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景观艺术

合集下载

日本园林_精品文档

日本园林_精品文档

大德寺(だいとくじ)创建于日本镰 仓年间(公元1325年),位于今日本 国京都市北区,是洛北最大的寺院, 也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其中尤以茶 道文化而闻名。
日本京都大德寺
Japan Kyoto Dade Temple
大德寺大仙院
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 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
细部处理 Detail processing
庭院在细部处理 上也做得十分成 功。例如,各种 不同寓意的石灯 笼和手水钵,还 有飞石、延段、 角飞石和自然石 飞石等人工加工 的材料使用在园 中
桂离宫庭院天之桥立
桂离宫庭园池岸飞石
总结 Summary
桂离宫的整体布局,是许多优秀建筑经过严密的构 思设计组织在一起的。其中的茶室是古茶室之一, 分春、夏、秋、冬 4间,与天然景观和谐地结合在 一起。。
③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Tea gardens, more precise name is “open field”.
日本园林的特点(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apanese garden)
• 1 源于自然 ,匠心独运。 From nature, imaginative.
日本园林的类型(The type of the Japanese
garden )
•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①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Chi-chuen garden: the theme of water. ②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Dry landscape garden, is a white sand instead of water to landscaping.

日本园林——精选推荐

日本园林——精选推荐

⽇本园林⽇本园林⽇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以其清纯、⾃然的风格闻名于世。

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之中见⾃然”,⽽是“⾃然之中见⼈⼯”。

它着重体现和象征⾃然界的景观,避免⼈⼯斧凿的痕迹,创造出⼀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在表现⾃然时,⽇本园林更注重对⾃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静⼊定、超凡脱俗的⼼灵感受,从⽽使⽇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不露的特⾊;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的思索和领悟......⼀、园林发展史⽇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每个时代⼜分成若⼲朝代。

园林历史阶段亦据此⽽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

古代园林指⼤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本国都经常搬迁,每个朝代都是以国都所在地命名,如奈良时代的京城在奈良),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林,近世园林指桃⼭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包括明治、⼤正、昭和及平成时代的园林。

(⼀)、⼤和时代园林(公元300年⾄公元592年)在公元五世纪,建⽴⼤和国。

⼤和国亦不断向中国派出使者,向中国学习⽂化,其中园林艺术就是⼀项。

⽇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成书于公元712年,它与公元720年成书的《⽇本书记》都提到了皇家园林情况,虽然细节不清,但亦可追到⼀丝踪迹,如掖上池⼼宫、矶城瑞篱宫、泊濑列城宫等。

这些皇家园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穿池起苑池内放养鲤鱼,苑内奔⾛禽兽,天皇在园内⾛狗试马,远⾜⽥猎。

(⼆)、飞鸟时代园林(公元593年⾄公元710年)此期园林亦属于池泉⼭⽔园系列,所有古园今已不存,但是,园林史料还是清楚地记载了这⼀时代的园林,有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垦宫庭园、苏我⽒宅园等。

(三)、奈良时代园林(公元711年⾄794年)此期⽇本全⾯吸取中国⽂化,整个平城京就是仿照当时中国的⾸都长安⽽建,史载园林有平城宫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和城北苑等,另外还有平城京以外的郊野离宫,如称德天皇(718-770年)在西⼤寺后院的离宫。

日本枯山水庭院 ppt课件

日本枯山水庭院 ppt课件
日本枯山水庭院
日本枯山水庭院
日本枯山水庭院
银阁寺
银阁寺庭园是枯山水与池泉 园相结合的例子。八代将军 足利义政在东山殿建造的。 在锦镜池旁,有一个用白色 砂石堆成的圆台“向月台”; 旁边是细心耙成沙滩状的一 弯白色砂石,名为“银沙 滩”,给人以水波荡漾的感 觉。这一“枯山水”掩映在 松柏之间,与两层的银阁、 池塘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
——枯山水园林
日本枯山水庭院
日本园林总体特色
• 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气候温暖多 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 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
•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着重体 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 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 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
日本枯山水庭院
日本枯山水庭院
大德寺大仙院
大德寺大仙院是大德寺 77世方丈古岳宗亘和尚 于1513年左右设计建造 的园林,园分两庭,皆 为独立式枯山水,大仙 院庭园是面积仅仅只有 大约99平方米大小的枯 山水庭园。南庭无石组, 全为白沙。
日本枯山水庭院
西芳寺
在南北朝时代 (1339年),梦窗 国师入山之后改为禅 宗,并完成寺园改造。 园林有枯山水部分和 池泉部分,枯山水部 在山腰,堆积了一组 坐禅石、须弥山、龙 渊水组石、龟石、鹤 石、蓬莱石。是日本 最早的枯山水范例。
日本枯山水庭院
龙安寺
日本枯山水庭院
京都龙安寺中的庭院布景
是日本枯山水的典型代表 作之一,15块大小各异 的假山分布在白砂之上, 被理解成大海上的岩岛, 也有人将之解读为在海上 翻腾的蛟龙。据说,15 块石头位置巧妙,无论从 庭院的哪一个角度观赏, 都不能一次将它们尽收眼 底

枯山水的造园及观赏要素

枯山水的造园及观赏要素

枯山水的造园及观赏要素1. 引言1.1 定义枯山水,是一种日本园林艺术中的一种设计风格,其特点是不使用真正的水池,而是利用干涸的河床来表现水的形态。

枯山水常常运用砂砾、石头和苔藓等自然材料,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营造出一种枯山水景观的独特美感。

枯山水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干涸的水景,它还包含了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

枯山水的“枯”意味着枯木、干涸,具有一种深邃而富有内涵的意境。

而“山水”则代表着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追求。

综合起来,枯山水就是通过废水妙用,体现出日本园林艺术中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是一种富有哲思的造园风格。

在日本,枯山水被视为一种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园林艺术形式,被广泛用于庭园、庭院以及公共空间。

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欣赏和研究。

通过对枯山水这一独特园林风格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其美学价值,还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思和文化内涵。

1.2 历史枯山水,是一种极具禅意的园林艺术形式,在日本被称为“枯山水庭园”或“枯山水园林”。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85年),当时仿效中国的风格而产生。

枯山水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枯山艺术,这种艺术在中国的盛行时期大约是在宋代。

枯山水庭园被认为是一种“干枯”的自然状态,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在园林中,枯山水的设计常常取材于自然山水风景,通过枯石、干草、沙地等元素来表现自然之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枯山水在日本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庭园艺术形式。

在日本庭园中,枯山水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所,不仅体现了自然主题,还表现了与之相关的文化和心理意义。

枯山水庭园不仅是庭园景观的设计手法,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领悟。

其历史渊源丰富深远,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枯山水庭园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且富有内涵的庭园艺术形式。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冈山后乐园
鹿儿岛的仙岩园
2. 江户时代(1603 年—1867 年)江户时代的日本园林,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从园主来看,表现为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的状态,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收敛,大型池泉园较少,小型的枯山水多见,反映了思想他移、流行时尚转变、经济实力下降等几方面的因素。
第10章 日本园林
目录
1
2
3
4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重 要 实 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3. 室町时代(1393 年—1573 年)室町时代,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到了室町时代,政治中心又回到了美丽的京都。由于财富和权力的扩大,统治阶级内造园的风气盛行。此时的造园技术发达,著名造园家辈出,不仅是在京都,在其他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园林作品。日本的造园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泉园。

绿色津南中央庭园

绿色津南中央庭园

日本现代园林——绿色津南中央庭园景观设计分析论文摘要:中国的盛唐是日本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时期,日本又结合了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及地域特色,创造出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日本与中国在传统园林上同宗同源,在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日本现代园林,耐看耐品,并讲究造园意匠,极富诗意和哲学意味。

在世界园林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以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户田芳树作品:绿色津南中央庭园为例,浅谈了日本传统园林在其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绿色津南中央庭园日本园林环境艺术一、日本传统园林与现代环境艺术1.日本传统园林设计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气候温暖多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甚至连姓名也大多与自然有关,这种审美观奠定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础,从而使得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日本庭园,始终把自然作为主题,根据各种各样的意匠创造出美丽的风景。

但日本的庭园意匠并没有就那样直接的将自然景物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以抽象的表达为主。

更进一步,可以说将自然地景观,神仙的世界,净土的世界等浓缩创造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庭园,就是“象征性的缩颈式庭园”2.日本现代环境艺术日本现代的环境艺术,是从从日本传统园林中经历了一系列的传承与演变而形成了现在的特色。

日本现代园林设计师们抓住日本传统园林的精髓所在,剔除了设计中的刻意加工,却可以让人产生回味无穷,心神俱醉的意境。

强调来源于自然,但却不是简单生硬的模仿自然。

在现代设计中, 细微处表达日本文化,在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园林。

他们的作品不仅拥有现代园林的特征, 明朗、创新, 满足现有生活的需求, 而且在更深意义上蕴含了日本传统园林的意境。

二、绿色津南中央庭园景观设计分析1.绿色津南中央庭园简介该作品位于新泻县中鱼沼郡津南町秋成,规模4公顷,是由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户田芳树设计。

建筑知识-日本园林景观设计

建筑知识-日本园林景观设计

日本园林景观设计日式庭院景观设计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日本的物质文化,也是日本民族风格的体现。

具有东方禅特色的日本庭院景观源于中国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景观相呼应的诗意景观.日式庭院景观设计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日本的物质文化,也是日本民族风格的体现。

具有东方禅特色的日本庭院景观源于中国文化,并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中国传统诗意景观设计的干式景观设计理念。

运用简单的沙、石、水等材料和抽象的表现手法,表达日本庭院设计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

1在院子里造山在日本庭院设计中,山地建筑涵盖的范围相对较广,既有庭院中高大的假山,也有相对低矮的土山。

当它以高山的形式出现时,通常的设计方法是在庭院深处建造一块岩石,通常是由不同形状的石头堆积而成。

庭院中央的石头通常被称为守护石,也是最重要的石头。

守护石的位置确定后,在其周围设计一个偶数的石头,组合形成瀑布状。

院子里最大的树一般种植在护堤后面,从远处看树种以乔木为主要景观。

假山一般是围绕树木展开,增加了造山的感觉。

通常日式庭院的山地建筑形式不仅仅是江户时期的高大假山,还有很多比较矮的庭院。

日式庭院的建筑材料与中式庭院基本相同,主要由土、石、土、石组成。

院子里的山和护堤是用整块石头或土石混合建造的,院子的其他部分更多的是用山土建造的。

石头在日式庭院的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式庭院的设计中,石头很少直接堆成假山,通常是掺土掺石。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山体形态应尽可能接近自然山体。

在造山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形状比较大的石头,在庭院中营造一种稳定的氛围。

院内道路铺土、点石、柱石,形成石面与点的组合形式。

庭院中放置2块石头石头是日式庭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石头主要是装饰性的。

庭院中的石头必须与庭院环境相协调,孤立的石头会变成缺乏人情味的孤石。

只有将庭院之石与庭院内的植物等环境融为一体,庭院才有生命力。

在日式庭院摆放石头的设计方法中,我们非常重视庭院的装饰。

日本庭院设计认识

日本庭院设计认识

日本庭院设计认识日本庭园受到中国的影响,在园林艺术的处理上寓情于景,以景印情,浓缩自然和意化自然。

日本人将造园艺术有发展的纳入自己的文化中,而非对舶来文化的一味照搬。

凭着他们对水、石、和沙的绝妙布局,把造园艺术发展到一个完美的巅峰,从而产生了自己的风格和园林艺术。

在经过长期发展后,也自成一格。

纵观日本园林,它为人们留下集中截然不同的庭院类型,如传统的耙有沙纹的枯山水庭院,融小桥、湖泊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古典回游式庭院,以及环绕着竹或树篱的僻静的茶道庭院。

这些不同形式的日本庭院,主要是受到由中国传入的禅宗佛教、茶和山水画的影响,使其产生一种洗练、素雅、清幽的风格。

枯山水庭院大约在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而后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融合。

至13世纪,中国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它使日本的园林设计更趋严谨、自然。

禅宗园内的造景元素多静止、不变的色调,如苔藓、沙砾和石头、常绿树等,庭院内基本上不使用任何开花的植物,因为在禅宗修行者们看来,花朵是华而不实、易凋谢的,会打乱人们的沉思,以及他们所追求的“苦行”和“自律”精神。

在庭院中,常将一幅画面减至寥寥数笔,营造出一种“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的园林景观。

灌木、小桥、岛屿、甚至水体这些常用的造园要素均被剔除,只留下岩石、天空和土地等,运用极其简单的材料而能创造不凡的景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着实令人赞叹。

它如同日本绘画、文字一样,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意念则来自禅宗道义。

这就是典型的日本枯山水庭院。

“石”在日本有宗教象征意义。

日本人视“石”为神祭拜,石庭院便成为一处神圣场所。

而岩石的选择及配置自然在枯山水庭院中有特殊重要性。

岩石则采用常用的花岗岩、片磨岩等有个性的石种,还有浅色系的沉淀岩石,如石灰岩或火山岩等。

岩石的设计要经过反复推敲,一般设置多为单数,三五块岩石为一组,注重大小搭配,造型生动而富有整体韵律感。

由于石块呈不规则状,铺设时要加强石块之间的呼应与协调,而与整个环境取得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园林景观艺术08园林景观工程陶然(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徐州)摘要:日本和中国是千百年来的邻邦,中国传统文化曾对日本有过深刻影响,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曾经是日本临摹的范本。

日本从明治后,吸取了大量西方有益,使得日本新文化有了长足发展。

今天的日本园林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并深受国际赞扬,成为我们学习借鉴的榜样。

关键词:日本园林景观尊重自然Abstract:Japan and China are neighboring countries over a strip of water. The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at of Japan, especia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But since Japan adopted reform during the reign of Mingzhi, it assimilated a bulk of beneficial culture, which enabled its culture to make great head way for this nation. The modern Japanese landscape design 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top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a, gaining a world reputation, thus becomes a model for us to draw upon and learn from.Key words:Japan; gardens landscape; respect for nature为了写好这一篇论文,我翻阅了很多与日本园林设计相关的书籍,发现日本现代园林的发展步伐其实已经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列。

且不去谈论这个国家的是非功过,也不去谈论这两个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就单单从园林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两个民族有太多的渊源与太多同样令西方世界惊叹的辉煌。

但是当两个民族在同样的十字路口彷徨的时候,我们还在力不从心,我们还在疼痛中挣扎,我们还在迷茫中徘徊时,他们已经引领起了世界的园林航向,现在我们满眼都是佐佐木叶二、枡野俊明、户田芳树……当我看了他们的作品之后,有一种东西在心间冲击我的所有感官……我查阅很多书籍,写了这一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论文,我更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跟同学之间交流,让我们一起努力,在那个十字路口之后获得凤凰涅槃的新生。

1日本园林的背景日本是一个岛国,这一地理特征形成了它独特的自然景观,较为单纯和凝练。

岛国的自然资源有限,在对有限景观的理解表达上,透过重重表象,挖掘和提炼了自然精髓。

对景物深刻感悟,加上文化情节,造成了日本景观设计的独特风格。

日本与中国毗邻,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广泛的交流。

中国文化输入日本始于汉代在唐代达到高潮,之后的宋、明两代也都有间接输入,因而可以说日本是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先进成份才逐渐形成自身文化。

但是日本在吸取的同时去对输入的文化进行了及时的吸收的改进,使其适于本国的生存环境,从文字、宗教、伦理到文学、绘画、书道、茶道、剑道、花道等,无不如此,所以现在的日本文化虽然无处不透着中国的影子,却又无处不体现出日本特有的民族个性,园林艺术自然也不例外。

1.1日本园林的溯源日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

园林历史阶段亦据此而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四个阶段。

古代园林是指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林,近世园林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时代的园林。

日本园林主景的演变过程为:动植物(大和、飞鸟)——中国式山水(奈良)——寝殿建筑佛化岛石(平安)——池岛、枯山水(镰仓)——纯枯山水石庭(室町)——书院、茶道、枯山水(桃山)——茶道、枯山水与池岛(江户)。

2日本园林的艺术风格日本园林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可见,中国园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文人山水过程中,日本园林逐渐摆脱开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趣,走向了枯、寂、佗的境界,从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池泉庭到镰仓室町时代的枯山水,再到桃山、江户时代的茶庭,由泊来至和化,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

日本园林用质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

用园林语言来解释“长者诸子,出三界之火宅,坐清凉之露地”的境界。

2.1筑山庭和平原筑山庭偏重于地形上筑土为山,筑山庭中的土山相当于中国园林中岗或阜,坡度缓和的土丘称作野筋;平庭对应于筑山庭指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园林规划,在平地上追求深山幽谷之玲珑,海岸岛屿之妙曼的效果;筑山庭和平庭都有真、行、草三种形式,真庭是对真山真水的全方位模仿,而行庭是局部的模拟和少量的省略;草庭是大量的省略。

图2-1 横滨三溪园Fig 2-1 Yokohama sanxi garden2.2枯山水和池泉枯山水是日本园林的精华,实质是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

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

枯山水有两种寓意对象,一是山涧的激流或瀑布,日本称之为枯泷;另一种是海岸和岛屿;泉池是微缩的真山水,池泉一般都是园景的中心,枯山水与池泉都是在自然布局的水池中设溪坑石代表岛屿,与岸相连的驳岸称中岛按不同位置分别称为龟岛、鹤岛、蓬莱等名。

图2-2 日本枯山水和泉池Fig2-2 Japan withered landscape and pools2.3茶庭茶庭也叫露地,是源自茶道文化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茶庭的景观作用已大于实用功能。

茶庭式园林一般是在进入茶室的一段时间里,按一定路线布置景观,以拙朴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矮松寓指茂盛的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联想到清冽的山泉,以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围,有很强的禅宗意境。

图2-3 禅宗的茶庭Fig2-3 Zen tea gardens2.4坐观式、舟游式、回游式日本园林多以静观为主,特别是小园林,其观赏角度只有一个,虽然在园路,也只是看而不是让人走进去赏玩,故称坐观式园林。

回游式与此想对应,是可以供人走进去赏玩的,其观赏角度有多个,可以做到移步换景。

舟游式是以游船为交通工具的回游式园林。

在大园林中一般是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大一些庭院也可以用回游式。

图2-4 舟游式园林Fig2-4 Boat tour landscape2.5日本园林的基本特点1)日本园林充分利用造园想像,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

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

造园都把粗犷朴实的石料的木材,竹,藤砂,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虚的至美境界。

2)日本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意蕴丰富。

其典型表现便是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园林。

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便能表现大江大海、岛屿、山川;不用滴水却能表现恣意汪洋,不筑一山却能体现高山峻岭、悬崖峭壁。

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体现出大自然的风貌特征和含蓄隽永的审美情趣。

3)对于细节的刻画是日本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对微小的东西如一根枝条,一块石头所作出的感性表现,显得极其关心并看得到非常重要,这些在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培垣等细节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4)日本的自然山水园,具有清幽恬静,凝练素雅的整体风格,尤其是“茶庭”,“飞石以步幅而点,茶室据荒原野处。

松风笑看落叶无数,茶客有道缘无知。

蹲踞以洗心,守关以坐忘,禅茶同趣,天人合一。

”小巧精致,清雅素洁,不用花卉点缀,不用浓艳色彩,一概运用统一的绿色系。

为了体现茶道中所讲究的“和、寂、清、静”和日本茶道歌道美学中所追求的“佗”美和“寂”美,在想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给人以寂静空灵之感。

空间上,对园内的植物进行复杂多样的修整,使植物自然生动,枝叶舒展,体现天然本性。

5)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神社、寺院则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

日本园林的造园思想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

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块白砂,凝缠成一方净土。

3对于日本园林的思考和借鉴近来国内绿地和园林设计出现很多刻意追求西化,粗糙肤浅,没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或者全盘复古,僵化地照搬古典园林。

因此在继承的发扬传统园林文化方面,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逐渐将本国文化融入其中,形成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园林体系。

日本园林受到“空、寂、灭”的影响,剔除了设计中的刻意加工,却可以让人产生回味无穷,心神俱醉的意境。

所以当我们在日后设计作品时,应该摈弃那些过于强调视觉效果、大肆改选环境、创造人为景观的设计,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得用生态学原理改造自然生态,便之最大限度地适合人灯居住的需要,“以简单的造型与不起眼的元素,在最大程度上释放出园林的魅力”。

日本园林不仅景观的布局是优美和谐的,即使具体到每一个细部设计都是同样精心打造。

日本人对细节的关注使得其作口更富有魅力,更耐人寻味。

其细部处理方法对我们日后进行园林设计建设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4结语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因而日本园林的早期构造多模仿中国园林的局部,如“曲水流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布局上,日本也进行了模仿,如“一池三山”成为日本园林的构图方式。

日本园林早期在借鉴中国园林的同时,往往抓信某个方面而倾力以注,或广袤,或幽邃,或开朗,或深沉,一经选择便臻于极致。

图4-1 中国园林中的“曲水流觞”Fig4-1 Chinese garden "song water renovation of works"日本园林更趋于以石组景,突出一种静态景观,因些减少了对水的表现,多为静水,且水体形态比较简单,有些园林甚至不用水。

在园石处理上,日本园林偏于把天然石块散置或形成石组,其构图手法亦自成一体。

日本园林中的石组更多考虑面的构成,尤其是“枯山水”,只容人的思想在其中徜徉,表现出日本传统文化中对石的崇敬。

图4-2 石组景观与静水景观Fig4-2 Stone group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of water 日本的景观中以一方庭院山水,而容千山万水景象,日本人对自然资源的珍爱可以从他们对任何自然材料的特性挖掘中看到,草是经过梳理精心种在石缝中和山石边的,它要突现自然生命力的美;树是刻意挑选、修剪过的如同西方艺术雕塑般有表情含义,置身园中,它是关键,要以一当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