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在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起课来真有有点令人头痛。主要是放手探究的度不好把握,完全放手,一节课下来可能也探究不出规律;一步步引领,给以学生的空间又不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经过我们教研组的集体研讨,我们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如何把握“操作与想象”的度,以操作积累活动经验,以活动经验支撑想象,最终实现探究规律、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推理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合作探究、巩固运用、回顾总结。

(一)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引入新课。

本环节设计本课第一次围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你会用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吗?

给学生提供两组小棒,第一组能围成,第二组围不成。在展示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两点:一是什么叫围成三角形,要注意首尾相连,即不能断开,也不能交错,这既是对三角形定义的进一步体验,也是为后面围三角形积累活动经验;二是产生认知冲突,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从而产生探究的

欲望:三根小棒能否转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这个环节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在比较中,探寻“不能”的原因。

本环节设计本课第二次围三角形的操作活动。

摆一摆:5根小棒(红色8cm,蓝色4cm、5cm各一根,黄色3cm、7cm各一根)。以红色小棒为三角形的一边,其余两边再取黄、蓝小棒各一根。试试看有几种取法,每种取法是否能围成三角形。把探究结果填在习题纸上。

想一想:结合拼摆的过程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

活动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学生小组合作后,展示交流。

交流主要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

1、能围成三角形的有几组?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呢?

2、仔细观察图1~图4,比较这三根小棒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交流第一个问题时,重点放在“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上。

交流第3种情况,要结合学具让学生边演示边说明:3厘米与4厘米的小棒合起来也不能够到10厘米小棒的两端,所以也就围不成三角形。学生演示时,教师可以追问“能不能再调整一下”来感受“够不到”,增加对“围不成”的体验。这样,借助学具的直观,辅以语言的表达,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围不成的原因,积累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想象活动提供形象支撑。(课件:留下调整的轨迹) 交流第4种情况,3+5等于8,为什么也围不成三角形呢?这是教学的难点,并且单靠操作不足以解决问题。因为木棒有一定粗度,所以实际操作与理论上容易产生冲突。为了突破难点,这里借助想象的力量来进行推理,具体展开如下:在学生操作后,面对能或不能的争论,

师:请同学们闭起眼睛来想象一下,第四种情况到底能不能摆出三角形?

师:不管你想象以后认为能还是不能,请把你的想象用别人看得懂的方式表示出来。

这里的想象,不是凭空猜测,因为学生对怎样围成一个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体验,即两条小棒要碰到一起不能分开,另一端不能翘起来能。让学生画下来,就是把想象的过程落在纸上,留下思维的痕迹。

最后,再借助课件的动态演示,来进一步理解不能围成的原因。

演示动画:8cm线段固定,3cm和5cm线段分别与8cm线段的两端相接,在往一起靠的过程中保留轨迹。

第二个层次:引导发现规律。

借问题“回想我们刚才围小棒的过程,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课件出示四幅图)

学生首次发现:黄边和蓝边合起来比红边边还短或黄边和蓝边合起来与红边相等。

再引导交流:要想围成三角形,三根小棒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归纳:黄边和蓝边合起来大于红边。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让学生积累充分的数学活动经验。本环节,通过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素材让学生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了充分的体验和思考,也后面的推理打下基础。在这里,如果教师只是准备一些不同的小棒,让学生随意搭配,尽管学生的探究空间会更大,但学生就不容易关注两边的长度之和与第三边之间的关系了。这样固定红色小棒的长度,有意缩小了探究空间,但蕴含了明显的比较因素,有利于学生进行两方面的比较:能围成的一组小棒和不能围成的一组小棒之间的比较;两条短边的长度之和与长边的比较。这些比较因素就为学生顺利解开原有的疑惑:“究竟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够围成三角形”做好铺垫。】

2、在比较中深刻理解概念。

本环节设计第三次围小棒的活动:老师这还有三根小棒,想一想:它们能围成三角形吗?(红3cm、黄7cm、蓝11cm)

本活动分三个层次展开探究:

第一层次认知中产生冲突:学生先想一想,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学生说明原因之后,再动手验证。

第二层次探究中引发猜想:怎样改变小棒的长度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猜想,课件演示。

交流时,抓住一条主线来展开:即“红边和黄边不变,怎样改变蓝边”?

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是红、黄和要大于蓝边,红、蓝边和要大于黄边。

这个过程既是不断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也是不断应用“两边和要长于第三边”这个结论的过程。

第三层次归纳概括:要想围成三角形,单单只看这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是不是大于第三根小棒是不够的。想一想:究竟满足什么关系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

第四层次验证: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各边的长度,看看是否满足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先通过一组新的数据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逐步完善认识的过程中引发新的猜想。学生通过观察、质疑、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在观察中思考、思考中顿悟、提升,实现了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深刻理解了概念的本质。】

回顾上面探究的过程,第一环节主要是积累“围成”和“围不成”的活动经验,并初步归纳规律;第二环节主要是借助第一环节积累的活动经验,来进行不断地猜想和骓,来进一步归纳规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巩固运用

练习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巩固并优化规律:课本自主练习2。

通过这组练习巩固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同时又优化规律。即只要两条短边的和小于长边,就可以判断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二层次是灵活应用:设计了两道练习。

1、小华去学校,有几条路可走?最近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2、明明要为他的小狗建一座房子,房顶框架是三角形,其中一根木条长5分米,另一根木条长3分米,那么第三根木条可以是多少分米呢?(取整分米数) 【设计意图:巩固运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既能巩固新知、形成能力、优化方法,又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到学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四)回顾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