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第2课时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第2课时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会发现人体也可以成为数学学习的工具。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用身体部位来表示数字,并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数学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如何用手指、脚趾等身体部位表示数字,并解决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身体部位与数字之间的关系,能够用身体部位表示数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用身体部位表示数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身体部位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的数学推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黑板、粉笔学具:每人一份身体部位与数字的关系表格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和脚趾,思考手指和脚趾的数量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幻灯片,讲解手指和脚趾的数量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身体部位与数字之间的联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用手指和脚趾的例子,讲解如何用身体部位表示数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身体部位与数字的关系表格,进行一些相关的数学练习。
5. 板书设计(5分钟)板书设计要清晰地展示身体部位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
六、作业设计(1)我有5个手指,我妈妈有2个手指,一共有多少个手指?(2)我有10个脚趾,我爸爸有9个脚趾,一共有多少个脚趾?2. 答案:(1)5+2=7(2)10+9=19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身体部位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让学生课后观察其他的身体部位,思考身体其他部位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课时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课件

活动一 探究拳头的一周和脚长的关系。
测量过程
2.测量脚长
(1)明确脚长的意义。 脚长指的是脚后跟到脚趾之间的长度。
活动一 探究拳头的一周和脚长的关系。
(2)测量过程。 方法一 先在地面上画一条线,脚跟与这条直线 的一端对齐,在紧贴脚尖处的地面做好记号,然 后量出这个记号到脚跟记号的长度,就量出了脚 长。如图: 脚长
数学好玩
第2课时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优 翼
身高约等于双臂平伸的长度 身高大约是头长的7倍 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优翼
活动一
探究拳头的一周和脚长的关系。
测量工具
卷尺
测量方式
两个同学合作测量
活动一 探究拳头的一周和脚长的关系。
测量过程
1.测量拳头一周的长度
握住拳头,用卷尺绕拳头一周,然 后展开卷尺,读出数据,并将读出 的数据记录下来。
►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 维尔斯特拉斯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 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在现实中,不存在像数学那样有如此多的东西,持续了几千年依然是 确实的如此美好。——苏利文确。 ►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J·H·京斯 ►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华罗 庚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活动四 测量过程
3.整理测量记录结果,填在表格中
步测
卷尺测
长
宽
活动五
找出身体上还有的“尺子”。
活动过程 1.通过实际测量,找出身体上的“尺子”。 2.通过其他途径,找出身体上的“尺子”。 (1)网络查询。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上的各种长度,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身体部位的长度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测量经验,他们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以及如何准确地测量身体上的长度,仍然是他们的一个学习难点。
此外,学生对于身体上的各种长度数据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认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上的各种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测量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测量身体上的长度,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比较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身体长度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
2.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身体长度的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的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身体长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学生进行身体长度的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的概念。
3.交流: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
4.总结: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10册第6单元“数学好玩”部分。
本节课通过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学生自带身体部位图片(如手、脚、眼睛等)、彩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系列身体部位的图片,如手、脚、眼睛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身体部位的名称。
2. 提问:你们发现这些身体部位有什么特点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二、自主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身体部位的形状、数量等特征。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将身体部位图片进行拼贴、组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2.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提问:你们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板书设计:身体上的数学秘密1. 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2. 数量:对称、排列、组合等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观察家人或朋友的身体部位,找出其中的数学秘密,下节课分享。
2.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家后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问题,如家庭物品摆放、路线规划等,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记录下来,下节课交流。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特征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身体上的对称现象、角度的初步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几何形状等。
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身体上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总结和归纳。
此外,学生对于角度和几何形状的认识还比较初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发现身体上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角度和几何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发现身体上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角度和几何形状。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身体上的对称现象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以及对于角度和几何形状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身体上的数学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身体上的对称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发现身体上的对称现象,并尝试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和总结。
3.交流分享: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内容是《数学好玩——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我们将一起探索和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知识,例如身高、体重、年龄等,并学习如何用数学方式来描述这些特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观察和描述自己身体上的数学特征;2. 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记录和比较身体特征;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自己身体上的数学特征,并学会用数学方式记录和比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表达身体特征的数学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铅笔、彩色笔学具:学生自带身高、体重、年龄等个人信息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围成一圈,观察和描述彼此的身材、身高、体重等特征。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些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数据,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方式记录和比较。
3. 随堂练习: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测量和记录身高、体重、年龄等数据,并进行比较。
4. 课堂分享: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和比较方法。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用数学方式记录和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特征,并尝试进行比较。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发现和表达身体特征的数学关系,并学会用数学方式记录和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今后的教学,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秘密,让数学变得更有趣和实用。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测量和比较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发现更多的数学秘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围成一圈,互相观察和描述彼此的身材、身高、体重等特征。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课件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身体上蕴藏着很多的数学 “秘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我们身体上的数学 “秘密”,有兴趣吗?
头长
一拃长
一步长
一庹长
身高
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身高约等于双臂平伸的长度
身高大约是头长的7倍 身高大约是头长的4倍 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这个结果是真的吗?我们来量一量。
和同伴互相量一量、填一填。
小组内分工: 2名测量员
52 12 53 25 50 114 117
4名同学
1名记录员
52
56
51
14
13
13
58
74
62
25
30
29
54
78
59
121
128
107
123
129
107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秘密”?
身高和双臂平伸的长 度差不多。
头长和腰一周的 长度差不多。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秘密”?
1 填一填、量一量
双臂平伸 的长度
身高
生1 生2 生3
我发现:双臂平伸的长度和身高( 差不多 )。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楼高 约15( 米 ) 圆棍长 约 厘米
50(
)
水壶高约24(厘米 )
3 如图
是一拃长
1.你的一拃大约有( 10 )厘米。
2.量一量,你的课桌大约有( 5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 密”》
1.通过活动,了解人体中的有趣现象,从数学的角度感受人体中的秘密。 2.在获得自己的一拃、一步的长度后,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应用 意识和估算意识。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身体上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这一章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例如手指的数量、眼睛的颜色等;二是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发现同伴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例如身高的差异、鞋码的不同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对身体上的事物比较熟悉,因此对于这一章节的内容会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兴趣。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观察和发现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观察和发现。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身体上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发现同伴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身体上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发现同伴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交流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发现和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身体数学小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观察发现: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并引导学生进行记录和分享。
3.交流发现: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发现同伴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姿势 正
确。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哪些 有趣的 “秘密”?
1.小朋友拳头一周的长跟脚长大约相等。
2.一庹长跟身高差不多。
一个人的身高相当于7个脚长。
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
步
测
卷尺测
长
宽
如果你每步长约65厘米,上学时, 数一数走了多少步,估计从你家到学 校有多远。
想一想身体上还有哪些“尺子”?
拳头长
脚 长 身 高
和同伴互相量一量
脚
长
一拃长 拳头一周 的长度 腰一周的 长度
一庹长
身 高
小提示
xuán zé shì hé de cè liánɡ ɡōnɡ jǜ
选 择 适 合的测 量
工
具。
cénɡ kè dǜ xiàn kāi shǐ cè liánɡ
从0刻 度
线
开 始 测 量。
zī shì zhènɡ què
学习目标
tàn jiū rén shēn shànɡ de chánɡ dù
1. 探 究 人 身 上 的 长 度。
jìn yī bù shú xi chánɡ dù cè liánɡ dē fānɡ fǎ
2. 进 一
步
熟悉
长
度测 量
的 方
tuǒ
tuǒ
一庹长 一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