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战略(案例)
公司国际战略举例(2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以某知名科技公司为例,探讨其国际战略的实施过程和成功经验。
一、公司简介某知名科技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之一,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该公司制定了国际化战略。
二、国际战略目标1. 扩大海外市场份额:通过进入海外市场,实现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2. 提升品牌影响力:将公司品牌推广至全球,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拓展技术创新领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公司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4. 优化产业链布局: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三、国际战略实施过程1. 市场调研与定位在制定国际战略之前,该公司对全球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竞争格局、政策法规等因素。
根据调研结果,公司将目标市场定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 产品本土化针对不同市场特点,该公司对产品进行了本土化调整。
例如,针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公司在产品功能、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3. 营销策略(1)品牌推广: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举办产品发布会、合作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2)渠道拓展:与当地经销商、代理商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销售渠道。
(3)线上线下结合:在海外市场开展线上营销活动,同时加强线下实体店建设。
4. 技术创新与合作(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2)本土研发:设立海外研发中心,针对当地市场需求进行本土研发。
(3)人才培养: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提升公司整体技术水平。
5. 产业链布局(1)海外投资: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案例分析—联想国际化战略

案例分析—联想“Lenovo”的国际化战略第一部分:联想品牌更新与国际注册的战略意义何在?品牌更新是指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要不断变化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品牌更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只要社会经济环境在发展变化,人们需求特征在趋向多样化,社会时尚在变,就不会存在一劳永逸的品牌,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品牌,品牌才有生命力。
品牌创新是品牌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克服品牌老化的唯一途径。
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企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知名度、美誉度下降,以及销量、市场占有率降低等的品牌失落的现象,称为品牌老化。
现代社会,技术进步愈来愈快,一些行业内,产品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同时社会消费意识、消费观念的变化频率也逐渐加快,这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寿命。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表现为在规模上是由小到大,在经营范围上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在价值链网络上由单一走向复杂。
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实际就是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融合的一个过程,具体包括生产要素方面的联系、经营活动的联系。
品牌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以外的价值。
品牌的更新实际上是对品牌重新定位、重新设计、塑造品牌新形象的过程。
由于营销环境的变化,对品牌进行适时、适当的阶段性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联想的品牌更新是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必须进行国际注册,联想国际化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拥有一个全球通行的品牌标识。
原来的品牌商标在国外已经被注册了,联想要进行国际化战略,商标国际统一是必须的,所以联想最终将商标改为现在的LENOVO。
也标志着联想正式开始国际化战略!(分析整理:胡福初国贸072班14号)第二部分:简要评析联想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步骤通过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概括出,联想国际化的第一步是更名并进行国际注册,第二步是加入TOP计划赞助奥运会,第三步是巨资并购“蓝色巨人”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第四步是联想产品海外上市,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打造Lenovo国际品牌的行动迈入新的阶段。
企业国际化战略案例(PPT30张)

2.海尔模式:民族品牌世界化 海尔的模式是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运作,打造海尔这 个品牌。当然海尔不排斥以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但并购 后仍坚持主打海尔品牌,是海尔模式的特征,这种模式类似于 日、韩企业的国际化模式。海尔模式的优点是稳扎稳打,立足 长远来规划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同时其品牌国际化有助于提升 其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能级,可促进国内业务的发展,可谓一举 两得。但这种模式过程较为漫长,需要长时间地探索国际化市 场的运作规律和营销手段。 从海尔所从事的传统行业来看,选择这一模式是恰当 的。在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大潮下,中国制造业必然会培 育出一个国际性的著名品牌。海尔模式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 和优势,尽管各界对海尔的国际化多有诟病,但从长远来看, 海尔已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相比较而言,联想所处的 IT行业,目前仍不具备这一条件。因此,国际化模式的选择, 与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趋势是高度相关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的过程中, 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准、生产工艺、管理水平和国际化视野都 得到了同步的提高,也提升了企业国内业务的经营水平。西 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在为GE代工生产飞机发动机盘环件的 过程中,技术工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总工程师感 慨地说,“若不是跟GE合作,我们根本想象不到原来飞机发 动机零部件竟然是这样生产的。” 这种模式最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当企业缺乏足 够的资本实力,并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时,草根模式就成为 一种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国际市场运作规律、掌握国际化经营 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实际上,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日 本产品也是仿冒、低价、质次的代名词,但今天,日本产品 的形象已经完全改变,成为优质、时尚、前卫的代表。可以 预言,在不久的将来,“草根企业”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也 将涌现出许多全球著名的优秀企业和优秀品牌。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华为,作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领军企业,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卓越的战略管理。
本文将通过对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探讨其战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
二、华为的背景华为成立于1987年,最初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代理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精准的战略定位和有效的战略执行。
三、华为的国际化战略1. 市场选择华为的国际化战略首先体现在市场选择上。
华为在进入新市场时,始终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选择那些竞争激烈、技术要求高的市场作为突破口。
例如,华为最初进入欧洲市场时,选择了英国作为切入点,因为英国市场对通信设备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市场竞争激烈。
2. 技术领先华为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
例如,华为在4G和5G技术上的突破,使其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 本地化战略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非常注重本地化战略的实施。
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招聘当地人才、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融入当地市场。
例如,华为在欧洲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并与欧洲高校合作培养人才。
4. 品牌建设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建设也是其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通过参加国际展会、赞助体育赛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合作伙伴关系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积极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华为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还能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共赢。
四、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因素1. 清晰的战略目标华为的国际化战略目标明确,即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这一目标为公司的战略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这使得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海尔—企业战略管理成功案例

【三】海尔国际化的秘诀
海尔国际化成功的七大秘诀: 国际化的目标:创世界名牌 国际化的原则:流程再造化;结构网络化;竞争全球化。 国际化的方向: 三位一体的本土化:设计、制造、营销 三融一创:融智、融资、融文化、创本土名牌 个性化:推出B2C全球控制模式 国际化的灵魂,文化的延伸。 国际化的风险防范:先于市场,后有工厂。 国际化的策略:播种、扎根、结果
其 海 制 尔 定 集 的 团 四 成 个 功 发 地 展 战实 略施
横向代表海尔发展的历程,纵向代表企业管理的高度。 一、从1984年到1991年,公司战略方向是“名牌”,公 司 内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品质建设。 二、从1991年到1998年,公司战略方向是“多元化”, 公司内部实施“OEC” 管理模式,OEC管理,其中“O”代 表Overall(全方位),“E”代表 Everyone(每人)、 Everything(每件事)、Everyday(每天),“C”代表 Control(控制)、Clear(清理)。 OEC管理法也可以表示为: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三、从1998年到2005年,公司战略方向是“国际化”, 公司全面实施 “市场链”流程再造,企业管理的全面升 级。 四、从2005年到现在,公司战略方向是“全球化品牌”, 公司全面实施 人单合一T模式的管理方式,每一个企业追 求的最高管理境界“人性化 、自主化管理模式”。
2002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是84年的20000多倍; 2002年,海尔跃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之首。 18年前,工厂职工不足800人;2002年,海尔不仅职工发展到了 3万人,而且拉动就业人数30多万人。 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 色家电、米色家电、家居集成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 产品群。在全球,很多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的用户。
案例:中远国际化战略

upply chain
management
中远集团国际物流战略规划
——“农村包围城市”
目 录
1 2 3
背景介绍 战略调整 中远物流战略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一、背景介绍
•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或中远集团) 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经 过52年的发展,中远集团已经成为以航运、物流码头、修造船为主业的跨国企 业集团,多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中远集团控制各种物流车辆超过4000台,堆场77万平方米,拥有和控制仓库105 万平方米。中远物流在内地29个省、市、自治区、香港及境外建立了400多个业 务分支机构,物流服务创造多项业界记录,连续七次蝉联“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评比榜首。 2002年1月8日中国远洋物流公司(COSCOLOGISITICS)在京宣告成立。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三、中远物流的企业战略
第一方面,在建立完整的网上货运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中远物 流船队数据中心,强化中远物流的客户服务水平,拓展中远物流 的服务范围 第二方面,完善现代物流应用系统。将“网上仓储管理信息系 统”、“网上汽运高度信息系统”、“网上结算”等功能模块进 行集成,形成了“5156.com.cn”物流网站
建立新的绩效评价 体系
建立中远物流顾问 团 启动中远物流企业 管理奖 国外专家+年轻骨干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
upply chain
management
海尔新战略
中远集团是最早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中远 物流的目标是“做中国最好的物流服务商、最好的船务代理人 ”,中远物流的国际化物流战略能否实现“国际航运产业集群 ”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企业国际化战略案例

除价格优势外;可以比较灵活地提供新的电信业务生成环境;从
而帮助和记电信在与香港电信的竞争中取得差异化优势; 这次
合作中华为取得了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和记电信在产品质量
服务等方面近乎苛刻的要求;也促使华为的产品和服务更加接
近国际标准;
随后;华为开始考虑重点开拓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俄罗斯
和南美地区; 以俄罗斯为例;1997年4月华为就在当地建立了合
资公司贝托华为;由俄罗斯贝托康采恩 俄罗斯电信公司和华为
三家合资成立;以本地化模式开拓市场; 2001年;华为在俄罗斯
市场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2003年在独联体国家的销售额超过3亿
美元;位居独联体市场国际大型设备供应商的前列; 南美市场的
开拓并不顺利;1997年就在巴西建立了合资
企业;但由于南美地区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北美电信巨头 长期形成的稳定市场地位;一直到2003年;华为在南美地区的销 售额还不到1亿美元;
购秘鲁铁矿公司;
从国际化先行者的实践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大体上
可分为三种模式:联想模式 海尔模式和草根模式;
1 联想模式:管理内核国际化
联想模式基本上走的是欧美企业国际化的道路;即借助其他
企业的品牌 管理 文化或其他资源;发展企业的国际化业务; 在
国际化的初期;联想尝试过自我发展的方式;然而;尽管在品牌建
其国际业务也保持了稳定;实现了扭亏为盈; 更为重要的是;联想
因此成为拥有国际化文化的公司;成为具有国际化管理内核的公司;
并使公司迅速成为一个具有产业影响力的全球化企业;
这种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好处是见效快;可迅速
切入国际市场; 但并购的风险也不容小视;文化的冲突 利益的协
调 管理的协同 过高的并购成本;都可能使国际化并购失败;
案例:浪潮集团——国际化战略

案例:浪潮集团——国际化战略案例:浪潮集团——国际化战略第一部分案例正文浪潮集团浪潮集团是以服务器、软件为核心产品的国有企业,迄今有70多年历史,始终致力于成为先进的信息科技产品和领先的解决方案服务商,引领信息科技浪潮,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2015年,浪潮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位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第9位、中国企业 500强第244位,为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是我国云计算、大数据的领导厂商。
浪潮最先研发出国产服务器,自主研发的国产关键应用主机TS-K1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替代进口产品应用于金融、通信、政府、军队等领域,使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关键应用主机技术的国家,浪潮成为全球第五家掌握此核心技术的企业,为此浪潮TS-K1获得了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浪潮整机柜服务器占有率超过70%,努力打造中国互联网“新引擎”。
2015年,浪潮服务器贡献了全球服务器增量的35.6%,服务器销量位居中国第一、全球前五,是全球服务器市场增长最快企业,但服务器销售额95%以上来自于中国市场,在国外市场占有率极低。
浪潮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特一级资质,自主品牌软件国内第一。
浪潮坚持技术-专利-标准梯次攀登的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云计算相关专利和标准居国内首位。
2015年申请并受理专利3456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36项。
浪潮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已为全国68个省市提供云服务,主导或参与15个国家部委的云计算规划建设,助力全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
作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先行者,浪潮大数据纳入了总理的“大数据词典”,正在为工商、统计、海关、公安等行业提供专业的大数据服务,浪潮大数据平台帮助众多数据应用开发伙伴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发展历程1983年,第一台浪潮微机在济南诞生,这是中国IT发展的新起点。
以浪潮为代表的三大PC厂商将中国PC产业带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