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邯郸文化之都定位与文化旅游发展

浅谈邯郸文化之都定位与文化旅游发展
浅谈邯郸文化之都定位与文化旅游发展

浅谈邯郸文化之都定位与文化旅游发展

王卫涛

[摘要]文章围绕邯郸的文化之都定位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了邯郸市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及其所属的文化定位:邯郸历史文化之都、邯郸民俗文化之都、邯郸红色文化之都,并结合邯郸市文化旅游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分析、有针对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邯郸文化定位文化旅游旅游开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我国的旅游业方兴未艾,也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而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无疑是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日前一半以上的国际旅客是为了参观有文化遗迹或文化娱乐和艺术欣赏而来。最受他们欢迎的文化吸引物是历史纪念地。可以说,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在成为吸引游客的最重要方面,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也日益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兴哀与成败。

邯郸是一座拥有8000年文明史。3000年都市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占迹。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98处,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1处。深入开发利用邯郸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进一步明确邯郸文化之都的定位,对于激活邯郸旅游业,解决现有的邯郸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推动邯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邯郸文化之都的定位

(一)历史长河的游弋——邯郸历史文化之都的定位。

追溯至自盘古开天辟地的远古神话,经历春秋战国的岁月,邯郸有着“战国七雄”之一的鼎盛,魏晋南北朝时的邯郸又独享尊荣,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在流经邯郸时,总是不忘赋予这座城市以别样的光芒。面对历史的馈赠,我们必须将历史散落的文明之珠以有机的串联,连成一串璀璨的珠链,才能让它在新的时代重又迸发新的光辉。

1、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邵郸市所瞎的县级市武安市境内。磁山文化发端于7300年前,是1972年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突破了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角器、蚌器、祭祀品等6000余种。磁山遗址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而貌。它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链环,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古赵文化

邯郸之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战国币铭文有:“甘丹”。三国时魏人张晏释曰:“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也”故“邯郸”沿称至今。

春秋时期,邯郸先属卫,后属晋。公元前五世纪,邯郸开始作为一个地方经济中心城邑见诸史册,昌盛时间达500年。公儿前403年,晋国的赵、魏、韩氏立为侯,邯郸为赵氏封邑。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决定迁都邯郸,为避免宫城区和居民混杂在一起,因此选择城西南丘陵上作为基地,兴建起一座规整的宫城,其位置居高临下,可俯

瞰丘陵下的邯郸城。至赵王迁八年(公儿前228年)历经敬侯、成侯、肃侯、武灵工、惠文工、孝成工、悼襄上、赵工迁八代国君,共159年,时称邯郸为“天下名都”,城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是黄河以北广裹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时有“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的商业市场景象。汉代,邯郸仍被称为“漳河间一都会”,与洛阳,临淄,宛(今南阳)、成都齐名,为“五都”之一。

可以说,古赵文化正是邯郸文化的核心部分。目前这一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武灵丛台、赵王城遗址、赵苑公园等,还有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各个成语典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000多条成语典故中,有一半就直接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完璧归赵、胡服骑射、一言九鼎、毛遂自荐等成语更是广为流传,邯郸无愧于“成语之乡”的美誉。

3、邺城文化

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攻入邺城(今邯郸市南40公里处临漳县境内)。在此建都。自此,曹魏时期的“建安文化”便根植于邯郸。邺城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史称“六朝占都”。邺城遗址分南北两部分,北城有著名的三台遗址,现存铜雀台遗址、文昌阁等建筑和历代名碑,其中的铜雀三台是当时曹氏父子吟诗作赋。处理政务和与姬妾歌舞欢乐之所,也用于军事防御。当年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登台赋诗,曹植的一篇《铜雀台赋》一出,当下才惊四座,名传天下。

4、北齐文化

北齐文化在邯郸传承的载体首先当推南北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在此,身处半山石窟的人们的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山下亦听之了然,故此等名响堂山石窟。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的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石窟作为研究我国雕刻、绘幽、书法、佛教发展的一座艺术宝库,正是我国石窟艺术的缩影,更为研究北齐文化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依据。

始建于北齐的蜗皇宫景区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较为少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时至今日的蜗皇宫还被邯郸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之为“奶奶庙”,它所代表的根祖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即可见一斑。

(二)风土民情的饱览——邯郸民俗文化之都的定位。

自古燕赵多豪士,邯郸这一方水土孕育出了众多传承古风遗韵的风土民俗,无论是源远流长的太极文化,抑或是众人关心的长寿秘诀——养生文化,抑或是神秘诱人的梦文化,等等。以上种种共同构成邯郸民俗文化之都的根基。

1、太极文化

永年县广符镇位于邯郸市东北30公里,这里正是中外驰名的杨、武氏太极拳

的发祥地,一代宗师杨露禅、武禹爽就出生于此。杨露禅历经18年刻苦习拳,终得杨氏太极精髓,达到炉火纯青境界。武禹爽深得拳技精髓。后又得拳祖王宗岳《太极拳谱》

秘术。经苦心钻研。创造出一套小巧紧凑、严谨无隙、拙中见妙、平中见奇、内涵精深的武氏太极拳。现两位大师故居保存完好。水年也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太极拳之乡”连续举办了八届国际太极拳交流话动,邯郸永年更将太极的精神——武德,发扬广大。

2、养生文化

根据气候学家的预测:本世纪气温将平均升高1- 3℃,平原7月气温会经常高于40℃,一些著名避著海滨也会大大降低它的避著价值。相反,山地将成为“避著凉岛”,旅游热点,而邯郸市海拔700- 1 000 m以上的山区特别是武安长寿村、北武当涉县青塔湖、韩王山、磁县炉峰山等,将成为半径300 km内平原居民向往的避著佳地。这将成为原本就以小具规模,但仅在地区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邯郸养生文化的发展,得以进一步飞跃的重要前提要件,譬如武安的长寿村,现今仅仅作为邯郸市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短线休闲度假的场所,但长寿村长寿的秘密无疑对所有的游客都将具有十分的吸引力。

3、梦文化

笔者戏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邯郸归来不做梦。独特的梦文化正是邯郸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古观黄粱梦吕仙祠是梦文化的载体,始建于宋,后经明清两代重修和扩建,故兼具明清建筑风格。“黄粱美梦”的成语故事和毛泽东诗词“一枕黄粱再现”均出于此。黄粱梦吕仙祠是省级文物保护的一位,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日本五、六十年代小学课本中就有《黄粱梦》一文,明代戏曲文学大家汤显祖的名篇《邯郸记》,同样与梦有关,以梦为引,而民间戏剧也有《邯郸记》一出戏。且已搬上舞台。

(三)革命思想的教育——邯郸红色文化之都的定位。

邯郸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的革命先烈更是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以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安康,今时今日,我们无论身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或是129师司令部,都仍能感觉到当时的硝烟与激情的碰撞,炮火与理想的共鸣。

红色旅游是在中国现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以旅游为平台搭建的一种政治思想、道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手段。让游人在旅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振奋,以激发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红色旅游资源是历史留给邯郸市特有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十分珍惜它、保护它,充分加以利用,使其既成为邯郸市的重要道德文化教育性旅游商品,又成为改变经济而貌的重要手段。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刘伯承、邓小平领导八路军129师进驻涉县,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边区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司令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难得的红色旅游资源。

二、邯郸市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邯郸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在实际发展中,仍然暴露了种种问题,造成制约邯郸市文化旅游发展的“瓶颈”。

(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

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中有些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如:赵文化、太极文化、红色文化等,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处于一种开发的缺失状态,这不能不说是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遗憾,因而怎样最大限度的发掘邯郸文化旅游资

源,使之成为下一步推动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动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不高。

文化旅游开发的关键正在于“文化”二字,我们虽不能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品位与格调,使得文化旅游仅仅成为个别人品享的“阳春白雪”,却也不能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开发只能使文化旅游成为低俗、乏味的“下里巴人”,例如邯郸市赵苑风景区的早期开发,所谓“九宫八景”的营造,雕塑林立,成语接龙的强制灌输,只能让原本慕邯郸“成语之都”美名而来的游客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三)旅游宣传的力度不足。

现如今,早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是“酒香也要勤吆喝”。然而,邯郸的文化旅游却不得不面对“知邯郸之名,却难有游邯郸之意”的尴尬局面。

(四)文化旅游发展的产业化不足。

正如笔者对邯郸的文化定位一样,邯郸的文化旅游资源不可不谓是各放异彩,但在同一旅游市场中,众多的邯郸文化旅游产品却很难形成合力,往往各自为政。究其根源,文化旅游发展的产业观认识不清,正是此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怎样有效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的问题,值得深思。

三、针对推动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编制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系统。

针对旅游资源开发率不高的难题,笔者认为必须把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三者同步规划为其指导思想,对旅游业发展作出战略构思。在市场定位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周边地区为发展重点,着重向晋冀鲁豫四省地区以内的游客,采取阶段性发展的步骤,逐步扩大影响;在景区规划上,应以磁山文化遗址、赵邵郸故城、赵土陵、响堂山石窟寺、蜗皇宫等国家重点文物资源为核心,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在项目开发上,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环境,挖掘当地的风上人情,使历史文化游与民俗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针对过去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知识性强而趣味性弱的情况,加强其参与性与娱乐性,把以观光为主的单向旅游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疗养、娱乐等多种功能井存的双向旅游7 f-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

(二)突出地区特色,增强文化意味。

旅游的本质在于其吸引力因索,因此,应遵循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突体现文化遗产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价值,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如响堂山石窟开发就应将其与周边的风月关、老爷山摩崖石刻、寺后坡、皇姑庵、水浴寺、小鬼道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响堂山南北朝佛教文化旅游专线,并根据元宝山风景区与南响堂寺石窟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以滏阳河水为媒介,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资源,建设成为集文化、山水、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提升其整体吸引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外知名度。

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邵郸历史文化,联合文化、旅游、

城建、交通、新闻媒体等部门全方位、多渠道面向客源市场,加大对邵郸历史文化的宣传。如政府与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密切协作,利用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期刊杂志、宣传画册等等传播手段,印发有关体现邯郸文化,展现邯郸风光的旅游册;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或代办点,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邀请国内外记者进行考察、拍摄专题片、进行专题报道;尝试性的举办全国或地区性的的学术和商业会议,如古都文化研讨会、赵文化研讨会、文化地理年会等,提高邵郸文化在学术界和商界的知名度,进而带动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等等。

(四)整合现有旅游产品,走旅游产业化之路。

笔者认为针对现实的文化旅游市场,应对客源市场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对旅游产品慎重策划,精心设计,系统运作,进而以期形成旅游发展的产业化目标。其中,应以“历史文化”为龙头,全而启动多元文化的旅游开发,把磁山文化、古赵文化、邺城文化、北齐文化、太极文化、梦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机组合成系列化产品。搞好旅游商品的综合开发与服务,建立一个内部整合、外部联合的完整旅游运作体系。总之,要改变小打小闹的作坊式开发,把邯郸市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之都”来建设,把邯郸市建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席丽娟陈金华:国家重点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06);

[2] 焦鹏志本:城市规划应注重提高旅游功能[J].旅游世界,2005,(3):22-23;

[3] 赵培霞:文化与旅游关系浅谈[J].旅游世界,2005,(2):20-22;

[4] 李俊梅:历史文物旅游的现状和发展对策[T].河南社会科学,2003, (01);

[5] 侯廷生李海燕:以历史文化资源来促进邯郸旅游产业的发展[J]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3):88-90。

作者现就为太原大学旅游系教师,任本系实习教研室主任,职称助教;同时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法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

联系方式:0351-******* 135********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一、中国文化演艺产业有望成为继电影产业之后的下一个爆发性行业 从整体文化产业来看,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在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之后,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迈过3万美元之后才有所放缓。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6100美元以上,目前正是文化消费需求快速释放的过程。 文化行业的快速增长已经在电影产业得到了验证。与电影行业一样,演艺行业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演艺产业的规模大,产业集聚化程度高。 国外演艺市场一般都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剧场密集的分布创造出相互烘托、相互宣传、相互刺激的气氛,扩大了观众的整体数量。密集的剧场分布形成一个剧场群落,对于培养戏剧观众和戏剧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带动了旅游、饭店、购物、交通等周边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外演艺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的纽约百老汇聚集了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以内的39家剧院共计47962座,有100多个舞蹈团、近60个音乐团体常驻于百老汇剧院区

进行演出,年票房直接收入为12亿美元左右,间接经济效益在43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整个北美的电影票房收入也只有100亿美元。 与电影相比,演艺市场呈现更加小众化、消费高端化的特点,但是中国的演艺产业也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民众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对户外娱乐消费升级的需求; 2、政府政策对文化演出市场和民营经济的支持; 3、演艺人才队伍的繁荣发展; 4、演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快速提升。 中国的演艺市场正在进入爆发性的发展阶段,目前是最佳的抢占市场战略发展阶段。 二、旅游行业是成长型的朝阳产业,“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模式最有竞争优势 旅游产业是消费升级最核心的产业之一,是典型的成长型朝阳产业。2013年,尽管遭遇政务消费减少、禽流感疫情和国外游客减少的不利环境影响,我国的旅游行业依然实现高于GDP的增长水平。 在“三公”经费压缩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仍然实现较好发展,说明大众消费是国内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此外,出境旅游较快发展,境外消费大幅增长。

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壮大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意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行业,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在旅游产业当中,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所享受的也是旅游产业当中的文化内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旅游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视文化产业,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从而推出不断满足当代人们需求的服务。本文就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引言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两者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现代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当代人们的需求,许多产业开始积极探索共同发展之路。近年来,伴随着创意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产业相互

交叉发展的现象不断增加,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新兴产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就必须顺应产业融合的要求,不断推出新的业态和产品形式,开拓新的市场,走差异化竞争道路,从而获取更大的 收益。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述 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纷纷发展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创新为核心的一种新兴产业。这种产业着重文化形式、内容的创新,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不断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赢得市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享受也越来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与我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其在我国当前社会主要囊括了应试、动漫、传媒、表演、雕刻、广告等多个行业。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依赖度不高。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文化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行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对我国人民有着很好的鼓舞作用。时代在发展,文化对创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产业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而文

河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旅游管理 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虽然河北省具有许多优秀地文化旅游资源,但其文化旅游行业地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旅游业与其他行业地关度很低,旅游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文化旅游行业进行整合、调整结构、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等发展建议. 河北省明确提出要“依托华夏文明核心区和燕赵文化根基深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在未来地旅游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地作用,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地开发与营销,是促进河北省旅游业经济效益提高地重要手段. 一、河北省地文化旅游资源简介河北省文化旅游资源地总体特征是:总量庞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某些资源具有国内独占性和世界性,与京津大都市群有很强地关联性和互补性,但多种资源不具备协调性,空间配置不平衡.综合来看,河北省地文化旅游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1)文化旅游资源地域广阔、数量众多整体而言,自然地貌呈现以平原为主地多样性,体现出从塞外到中原过渡地自然地貌与环境特征.北部以承德避暑山庄皇家园林文化、张家口坝上草原文化为主;东部以秦皇岛北戴河海洋文化为主,;中部是以保定为主地冀中平原红色旅游文化. (2)文化旅游资源地方特色鲜明,保持了民间地质朴性燕赵大地古为边陲之地,与游牧民族交往融合,素来有豪迈英武地气概,在河北地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上也体现了这一气概.如戏曲、曲艺唱腔高亢激昂,歌

舞风格落落大方,武术、摔跤风格刚劲粗犷,许多杂耍表演也十分豪壮.河北梆子、石家庄丝弦、滦南评剧、徐水花狮、沧州落子、井陉拉花、定州秧歌、清苑哈哈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树一帜,并且大量保留着传统地表现手法和风格,受到外来文化地冲击很小. (3)旅游容量宏大,可进入性强河北省文化旅游资源遍布全省,而且环绕北京和天津,这种独有地地理位置是其他省份不能相比地.从北京南下地列车都经过河北境内,每到旅游旺季,都会开通从北京到承德、北京到秦皇岛等多条旅游专线.有多个高速公路进出口,境内有津浦、石太、京广等15 条铁路干线.河北地海运条件便利,东临渤海,省内有京唐港、秦皇岛港以及黄骅港等.加之河北省迅速发展地航空交通,更使河北省具有很好地进入性,为河北省聚集人流、发展旅游起到强有力地促进作用 二、河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河北省文化旅游地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其丰富地历史文化资源所孕育地巨大潜力相比,其文化旅游业地发展还有很大地差距.具体来说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布局结构散乱河北省地文化旅游资源不少,但大多数文化旅游产品线路没有统一连贯起来,很多线路都是自成一体,没有进行合理整合.目前国际上旅游市场多以文化型、度假型以及复合型旅游产品为主,而河北省仍以传统地观光旅游产品居多,商务型、文化型旅游产品没有形成规模,这是导致河北文化旅游发展缓慢地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河北省处在北京地外围,内环京、津,与其地域相连,文化背景 相似,很多旅游景点相近、甚至雷同.但河北旅游发展地各项条件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孔若水1006101207 中国旅游历史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并且从未间断过。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旅游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 早在几千年前的神话传说中,就出现过好多类似于现代的旅游的事情,比如皇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尧舜禹都曾经云游四方。大禹为了治水,走遍了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故事虽然属于虚构的畴,但依然是远古时代人们现实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的客观反映。它们至少说明:旅游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旅游的第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道路交通比商周时期有了提高,商旅因此而兴盛,于此形成了中国早期的旅游思想。 此时期,交通比以前有所发展。陆路交通方面,当时已有“国中之道”和“野鄙之道”的区分。驿路四通八达,形成了陆路交通网。还有许多历尽艰难筑成的道路工程,如国修筑的褒斜道栈道,齐鲁建设的黄淮交通网络等。水陆交通方面,这时期不仅利用自然河道,还广为开凿人工运河。比如吴国开凿的邗沟,国开凿的鸿沟等等,大大便利了南北航运。此时的造船业已较为发达,吴越两国是其代表。战国时期中国的造桥技术也臻于成熟,国建造的中渭桥是中国古代相当著名的一座桥梁,充分显示了当时造桥技术的高超。随着旅行活动的频繁,此时期的旅游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此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生存与争霸,竭力发展经济,并非常

支持商业,因此商业旅行十分兴盛。而君主贵族的狩猎旅游活动十分普通,楚襄王、蔡灵侯、楚昭王等人都是典型的旅游君主。此外,民间的旅游娱乐活动已相当普遍。此时期的孔子就是一位大旅行家。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周游列国,足迹遍及、、、四个省份。 汉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盛期。远行成为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的主要特色。 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车宽一律六尺,一边通行全国。水路交通方面,凿修了长34公里,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使南方地区只经水路便可与中原荆楚吴越相通。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相继修筑了“回中道”、“褒斜道”、“子午道”等,并最终形成了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汉代又不断开拓对外交通。当时有著名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通向南方的“灵关道”。汉时代的交通工具较以前也有很大发展。 此时期的旅游活动中,最突出的是帝王巡游,代表人物是始皇和汉武帝;使者远行,突出实例是骞通西域;学者周游考察,典型为司马迁周游写《史记》。 旅行与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进行一种文化交流,不同的旅行者就是不同文化的传播者。汉时代,通过众多的旅行者,中国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 而且,游记在此期间萌生。比如枚乘《七发》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除游记外,汉时期还有一些反映旅游活动的诗歌。

文化旅游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精选文档

文化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十三五”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未来十年,中国旅游产业大有可为,并将成为拉动全球旅游产业的引擎。未来,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文旅产业,资本逐鹿 过去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平均%,从全球经济体排位第八到今天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十年,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旅游业将是最值得投资的产业。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国正在进入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投资要素市场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旅游投资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旅游业作为全球较大的产业之一,仅依靠存量资源优化配置是不够的,需要依靠增量资源的有效投入。 未来十年,大型非旅资本将加速进军旅游业,跨行业投资态势愈发明显。同时,旅游企业并购重组和“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旅游资源将深度整合。 二、“旅游+”,跨界融合 融合性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只有依托多个产业,才能向旅游者提供包括行、住、食、游、购、娱等在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既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拓宽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也决定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备融合发展优势的战略性产业。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正在与各个行业不断融合。“十三五”期间,旅游与国民生活及乡村、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的“+”将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三、从“资源+土地”到“投资+情怀” 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到,旅游正在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然而,现阶段的旅游产品还存在着“不配套”的问题。 目前的旅游产品中,传统供给供过于求,新型供给供不应求;观光产品供应过剩,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产品供应不足,导致需求外溢、市场外溢、投资外溢、效益外溢,旅游业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传统的资源主导和土地增值主导的盈利模式下,“小情怀”等“看不见的投资”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未来十年,旅游资本要注重“情怀”打造,旅游产品供给将在新业态、新体验、人性化配套等方面得到强化。不论项目投资的大小,都应更加重视情怀投入。 四、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的重点主要是建设,建景点、景区、饭店和宾馆,这是一种“景点旅游”的发展模式。然而,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广泛,时代赋予旅游业的责任也明显加强,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旅游的发展需要,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探索。 所谓“全域旅游”,简单说就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建设,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最终实现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从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形势来看,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五、全球化趋势明显 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要想成为旅游强国,还需要提升本国的供给能力,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旅游行业全面贯彻“515战略”,推进旅游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实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决定性时期。

邯郸市规划格局

为推进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向纵深开展,更好更快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邯郸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1至2013年在全市深入开展城镇建设上水平工作。到2013年,邯郸市三年累计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60万以上。 建设宜居城市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 据了解,根据规划邯郸市将推进城镇污染减排工程,城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市、县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并稳定保持在320天以上,好于一级标准天数明显增加;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湖泊、水库型水源地暂不考虑总氮指标);建成区段河流水质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将全部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并实现联网在线监控。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分别达到95%和35%以上,县(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省级重点镇和现状人口1万以上的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县级市和50%的其它县建立“村收集、乡运转、县处

理”的城乡一体垃圾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建成3个以上省级精品公园,重点部位绿化养护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服务标准,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地覆盖率分别达到47%和50%以上,争取进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精品公园,所有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县城,30—40%的县城建成国家园林城市。争创人居环境奖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建保税区建大交通提升邯郸实力 邯郸市将启动建设冀南新区,推进邯钢工业区、经济开发区、广府生态文化园区、漳河生态科技园区。积极创建一批出口区,新增出口企业100家以上,力争申报保税区成功。每个县都要建成1个省级工业聚集区。 邯郸市还将以会展中心提档升级改造为带动,建设一批高标准星级宾馆等接待设施,提高承办国际性及全国性会展能力,建设会展中心城市。高标准星级宾馆要建成4个以上。加强风景名胜区建设,新创建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邯郸市还将完成机场二期扩建、石武高客、邯黄铁路、邯长铁路

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综述 09旅游管理2009412004 杨二林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知网所有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献及论著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现状、发展特点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产业效益增长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经济效益实现现象。现代旅游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和支持的第三产业中的全新产业结构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完善和合理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代旅游业客观上已经使得文化旅游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过渡、转变,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日益文化化,文化形式逐步旅游产业化,旅游产业的发生与凸现具有时代的意义和鲜明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学者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日趋增多,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一、当前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从研究重点来看,目前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践研究,多出现于报纸及会议论文(超过搜索文章的75%以上),理论研究稍稍落后,还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 从研究时间来看,国内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2006~2009年,此期间相关论文研究数量增长迅速。 从研究人员来看,作者主要来源于大学、研究机构、旅游管理部门和其他,其中大学和研究机构占到总数的4/5,旅游管理部门。 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文献主要集中于文化旅游产业内涵、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其中,有关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文章数量和其他占到总数的1/5。 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对国内文化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和概念性,属于定性研究,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方面涉及较少,缺乏定量研究。 二、目前主要研究领域 (一)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

邯郸市生态环境建设浅析

邯郸市生态环境建设浅析 【摘要】:根据《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未来邯郸将以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方向同时,把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积极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打造具有邯郸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本文通过对邯郸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研究,对于十二五期间邯郸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邯郸市生态环境生态园林城市 《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出,推进河北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根据《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到2020年,邯郸市要实现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全市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等得到全面推广,将邯郸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一、邯郸市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和中国散文之城、太极之乡,是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邯郸市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历史文化悠久,地域上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海河流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必经之地,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然而,自然资源的长期开发、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降低了区域环境质量,而且也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邯郸市产业结构偏重,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将致力加快产业发展的“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由粗变精”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抓好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的节能减排,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制定一个长期的、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指导全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二、邯郸市生态环境建设 (一)规划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严格遵守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法则,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重要生态功能地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针对邯郸市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特点,通过科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旅游管理 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石长波徐艳红 文化旅游是一项以观念创新推动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意活动,以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其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来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需求。将哈尔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逬行剖析、解读, 从而 提岀发展对策'既有利于哈尔滨市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哈尔滨市文化旅 游产品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深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逬而形成城市文化旅游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品牌。 文化旅游业的基本概述 (-)文化旅游业的内涵与核心 所谓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曹者创造的休闲娱乐方式和观赏对象为消费内容,目标是使旅游者获得丰富文化内涵,能够深度参与旅游体验活动之中。文化旅游业是 一种具有關性的综合产业,因其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关联性高而成为当代经济社 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与传统旅游业相比.它所包含的业态更富有文化内 涵和体验性。另外,一些具有商务考察性质的旅游形态则更富有专业的知识性和文化交流性。 从旅游业的核心来看『传统旅游主要是以资源为核心,凭借地方特色和地域差异吸引看旅游者。但是就其看眼点,不管挖掘过程中是否考虑了竞争关系和市场需 求,主要E绕固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源的束缚,综合了包括市场需求、城市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意开发,从而达到吸引旅游者的目的。因此也可以说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二)文化旅游业的分类 从对文化需求的角度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史记、文物.古建筑、遗址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面;以技术成果、艺术、现代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面; 以节日庆典.居民日常生活习俗、祭祀、婚丧、衣看服饰和体育活动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面;以人际交流为表面的伦理道德和文化层面。从旅游的业态角度则可分为:遗址故居、影视基地、主题公园和艺术园区等多种形态。 (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必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看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看这个民族最深层的

旅游与中国文化知识论文

旅游与中国文化知识论文 学院、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陈冰洵 指导教师:冯军 完成时间:2014年 6 月

浅谈当代中国旅游文化的传播以佛教为例 摘要:佛教文化是根植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土壤里的一种价值创造,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佛教文化会使原有的旅游资源趋于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而旅游业的兴旺,也有利于佛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与研究,两者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广,对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事业的开发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作用影响 佛教是我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一个宗教。我所去过的寺庙大小不一,或豪华破败不一,或香火鼎盛门可罗雀不一,佛教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迄今已是具有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极其真实的传统,活在当代,活在你我的心灵深处。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旅游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佛教资源,对推进当地的旅游有积极的作用。 “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出家人云水一身,无牵无挂,以参访善知识、弘扬佛法、化导众生为务。因此,长期以来,僧人“行万里路”,参礼名师和圣迹,一直是受到重视和推许的,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晚,只是在近十年中,由于全国实行改革、开放,才使旅游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在佛教方面,由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名山大寺修复开放,宗教活动正常开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和香客。广大佛教徒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寺庙的开放,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友人到寺观教堂参观,见到教徒的宗教信仰受到尊重和保护,感到十分高兴;大批的华侨、台港同胞回到大陆寻根问祖,见到千年古刹保存完好,感到欣慰,其中许多教徒积极为寺庙的修复做功德,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力;各地的信教群众在生产劳动之余,朝山礼佛,精神上得到满足,生产积极性更高。 在现在的旅游中,有着很多的宗教文化,有道教、佛教、儒教等,重点说在佛教文化,现在旅游景点中,有很多佛教文化大山,佛教名山大寺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也是国内广大游人乐于登临造访的名胜。佛教名山,顾名思义,是因为有了佛教才成为名山的;因为是佛教名山,才有成千上万的人慕名游访。因此,正确认识佛教名山与旅游事业的关系,并加以妥善规划和安排,就能使佛教名山与旅游事业相得益彰;如果像本文列举的那些损害佛教名山大寺宗教气氛、不顾宗教特点大搞违章建筑等现象不及时纠正,就会使佛教工作与旅游事业两败俱伤。这种简单明瞭的道理,人们是容易理解的。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使佛教工作与旅游事业能够协调发展。 一、佛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教规、礼仪和宗派,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历史之久都是驰名中外的。由于佛教宗派众多,各有差异,加之,在一些佛教历史悠久、佛教影响力较大的地区,非佛教朝拜目的的旅游者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佛教信徒。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一些重要的佛教节日由于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不仅仅是佛教信徒的节日,而且已经演变为富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流行节日,因此,适当的利用佛教节日,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文化旅游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文化旅游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促进旅游消费与投资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文化旅游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意见》针对旅游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问题,提出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增长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政府加大对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又能扩需求、促发展。针对我国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影响旅游消费增长的基础性问题,《意见》提出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完善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加强连通景区道路和加快停车场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旅游支线机场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等五项内容。以上内容既与游客体验直接相关,也是旅游公共服务的短板。通过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为游客提供更加放心、便捷、舒适的旅游消费环境。 二是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扩大旅游投资规模,改善旅游投资结构,能为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制约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的投资障碍和政策瓶颈,《意见》提出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推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等七项内容。以上内容是当前及未来游客消费和社会资本投资的热点领域。各级旅游和相关部门将以扩大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为核心,通过放松管制、破除制约新业态发展的制度障碍入手,推动落实支持旅游新产品开发和新业态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满足游客快速增长的大众化、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 三是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不仅能挖掘国内潜在旅游消费,还能吸引部分高端旅游从境外回流。《意见》从满足游客消费新需求、培育消费新热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丰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积极发展老年旅游、支持研学旅行发展、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等内容。通过培育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的旅游消费新热点,做大做强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四是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已成为城镇居民“5+2”生活模式的重要载体,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主战场。为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增收富民作用,《意见》提出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等四项内容。 五是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调整休假安排对于激发旅游消费热情、扩大旅游消费规模的作用立竿见影,对抵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效果显著。目前,不少地区和单位在落实带薪休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还存在推动力度不够、落实进度比较缓慢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加快实施。针对当前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缓慢、游客集中出游带来的弊端等问题,《意见》提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鼓励错峰休假等三项举措。

邯郸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邯郸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邯郸市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历史文化悠久,地域上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海河流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必经之地,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然而,自然资源的长期开发、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降低了区域环境质量,而且也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制定一个长期的、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指导全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同时,本项工作也是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条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严格遵守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法则,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重要生态功能地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针对邯郸市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特点,通过科学论证、分析,提出邯郸市的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和各功能分区的控制性规划,为邯郸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条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邯郸市市域所辖的19个县(市、区),规划区域面积120.71万公顷。 规划期限为50年,其中近期:2002年—2005年;中期:2006

年—2010年;中远期:2011年—2030年;远期:2031—2050年。 第四条规划目标 到2005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区和部分县级城市环境质量实现按功能区达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60%以上的宜林荒山完成生态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26.5%,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20%以上;积极筹建武安青崖寨濒危植物自然保护区(被河北省列入2001年拟建名单)和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景区,使邯郸市良好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保护;力争5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建成1-2个生态示范区,2-3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6-8个省级生态农业县,基本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到2030年,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重建和恢复,生态农业得到普遍推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森林覆盖率达到30%。 到2050年,全市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整治,基本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生态、社会和经济达到协调发展。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学生:古玥指导老师:萧葱 摘要 民俗文化资源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属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旅游的范畴,其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旅游动机。对于民俗旅游开发保护当前面临着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恢复传统民俗,尤其是传统民俗的精华部分,来保持传统民俗的丰富性。因为恢复传统民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重新构建农村社区的一个文化基础,能够使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精华得以弘扬。同时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在分析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及民族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从民俗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特色;开发与保护; Folk cultural tourism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Major: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Gu Yue Supervisor:Xiao Cong Abstract Folk culture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tourism resources, belongs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ategory of national tourism, as a kind of a high level of culture touris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Folk cult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ourism means, especially with tourists for newly, travel motive of the prophet. To protect the folk tourism development face a task, is to make as the recovery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especially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part, to keep the richness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Because restore traditional folk in a sense, is to build a cultur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foundation, can make our Chinese nation thousands of years to carry forward the essence of long 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produce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other positive impact, but also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brings negative effect, such as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pre, commercialization assimilation, etc. Our country region is wide, national many, has the rich

2016年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016年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一)中国文化演艺产业有望成为继电影产业之后的下一个爆发性行业 从整体文化产业来看,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迈过3万美元之后才有所放缓。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6100美元以上,目前正是文化消费需求快速释放的过程。 文化行业的快速增长已经在电影产业得到了验证。与电影行业一样,演艺行业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演艺产业的规模大,产业集聚化程度高。 国外演艺市场一般都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剧场密集的分布创造出相互烘托、相互宣传、相互刺激的气氛,扩大了观众的整体数量。密集的剧场分布形成一个剧场群落,对于培养戏剧观众和戏剧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带动了旅游、饭店、购物、交通等周边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外演艺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的纽约百老汇聚集了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以内的39家剧院共计47962座,有100多个舞蹈团、近60个音乐团体常驻于百老汇剧院区进行演出,年票房直接收入为12亿美元左右,间接经济效益在43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整个北美的电影票房收入也只有100亿美元。 与电影相比,演艺市场呈现更加小众化、消费高端化的特点,但是中国的演艺产业也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民众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对户外娱乐消费升级的需求; 2、政府政策对文化演出市场和民营经济的支持; 3、演艺人才队伍的繁荣发展; 4、演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快速提升。 中国的演艺市场正在进入爆发性的发展阶段,目前是最佳的抢占市场战略发展阶段。 (二)旅游行业是成长型的朝阳产业,“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模式最有竞争优势 旅游产业是消费升级最核心的产业之一,是典型的成长型朝阳产业。2013年,尽管遭遇政务消费减少、禽流感疫情和国外游客减少的不利环境影响,我国的旅游行业依然实现高于GDP的增长水平。 在“三公”经费压缩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仍然实现较好发展,说明大众消费是国内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此外,出境旅游较快发展,境外消费大幅增长。 旅游行业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政府相继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

文化旅游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文化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十三五”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未来十年,中国旅游产业大有可为,并将成为拉动全球旅游产业的引擎。未来,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文旅产业,资本逐鹿 过去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平均%,从全球经济体排位第八到今天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十年,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旅游业将是最值得投资的产业。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国正在进入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投资要素市场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旅游投资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旅游业作为全球较大的产业之一,仅依靠存量资源优化配置是不够的,需要依靠增量资源的有效投入。 未来十年,大型非旅资本将加速进军旅游业,跨行业投资态势愈发明显。同时,旅游企业并购重组和“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旅游资源将深度整合。 二、“旅游+”,跨界融合 融合性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只有依托多个产业,才能向旅游者提供包括行、住、食、游、购、娱等在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既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拓宽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也决定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备融合发展优势的战略性产业。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正在与各个行业不断融合。“十三五”期间,旅游与国民生活及乡村、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的“+”将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三、从“资源+土地”到“投资+情怀” 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到,旅游正在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然而,现阶段的旅游产品还存在着“不配套”的问题。 目前的旅游产品中,传统供给供过于求,新型供给供不应求;观光产品供应过剩,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产品供应不足,导致需求外溢、市场外溢、投资外溢、效益外溢,旅游业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传统的资源主导和土地增值主导的盈利模式下,“小情怀”等“看不见的投资”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邯郸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

邯郸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 1 项目背景 建设部于1992年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2004年6月,建设部在总结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同时,决定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进—步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活动,提出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该目标是实现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并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目标发展。“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2006年1月23日邯郸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这是邯郸市城市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邯郸市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随着邯郸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环境保护任务还相当艰巨;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同步,绿化水平从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城市生态要求;迫切需要一个更加科学的理念和更高的目标来指导邯郸城市的健康发展。于是,邯郸市提出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 规划目的及技术路线 编制邯郸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旨在充分认清邯郸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面临的形势和艰巨任务;立足区域与城市基础,着眼未来发展,构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结合邯郸市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施指引和保障措施,为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供技术支撑。 规划以景观生态学、生态承载力和城市生态学为基本理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作为技术手段,从现场调研与系统分析研究到总体布局、专项规划到实施指引的技术路线。具体包括: 在对邯郸市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依据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针对邯郸市的实际情况优化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目标可达性分析。确定在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所处的阶段,找出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主要限制因子,明确今后建设的主要方向。 从面临的主要生态条件和环境问题出发,识别重要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构筑系统完善的生态空间体系。从体现生态和方便生活出发,提出城市绿地系统基本框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和水安全等多方面,构筑水系统规划的完整体系;从体现环境安全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出发,提出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污染防治的策略;从共建共享和统筹城乡方面,提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体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程带动的要求,提出重要实施指引和主要实施措施。 3 主要内容 3.1 系统分析 从现状特征来看,规划对城市产业、能源消耗、污染控制、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绿地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把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统筹考虑。分析认为,邯郸以钢铁、煤炭、电力,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都较大,从而带来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都不容乐观,在全省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规划提出邯郸的经济发展仍然表现为“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特征,是一种粗放式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要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能耗和污染排放的降低,必须改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投入的“脱钩”是邯郸必须解决的重大发展战略问题。 从国家标准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提出了7项—般性要求和生态环境、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