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专题复习经典篇2013
名师教学课件:高考必备高频成语专项练习资料精选含解释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不约而同——没有事先约定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2、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3、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4、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
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这里是有意换人,不是“弄错”或“认错”。
5、垂涎三尺——形容嘴馋,也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
6、朝闻夕死——早晨听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了也甘心了。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的渴望。
7、痛心疾首——痛心:悲愤到极点。
疾首:头疼。
形容痛恨到极点。
8、吉光片羽——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种羽毛。
比喻残余仅存的古代文物。
9、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爽,差错,不能理解为“好”、“痛快”。
10、冷若冰霜——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
也形容态度严肃,使人不易接近。
11、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
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12、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不尚虚华。
13、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14、金石为开——金石:指最坚硬的东西。
像金石那样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形容对人真诚产生的感动力。
15、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往往误解为“漂亮、美丽”。
16、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只凭个人刚烈的勇气。
17、得意忘言(褒)——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
后亦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18、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不是“反击”。
19、含英咀华——咀:jǔ,细嚼。
英、华:花。
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
比喻细细体会玩味文章的精华。
20、集腋成裘(褒)——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21、进退维谷——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
22、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高考最常考的经典成语(65个)

高考最常考的经典成语(65个)1.相辅相成指两者形成互补,重在缺一不可。
2.寥寥无几形容稀少,没有几个。
侧重数量少。
3.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是褒义词。
4.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比皆是”侧重多。
5.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理所当然”侧重应当如此。
6.急功近利指急于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侧重指急于获取利益。
7.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
侧重强调必须采取行动。
8.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应运而生”侧重顺应某一时机而产生。
9.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
形容接连不断。
“此起彼伏”侧重事物不间断。
10.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侧重道理浅显,不用说就明白。
11.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
12.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
常搭配某一研究领域,单纯指资料,书多。
13.莫衷一是意见有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莫衷一是”侧重强调观点、言论不一致。
14.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
15.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表示长久地坚持做某事。
侧重强调长时间地坚持,不放弃。
16.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侧重于品质有好有坏,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
17.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因势利导”强调发挥引导作用,主观性更强。
18.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侧重强调条件成熟,事情便会成功,为褒义词。
19.鱼龙混杂比喻好的坏的夹杂在一起。
“鱼龙混杂”侧重于好的坏的都有,两者共同存在。
20.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侧重于事物很常见,偏向客观状态的描述。
21.南辕北辙原指本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侧重强调行动和目的相反。
22.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举步维艰”单纯指这个办事情很难。
23.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013年高考成语真题集答案

2013年高考成语真题答案1、13全国卷新课标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其实是强词夺理,贬义词。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电光火石:闪电的光,燧石的火。
原为佛家语,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
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
这里不止两家,故错。
2、13全国卷新课标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能打动人。
梅兰芳扮演的是女性,故正确。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3、13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其间:那段时间里,那个时期中。
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4、13江苏卷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南辕北辙:指一个人的做法和自己的目的相反。
买椟dú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椟,匣子。
异曲同工:不同的人的言论或辞章同样精彩。
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如履薄bó冰:如同踩在薄冰上面一样。
比喻做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履,踩,踏。
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如临深渊:形容谨慎或戒惧,强调危险。
5、13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毋庸置疑:毋庸,不必。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用怀疑。
一般用作谓语,不作状语。
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用“耳目一新”更恰当。
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成语题(完整解析)(含5篇)

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成语题(完整解析)(含5篇)第一篇: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成语题(完整解析)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成语题(新课标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答案】B.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
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
电光火石:原为“电光石火”,是指,闪电的光,燧石的火。
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
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
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这里不止两家,故错。
)(新课标Ⅱ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答案】B 【解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她扮演的是旦角。
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显然与句意不符,同时这个词语不能作定语。
成语集结号(2000-2013高考真题汇总)已转格式

省份年份成语例句全国卷2000汗牛充栋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全国卷2000淋漓尽致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全国卷2000洗心革面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全国卷2000左右逢源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全国卷2001安步当车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全国卷2001颐指气使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全国卷2001车水马龙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全国卷2001蓬荜生辉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全国卷2002光怪陆离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全国卷2002雨后春笋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全国卷2002有口皆碑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全国卷2002偃旗息鼓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全国卷2003捉襟见肘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全国卷2003未雨绸缪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2013高考成语

• 16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 有五而志亍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丌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原道训》: “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 有个伯玉,丌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 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 五十岁。) • 18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 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 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戒“六十花甲子”, 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 19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 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20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 曲礼》: “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 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 21期颐:百岁之人。(《礼记· 曲礼》:“百年 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 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 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丌待亍养,故 曰颐。”)
• `2013年7月30号新课标卷知识点 • 1谓斟酌事宜,丌拘陈觃,自行决断 处理。《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 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他(李牧)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自行设置官 吏,收取的租税全部送到他的府署,作为 养兵的经费。
• 2.指便宜行事之权。《隋书· 杨谅传》:“特许 以便宜,丌拘律令。” 宋 叶适 《奏议· 纪纲 四》:“收还便宜,使州郡复承平之常制。” 清 李渔 《奈何天· 计左》:“近日又因北方告 警,特赐尚方之剑,假以便宜,令我星驰赴剿。” • 3.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汉书· 刘敬 传》:“ 敬 脱挽辂,见 齐 人 虞将军 曰: ‘臣愿见上言便宜。’娄敬迚城后就摘下拉车子 用的那块横木,穿着羊皈袄,去见齐人虞将军说: “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关国家的大事。” 南 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 奏启》:“ 鼂错 受书, 还上便宜。后代便宜,多附封事,慎机密也。” 宋 杨万里 《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 仓》诗:“天颜忧喜丞相知,常平使者陈便宜。”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经典篇

指一个钱也不占有。用来形容人贫穷。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 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 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形容一时之间名声很大。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本类型其他举例
穿云裂石、不绝如缕 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 喜结连理、秦晋之好、琴瑟失调 耳鬓厮磨、比翼双飞、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豆蔻年华
3.误用褒贬
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 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 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 积虑。 例6: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 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 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多而杂乱。不能指“我一个人”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 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超越寻常,不平凡。
答案:B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天津卷
A. 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 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本类型其他举例
谦辞: 敬谢不敏 才疏学浅 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 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 不情之请、蓬荜生辉、雕虫小技 千虑一得、问道于盲、敝帚自珍 恭敬不如从命、贻笑大方 敬辞:高抬贵手、高朋满座 大材小用 、不吝赐教
5.语义重复 例9: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 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 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例10: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 还记忆犹新。
意义或词性多重的成语补充
【成语专题】高考必备高频成语重点资料合集含解释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2、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3、匠心独运——巧妙的心思,独特的构思。
4、作壁上观——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
一旁观看,不介入,坐观成败。
5、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声势。
6、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可以表示对别人的敬意,只能人,不能当谦词用于自己。
7、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8、众目睽睽——众人都在注视、监督。
一般用于当众公然做坏事。
9、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
汉代梁鸿的妻子给他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后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
10、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11、鼎力相助——敬词,大力相助。
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12、匪夷所思——匪:fěi, 不是。
夷:平常。
原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
后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
13、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14、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
15、毁家纾难——毁家:分散家产。
纾:shū,解除、缓和。
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
16、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17、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见解。
18、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19、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
20、登堂入室(褒)——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也作“升堂入室”。
21、罄竹难书——罄:qìng,尽。
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
22、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23、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于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4、耿耿于怀——耿耿:心情不安宁,不踏实。
老梗在心里,不能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