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拟化的分析

关于虚拟化的分析
关于虚拟化的分析

关于虚拟化问题的分析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虚拟化是一个广义的用语,是指计算各个组件是在虚拟而不是在真实的平台上运行,是一个为了方便操作管理,优化资源分配的解决方法。在电脑运算中,虚拟化通常扮演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存储设备或者网络资源等角色。从实现的层次角度可分为:软件虚拟化、系统虚拟化、基础设施虚拟化。从应用领域角度可分为: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应用虚拟化。虚拟化本身是一种具体技术,是通过把硬件资源虚拟化,实现可扩展性、安全性、隔离性、资源可充分利用等特点的产品。目前关于云计算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依赖虚拟化,通过把多台服务器实体虚拟化后,构成一个共享资源池,共享资源,实现共同计算。也就是现在所谓“云计算”,其实在“云计算”这个词提出来之前,过去的“服务器集群”就已经实现这些功能了,只不过没有现在的技术先进而已罢了。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化,动态迁移,迁移攻击

Analysis onVirtualization issues

Zhao Zhen

Abstract:Virtualization is a broad term that refers to the calculation of each component is running in a virtual rather than on a real platform, is a solution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ease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computer computing, virtualization typically plays a role as a hardware platform, an operating system, a storage device, or a network resour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evel can be divided into: software virtualization, system 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 virtu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 areas can be divided into: server virtualization, desktop virtualization, storage virtualization, network virtualization, application virtualization. Virtualization itself is a specific technology, through the hardware resources virtualization, to achieve scalability, security, isolation, resources can be fully utilized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 At present,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cloud computing rely on virtualization. After virtualizing multiple server entities, they form a shared resource pool, share resources and achieve common computing. Which is now the so-called "cloud computing", in fact, "cloud computing" before the word put forward, the past "server cluster" has been to achieve these functions, but not now the technology is now advanced.

Keywords:cloudcomputing,virtualization,dynamicmigrationg,migration attacks

1 引言

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正在快速地发展,业界各大厂商纷纷制定相应的战略,新的概念、观点和产品不断涌现。云计算的技术热点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比如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虚拟化解决方案的运行平台,基于多租户技术的业务系统在线开发、运行时和运营平台,大规模云存储服务,大规模云通信服务等。云计算的出现为信息技术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 为什么要有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能够为我们解决很多以前完成不了的问题:

(1)服务器整合技术:这项技术在虚拟化技术出来之前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此想把两个工作相对较少的服务器整合到一起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是现在有了虚拟化技术,以后使这种服务器整合技术将变成很容易的一件事。

(2)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技术指的是只在每台服务器上安装一个负载均衡器,然后通过设置许多的调度算法以及临界值。然后判断此时此刻服务器的压力是轻了或者重了。最后依据轻重来完成服务器的合并,然而合并又依据了动态迁移技术。

(3)动态迁移技术:这项技术是前两项技术的基础,但是却不只是仅仅依赖于前两项技术。目的是能够在服务器开启的情况下,把上面的虚拟机迁移到其他的服务器上面。工作原理大体就是先将目标服务器上模拟出此服务器的硬件状态,然后迁移数据,最后释放此服务器的相关信息的技术。

(4)克隆技术:这项技术其实和上面那个技术比较相似,相似却不相同。克隆技术是把一台服务器的环境配置好了,然后再通过克隆技术使其他的虚拟机都达到和这台虚拟机相同的效果,假设要配置200台甚至2000台服务器的话这种克隆技术的效果都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它和动态迁移的区别就是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动态迁移要求迁移的双方必须是共享内存的,然而克隆并没有方面的限制。

(5)灾难恢复技术:灾难恢复是所有公司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当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时,比如:洪水,地震,断路,断电,断水泥石流等问题时,如何把灾难所造成的数据损失降到最低或者是能够不损失。

(6)虚拟快照技术:虚拟快照技术指是将虚拟机的状态能够像照片一样保存到本地,然而实现其原理过程非常复杂,包括虚拟机的运行状态,内存中的保存的数据等。这样情况保存下这些虚拟技术当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某些失误导致虚拟机出问题的时候,能够以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7)系统可用性:这里的可用性可能只是零宕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使得效率最大化。然而零宕机的前提条件是每台服务器都要有一个镜像,需要在主虚拟机和次虚拟机之间有一条心跳线来维持两者之间的关系,当心跳线停止的时候,次虚拟机即刻启动,代替主虚拟机工作。

(8)安全性:我们知道虚拟化在硬件层上都有一层VMM来时时刻刻侦测每台虚拟机的动向,包括捕获异常问题,完成调度等方面。因此当危险因素来临的时候由于VMM的存在使我们可以非常快的探查到这个问题并能够快速解决它。

3 虚拟化的优势

虚拟机具各物理硬件所拥有的很多独特优势。包括:

(1)效率:虚拟化技本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了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虚拟化能够将原本一合服务器的资源分配给好几台虚拟化的服务器,能够减小服务器的规模,调用空闲资源,确保应用程序可以发挥出最高的性能和可用性。

(2)隔离:用户可以在一合计算机上模拟多个系统,它们彼此之间是完全隔离的.即使一个子系统遭受攻击而崩演.也不会对其他系统造成影响。

(3)可靠:虚拟服务器能够通过改进解决方案提高业务的连续性。在使用备份机制后,子系统可以被快速的恢复且不影响整个集群的运作,在整个数提中心实现高可用性。

(4)成本:只要更少的服务器就可以实现更多服务器才可以做到的事情,有效的降低了部署

成本,同时, 应用执行环境简单易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总体投资成本,同时也间接降低了安全等其他方面的成本问题。

(5)管理:传统的IT服务器资源是硬件相对独立的个体, 虚拟化系统将资源整合.提高了服务器/管理员比率, 在升级时只需添加动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虚拟化技术的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运维管理的效率和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与汽车的关系!

4 关于动态迁移问题

虚拟机动态迁移是指将一个虚拟机从一台虚拟机监视器( VMM) 转移到另一台监视器上,转移过程中虚拟机上的客户操作系统无需关机。这种操作经常在不同的物理机之间进行,为分布式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依然存在着安全方面的挑战。虚拟机监视器的管理易于实现迁移功能,但是源客户机与目的客户机和主机操作系统都存在受到攻击的可能,甚至被完全劫持的风险。

由于虚拟化技术在市场中的快速应用,虚拟机动态迁移安全的全面性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但虚拟机动态迁移的安全性还没有被详细分析。文中对该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调研,从三个方面分析虚拟机动态迁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攻击。

5 动态迁移安全的相关工作

目前关于云计算环境下虚拟机的动态迁移的研究问题也比较多,但大部分的重点在虚拟机迁移的方法,其中涉及安全问题的研究比较少。涉及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虚拟机在动态迁移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潜在攻击,一般攻击者具有较高的权限,比如管理员权限的攻击者等。

根据文献计算中的攻击来源从使用人员角度分析可分为以下三类:

(1) 云计算提供商的管理者,他们拥有操控云用户所有数据的权限;

(2) 企业内部的虚拟机管理者,他们利用云计算中的安全漏洞,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恶意获取数据;

(3) 云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他们可以对本企业的基础设施进行攻击。

虚拟机中可能存在攻击,并且数字取证技术能有效地检测其攻击,从而阻止更多来自内部的恶意攻击。分析动态迁移过程中攻击可能发生的三个位置,分别是在迁移前位于原虚拟机中、迁移过程进行中以及迁移后位于目的虚拟机中。在从迁出端到迁入端虚拟机进行动态迁移时,会削弱甚至抵消迁出端虚拟机的入侵防御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这一现象检测系统上进行了安全性的分析,并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

采用动态迁移技术但被劫持的虚拟机监控器中,不可信的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络很容易地访问到动态迁移时虚拟机的映像。针对查看或修改与虚拟机动态迁移有关的数据方面以及在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上影响动态迁移功能的实现方面,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安全问题。

另一部分的相关研究针对动态迁移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定义设计实现可信的平台或安全模块,从而保证虚拟机迁移的安全性。提出了一个可信的云计算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允许用户通过对自身所具有的数据计算验证迁移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从而确保用户的虚拟机启动和动态迁移操作的安全性。通过利用可信的基本原理,均提出设计可信平台模块运用到动态迁移中保证迁移时的安全。

6动态迁移中的攻击分析

对于一次动态迁移而言,虚拟机的动态迁移攻击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迁出端:迁移执行前,持有虚拟机域的物理计算机。在持有迁出端高级权限的前提下,可以监视迁出端的物理硬件,还可以监视发动动态迁移的虚拟机域的内存,可以直接控制虚拟机的迁移。及时在不持有迁出端高级权限的前提下,有可能直接使用虚拟机造成敏感信息泄露。

(2)迁入端:迁移执行之后,持有虚拟机的物理计算机。对迁入端的攻击,可以试对迁入端的伪造,使迁出端不能把数据正确传递到迁出端。在持有迁入端高级权限的前提下,可以监视迁入端的物理硬件,还可以监视动态迁移迁入的虚拟机啊域的内存。

(3)网络连接:迁移所需要经由的网络环境。动态迁移发生时,是由迁出端发起到目标端的网络通信。监听这个网络通信,可以了解具体被迁移的内容。针对这种监听,现在Xen支持安全套接层(SSL)协议的加密动态迁移,使得即使通过网络监听,所取得的数据的解读也会变得困难。但是,加密通信是有较大开销的,而且加密通信也仅能防御对网络通信部分的攻击。

(4)文件资源服务器:作为虚拟机文件存放的特点,主要支持其他物理计算机读写虚拟机的相关文件(虚拟机配置文件、虚拟机的虚拟磁盘文件)。对网络文件系统的攻击的属于传统安全威胁的范畴,在这方面已经更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

7如何解决动态迁移的安全问题

目标设定为迁出端和途径路由,对于通信路由的截取攻击,现有的SSL加密方式已经可以防护,但是其效率较低,不太适合大规模采用,需要寻找更有效的防护手段或者提高加密效率的工作。

目标设定为网络文件系统,现有许多相关的安全方案,但可能会出现新型的攻击方式,带来新的安全问题,这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证虚拟机动态迁移的安全,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之间的相互认证是有必要的。虚拟机动态迁移进行时,必须保护迁移数据的安全;必须防范攻击者窥探和操纵动态迁移虚拟机状态。还应该允许管理员运用灵活的访问控制策略来管理虚拟机动态迁移。解决方法的思想是通过保护传输路径来实现虚拟机安全动态迁移,可以通过加密或者使用一个单独的物理或虚拟网络划分并隔离虚拟机动态迁移,以防止潜在的攻击。

企业可以部署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网络抵御中间人的渗透威胁。如果这样的话,即使攻击者攻击了一台虚拟机,他将无法成功地执行中间人攻击。此外,还可以通过安全通道发送数据。虽然有人称在迁移的时候有必要破坏并重建虚拟机镜像,但企业同样也可以通过安全通道以及不可能执行中间人的网络来迁移虚拟机。

常见四种虚拟化技术优劣势对比

常见四种虚拟化技术优劣势对比-兼谈XEN与vmware的区别 蹦不路磅按: 好多人估计对XEN和vmware到底有啥区别有所疑问. 可能如下的文章会有所提示 据说本文作者系SWsoft中国首席工程师.没找到名字, 故保留title ---------------- Update: 13-11-2008 关于xen Hypervisor个人理解的一点补充. xen hypervisor 类似一个linux的kernel .位于/boot/下名字xen-3.2-gz. 系统启动的时候它先启动。然后它在载入dom0. 所有对其他domainU的监控管理操作都要通过domain0. 因为hypervisor 只是一个类kernel. 没有各种application. 需要借助domain0的application 比如xend xenstore xm 等。 个人猜想,hypervisor 能集成一些简单的管理程序也是可能的。vmware好像也正在作植入硬件的hypervisor 将来的发展可能是是hypervisor 会和bios一样在每个服务器上集成了。然后每台服务器买来后就自动支持 可以启动数个操作系统了。彻底打破一台裸机只能装一个操作系统的传统。 ----------------- 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和分区(Partition)技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从60年代Unix诞生起,虚拟化技术和分区技术就开始了发展,并且经历了从“硬件分区”->“虚拟机”->“准虚拟机”->“虚拟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最早的分区技术诞生自人们想提升大型主机利用率需求。比如在金融、科学等领域,大型Unix服务器通常价值数千万乃至上亿元,但是实际使用中多个部门却不能很好的共享其计算能力,常导致需要计算的部门无法获得计算能力,而不需要大量计算能力的部门占有了过多的资源。这个时候分区技术出现了,它可以将一台大型服务器分割成若干分区,分别提供给生产部门、测试部门、研发部门以及其他部门。 几种常见的虚拟化技术代表产品如下: 类型代表产品 硬件分区IBM/HP等大型机硬件分区技术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Monitor)EMC VMware Mircosoft Virtual PC/Server Parallels 准虚拟机(Para-Virtualization)Xen Project 虚拟操作系统(OS Virtualization)SWsoft Virtuozzo/OpenVZ Project Sun Solaris Container HP vSE FreeBSD Jail Linux Vserver 硬件分区技术 硬件分区技术如下图所示:硬件资源被划分成数个分区,每个分区享有独立的CPU、内存,并安装独立的操作系统。在一台服务器上,存在有多个系统实例,同时启动了多个操作系统。这种分区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缺乏很好的灵活性,不能对资源做出有效调配。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对于资源划分的颗粒已经远远提升,例如在IBM AIX系统上,对CPU资源的划分颗粒可以达到0.1个CPU。这种分区方式,在目前的金融领域,比如在银行信息中心

硬件虚拟化技术浅析

硬件虚拟化技术浅析 ==================================== 目录 1 硬件虚拟化技术背景 2 KVM的内部实现概述 2.1 KVM的抽象对象 2.2 KVM的vcpu 2.3 KVM的IO虚拟化 2.3.1 IO的虚拟化 2.3.2 VirtIO 3 KVM-IO可能优化地方 3.1 Virt-IO的硬盘优化 3.2 普通设备的直接分配(Direct Assign) 3.3 普通设备的复用 =================================== 1 硬件虚拟化技术背景 硬件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指令集、MMU(Memory Map Unit)以及IO来运行不加修改的操作系统。 传统的处理器通过选择不同的运行(Ring 特权)模式,来选择指令集的范围,内存的寻址方式,中断发生方式等操作。在原有的Ring特权等级的基础上,处理器的硬件虚拟化技术带来了一个新的运行模式:Guest模式[1],来实现指令集的虚拟化。当切换到Guest模式时,处理器提供了先前完整的特权等级,让Guest 操作系统可以不加修改的运行在物理的处理器上。Guest与Host模式的处理器上下文完全由硬件进行保存与切换。此时,虚拟机监视器(Virtual Machine Monitor)通过一个位于内存的数据结构(Intel称为VMCS, AMD称为VMCB)来控制Guest系统同Host系统的交互,以完成整个平台的虚拟化。 传统的操作系统通过硬件MMU完成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在虚拟化环境中,Guest的虚拟地址需要更多一层的转换,才能放到地址总线上: Guest虚拟地址 -> Guest物理地址 -> Host物理地址 ^ ^ | | MMU1 MMU2 其中MMU1可以由软件模拟(Shadow paging中的vTLB)或者硬件实现(Intel EPT、AMD NPT)。MMU2由硬件提供。

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案例分析

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我们知道“虚拟经营”一词来源于“虚拟企业”,那么为什么说美特斯·邦威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虚拟企业呢? 1、美特斯·邦威的经营模式 首先,美特斯·邦威进行生产虚拟化。美特斯·邦威作为一家具有平均年销售量1000多万件(套)的服装生产公司,并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生产服装的厂房、设备以及生产工人,而是通过与广东、江苏等地的2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公司进行定牌生产。如果这些企业都由美特斯·邦威投资的话,则需2亿—3亿元。 其次,美特斯·邦威进行销售虚拟化。在销售方面,该公司采用的是特许经营模式,即美特斯·邦威通过契约的方式,将特许权转让给加盟店,加盟店根据区域不同分别向美特斯·邦威交纳5万—35万元的特许费,目前,美特斯·邦威已拥有600多家专卖店,除了20%是直营店外,其余都是特许连锁专卖店。如果这么多家专卖店都由美特斯·邦威自己来投资的话,则需要1.5亿至2亿元。通过对销售网络的虚拟化,公司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和市场开拓成本,聚集了一大笔无息发展资金,使其有更充裕的资金投入到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借此网罗了大批的营销人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特斯·邦威的经营模式是生产虚拟化和销售虚拟化,因为美特斯·邦威既没有专属自己的服装生产车间,也没有专属自己的销售渠道的公司,如果从传统企业的角度来讲,那么就是企业的两大核心功能美特斯·邦威个都不具有,这就是虚拟企业与传统的实体企业的不同之处,实体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但五脏俱全,但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有自己的优势所在,虚拟企业正是抓住了这点,将企业的重点着放在企业的核心技术上,将企业不擅长或者不具备的技术交给其他擅长的企业去做。这就是虚拟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在服装行业里,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品牌、设计环节上,美特斯·邦威将生产和销售两大任务外包出去,可以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品牌和设计上。 2、美特斯·邦威的核心价值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美特斯·邦威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在品牌经营与产品设计环节上,始终坚持设计是服装的灵魂。 美特斯·邦威于1998年在上海成立了设计中心,并与法国、意大利的知名设计师开展长期合作,把握流行趋势,形成了“设计师+消费者”的独特设计理念。公司要求领导和设计人员每年都有1个—3个月时间搞市场调查,每年两次召集各地代理商征求对产品开发的意见。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每年开发出新款式约1000个,其中50%正式投产上市。公司还利用广东中山等5家分公司的跟踪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组合,强化了品牌的整体形象,在抓住了设计

各种虚拟化技术归纳_技术工作归纳.doc

各种虚拟化技术总结_技术工作总结 《各种虚拟化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篇一:主流的四大化对比分析 主流四大虚拟化架构对比分析 云计算平台需要有资源池为其提供能力输出,这种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能力,为了将这些能力调度到其所需要的地方,云计算平台还需要对能力进行调度管理,这些能力均是由虚拟化资源池提供的。 云计算离不开底层的虚拟化支持。维基百科列举的虚拟化技术有超过60种,基于X86(CISC)体系的超过50种,也有基于RISC体系的,其中有4 种虚拟化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别是:VMWARE的ESX、微软的Hyer-V、开源的XEN和KVM。云计算平台选用何种虚拟化技术将是云计算建设所要面临的问题,文章就4种主流虚拟化技术的架构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形成资源池计算能力的物理设备,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基于RISC的大小型机,另一种是基于CISC的X86服务器。大小型机通常意味着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价格,而X86服务器与之相比有些差距,但随着Ier和AMD等处理器厂商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本只在小型机上才有的技术已经出现在了X86处理器上,如64位技术、虚拟化技术、多核心技术等等,使得X86服务器在性能上突飞猛进。通过TPC组织在2011年3月份所公布的单机计算机性能排名中可以看出,4路32核的X86服务器性能已经位列前10名,更重要的是X86服务器的性价比相对小型机有约5倍的优势。因此,选择X86服务器作为云计算资源池,

更能凸显出云计算的低成本优势。 由于单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大,以单机资源为调度单位的颗粒度就太大了,因此需要有一种技术让资源的调度颗粒更细小,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和充分 的利用,这就引入了虚拟化技术。当前虚拟化技术中主流和成熟的有4种:VMWARE的ESX、微软的Hyer-V、开源的XEN和KVM,下面将针对这4种虚拟化技术的架构进行分析 1 虚拟化架构分析 从虚拟化的实现方式来看,虚拟化架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宿主架构和裸金属架构。在宿主架构中的虚拟机作为主机的一个进程来调度和管理,裸金属架构下则不存在主机操作系统,它是以Hyervisor直接运行在物理之上,即使是有类似主机操作系统的父分区或Domi 0,也是作为裸金属架构下的虚拟机存在的。宿主架构通常用于个人PC上的虚拟化,如WidosVirul PC,VMre Worksio,Virul Box,Qemu等,而裸金属架构通常用于服务器的虚拟化,如文中提及的4种虚拟化技术。 (一) ESX的虚拟化架构 ESX是VMre的企业级虚拟化产品,2001年开始发布ESX 10,到2011年2月发布ESX 41 Ude 1。 ESX服务器启动时,首先启动Liux Kerel,通过这个操作系统加载虚拟化组件,最重要的是ESX的Hyervisor组件,称之为VMkerel,VMkerel会从LiuxKerel完全接管对硬件的控制权,而该Liux Kerel作为VMkerel的首个虚拟机,用于承载ESX的servieCosole,实现本地的一些管理功能。VMkerel负责为所承载的虚拟机调度所有的硬件资源,但不同类型的硬件会有些区别。 虚拟机对于CPU和内存资源是通过VMkerel直接访问,最

毕业论文:浅谈虚拟现实技术

论文虚拟现实技术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 摘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核心是建模与仿真。概括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征及应用领域,涉及的关键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应用与前景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相关应用,信息安全 一.虚拟现实的概念、特征及应用领域 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创造的新世界,是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用户可根据自身的感觉,使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考察和操作,参与其中的事件,同时提供视、听、触等直观而自然的实时感知,并使参与者“沉浸”于模拟环境中。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核心是建模与仿真。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各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常用的有立体头盔、数据于套、三维鼠标、数据衣等穿戴于用户身上的装置和设置于现实环境中的传感装置,如摄像机、地板压力传感器等。 (虚拟现实技术穿戴的装备)

GrigoreBurdea和Philippe Coiffet在著作“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一书中指出,虚拟现实具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即人们称道的“3I”特性:交互性(interactivity) 、沉浸感(Illusion of Immersion) 和构想性(imagination)。交互性主要是指参与者通过使用专门输入和输出设备,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现对模拟环境的考察与操作的程度。沉浸感是虚拟现实最主要的技术特征,它是指参与者在纯自然的状态下,借助交互设备和自身的感知觉系统,对虚拟环境的投入程度。构想性是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抽象概念具像化的程度。另外还有多感知性(Multi-Sensory)。所谓多感知是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由于相关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的限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感知功能仅限于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几种。 所以,“3I+M”就是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特征。 自1968年Ivan Sutherland发表一篇名为“The Ultimate Display”的论文至今,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得到长足的发展。如今,众多的设备可被用于虚拟现实,包括头戴式显示器、数据手套、动作捕捉系统等[1]。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诸如建筑设计、军事仿真、虚拟制造、游戏娱乐、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心理学、环保、文化艺术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 二.虚拟现实涉及的关键技术[3]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系统集成技术,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触觉、力觉反馈技术,立体声、语音输入输出技术。 动态环境建模技术:虚拟环境的建立是VR系统的核心内容,目的就是获取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 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三维图形的生成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那么关键就是“实时”生成。为了达到实时的目的,至少保证图形的刷新频率不低于15帧/秒,最好高于30帧/秒。

存储虚拟化技术论文

存储虚拟化技术论文 浅谈存储虚拟化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就虚拟存储化技术的概念、主要特点、相关技术、虚拟存储化的作用以及怎样认识虚拟存储化作了有关的描述与解析。 关键词:存储虚拟化技术 计算机存储技术经历了从单个的磁盘、磁带、RAID到存储网络 系统的发展历程,这一路走来似乎缓慢而艰辛,随着存储数据的不断 增长,对存储空间的迫切需求推动着存储虚拟化技术不断向前。 1、什么是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可以理解为把硬件资源抽象化,用虚拟形式来展示它们。虚拟化能够把物理的存储系统从数据驱动的具体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使用户能够随意地按实际需要对有限的存储资源进行分配。 虚拟化可以将多个物理存储资源池合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资源,再对其 实施集中管理或者以逻辑方式将其分成多个虚拟机。 存储虚拟化技术是通过把物理层资源抽象化,从而将一个灵活的、逻辑的数据存储空间展现在用户面前。最基础的存储虚拟化实现是 在主机层,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逻辑卷管理器能够很便捷的为应用 系统和用户分配存储容量。 2、存储虚拟化的主要特点 (1)虚拟存储为大容量存储系统集中管理提供了一个手段,由网络中的一个环节(如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从而避免了由于扩充存储设 备为管理带来的麻烦。 (2)对于视频网络系统虚拟存储最值得一提的特点是:大幅度提高存储系统整体访问的带宽。多个存储模块组成了当前的存储系统,而 虚拟存储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负载平衡,把每次数据访问所需占用的

带宽十分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存储模块上,这样整个视频网络系统的访问带宽就变大了。 (3)虚拟存储技术使得存储资源管理变得更加灵活,能够把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集中管理统一分配使用,有效保障了用户以往对存储设备的投资。 (4)虚拟存储技术能够通过相关管理软件,为网络系统提供许多其它的功能,现在比较流行的如无需服务器的远程镜像、数据快照等技术。 3、相关存储技术 现在虚拟存储的发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它的拓扑结构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对称式与非对称式。对称式虚拟存储技术是指虚拟存储控制设备与存储软件系统,交换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内嵌在网络数据传输路径中;非对称式虚拟存储技术是指虚拟存储控制设备独立于数据传输路径之外。而从它的实现原理来看也有两种方式:即数据块虚拟与虚拟文件系统。 3.1对称式虚拟存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3.1.1大容量高速缓存的应用,使数据传输速度明显提高 缓存是位于主机与存储设备之间的I/O路径上的中间介质被存储系统广泛采用的。当主机向存储设备读取数据时,会先把与当前数据存储位置相关联的数据读到缓存中,并将多次调用过的数据保留在缓存中;当主机读/写数据时,缓存这个中间介质就能够大大提高读/写速度。 3.1.2多端口并行技术,使I/O瓶颈消于无形 传统的存储设备中控制端口与逻辑盘之间关系就是一一对应,访问一块硬盘只能通过一个特定的控制器端口。但在对称式虚拟存储设备中,SANAppliance的存储端口与LUN的关系是虚拟的,即多台主机可以通过多个存储端口(最多8个)同时并发访问同一个LUN;在光纤通道100MB/带宽的大前提条件下,并行工作的端口数量越多,数据带宽就越高。

桌面虚拟化业务案例

桌面虚拟化业务案例信息指南

简介 终端用户的计算环境已从主要基于运行 Windows 应用的个人计算机向以下特点演变:? 用户工作期间在各种端点设备之间切换: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 用户希望通过移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与专业和个人网保持联络? 用户希望可以从任何设备访问其数据 ? 用户希望可以从任何设备使用其应用。这些应用不但包括传统的 Windows 应用,同时也包括 Web 应用、SaaS 应用和基于服务器的 应用。 在这种以用户和设备为中心的移动环境下,IT 部门必须在为所有用户管理各类应用和设备的同时,保护数据安全、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每个用户只使用一个操作系统和一台设备的模式已经成为过去。VMware 提供的终端用户计算解决方案不但能够从容应对员工移动化的挑战,而且不会影响 IT 的控制力或现有管理流程的运营效率。VMware 产品同时考虑了 IT 部门和终端用户的需求。 为何选择 VMware View ? 您是否正在 考虑使用 虚拟桌面? 视频:构建后 PC 时代的平台。VMware 桌面产品营销副总裁 Vittorio Viarengo 简要介绍了 VMware 对终端用户云 计算之旅的愿景。

图 1:VMware 终端用户云计算之旅 在这幅题为“VMware 终端用户云计算之旅”的示意图中,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所选的设备安全、统一地访问云中的桌面、应用和数据。一个统一服务代理将用户与云相连,通过策略来控制访问、保护数据。 在 2011 年度 VMworld 大会上,VMware 宣布了这一后 PC 时代的愿景。该愿景表明,有必要在提供传统 Windows 和企业客户端/ 服务器应用的同时,提供新型应用技术。 为何选择 VMware View ? 您是否正在 考虑使用 虚拟桌面? Horizon Mobile Zimbra Strides Socialcast SlideRocket Horizon Application Manager View ThinApp Project AppBlast Project Octopus

各种虚拟化技术总结

各种虚拟化技术总结 《各种虚拟化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 里给大家转摘到。篇一:主流的四大虚拟化架构对比分析 主流四大虚拟化架构对比分析 云计算平台需要有资源池为其提供能力输出,这种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存 储能力和网络能力,为了将这些能力调度到其所需要的地方,云计算平台还需要对能力进行调度管理,这些能力均是由虚拟化资源池提供的。 云计算离不开底层的虚拟化技术支持。维基百科列举的虚拟化技术有超过 60种,基于X86(CISC)体系的超过50种,也有基于RISC体系的,其中有 4 种虚拟化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别是:VMWARE的ESX、微软的Hyper-V、开源的XEN和KVM。云计算平台选用何种虚拟化技术将是云计算建设所要面临的问题,文章就4种主流虚拟化技术的架构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形成资源池计算能力的物理设备,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基于RISC的大小型机,另一种是基于CISC的 X86服务器。大小型机通常意味着高性能、高可靠性 和高价格,而X86服务器与之相比有些差距,但随着Inter和AMD等处理器厂商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本只在小型机上才有的技术已经出现在了X86处理器上,如64位技术、虚拟化技术、多核心技术等等,使得X86服务器在性能上突飞猛进。通过TPC组织在20XX年3月份所公布的单机计算机性能排名中可以看出,4路32核的X86服务器性能已经位列前10名思想汇报专题,更重要的是X86服务器的性价比相对小型机有约5倍的优势。因此,选择X86服务器作为云计算资源池,更能凸显出云计算的低成本优势。 由于单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大,以单机资源为调度单位的颗粒度就 太大了,因此需要有一种技术让资源的调度颗粒更细小,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和充分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后习题__第一章

第一章 1.分析每种电商模式的内涵,对每种电商模式,找出2~3个案例,说明理由。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内涵:是电子商务项目运行的秩序,是指电子商务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信息流,收入来源,以及各利益主体在电子商务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关系和作用的组织方式与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目标用户,产品或服务,核心能力,赢利模式。案例:a 阿里巴巴的战略目标就是中小企业制造提供一个销售和采购的贸易平台,让全球的大中型企业通过互联网寻求潜在的贸易客户。 b. Dell公司通过网络直销的形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计算机产品。 2.电子商务技术模式的内涵:是商业模式的实现基础。是支撑电子商务系统正常运行和发生意外时保护系统,恢复条件的企业,再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技术建设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建设模式,通信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案例 a. 大型商场会安装pos机,直接通过支付刷卡的方式,进行消费,为客户节省了时间,方便消费者购买商品。 b. 现在企业制胜的法宝:公司商品扫描系统,支付刷卡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系统CRM, 供应链管理SCM等专用的系统应用情况。 c. 外包开发,如企业厂家委托技术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外部技术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方案设计。

3. 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内涵:是公司面向客户,以市场的观点对整个商务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实施的整体结构。经验模式主要是考虑如何展开具体的商务活动,实现商业模式的各个环节设想,促进预期经济目标的达成。案例: a. 1992年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成功上市,目前已在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等39个国家拥有超过16000家咖啡店。 20世纪90年代,星巴克率先向兼职员工提供本公司股票买卖权,成为公开上市的企业。 b. 3C+模式是苏宁通过科学的研究、实践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全新家电模式,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展开的经营理念创新。“+”就是“家”,3C+就是3C之家,是一个完全以“以顾客为中心”的3C经营模式. 4. 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的内涵:是电子商务运营过程中,从组织上提供的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生意外时能保护系统,恢复系统的法律,标准,规章,制度,机构,人员和信息系统等结构体系,它对系统的运行进行跟踪监测,反馈控制,预测和决策。案例: a.西门子中国能源管理模式。通过提供效率,在中国,西门子致力于为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以能源生成和传输为重点,并推动工业和楼宇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效率与智能电网 *能源供应高效发电和输电 *高效火力发电 b. 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有: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按类个别生产(OKP)、优化生产技术(OPT)、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过程重组(BPR)、敏捷虚拟企业(AVE)等等。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是实现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五种企业管

六顶思考帽案例分析

办公室个人电脑速度缓慢的解决 蓝帽:目前办公用PC存在年限长、速度慢,本次会议讨论解决方案,先用白帽介绍情况。 白帽: 1、随着软件的增多,占用着的资源多,如Mcafee等,当前就要上的AD域,部分设备将不能满足(要求>=1G),08年——09年都在1G以下。 2、设备的更新要大于3年,且实际的情况只能更新三分之一。 蓝帽:大家出出主意,怎么办? 绿帽: 1、根据设备折旧,是否可以调整设备折旧的期限; 2、是否可以采用笔记本代替PC机; 3、采取策略,每半年重装软件; 4、加装另一个硬盘,将OS装到这个新设备上; 5、采用虚拟化; 6、对人群进行分类、对发放策略进行调整; 7、采用新软件节省内存。 黑帽:现在笔记本更换预算不能达到。 蓝帽:这是黑帽,请先用黄帽进行讨论这些方案的可行性。 黄帽: 1、已进入新时代,笔记本是应该普及的设备,且更换设备端的配置将很好的满足需求; 2、配置升级、保护投资; 3、软硬件方面的调整,改善是最常用的方法,已在其他单位应用,效果不错。蓝帽:现在讨论以上方法的局限性。 黑帽:

1、更换设备资金不足、不能满足需求;财务制度变革时间长; 2、目前使用统一软件,不是正版,统一采购的,在PC机上不能使用; 3、软件重装耗费时间太长,人员达到数百。 蓝帽:那么从目前看,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配置升级和调整配置策略,大家举手表决一下优先顺序。 红帽:表决顺序如下: 1)把少量更新换代机会给更需要计算速度的员工; 2)大部分员工利用硬件升级(加内存、硬盘),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3)定期重装OS和应用软件(如:一年左右); 4)梯次更新。 蓝帽:本次会议经充分讨论,缓解员工疑问,找出了确定可行具有高可操作性的方法,顺利结束。谢谢大家的时间。 【点评】 这是成功利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进行工作问题探讨和改进的优秀经典案例。在这个案例讨论中主持人(蓝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在序列的选择上非常得当,使得会议简捷有效;其次,在会议中及时纠正不当的发言(如:打断黑帽思考),保证了思维的步伐;最后,结论很有使用价值。同时,参与讨论的人员在几个重点问题上讨论非常充分,体现了六帽思维法的优越性:白帽的数据很详细,绿帽的发散很丰富,黄帽和黑帽讨论充分。值得借鉴。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 VSS、H3C IRF2、huawei CSS】解析

三大网络厂商网络虚拟化技术【Cisco VSS、H3C IRF2、huawei CSS】解析 Cisco H3C huawei 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 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 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 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主流虚拟化技术基础知识与发展趋势

一、背景知识 云计算平台需要有资源池为其提供能力输出,这种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能力,为了将这些能力调度到其所需要的地方,云计算平台还需要对能力进行调度管理,这些能力均是由虚拟化资源池提供的。 云计算离不开底层的虚拟化技术支持。维基百科列举的虚拟化技术有超过60种,基于X86(CISC)体系的超过50种,也有基于RISC体系的,其中有4 种虚拟化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别是:VMWARE的ESX、微软的Hyper-V、开源的XEN和KVM。云计算平台选用何种虚拟化技术将是云计算建设所要面临的问题,文章就4种主流虚拟化技术的架构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形成资源池计算能力的物理设备,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基于RISC的大/小型机,另一种是基于CISC的X86服务器。大/小型机通常意味着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价格,而X86服务器与之相比有些差距,但随着Inter和AMD等处理器厂商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本只在小型机上才有的技术已经出现在了X86处理器上,如64位技术、虚拟化技术、多核心技术等等,使得X86服务器在性能上突飞猛进。通过TPC组织在2011年3月份所公布的单机计算机性能排名中可以看出,4路32核的X86服务器性能已经位列前10名,更重要的是X86服务器的性价比相对小型机有约5倍的优势。因此,选择X86服务器作为云计算资源池,更能凸显出云计算的低成本优势。 由于单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大,以单机资源为调度单位的颗粒度就太大了,因此需要有一种技术让资源的调度颗粒更细小,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引入了虚拟化技术。当前虚拟化技术中主流和成熟的有4种:VMWARE的ESX、微软的Hyper-V、开源的XEN和KVM。 二、虚拟化架构分析 从虚拟化的实现方式来看,虚拟化架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宿主架构和裸金属架构。在宿主架构中的虚拟机作为主机操作系统的一个进程来调度和管理,裸金属架构下则不存在主机操作系统,它是以Hypervisor直接运行在物理硬件之上,即使是有类似主机操作系统的父分区或Domain 0,也是作为裸金属架构下

虚拟企业案例分析

虚拟企业案例分析 恒源祥创建于20年代的上海滩,创始人沈莱舟是一位颇有名望的亦工亦商的民族资本家。当时,恒源祥是上海滩著名的毛线品牌。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恒源祥的工厂划归纺织局,只剩下南京东路上的一家毛线店。厂店分开后,毛线由国家统一分配,商店也只能勉强维持职工生计。到了八十年代,这家只有180平方米的毛线商店只是因为其老字号还维持着经营。当时,毛线行业正处在萧条滑坡之际,生意清淡,业务不景气。这时的恒源祥已经穷得只剩下作为老字号的“品牌”了。1987年,29岁的刘瑞旗出任"恒源祥"的总经理,成为南京路上最年轻的总经理。他上任后首先做的事,就是注册商标,把“恒源祥”这三个字由店名注册成商标名。并开始了以广告为核心的一系列品牌重塑活动。刘瑞旗非常重视广告对品牌的催化作用,从80年代末开始,刘瑞旗不惜从银行贷款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他独具一格,创意5秒广告:"恒源祥,羊羊羊",这则广告片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广告界把它做为成功的典范纳入教科书。1990年,刘瑞旗在企业内部巨大的压力下,没有回头,继续增加广告宣传的费用。到现在,恒源祥的广告额上升了数百倍,但销售额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广告额的增长。“恒源祥”名声响了,市场销量骤增,为了抓住机遇,形成规模生产,刘瑞旗决定用恒源祥这个品牌去整合毛线加工厂。在恒源祥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的同时,恒源祥的联营工厂也在不断扩大。恒源祥的毛线产量从1991年的75吨增长到1997年的1万吨,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手编毛线的生产基地。 恒源祥以品牌的无形资产“待价而沽”寻求盟友。恒源祥的经营策略是:不花一分钱买地、盖厂房、买设备,只寻找现成企业与其合作。恒源祥让所有加盟的企业接受恒源祥的模式、理念、科技手段和系统的管理措施。恒源祥没有投入一分钱,但恒源祥要求每一个合作企业把总资产的20%作为股份送给恒源祥,同时,恒源祥分得加盟商50%的利润。第一轮加盟恒源祥的有5家毛线工厂,他们的一切产品和管理全部是“恒源祥”品牌的。第二轮从1997年开始,由恒源祥审批加盟的有25家,并陆续进入实际运作。恒源祥在所有的加盟企业中投入了无形资产,那就是组建管理模式、创立品牌、搞科技项目等,表面上看这些工作都没有经济效益,但拥有了它就可以调度和控制有形资产。现在很多企业认为,资产重组,不是进入资本市场,就是投入房地产、股票。恒源祥认为,其实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形象这些无形的东西。无形资产能够带动有形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特点教学提纲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特 点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特点,组成和分类。常用的虚拟现实软件,硬件和优缺点。 经过3节课的老师的讲解和上网资料的查看,我对虚拟现实技术有了浅显的了解。 一: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又称灵境技术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者戴上特殊的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以进入虚拟空间,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员,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 (1)沉浸性使之所创造的虚拟环境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觉,使其相信在虚拟环境中人也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它可以自始至终的发挥作用,就像真正的客观世界一样。 (2)交互性是在虚拟环境中,学生如同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与虚拟环境中的任务、事物发生交互关系,其中学生是交互的主体,虚拟对象是交互的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互是全方位的。 (3)构想性是虚拟现实是要能启发人的创造性的活动,不仅要能使沉浸于此环境中的学生获取新的指示,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而且要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构思。

(4)动作性是指学生能以客观世界的实际动作或以人类实际的方式来操作虚拟系统,让学生感觉到他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环境。 (5)自主性是虚拟世界中物体可按各自的模型和规则自主运动。 二:虚拟现实技术组成和分类: 1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用户通过头盔、手套和话筒等输入设备为计算机提供输入信号,虚拟现实软件收到输入信号后加以解释,然后对虚拟环境数据库进行必要更新,调整当前虚拟环境视图,并将这一新视图及其它信息如声音立即传送给输出设备,以便用户及时看到效果。 系统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虚拟环境数据库、虚拟现实软件组成。 2: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虚拟现实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通常分为以下四类:(1)桌面虚拟现实系统(Desktop VR) (2)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Immersive VR) (3)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Distributed VR) (4)增强式虚拟现实系统(Augmented Reality AR) 2.1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简称PCVR)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是一套基于普通PC平台的小型虚拟现实系统。利用中低端图形工作站及立体显示器,产生虚拟场景,参与者使用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力反馈器、三维鼠标、或其它手控输入设备,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技术特征: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真实性。

服务器虚拟化案例

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概述 企业应用的重心集中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中,应用的扩充需要越来越多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导致企业在管理硬件基础设施的压力和成本正在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因为应用的多样性,服务器和存储难于有效的整合,服务器运行状态都远低于其实际的处理能力,存储的容量难于充分利用。 对于如何构建可靠、稳定的 IT 基础架构,以保证可以有效执行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避免因为各种事故可能引发的系统宕机,以及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等问题,都可以在虚拟化技术中找到答案。同时减少服务器数量,降低管理维护成本对国家战略和企业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服务器市场的虚拟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软件虚拟化基础架构(FVI)是以服务器虚拟化的方式,优化和管理业界标准IT环境的软件套件。服务器虚拟化通过软件的方式,在一台企业服务器上,模拟运行多个标准硬件配置的物理服务器,并依此基础技术,将传统数据中心改变为可扩展的、动态的、绿色的数据中心。 适用行业及需求 适用于政府、金融、教育、能源、制造业等拥有中大型IT 数据中心的企业新建数据中心、扩建或迁移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集中整合等业务需求。 客户收益 业务连续性保障提升。通过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借虚拟机实现硬件、存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完全统一,并通过HA和vMirror实现系统状态的实时同步,从而真正实现不间断实时备份,保证业务连续性。另外,由于系统的运行和备份都在虚拟机上实现,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业务连续性保障成本,以前只能对关键应用进行备份,而现在可以对所有应用进行完整备份,进一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硬件成本降低。通过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服务器资源整合,控制和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明显提高每个物理服务器及其CPU的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硬件成本。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_ IRF_ CSS_ VSU比较

网络虚拟化技术:VSS、IRF2和CSS解析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 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虚拟化应用成为了近几年在企业级环境下广泛实施的技术,而除了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之外,在2012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和OpenFlow大潮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虚拟化又再度成为热点。不过谈到网络虚拟化,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网络设备厂商就已相继推出了自家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并已服务于网络应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而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主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实现将多台思科交换机虚拟成单台交换机,使设备可用的端口数量、转发能力、性能规格都倍增。例如,它可将两台物理的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整合成为一台单一逻辑上的虚拟交换机,从而可将系统带宽容量扩展到1.4Tbps。 思科虚拟交换系统VSS 而想要启用VSS技术,还需要通过一条特殊的链路来绑定两个机架成为一个虚拟的交换系统,这个特殊的链路称之为虚拟交换机链路(Virtual Switch Link,即VSL)。VSL承载特殊的控制信息并使用一个头部封装每个数据帧穿过这条链路。

虚拟交换机链路VSL 在VSS之中,其中一个机箱指定为活跃交换机,另一台被指定为备份交换机。 而所有的控制层面的功能,包括管理(SNMP,Telnet,SSH等),二层协议(BPDU,PDUs,LACP等),三层协议(路由协议等),以及软件数据等,都是由 活跃交换机的引擎进行管理。 此外,VSS技术还使用机箱间NSF/SSO作为两台机箱间的主要高可用性机制,当一个虚拟交换机成员发生故障时,网络中无需进行协议重收敛,接入层或核 心层交换机将继续转发流量,因为它们只会检测出EtherChannel捆绑中有一个链路故障。而在传统模式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导致STP/HSRP和路由 协议等多个控制协议进行收敛,相比之下,VSS将多台设备虚拟化成一台设备,协议需要计算量则大为减少。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方案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方案

1项目概述 1.1竹溪县民政局现状 竹溪县民政局机房现有设备运行年限较长,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造成管理难度大,基于这种现状我司推荐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启动平台化建设。 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是提高健康水平、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推手,是规范医疗政府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主要手段,不仅对推动竹溪县政务整改工作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工作迫切的需求。 1.2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1)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原则: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要按照国家有 关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竹溪县民政局实际,做好顶层设 计,进行信息资源统筹规划,统一建设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构建竹 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为建设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机制和措施,因地 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促进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工作协调发 展。 2)标准化原则: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指 导原则下开展,相关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也须遵循国际、国家、部 颁有关标准,没有上述标准要分析研究,制定出适合竹溪县民政局信息 化平台的标准、规范。 3)开放和兼容性原则: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是一个独立系统, 而是搭建一下通用平台,基于平台承载各类应用系统运行,因此,系统 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开放性,同时因发展需要,应具有较好的伸缩性,满 足发展需要。 4)先进性原则:采取业界先进系统架构理念和技术,为系统的升级与拓展 打下扎实基础,如在技术上采用业界先进、成熟的软件和开发技术,面

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支持 Internet/Ineternet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应用;客户/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体系结构与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相结合的先进的网络计算 模式。 5)安全与可靠的原则:作为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关乎到民生及医疗 数据安全,其数据库硬件平台必须具备最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可接近 连续可用。平台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群体性事件,因此竹溪县民政 局信息化平台需要建立在一个科学稳定的硬件平台上,并达到系统要求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网络安全。在系统架构和网络结构设计上首先考虑安全性,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综合适用技术、经济、制度、 法律等手段强化网络的安全管理。三是信息安全。主要是数据安全即保 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运行数据不可被他人修改或访问,记录者的 记录不容抵赖,访问和修改可追踪性等。在系统设计时既考虑系统级的 安全,又考虑应用级的安全。应用系统采用多级认证(系统级认证、模 块认证、数据库认证和表级认证)等措施,采用用户密码的加密技术以 防止用户口令被破解。同时需制定不断完善的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和 合理的数据库备份策略,在灾难时也能快速从灾难中恢复。四是信息化 平台应具有较强数据I/O处理能力,同时系统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在大规 模并发,长期运行条件下的系统可靠性,满足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7×24小时的服务要求,保证各机构单位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需要。 6)协调合作原则:要求各有关方将以往的行为方式从独立行事向合作共事 转变,从独立决策向共同决策方式转变。各方在合作基础上,应在人力 资源和设备实体方面全力建立更加稳定的信息技术设施。 1.3平台需求 1.3.1硬件需求 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是支撑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硬件设备和网络设施建设,是系统平台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支撑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