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2020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 科研上常用“染色排除法”来鉴别细胞的死活,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这项技术的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膜能()A.实现细胞与外界环境的能量转换B.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3. 豌豆花紫色(A)对白色(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与高茎豌豆的DNA相比,矮茎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使其不能合成相关的酶,导致豌豆茎不能长高,控制两种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白色高茎豌豆和紫色矮茎豌豆两品种的纯合子,欲培育纯合的紫色高茎豌豆品种,其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明显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图中①①①的育种方法B.图中过程①的操作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①中激光的作用是诱导基因突变C.从变异的角度看,矮茎豌豆的形成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D.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过程①→①该豌豆种群发生了进化4. 高密度水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B. 鱼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C. 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被稻田中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D. 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5. 八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①免疫力下降①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①言语活动功能障碍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①6. 对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A. 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B. 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C. 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D. 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正常,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却增多7. 纯种黄色(HH)小鼠与纯种黑色(hh)小鼠杂交,子一代小鼠却表现出不同的毛色: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
2020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试题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试理综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11 C—12 N—14 O—16 F—19 S—32 K—39 Ca—40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男同学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结果记录如下:祖父祖母姑姑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父亲母亲妹妹- - - - + + - - -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
父亲及妹妹无该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该同学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外祖父C.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D.若妹妹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子女不患该病2.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多余液体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绿色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自身生长B.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植物都可以抑制植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板形成,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C.达尔文通过实验验证:吲哚乙酸在植物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布不均匀是导致向光性的原因D.赤霉素和乙烯可分别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的成熟4.下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一组是A.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核糖核苷酸B.物质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O2进出细胞C.免疫调节、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D.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5.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组是①分泌抗利尿激素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④温度感受器⑤渗透压感受器⑥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试剂及技术等的叙述,错误的是①脂肪的鉴定②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③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④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⑥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⑦卡尔文循环实验⑧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A.③④⑥⑦所用材料均为活细胞B.①⑤⑧均需使用酒精,且所用酒精浓度不同,作用不同C.①②③⑧中的材料均需染色D.⑥⑦均需使用同位素标记法7.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蒸馏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0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水和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结合水的功能B.水不可以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代谢C.烘干的种子燃烧以后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盐D.大量出汗时,只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即可2. 将RNA分子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脱氧核糖、磷酸、碱基B.核糖、磷酸、碱基C.核苷酸、脱氧核糖、碱基D.核苷酸、磷酸、碱基3.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真核细胞中有DNA,原核细胞中无DNAB. 真核细胞有生物膜,原核细胞无生物膜C. 真核细胞中有染色体,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D. 真核细胞中有细胞器,原核细胞中无细胞器4. 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小脑、大脑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小脑D.脑干、脊髓、小脑5. 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1为携带者。
可以准确判断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II-4是携带者C.II-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D.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6. 糖类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分子,地球生物量干重的50%以上是由葡萄糖的多聚体构成。
脂质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储存能量和调节生命活动等功能B.葡萄糖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葡萄糖形式存在C.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D.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7. 正常出现肽链终止,是因为()A. 一个与终止密码子对应的转运RNA不能携带氨基酸B. 不具有与终止密码子对应的转运RNAC. 信使RNA在终止密码子处停止合成D. 转运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8. 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是()A.A、a、B、bB.Aa、BbC.AB、aB、Ab、abD.A、b9. 将核DNA链均被3H标记的洋葱(2n=16)幼根转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定期剪取根尖制片并检测染色体的放射性。
2019-2020学年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液泡是真核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必需结构B.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C. 核仁是细胞合成RNA及核糖体的必需结构D. 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唯一结构2. 某实验小组在CO2浓度和温度等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及CO2的转移方向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中b点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 TP的部位只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曲线中b点未从外界吸收CO2,其光合作用强度为0C.曲线中c点和d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图丁对应D.曲线中a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图甲对应3.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进行一次完整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其他时期染色体和基因均无突变发生,也不考虑片段交换,下列关于a~b段分析错误的是()A. 可能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B. 可能是着丝粒分裂后的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C. 细胞内可能还存在等位基因D. 细胞内可能不存在等位基因4. 《真核细胞的起源》一书中提出蓝藻被真核细胞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好氧细菌被真菌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线粒体,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个假说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DNA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和原核生物相同的核糖体结构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其内膜成分比例与细菌、蓝藻相似D.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得线粒体、叶绿体可以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独立生存5. 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B. 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C. 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D. 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6.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每种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 已知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是49个C. 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性激素等D. 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互相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7.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该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它能精确地识别并侵入CD4+T细胞(辅助性T细胞),逐渐使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西藏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9届)第七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C.人体肝细胞中线粒体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蛋白质合成D.动物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2.将菠菜叶肉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点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KNO溶液浓度相等3B.AB段细胞内的水分子只向外扩散,BC段水分子只向细胞内扩散C.BC段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BC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AB段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3.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②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③科学家用18O标记同一组的CO2和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O来自H2O④科学家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⑤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④4.香豌豆中,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
西藏拉萨中学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试理综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男同学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结果记录如下:祖父祖母姑姑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父亲母亲妹妹- - - - + + - - - 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
父亲及妹妹无该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该同学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外祖父C.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D.若妹妹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子女不患该病2.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多余液体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绿色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自身生长B.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植物都可以抑制植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板形成,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C.达尔文通过实验验证:吲哚乙酸在植物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布不均匀是导致向光性的原因D.赤霉素和乙烯可分别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的成熟4.下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一组是A.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核糖核苷酸B.物质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O2进出细胞C.免疫调节、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D.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5.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组是①分泌抗利尿激素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④温度感受器⑤渗透压感受器⑥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试剂及技术等的叙述,错误的是①脂肪的鉴定②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③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④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⑥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⑦卡尔文循环实验⑧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A.③④⑥⑦所用材料均为活细胞B.①⑤⑧均需使用酒精,且所用酒精浓度不同,作用不同C.①②③⑧中的材料均需染色D.⑥⑦均需使用同位素标记法29.(8分)黄胸鹀(又名禾花雀)正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名录,距野外灭绝只剩一步之遥。
2020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并随机插入到被侵染植物的染色体DNA中。
研究者将下图中被侵染植物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并以此环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据此可确定T-DNA插入的具体位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农杆菌在自然条件下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有感染能力B. 利用图中的引物②、②组合可扩增出两侧的未知序列C. 进行PCR扩增时需要有解旋酶和热稳定DNA聚合酶D. 与受体细胞基因组序列比对可确定T-DNA的插入位置2. 调查时发现某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30%,Aa个体所占比例为60%,aa个体所占比例为10%。
此种群中每一代个体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各年龄段都有)被捕食的比例为50%,而aa个体被捕食的比例为10%。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天敌捕食使此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定向进化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使A的基因频率下降C.此昆虫天敌与昆虫种群在捕食与躲避捕食中实现了共同进化D.由于不清楚被天敌捕食的昆虫的年龄组成,所以难以通过题中数据计算下一代的基因型频率3.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成萄萄糖B. 反射活动发生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 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盐平衡D.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4.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A. 有丝分裂中期B.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 有丝分裂后期5. 图1表示某运动员在运动前血糖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信号分子A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
2020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小明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分别选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0.9g/L)均分三组,编号A、B、C,分别同时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由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B. 实验过程中,1h后A组上升,B组下降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是拮抗关系C. 实验过程中,1h内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效果比肾上腺素明显D. 仅进行A、B组实验相互对照即可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存在升高血糖的作用2.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
“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
由此推知高尔基体A.能独立合成蛋白质B.加快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C.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D.参与了肽链的剪切加工3.下列不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A. 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有多少个种群C.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4.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5.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此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 此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经过DNA复制后开始下一次分裂D. 此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6.噬菌体、烟草、HIV、蓝藻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为()A.4、5、4、4和4、8、4、4B.4、5、4、5和4、8、4、8C.4、5、4、5和4、8、4、4D.4、5、4、4和4、5、4、47.研究发现,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电压门控Na+通道和电压门按K+通道的开放或关闭依赖特定的膜电位,其中电压门按K+通道的开放或关闭还与时间有关,对膜电压的响应具有延迟性;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一定刺激时,该部位膜电位出现变化到超过阈电位时,会引起相关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开放,从而形成动作电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试理综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男同学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结果记录如下:祖父祖母姑姑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父亲母亲妹妹- - - - + + - - - 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
父亲及妹妹无该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该同学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外祖父C.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D.若妹妹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子女不患该病2.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多余液体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绿色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自身生长B.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植物都可以抑制植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板形成,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C.达尔文通过实验验证:吲哚乙酸在植物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布不均匀是导致向光性的原因D.赤霉素和乙烯可分别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的成熟4.下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一组是A.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核糖核苷酸B.物质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O2进出细胞C.免疫调节、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D.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5.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组是①分泌抗利尿激素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④温度感受器⑤渗透压感受器⑥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试剂及技术等的叙述,错误的是①脂肪的鉴定②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③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④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⑥鲁宾和卡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⑦卡尔文循环实验⑧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A.③④⑥⑦所用材料均为活细胞B.①⑤⑧均需使用酒精,且所用酒精浓度不同,作用不同C.①②③⑧中的材料均需染色D.⑥⑦均需使用同位素标记法29.(8分)黄胸鹀(又名禾花雀)正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名录,距野外灭绝只剩一步之遥。
下图1是近20年黄胸鹀数量变化曲线图,图2是能量流经黄胸鹀的过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a点到b点过程中,黄胸鹀种群增长速率_______,b点时出生率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K值。
近10年来,黄胸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方式变化或水库建设根本不足以导致黄胸鹀数量在过去二十年里的断崖式下降,则最可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
(2)黄胸鹀迁徙期间主要以谷子、稻谷、高粱、麦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部分草子和植物果实与种子。
图2中a表示迁徙期间黄胸鹀摄入的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f利用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
(2分)(3)繁殖期间黄胸鹀雄鸟站在幼树、灌木顶枝或草茎上高声鸣叫,鸣声多变而悦耳,这种信息属于________信息,该信息传递的意义是_________。
30.(12分)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受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其果形分为扁盘形、圆形和长形。
现有4个纯合品种,紫花扁盘形(甲)、白花长形(乙)、白花圆形(丙)、白花圆形(丁)。
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花扁盘形(甲)×白花长形(乙),F1为紫花扁盘形,F1自交,F2中紫花扁盘形∶紫花圆形∶紫花长形∶白花扁盘形∶白花圆形∶白花长形=81∶54∶9∶63∶42∶7实验2:白花圆形(丙)×白花圆形(丁),F1 为紫花扁盘形,F1 与白花长形(乙)杂交,子代紫花扁盘形∶紫花圆形∶紫花长形∶白花扁盘形∶白花圆形∶白花长形=1∶2∶1∶3∶6∶3综合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果形的遗传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C、c 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C、c 和D、d 表示,以此类推,则甲的基因型为_____。
(3)实验1 的F2 中紫花扁盘形的基因型有_____种,利用白花长形(乙)与F2 中紫花扁盘形杂交不能鉴定出其全部基因型,请举例说明理由_________。
(4)若将实验2 的F1 紫花扁盘形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31.(9分)世界各国领导人确立了2020年“快速通道”目标,旨在加快艾滋病病毒应对,并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
如图1是HIV侵入机体后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没有识别抗原能力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填序号)。
(2)Ⅵ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缺少与体液免疫有关的某个过程,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序号及文字叙述,每空2分)(3)艾滋病患者常常死于感冒等普通疾病引起的并发症,试分析其原因:___。
(2分)(4)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为高发病。
某用于治疗冰毒成瘾的药物A结构和冰毒类似,图2是研究人员将不同试剂加入被HIV感染的细胞培养液中,定期检测HIV的数量。
由图2分析,药物A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HIV的增殖,药物A能________(填“促进”或“阻碍”)冰毒对HIV增殖的影响。
32.(10分)图为某生物科技小组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对小麦幼苗光合速率的测定装置。
(1)小烧杯中装的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向___________ 移动,其移动距离代表___________。
(2分)(3)若要测定幼苗的呼吸速率,需要对装置做_________ 处理,且烧杯中液体一般更换为___________。
(2分)(4)为了防止气压、温度等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7.[生物——选修(15分)]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果胶酶添加对蓝莓出汁率的影响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出能分泌较多果胶酶的微生物,一般需用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
首先通过单菌落分离,获得需要的菌株;然后将其_________,并进行特性鉴定,筛选得到高产菌株。
该过程所用培养基对于酸碱度的要求是_____。
(2)市售蓝莓汁(含葡萄糖)在制作过程中要进行灭菌,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30分钟。
该小组在获得蓝莓汁后,欲进一步制作蓝莓酒。
若发酵瓶内三天后还看不到气泡冒出,则必须_____,使发酵作用尽快发生。
(3)在适宜的温度和pH下,研究小组利用一定量的蓝莓汁和适宜浓度的果胶酶溶液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写出该实验失误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有时会采用不溶于水的介质对果胶酶进行_________处理(1分),使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发挥作用与传统使用果胶酶相比,该处理的优点是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选修三:38.[生物——选修(15分)]埃博拉病毒(EBO)呈纤维状,EBO衣壳外有包膜,包膜上有5种蛋白棘突(VP系列蛋白和GP蛋白),其中GP蛋白最为关键,能被宿主细胞强烈识别。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会引起出血热。
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是注射疫苗或者抗体。
如图为制备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埃博拉病毒(EBO)侵入人体时,在细胞中以RNA为模板,在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1分),合成相应的DNA并指导蛋白质合成,进行增殖以GP蛋白作为疫苗比较安全,其原因是GP蛋白自身没有感染力,但保留有_________。
(2)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筛选后的所需细胞群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体外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_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
同时为了维持培养液的PH值,需要提供的气体环境是______________。
(4)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最终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提取。
“生物导弹”中,抗体的靶向作用是利用了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生物七次月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D 4、B 5、A 6、C二、非选择题:29、(8分)(1)减小等于人类捕杀(2)黄胸鹀同化的能量黄胸鹀的粪便和遗体、残骸中的能量(2分)(3)物理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0、(12分)(1)两基因的自由组合(2)AABBCCDD (3)16种F2紫花扁盘形中,AABbC_D_与AaBBC_D_无法区分花色,A_B_CCDd与A_B_CcDD 无法区分果形(4)紫花扁盘形∶紫花圆形∶紫花长形∶白花扁盘形∶白花圆形∶白花长形=81∶54∶9∶63∶42∶731、(9分)(1)Ⅶ(2)DNA复制、转录和翻译(2分)Ⅲ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Ⅵ,促进其增殖分化(2分)(3)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从而使患者几乎丧失所有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能力减弱(2分)(4)不影响阻碍32、(10分)(1)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维持容器内CO2浓度的相对恒定(或为绿色植物提供CO2)(2分)(2)右绿色植物的O2释放速率(或净光合速率)(2分)(3)遮光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4)将活的小麦幼苗换成死亡的相同小麦幼苗,其他条件与上述装置相同(2分)37、(15分)(1)以果胶为唯一碳源扩大培养中性偏酸(2)加入更多的酵母(3)果胶酶用量不合理减少果胶酶的用量(4)固定化(1分)可重复使用、可回收;便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纯度等;38、(15分)(1)逆转录(1分)抗原性(2)一定的流动性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3)血清95%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4)小鼠腹水(或培养液)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