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半连续工艺系统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半连续工艺专题演讲-露天矿半连续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半连续工艺专题演讲-露天矿半连续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专题讲演露天矿半连续工艺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学生姓名:*****指导老师:******专业班级:采矿07-5班学号:0601020108时间:2010.12.21综合成绩:露天矿半连续工艺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摘要:介绍了露天矿半连续工艺技术概况、国内外应用现状,工艺特点以及适用条件,半连续工艺基本组成和工艺流程,以及半连续工艺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露天矿;半连续工艺;关键技术;系统组成;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open-pits semi-continuous excavating techniqueAbstract:Application situation, development,the characteristic and system composition and crucial technology ,trend on open-pit semi-continuous excavating technique are presented.Keywords:open-pit ;semi-continuousexcavatingtechnique; crucial technology;system composition ;application situation;trend in development.目录1.露天矿半连续工艺概述及其在国内外应用现状 (4)1.1露天矿半连续工艺概述 (4)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4)2.露天矿半连续工艺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5)2.1露天矿半连续工艺的特点 (5)2.2半连续工艺适用条件 (6)3.露天矿半连续工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艺流程 (6)3.1典型半连续工艺系统的组成 (6)3.2露天矿半连续工艺流程 (6)4.半连续工艺的技术关键 (7)4.1半连续工艺系统优化选择 (7)4.2半连续工艺系统环节配合与设备选型。

半连续开采工艺在我国露天煤矿的应用

半连续开采工艺在我国露天煤矿的应用

半连续开采工艺在我国露天煤矿的应用摘要:介绍了半连续开采工艺的特点及其在我国露天煤矿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主要露天煤矿半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存在给露天矿内排土作业带来的平面干扰问题,提出了解决半连续开采工艺系统存在的问题,应该寻求解决破碎机移设、提高破碎机能力以及寻求发展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等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半连续,开采工艺,露天煤矿1. 开采工艺一般定义固体矿物露天开采工艺分类根据开采过程中物料流是否连续可分三大类:间断式开采工艺(亦称周期式开采工艺,连续式开采工艺,半连续开采工艺。

1. 开采工艺一般定义间断式开采工艺主要指开采作业的主要环节采掘、运输、排卸过程中物料分别由不同的设备完成。

典型代表工艺:1.单斗铲/汽车工艺(采掘由单斗铲完成,运输由载重汽车完成,废弃岩石排卸主要由推土机完成,矿石进入贮矿场);2.单斗铲/铁道工艺(采掘由单斗铲完成,运输由铁道车辆完成,废弃岩石排卸主要由推土犁或挖掘机完成,矿石进入贮矿场);连续开采工艺其主要作业环节之间物料流保持不间断运行,典型代表工艺:1.轮斗铲/带式输送机/排土机;2.链斗挖掘机/带式输送机等;半连续开采工艺的主要特点是某些作业环节物料流连续,某些作业环节物料流不连续,典型的半连续开采工艺:1.采掘作业环节由单斗铲完成,而运输及排卸环节由带式输送机完成;2.采掘作业由连续开采设备如轮斗挖掘机完成,运输及排卸由汽车或铁道车辆完成。

目前流行的半连续开采工艺系统:主要是由单斗挖掘机采装,经过筛分或破碎设备将物料转运到带式输送机上,然后运达指定地点进行卸载。

半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主要源于间断开采工艺的主流运输设备—汽车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大,运输成本急剧上升,因而寻求一种能够替代汽车运输的成本较为低廉的运输方式。

近三十余年来,露天矿坑内主要运输设备是矿用汽车,其载重量一般在二十吨至三百余吨。

随着露天矿采深不断加大,采掘、运输设备的规格不断提高,露天矿的运输距离也不断增大。

半连续开采工艺在安格连露天煤矿的应用

半连续开采工艺在安格连露天煤矿的应用
自移 式 破 碎 站 半 连 续 工 艺 已 是 露 天 矿 开 采 发 展
关 。随着技术进步 和设 备 的发 展 , 露 天煤矿 已呈 现 出开 采 规 模 大 型化 、 高 度集 中化 、 矿 山智 能 化 、
工 艺 连 续 化 和 装 备 大 型 化 。 开 采 工 艺 的 多 样 化 为 露 天 煤 矿 合 理 的工 艺 选 择 创 造 了较 好 的条 件 。 上世纪 5 O年 代 , 我 国 露 天 煤 矿 开 采 工 艺 以
第 1期
2 0 1 4年 3月
水 力 采 煤 与 管 道 运 输
HYDRAUL I C COAL MI NI NG & P I P EL I NE TRANS P ORT AT I ON
No .1
Ma r . 2Ol 4
半 连 续 开 采 工 艺 在 安 格 连 露 天 煤 矿 的 应 用
工艺 虽然 有较好 的灵活性 , 但 由于燃 油 、 轮 胎 和 备件 的消耗量大 , 运 营成 本 高 。特 别 是 深 凹 露 天 矿 的物料 提升 高度 和运 距增 加 , 采 矿成本 高 , 越 来 越 多 的 露 天 矿 山采 用 以 电代 油 、 运 营 成 本 低 的 半 连续 和 连 续 开 采 工 艺 。 特 别 是 随 着 自移 式 破 碎 站设 备 技 术 的进 步 和 设 备 的 大 型 化 , 单 斗——
张 继 平
(中煤 科 工 集 团 沈 阳 设 计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 5)
摘要 : 单 斗 —— 自移 式 破 碎 站 半 连 续 工 艺在 露 天 矿 开 采 工 艺 方 案 比 较 中是 设 计 重 点研 究 的 内 容 。结 合 安 格 连 露 天煤 矿 改扩 建 项 目的 开 采 方 案 , 对 半连 续 工 艺和 主要 设 备 的应 用 进 行 了分

布沼坝露天矿剥离半连续系统串联排土工艺探讨

布沼坝露天矿剥离半连续系统串联排土工艺探讨
图 1 龙桥排 土场 现状
济、 效 率 。龙 桥排 土 场采 取 汽 车 间断 排 土工 艺 和 2解 决方 案的提 出 半 连续排 土工 艺相 结合 工艺 。 目前 布沼坝 露天 矿 2 . 1 方案提出的原则依据 。
4 4
布沼坝露天矿剥离半连续系统 串联排土工艺探讨
带机 连续 运输 的 方式 得 以很 好 的运 用 , 并 取 得 了
排 土胶 带机 串联排 土 进行 了研究 , 在增 加 排 土工 大 , 排 土量 也 逐 年 增 加 , 汽 车 间 断工 艺 运 距 已达 作线长度的同时 , 减 少 排 土 胶 带 移设 次数 , 充 分 8 . 5公里 , 已远 超汽 车运输 的经 济运距 。为尽 可 能 发 挥 系 统 生产 效 率 , 提高半连续生产力 ; 减 缓 了 节 省汽 车运 距 , 将 汽 车 间断 工艺 排 土场 布 置 于下 排土 场升 段速 度带来 的 压力 。
布沼坝露天矿剥离半 连续 系统 串联排土工艺探讨
布 沼坝露 天矿 剥离半连 续系统 串 联 排 土 工 艺搽 讨
于成 刚 徐 振尧 杨成 秋 开远 6 6 1 6 0 1 ) ( 云南 省小龙 潭矿 务局 云南

要: 本 文 针对 半 连续 采 取 了 两条 工作 面 正 在 进 行 “ 五期 ” 扩建工 程 , 生 产 规 模 的 逐 年 扩
2 、 排 土 胶带 机 长度 增 加 , 需 对胶 带 机 驱 动 系 统进行 改 造 , 无 法利用 现 有设备 , 建设 成本 高 ;
3 、 建设 周期 长 。 方案二 :
优点 : 1 、 排 土 胶 带 机 2布置 角度 可 调 , 仅 需 联 时 ,前端 胶带 机 生产 并 不 受后 端 胶 带机 影 响 , 少量 基建 汽车排 土 量 ;

浅析伊敏露天矿半连续系统开采设备及方法的优化

浅析伊敏露天矿半连续系统开采设备及方法的优化

际操 作上 都无 经验 可借 鉴 ,自始 至终 都是 在 摸索 中 前进 , 在实 践 中总结 。半 连续 系统 投产 已经 4年 , 经
过 了磨合 期 、 试运 行 期 , 目前 已进 入 正 常运 行 阶段 ,
系统 能力 逐步提 高 , 已达 到 了设计 能力 。 连续 系统 半
生 产统 计见 表 1 。 通过 表 1 以看 出 ,半 连续 系统 各 月产 量 同 比 可
重固 至
露 采 技 22-4 天 矿 术 0- 1f 期 g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
浅析 伊敏露 天矿 半连续 系统 开采设备 及 方法 的优 化
杨宏海 , 李 伟, 王志元
( 华能伊敏 煤电有 限公 司露天矿 , 内蒙古 呼伦 贝尔 0 10 ) 208

要 : 连 续5 艺 系统在 伊 敏 露 天矿 已经运行 4年 , 据 现 场 实 际其 开 采 方式 不断被优 化 , 最初 的 半 - . 根 由
两采一 移到 现在 的 四采 一移 , 开 采方 法 可为其 它 同类矿 山所借 鉴 。文 中针 对 开采 设备及 开采 方法进行 分析 其
和讨 论 。
关键 词 : 半连 续 ; 开采 方式 ; 四采 一移 ; 优化 中图分类号 : D8 4 T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 9 1 2 1 ) 4—0 0 —0 17 8 6(0 2 0 07 2
缆 , 碎 机受 料 斗转 10 , 破 8。A车倒 行 开 采 , 采至 7 0m 时 , 空 间足 够 大 , 推土 机做 坡 道 , 车 实现 降 段 其 用 A 与 电铲 、破碎 机处 于 同一 水平 ,继续 完成 第 二 幅 开 采 。胶带 机 向北移 9 一个 开采循 环结束 。 0m, 原来 下分 台 阶开采 后 下分 台阶 的平盘 宽 度是 距 离胶 带 中心线 1 此宽度 在 开采 下分 台阶第 二 幅 2m, 时 , 车在 台阶 下部行 走 , 机梯 子经 常 与工 作 面发 A 登 生 刮碰 , 用设 备清理采 掘后 的掌子根 部 , 需 增加 了辅

浅谈半连续开采工艺在小型露天煤矿的应用

浅谈半连续开采工艺在小型露天煤矿的应用
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 的意义 。 目 前我国露天开采主要有单斗汽车工艺、 轮斗胶带工艺、 半连
续开采工艺、 吊斗倒堆工艺。 煤矿的开采工艺是露天煤矿的核心, 应 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和我国其他露天煤矿所用设备水平 , 经过精心 的技术和经济对比来确定最佳的开采方式。露天煤矿的投资, 就吨 煤而育远近低于矿井。 但其中工艺设备的投资大体占总投资的二分 之一以上。 这个比例又远远高于矿井。因此, 开采工艺的决策显得更 加重要。多年来我国中小型露天矿大多采用单斗 4 m , 斗容铲车, 汽 车采用 1 O 吨、 1 2吨、 2 7 吨自卸汽车。从工艺选型角度来看 , 这些露 夭矿开采工艺应该说是正确的。 鉴于此种情况本矿区决定采用半连 续开采工艺, 露天采场开采前期由于所采的煤层埋藏较浅, 可以用 推土机直接进行剥离 , 随着向前推进覆盖层变厚, 就需要采用穿孔 爆破震碎煤层的顶板。 用推土机推到一起 , 用铲车装车 , 用自卸汽车 运走。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半连续开采工艺有如下优点: , E 1 .自卸汽 车机动、 灵活, 爬坡能力强, 要求基建工程量小 . b . 具有“ 小矿坑, 大规 模” 的优点, 即以较短的工作线求得较大的生产能力 . c . 设备投资和 总投资均低于其它工艺,这一点很适合我们地区建设煤矿的要求; d . 生产经营成本, 主要是运输成本又高于其它工艺。因此, “ 尽力缩 短运距, 及早实现内排” 显得尤为重要。 本矿区把剥离出的废土用汽 车运到附近低洼处或山坡上平整好后进行复垦绿化 ,实现绿色开 发,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煤层开采的爆破使用浅孔多排孔微差爆 破法, 为保证挖掘机的连续工作和最佳开采量 , 要求每次爆破的矿 石量至少能满足挖掘机五到十天的采装量;根据岩矿物理性质, 参 考类似矿山, 确定采场边坡最终边坡角 5 O 度, 平台宽度 3 0 米, 沿煤 层底板等高线从北 向南开拓。由于本矿区没有铁路, 开采出的煤炭 只能用自卸汽车直接运送到发电厂或城内卖煤场; 或者购煤者自备 运输工具。 虽然在设计和生产中采取了就近排土、 设置境界内的“ 临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剥离半连续工艺优化的探讨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剥离半连续工艺优化的探讨

离物 由 P H 10型 电铲 ( 容 5 1 卸 至 自移 式 破 & 40 斗 6l ) I
分期 上 2套 半连 续 系统 , 这样 可 以减 少投 资 和定 员 .
胜利 一号 露天 煤 矿生 产 采用 综合 开 采 _ 艺 。剥 T
离 采用单 斗一 自移 式 破碎 机半 连续 和 吊斗铲 倒堆 综
合 _ 方 案 ; 煤 采 用单 斗 挖 掘 机 ( 液压 挖 掘 机 ) T艺 采 或
电铁电铲斗容324563破碎机能力15000th5000th10000th松散系数131313物料实方质量3153815381538满斗系数090909实际勺斗装载量219331154384循环时间353535小时生产能力12254532044509自移式破碎机小时生产能力1250025002500年计划工作时间每天3班工作330天h792079207920可出动时间机械电器故障20h633663366336可利用时间56h班效率70h443544354435生产能力1100011092000露天采矿技术2006年第5期标准延期时间误差值标准延期时间误差值25ms列孔的爆炸为其后面的孔准备了3个自由面
层 采用单 斗 电铲 ( 43 )液压 铲 (m ) 卡车 ( 1 ) 11 、 1 5 一 9 一 t
实 现采 矿设 备 大犁化 、 单化 。 面就 2套半 连续 _ 简 下 T 艺 系统 能否 用 1 套半 连 续 _ 艺 系统 代替 做一 探讨 。 T 3 技 术经 济 比较 () 1 自移 式 破碎 机 大型化 发 展情 况 。 1 半 连 用 套 续 系统 替 2套半 连续 系 统 的 ,关键 是 移 动式 破 碎 站

成 本
要: 半连 续工 艺已成 为露 天矿 采矿 工 艺的一个重要发展 方 向。结 合胜 利 一号露 天煤矿 的 实际情况 , 提

露天矿半连续工艺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露天矿半连续工艺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露天 矿半连 续 工 艺 系统 中, 部 分 为连 续 工 一 艺 环节 , 另一部 分 为 间断工艺环节 , 产生 的矿 岩 其 货流是 部分 为连续 流 , 部分为 间断流 。 因此 , 成 构 半连 续 工艺 系统 的生产 环节数 往往很 多 。对常 用 较 简单 的半连 续工 艺 系统而言 . 至少有 5个环节 :
维普资讯


L, ̄ 化 I矿物 与扣I 'dP I - I '
20 0 2年第 1 期
文章 编号 :o 8—72 20 】 1 0 6— 5 1o 54[0 2 o —0 2 0
露 天 矿 半 连 续 工 艺技 术 应 用 现 状 及 发 展 前 景
业 率 一 般 仅 为 3 % ~4 % , 远 低 于 设 计 的 5 % 0 0 远 5

连续 运 输的 破碎转 载 环节 及排 卸环节 从设 备 堵
凄 看 , 果 每 台 独 立 设 备 作 为 一 个 子 环 节 ., 一 如 0单 1 』 设 备 子 环 节 数 量 将 更 多 。 比 如 雀 林 河 一 号露 天 矿 半连 续 采 煤 工 艺 系 统 中 , 由 单 斗 铲 — — 汽 车 是
收 稿 日期 :( 】 7—1 21 一0 0 7

2 ・ 6
维普资讯


j M& P纯 I 矿 耱
实际 产 量仅为 3 0万 ta 类似 的还 有大 弧 山露天 0 /;
铁 矿 二 期 半 连 续 工 艺 系统 等 。 其 主 要 原 因 有 :1 ()
三 喜 富 , 仲 学 刘 山林 孙 新 虎 , 李 , , 张达 贤
( 1北京 科技大 学, 北京 1 0 8 ; . 0 0 3 2 中国矿业大学 , 苏 徐卅I 2 1 0 江 2 08 3 中国矿业 大 学北 京校 区, 京 1 0 0 ) 北 0 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矿半连续工艺系统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27T16:34:56.91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2期作者:田永
[导读] 摘要:半连续工艺是露天煤矿剥采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半连续工艺系统的应用概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讨论了半连续工艺的特点以及应用准则,最后分析半连续工艺的关键技术,通过采用半连续工艺可以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摘要:半连续工艺是露天煤矿剥采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半连续工艺系统的应用概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讨论了半连续工艺的特点以及应用准则,最后分析半连续工艺的关键技术,通过采用半连续工艺可以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关键词:半连续工艺;露天矿;工艺特点;关键技术
1、引言
半连续开采工艺是在连续开采工艺和间断开采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有连续开采工艺的特点又具有间断工艺的优势,可以解决中、硬矿岩石的开采,实现矿岩的连续性运输,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半连续开采工艺被称为“最有生命力”的露天开采工艺,由于该开采工艺可以充分发挥间断工艺和连续工艺的优点,充分做到扬长避短,在新建矿山或老矿山技术改造时优先选择此技术。

2、半连续工艺系统的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
上世纪70年代,半连续工艺就在国外得到了应用,我国从80年代后期才开始使用此工艺,纠结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半连续工艺技术落后,国内相关设备的能力相对比较小,另外当时单斗-铁道工艺组织管理比较简单,机动灵活,生产能力适应露天矿山的规模,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

随着矿山规模的发展,开采深度、剥采比以及运输距离的发展,使用单斗-铁道工艺很难实现开采工艺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向连续开采工艺和半连续开采工艺发展,半连续开采工艺采用的设备国产化程度比较高,设备投资较少,并且半连续开采工艺适用于中、硬矿石的开采,很容易从单斗-卡车工艺中过渡,所以半连续开采工艺在我国的应用逐渐广泛。

其中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4号煤层以上30米岩石剥离采用单斗挖掘机-自移式破碎机-带式输送机-排土机的半连续生产工艺,通过采用半连续生产工艺,利用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半连续开采工艺的设计和对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概括为以下发展趋势:(1)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8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半连续开采工艺,到现在,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基本采用半连续开采工艺技术,从最开始在煤矿开采和运输上逐渐发展到剥离物的运输上。

(2)形式多样化,结合最近几年煤矿生产实际情况来看,半连续开采工艺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结合矿山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半连续生产工艺,从单斗-卡车-半固定破碎站-带式输送机-推土机发展到自移式破碎机-带式输送机-排土机的半连续生产工艺,对半连续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充分符合矿山生产实际情况。

(3)设备逐渐大型化和国产化,开采能力大和规模大是露天煤矿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是半连续开采工艺设备也具有大型化的特点,矿山使用的破碎机小时能力都在3000-5000t/h,有的甚至达到10000t/h,带式输送机的宽度也从1000mm提高到1800mm,在半连续开采工艺中,中小型单斗挖掘机和自卸车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3、半连续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准则
半连续生产工艺具有连续工艺和间断工艺的优势,其主要优点有:(1)对坚硬矿石,露天矿可以采用连续运输,可以提高挖掘机的效率;(2)通过大型单斗挖掘机和高速宽度胶带输送机的配合使用,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露天矿年矿岩石开采量可以达到近易立方米,深凹露天矿的降深速度可以达到20-30m;(3)深露天矿利用胶带陡沟开拓可以克服大的坡度,缩短运距,减少汽车的需要量以及燃油消耗,在相同规模条件下,汽车只限于工作面的运输,而半连续生产工艺方案可以减少汽车需要量;(4)在露天矿边帮铺设胶带输送机可以减少开拓工程量;(5)生产费用比间断式运输方式低,可以降低运输成本15%-40%;但是半连续工艺系统比较复杂,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有:(1)由于胶带运送矿岩时,对坡度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对穿爆工作要求也比较高;(2)为了保证块度的均匀性,必须要设置破碎机或者筛分设备,所以增加了生产环节,使生产系统更加复杂化;(3)在采场中如果采用半固定式破碎站时,破碎站随着开采深度而不断下降,当移设到下部水平时,生产和基建之间会相互干扰,作业更加复杂化;(4)在边帮上使用胶带运输机时受气候影响较大;(5)对生产管理要求比较严格,胶带输送机一旦出现事故,就要停运,从而影响生产的进行;在坚硬煤岩条件下半连续工艺的应用准则为:(1)在各种情况下,原煤需要经过分级和洗选后才能作为商品煤进入到市场,所以采用半连续工艺后对煤岩的粗破碎不成为额外支出,只是把破碎过程变换成了作业布置,在卡车不超过运距条件下,采用半连续生产工艺都是合理的;(2)在中硬、坚硬剥离岩石中采用半连续生产工艺,破碎费用和排土机费用都是额外支出,通过胶带运输节省下来的运输费将额外支出抵消,所以在一般条件下,只有在剥离物运量大、运营时期长、提升高度大以及运距足够长时采用半连续生产工艺是有效的。

4、半连续工艺的关键技术
从最近几年半连续生产工艺生产实践来看,半连续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半连续生产工艺系统的优化选择,露天矿设计工作的核心是工艺系统的选择,露天矿建设过程中的决策都要以生产系统为核心,所以半连续生产工艺系统的选择和优化是半连续工艺系统中首要考虑的问题;(2)半连续生产工艺系统要和设备选型相匹配,由于半连续生产工艺是一种组合式的开采工艺,构成该工艺的环节比较多,对常用的简单半连续工艺系统来讲,至少要有5个环节:采装、运输、连续运输、转载和排泄。

从设备方面来看,如果把每台设备作为一个子环节,单一子环节的数量会更多,所以系统中各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配合好系统中各环节之间的工作,可以提高半连续工艺系统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总产出量。

繁杂的生产环节和各种繁多的开采设备,增加了半连续生产工艺设备选择的复杂性。

(3)半连续生产工艺开拓运输系统的设置,在倾斜矿层中,胶带输送机系统可以分为倾斜和伪倾斜两种布置方式,在水平和倾斜矿层中,如果采用内排土方式,煤层底板的废石会被占用,胶带输送机的布置方式只能采取明哲沟方式、置于煤层底板上的人工构筑坑或道或端帮大倾角胶带机等。

(4)破碎转载站的设置,破碎转载站是半连续生产工艺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矿岩转载、汽车调车以及破碎机布置的重要场地,合理确定破碎转载站的形式、布置方式以及移设的步距,是充分发挥该系统综合能力和降低开采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露天开采实现半连续生产工艺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破碎站的布置方式、移设步距和破碎站的型式有着直接关系,破碎站的型式又和破碎机的类型有直接联系,合理进行破碎站的布置和移设步距的确定取决于煤矿开采工艺和矿山工程条件,所以要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破碎站以及破碎机类型的选取。

5、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露天矿山逐渐向设备大型化、开采工艺合并化、连续化、集中化、简化化方向发展,目前半连续生产工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不断探究,整个生产工艺也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刘昱.全移动破碎机半连续工艺系统类型的优化选择[J].露天采矿技术,2012(1):17-20.
[2]王喜福.露天矿半连续开采工艺系统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 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