱乐和艺术欣赏而来,最受他们欢迎的文化吸引物是历史纪念地。
可以说,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在成为吸引游客的最重要方面,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也日益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兴衰与成败。
邯郸是一座拥有8000年文明史,3000年都市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国家级文物9处,省级文物74处。
深入开发利用邯郸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激活邯郸旅游业,推动邯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一、邯郸开发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分析t㈠交通位置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处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省的临界区,是国家命名的优秀旅游】蔽市。
邯郸是—个内陆城市,不沿江、不沿海,但是邯郸的交通很方便,有京九铁路、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邯济、邯长铁路横跨东西,市内公路密集连接各旅游景点。
并且,今年邯郸机场即将通航,便利的交通运输为旅游!比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㈥经济地理位置邯郸处在我国的中部地带,承东启西,连接着东部经济发达地带和西部欠发达地带。
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善。
随着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产业结构的调整,邯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啦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古城邯郸文化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古城邯郸文化旅游发展调查报告作者:阳隋杨文博李佳诺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08期【摘要】邯郸作为一个千年古都,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而在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21世纪,同类城市早已运用相应的手段利用城市文化资源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邯郸的文化资源利用却进展缓慢,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低。
为此,提高邯郸文化资源利用率势在必行。
提高文化资源利用,通过相对应的文化主题、旅游形式和宣传措施的方法推动文化旅游业升级,发展地方GDP,从而提高文化旅游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占比;另外也可以通过文化旅游建设,使邯郸的燕赵文化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得到进一步的宣扬。
【关键词】文化旅游;宣传措施;产业融合引言资料显示,2017年全球旅游三足鼎立格局明显,欧洲份额缩小,美洲保持稳定,亚太持续扩大,并且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世界区域重心正向东方转移,而中国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
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
并且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人们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在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逐渐升级以及行业扶持政策不断推出等众多有利因素围绕的今天,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拥有3100年的建城史,成为两朝古都,又被称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等,还拥有铜雀台、娲皇宫等众多著名景点的古城邯郸也应利用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结合当地景区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对丰富的后端产品体系,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成为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在旅游的热潮下,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是邯郸文化旅游发展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邯郸地区文化调研报告

邯郸地区文化调研报告邯郸地区文化调研报告邯郸地区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邯郸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进行研究。
在传统文化方面,邯郸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
在古代,邯郸地区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这里是春秋时期的韩国都城,也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
因此,邯郸地区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诸多不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筚路蓝缕,以至于斯”的精神。
这是一个将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方特色。
在邯郸地区,人们对待工作、生活都充满了激情和热情,他们不仅注重技术和劳动,还注重道德和感恩。
这种传统文化在当代邯郸仍然保持着影响力。
当代文化方面,邯郸地区也有自己的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邯郸地区的文化也在逐渐变化。
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接触到了更多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发生了变化。
在当代邯郸地区,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他们更加开放和自由。
同时,邯郸地区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文艺作品、传统手工艺品和旅游等行业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丰富了邯郸地区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邯郸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和艺术形式正在逐渐消失。
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比较低。
另一方面,邯郸地区的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的规模不大、市场不广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引进更多的创新人才,提升邯郸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邯郸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当代文化。
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邯郸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未来,邯郸地区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
邯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优势和不足

邯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优势和不足邯郸市作为河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在历史上有着较为悠久的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独特的邯郸文化。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和发展重镇,邯郸市不仅保留着传统文化,也与时俱进,注重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经济持续发展。
但是,在邯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邯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优势和不足。
一、邯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优势1、文化资源丰富。
邯郸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邯郸文化。
邯郸文化中有着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和文化遗产,如邯郸古城墙、丛台公园、东汉广陵宫、岳飞庙等,这些文化资源为邯郸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2、地理位置优越。
邯郸市位于华北地区,地处交通要道,京津冀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带交汇处。
交通便利,使得邯郸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借助京津冀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优势,发挥区域内各类资源的优势,使得邯郸市的文化产业能够快速高速发展。
3、政策支持力度大。
邯郸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指导和规范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为邯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4、文化创意产业基础雄厚。
邯郸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早,在历史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科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现有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和个人众多,规模较大,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
二、邯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不足1、规模较小。
与邯郸市经济总规模相比,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有限的文化人才和投资资金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邯郸市应该通过引导企业、吸引资金、鼓励创新等方式,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步伐。
2、步伐较慢。
相对于一些以文化为重的城市,邯郸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进程相对较慢。
文化创意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缺乏创新性。
邯郸调研报告

邯郸调研报告邯郸调研报告一、引言邯郸作为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迅速。
为了更好地了解邯郸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报告旨在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经济发展1. 邯郸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GDP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邯郸的GDP在近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了5%。
2. 邯郸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邯郸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业和制造业成为了主导产业,较大程度上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3. 区域发展不平衡。
虽然邯郸的经济整体发展较好,但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城市建设1. 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邯郸的交通、水利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
2. 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邯郸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得到了提高。
3.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尽管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建筑物和道路的规划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社会事业发展1. 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邯郸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重视,学校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都有所提高。
2.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
邯郸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医院设备、技术和服务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3. 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剧,邯郸需要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和老年人权益保障。
五、文化旅游1. 文化传统得到保护和传承。
邯郸注重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建设文化设施,促进了邯郸的文化发展。
2. 旅游业蓬勃发展。
邯郸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3. 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旅游业发展迅猛,但是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投入资源。
六、总结与建议邯郸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借产业之力 兴文化之城——邯郸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年第2期53问题研究近年来,邯郸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文化产业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为拥有“十大文化”脉络的邯郸,资源禀赋独特,历史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极佳条件。
如何将我市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与其所处地位相匹配的实体经济,形成具有邯郸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实现邯郸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一、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一)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占GDP 比重稳步提升2015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9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居全省第二位,比同期GDP 增速高14.2个百分点,呈快速增长态势;对GDP 增量的贡献达25.0%,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突现,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3.0%,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近年来呈稳步提升态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文化服务业占比提高从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增加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0.1%;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27.3%;文化服务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28.3%,占59.9%,文化服务业的较快发展,使其占比得到提高,目前已超过一半。
文化休闲娱乐业服务业和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2015年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0.5亿元和4.5亿元,增速分别为31.1%和68.5%,占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1.7%和4.8%,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6.0亿元,增长27.7%,占比为6.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平稳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40家,资借产业之力 兴文化之城——邯郸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桂喜民 谢思远产总额6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17.4%,文化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中有些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如:赵文化、太极文化、红色文化等,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处于一种开发的缺失状态,这不能不说是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遗憾,因而怎样最大限度的发掘邯郸文化旅游资源,使之成为下一步推动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动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突出地区特色,增强文化意味。
旅游的本质在于其吸引力因索,因此,应遵循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突体现文化遗产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价值,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如响堂山石窟开发就应将其与周边的风月关、老爷山摩崖石刻、寺后坡、皇姑庵、水浴寺、小鬼道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响堂山南北朝佛教文化旅游专线,并根据元宝山风景区与南响堂寺石窟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以滏阳河水为媒介,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资源,建设成为集文化、山水、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提升其整体吸引力。
可以说,古赵文化正是邯郸文化的核心部分。目前这一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武灵丛台、赵王城遗址、赵苑公园等,还有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各个成语典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000多条成语典故中,有一半就直接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完璧归赵、胡服骑射、一言九鼎、毛遂自荐等成语更是广为流传,邯郸无愧于“成语之乡”的美誉。
(三)革命思想的教育——邯郸红色文化之都的定位。
邯郸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的革命先烈更是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以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安康,今时今日,我们无论身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或是129师司令部,都仍能感觉到当时的硝烟与激情的碰撞,炮火与理想的共鸣。
浅谈邯郸文化之都定位与文化旅游发展
王卫涛
[摘要]文章围绕邯郸的文化之都定位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了邯郸市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及其所属的文化定位:邯郸历史文化之都、邯郸民俗文化之都、邯郸红色文化之都,并结合邯郸市文化旅游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分析、有针对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邯郸 文化定位 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2、古赵文化
邯郸之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战国币铭文有:“甘丹”。三国时魏人张晏释曰:“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也”故“邯郸”沿称至今。
春秋时期,邯郸先属卫,后属晋。公元前五世纪,邯郸开始作为一个地方经济中心城邑见诸史册,昌盛时间达500年。公儿前403年,晋国的赵、魏、韩氏立为侯,邯郸为赵氏封邑。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决定迁都邯郸,为避免宫城区和居民混杂在一起,因此选择城西南丘陵上作为基地,兴建起一座规整的宫城,其位置居高临下,可俯瞰丘陵下的邯郸城。至赵王迁八年(公儿前228年)历经敬侯、成侯、肃侯、武灵工、惠文工、孝成工、悼襄上、赵工迁八代国君,共159年,时称邯郸为“天下名都”,城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是黄河以北广裹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时有“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的商业市场景象。汉代,邯郸仍被称为“漳河间一都会”,与洛阳,临淄,宛(今南阳)、成都齐名,为“五都”之一。
三、针对推动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编制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系统。
针对旅游资源开发率不高的难题,笔者认为必须把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三者同步规划为其指导思想,对旅游业发展作出战略构思。在市场定位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周边地区为发展重点,着重向晋冀鲁豫四省地区以内的游客,采取阶段性发展的步骤,逐步扩大影响;在景区规划上,应以磁山文化遗址、赵邵郸故城、赵土陵、响堂山石窟寺、蜗皇宫等国家重点文物资源为核心,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在项目开发上,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环境,挖掘当地的风上人情,使历史文化游与民俗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针对过去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知识性强而趣味性弱的情况,加强其参与性与娱乐性,把以观光为主的单向旅游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疗养、娱乐等多种功能井存的双向旅游7 f-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
一、邯郸文化之都的定位
(一)历史长河的游弋——邯郸历史文化之都的定位。
追溯至自盘古开天辟地的远古神话,经历春秋战国的岁月,邯郸有着“战国七雄”之一的鼎盛,魏晋南北朝时的邯郸又独享尊荣,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在流经邯郸时,总是不忘赋予这座城市以别样的光芒。面对历史的馈赠,我们必须将历史散落的文明之珠以有机的串联,连成一串璀璨的珠链,才能让它在新的时代重又迸发新的光辉。
邯郸是一座拥有8000年文明史。3000年都市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占迹。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98处,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1处。深入开发利用邯郸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进一步明确邯郸文化之都的定位,对于激活邯郸旅游业,解决现有的邯郸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推动邯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色旅游是在中国现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以旅游为平台搭建的一种政治思想、道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手段。让游人在旅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振奋,以激发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红色旅游资源是历史留给邯郸市特有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十分珍惜它、保护它,充分加以利用,使其既成为邯郸市的重要道德文化教育性旅游商品,又成为改变经济而貌的重要手段。
始建于北齐的蜗皇宫景区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较为少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时至今日的蜗皇宫还被邯郸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之为“奶奶庙”,它所代表的根祖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即可见一斑。
3、邺城文化
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攻入邺城(今邯郸市南40公里处临漳县境内)。在此建都。自此,曹魏时期的“建安文化”便根植于邯郸。邺城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史称“六朝占都”。邺城遗址分南北两部分,北城有著名的三台遗址,现存铜雀台遗址、文昌阁等建筑和历代名碑,其中的铜雀三台是当时曹氏父子吟诗作赋。处理政务和与姬妾歌舞欢乐之所,也用于军事防御。当年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登台赋诗,曹植的一篇《铜雀台赋》一出,当下才惊四座,名传天下。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刘伯承、邓小平领导八路军129师进驻涉县,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边区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司令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难得的红色旅游资源。
二、邯郸市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邯郸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在实际发展中,仍然暴露了种种问题,造成制约邯郸市文化旅游发展的“瓶颈”。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不高。
文化旅游开发的关键正在于“文化”二字,我们虽不能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品位与格调,使得文化旅游仅仅成为个别人品享的“阳春白雪”,却也不能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开发只能使文化旅游成为低俗、乏味的“下里巴人”,例如邯郸市赵苑风景区的早期开发,所谓“九宫八景”的营造,雕塑林立,成语接龙的强制灌输,只能让原本慕邯郸“成语之都”美名而来的游客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外知名度。
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邵郸历史文化,联合文化、旅游、城建、交通、新闻媒体等部门全方位、多渠道面向客源市场,加大对邵郸历史文化的宣传。如政府与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密切协作,利用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期刊杂志、游册;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或代办点,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邀请国内外记者进行考察、拍摄专题片、进行专题报道;尝试性的举办全国或地区性的的学术和商业会议,如古都文化研讨会、赵文化研讨会、文化地理年会等,提高邵郸文化在学术界和商界的知名度,进而带动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等等。
(二)风土民情的饱览——邯郸民俗文化之都的定位。
自古燕赵多豪士,邯郸这一方水土孕育出了众多传承古风遗韵的风土民俗,无论是
源远流长的太极文化,抑或是众人关心的长寿秘诀——养生文化,抑或是神秘诱人的梦文化,等等。以上种种共同构成邯郸民俗文化之都的根基。
1、太极文化
永年县广符镇位于邯郸市东北30公里,这里正是中外驰名的杨、武氏太极拳
的发祥地,一代宗师杨露禅、武禹爽就出生于此。杨露禅历经18年刻苦习拳,终得杨氏太极精髓,达到炉火纯青境界。武禹爽深得拳技精髓。后又得拳祖王宗岳《太极拳谱》秘术。经苦心钻研。创造出一套小巧紧凑、严谨无隙、拙中见妙、平中见奇、内涵精深的武氏太极拳。现两位大师故居保存完好。水年也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太极拳之乡”连续举办了八届国际太极拳交流话动,邯郸永年更将太极的精神——武德,发扬广大。
1、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邵郸市所瞎的县级市武安市境内。磁山文化发端于7300年前,是1972年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突破了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角器、蚌器、祭祀品等6000余种。磁山遗址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而貌。它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链环,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养生文化
根据气候学家的预测:本世纪气温将平均升高1-3℃,平原7月气温会经常高于40℃,一些著名避著海滨也会大大降低它的避著价值。相反,山地将成为“避著凉岛”,旅游热点,而邯郸市海拔700- 1000 m以上的山区特别是武安长寿村、北武当涉县青塔湖、韩王山、磁县炉峰山等,将成为半径300 km内平原居民向往的避著佳地。这将成为原本就以小具规模,但仅在地区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邯郸养生文化的发展,得以进一步飞跃的重要前提要件,譬如武安的长寿村,现今仅仅作为邯郸市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短线休闲度假的场所,但长寿村长寿的秘密无疑对所有的游客都将具有十分的吸引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我国的旅游业方兴未艾,也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而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无疑是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日前一半以上的国际旅客是为了参观有文化遗迹或文化娱乐和艺术欣赏而来。最受他们欢迎的文化吸引物是历史纪念地。可以说,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在成为吸引游客的最重要方面,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也日益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兴哀与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