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ScvO2的临床意义

02
03
评估器官功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CVO2可以反映组织缺氧的程度, 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组织缺氧。
SCVO2可用于监测休克患者的组 织灌注情况,指导液体治疗和血 管活性药物的调整。
SCVO2可以反映器官组织的灌注 状态,有助于评估器官功能和损 伤程度。
指导液体治疗和输血
01
02
03
指导液体补充
根据SCVO2值,医生可以 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液体, 以及补充液体的种类和量。
SCVO2的临床意义
• SCVO2的介绍 • SCVO2与氧供需平衡 • SCVO2在临床中的应用 • SCVO2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 • SCVO2的局限性
01
SCVO2的介绍
SCVO2的定义
SCVO2是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即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它反映了心脏 输出血液中的氧合情况,是评估组织 氧供和氧耗平衡的重要指标。
当机体的氧供需平衡受到破坏时, SCVO2会发生变化。例如,当机体缺氧 时,SCVO2会降低;而当机体氧供过于 求时,SCVO2会升高。
SCVO2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的指标,例如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医生可以 通过监测SCVO2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指导治 疗方案。
SCVO2的监测对于手术麻醉、呼吸 衰竭、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导液体治疗
通过监测SCVO2,可以了解患者的组织氧供和氧耗情况, 指导医生合理进行液体治疗,避免因补液过多或过少而引起 的并发症。
评估休克状态
休克时组织器官的氧供和氧耗失衡,SCVO2的监测有助 于评估休克状态和指导治疗。
手术麻醉监测
在手术麻醉期间,监测SCVO2可以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 和组织氧合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MODS 的治疗进展

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治疗进展童武华1 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危胁重症患者生命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住院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和病因治疗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从国内外的统计结果来看,MODS患者的病死率依然高达30%-50%,而且衰竭器官越多,MODS患者的病死率越高,每增加一个衰竭器官,病死率增加20%。
因此,积极防治MODS,逆转衰竭器官的功能,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2 MODS的炎症反应机制是早期防治的基础尽管感染、创伤、休克等因素是导致MODS的常见病因,但在MOD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失控的炎症反应。
遗憾的是,目前的MODS治疗,大多片面强调衰竭器官的功能支持和清创、引流、抗生素应用,忽视了对炎症反应的早期认识和干预,常丧失有利的治疗时机,难以改善预后。
因此,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深刻认识有利于早期认识MODS 病理生理紊乱,并使早期积极干预成为可能。
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引起的器官功能损害,已被证明是导致MODS的直接因素,并一度掀起了拮抗或阻断炎症介质生物效应的研究热潮,医学工作者盼望找到能够有效遏制炎症反应、治疗MODS的“魔弹”。
近十多年来,几乎所有炎症介质的抑制剂在临床研究中均宣告失败,这提示了以炎症反应的终末阶段----炎症介质为治疗目标,难以预防或逆转MODS。
探讨炎症反应激活的早期过程,早期阻断炎症反应的激活,已成为干预MODS炎症反应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对炎症反应的分子和基因调控机制的了解也日益加深。
研究表明,细菌、毒素、机械刺激及炎症介质对炎症反应的激活主要通过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 T)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炎症性细胞因子表达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
MAPK是一种非受体型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STK),可使底物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磷酸化。
持续心排血量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知识问答健康宣教

持续心排血量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知识问答健康宣教何为心排血量?(1)心排血量(CO)是指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容量,它可以反映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2)CO代表单位时间内心脏的射血量,心排血量二每搏输出量X心率,其正常值为4~6L∕min0哪些患者需要持续进行心排血量的监测?心排血量监测的目的是判断心功能、指导患者的治疗和观察病情进展,是临床上了解循环功能最重要的基本指标之一。
主要用于:①肺动脉高压的患者;②急性心肌梗死伴休克的患者;③不明原因的严重低血压患者;④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患者;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⑥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怎样通过心排血量来分析患者的心功能?心排血量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较大,尤其与体表面积密切相关,所以在比较不同个体的心脏射血功能时,通常以心指数(CI)作为参考标准。
心指数=心排血量/体表面积,成人Cl的正常值为2.6~4.0L/(min∙m2)o(1)当CIVL8L∕(min∙m2)时,表示组织重度灌注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源性休克,表现为昏迷、呼吸浅快、口唇发给、四肢厥冷、脉搏细弱、低血压甚至无尿。
(2)当Cl在L8~2.2L/(min∙n?)时,表示组织灌注下降,患者会出现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及少尿等。
(3)当Cl在2.3~2.6L/(min∙m2)时,表示组织灌注下降,但患者尚无临床表现。
(4)当Cl在2.7~4.0L∕(min∙m2)时,表明组织灌注正常。
影响心排血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心排血量的因素有心脏的容量负荷、心肌收缩力、外周循环阻力、心率和心肌收缩的协调性等。
在这五个决定性因素中单个或多个的改变均可影响心功能,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监测在临床上使用的优势有哪些?临床上通常使用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0),其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优势在于以下方面。
(1)创伤小,只需要经一条中心静脉导管建立一条动脉通路,由于不需要使用右心导管,所以更安全,除此之外还可用于儿童与婴儿(2kg以上)。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在血流动力学状态较差的病人,如Hb、VO2、SaO2 相对恒定,则
SvO2 降低往往提示BV或CO降低。而脓毒症、MODS患者,其代谢
率变化很大,难以用Svo2 反映BV或CO的变化。
翁钦永,王咏虹.心脏手术病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动一静脉血氧 含量差与心脏指数的关系[J].福建医药杂志,1998,20:22.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ICU的应用
2、 判断心排量
翁钦永等 将5O例心脏手术
病人分为3组,术前组:病人入手术室时;术后1组:术后入ICU时机
械通气及睡眠状态;术后2组:术后12 h拔除气管导管自主呼吸及清
醒安静状态。分别测量其Svo2、CO等指标,经统计分析,显示
SvO2与CO有显著相关性,Svo2能作为反映手术病人CO的变化指标。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ICU的应用
3、在心肺复苏时的应用 Rivers 分析了100例经心肺复苏后
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发现他们最初的平均Svo2 均高于自主循环未 恢复的患者。Svo2未达到30%者无1例恢复自主循环。Svo2大于72 %者全部恢复自主循环。表明在心肺复苏时,持续Svo2 监测能够可 靠预测自主循环的恢复。
然而,对于缺氧,临床上往往会首先想到动脉血的氧分压(Pa02)、 氧饱和度(sa02)。但动脉血气仅能反映肺部的通气、换气及动脉血 的氧合情况,即使Pa02、Sa02正常,组织也未必不缺氧,因为组 织的缺氧还受到心输出量(CO)、组织灌注情况、血红蛋白含量、组 织氧摄取率、组织氧耗量、组织需氧量、氧解离状态、细胞氧利用 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上因素临床上无法一一检测出来,但利用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02)这一指标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检测出以上 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即能够反映全身组织的总体氧合情 况。因此,sv02监测对危重病人的监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原因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原因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呼吸系统问题: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最常见原因是呼吸系统问题,特别是肺部通气不足或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例如,肺部感染,肺水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都可能导致氧气不足和血氧饱和度降低。
2. 心血管系统问题:心脏无法有效地将含氧血液泵送到全身组织也会导致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例如,心肌缺血、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都可能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3. 低血容量:低血容量也是导致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例如,大量失血、脱水和低血容量状态都会导致循环血量不足,从而降低血液中的含氧量。
4. 高代谢状态:某些高代谢状态也可能导致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例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癌症等会增加组织对氧气的需求,进而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
5.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例如呼吸道阻塞、肺栓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需要注意的是,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降低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可能涉及多个因素同时存在,具体原因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分层次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93 -产科进展,2020,29(8):561-567.[4]孙兰,李长玉,张蕾.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4):86-89.[5]荆颖梅,邓珍.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21,42(24):3717-3720.[6]张少艳,金芳芳,倪霄,等.快速康复饮食管理理念对择期剖宫产术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6):3672-3674.[7]黄娟,杨颖,张少群,等.疼痛护理对宫颈癌病人围术期的效果观察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12):1646-1649.[8]叶华容,许珊丹,李国栋,等. SF-36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1):177-180.[9]杨崎崎,王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问题与对策[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177-180.[10]张岚岚,钟良慧.文理念普适化综合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哺乳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1124-1127.[11]王丽.加速康复外科的特点及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9):181-185.[12]杨鸿锋,周小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胃癌患者相关康复指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22):78-81.[13]龚宇,周玉珍,韩冰.快速康复外科在产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J].现代临床医学,2019,45(4):266-269.[14]马瑛,解琳琳,庞云霞.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在产科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1,44(10):1198-1202.(收稿日期:2023-05-31) (本文编辑:马娇)①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0通信作者:吴鹭情分层次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颜小玲① 吴鹭情①【摘要】 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在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医学习题集:脏器监测与支持考试答案(最新版)

重症医学习题集:脏器监测与支持考试答案(最新版)1、单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中怀疑脑桥功能受损主要观察的是()A.Ⅰ波B.Ⅱ波C.Ⅲ波D.Ⅳ波E.Ⅴ波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成分:Ⅰ波起源于听神(江南博哥)经及耳蜗毛细胞的电活动;Ⅱ波起源于耳蜗神经核;Ⅲ波起源于脑桥橄榄核;Ⅳ波起源于外侧丘系;Ⅴ波起源于下丘;Ⅵ波起源于内侧膝状体;Ⅶ波起源于听辐射。
2、单选评价脑干功能最常使用()A.脑电图B.体感诱发电位C.听觉诱发电位D.视觉诱发电位E.事件相关电位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听觉诱发电位可记录听觉刺激中10毫秒内的7个波形。
根据潜伏期和波峰间期判断听觉通路损伤部位,主要用于①听觉功能评价;②眩晕的鉴别诊断,前庭周围性后者前庭中枢性;③颅后窝肿瘤的诊断;④脑干功能评价。
3、单选患者男性,81岁。
因"发热、腹痛2天"入院。
入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查血气分析示pH7.20,氧消耗指数为300ml/(分钟·m2)。
患者氧消耗指数增加的原因,不包括()A.酸中毒B.高热C.早期脓毒症D.疼痛E.晚期脓毒症正确答案:E4、单选肌电图中插入电位出现纤颤及束颤电位需要考虑()A.上运动神经元疾病B.下运动神经元疾病C.肌肉疾病D.神经肌肉接头疾病E.脱髓鞘病变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正常静息时的肌电图主要表现为:①电静息:完全松弛时无肌电活动;②插入电位:针电极插入后,可对肌肉纤维及神经分支引起短暂(1秒以内)的机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出现纤颤及束颤电位考虑呈肌肉神经源性改变,为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主要改变。
5、单选正常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为()A.0.73~0.85B.0.63~0.75C.0.25~0.35D.0.30~0.40E.0.40~0.50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正常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为0.73~0.85。
6、单选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是哪个部位的压力()A.胸腔内大静脉血管B.腹腔内大血管C.右心室D.外周血管E.桡动脉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中心静脉压是通过中心静脉置管测得的胸腔内大血管的压力。
血氧饱和度的计量要求与临床应用中的差异分析

血氧饱和度的计量要求与临床应用中的差异分析摘要:分析《JJG 1163-2019多参数监护仪检定规程》(简称规程)计量性能要求与临床应用检测重点的差异,为今后临床实际检测的开展提供探讨行的的方法和做法。
方向:从规程的计量性能要求、计量器具的控制的部分要求与临床检测或关注点进行分析讨论可以改进血氧饱和度的计量检测方法。
目的是规程的要求要与实际应用或临床关注点相互保持一致,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医疗设备的性能及稳定性。
关键词:多参数监护仪;血氧饱和度;重复性;准确性;曲线引言多参数监护仪(一下简称监护仪)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检测为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参数,一般监护的参数包括心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温度、心输出量等,手术室内使用的监护仪会增加配置血氧饱和度多波长、有创血压、呼末二氧化碳监护功能。
监护仪由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信号显示三个部分构成。
信号采集是将生物信号转换成可以测量的电信号;信号处理包括模拟处理、数字处理;信号显示包括信号的显示、记录、报警。
监护仪作为医院在用最普及、最多的设备,其分体功能的监护设备有血氧仪、电子血压计、心电监护等。
特别是新冠肺炎期间,血氧仪的普及覆盖了95%的家庭或个人,作为新冠肺炎期间有效的监测仪器,它的准确性应该高于重复性的要求。
但是2019年12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JJG 1163-2019多参数监护仪检定规程》,并与2020年3月31日开始实施。
在规程中有对血氧饱和度功能检定的要求为重复性,与实际的临床数据应用有不小的差距,本文对血氧饱和度部分进行讨论。
一、血氧饱和度模块(血氧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特别是2022年底到2023年春节阶段,血氧仪为我们抵抗新冠肺炎提供了有效的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手段,甚至有一段时间市面上供应出现紧张。
大家知道,氧是人体系统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体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体内的血液流过肺部,经过呼吸运动把所需的氧带进人体血液,完成氧的新陈代谢,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组成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HbO2),然后经过血液循环系统再输送到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中去,以维持各脏器的正常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Saturation,SvO2)是反映组织氧合程度、组织灌注水平的一个良好指标可动态反映氧平衡的变化[1]。
1959 年Boyd 应用Sv02预测心脏术后病人心血管状态,1973年SvO2 连续监测应用于临床,随着SvO2 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近年已广泛用于临床究当SvO2 降低时,反映机体氧供减少和(或)氧耗增加。
近年研究表明,SvO2可用于心脏手术后、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及败血症休克中氧平衡的检测,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现对我院56例ICU患者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SvO2在ICU患者中的作用。
1、临床资料
病例:56例患者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46-91岁。
重症肺炎37例,冠脉搭桥术后9例,大手术后6例,心肺复苏术后4例。
2、结果
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中,显示脏器衰竭数目与平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有相关性(见表1)。
并且平均混合静脉血样饱和度与患者预后亦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越低,死亡率越高。
表一56例患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与脏器衰竭数目的关系
脏器衰竭数目(个)平均SvO2
2 3 4 大于等于5
小于等于0.700 1
小于等于0.600 7 2 1 1
小于等于0.500 8 8 4 1
小于等于0.400 2 1 2 3
表2 平均SVO2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脏器衰竭数目病例数平均SvO2 死亡例数病死率(%)
2 18 0.538
3 16.7
3 11 0.501 6 54.5
4 7 0.48
5 5 71.4
大于等于5 5 0.447 4 80.0
合剂41 0.487 18 43.9
3讨论
虽然MOF的首发衰竭脏器可以是心脏、胃肠,但更多的资料表明肺为最常见的首发衰季器官。
本组的观察也表明,肺脏仍然是首发衰竭器官,是最容易受累的靶器官,感染、创伤、、大手术引起组织的低灌注,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缺氧,细胞能量代谢受损,无氧代谢产物增多,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可损害重要脏器,从而产生MOF。
而肺脏由于微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输血中有形成分碎片的作用,引起微小血栓栓塞,使其顺应性降低,
肺泡群萎陷,充血性肺不张,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液渗漏,可加重肺水肿,加之肺内分流增多,通气血流比例失衡,直接影响氧的弥散和输送,这是肺在MOF中易受损的原因。
本组资料表明,无论脏器衰竭数目多少,呼吸衰竭发生率在MOF都占最大比例(90.2%,26/56),远远超过其他脏器。
2.本组资料还表明, 随着脏衰数目的增多, SvO2会逐渐下降, 而病死率明显上升。
说明在监测氧代谢、指导氧疗和判定预后方面有重要作用。
由公式所SvO2=SaO2一〔VO2/〔1.34*Hb*CO〕〕即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一(氧消耗/血红蛋白*心排出量)可看出, SvO2反映的是组织细胞的氧代谢水平, 是组织氧利用的一个良好标志, 不仅反映
呼吸功能, 也反映了循环的变化。
SvO2降低表明SaO2、CO、Hb中一个或多个因素受损或者氧消耗增多。
有研究表明增加全身的氧输送及氧消耗确实能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率。
若VO2随DO2增高而增加,或者DO2不变,VO2 增加, 则说明微循环和组织灌注得到改善, 部分偿还了
氧债;若DO2增高而VO2不变, 或者DO2、VO2经采取措施后均不增加, 则说明组织灌注不良, 微循环衰竭, 或者心功能衰竭, 提示治疗措施不当。
由于DO2增高会直接影响着VO2的提高, DO2的提高保证了组织有充分的氧源, 这是MOF治疗中一个极重要的环节。
治疗是否得当, 措施是否有效, SVO2的水平是一个重要标志。
本组SVO2下降与病死率升高即说明了SVO2在监测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
根据DO2=1.34*Hb*CO*SaO2(氧输送=1.34*血红蛋白*心排出量*动脉血氧饱和度), 我们通过3个渠道提高SvO2:一是提高CO, 影响CO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 本组全部患者都放置深静脉插管, 测中心静脉压(CVP), 有8例患者放Swan-Ganz 导管, 直接测SvO2、肺动脉楔压(PAWP)和CO以指导输液的质和量。
提高前负荷, 就是提高CO, 从而提高了DO2, 后负荷过低不利于各重要脏器的灌注和氧供, 而后负荷过高又会增加心排阻力, 使CO降低, 故选用硝酸甘油、硝普钠、多巴酚丁胺来调节后负荷, 提高CO;二是提高SaO2, Sa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有相当明显的相关性, 影响PaO2最多见的原因是氧合
障碍、通气障碍和通气血流的比例失调, 在严重的低氧血症、面罩和鼻导管供氧不能纠正时, 应果断地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 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清除氧合障碍的不利因素, 提高吸入氧浓度, 控制肺部炎症, 清理呼吸道, 对气胸和胸腔
积液充分引流;三是提高氧的摄取率(ERO2), 要立足于改善微循环, 使微血管的调节机制得以恢复, 血流分布更趋合理, 动一静脉(A-V)短路分流减少, 组织细胞摄取氧的能力加强, 阻断中氧代谢的恶性循环链,组织细胞的充分氧供是氧疗中最重要的措施。
3.SvO2的监测比乳酸浓度的监测更灵敏, 更有临床意义。
通过SvO2水平还可以评价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活性物质的效果, 指导诊疗操作。
如更衣、洗澡、体检、翻身、吸痰都会增加氧消耗, 使SvO2降低, 故要求尽快缩短操作时间, 动作应轻巧以减少氧耗, 必要时需给氧、止痛、减少操作。
监测SvO2可指导使用呼吸机时选择最佳的PEEP, SvO2 所最高水平的PEEP就是最合适的数值。
本组SvO2监测方法有8例放Swan一Ganz导管直接测得, 其余33例均放深静脉导管至右心房, 以此静脉血代替肺动脉混合静脉血。
本组8例Swan一Ganz导管测得的两者血氧饱和度差小于3%, 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除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外, 右心和肺动脉的血液有显著的相关性。
我们认为在放置Swan一Ganz导管有困难时, 可用右心房血替代肺动脉混合静脉血, 方法简便易行, 数值可信, 值得推广。
ICU: 是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